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茶叶之乡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一、茶树原产地

竹溪县是古庸国的属地(1),后为武陵县、新丰县、上庸、孔阳县。先后属汉中郡,先隶益州(2);后又属上庸郡,隶荆州(3);再又后又隶梁州。而古益州、梁州、汉中均属古巴蜀地区(4)。巴蜀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5),汉中郡,古荆州地则是中国茶叶主产区。陆羽《茶经》中记载:“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秦巴山脉,包括川东、重庆、湖北西部(6)。在地域上与神农架相邻又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自然也是茶树原产地。山茶植物在竹溪县广有分布。“1980年前在天宝乡小桂、大桂,百年以上的茶树到处可见(7)”。现在岱王沟林场仍有野茶树。因此,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当属茶树的原产地。

二、竹溪历史茶事

竹溪自古产茶。古庸国建都于现竹溪、竹山境地。庸国在殷商末年,巴、蜀、庸及其周围的许多部落,参加了周武王领导的反纣同盟。巴、蜀、庸这一带成为西周的属国,据史料记载,与周王朝保持着纳贡关系,贡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这类地方特产。当时作为“庸”的竹溪己开始以漆、茶和蜂蜜这类地方特产纳贡(8)。西周时竹溪已有茶叶产出。

汉朝,竹溪出土文物中有三足铜鼎、双耳陶罐、盘口长

颈壶、甑等(9)。这些出土文物,尤其“甑”是古代蒸茶的用器(10),“茶器或茶具,是茶叶生产和饮用的一定发展产生的”(11),汉时竹溪己出现茶叶加工和饮茶。三国时期,据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史料所说的“荆巴间”,是指“荆巴间”交界地区。这条记载表明三国魏时期,包括竹溪内的荆巴一带不仅产茶,而且茶类生产和制茶技术,已达到和巴蜀相同的水平或程度。

晋时,《荆州土地记》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的记载(12)。西晋茶道大师-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荈赋》说“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如文中所写“灵山惟岳”,指的是产地。“灵山”是指与竹溪接壤的巫溪灵山(宝源山)”(13),说明竹溪是不仅出产茶,而且出好茶。

唐时,陆羽《茶经》列举了我国产茶的一些州县,其中“八之出”中上庸(竹溪)等4县属山南道(14),山南称作山南茶区。竹溪茶在唐时由僧人传入良种,开始人工种植,并由武则天钦定为贡品(15)。

宋朝,据《卢氏家谱》记载:宋江起义失败后,一位精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卢俊义后人隐名埋姓定居竹溪梅子垭,以茶为业。梅子垭至今仍保留着四十七株宋代古茶园。

明朝,《竹山古县志》中记载;上庸地物产中有茶。从竹溪出土的明朝青瓷茶具可证竹溪饮茶己相当讲究。

清朝,《竹溪县志(同治版)》艺文、祠祀、善行等,均有茶的记事。茶已溶入竹溪人男女婚恋、生产生活、民俗嫁丧仪式、传说叙事、劝善戒喻之中(16)。“一去二三里,家家都有茶”,茶已成为大众饮品,饮茶风盛,民间茶俗巳经形成(17)。同时茶已作为土产上市交易并纳税(18)。宣统元年(1909年)竹溪茶叶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第一次博览会,即“湖北省武汉劝业奖进会”参展(19)。

民国时,公元1937年,茶叶面积320亩,产量10000公斤(20),公元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受战乱影响,茶叶面积减到60亩,产量5000公斤(21),1948年茶叶372.8亩(22),产量约6000公斤。

综上所述,竹溪历史茶事起源于西周,迈步于唐、宋,普及于明、清,受战乱影响,衰于民国。由于竹溪处于巴蜀和荆楚的特殊地域使竹溪一直处于古茶业中心地位,是茶文化由巴蜀向全国传播的承接地与中转站。尤其在唐、宋、明、清时期,因移民因素和唐后佛教(23)、道教的传播(24),为竹溪带来了优良茶种和制茶新技术,给竹溪茶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因子。竹溪在唐前为山南茶区,现代为江北茶区(25)。茶叶在唐前主要是野生和飞籽成林散落繁衍,唐后出现小面积人工种植。产品汉前叶茶为“鲜叶烹煮而食”,汉时有加工茶产品出现(26),唐后宋前为饼茶(27),宋未明初后为散茶。

三、竹溪现代茶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当时茶叶面积小、产量少。1949年,茶园面积1200亩(28),茶叶产量7500公斤(29),零星分布在水坪的纪家山、油房梁,鄂坪的罗汉垭,天宝的白鸡垭、孔雀垭、关山、杨家坪等地(3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支持茶叶发展,使茶叶生产得恢复和发展。建国后竹溪茶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4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基本上茶叶生产启动基础时期。1954年汇湾乡建立农茶叶社,入社农户367户.发展茶园250亩(31),后其他乡又建茶叶社2个。1954年中共襄阳地委召开入社农村支部书记会议,梅子乡的茶叶生产作为典型在会上作经验交流(32),1956年1958年至兴办了林农、林茶兼作的国营龙王垭茶场(33)、杨家扒综合农场、国营标湖林场、国营双竹林场。1966年龙王垭茶场成立了茶叶试验站并开始了茶叶扦插育苗(34)。 1969汇湾乡兴办梅子垭茶场,1976年兴办了漆、茶兼作的龙王垭漆场。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竹溪茶叶加工沿用传统手工制造方法。1973年从杭州等地引进揉茶机10台,此后逐步步入茶叶加工机械化。1975年至1980年,兴办了新洲乡的大营盘、观音台、中峰镇的中梁子、蒋家堰镇的长梁子、花桥乡的塔二湾、锅厂湾、水坪镇的纪家山、泉溪镇的太平关、兵营乡的迷魂阵、天宝的蔡坝等社队茶场; 1983年郧阳地区茶叶生产会议在竹溪召开(35)。1985全县茶叶总面积由1949年的1200

