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

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纺粗纱、细纱、络筒、捻线、摇线

一。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和作用

(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

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二、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条卷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三、精梳工序

主要任务: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提高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和伸直度。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四、并条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一般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扯伸,使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合,不同唛头、不同工艺处理的棉条,以及棉与化纤混纺等均可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

4.成条:做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桶内,供后工序使用。

五、粗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熟条均匀地拉长抽细,并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以适当的捻回,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粗纱卷绕和细纱机上的退绕。

六、细纱工序

主要任务:

1.牵伸:将粗纱拉细到所需细度,使纤维伸直平行.

2.加捻:将须条加以捻回,成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强力的细纱。

3.卷绕:将加捻后的细纱卷绕在筒管上。

4.成型:制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的管纱,便于搬运及后工序加工。

七、络筒工序

主要任务:

1.卷绕和成形:将管纱(线)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并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杂:清除纱线上部分疵点和杂质,以提高纱线的品质.

八、捻线工序

主要任务

1.加捻:用两根或多根单纱,经过并合,加拈制成强力高、结构良好的股线.

2.卷绕:将加捻后的股线卷绕在筒管上。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状管线,便于搬运和后工序加工。

九、摇纱工序

将络好筒子的纱(线)按规定长度摇成绞纱(线),便于包装,运输及工序加工等。

十、成包工序

主要任务:

将绞纱(线)、筒子纱(线)按规定重量、团数包数、只数等打成一定体积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于储藏搬运。

织造工艺流程: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

织造准备工艺流程

1。络筒→整经→短纤浆纱机→穿经→织造

适合于经纱为短纤纱的坯布织造,这是目前我国棉纺织厂广泛采用的流程,特点是适合于大批量、少品种生产.如以纯棉、涤棉、粘胶短纤维为原料的坯布都采用这种流程。

2、长丝筒子→整经→单轴浆丝→并轴→穿经→织造

这是经长丝织物最常见的工艺流程,适合于所有经长丝织物的织造,特点为适合于大批量、少品种生产,占地面积稍大,有较大灵活性。

3、长丝筒子→整浆联合→并轴→穿经→织造

适合于经长丝织物,但灵活性不如单独浆丝。当经丝不需上浆时,引纱流程较长。

4、长丝筒子→整经→并轴浆丝→穿经→织造

适合于大多数经长丝织物,特点是可用于大批量、少品种生产,对于较细的无捻光滑长丝上浆有一定困难。

5、长丝筒子→高温高压染色→分条整经→丝倒轴→浆纱→穿经→织造

适合于色织长丝织物,特点是小批量、多花色,但经密大的经丝上浆困难多.

6、长丝筒子→高温高压染色→分条整浆(联合)→倒轴→穿经→织造

适合于色织长丝织物,浆丝质量较好。

7、短纤纱筒子染色→分条整经→倒轴→浆纱→穿经→织造

适合于色织短纤织物,特点是纱特数范围广,小批量、多品种、多花色,是色织生产的常用流程。因浆纱为单轴上浆,浆纱质量及高密织物上浆受到限制。

8、短纤纱筒子染色→分条整浆(联合)→倒轴→穿经→织造

适合于强力较大的中粗特纱色织物,如色织毛巾织物、精纺毛织物、色织外衣料。浆纱质量较好,织机效率高.

9、短纤纱筒子染色→分批整经→并轴浆纱→穿经→织造

适合于生产简单花色的色织产品,如条格府绸、细纺、色织牛津布等衬衣面料.浆纱质量好,生产效率高,布机断经少,效率高。

10、筒子→整经→浆染联合→穿经→织造

这是生产牛仔布常用的工艺流程之一,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筒子为气流纺生产。

11、筒子→球经整经→束状染色→分经→并轴浆纱→穿经→织造

也是生产牛仔布工艺流程之一,特点是染色过程中停机很少,染色色差小,加之并轴混合作用,成品色差极小,浆纱质量好.

织造工艺有:针织 .机织 .编织和非织造;

1。针织又分为经编织物和纬编织物。A经编针织物:如其名是经向(直向)由一组或以上之经纱编织而成的,常见布类有网布和尼士布。B纬编针织布:是从纬向(横)编织而成的.

经编机根据牵拉角度分类

可分为特里科经编机(牵拉角度为90?和拉舍尔经编机(牵拉角度为170?。两种机型牵拉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特里科经编机在成圈配置以及编织方面的特点如下:

(1) 沉降片上纱线接触点为2个.(2)经轴一般放在机器后面或者放在机器的上面。(3)织针可以从机前更换.(4)老式特里科经编机导纱梳栉编号从机后到机前(从2001年1月开始,编号从机前到机后.)(5)目前最多使用5把梳栉。(6) 使用复合针。(7)没有牵拉就可以起头编织。(8)光编链组织不能编织(编链衬纬可以编织)。

拉舍尔经编机在成圈配置以及编织方面的特点如下:

(1)沉降片纱线接触点为3个。(2) 经轴一般放在机器的顶部。(3) 织针必须从机后更换。(4) 导纱梳栉编号的编号从机前到机后.(5)最多使用78把梳栉。(6)使用复合针和舌针。(7)没有牵拉不能起头编织.(8) 光编链线圈也能编织.

特里科与拉舍尔经编机在编织和织物结构、性能及其应用都有所不同。

特里科经编机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机器结构简单.(2)送经路径较短(经轴位置关系)。可以进行"超喂"送经。(3) 由于没有牵拉机器也编织,所以可以好多横列经轴停止送纱(褶裥)。(4)成圈机件的处理都是在机前,操作使用很方便。(5) 可以生产毛绒织物、毛圈织物。织物手感较柔软。(6)低密度的织物编织困难。(7)弹性纱线一般只能用于成圈编织。(8)要生产纵行之间没有联系的网眼织物比较困难。 (9)编织衬经纱非常困难(因为牵拉角度为90.

拉舍尔经编机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由于织物牵拉张力较大,故能生产网眼织物,弹力网眼(Power—net)织物和弹性褶裥织物。2) 由于织物牵拉角度为170 纱线高张力不是直接影响织针,因此可以生产尺寸稳定的织物以及低密度织物,另外低张力编织,送经路径短。4)使用各种不同的原料,例如:扁丝、玻璃纤维、芳纶、碳纤维和金属丝。5) 起头必须依*织物牵拉。(6)”超喂"和高密度织物不能生产。(7) 织物手感较硬。(8)送经路径较长(经轴位置关系).

根据针床数分类

(1) 单针床经编机 (2) 双针床经编机

根据针型分类

(1)复合针经编机(2) 舌针经编机(3)钩针经编机

根据机器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和用途分类

(1)特里科经编机(2) 弹性拉舍尔经编机 (3) 贾卡拉舍尔经编机(4)多梳拉舍尔经编机(5)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6) 网眼拉舍尔经编机 (7)钩编机(crochet machines)(8) 缝编机(stitch—bonding machines)

2.机织分为有梭和无梭

无梭分剑杆。喷水。片梭。喷气。

剑杆:

一.剑杆织机主要是为解决引纬方法而设计,包括刚性、柔性及可伸缩式的引纬方式。其主要产品是服装用面料,与其它引纬方式比较,剑杆织机的引纬方式适应于多色引纬,可以生产12色引纬的多式花样图案的产品,包括以往各种类型的纱线、生产各种类型的织物.积极式的剑杆驱动,可以对许多引纬比较困难的纱线完成引纬.

