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美学与音乐作品赏析(专业课)

单选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音乐美学相关因素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D.音乐的组织结构认识

2.关于约翰·凯奇演奏《4分33秒》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B.作曲家用怀表作为音响媒介发生声音

3.韩锺恩教授认为,远距离观照的第一个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A.没有旋律不在调性的音乐

4.根据韩锺恩教授的理解,约翰·凯奇在演奏《4分33秒》意图给听众营造怎样的听觉效果()。

正确答案:A.偶然的、一次性的声音

6.瓦格纳在作品《西格弗里德葬礼》对主导动机进行了一些变化,下列选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

正确答案:C.作品的呈示部和再现部的主题不同

1.李斯特的作品中经常会将某一主要主题进行变化后用作不同主题,这种对主题的处理形式是什么()。正确答案:B.主题变形

3.关于《结构Ⅰ》和《变化的音乐》两首作品的对比,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正确答案:C.偶然组织的音乐比预设的音乐更具美感

4.韩锺恩教授认为,不同体裁的西方音乐有着不同的形式内容,其中纯粹音调实验性音乐的形式内容是什么()。正确答案:C.构型

5.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识别的基本要领有哪些()。正确答案:A.充分把握音响效果的重复与变化

7.下列关于“美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C.从中国六艺的概念来看,美学还需具备一定的技能

2.下列对“声音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C.声音概念是固定的

3.韩锺恩教授认同声音的先验存在性,据此,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答案:B.音乐只是声音的一小部分

4.关于《第四交响曲》中应用前导主题的表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第四交响曲》主要表达了对命运的乐观和欣喜之情

5.关于音乐作品的存在形式,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音乐作品的文学叙事内涵标示其精神存在

3.下列作品中,以音色为主要的音响组织结构的作品是哪一部()。正确答案:D.《挽歌》

6.下列对以音色作为音乐作品主要的音响控制方法的缺陷描述正确的选项是()。正确答案:A.只能作为感情愉悦和感情抒发,无法表达深层思想

7.调性音乐终结的标志是什么()。正确答案:B.勋伯格《钢琴曲三首》2.体裁有内容性的指向,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裁的主要作用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C.标示演奏器乐

4.下列关于诺诺的《只有走》的说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B.以音色序列关系为音响组织关系

5.约翰·凯奇的作品《变化的音乐》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A.通过随机方式选定数字

6.韩锺恩教授认为,十九世纪末音乐虽然出现了“分岔发展”,但是殊途同归,不同风格音乐发展最终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C.导致了调中心的瓦解

多选

1.以下关于“声音”和“声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A.声音是先验存在的,声音概念是人们通过共识逐渐确定的B.“声音概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中都与“声音”关系密切D.“声音”和“声音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在一首音乐作品中,主题主要发挥哪些功能()。

正确答案:B.结构功能 C.表现功能

3.下列关于布列兹的作品《结构Ⅰ》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B.通过把音高、音长、音强等序列化组织音响效果 C.通过协同演奏法来同步两架钢琴的音响效果 D.是20世纪音乐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6.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其思想中有关于“乐象”的阐述,下列选项中属于老子关于乐象的选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D.忽兮慌兮,其中有物

1.二部曲式中两个分曲存在哪些主要关系()。正确答案:A.有变化形式的重复关系 C.对比关系

3.开展音乐美学研究,首先要依次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正确答案:A.音乐是什么 B.音乐美不美 C.音乐美学研究什么

4.关于西方音乐史所称的“20世纪音乐”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声音和音响被纳入到美学范畴 B.高度关注音响媒体本身 C.追求通过高度组织化、数字化来表现

5.西方音乐最基本的体裁有哪些()。正确答案:A.声乐体裁 B.器乐体裁

6.下列关于李斯特的作品《前奏曲》,说法准确的选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A.出现结构倒置情况 B.与古典时期奏鸣曲结构有一定差异

1.如何建立音乐作品的形式与结构方式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A.通过感性识别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 C.在感性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辨认

2.21世纪,中西方对“美”的认识和感知有了哪些发展()。

正确答案:A.对美的感知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还受到主体直接经验的影响 B.美学是研究“美”的知识领域

3.下列关于声音及乐音的说法,理解正确的选项有哪些()。正确答案:A.原生是声音本身最原初的结构驱动 C.乐音形态是指音响材料及其可量化的形状 D.声音包括长短、相位、强弱等多个因素

4.下列关于音乐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及其特色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正确答案:A.巴洛克音乐时期以通奏低音为主要特色 B.古典和浪漫音乐时期,器乐开始占据音乐发展的主导 D.二十世纪之后,音乐体裁没有出现重大发展

5.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讲,音乐作品可以分为哪些结构形式()。正确答案:

A.叙事性结构

B.抒情性结构

C.示意性结构

6.西方音乐主要来源于哪些文化形式()。正确答案:A.希伯来文明 C.希腊文明 D.蛮族文明

1.对古典音乐体裁奏鸣曲的曲式结构的说法,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有哪些()。正确答案:A.乐曲先后呈现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 B.再现时先呈现副部主题再呈现主部主题 C.连接部连接主部和副部主题

2.韩锺恩教授认为,音乐作品必须具备哪些不可或缺的要素()。

正确答案:A.包含人的非常感性冲突 C.经过高度的理性组织

3.如何建立音乐作品的形式与结构方式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A.通过感性识别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 C.在感性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辨认