亩增至25719亩(36),产量由7500公斤增至16.6万公斤。竹溪茶叶产品主要有“家园茶”加工的“竹溪毛峰”。“竹溪毛峰”名列《中国茶经》、“中国各产茶省主要名茶品目”之中。

第二阶段是1986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基本上茶叶生产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开垦荒山逐步向好地转移,在建园的方式上也开始由过去挖窝点播向开槽换土条播种植转变。先后建成了县河的牛角尖,水坪的前进、梧叶子沟、八宝山、红石岩、春山,中峰镇小南沟、大南沟、同胜、土城子、青草坪、石松茶场,龙坝乡的老王沟茶场,天宝乡的张家山、王家山茶场,鄂坪西湾、九湾茶场等一批乡镇和村办茶场,14个农林特场也都建设了一批茶叶基地。到1998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7000亩,茶叶产量达到了49.5万公斤(37)。茶叶产品主要有:龙王垭的茶场“龙峰茶”、梅子垭茶场的“家园茶”、泉溪太平关茶场的“太平茶”、龙王垭漆茶场的“云雾茶”、九里林特场的“九里香”、洛河茶场的“八宝尖”、杨家扒农场的“习武碧剑”、水坪前进茶场“银桥春”。

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是茶叶生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茶园生产经营管理由粗放分散型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现代茶业方向发展。主要特点:(一)发展规模化。过去竹溪茶叶生产以家庭或以小作坊为单位,经营规模一般很小,分散经营,无法有效进行产

业化管理。1999年,中共中央要求各地“抓紧调整优化农村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强化农业增产增效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竹溪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有机茶,实施集约经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改革。从1999年到2009年底,竹溪茶叶种植从量到质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县建有万亩以上大型茶场2个。全县302个村,50 %的村有茶园。其中:300亩以上的村103个,占村总数的34.2%,1000亩以上的村32个,占村总数的10.6%,万亩以上的乡镇5个,占乡镇总数的33%。到2009年底,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了15万亩,形成以水坪前进、县河及农业示范场、新洲观音台和新发、兵营迷魂阵为主的东部茶叶带,是全县的早春茶基地;以龙王垭、鄂坪九湾、汇湾梅子垭、泉溪太平、天宝张家山、王家山为主的南部茶叶带,是全县的高山、二高山茶叶基地,此区域为竹溪优势产业带;以九里岗、水坪塔儿湾、城关五峰山、龙坝老王沟、中峰中梁、蒋家堰长梁为主的中西部茶叶带,是全县的低山平坝茶叶基地。以茶叶基地规模衡量,竹溪茶园规模面积居湖北省第一位。茶叶总产量为155万公斤,总收入2.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2353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湖北省人民政府将竹溪纳入秦巴山名优绿茶产业区,确立为茶树良种繁育场和繁殖基地、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名优绿茶出口基地、湖北省高

香型绿茶主要产区(38)。2004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茶叶之乡”(39)、“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称号(40)。

(二)经营产业化。竹溪县围绕茶叶产业,坚持产业化经营理念,组建了茶叶产业化办公室,营造了良好的茶叶产业发展环境,2006年,在过去140多家茶叶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和梅子垭茶业有限公司。两大公司将13个乡镇、9个农林场、5万茶农纳入集团公司管理。2007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组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2009年该茶叶专业合作社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茶叶专业示范合作社。有2007年梅子贡茶业公司和汇湾乡组建股份制茶叶专业合作社。全县茶叶种植加工企业162家,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员816人,经销企业169家,其中:县内30家、省内105家,省外34家,从事茶叶加工、经销人员近2000人,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小场)+农户+市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三)建设标准化。2005年,竹溪县“龙峰茶”产区列于国家标准化示范区,竹溪县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无公害食品要求,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生产习惯的实际,制订了《龙峰茶产品执行标准》,并于2004年9月29日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发布为湖北省地方标准。《龙峰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峰茶》、《梅子乌龙茶地方标准》。先后制订了《龙峰茶种植技术规范》、《龙峰茶鲜叶采摘技术规范》、《龙峰茶加工技术规范》、《龙峰茶出厂检验方法》等技术规范,使茶

叶生产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包装、流通全过程管理,有标可依,有规范可循。

(四)建管有机化。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有机茶生产技术,是现代茶叶生产三大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近年,在茶园兴建、茶园管理上对茶园实行无公害、有机化管理等科技手段,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自然规律对茶园进行科学管理,如茶园建设环境完全清洁、干净,茶园三公里以内不允许工矿污染源存在。茶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制剂,坚持年深翻一遍、锄草三次、清园消毒一次,并辅以修剪、台刈和机械化节水喷灌技术。实行林茶间作,在茶叶基地内广植树木,在园区周边建防护隔离带,为有机茶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在茶叶加工上,全面推广茶叶机械化清洁化生产技术、现代储运技术。严格按有机茶标准与生产规程组织生产,坚持“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控制。全县现已建成有机茶园18万亩。以“龙峰茶”为代表的竹溪绿茶通过了欧盟有机茶质量认证和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经华中农业大学检验:各项安全指标和内质控制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同时,经过专营茶叶出口贸易的武汉易生生物有限公司检测:“龙峰茶”15项指标全部符合出口要求,连续多年国家监督检验无不合格项。2005年6月,全省名优茶生产和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经验交流会在竹溪召开;2009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