刚性剑杆织机引纬系统的最大优点是积极将纬纱传递到织口中心而不需要任何引导装置,刚性剑杆织机占地面积小,主要是筘幅宽度有一定的限度。

柔性剑杆织机引纬系统的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引纬率显著增加,筘幅宽达460cm。

二.剑杆引纬的分类与特点:

1、按剑杆的配置数目分:有单剑杆引纬、双剑杆引纬和双层剑杆引纬。

2、按剑杆的形式分:刚性剑杆和挠性剑杆。

刚性剑杆:是将剑头装在刚直坚牢的一根截面呈圆形或长方形的空心细长剑杆上.引纬过程中,剑头和剑杆基本悬在梭口中,不与经纱接触,减少了剑杆对经纱的磨损,适合于耐磨性差的经纱织造。

挠性剑杆:是由柔性扁平状剑带和剑头组成的.剑带材料有钢带、锦纶带、碳纤维复合材料带等多种。柔性剑带可卷到传剑轮上,供引入纬纱用。早期有导剑片,新一代织机取消了导剑片,使织机的适应性更为广泛,成为剑杆织机的主流.

3、按剑头对纬纱的握持方式分:叉入式、夹持式、交付式、喷气式。

4、按传剑机构的安装方式分 :根据传剑机构是否安装在筘座上,可分为非分离筘座和分离筘座两种。

三、引纬工艺过程及对纬纱的要求:

㈠引纬工艺过程:以夹持式、双挠性剑杆为例。

选纬杆下降→被选中的一根纬纱下落→送纬剑夹持纬纱→剪断纬纱→纬纱到达梭口中央→接纬剑接过纬纱→纬纱出梭口(纱夹与压板前端弧面相碰时,纱夹开放, 纬纱便解脱出来).至此引纬结束。整个过程可概括几点: ⑴选纬杆下降; ⑵送纬剑夹持纬纱前进;⑶剪刀剪断已张紧的纬纱; ⑷接纬剑接过纬纱,完成交接动作.

㈡引纬过程中对纬纱的要求:

1 、纬纱退绕:

纬纱是从筒子上引出的,因筒子退绕半径的减少而导致退绕张力逐渐增大,这对于织机速度不高或者产品质量要求不高的织物影响不大,但织机高速时,张力不匀会产生云织,影响布

面质量。因此剑杆织机配用储纬器已相当普遍.

2 、纬纱钳取:

送纬剑在进入梭口之前要钳取纬纱,这时剑头已有一定速度,故将对纬纱产生冲击,而形成一个纬纱张力的最大峰值。纬纱的其它两个张力峰值出现在送纬和接纬剑速度最大时,控制储纬器纱线张力器的松紧程度能降低引纬时的张力峰值。

3 、纬纱交接:

采用接力交接的方法完成纬纱的交接.

4 、纬纱出梭口时的控制:

剑退出梭口后要释放纬纱,释放的迟早取决于布边外所留纱尾的长度。在释放之前,对纬纱尾部应予以适当的控制,否则由于纱线的弹性会发生回跳,可能在布边处造成纬缩、缺纬等织疵。通常的控制方法是在纬纱出梭口布边外侧另加一组织制假边的经纱, 由独立做平纹运动的一组综丝进行织造。

喷水 :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的需要。同时可以增加合纤的导电性能,有效地克服织造中的静电。此外喷射纬纱消耗的能量较少,噪音最低.

日本丰田、津田驹以及国内青岛华信、浙江华海等织机制造公司都生产喷水织机.丰田公司近几年来一直努力将喷水织机和喷气织机制造技术进行整合,先后对包括机架、部分电路板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实现了通用化,同时设备还使用了新喷嘴,加强了喷射水流的集束性,实现了在提高织机引纬的前提下进一步节约能耗的目的。

虽然从使用总量来说,喷水织机目前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但喷水织机在疏水性织物织造方面具有其他类型无梭织机难以比拟的优势,同时该机能耗上也明显低于其他设备。

但由于受织物品种局限性、环保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喷气织机品种适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喷水织机有逐步让出部分市场份额的趋势。不过一些专家却认为至少在近期,无论其他类型无梭织机取得怎样的快速发展,喷水织机仍会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许多企业不断更新喷水织机技术,使喷水织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实现了能耗的进一步下降.近年来国内一些喷水织机制造企业制造出了宽幅织机、双泵三喷自由选纬、电子储纬器、电子送经和电子选取、多臂织机等喷水织机设备,在拓展喷水织物织造范围的同时,也提高了织物质量。

片梭:

片梭织机是用片状夹纬器(或称片梭)将纬纱引入梭口的织机.片梭织机的引纬速度高,

对织物品种的适应性强,可织制阔幅织物,机器噪声较低。片梭织机有PU和PS两种系列,工作宽度为220~545厘米,分单色和多色两种,可织制棉、毛、化学纤维等纯纺和混纺织物.如加装多臂和提花开口机构,可织制小花纹和大花纹织物.1933年德国人R.罗斯曼首先提出片梭引纬;1934年瑞士苏尔泽公司研制出片梭织机,50年代初投入商业生产。片梭织机与一般有梭织机的不同处在引纬、打纬与织边三个部分。引纬由盛梭箱、扭轴投梭机构、导梭轨、接梭箱和片梭传送机构等部分组成。每台织机设有片梭若干只,顺序从织机的供纬侧将纬纱引入梭口。投梭的动力来自扭轴加扭时贮存的弹性位能,剩余能量由油压缓冲器吸收.片梭沿导梭轨运动。它进入接梭箱被制动后,由梭口下方的传送机构送回原处。打纬采用共轭凸轮机构.当筘座前进时,导梭轨退出梭口移到布面下方,完成打纬动作;筘座后退静止时,导梭轨插入梭口,片梭沿导梭轨前进,将纬纱引入梭口.在片梭织机上应用折入、绞经和中间织边装置,织制单幅、双幅或多幅织物.织制合成纤维织物时用熔边装置使边部经纱固定.70年代以来,片梭织机广泛采用储纬器,电子检测织机停台等装置以提高织机生产率;同时还试验成功用机械、气压或直线感应电动机等方法投射一端或两端纬的单只片梭、往复引纬的片梭织机。

目前片梭织机制造依然是苏尔寿公司一支独秀。这种无梭织机适用范围最广,以其适应性强而著称。无论织造窄幅还是宽幅、轻薄型还是厚重型、短纤还是长丝、单色或多色、平纹或复杂图案的织物,片梭织机都能够满足织造要求.其经纬纱均可采用高旦涤纶复丝,入纬率可达1620米/分钟,这也充分显示了片梭织机在生产宽幅、多功能性工程织物领域的领先地位。

随着近年来剑杆织机、喷气织机的迅速发展,片梭织机由于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来说高了一些,因此在纺织企业中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只有在生产宽幅工业用纺织品、精细滤布、起球的高密高强特种织物以及超厚涂层等特殊织造织物时才采用。

虽然片梭织机应用领域并不是很广,但一些使用企业对其稳定性和生产性能评价较高.