4.关于瓦格纳《西格弗里德葬礼》主题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正确答案:A.全曲中有多个主题 B.每个主题都发挥了一定的结构功能和表现功能 C.存在一个贯穿全曲的主导性动机

5.在一首音乐作品中,主题主要发挥哪些功能()。正确答案:B.结构功能 C.表现功能

6.关于美学概念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正确答案:A.从字源分析,“美”最初的概念是“从羊从大” B.在中国古代,“美”的概念包含了社会性与自然性 D.“美”的概念通过巫术与食物与“审美”发生了关联

1.韩锺恩教授认为,音乐美学的基本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A.确定可靠的形式 B.充分有效的感性 D.源流清晰的历史

2.下列选项中关于“乐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B.乐象通过音乐素材表达出来 C.每个人感觉到的乐象都掺杂了大量主观成分 D.大部分音乐理论家都认同音乐除了组织素材外,还存在一些难以言明的成分

5.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音乐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新现象的有哪些()。

正确答案:A.解构主义 B.多元主义 C.广场音乐 D.媒体音乐

判断题

2.具有绝对音感的人可以实现对整首音乐作品的感性识别。

正确答案:错

5.20世纪音乐特指诞生于20世纪的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

正确答案:错

5.在莫扎特时期,主题重复就已经大量出现在作品中。正确答案:错

1.音乐美学的深层次问题必然触及到哲学层面,因此可以将音乐美学归于音乐哲学。正确答案:错

4.形式化进程是西方音乐所特有的现象。正确答案:错

6.韩钟恩教授认为,在研究音乐作品时,首先应该尽量查阅详尽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报道。正确答案:错

7.中国音乐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与文人社会密切相关,主要作用概括为近代之前用以陶冶情操和近代之后用以干预社会现实。正确答案:错

5.舒伯特的作品《死神与少女》,并不致力于塑造人物,而是描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对

6.音乐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具有感受能力和感受经验。正确答案:对

7.对于任何音乐体裁而言,陈述结构和展开结构都是不可或缺的。正确答案:对

4.《前奏曲》以其夸张的想象和表现技法而被誉为“交响诗”。

正确答案:对

7.在中国古代,美与善的观念是同一的,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学科设置上。

正确答案:错

音乐学家阿德勒(Guido Adler,1855-1941)于1885发表了论文《音乐学的领域、方法及目标》,将隶属于音乐学的各种门类划分为历史的音乐学(包括音乐通史和各种专业史)和体系的音乐学两大部分。

1、李斯特的作品中经常会将某一主要主题进行变化后用作不同主题,这种对主题的处理形式是什么()。

A、循环主题

B、主题变形

C、主题模仿

D、展开性变奏

2、韩锺恩教授认同声音的先验存在性,据此,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音乐是人类的独创

B、音乐只是声音的一小部分

C、音乐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历史可循

D、声音是伴随着人类活动而出现的

3、学科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A、研究对象

B、开展研究的意识形态

C、研究方法

D、研究目的

4、关于“绝对音乐”概念,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音乐形式都具有“绝对音乐”的性质

B、十九世纪初首先在德国诞生了这一概念

C、能够脱离于作曲家而独立存在

D、能够脱离于当下的音响而独立存在

5、在音响史上被称为“确定音响结构形式的时代”的音乐发展时期是()。

A、古典主义音乐

B、浪漫主义音乐

C、巴洛克音乐

D、20世纪音乐

6、下列关于诺诺的《只有走》的说法,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依赖调关系

B、以音色序列关系为音响组织关系

C、是一种纯粹的声音陈述

D、创造出单音结构

7、音乐理论家认为,特里斯坦和弦是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重大贡献之一,特里斯坦和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高难度的附属和弦

B、调性游离

C、四度叠加和弦

D、将三和弦发展到极致

1、西方音乐主要来源于哪些文化形式(

)。

A

、希伯来文明

B、印度文明

C

、希腊文明

D、蛮族文明

2、下列哪些选项所描述的事件推动了音响组织结构的革新()。

A、特里斯坦创造半音结构瓦解调中心

B、梅西安创造多音响结构

C、诺诺开创纯声音结构

D、无乐器演奏形式

3、通过施尼凯特的作品《第三弦乐四重奏》可以看出,这位作曲家的特征有哪些()。

A、将调性和无调性结合起来

B、形成复合风格

C、拼贴多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D、缺乏原创性的音乐思维

4、关于瓦格纳《西格弗里德葬礼》主题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哪些()。

A、全曲中有多个主题

B、每个主题都发挥了一定的结构功能和表现功能

C、存在一个贯穿全曲的主导性动机

D、英雄西格弗里德是全曲的主导动机

5、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其思想中有关于“乐象”的阐述,下列选项中属于老子关于乐象的选项有哪些()。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C、道可道,非常道