司获自营出口权。

(五)加工现代化。2005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全封闭自动化茶叶无菌生产线,并建成了3个库容量为20立方米的茶叶专用冷藏保鲜库,购臵了新型箱式冷藏保鲜运输车。梅子贡茶叶公司建设了3个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车间,茶生产从管理方法到生产设备都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06年,全市茶叶制作技术能手评选会在竹溪召开。先进机械的引进和配套设备的应用,不仅取代了传统手工炒茶,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益,保证了产品质量。全县共有茶场场房面积66000平方米,其中车间23000平方米,通场公路280公里,通电线路400公里,自来水管道280公里,全县拥有加工设备1000台(套),年加工能力2500吨。2009年,投资兴建了有机茶月饼和有机茶糖果生产线,年可生产有机茶食品800吨。全县骨干茶叶企业均建立了质量检测手段,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2009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通过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它表明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运输和贮存的各个环节的所有不安全因素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鲜叶采摘与集运标准化、工厂环境园林化、加工设备环保化、自动化,高效、安全、清洁化生产。

(六)产品开发深度化。90年代前,竹溪茶叶产品主要以大宗绿茶为主。20世纪后开发出了以“箭茶”为代表的扁

形绿茶;以“龙峰茶”、“梅子贡茶”为代表的不发酵曲形绿茶和半发酵“梅子贡有机乌龙茶”等60多个品种。近年,为了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拓展茶叶的用途,2008年竹溪开发了“白茶”、“梅子贡有机乌龙茶”、着手了“超微茶粉”、“有机玄米绿茶”产品开发。2009年竹溪开发出有机茶月饼等有机茶食品,有机茶食品。有机茶食品的生产标志着竹溪县茶叶产业化步入深度开发。

(七)产品品牌化。九十年竹溪有众多茶叶注册商标,进入二十世纪竹溪开始打造具有竹溪地理标志、竹溪人天人合一,人茶合一精神特征、竹溪人回馈社会价值理念的茶叶品牌。实施品牌整合,重点打造了“龙峰茶”、“箭茶”、“梅子贡茶”三个品牌。帮助企业实施品牌升级战略,加大品牌升级力度,加快“龙峰茶”、“箭茶”“梅子贡茶”向全国品牌、世界知名品牌过渡。“龙峰茶”连续4届(1998年至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箭茶”连续2届(2006年至2009年)连续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龙峰茶”、“箭茶”还先后荣获新加坡世界科技与贸易博览会金奖、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十五佳有机名茶、消费者满意商品;2006年,“龙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梅子贡茶”、“梅子贡有机乌龙茶”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

在产品包装上,80年代前,竹溪茶叶基本无包装,新茶

出炉,包装主要用塑料袋、纸张;到80年代后至90年代中后期,以纸制盒、铁、瓷、紫砂、硒膜等包装。2003年后出现玉、锡高档茶叶包装。茶叶包装普遍呈现出材质精、外观美、文化品位高的特点。在品牌产品营销上,积极开拓茶叶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产品销往武汉、陕西、四川、重庆、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省份和城市,同时,“龙峰茶”系列产品已开始进入香港、韩国、日本及欧盟市场。

在品牌文化宣传建设上,竹溪茶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厚实的基础,文艺作品以茶为题材的民歌、诗文、书法、摄影、电视片、文艺作品等文艺作品已有相当数量和水平,茶歌是由长期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文化中活化石的“竹溪县向坝乡民歌山歌”中有《采茶歌》、《五杯茶》、《采茶唱古人》等20首与茶有关,透出竹溪民间浓厚的茶文化底蕴。2005年,竹溪县政府组团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由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6家共同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竹溪县政府在大会作了《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建设有机绿茶之乡》的主题演讲。当年竹溪县政府在武汉举行“争创湖北第一名茶暨竹溪龙峰茶品牌发展”论坛会; 2006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在十堰举办了“龙王垭”杯名优茶评审会;2007年,竹溪县在武汉召开“龙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暨茶叶推介新闻发布会”,县政府投资拍摄了反映具有浓浓茶香的《竹溪茶歌》、《梦在竹溪》MTV; 2008年,竹溪县在武汉市举办有机茶品牌发展推进会;2009年,竹溪龙王垭茶业公司举办文学作品征集大赛《茶韵》、《品茗图》等作品获奖。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竹溪龙王垭茶业公司的《龙峰茶韵》。“龙王垭茶,香飘华夏”、“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广告语广为流传。品牌文化宣传建设的开展不仅增添了竹溪茶文化内涵,而且使品牌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八)茶叶科技普及化。近几年竹溪县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2007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组建了有机茶研究开发中心,十堰市在竹溪成立十堰市有机茶研发所。2009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竹溪依托这些科机构在栽培、制茶、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了有机茶研究,推广茶叶栽培加工新技术。

(1)推广了无性系茶树良种。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科技措施。九十年代中期,竹溪从外地引进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县茶科所引进与竹溪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无性系良种福云6号、龙井43、白毫

早、乌牛早、福鼎大白,发展无性系母本园605亩,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基地100亩。九十年代中期发展的茶园基本采用了无性系良种。

(2)普及了茶叶适用技术。进入九十年后,竹溪茶园建设从单一开垦荒山逐步向好地转移,在建园的方式上也开始由过去挖窝点播向开槽换土条栽种植转变,从单一建园向土、水、保、垦等综合治理,茶、果、林兼作转变,建园以“环境型茶业”或“生态型茶业”为目标,改变了竹溪茶园的面貌。茶树采摘从一把捋改为分批、多次、及时按标准采,从稀植改为条栽适度密植;茶园施肥,从施无机化肥到施专用有机肥,平衡施肥,配方施肥。茶园灌溉由过去“靠天收茶”转向人工喷灌;在茶树植病虫害防治措施上,由化学防治转向上生物防治和物理技术防治。