山东天陆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高慧在接收采访时谈道,公司的10台片梭织机已经使用16年了,织机在运转过程中,电器控制部分非常好,具有故障检测准确、性能稳定、机配件耐磨损、润滑系统较好等优点,以及卷取、送经稳定,布边成形较好等特点,但这种织机对润滑油、润滑脂的要求较高,此外纯毛高支纱接梭侧边缺纬问题不易解决。

片梭织机还具有诸多优点,如可以采用积极式引纬系统,适用原料及纱支范围广泛,尤其对于难度较大的工业布及特别厚重的织物,片梭织机不仅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而且还具有生产成本低、打纬力大等优势,因而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生产高品质织物、高端牛仔布和各类技术纺织品的生产商的信任。

喷气:

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引纬介

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通过喷气产生的射流来达到引纬的目的。这种引纬方式能使织机实现高速高产。在几种无梭织机中,喷气织机是车速最高的一种,由于引纬方式合理,入纬率较高,运转操作简便安全,具有品种适应性较广,机物料消耗少,效率高,车速高、噪音低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发展前途的新型布机之一.由于喷气织机采用气流纬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能量消耗较高.

1914年美国人发明喷气织机,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第一台商用喷气织机,70年代喷气织机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早期的喷气织机只能生产窄幅织物,织机速度低、织物质量差,只能生产单色的、简单的普通平纹织物.现代新型喷气织机速度、自动监控水平、产品质量、品种适应性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成为无梭织机中发展最快的机型。目前国外先进的喷气织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尤其是电子、微电子技术使喷气织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性能大大提高。目前国际著名的生产厂家主要是:日本津田驹、丰田、比利时必佳乐(PICANOL)、意大利意达(PROMATECH)和德国多尼尔(DORNIER)。

我国自1982年首次由上海织布科研所引进日本津田驹公司ZA200型喷气织机用于试织,1984年首次引进津田驹ZA203型喷气织机制造技术.目前国产喷气织机主要代表机型有:spr700丝普兰喷气织机、咸阳织机GAX型和ZA209i型、中纺机GA718型、潍坊金蟀JS21N型、苏州纺机ASGA701型等.

喷气织机最大特点是车速快、效率高、机物料消耗少、喷气引纬方式合理,运转操作简便安全,劳动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量、中号数、高密度、高品质的织物,在棉织物、牛仔布、防羽布、色织布、中长仿毛、弹性织物、毛巾织物等方面应用较多.由于喷气织机的入纬率在无梭织机中最高,射流喷射引纬初期在品种上面临一些局限,涉及到交叉学科多,对配套组件的技术要求高,故20世纪60年代初由捷克开发面世以来,在发展上一直面临很多瓶颈,与剑杆及片梭织机相比缺乏比较优势。 1981 年后喷气织机由于射流技术的突破性进步以及相关工业如交流伺服电机、单板机、传感器、空压机及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运转速度,织机的自动监控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近 10年的不断改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电子电力技术、PCC、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现场总线管理技术(CAN BUS)的迅猛发展,在欧洲喷气织机上得到有效应用,现代喷气织机后来居上,已具有速度高、自动监控水平高、产品质量高、品种适应性强等许多优点,机电高度一体化,成为无梭织机中发展最快及最有发展前景的机型。种适应性.目前欧洲的喷气机型都达到了20 g/m到800 g/m的织物克重,短纤5。8 tex~194 tex,长丝22 dtex~1210 dtex的纱号范围,4根/cm~200根/cm的纬密范围,织造难度系数大于日系机型。

1999年以前,国内引进的喷气织机大多集中在传统棉织领域,以消极踏盘开口为主。而1999年后由于绍兴轻纺城市场的兴起及舒美特、毕加诺等在长丝多臂织造尤其是中长仿毛厚重与弹力仿

牛仔等产品上的突破,以及2001年以后丰田、津田驹在吴江市场锦棉、棉锦交织产品的适应,国内喷气织机的进口有了大幅增加。2000年至今国内引进的近8万台喷气,大致形成了萧绍、吴江、传统棉纺织地区三分天下的格局。目前喷气在棉丕布、床单布、合纤、色织、长丝棉交织、牛仔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绢纺、毛、真丝领域以及化纤家纺国内也有少量应用的例子.这也意味着由于喷气织机品种适应性的提高,挤占了原属剑杆与喷水的市场,所以喷气织机发展过程中注重品种适应能力,是其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织机是长时期运转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管理及使用的简便也是它必须面临的课题;喷气织机在使用中必须采用压缩空气和异形筘,对原纱质量要求高也是其弱点之一。另外,市场竞争又必须要求制造商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喷气织机车速高、打纬力大、经向断头少,但引纬过程中的退捻是难以克服的难题,如何取长补短,达到最完美的布面质量与风格,是技术开发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另外,喷气织机正常运转与慢车及停止时速度的绝对值差异大,在织造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稀密路,也是喷气织机必须解决的问题.

国际先进的喷气织机在整体技术水平上,关键的主控制系统普遍采用32位计算机及CAN总线控制,对主喷、辅喷牵伸喷嘴和电磁阀等形成的织机气流控制系统、电子送经系统、电子卷取系统、开口系统、电子绞边、电子剪刀等能进行有效控制,能够采集、监测、设定、调整各种工艺参数,具有故障诊断功能,可以通过英特网、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实现织机联网控制、诊断和管理。普遍采用不同形式的电机直接传动织机的主轴技术;开口系统采用优质的积极式凸轮、电子多臂和电子提花装置;电子送经机构、电子卷取机构、自动寻纬机构已经成为标准配置;采用电子绞边装置、电子剪刀装置等;不断优化设计气流通道各部件的结构,配用高性能的配套件等,达到实现喷气织机高速、节能、高效的目的。世界上先后商业化生产过喷气织机的企业有捷克的因果斯塔特、苏尔寿、道尼尔、津田驹、日产、丰田、毕加诺、舒美特、斯密特等,由于国际上无梭织机的市场竞争日趋严酷,目前国际级的喷气织机制造商仅有日本的丰田、津田驹和欧洲意达集团的Promatech、苏尔寿及比利时毕加诺和德国道尼尔。也就是业内都熟知的两大流:欧洲机型与日本机型。日本机型的优势在市场,而欧洲机型的优势在技术,双方各有所长.而日本机型与欧洲机型本身,虽然制造商不同,但技术特点极为相似。鉴于本人在意达集团内部工作了8年,就以意达集团的三种喷气织机PROMATECH即舒美特的MYTHOS E TEC,SULTEX的L5500,意达上海的L88为基础,就喷气织机的几项热点技术与国内织造界同仁探讨。 2 现代喷气织机设计的基本思想

主要有:卓越的机械和织造性能;广泛的适应性;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管理费用和产品消耗;完美的织造质量。

喷气织机与其他无梭织机的最大区别是其采用气流喷射引纬技术,相对与剑杆与片梭,由于其采用非强制自由端引纬,比如喷气飞机与高速火车及汽车,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如果不考虑原料的适应能力,其在机械入纬率上有先天优势,这也是其与替代品竞争的最大法宝。而现代喷气织机的设计就要在可能前提下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至。而高速必然对织机的机械特性带来更高要求,织机的机械部分必须适应长时间高负荷的稳定运转.国际常规喷气织机的机械入纬率已达到2500 m/min左右,MYTHOS E TEC的工厂条件下的期望转速为190 cm幅宽织机稳定在1200 r/min。目前在国内绍兴庆茂,190幅宽织机作纯棉品种积极凸轮开口绝大多数机台实现了1100 r/min左右的长期大生产,这也是国内喷气织机使用速度上达到的最高水平.