D、忽兮慌兮,其中有物

6、为什么音乐作品能够作为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

A、音乐作品体量适中、形式丰富

B、音乐作品是明显区别于自然声音的声音效果

C、音乐作品不仅是可以感性体验的实体,还是可以进行理性观照的概念

D、通过音乐作品能够进行音乐历史叙事

1、从古代音乐崇敬的两位神来看,古代音乐非常注重音乐形式结构和情感表达两大因素。

对错

2、韩锺恩教授认为,音乐美学的根本问题是音乐。

对错

3、在和声系统中,多使用四五度音,音响结构的色彩性会更强。

对错

4、中国音乐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与文人社会密切相关,主要作用概括为近代之前用以陶冶情操和近代之后用以干预社会现实。

对错

5、具有绝对音感的人可以实现对整首音乐作品的感性识别。

对错

6、巴洛克音乐时期,基本完成了副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转变。

对错

7、瓦格纳在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创造的半音结构,极大地推动了调性音乐的瓦解。

对错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讲课稿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 容

√绪论 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 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 2 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 3 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 4 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 5 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 6 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 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法 2 心理学法 3 社会学法 4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 √第一章 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一种艺术媒介] 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 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 EX: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单声部 音乐到复调音乐→和声→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

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 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 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 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 琴对答 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 调变化表达 E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 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 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1)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模仿即照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音乐中的模仿主要指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也就是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如,唢呐曲《百鸟朝凤》模仿鸟叫 2)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即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在外形上和他完全不同,但在含义上相同或相近的现象,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或物质对象。 如,德彪西《大海》用定音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 3)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音乐声音的暗示主要是语义性的,往往从对现实对象的概括中而来的,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引子通过声音所造成的惨淡的气氛暗示乐曲悲剧性内容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绪论 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1.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2.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3.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 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 2.以平和恬淡为美; 3.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 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 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 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 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 2.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3.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 4.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 5.音乐的美与审美 6.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 2.心理学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 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 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美学史的研究 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第一章 音乐材料 1.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 2.是一种艺术媒介; 3.具有非实用型 (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声音,只有它充当音乐艺术的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美学论文

内容摘要: 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美学课的学习,我的体会颇多。尤其是老师在讲音乐欣赏活动的美学原理中的音乐欣赏的一般本质时深深触动我。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则有助于我们对音乐作品欣赏与理解。 关键字: 音乐欣赏音乐欣赏的本质韦伯《自由射手》歌剧 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在经过一个学期学习音乐美学,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让我懂得什么是美,美在音乐中是如何体现的,也让我逐渐感觉到音乐的美其实就在我们的周围。音乐美可以大到一步庞大的音乐著作,小到我们身边几个动作发出的音响。也让我明白了罗丹的一句话“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我就从美学角度上谈谈我对音乐欣赏本质观点欣赏的理解。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形式。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早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脱离了音乐欣赏,离开了听众,音乐创作活动和表演活动也就会失去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音乐欣赏的本质有: 1.听觉审美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现。

我们人的耳朵不仅有接受外部信息的功能,还有对音乐美与丑的判断,即听觉审美的能力。 2.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 我们人通过听觉获得对音乐内容的体验,享受从美好的音乐感觉来获得音乐价值。 3.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 理性认识我认为就是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我们对作品所作的功课,即了解这部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品经历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 下面我用实例来解释一下我对音乐欣赏活动的本质的理解。 我第一次听《自由射手》歌剧时,只是知道到这部歌剧大概内容是讲,一个守林园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相爱。为了能与阿加特成婚,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第一天马克斯在射击比赛中失败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这时出现了一个猎人轿卡帕尔,卡帕尔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骗了马克斯去与魔鬼交换一种叫百发百中的魔弹。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告诉他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要归魔鬼所有。第二天,比赛时马克斯六发全中。王子命马克斯用最后一发子弹射向一只白鸽,但是没想到这只白鸽居然是与他相爱的阿加特化身。王子特别生气,决定要治马克斯的罪,就在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老人为马克斯求情,最后马克斯与阿加特终于结为伴侣的爱情故事。 欣赏音乐剧时,我其实很不理解音乐为什么这样出现。只能感觉

最新 音乐美学的分析与感悟-精品

音乐美学的分析与感悟 一、引言 音乐美学听起来很深奥,也很专业,更接近抽象理论层面,距离音乐欣赏和音乐教学活动有些距离。其实音乐美学就在身边,也即在音乐人和音乐欣赏者身边,可谓之只要和音乐活动有关联,就必定和音乐美学有关联。尤其对于音乐人说来,这里包括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者,更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均不可缺少的理论武装与实践活动。譬如说,音乐人对于每一首音乐都需要反复的听、认真的揣摩、一次又一次的习练,这是因为什么,自然是为了把这首音乐的韵味把握好,在表现这首音乐时能够在自己所具有的音乐表现力的基础上把这首音乐表现的更加美妙动听需要。也譬如音乐欣赏者喜欢某一首音乐,会反复的听,在一遍又一遍的聆听中被不断地陶醉,有着“听你千遍也不厌倦”的心理感应和情感收获。无疑,在理论层面,音乐美学研究的式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在实践层面,音乐美学是以音乐的形式陶冶人们心灵和性情的一种事物。无论音乐人和音乐欣赏者都需要探知音乐美学,都需要在音乐美学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教益。 二、音乐美学的衍生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音乐美学作为概念性表述起源于18世纪末德国学者的著作中,以音乐美学的“激情说”引起音乐理论界的关注,及至而出现的“康德说”则将音乐美学与哲学阐释联系在一起。随后,音乐美学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路走来,不断被音乐界的先哲们所热议但蕴含于其中的音乐美学的问题研究分析则体现于各国音乐家更早些的研究活动,甚至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中国的音乐美学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先民的音乐意识,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进入活跃状态,儒家的音乐美学的诸多言论可称之为具有代表性的言论。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被大大扩展,从总体上对于音乐理论问题的一般性考察转入对音乐中的某一门类的特殊规律的探索。在音乐历史长河的奔腾不止的进程中,中国对于音乐美学的研究与世界各国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共同推动了音乐美学的形成和发展。那么,音乐美学在当今所体现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音乐美学所要阐述的是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包含了高度凝练的对于音乐美的理论性阐述和实践性阐述,其特点是音乐学与美学的结合。 三、音乐美学对音乐人和音乐欣赏者所发挥的能动作用 学习音乐美学,了解音乐美学,可以让音乐人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以及音乐美具有正确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将看似表面的简单的孤立的音乐现象与音乐审美联系在一起,以更有利于实现音乐审美来指导音乐领域的一切活动,发展音乐事业,创新音乐事业,让音乐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人们提供更精致更唯美的精神食粮。乐于审美、正确审美、深度的独到审美,是音乐人和音乐欣赏者对每一部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实践活动的动机性源头。具体到音乐人这个音乐创造者和输送者的群体说来,进行音乐创作要把自己的音乐审美观建立在音乐审