(3)开展了茶叶科技创新活动。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1990年开发出“箭茶”,2007年竹溪茶叶办公室、竹溪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湖北“有机龙峰茶标准技术研究”》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有机箭茶生产工艺研究及应用》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高山有机茶生产配套技术》课题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有机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梅子贡茶业公司和十堰市茶业协会《梅子贡有机乌龙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箭茶制作方法”

和“有机玄米绿茶生产方法”、“茶叶摊晾台”获得国家专利。

(4)培养了茶业科技普及人材。实施“科技兴茶”,人才是茶叶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竹溪县通过聘请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定期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向工人、技术员传授制茶技术和茶学理论知识;依托以县委党校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为阵地,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各种现场会、培训会、现场指导、示范推广等形式,对各级茶叶科技人员、乡村干部、茶农进行科技培训的办法,先后共培训学员2000余名,田头地间现场培训220(场)次,培训茶农7.5万人(次),为产业发展培训了一大批掌握实用生产技术的基层科技人员,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全县共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79名、农民茶叶技术人员620名。2006年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了一次性接纳200名学员的现代化培训大楼,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四、竹溪茶地理特征

人们常以“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来形象地说明高山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竹溪全境皆山,崇山峻岭,群山林立。最高海拔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拔马家河乡烂泥湾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适合种植茶“的海拔高度在400—1000米以内的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

57%。1999年经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论是:竹溪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是理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的,通常海拔每提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5 ℃,而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茶叶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茶叶中不少芳香物质也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这些香型物质,会在茶叶制造加工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芬芳的香味。竹溪茶园一般均地处高山,所产绿茶香高味浓、鲜爽醇厚,茶多酚含量达到32.94%,是同类地区的1.4倍以上。

山川之灵气养茶园,阳光雨露滋叶嫩。竹溪县属北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高差悬殊,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全年无霜期200-246天,日照总时数为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山地气候的特色比较明显,植被覆盖率达到74%,森林覆盖率达到64%。由于植被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增加地面覆盖度,茶树常年生长在荫蔽高湿的自然环境里,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朝夕饱受雾露的滋润,不仅茶树生长良好,芽叶肥壮,叶质柔软,而且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使竹溪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较高。500克竹溪“龙峰茶”芽头2万个,芽头数低于其它名茶,可见其芽叶的肥壮。

自古沙壤出上品,山泉溪水育佳茗。竹溪县土壤有黄棕壤、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等。主要以黄棕壤土类为主,以砂质壤土居多,呈微酸性反应。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础,茶树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竹溪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生长健壮,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竹溪茶可溶性糖2.97%,水浸出物含量是国家标准规定的1.25倍。竹溪县河流属堵河水系,全县有河流191条,年均径流量35.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溪河小沟纵横,山泉无数。水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水分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生长在竹溪的茶树,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竹溪茶氨基酸含量高达2.95%。

竹溪茶一年春夏秋,三季有茶香。清明时节为极品,谷雨前后为佳茗;夏至前后茶味醇,秋分前后茶最香。竹溪茶感官品质颇佳:外型紧细显毫,色泽上嫩绿光润,整碎匀整,净度无嫩茎,香气鲜嫩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理化品质上乘:水分4.59%、总灰分4.73%、水浸出物54%、粗纤维9.5%、氨基酸含量2.95%、茶多酚含量32.94%,竹溪绿茶具有明显的地域地理特征。

注解

(1)彭合林《竹溪县志.沿革篇(补述)》

(2)《汉书〃地理志》:“汉中郡,秦置,属益州,县十二:西城、旬阳、南郑、褒中、房陵、安阳、城固、沔阳、铴、武陵、上庸、长利。”;《汉书》记载,“汉中郡领县12:西城县旬阳县南郑县褒中县房陵县安阳县成固县沔阳县钖县武陵县上庸县长利县”;《益州-简介》记载,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3)《三国志‘魏书》载: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 2 7年)十二月,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晋书〃地理志》载;“—上庸郡,统县六:上庸、安富、北巫、武陵、上廉、微阳”。武陵县属上庸郡,隶荆州。《三国地名古今对比》〃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南漳以西,衡山北。

(4)《竹溪县(同治版.重印)》,彭合林《原〈竹溪县志.沿革〉篇补述》

(5)陈宗懋《中国茶经》“…..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是原产地中心地带”

(6)叶羽《茶艺辞典》

(7)《竹溪古属庸国探究》

(8)《括地志》记载:“房州、金州及竹山县,古庸国。”;《尚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阳国志?巴志》中所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9)<<竹溪县志(文化志)>>载:1976年挖掘赵家庄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三足铜鼎,铜灶。1982清理汉代砖石墓,出土有双耳陶罐、盘口长颈壶古炊器,甑等。

(10)元代王桢《农书》,“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叶羽《茶艺辞典》“…. 甑用以蒸荼”

(11)叶羽《茶经》

(12)“武陵七县通出好茶”出自古书《荆州土地记》。《荆州土地记》,据前人考证是西晋时代的作品,但也有说是南朝宋(420年~479年),盛弘之撰(成书于439年)。“武陵七县通出好茶”中的“武陵七县通出好茶”有人认为是指今常德地区----古“武陵郡”。笔者