喷气织机相对于剑杆与片梭的弱势在于其品种适应性,当然相对于喷水只适合疏水性纤维而言,其又有品种适应性优势。所以喷气织机要想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必须不断提高其品纬

3 现代喷气织机的机械结构

喷气织机的基本机械构造是织机今后一切运动的基础,道尼尔、舒美特、苏尔寿在这一点上异曲同工。在织造过程中.喷气织机采用的是高频次、小开口、大张力、强打纬工艺,绝对坚实的结构基础和极端稳定加厚的机架作为影响织造产质量、可织性、寿命与效率的因素极其重要。舒美特采用了两侧120 mm厚度墙板的箱式结构摒弃了原CLIPPER天鹰喷气源于天马剑杆的墙板结构,而当天马超优秀剑杆织机进化为ALPHA型号时也采用了MYTHOS喷气织机相同的箱式结构.而当MYTHOS 发展为MYTHOS E TEC时主横梁又进一步加宽加大,可见织机技术发展体现的基本构造加强的方向。同时严格校准织机的动静平衡,在设计时尽量考虑织机的负荷平衡,以彻底减少振动.由此欧洲喷气织机即使在车速1200 r/min时也不需要地脚螺栓或胶水于地面固定.

组成尽量简单,引导机器设计的另一个附加因素是探索减少组件的数目,采用越少的组件,就会有越少的故障率发生的危险,这样使机器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并且可降低机器运营成本,也方便今后的维护保养。为彻底消除打纬方向动能与织机墙板支承产生的扭转力矩,舒美特、苏尔寿、道尼尔都采用了把打纬凸轮箱集成在主墙板上,采用厚的墙板可使其内部容纳一些组件,从而进一步减少零件的数目,以避免机器表面的复杂组合。这往往是机器不稳定的根源,从而使织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 织机结构极其坚固和稳定,可以使钢筘运动更符合织造的要求,而不必损害织机产量与增加能量消耗。同时由于新一代适应低速大扭矩启动的交流同步电机如开关磁阻、无刷同步电机的采用,织机用于减速和缓冲的皮带轮与离合器等完全可以取消,织机的传动链得到大幅度优化与简化,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机械故障发生的可能,也为喷气织机向更高入纬率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机械结构应该是欧洲喷气织机最具领先优势的地方.

4 新的运动学规律

提高喷气织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定的引纬,这需要增加引纬时间与降低引纬张力。而喷气织机的速度越来越快,留给每一转单位运动的时间越来越短。如何在高速前提下保持引纬稳定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在每一转中分配给引纬的度数越大,留给打纬的度数越小.所以欧洲喷气织机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共轭打纬系统。引纬时钢筘处于后止心位置,梭口满开,机构绝对静止,这样可减少所需的压缩空气量和减少纬纱引纬过程中的张力。这种新的运动学规律也遇到矛盾,即延长引纬时间将会增加打纬速度可能增加振动并传递到织机的基础结构,当然大的打纬动能会适合厚重织物.因此,只有增强织机结构才可能两全齐美,达到预定的目标。

通过织机结构的增强,意达集团的舒美特、苏尔寿作到了改进窄幅和宽幅喷气织机的运动学规律,170 cm~230 cm幅宽多臂和积极凸轮织机,静止角为70度;260 cm~400 cm幅宽多臂和积极凸轮织机,静止角为100度; 170 cm~230 cm幅宽大提花织机,静止角为100度;260 cm~400 cm 幅宽大提花织机,静止角为150度。毕加诺和道尼尔也有类似的度数,从而可使织机车速大大提高,同时降低纬纱引纬过程中的张力和减少压缩空气消耗,尤其对细号低强纬纱,效果显著.

5 织机的主传动系统

近年来在喷气织机技术发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主传动方式的进步,从而带来织机主传动链的革命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开始应用于电机控制领域,其主要用来直接控制感应电机的磁通量和转矩,以达到对电机转矩进行快速、高性能的控制.这就为织机由交流异步电动机向交流同步电动机转变提供了条件。

织机主电机也经历了普通超启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加变频器、开关磁阻步进电机、无刷永磁同步电机的变化.毕加诺由于对步进电机的研究较为深入(其送经卷取系统历来采用的即为步进电机),率先采用了SUMO电机;而意达集团由于在无刷电机的应用上有近二十年历史,自然采用了无刷永磁交流同步电机,即HI DRIVE.目前在三个型号喷气织机,L5500、MYTHOS E TEC、L88上都成为标准配置;而日系机在该项技术应用上反应迟缓。

(1)三相异步电机定速运行,功率因数低,效率低;不可调速、简单可靠,但启动对设备冲击大,启动冲击电流大,影响电网正常运行;存在绝缘老化(分布绕组,承受的匝间峰值电压高达1000 V),相比寿命居中。

(2)三相异步电机+变频控制变频调速、单参量线性控制、变速控制,功率因数较低,节约电能20%~50%;自动化程度较好、调速范围窄,频率在36 Hz~45 Hz之间最佳,低于36 Hz效率急剧下降;采用软启动,对设备无冲击。但控制电路比较复杂,容易发生击穿短路现象;存在高次谐波,功率因数低,对电网有污染,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危害:高次谐波导致电动机绝缘老化(分

布绕组,承受的匝间峰值电压高达1000多伏,还有高次谐波电压),电动机寿命较短。

(3)交流同步电机+能调速系统计算机控制+模糊化控制技术、多参量非线性控制、变速控制、功率因数高,可达0。99,效率高,节约电能30%~80%;自动化程度最好、调速范围宽,调速比可达1∶20以上,在很宽的调速范围内效率都在90%左右;软起动对设备无冲击.控制电路不存在击穿短路现象,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启动电流小,启动转矩大,功率因数高,对电网没有冲击和污染;电动机结构简单坚固,不存在绝缘老化(集中绕组,承受的匝间峰值电压仅几十伏),电动机寿命最长. 通常我们的织机结构是:主电机通过皮带传动飞轮,飞轮通过主离合器带动织机.另外为了防止停车档的产生,另加一套慢速离合器与慢速电机,可单独驱动织机,或只驱动开口机构,使织机在寻纬的同时主轴静止,钢筘不接触织口.织机的调速可通过独立变频器,或更换皮带轮以及双速电机来实现.这样的话,我们在机器驱动部分就由:主电机(变频器)及主电机皮带、飞轮、主离合器、慢速离合器、慢速电机、多臂(凸轮)机同步皮带组成.