音乐美学复习内容整理

音乐美学复习内容整理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美学”; 2、第一次使用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舒巴尔特,1806年出版《论音乐美学思想》; 3、真正成为一门学科,1900年音乐家里曼出版《音乐美学的要义》; 4、音乐美学可以说是一门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5、音乐学的三大类:系统地音乐学、历史的音乐学、民族音乐学; 6、音乐美学具体课题:(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的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 7、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1)非自然性——创造性; (2)非语义性——表情性; 8、音乐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1)模仿性; (2)象征性; (3)暗示性; (4)表情性及其主导作用; 9、音乐形式美的四大法则:(1)连贯性原则; (2)对比性原则;——求异心理是一种要求改变当前心理 状态与活动发展趋势的倾向,它往往是在一种刺激或 一种心态保持了一段时间后而产生的,在音乐中这种 倾向被表现为一种需要变化、需要对比的倾向。 (3)新颖性原则; (4)平衡性原则; 10、同构联觉(名词解释):在人的感觉之间有一种相互沟通de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联觉”,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当不同的事情引起相同或相似的心理运动状态时,二者之间便由于同构的心里运动而产生“同构联觉”。 11、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几种主要手段: (1)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的方法; (2)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的过程; (3)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的事物; (4)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 (5)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性的文学主题;

音乐美学思考题选

《音乐美学》课思考题选 绪论: 1.音乐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地研究课题? 2.音乐美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3.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第一章: 1.音乐的声音与现实中的自然声音及语言表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音乐材料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 4.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为什么? 5.浅述音乐组织形式的基础。 6.音乐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它们与人的审美心理关系怎样? 第三章: 1.简述音乐内容的基本含义。 2.音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有哪些心理转换机制? 3.音乐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学性因素在音乐中的含义怎样?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有哪些主要手段? 5.绘画性因素在音乐中的含义怎样?音乐表现绘画性内容有哪些主要手段? 6.音乐为什么能表现感情?音乐表现感情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 1.浅述音乐创作的本质及其过程。 2.音乐创作中的想象有哪些含义?它的基本方式怎样? 3.音乐想象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原因何在? 4.怎样正确理解音乐创作中的灵感? 第五章: 1、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第二度创作(再创造)) 2、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

3、怎样理解音乐实践中的作用? 4、浅述音乐表演艺术中几种主要流派的艺术观。 5、音乐表演的培养与训练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第六章: 1.如何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 2.浅述几种不同类型音乐欣赏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 3.各种音乐欣赏方式的相互关系怎样? 4.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七章: 1.音乐中非倾向性的含义是什么?非倾向性功能有哪些基本特点?2.音乐中倾向性功能的含义是什么?倾向性功能有哪些基本特点? 3、音乐中审美功能是什么?审美功能有哪些基本特点?(简述音乐中的审美功能) 4、“心理距离说” 5、怎样理解音乐功能的历史持续性与可变性? 第八章: 第八章: 一、 音乐美是音乐所具有的品位 “意味是某种内在于作品之中并能够让我们知觉到的东西” 音乐美产生于主客观的完美结合之中 “劳动创造了美”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音乐美体现于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之中 “音乐作品的美是一种为音乐所特有的美,即存在于乐音的组合中与任何陌生的、音乐以外的思想范围(Gedankenkreis)都没有什么关系。”“美,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即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的。” “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我们必须把耳朵和心灵带去听音乐”。 “趣味无争辩”。 二、音乐美的形态与范畴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价值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价值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价值》,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同于其他音乐美学,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需要对其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进行理论阐述。 【摘要】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音乐美学及其价值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早在先秦,对于音乐就产生了美学的概念,到了今天,更是给音乐的美学划分了不同的种类,例如我们当下的现代音乐美学,以及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传统美学。 【关键词】传统音乐;音乐美学;美学价值;传统音乐美学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 (1)文化价值 对于音乐来说,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例如先秦,音乐多以简单的击打乐为主,到了秦中后期,在击打的基础上融入了歌词的演绎,当然那时主要的歌词文本还是诗经,初中的课文中我们所学的荆轲刺秦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两个人共同演奏了享誉古今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对于传统美学来说,这就是一种美,一种通过音乐诠释了离别的美,通过音乐来给他人传递这种美。对于文化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传统音乐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作用。 (2发展价值 古代人所演奏的音乐多为简单,音符清脆婉转,例如我们看