认为“武陵”当指今十堰地区-----古“武陵县”,即竹溪。如果《荆州土地记》是西晋时的作品这个“武陵”当指今十堰地区-----古“武陵县”。《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武陵县条:“前汉置,后汉省,三国魏复置。故城在今湖北竹溪县东”。武陵县属汉中郡 (即今陕南和十堰地地区竹溪、竹山、房县等)。公元2 2 7年十二月,《三国志‘魏书》载: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 2 7年)十二月,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武陵县隶属上庸郡。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晋书〃地理志》载;“—上庸郡,统县六:上庸、安富、北巫、武陵、上廉、微阳”。武陵县属上庸郡,隶荆州 (即今湖北、湖南等)。此时期只有湖南常德地区称“武陵郡”,而无“武陵县”。如果《荆州土地记》是南北朝时期作品,这个“武陵”更当指今竹溪,《宋书?州郡志》载:“上庸郡,领县七:上庸、安富、北巫、微阳、武陵、新安、吉阳”。武陵县属上庸郡,隶梁州。《南齐书〃州郡志》载:“上庸郡,领县九:上庸、武陵、齐安、北巫、上廉、微阳、新安、新丰、吉阳”。武陵属上庸郡,隶粱州。“武陵七县通出好茶。”“武陵七县通出茶”的记载指分布在古巴蜀地区,今十堰地区、川东地区、陕南区域以“武陵县”为代的七县,即指的是古“上庸、安富、北巫、微阳、武陵、新安、吉阳”其中“武陵县”当是指古巴蜀地区的竹溪县。

(13)《民俗文化》(重庆市人民政府):"灵山十巫"在以今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为中心创造的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

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吴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璞《巫咸山赋》更载"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经考证,今巫溪宁厂古镇宝源山不仅因有宝源山盐泉可供古人类直接取食,而且古代这里还盛产"神仙不死之药"丹砂。因此,宝源山就是以巫咸为首的上古"十巫""所从上下"升降采药、采卤制盐的灵山。

(14)唐《茶经》:“八之出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古今地对照表》山南——意为秦岭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房县县志》“竹山、上庸属山南东道房州”

(15)《竹溪文史资料第三集(竹溪三贡)》记载:庐陵王李(原名李哲),显被贬房陵,途经梅子垭,偶染暑疾,时人采梅子垭茶煮而饮之,颇感茶味佳美,饮后病愈。李显遂取梅子茶敬献母皇武则天。武则天品后大加赞赏,钦定为贡品。“梅子贡”一因此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梅子贡”种源入之于唐代僧人慧隆长老。

(16)《向坝民歌集》中集结了236首民歌,其中有《采茶歌》、《五杯茶》、《采茶唱古人》等20首与茶有关。

(17)清朝,《竹溪县志(同治版).卷之十.善行》载:“舍方药,方施茶汤……”中载:“…….邑绅李昌平造茶亭于上……子荣春等除捐山地一分,作煎茶经费又约……”,“又约道士张本鸿同捐资置地,重建茶亭茶”,“周焕南……于水平东岭入之原建亭施茶”,清《竹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及种类

一、茶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1、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①神农尝百草至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②我国的地区有树龄超过2000年的野生大树: ③茶叶是从唐朝起自我国向朝鲜、日本、荷兰、葡萄牙、英国、俄国、美国等传播: ④茶称谓起源于中国。 2、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现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①神农时期:大约5000年前,茶生叶被用来煮着喝,作药用; ②春秋时期至西汉初:大约2000年前,茶叶作为食用; ③汉朝:1500年以前,茶叶已成为宫廷饮料;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是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④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饮茶已十分普及,兴起茶道; ⑤宋代:1000年以前,讲究水质、斗茶活动,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已达登峰造极; ⑥明代:据今600多年,朱元璋下诏“摆造龙团,惟芽茶以进”,撒茶开始流行;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⑦清代:300年以前,茶馆开始盛行,中国茶开始大量出口,独布世界茶市,乌龙茶、红茶、白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⑧清末至建国前,由于清政府腐败和战乱,茶道走向衰弱: ⑨改革开放后,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开始复兴。 二、茶区的分布 1、世界茶区分布 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分布在世界五,其中亚洲的面积最大,并以中国为最。 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以生产红茶为主,出口占据欧洲市场的主要部分;日本主要生产蒸青绿茶,有小部分乌龙茶;中国的茶叶种类最齐全,有六大茶类。 2、中国茶区分布 四大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

茶的发展史

页眉内容 茶的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衰落于晚清,复兴于建国,繁荣于当代。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不但推进了我国文明的进程,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以及世界的 物质文化生活。 我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 其中茶经的主要内容:“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页脚内容

茶叶的起源和传说

茶叶的起源和传说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华民族的祖先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经过历代长期的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传播世界,造福人类。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发展进展中。 远古到南北朝时期 相传由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到战国以后,在古文献中即有“茶”的记载。从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追述中可知,我国商末周初之时,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尔雅》在“释木”部中记载,“槚,苦荼”。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记载,反映我国西汉时期古巴蜀地区居家已有烹茶、饮茶的情节。东汉华佗在《食论》中指出,“苦荼久食,益意思”,即饮茶有益智的功效。东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则把饮茶视为清廉节俭的象征。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便利南茶北运和文化交流。社会出现将

“荼”字减去一笔,俗写成“茶”,自此便成为专用的茶字。 唐代开元年间,北方佛教禅宗兴起,坐禅祛睡,倡导饮茶,饮茶之风由南方向北方发展。上元至大历年间,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专家微信公众平台“有聊茶馆”,陪你聊茶,聊养生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 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华茶文化的艺术珍品。茶叶专家微信公众平台“有聊茶馆”,陪你聊茶,聊养生 明朝时期 明代朱元璋体恤民艰,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从此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茶文化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采集活动 之中的。陆羽最先在他的《茶经》中探讨茶的起源,他认为据《神 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事应当开始于神农,而这种说法目前存在着 较大的争议。学界比较认同的是茶叶生产始于四川。东晋常璩在 《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区在汉时就大量种植茶树,甚至 把茶作为贡品向西汉都长安进贡,秦汉以后茶叶开始向外传播。 对于茶文化的起源问题,各家说法不一。陆羽有关茶起源问题的这种说法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其中一丝微弱的信息却表明:在原始 社会,人们在“茶”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愈疾 病的“药”用之性,而没有产生文化。有学者认为把茶作为一种文 化而不是单纯的饮用真正有历史记载的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充分证明了西汉时茶 叶市场的存在和饮茶风俗的形成。《集古录》则提出茶文化起于魏晋,魏晋名仕以饮茶于山水来怡情养性,,形成了一种茶的名仕文化。同时随着文人饮红茶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 已经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对于茶文化的具体起源时间目前尚有待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极为悠久的。 目前有历史记载的茶文化发展情况始于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已经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 都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 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 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对于茶文化的具体起源时间目前尚有待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极为悠久的。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全面融合的步伐**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对品茗之事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现状,也无心再以茶事来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 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 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文化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 发展。 茶道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精神(茶道精神) 茶联 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 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 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具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画 茶艺 茶艺是一种茶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 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 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 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 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看了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还看了:

茶的发展史

茶的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衰落于晚清,复兴于建国,繁荣于当代。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不但推进了我国文明的进程,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西方以及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 我国是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我们的先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闻轶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及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茶经的主要内容:“一之源”,论述茶的起源、名称、品质,介绍茶树的形态特征、茶叶品质与土壤的关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种与鲜叶品质的关系,以及栽培方法,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还提到湖北巴东和四川东南发现的大茶树。“二之具” 谈有关采茶叶的用具。详细介绍制作饼茶所需的19种工具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 讲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的要求,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叙述了制造饼茶的6道工序:蒸熟、捣碎、入模拍压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装,并将饼茶按外形的匀整和色泽分为8个等级。“四之器”写煮茶饮茶之器皿。详细叙述了28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还论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坏及使用规则。“五之煮”写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优劣,叙述饼茶茶汤的调制,着重讲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显现雪白而浓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饮”讲饮茶风俗,叙述饮茶风尚的起源、传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 记述了唐代以前与茶有关的历史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各地所产茶之优劣。叙说唐代茶叶的产地和品质,将唐代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每一茶区出产的茶叶按品质分上、中、下、又下四级。“九之略”谈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过程、工具或煮茶、饮茶的器皿。

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第三节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我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 茶叶的栽培和加工技术起源于我国。由茶的种植、加工、流通贸易等构成的茶 产业在我国最早形成,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树人工种植的历史与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 近年在对商周时代甲骨文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有关采茶的记载,标志着原始、粗放的茶树栽培在商周时代已开始萌芽。周代以前,巴蜀一带已经有了人 工栽培的茶树,今天四川的乐山、彭山等地在当时是著名的茶叶产地。西汉时期,茶的应用范围得到推广,KEMET代理商茶树栽培区域亦逐渐扩大。 由于气候和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案汉以后,茶树栽培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 区扩展,传至南方各省。《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公元前206一前25)设 置荼陵县(今湖南茶陵县)“荣陵者,所谓陵谷生荼若焉”,其县名就是因产 茶而来。相传神农氏死后葬于茶乡之尾的a县(现名炎陵县,古届荼陵)。在 长沙魏家大堆四号墓中曾出土“荼陵”石印一方。南北朝时,南方的一些名山 寺院,陆续种植茶树,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两晋及南北朝以后,茶叶的产 地已经扩展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随着生产实 践活动的深入,人们对茶树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东晋郭磋《尔雅注》载:“树小如桅子,冬生叶……今呼早格者为荣,晚取者为落”,南 朝任防《述异记》载:“巴东有真香苗,其花白色如蔷弦”,东晋杜育《英赋》;“灵山惟岳,奇产所钟。殿生甜草,弥岗被谷。承丰坡之滋润,受甘露之 霄降。” 启代茶叶消费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栽条的规模和范围 不断扩展。据《太平广记》记述,在DJU则lI(今彭山县)有数百个采工的茶 园。唐贞元年间(785—804)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洛山,建有首座官办的“员 茶院”,有制茶工匠干余人,采茶投工两三万人。在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官办的 “山场”,寿州有一个官营茶园,需派兵3000来保卫。这些记载说明,唐代时 种茶已成为一种专业经营,大茶园纷纷出现。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把全 国产荣的434H、郡划分为八大茶区,根据陆羽的描述,唐代的茶叶产区已经 与我国近代茶叶产区相当。《茶经》中有不少关于茶树种植经验的描述,如: “其树如瓜芦,叶如板子.花如白蔷额.实加饼搁.茎如胡桃.相加丁香”. “其地.上者生烂石。巾者生砾壤,下备乍黄土”,“野努上.园谷次。阳崖阴林。紫者L,绿者次。笋者j—.芽者次。M1—巷上,叫‘舒次。”说明肖时对茶树dZ K特性、适宜的生态条件、宜茶栽培的土壤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知识。 宋朝茶叶生产技术中心已向南移。宋代全国右66个州、242个县产条。 茶树栽培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宋微宗赵桔《大观茶论》中有“柏条之地, 岸必阳,圃必阴”,“今圃家植木以资茶之阴”的记载。末代对茶树勺环境的 关系的认识较唐代受力深化,茶园管理上注意精耕细作。《建女府志》载;“八 番茶园恶草、每遇夏口最烈时,用众锄冶,杀去草根,以粪茶根……合私家儿杏,即夏十初秋备用:厂一次”,还提出来用桐荼司作.以改善茶园小气候。京 代“斗茶”之风的盛行,促使人们审视茶树品种的研究和选抨。推动了然树良 种的种植和茶叶加工技术的提高。元、明时期.我同茶树栽培向积继续扩大. ,的L茶区主要分布齐长江流域、推向以及厂—东、广西一带。明代郑和把茶籽带别台湾种植.升辟厂我国台湾茶以:。 在茶树栽培管理技术上,明清较唐宋有明显的进步。据统计,从庸代到清