而现在的HI DRIVER:通过驱动器和软件控制无刷电机通过齿轮组直接驱动开口机构,而它与主轴之间由类似于以前慢速离合盘的一个双齿连接器来完成可控制的驱动。当织机正常运转或开慢车时双齿连接器咬合,电机同时直接的传动主轴和开口机构;当织机要寻纬时,双齿连接器就脱开,电机只驱动开口机构.这样它也能够达到防止停车档的要求。它的主要部件就是驱动器、无刷电机、双齿连接器和传动齿轮组.

无刷电机本身带有定位装置,并且可以通过编写的软件利用不同的电信号来控制其在任何时间或任何位置的运动状况,它可以在瞬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扭矩使织机迅速的达到目标转速,或是在一个很大的反扭矩的作用下迅速的停车.因此与过去的传动结构相比使用HI DRIVER有以下的几点优势:

(1)更简单的机械结构。

(2)更加的可靠:所有的传动都是封闭在传动箱中,而且是油浴齿轮传动,精度更高,更安全。(3)更低的日常维护费用:更简单的结构,皮带等易耗品的替代,必然降低了维护成本。

(4)更加简便的操作:使用HI DRIVER之后,所有的功能都有一个电机来完成,减少了过去复杂信号切换以及一系列复杂的机械运动过程,使得织机完成每一次停车寻纬的时间大大缩短,非常有效的提高的生产的效率。

(5)更加的降低了织机的能耗:过去主电机总是在不停的转动之中,而且大量传动部件在运转之中摩擦、发热,将会消耗掉很多的电能;现在只有当织机在运转织造的时候,电机才转动,织机停电机也就停.所以能够大大降低织机的能耗.

(6)更好的产品稳定性:根据无刷电机的特性,能在瞬间产生很大的扭矩从而迅速的启动,这样的话就能够在第一纬有足够的打纬力,不至于产生在许多织机存在的有些品种第一纬打纬力不够

而造成开车稀档的问题,同时布面质量明显优于三相异步电机系统。

HI DRIVE与SUMO电机的区别:

(1)无刷永磁电机在国际控制电机技术领域公认是优越于开关磁阻电机的技术,在低频振动,矩频特性,过载失步,响应时间上SUMO存在先天劣势.

(2)无刷电机不需要马达冷却而开关磁阻电机必须。

(3)无刷电机对电网无污染而开关磁阻电机有污染。

编织:

编织机主要用于造船厂家、远洋运输、国防军工、海上石油、港口作业、汽车航空及火车、家具、鞋业、服装、腰带、手腕带、饰品等广大领域.其产品编织结构合理,工艺科学,具有高强力、低伸长、抗磨耐损,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宜制作大规模绳索。

适用原料品种有:锦纶复丝(线)、丙纶长丝(线)、丙纶、涤纶、尼龙、PP、低弹、高弹、棉线纱(线)、珠光线、皮料、混合等.

非织造:

非织造布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我国国家标准GB/T 5709——1997《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对非织造布的定义是: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简单的讲就是: 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纱线交织、编结在一起的,而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当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称时,就会发现,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线头的.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它的主要用途大致可分为:

(1)医疗卫生用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

(2)家庭装饰用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3)服装用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4)工业用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5)农业用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6)其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叶袋等。

非织造布的特性定义及用途分类

耐久性,一次性。绝缘,导电。柔软性,刚挺性。细密性,膨胀性。

各向同性,各向异性.过滤性,透气不透水。弹性性,硬挺性。

轻,松,暖。薄如蝉翼,厚重如毡。防水透湿。

熨烫,缝合,模压成型.阻燃,抗静电.透水,防水,耐磨,起绒性。

耐褶皱,弹性佳,高吸湿,拒水性。

医疗卫生:手术衣,帽,罩,石膏药棉,妇女卫生巾,婴儿尿布,湿面巾,卫生内裤,防尘罩.

农业:丰收布,大棚布。

工业:软盘内衬,喇叭布,过滤材料,音箱隔音毡,密封环内衬,电缆布,玻璃钢增强巾,工业擦布,防震衬垫,绝缘材料,胶带基衬,管基衬,通风管道,沙皮布.

包装:复合水泥袋,箱包衬布,包装基衬,被絮,储放袋,移动式提花箱包布.

服装制鞋:服装衬,絮片,鞋头硬衬,鞋跟衬,内衣裤,人造鹿皮,合成革,保暖鞋衬,布鞋底衬。

汽车工业:废纺隔离热毡,防震毡,顶篷,坐垫内衬,地毯,车门内衬,汽车过滤芯,成型坐垫。

家用服饰:沙发内包布,地毯,贴墙布,擦镜布,茶叶袋,吸尘器滤袋,购物袋,印花床单,应酬罩,软垫,睡袋,干洗擦布,百洁布,窗帘,台布,灯罩.

土木工程,建筑:加固,加筋,过滤,油毛毡底布,排水板,屋面防水材料,铁路,公路,护堤,水坡,港口隔音,下水道,防热,分离,排水。

其他用途:运载火箭,导弹头部防热锥体,尾喷管喉衬,高级印钞纸,航天飞机耐热瓦,地图布,年历布,人造布,油画布。

印染工艺流程有染色,印花,后整理:

印染工艺流程又称之为染整。(dyeing and finishing)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 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染整工序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里不做太详细的介绍,染整工序之后对所成布匹进行包装入库整个的生产流程也就完毕。

原棉还可以与其它的化学纤维混合生产如涤棉。涤粘。棉维.氨纶包芯等.

化学纤维长丝生产与棉不同,它是有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的熔体或溶液纺丝而成.

棉纤维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也是最广泛的,也是最受人们青睐的。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 纺织工艺流程包括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两部份。 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织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整理。 一、纺纱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 1、清棉工序: 开棉机:将紧压原棉松解成小的棉块或棉束,以方便混合、除杂。 清棉机:清除原棉中的大部份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混棉机:将不同成份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合。 成卷机:支撑必然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2、梳棉工序: 梳棉机(图1):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通过刺辐、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图 1) 3、精 梳工 序: 精梳 机: (1) 除杂: 清除纤 维中的 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必然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必然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并条工序: 并条机(图2): (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按照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图2) 5、粗纱工序: 粗纱机(图3):对并条合成的熟条通过牵伸、加捻,使纱条具有必然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绕。

(图3) 6、细纱工序: 细纱机(图4):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必 然捻度和强力的细纱并卷绕在筒管上。 (图4) 二、织造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 1、络筒工序: 络筒机:是将捻线机上下来的管纱从头卷绕成必然形状、容量大的筒 子,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 2、整经工序: 整经机:按工艺设计要求,把必然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 在必然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3、浆纱工序:

纺织工序的一般流程

纺织工序的一般流程 纺织工序是将纺织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处理,最终制成纺织品 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工序:纺纱、织造、印染和 整理。 首先是纺纱工序。纺纱是将纺织原料(如棉花、毛线、丝绸等) 转变成纱线的过程。这个工序通常包括清洗、梳理、并行、精梳、拉 伸和纺纱等步骤。清洗和梳理过程中,纺织原料中的杂质和短纤维被 去除,使纤维更加纯净。然后,在并行和精梳这两个步骤中,纤维被 进一步拉直,使其更加均匀。最后,拉伸和纺纱过程中,纤维被拉伸 并缠绕成纱线,为接下来的织造做好准备。 第二个主要工序是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机编织成布料的过程。织造的工艺包括织布机的设置、织布机的操作和织造的检验。织 造过程中,纱线被穿过织机的综纱筒和经纱筒,然后在织机上进行织布。这个过程通常包含抬纱、上经、放纬、穿梭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织机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织造。在织造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查 织布的质量,以确保布料的均匀性和牢度。 第三个主要工序是印染。印染是将纺织品上的图案和颜色通过染 料和印花技术加以实现的过程。印染的工艺包括染色准备、染色、印 花和定型等步骤。在染色准备中,需要准备好染料和处理液,并对纺 织品进行预处理。接下来,纺织品被浸泡在染料中,并进行一定的处 理时间,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印花则是通过将图案印在纺织品上,

通常通过印花版或者喷墨技术实现。最后,纺织品被进行定型处理, 以使染料和印花图案牢固固定在布料上。 最后一个主要工序是整理。整理是对纺织品进行各种后处理,以 最终达到所需的质量要求和外观效果的过程。这个工序包括整理洗涤、整平、修边、熨烫等步骤。在整理洗涤中,纺织品通过洗涤和漂白等 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污渍和染料。接下来,纺织品被压平和修边,以 使其更加整齐。最后,纺织品经过熨烫处理,以使其表面光滑、平整,并去除皱纹。 纺织工序的一般流程如上所述,每个工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通过掌握和遵循这些工序,纺织厂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纺织品, 并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并进行适时的检验和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合格性和一致性。 同时,与工艺升级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纺织厂工艺流程

纺织厂工艺流程 纺织厂工艺流程是指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下面将介绍一下一个典型纺织厂的工艺流程。 首先,纺织厂的工艺流程始于原料采购。纺织厂使用的原料主要有棉、麻、丝、毛等,通常是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中提取或收获得到的纤维。原料采购的关键是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因为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原料的处理和准备。在这个步骤中,纺织厂会先将原料进行初选,去掉杂质、混纺和颜色不符合要求的纤维。然后,纤维会进行洗涤、漂白、染色、织造等处理,以便得到符合产品要求的纤维。 处理和准备好的纤维会被送到纺纱车间。在纺纱车间,纤维会经过粗纱、细纱、纺纱等多道工序,被纺成线。纺纱的关键是保证线的质量和强度,因为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纺纱完成后,线会进入染整车间。在染整车间,线会通过浸渍、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以改变线的颜色、花型和手感。染整的关键是保证色彩的一致性和产品的稳定性,因为色彩的一致性是纺织品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过染整之后,线会进入织造车间。在织造车间,线会被组织成网格,形成布匹。织造的关键是保证布匹的密度、均匀性和强度,因为布匹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织造完成后,布匹会被送到整理车间进行整理和加工。整理的关键是保证布匹的平整度、柔软度和光泽度,以及去除不必要的污渍和颗粒。 最后,整理完成的布匹会被送到裁剪和缝制车间进行裁剪和缝制。裁剪和缝制的关键是保证产品的尺寸和剪裁质量,以及缝制线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纺织厂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但整个流程的核心还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的准时性。纺织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纺织品的生产流程

纺织品的生产流程 纺织品的生产流程通常包括纺纱、织造、染整和成衣制作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首先是纺纱过程。纺纱是将原材料如棉花、麻、羊毛等转化为纺纱纱线的过程。首先,原料经过质检和清洁处理后,进入开松机,使纤维分离并开松。然后经过梳棉机或梳毛机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清洁。接下来,通过预并机将纤维并在一起,形成纺纱纱条。纱条经过拉伸、精梳等处理后,通过纱锭机将其纺成纱线。 接下来是织造过程。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织造成布匹的过程。先将纱线经过整经机进行经纱的整理和纱经的穿线。然后将经纱穿过织造机上的织布梭子并与纬纱相互交织。织造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整个布匹织造完成。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织造方式和织物结构来制造不同的纺织品。 染整是将织造完成的布匹进行染色和整理的过程。首先,经过质检的布匹被送入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处理,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和颜料来达到不同的颜色效果。染色后的布匹经过脱水、干燥、定型等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手感。然后进行整理,包括平整、抛光、定型等步骤,使布匹具有更加美观的外观和质感。 最后是成衣制作过程。成衣制作是将成品布匹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成各种服装和纺织品制品的过程。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裁剪,将布匹按照尺寸和形状裁剪成不同的零件。然后,用缝

纫机将这些零件进行拼缝,形成成衣的基本结构。接着进行整烫,包括整理、熨烫等步骤,使成衣外观整齐,线条流畅。最后进行检验和包装,确保成品质量合格并具备销售条件。 纺织品的生产流程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工艺处理。其中,纺纱和织造是纺织品生产的核心环节,决定了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染整和成衣制作则进一步提升了纺织品的外观效果和实用性。纺织品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和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使得纺织品行业能够以大规模和高效率生产各种纺织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在纺织品的生产流程中,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环节需要考虑,如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 首先是设计开发。在纺织品生产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和开发工作。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纺织品款式和图案。设计师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面料选择、适合的颜色、图案搭配等。设计师还需要与纺织品工厂的技术人员和生产部门紧密合作,确保设计的可生产性和实用性。 供应链管理也是纺织品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原材料采购、供应商选择、库存管理等方面。在纺织品生产中,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对最终产品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监控是确保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管理好库存,并与销售部门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库存积压和短缺现象的出现。 质量控制也是纺织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纺织品生产涉及

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 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是指纺织品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一系列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整理等环节。以下是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首先是纺纱过程。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组合和加工,形成纺纱线的过程。常用的纺纱方法有干法纺纱和湿法纺纱两种。干法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回梳,去除杂质和短纤维,然后加入剥尖剂等助剂,通过旋转纺锤的运动将纤维组合成线。湿法纺纱则是将纤维浸泡在液体中,使纤维柔软,然后通过旋转纺锤加工成线。 接下来是织造过程。织造是将纺纱线进行穿插编织,形成织物的过程。织造机是织造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它根据设计好的织物图样进行操作。织造分为手工织造和机械织造两种方式。手工织造通常适用于小规模、特殊样式的生产,机械织造则适用于大规模、批量生产。机械织造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和一致性的优势,但是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可能不如手工织造。 织造完成后,织物需要进行印染和整理过程。印染是将颜料或染料添加到织物上,使其具有各种色彩和图案的过程。印染可以采用印花、染色、绣花等方式。整理是对织物进行后处理,使之具备所需的手感、延展性、光泽度等特性。整理通常包括清洁、平整、定型、防水、抗褪色等处理。 最后是成品出厂的包装和质检过程。成品经过质检合格后,进行包装,以防止污染和损坏。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纸箱等方