的电影《笑傲江湖》中一首名曲《沧海一声笑》就是根据传统音乐的特点所创作的,在影片中,《沧海一声笑》是由古筝和箫演奏的,这正符合了传统音乐的特点,器乐简单,音符清脆婉转。对于传统音乐美学来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当下时代产生了价值,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音乐美学产生了发展的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音乐美学的出现才促进了现代美学的产生。 (3)时代价值 前文中提到,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传统音乐美学在每个时代中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古代音乐的出现就是为了给帝王提供消遣娱乐,但随着音乐的发展,人们渐渐对音乐的演奏出现了美学的价值观,于是音乐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当传统音乐美学普及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的美学,并且通过这种美学的传播也对这个时代产生了相应的价值,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这种时代的价值也在变化,并且这种时代的价值通过传统音乐美学的体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音乐美学与声乐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基于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为研究目标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实践是音乐美学的基础,是音乐美学的主要来源,它与音乐生活紧密相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音乐美学也反过来影响着音乐实践,并起着指导性作用。所以,音乐美学应当结合实践。声乐研究者更加重视的是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而很少人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音乐美学研究当以实际的音乐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对音乐美学的新感悟和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实践演唱艺术】 音乐美学包含音乐与美学两方面意义,它寻求音乐的本质,如同尼采不断的用神话人物和现实生活中哲学思想来描述,研究音乐美学。探索音乐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联系,音乐的各种形式以及内容的表现手法。它研究着音乐与人、音乐与和谐的社会关系、音乐与情感、心理、爱情等的关系,可以说,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的、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学科。而音乐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声乐表演的指导作用。音乐包含演唱、鉴赏、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其中声乐艺术是与音乐美学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一、音乐美学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音乐美学早在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只是由于当时缺乏记谱方式而没有完好的保存下来。在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就记录着最早的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古代,诗歌都是用来唱的,当时的乐师将民间歌谣编成词,并将这些歌词汇集到宫廷唱给天子听。在早期,歌唱更注重实用性,但随着人民精神生活要求日益增高,声乐艺术已开始向审美艺术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无论以何种形式发展,它始终都引导者演唱艺术发展前进。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同步诞生并发展的艺术形式,始终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生活,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比起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歌唱更能直接的抒情达意。从最原始的歌唱的实用性到如今审美欣赏的丰富性,音乐美学始终指导着声乐演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声乐作品是文学性与音乐性的高度综合,它不像绘画、雕塑、文学作品一样是一次性完成的艺术品。声乐作品以乐谱的形式存在,它是没有生命的,还不是真正的音乐,只有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才能把词曲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现在的声乐教育中,老师在指导学生声乐技巧的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观,普及相关音乐美学的知识,指导学生将音乐美学用于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如果仅仅通过乐谱形式是传达不出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情感的,由此,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应当通过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尽量传达出作品的真实情感,这样传达给观众的歌曲才能真正打动人,从而以再创造形式将作品进行丰富和升华,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演唱者能够通过专业性的演唱技巧将作品的精神内涵和丰富情感表现出来,能够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这有利于推动音乐创作的发展。在演唱者对作品进行诠释和再创造的过程中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和审美满足,从而能够提升观众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演唱者的美学素养对做作品的在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美学的学习对声乐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不同的歌曲给听众带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例如,抒情、节奏缓慢且带有伤感歌词的歌曲会让听众感觉忧郁、寂寞;激情高亢、动感的节奏的歌曲带给人活力。总之,不同的歌曲带来的美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同时,要先了解美学中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 二、声乐学习所遵循的美学原则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培训讲学

