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G网络优化分析以及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的探讨

4G网络优化分析以及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的探讨

4G网络优化分析以及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的探讨
4G网络优化分析以及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的探讨

4G网络优化分析以及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5-15T11:36:05.2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何智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4G网络是以高速数据业务承载为主要任务的新一代网络,随着大规模网络的建设部署,许多重要区域已基本完成,4G网络已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的发展阶段,网络质量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使用感知,而为了有效地提高移动通讯的质量,改善移动通讯质量问题,加强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技术势在必行。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51063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发展,4G网络是以高速数据业务承载为主要任务的新一代网络,随着大规模网络的建设部署,许多重要区域已基本完成,4G网络已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的发展阶段,网络质量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使用感知,而为了有效地提高移动通讯的质量,改善移动通讯质量问题,加强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技术势在必行。

关键词:4G网络优化;网络性能;现状;前景分析

前言:4G网络的优化贯穿网络全生命周期,分为工程阶段优化、日常维护优化、系统调整优化等几个阶段,但系统调整阶段的优化工作是提升客户感知的重要阶段。对于端到端业务感知而言,系统调整阶段的优化工作与之关系密切,主要解决网络接入、网络时延、业务中断等常见的问题。因此,将对系统调整阶段的优化作为重点技术问题。而在优化过程中,不断地改善并提高移动通讯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在根本上解决移动通讯网络质量问题,是目前移动通讯行业正在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1. 4G网络的重要性与覆盖难点

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的发展现如今对于4G网络的依赖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4G技术的引入给网络的全面覆盖、平滑切换提出了新的挑战。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和改造难度增加,主要表现在MIMO技术要求独立的两路射频链路进行传输;高速铁路的网络覆盖效果仍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列车的车厢封闭、高速运行、以及较小站距等因素带来的大穿损、大频偏、频繁切换等问题。因此,4G网络的室内覆盖、高铁覆盖已经成为整个4G网络建设和优化的重点、难点工作,需要持续加以关注,并研究新的解决方案来改善网络覆盖等指标性能。

2网络掉线问题的优化

2.1 掉线问题分析:非正常释放的掉线引入了连接重建机制,因此掉线分析分两部分,一是引起重建的原因,二是重建失败的原因。引起重建的原因多为覆盖与干扰,通常RSRP<-115且SINR<-3时易发生掉线,这类问题可通过基站检测工具查找上行干扰原因。而重建失败的原因是触发重建未果或重建被拒,触发重建未果是UE发送重建时因弱场、上行功率异常等原因导致;触发重建被拒一般是由于版本问题、上下行报文错误导致。

2.2 问题检测及解决措施:掉线问题可通过必要地常规检查,包括服务小区SINR过低、邻区列表电平差距小、无主覆盖小区、邻区漏配或信息错误等,查找分析掉线的原因。在确定掉线原因后,则可通过优化覆盖、更换硬件、确认邻区参数配置、重置服务小区、尝试问题点小区闭塞解闭塞等方法加以解决,降低掉线问题发生的机率。

3.网络时延问题的优化

3.1 用户面时延优化:用户面时延系统优化分三种模式:Large-TB模式、混合调度模式、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1)Large-TB 模式下,系统第一次分配DCI0时分配值较大,使终端RB资源较大,因此UE可将BSR和data数据一起发给enodeB,大约可节约8ms的空口时延。(2)混合调度模式下,通过5ms预调度的方式,enodeB在收到SR请求时连发5个DCI0,则下次UE在准备上行业务时,已有DCI0,不用再去触发SR请求,直接发pingdata数据包。相比于largre-TB模式,又节约了8ms左右的时间。(3)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是混合调度模式中进行业务细分的模式。对混合调度模式的弊端是对所有业务生效,但在网用户数较多时,抬升了反向IOT,干扰很大,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增强型混合调度模式下,通过区分用户业务类型,仅对ping业务采用混合调度模式,则可以保证网络质量并优化ping时延。用户面时延的优化方法,需针对各个区间的时延、UE发出ping命令的时间、基站发送ping命令及回应时间等问题对应到上述三种模式并逐一加以优化。

3.2 控制面的时延优化:控制面的时延优化分为接入时延优化、切换时延优化。接入时延可根据初始接入的信令流程,将UE接入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RRC建立过程、与核心网相关控制过程、RRC重配建立E-RAB的过程。因此完整地接入时延为RRC重配完成减去RRC连接请求,但与核心网的交互时间可能会因设备不同而有所不同。RRC 建立时延为RRC连接请求至连接建立的时间,同时也含有T1阶段MSG1重发间隔的时延。如果在确认收到PDCC重传消息后,需检查重传消息的DCI格式填写是否正确;如PDSCH收不到,检查PDSCH采用的MCS以及PA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并适当增大PDSCH的RB分配数。与核心网交互时延,RRC连接建立完成至RRC配置,结合基站侧信令分析,将T2阶段分为T2_S1和T2_UU分别统计。RRC连接重配时延,RRC配置至RRC配置完成。T1、T2、T3三个阶段的时延之和,为接入阶段总的时延,可通过提升消息传送准确率、优化PA等相关参数配置等方法,降低接入时延。

4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现状

4.1 移动通讯网络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移动通讯网络技术是推动通讯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不断地改进与优化移动通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移动通讯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建立新型的移动通讯网络优化设备,才能有效地改善移动通讯网络与设备的损耗问题。由于网络的储备资源的不断更新,以及网络资源利用率的不断加强,这就要求业务部署的速度及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此来降低移动通讯网络的成本,并且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动态需求。这也就是说,移动通讯网络优化技术为移动通讯网络更好地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4.2 移动通讯网络的创新与业务融合: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不断增长源于网络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应用性的不断创新。面对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移动通讯网络,移动通讯的供应商以及其用户群体都希望借助各自的能力在移动通讯中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所以说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技术设备必须变得更加智能化,并且朝着网络系统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做出更大地贡献。

5. 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措施

有效地进行移动通讯网络的优化是提高移动通讯网络的质量以及其稳定性的必要保障。优化移动通讯网络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落实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监管职责,各级通讯建设主管部门都应该切实地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网络优化提出的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把各项网络优化建设的法规及政策文件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企业,从而提高移动网络优化的水平。(2)健全移动通讯网络优化工作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优化教育,从而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建立长期的移动通讯网络优化机制。

结束语:4G网络和业务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各运营商在未来数据流量市场及整体运营效能方面的竞争能力。建设初期,4G网络中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