式,同时在包装上加上产品信息、规格、批次号等标识。包装完成后,产品就可以准备出厂销售了。 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和控制。不同的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包括纺纱、织造、印染、整理、质检和包装等环节。这个过程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在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是纺纱过程。纺纱是将原料纤维进行加工,形成纺纱线的过程。在纺纱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纤维,常见的原料有棉、麻、羊毛、丝等。根据不同的纤维特性和要求,选择不同的纺纱方法和设备。同时,纺纱过程中还需要控制纱线的粗细、强度、捻度等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接下来是织造过程。织造是将纺纱线进行穿插编织,形成织物的过程。织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经编、纬编、针织等。不同的织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织物结构和手感效果。在织造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好的织物图样进行操作,并控制好织物的密度、纹理等参数。 织造完成后,织物需要进行印染和整理过程。印染是将颜料或染料添加到织物上,使其具有各种色彩和图案的过程。印染可以采用印花、染色、绣花等方式。在印染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颜料或染料的配方、浸泡时间、温度等参数,以确保颜色的均匀和牢度的达标。整理是对织物进行后处理,使之具备所需的

纺织工艺流程详细概述

纺织工艺流程详细概述 1. 原料准备:首先,纺织品的原料通常是棉、羊毛、丝、麻等纤维或合成纤维。在原料准 备阶段,需要对纤维进行清洗、脱脂和精细开剥,以确保纤维的质量和干净程度。 2. 纺纱:在纺纱阶段,纤维会被拉长并扭制成纱线,以便后续的织造。这一步通常需要通 过纺纱机进行,纺织厂会根据不同的纱线规格和用途进行选择。 3.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织布机进行交织,形成最终的织物。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经纬纱 的穿综、提纬和上机制织,并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纱线规格进行调整。 4. 印染:印染是将织物通过染色或印花等方式进行装饰或着色。印染过程需要进行配色和 化学处理,以确保颜色的牢固度和色彩的均匀性。 5. 整理:最后,整理是在织物成品上进行收尾处理,主要包括烫平、剪裁、缝边和包装等 环节。整理过程会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综上所述,纺织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多环节的生产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密操作和协 调配合。通过上述流程,原料可以被转化为各种不同用途的纺织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提供各种日常所需。纺织工艺流程在整个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 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外观和性能。下面将从不同的纺织工艺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是纺织工艺流程的基础。纺织品的原料通常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丝绸等需要进行采摘或剪取,然后经过清洗、煮沸脱脂、开 剥等处理。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等原料需要通过合成纤维工艺生产出所需的纤维进行后 续加工。原料的洁净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进行和最终产品的品质。 接着,纺纱是纺织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纺纱过程中,纤维会经过拉伸、扭制、捻合,形成纱线。纺纺过程需要纱线和纱锭间的张力、速度、纤维的粗细等方面得以控制。 参与纺纺过程的机械设备有旋转式纺纱机、松瓜式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等。同时,还需要 考虑纱线的规格、强力和均匀性等指标。 然后,织造是将纺纱成的纱线经过织布机相互交织形成织物。织造是产布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织物的整体品质。织造工艺通常包括经纬纱的穿综、提纬和 上机制织等织造操作。织布机的类型有空气喷涂织布机、水喷涂织布机、并丝织布机等。 此外,要根据不同的织物规格、纱线的材质、织物用途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印染也是纺织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印染工艺主要包括染色和印花两种方法。染 色是将织物完全浸泡到染液中使其整体着色,而印花是通过压花或者丝网印花等方式将花 纹或图案印在织物上。印染工艺需要进行色样拟合、染料溶液的配制、色纱的调配等操作。在完成染色或印花后,还需要进行定型、漂洗、整理等后续工艺处理。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 引言: 纺织工艺是指将纤维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制成纺织品的过程。纺织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控制对于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介绍纺织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技术。 一、纤维预处理 纤维预处理是纺织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纤维表面的杂质和不纯物质,提高纤维的柔软度和可纺性。常见的纤维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漂白和柔软处理。清洗过程中,纤维被浸泡在清洁剂中,去除油脂和污渍。漂白过程中,使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去除纤维上的色素。柔软处理则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使纤维更加柔软。 二、纺纱 纺纱是将纤维进行拉伸和扭转,形成纱线的过程。纺纱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的强度和延伸性,提高纱线的均匀度和质量。常见的纺纱方法包括纺杯纺纱、环锭纺纱和喷气纺纱。纺纱过程中,纤维被拉伸并扭转成纱线,然后通过纺纱机的卷绕装置进行卷绕。 三、织造 织造是将纱线按照一定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过程。织造的目的是使纱线紧密相连,形成坚固的织物结构。常见的织造方法包括经编织造、纬编织造和针织。经编织造和纬编织造是通过经纱

和纬纱的交织形成织物,而针织则是通过针织针的循环运动将纱线编织成织物。 四、印染 印染是将织物表面涂覆上颜料或染料,形成图案或改变颜色的过程。印染的目的是增加织物的装饰性和吸湿性。常见的印染方法包括平染、浆染和印花。平染是将织物浸泡在染料中,使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浆染是将染料与浆料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涂覆在织物表面。印花则是通过印花机将染料印在织物上,形成图案。 五、整理 整理是对织物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使其具有所需的性能和外观。常见的整理方法包括热定型、防皱处理和防水处理。热定型是通过加热使织物保持特定的形状和尺寸。防皱处理是通过化学处理使织物具有抗皱性能。防水处理则是通过涂覆防水剂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结论: 纺织工艺流程是将纤维材料转化为纺织品的关键过程。纤维预处理、纺纱、织造、印染和整理是纺织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这些步骤,可以获得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纺织品。纺织工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将进一步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

织布的工艺流程

织布的工艺流程 织布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工艺,经过多个步骤,从纱线最终转化为织物。下面将详细介绍织布的工艺流程。 首先,织布的第一步是纺纱。这一步骤将原料如棉花、毛线或亚麻纤维转化成纱线。根据纺纱机的不同,纺纱可以分为传统手工纺纱和机械纺纱。传统手工纺纱使用简单工具,将原料通过手工纺车纺成纱线。机械纺纱则是利用电动纺纱机,将原料拉出并绕在纺锤上,再度拉伸成细细的纱线。 接下来是织布的关键步骤——织造。织造是将纺好的纱线交叉编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过程。织造可以通过手工织布机或机械织布机进行。手工织布机是一种传统织造工具,织布者使用脚踩织布机的踏板,控制纱线的运动和织布的花纹。机械织布机则是通过电动机控制纱线的运动,并且可以以更高的速度进行织布。 在织造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可以在纺纱前、织造后或织造过程中进行。通常情况下,染色是在织造完成后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颜色的均匀度。在染色过程中,织物浸泡在染料液中,直到颜色被充分吸收。 染色完成后,织物需要进行整理和后整理。整理是指将织物进行整理、修整和修剪,以获得理想的尺寸和外观。后整理则是在整理完成后,对织物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善纺织品的质地和外观。例如,可以进行压光处理,使织物光滑平整,也可以进行防皱、防缩或增加光泽等处理。