中国制茶发展简史

中国制茶发展简史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就制茶历史做简单介绍。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四)从蒸青到炒青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又是最早种植、加工、饮用茶的国度,是当之无愧的“茶的祖国”。我国早在唐代就有了茶文化,并流传到欧洲、日本、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国。随着时代的进步,茶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前者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者载:“茶茗久服,令人悦志。”这一传说一直流传到当代。 神农时代是中华民族成长史中极为远古的时期。茶叶的发现及开始应用应看作是整个神农部落时代的历史活动。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启蒙和萌芽阶段。大量资料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源产中心,更确切地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却在四川,这是由于当时四川巴蜀的经济、文化要比云南发达。大约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饮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人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西汉初期(公元前53年),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便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公元4世纪末以前,由于对茶叶的崇拜,巴蜀已出现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的巴蜀地区是人类饮茶、种植茶最早的地方。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并且,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和精神领域,中国最早的茶诗在这一时期出现,其代表是西晋杜育所作的《赋》。 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了较丰富的茶叶物质,茶叶生产、加工有了一定的规模:二是茶叶科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茶事活动由实践开始上升到理论;三是饮茶在精神领域有了较完美的体现,如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禅、道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四是有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诗茶画作品产生等;五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茶政开始出现。 在这一时期,世界第一部茶叶、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它由唐代陆羽所著,成书于公元780年。《茶经》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数理学等;同时,还记载了唐代以前有关茶的不同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数理等书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因此,我们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在这一时期,茶叶产品开始由团茶发展为散茶,打破了团茶、饼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茶区也大面积地进行了南移,使茶业上市提前一个月。这一历史时期茶文化空前繁荣,宋徽宗赵佶带头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论》一书。到元代、明代,中国传统的制茶方法已基本具备,同时更多的文人置身于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话》、《陆羽烹茶图》、《品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传世作品诞生。 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清代基本形成现今的六大茶类,除最初的绿茶之外,出现了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茶类的增多,泡茶技艺有别,又加上中国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综观中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地说,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

茶的历史

茶的历史 饮茶的发源时间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朝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他则尚有耶、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发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 六朝说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达摩禅定: 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茶树的发源地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西南说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四川说 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

茶点心的起源及发展的介绍

茶点心的起源及发展的介绍 (一)茶点心的起源及发展 “茶食”尽管着一“茶”字,但其主要则是点心,茶点心一词最早可追溯于金朝。现代社会则堪称茶点心的黄金时期,人们极其讲究茶点心与茗宴品味的料学性、追求丰富多样化的艺术情调。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成熟兴盛阶段,则多以茶为调味品,制作各种茶之风味食品汉魏晋与南北朝以茶茗掺和佐料调味共煮着饮用为特征,茶点心逐渐发展,即为发育阶段先秦 以茶茗原汁原味的煮羹作食为特征,此时为茶点心发展的原始阶段 (二)茶点心的种类及搭配 总得说来可概括为七大类: 糕类、饼类、酥类、糖类、片类、果品类。 茶点心+茶 不同的茶点类型与风格各异的茶点品种,在与茶的搭配上,更显示出其独特的搭配艺术。注重茶的风味效果,茶点要适应茶性——休闲的时候喝茶,酸食应配红茶,甜食应配绿茶,瓜子则应配乌龙茶,此为健康喝茶的秘诀。作为休闲佳品,茶点与传统点心相比,其制作应更加精美,注重茶点的色彩与造型,讲究茶点的观赏性。除了这些大众化的茶食方式,由于时代和风俗的不同,茶点心的搭配还要结合地域习惯、时代特征、文化内涵等等。 (三)茶点心的发展原因及前景 原因: 茶点心则让人们的用茶方式更为多样化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利用茶的多种保健功能茶点心—有利于解决茶叶的综合利用问题有符合大众消费所需 抹茶:起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又回归于中国 冰淇淋:起源于中国,发展于西方,又回归于中国 抹茶源于隋朝,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自明代以来,由于冲泡饮茶逐渐成为流行,中国抹茶茶道遂告失传中国抹茶于九世纪末随遣唐使进入日本,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日

本人将品茶与宗教哲学、社会道德、品行修养融为一体,将饮茶上升到“道”的高度,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3000多年前,中国的富人就已开始用鲜甜果汁和上雪或冰块来招待客人。据传亚历山大·马其顿征战波斯和印度期间,就曾受到过这般的款待。希波克拉底也曾在文章里提起过,并称这种美食能够“提神”。 直到1292年,在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将其在北京最爱吃的这种被称之为雪白特的凉果汁冻奶的配方带威尼斯,才在意大利北部流传开来。于是东方的传统冰冻食品经马可·波罗传入西方,一步步发展之后实现了产业化,从而诞生了今天的冰淇淋,正是抹茶冰淇淋,让两种源自中国而又各自在他乡绽放异彩的美食融合到了一起,它们的相遇,似乎是冥冥中的注定。 基本的器材设备:天平、磅秤、高压均质机、冰淇淋凝冻机、速冻盐水槽; 精致的原料,完美的工艺 工艺:混料→杀菌→均质→冷却→加香→膨化→灌模→硬化→脱模→检验→包装→冷藏→点缀

