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大学皮肤病重点

四川大学皮肤病重点

四川大学皮肤病重点
四川大学皮肤病重点

*Patch test的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Patch test是诊断IV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方法。根据受测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侵液,溶液,软膏或者使用受测物本身,使用适当的方法贴于皮肤表面。在一定时间后(24-48h),观察皮肤的反应。

结果及意义:-:无反应;+-:轻微红斑或瘙痒;+明显红斑或瘙痒;++水肿性红斑丘疹;

++出现显著红斑,伴丘疹水疱。

注意事项:①区分过敏反应及刺激反应②假阴性可能与试剂浓度低,接触时间短有关③不应在皮肤急性期做实验,不可用高浓度刺激物做实验④实验前2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实验前3天或实验当天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可以出现假阴性⑤如果在实验后72h至1周内出现红斑,瘙痒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意义:①皮肤科常用实验方法②用于检查接触过敏原③将受试物涂于斑贴小室贴于脊柱两侧的皮肤上,24-48h后观察结果④对于接触性皮炎致敏原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①根据病因正确选用药物种类: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细菌感染—抗细菌药物;超敏反

应—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瘙痒—止痒剂等

②根据皮损特点选用药物剂型:湿对湿,干对干,半湿半干用糊剂

急性皮炎:红斑丘疹,无渗出—粉剂或洗剂

炎症较重有糜烂渗出—溶液湿敷

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糊剂或油剂

无糜烂渗出—乳剂或糊剂

慢性皮炎:软膏,硬膏,涂膜剂等。

*单纯瘙痒无皮损:乳剂,酊剂

③根据患者个体调整用药方法:调查有无过敏史,注意药物的刺激性,使用药物时浓度从

低到高。

*写出五种皮肤物理治疗方法的名称。

①电疗法②光疗法③微波疗法④冷冻疗法⑤水疗法⑥放射疗法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原则

①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创伤,疲劳,肿瘤等)

②好发于单侧肋间神经,劲神经,三叉神经。

③发疹前出现轻度乏力、发热、纳差。患处自觉皮肤灼痛,触之有明显痛觉

④患处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不融合。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清,

外周以红晕,疱间皮肤正常,沿神经分布走形,伴有明显神经痛,预后留有色素沉着。

治疗原则—抗病毒,消炎,止痛,防治并发症

①内用:抗病毒—早期(发疹后24-72h)足量的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止痛—吲哚美辛VitB1 B12

②外用:炉甘石洗剂(疱未破),硼酸溶液湿敷(疱已破)

④物理治疗:紫外线红外线

*寻常型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①由链球菌与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

②传染性强,多在小儿之间流行。

③皮损:起初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之后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泡壁薄,易破溃糜烂。

脓液干燥后形成黄色厚痂,痂脱落后不留瘢痕。

*丹毒的临床表现

①多有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②好发于单侧面部,小腿,足背。

③起病急,水肿性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散,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及周围淋巴结肿大

*

*

麻风反应为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所产生的变态反应。可因气候变化,药物,精神内分泌等

*

*湿疹的外用药选择

①急性湿疹:有渗出者选用湿敷,无渗出者选用粉剂或洗剂

②亚急性湿疹:糊剂,乳剂

③慢性湿疹:软膏,硬膏,涂膜剂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微生物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消化道粘膜损伤(如糜烂,溃疡或穿孔,消化道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也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和Cushing Syndrome。

*简述急性荨麻疹的治疗原则。

(起病急,突然自觉皮肤瘙痒,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呈橘皮样外观,持续一段时间后消退。)

治疗原则—抗过敏,对症治疗

1 抗过敏: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和钙剂

2 对症治疗:控制感染,止痒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临床特点:

①只发生与少数过敏体质者服药

②有一定潜伏期

③皮损或病情的轻重与药物的药理与剂量无相关性,即使小剂量药物也会导致严重的药疹。

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表现多种多样

⑤在高敏状态下可发生交叉反应及多价过敏反应。

⑥病程有一定的自限性,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写出5种药疹临床类型的名称。

①固定型药疹②荨麻疹型药疹③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④湿疹型药疹⑤紫癜型药疹⑥多形红斑型药疹⑦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⑧剥脱型皮炎型药疹

*重型药疹的处理原则。

重型药疹:①重型多形性红斑:眼周,口腔,外阴等黏膜部位红斑较重,出现剧烈头痛,可伴高热,外周WBC增高,肝肾功损害。

②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弥漫性红斑出现松弛性水疱和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有显著内脏损害

③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初期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之后相互融合形成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可伴水疱,糜烂和渗出。2-3周红肿消退后出现大量鳞片样脱屑。

处理原则:

①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物。

②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一般可用地塞米松10-20mg/d 静滴

③防止激发感染,避免一切可能的交叉感染

④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⑤加强护理治疗并发症

⑥局部治疗:根据皮损特点选用合适的外用药。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皮损:初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散为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出鳞屑如轻刮蜡滴(蜡滴现象),刮除后可见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e 征)

分布:任何部位均可,以四肢伸侧尤其是肘部、膝部常见,常呈对称性

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分为三期①进行期: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周围有红晕,鳞屑较厚,有同行反应②静止期:皮损稳定,无新皮损出现,炎症较轻,鳞屑较多;③退行期:皮损缩小或变平,炎症基本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治疗:原则—①禁止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②进行期使用温和外用药③局限性银屑病局限治疗④因个体而异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和精神紧张等诱发和加重因素。

2.外用药治疗:维A酸霜剂,维生素D3衍生物,角质促成剂

3.内用药治疗:维A酸药物,免疫抑制剂,感染明显者使用抗生素

4.物理治疗和中医疗法

简述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病因。

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伴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可伴全身症状,如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易复发。

病因:1)外用药物刺激2)银屑病患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减量3)PUVA过量4)MTX 突然停药。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11项中具备4条及以上

1.蝶形红斑

2.盘状红斑

3.光敏感

4.口腔溃疡

5.关节炎

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7.肾病表现:蛋白尿》0.5 g/d (尿蛋白>+++)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降低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或抗心磷脂抗体(+)

11.ANA阳性

*寻常痤疮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①好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

②多分布于面,胸背部,对称性

③初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皮损加重可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继续发展可形成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溃破后形成窦道和瘢痕。

治疗原则—调节激素水平,去脂,杀菌消炎,溶解角质

一般治疗:清水洗脸,避免辛辣食物,控制脂肪和糖类食物。

外用治疗:维A酸,抗生素

内用药治疗:抗生素(四环素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和中性粒细胞趋化)

*简述梅毒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后天和先天梅毒;根据病程不同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1 后天梅毒

①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

硬下疳:TP侵入部位无痛性炎症,多发于外生殖器。典型皮损:初起为小片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扩张为硬结,表面可形成无痛性溃疡,境界清楚。触之软骨样硬度,表面浆液性渗出物,内含大量TP。

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于硬下疳之后1-2周,常累及单侧腹股沟及患处附近淋巴结隆起,质硬,无痛。

②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治疗不佳,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粘膜和系统损害。皮肤粘膜损害(梅毒疹,梅毒性脱发,扁平湿疣)骨关节损害(骨膜炎)眼损害,神经损害。

③三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骨梅毒,眼梅毒,心血管梅毒。

2 先天梅毒

①早起先天梅毒

②晚期先天梅毒:皮肤黏膜(树胶肿),眼梅毒(间质性角膜炎)骨梅毒(骨膜炎)神经损害哈钦森齿

3 潜伏梅毒

具有梅毒感染史,除血清学阳性以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