音乐美学考试重点

音乐美学复习资料 绪论 音乐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1.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2.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3.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中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理论学科;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具有的特征: 1.要求音乐受礼制制约,成为礼乐; 2.以平和恬淡为美; 3.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统一”; 4.多从哲学、伦理、政治出发论述音乐,对音乐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5.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 西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1.强调实证,重视逻辑思维(他们更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问题); 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4积极杨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音乐美学——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首次使用 音乐美学研究的对象 1.音乐的本质与特征 2.音乐的形式与内容 3.音乐的实践活动(创作、表演与欣赏) 4.音乐的功能(非倾向、倾向、审美) 5.音乐的美与审美 6.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 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基础(理论基础); 2.心理学方法; 3.社会学方法 4.20世纪现代美学新方法 音乐美学主要研究的课题: 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 5.关于音乐美与审美的研究; 6.关于美学史的研究 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 1.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有助于提高音乐学生的美学修养,丰富理论知识。 3.它对于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丰富理论知识具有一种综合的效应和融会贯通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所以它在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的思想 第一章 音乐材料 1.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物质材料,并不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而是一种作为满足心理需求的物质手段,与心理有直接联系; 2.是一种艺术媒介; 3.具有非实用型 (同样的材料只有当它充当一种艺术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声音,只有它充当音乐艺术的媒介时,才能被称为感性材料) 音乐材料的基本属性 (1)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的,是通过人的的思维创造出来的的音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即与人的心理行为直接发生关系。 2)非语义性----表情性(与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它本身没有确定的含义,是非语义性的。 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表现性) a 模仿性(有相同点,出来颜色和气味,其他都能模仿)音乐中的声音模仿现实或自然界中的声音,音乐声音的模仿是针对同类的物质而言; b 象征性(无共同点,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外一种不同形式的现象)用声音象征声音意外的其他事物; c 暗示性它的寓意性模仿不同,并不是从模仿对象的声音对象处罚,而是通过声音的特殊氛围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 d 表情性及其主导主用(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都渗透着表情因素)音乐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没有表现就没有音乐,表现性就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试析] 乐记的音乐 美学思想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是我国音乐美学的奠基石。《乐记》中蕴涵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于研究我国音乐美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今天,它的不少观点仍具有借鉴和审美价值。 一、《乐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解读 音乐与人的情感 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载体的听觉艺术,这种艺术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关键在于音乐的旋律,它能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对音乐的内在含义产生深刻的体会。《乐记》中对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的阐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由此观之,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不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二者之间还具有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音乐的产生与人的内心情感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自然界的一切声音经过人类的艺术加工都可以变成优美动听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产生是由“人心”因素决定的。[1]“故形于声”中的“声”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自然

之声经过人类的艺术加工就产生了“音”;而“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中的“乐”则是指在经加工处理之后的“音”中以舞伴之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的形成与人的情感具有不可分割性。“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啴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也就是说,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不同的情感与感受,感受不同,产生的情感也就会不同。这种不同的感受与音乐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旋律,这就是“感物而动”的结果。 《乐记》中对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了明确的肯定,但这种肯定更多的是对音乐与礼相结合的一种肯定,即强调音乐对人的情感的支配,强调音乐对人的教化功能,从而使音乐这种感性的艺术形式附上了伦理道德的成分。如《乐记》中写道:“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的音乐与情感,才能产生理性的音乐,才能使人的情感受到理性的支配和控制;而且只有处在理性的指导之下,人才能真正地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另外,《乐记》就音乐与音乐的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作了说明:“礼乐皆得, 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即音乐与人的修养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只有那些懂得“礼”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深意。《乐记》中“礼乐”并用的思想使得音乐与人的情感时刻都处于理性的统

论音乐美学发展史

论音乐美学发展史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论中国音乐美学发展史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特点是早熟而后期发展缓慢,其中儒家和道家的影响最大。而各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大都具有功利性,将音乐视为工具,为各种音乐之外的目的服务。在比较典型的音乐美学思想中,表现出古人重意轻形、重道轻器、重善轻美、重乐轻悲、重雅轻俗的审美倾向。20世纪四分之三的时间里,由于国家处于战乱、政治斗争不断的境地,音乐美学思想也体现了功利主义特点。少数学术性音乐美学探讨也明显带有历史局限的特点。直到改革开放,真正学术意义的音乐美学研究和教学才逐渐步入正轨。 萌芽时期: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前8一前6世纪) 这个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散见于《国语》、《左传》记载的虢文公、史伯、晏婴、伶州鸠等人的有关言论,可以概括为“平和”审美观、礼乐思想和阴阳五行音乐思想。涉及的音乐美学基本范畴有以下几对。“和”与“同”。“和”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最重要的概念,它自出现以后一直贯穿整个中国音乐美学史。“中”与“淫”。古人认为和的音乐是适中的;只有适中才是好的。“音”与“心”。古人认为音乐和人心密切相关。平和的音乐能使人心平和,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通融和谐。“乐”与“礼”。中国早期礼和乐就是不可分的社会规范活动。“哀”与“乐”。当时已经有表现悲与乐不同情绪的音乐,但是,从言论上看,多数人倾向于表现乐而否定表现哀,尤其是统治阶级。“新声”与“德音”。前者是民间音乐的统称,后者是平和、符合礼的音乐的统称。此外还有“气”、“风”等与音乐有关的概念范畴。

“气”是自然的造化,由天地所生,“风”是“气”的运行。这一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百家争鸣时期: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前5一前3世纪) 这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在儒、道、墨、法、杂家诸子言论中,是最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成型、成熟的阶段。在诸家中,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最为深刻,也最有影响。这个时期之后的各个时期基本上以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为基础来谈论音乐,发展比较缓慢。 两汉时期(前2一公元2世纪)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是《乐记》。它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糅合各家,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乐记》开篇论述了音乐的缘起和概念,这段文字被后世转述、引用最多。它的逻辑是“物一心一声一音一乐”。它认为音乐缘起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动,然后发“声”;声音变化被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就形成了“音”;拿着道具和着音乐起舞,形成综合活动叫做“乐”。作者在将“声”、“音”和“乐”进行区分的同时,强调“乐”的重要性。那是因为“乐”是礼乐规范下的活动,符合儒家所提倡的音乐美学基本原则。与此对应的是审美的三个层次,即“知声”、“知音”和“知乐”。在《乐记》看来,“知声”的能力是人和禽兽都具有的;“知音”的能力是普通老百姓所具有的;“知乐”的能力则是君子才具有的。要成为君子,就必须知乐,也就是掌握礼乐规则,参与礼乐活动。《乐记》认为“乐者,天地