茶的起源及传播

茶的起源及传播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茶的起源及传播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2.茶在国外的传播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唐代中叶,中国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据文献记载,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从天台山国清寺师满回国时,带去茶种,种植于日本近江。 这是中国茶种向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后又经日僧南浦昭明在径山寺学得径山茶宴、斗茶等饮茶习俗,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其茶种源于中国。印度虽也有野生茶树,但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https://www.doczj.com/doc/af3330928.html,)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饮茶的发源时间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 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 绿茶: 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绿色,故名。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顾渚紫笋茶。 红茶: 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制成的茶。因其叶片及汤呈红色,故名。中国著名的红茶有安微祁红、云南镇红、湖北宣红、四川川红。 花茶: 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将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常用的香花有茉莉、珠兰、玳玳、玫瑰、柚花等。以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四川为主要产地。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名品;福建茉莉花茶,属浓香型茶,茶汤醇厚,香味浓烈,汤黄绿,鲜味持久。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特征是叶片中心为绿色,边缘为红色,俗称绿叶红镶边。主要产于

茶的发源及发展利用

茶的发源及发展利用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 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 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 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 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 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3]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 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 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 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 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 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 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 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 茶的起源。 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

巴国(今川北及汉中一带)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华 阳国志》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因此历史意义更大,也更 为可靠。 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 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 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 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进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 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 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已有饮茶习俗。 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森林中,有一棵高14.7米、胸围2.9米 的野生大茶树。这株大茶树接待了不少中外客人,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见证了茶树的发展。 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 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 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西 汉时代一些儒生托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 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2]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中国茶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中国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唐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胡辣汤”。也难怪这种彻底怪味、想象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堪下咽的“茶汤”能提神,能让人喝了不打瞌睡。 所以,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词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

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 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 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 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 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 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 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 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 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 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 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 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 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 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 中国茶道 ①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茶叶之乡 ---竹溪茶叶起源和发展 一、茶树原产地 竹溪县是古庸国的属地(1),后为武陵县、新丰县、上庸、孔阳县。先后属汉中郡,先隶益州(2);后又属上庸郡,隶荆州(3);再又后又隶梁州。而古益州、梁州、汉中均属古巴蜀地区(4)。巴蜀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5),汉中郡,古荆州地则是中国茶叶主产区。陆羽《茶经》中记载:“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秦巴山脉,包括川东、重庆、湖北西部(6)。在地域上与神农架相邻又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自然也是茶树原产地。山茶植物在竹溪县广有分布。“1980年前在天宝乡小桂、大桂,百年以上的茶树到处可见(7)”。现在岱王沟林场仍有野茶树。因此,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当属茶树的原产地。 二、竹溪历史茶事 竹溪自古产茶。古庸国建都于现竹溪、竹山境地。庸国在殷商末年,巴、蜀、庸及其周围的许多部落,参加了周武王领导的反纣同盟。巴、蜀、庸这一带成为西周的属国,据史料记载,与周王朝保持着纳贡关系,贡品中包括了漆、茶和蜂蜜这类地方特产。当时作为“庸”的竹溪己开始以漆、茶和蜂蜜这类地方特产纳贡(8)。西周时竹溪已有茶叶产出。 汉朝,竹溪出土文物中有三足铜鼎、双耳陶罐、盘口长

颈壶、甑等(9)。这些出土文物,尤其“甑”是古代蒸茶的用器(10),“茶器或茶具,是茶叶生产和饮用的一定发展产生的”(11),汉时竹溪己出现茶叶加工和饮茶。三国时期,据张揖《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史料所说的“荆巴间”,是指“荆巴间”交界地区。这条记载表明三国魏时期,包括竹溪内的荆巴一带不仅产茶,而且茶类生产和制茶技术,已达到和巴蜀相同的水平或程度。 晋时,《荆州土地记》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的记载(12)。西晋茶道大师-杜育的《荈赋》,是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荈赋》说“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如文中所写“灵山惟岳”,指的是产地。“灵山”是指与竹溪接壤的巫溪灵山(宝源山)”(13),说明竹溪是不仅出产茶,而且出好茶。 唐时,陆羽《茶经》列举了我国产茶的一些州县,其中“八之出”中上庸(竹溪)等4县属山南道(14),山南称作山南茶区。竹溪茶在唐时由僧人传入良种,开始人工种植,并由武则天钦定为贡品(15)。 宋朝,据《卢氏家谱》记载:宋江起义失败后,一位精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卢俊义后人隐名埋姓定居竹溪梅子垭,以茶为业。梅子垭至今仍保留着四十七株宋代古茶园。 明朝,《竹山古县志》中记载;上庸地物产中有茶。从竹溪出土的明朝青瓷茶具可证竹溪饮茶己相当讲究。

茶的起源和传播

茶的起源和传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都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中国的川滇黔毗邻山区。 中原地区的饮茶习惯,主要是从四川传入的。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武王既克殷,爵之以子……茶皆纳贡之”。 西汉末年,王褒的《僮约》:“脍鱼包鳖,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杨氏担荷”。前一句,反映了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一句,反映了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的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商品市场。 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 秦汉至西晋时期,既是巴蜀茶业继续持盛的时期,又是中国茶业由巴蜀走向全国和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阶段。晋南北朝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的茶叶,因上层社会的崇尚得到较快的发展。“以茶当酒”,说明三国后期,已开始流行饮茶。以茶待客,饮茶已成为一种迎客的方式:以茶廉政,茶饮是清廉俭朴的标志,以茶祭祀,茶饮广泛进入祭祀。茶饮、茶事进入文学作品中。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自唐代开始,茶叶的产地快速增加,到中唐时期最为兴盛。陆羽《茶经》“八之出”中记载有八个茶区,一个郡,四十二个州。包括山南、淮南、湖州、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唐代茶区已遍及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已达到了与近代茶区相近的局面。“茶马交易”:自中唐以后,饮茶之风大行于西北塞外,因此当地的牧民便驱赶着良种骏马,到内地来进行茶叶交换。后来,又通过使者和商人,进一步扩大。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可以照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封氏闻见录》:“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自京都到北方沿线的许多地区,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唐代文人们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在文人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饮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