欧洲音乐的几个主要的流派

1、古典音乐及主要流派 西方音乐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古希腊时期 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音乐除了祭祀太阳神、酒神的仪式外,还常用来表达爱情,歌唱友谊,欢庆典礼等。在希腊文明鼎盛时期,产生了集音乐、诗歌、舞蹈为一体的宏大的悲剧和喜剧。当时的雅典圆形剧场可容纳数万观众,著名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是由盲诗人荷马边弹琴边吟唱而即兴创作的。 (2)中世纪时期(大约公元476—1450) 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统治的时期,宗教音乐也自然成为这一时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音乐完全为教会服务。罗马教皇格列高里一世主编的唱经歌集《格列高里圣咏》流传极广,几乎人人会唱。公元九世纪在这些圣咏旋律之上,添加了另一个声部。多生音乐丰满、和谐的效果,象征着天国的音乐。之后又添加至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声部,吸引人们的不再是配有简单曲调的宗教歌词,而是动人的音乐本身。公元12世纪起,出现了带着乐器云游四方,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游吟诗人、恋歌诗人以及许多流浪艺人,他们的音乐是由悖于教会旨意甚至亵渎神灵的,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3)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一些音乐家要冲破教会神权的禁锢,用音乐来表现人的感情,尽管音乐仍然被教会利用作为传道工具,但更大程度上在人民中间起到娱乐作用,因而时速音乐发展极为迅速,她的成熟与影响都超过了宗教音乐。16世纪末。在宗教剧的基础上,意大利产生了歌剧,主要以神话、英雄业绩及人的喜怒哀乐为题材。这时期契约脱离声乐而独立存在是音乐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4)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意为歪扭不圆的珍珠。后被借用专指17、18世纪西方建筑、雕塑中奇异、怪诞的风格。在艺术上,更多的是表现人的内心情

《音乐美学 》 音乐的本质、功能、价值

音乐的功能、价值与本质(一) 作者:宋瑾来源: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首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 人创造音乐,是因为有听觉方面的特殊需要。从世界范围的历史看,这种需要经历了许多变化。原始时期,萌芽状态的音乐是和劳动、宗教、礼仪、交际、娱乐等活动混杂在一起的。后来,音乐艺术逐渐从综合活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活动,也成了社会分工之一。在分工的情况下,音乐除了作为专业艺术的一个种类存在外,也依然在各种综合活动中存在着。这样,它就在多种功用中具有多种功能。在当代社会,人们将音乐用于更多的领域。这样,音乐就具有了比过去更多的功能。可以预见,音乐除了现有的功能外,还将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音乐能满足人对它的多种需要,因此音乐具有多种价值。对音乐的各种功能和价值进行比较,将发现音乐作为审美对象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根据本质的经典定义,音乐的审美功能便是“本质功能”,音乐的本质就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此外,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中,可以进一步看清音乐的特殊性。而在音乐艺术内部对各种音乐现象进行比较,则有助于搞清音乐在艺术范围内的分化情况。 本章的任务是通过对音乐各种功能、价值的考察和相互比较,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的比较,以及不同样式的音乐的比较,认识音乐的审美本质及其具体体现。 第一节音乐的功能与价值 一、音乐的功能 1. 实用功能。 音乐被用于教化、宣传、教育、认识、宣泄、科学利用等等目的时,具有各种实用功能。中国自古就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说法。这是孔子说的,又为后世沿袭儒家思想者所认同。为什么说改变风尚习俗或道德教化最擅长者是音乐呢?因为音乐对人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古至今,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等,都把音乐当作教化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看到了音乐对人产生作用的特殊性,并且认为音乐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这种特殊功用,希望利用它来“寓教于乐”,达到教化的目的。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人持相似的

音乐美学基础期末考试范围 2

音乐美学基础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说它古老,是因为人们在创造音乐的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思考,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距今都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并且称作音乐美学,那还只是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18世纪的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提到的。 2、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个概念的是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他在《论音乐美学的思 想》(1806年出版)一书中提到的。 3、1900年里曼出版他的《音乐美学的要义》,才可以说音乐美学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4、音乐美学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 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a、哲学的方法b、心理学的方法c、社会学的方法 6、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应成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根本。 7、音乐的感性材料是声音,特殊的艺术化的声音。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体现这种艺术特征的 基础,也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的物质材料与一般的物质材料不同,它并不是作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物质基础,而是一种作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精神基础。 8、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a、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比较)b、非语义性 ——表情性(与语言比较)c、非对应性(一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9、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表现,它的具体方式包括:一是 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二是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三是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10、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外观信息;二是结构信息,它可以表现为音乐的组织,即音高、音色、音质和音强,其中,音高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音色主要体现在乐器方面的差异;音质是由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色三方面决定的;音强则是强调合理安排音乐结构。三是内部信息包括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社会方面主要靠自然习得,如音乐的结构、风格和流派。四是联结信息,如作品中的文化意义,作品的指向性内容,如海顿的《告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和想要离开之情。 12、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大环节,音乐创作是其中的基础。 13、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音乐创作是一种艺术 实践,通常可分为相互交织又可适当分离的三个环节,即感受、创意与塑形。 14、音乐创作的本质:一是表现时代精神和思想的艺术实践二是表达自身和他人内心的 精神活动三是受音乐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四是把内心体验改造成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15、音乐创作的过程: 我们把音乐创作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曲家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心理体验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作曲家把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转化为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阶段。” 音乐创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所有其他艺术创作的共性方面。无论是音乐家、画家、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 刘承华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理论形态,有着与西方音乐美学很不相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的使命是意义阐释而非规律揭示,思路运行遵循的是内涵逻辑而非外延逻辑,审美判断的价值取向更强调互文性而非独创性,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体验与实践而非单纯认知。这些特点与中国文化“知行合一”的传统有直接关系。了解这些特点及其成因,对于当前中国音乐美学(包括传统音乐美学)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意义阐释;内涵逻辑;互文性;知行合一;中国古代音乐美学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特的理论形态,它不同于西方音乐美学,也不同于中国现代音乐美学,甚至也与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有着不小的差别。但是,我们要建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乃至中国现代音乐美学,却不能忽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不能不借助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成果,不能不到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中获取资源和灵感。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在前辈及当代许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十分可观的成果。我们有了对孔子、墨子、荀子、《吕氏春秋》、《乐记》、《淮南子》、《声无哀乐论》、白居易、欧阳修、《溪山琴况》、《乐府传声》等一大批音乐理论家和重要论著的微观研究,有一些还形成较为长期的讨论,研究相当细致;有了对“移风易俗”、“乐而不淫”、“大音希声”、“以悲为美”、“心物相感”、“声无哀乐”、“雅与俗”、“声、腔、韵”、“移情”、“传神”、“意境”等重要命题和范畴的专题研究,使我们对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同时,我们也有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通史性著作,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做了历时性的梳理,描述出较为连贯而又完整的历史发展轨迹。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中国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时必须做的工作;而且,中国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上述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与深入。但是,在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研究中,目前还缺少对它的理论特点作整体的研究。如果仅仅掌握古代音乐美学中的单本著述和单个命题,而看不到整个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就好像见木不见林;整体认知不明确,必然会影响到对具体理论命题的理解,使我们难以准确把握古代音乐美学的真谛,因而也难以有效地投入到新的中国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当中。 一、理论的使命是意义阐释而非规律揭示 音乐美学属于人文科学,因而也自然具有人文科学的一般特性。由于音乐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在西方形成的,故而必然会打上西方人文科学的烙印。我们知道,西方文化最初是从航海文明和狩猎文明发展起来的,这两种文明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文明主体(人)和自己的对象(海洋或野兽)都是对立关系,长此以往,便形成西方特有的主客二分的文化模式。这种主客二分的格局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关系,又推动了认知行为的发展,强化了对对象内 ①如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

国外主要音乐流派模板讲课讲稿

国外主要音乐流派 西欧音乐在古希腊时曾一度兴盛,但到中世纪,音乐被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他们宣传宗教、麻痹人民、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专业作品大多是教堂用的圣咏曲。到十六、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器乐曲、歌剧相继出现,音乐才开始进入剧场,转向市民。到十八世纪,音乐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作曲家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作品逐渐着重人性的体现和人民生活的反映,创作技法也日趋丰富和精深,遂开始西欧古典音乐黄金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达,乐器也逐步改进和完善,广大群众成为演出的对象,加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音乐艺术获得很大发展。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短短二、三百年间,对世界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大音乐家辈出,闻名世界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名著)也大量产生。在创作思想和音乐风格的先后变化方面,则形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古典乐派"(十八世纪),浪漫乐派(十九世纪),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起至今的现代乐派(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乐派与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具体育乐等形形色色的流派)。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基本上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流派,但也有兼具不同流派的特点或先后进行不伺流派音乐的创作的。即便是同属于一个流派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是各有其民族特点和个人音乐风格特色的。 (一)古典乐派 出现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歌剧作曲家格鲁格等人。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其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造主义。作品着重体现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创作方法讲究乐曲的结构严谨、形式完美、昔响和谐与逻辑严密。曲风大都淳朴、严肃、稳重,崇尚理性,而对情感的表现较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无标题音乐。赋格曲、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以及歌剧等体裁和曲式均于此时期奠定了完美的基础。其中巴赫主要进行复调音乐写作;亨德尔用主调与复调;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则着重主调音乐的写作,其中贝多芬更着重主观激情的表现,重视器乐的标题性,他是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发展的先驱。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浪漫乐派 “浪漫”(Romance)二字是译音,它源于中古时期描写神话、英雄与美人的文艺作品。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常以此为题材。到十八世纪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君主复辟,音乐家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精神苦闷,于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义。作品倾向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幻想故事为题材,或着重于生活现象的描绘、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体现。音乐着重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划,而不象古典主义着重理性。他们认为文艺有共性,廊以提倡诗歌、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和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而对曲式结构则较灵活。浪漫乐派音乐家们,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创造了很多秤体裁形式,如:无言歌、夜曲、叙事曲、小品套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等。他们在创作手法方面则重视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音乐节奏比之古典主义更加复杂而细致,和声手法更加丰富,管弦乐队的编制及配器法到柏辽兹、瓦格纳手中更加发展。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歌剧作曲家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等人;同时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