最后,织物经过检验和包装后即可出厂。检验是对织物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没有疵点和缺陷。同时,织物也需要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总之,织布的工艺流程经历了纺纱、织造、染色、整理和后整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工具和技术,通过不同的步骤将原料转化成精美的织物。织布工艺的完整和细致,不仅需要技术功底,更需要耐心和熟练的操作。

纺织服装工艺流程

纺织服装工艺流程 一、设计阶段 在纺织服装的生产过程中,设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设计师通过市场调研和潮流分析,确定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元素。设计师会使用绘图软件或手绘草图,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服装设计图。 二、面料采购 面料是服装制作的基础材料之一,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质量和舒适度。在面料采购环节,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联系,选择合适的面料和配件,考虑到面料的成本、质量、颜色和款式等因素。 三、裁剪 裁剪是指根据服装设计图,将面料按照一定的规格和形状切割成各个服装部件的过程。裁剪工人根据纸样将面料铺开,使用剪刀或裁剪机将面料进行裁剪,确保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 四、缝制 缝制是将裁剪好的面料部件进行拼接和缝合的过程。缝纫工人使用缝纫机,根据设计图纸和裁剪好的面料部件,进行各个部件的拼接和缝合。缝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线迹的牢固度和对称性,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外观。

五、整烫 整烫是指将缝制好的服装进行熨烫和整理,使服装更加平整和美观。整烫工人使用熨斗和烫台,对服装的各个部位进行逐一熨烫,除去面料上的褶皱和痕迹,使服装的线条更加流畅。 六、质检 质检是确保服装质量的重要环节。质检人员会对成衣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检查尺寸是否准确、线迹是否牢固、面料是否有瑕疵等。如果发现问题,质检人员会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工序,以便进行修复或调整。 七、包装 包装是将成衣进行整理和包装,以便于存储、运输和销售。包装部门会对服装进行折叠、码放,并使用透明塑料袋或包装盒进行包装。在包装过程中,还会贴上标签和吊牌,标明服装的尺码、材质、洗涤说明等信息。 八、出货 出货是指将包装好的成衣运送到销售渠道或客户手中的过程。出货部门负责安排物流和运输,确保服装按时送达目的地。同时,还需要制作出货清单和相关的出货文件,以便于跟踪和管理出货情况。 九、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指购买者在购买服装后需要的服务和支持。售后服务包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 纺织工艺流程是指将纺织材料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过程,包括纺纱、织造、印染和后整理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纺织工艺流程。 首先是纺纱。纺纱是将纤维进行纺扭,形成纱线的过程。纺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湿法纺纱,一种是干法纺纱。湿法纺纱是将纤维浸泡在溶液中,经过过滤、破碎、精炼等工序,形成纤维浆料,再通过旋丝机将纤维浆料纺成纱线。干法纺纱是将纤维经过梳理、拉伸、捻合等工序,形成纱线。 接下来是织造。织造是将纱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织物的过程。织造有手工织造和机械织造两种方式。手工织造是纺织工人用手工操作织机进行织造。机械织造是采用织机进行织造,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织造的主要工序包括上纬、穿纬、穿纬、上顶纬、穿经以及割纱等。 织造完成后,织物需要经过印染。印染是给织物上色、印花的过程。印染可以使用化学染料或天然染料进行。印染的主要工序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定型、洗净等。预处理是将原始织物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杂质。染色是将染料溶解在水中,加热使染料分子进入织物纤维中,从而给织物上色。印花是将染料固定在织物上,形成花纹。 最后是后整理。后整理是对织物进行加工,使其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能或效果。常见的后整理工序包括煅烧、烫平、阻燃处理、防水处理、防霉处理等。煅烧是将织物经过高温处理,使其具

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烫平是使用烫平机将织物进行烫平,使其平整。阻燃处理是将阻燃剂涂布在织物上,使其具有阻燃性能。防水处理是将防水剂涂布在织物上,使其具有防水性能。防霉处理是将防霉剂喷洒在织物上,使其具有防霉性能。 以上是纺织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纺织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序来完成。每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只有合理地控制好每个环节,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纺织品。

织造的工艺流程

织造的工艺流程 织造是一项古老且重要的工艺,它涉及将纺织原料交织成织物。织造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纺纱、穿综、织布、整理和染色。 首先,纺纱是将纺织原料如棉花、麻或羊毛转化为纱线的过程。首先,原材料被清扫和净化,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纺织工人将原材料放入纺纱机中,纺纱机会将它们拉伸成纤细的纤维,形成纱线。纺纱机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纱线染色。 接下来是穿综。穿综是将纱线穿过织机上的综眼,以形成织物的过程。穿综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纱线可以沿着织机正常穿行,并形成良好的结构。纱线通过综穿机导向,它会将综眼套入穿综的纱线中。一旦综穿完成,纱线被固定在织机上的蜡梭上。 然后是织布的过程。织布是将纱线交织成织物的过程。织机上的蜡梭在织布过程中穿梭于织机上的综线之间。纱线会在穿梭的过程中穿梭于综线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纺织结构。织机的工作速度和结构决定了织物的纺织密度。工人会根据设计要求和纺织品类型来调整织机的参数。 织布完成后,织物需要进行整理。整理是指将织物从织机上取下,并对其进行修整、整饰和剪裁的过程。整理是确保织物外观和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织物会被送入整理机中进行整饰和定型。整饰通常包括对织物进行熨烫、柔软化和抗皱处理。定型是使织物恢复正常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最后是染色。染色是将织物着色以改变其颜色的过程。织物可以在整理过程中染色,也可以在织布之前染色。染色的过程涉及将织物浸泡在染料中,使其吸收染料颜色。染料可以是天然的,如植物提取物,也可以是化学合成的。经过染色后,织物需要被彻底清洗和干燥。 织造的工艺流程需要高度的技能和经验。每个步骤都需要细致地操作和严格控制。只有通过协调和精心的处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织物。 总而言之,织造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工艺流程,包括纺纱、穿综、织布、整理和染色。每个步骤都要求细致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的织物质量符合要求。织造工艺在纺织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各种纺织品,并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 纺织印染是将纺织品通过印染工艺进行染色或印花的过程。它不仅能够改变纺织品的颜色和图案,还可以提升纺织品的质感和附加值。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纺织印染的工艺流程。 首先,纺织印染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印染和后处理三个环节。 1.预处理:预处理是纺织印染的第一步,用于去除纺织品表面 的杂质和处理纺织品的亲水性。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浸泡、漂白、退浆等。首先,将要处理的纺织品浸入含有清洁剂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纺织品表面的油脂、蜡等杂质。然后,将纺织品进行漂白处理,通过使用漂白剂来去除纺织品表面的颜色素。最后,将纺织品进行退浆处理,退浆是将纺织品中的胶质物质去除的过程,以提高纺织品的亲水性。 2.印染:印染是纺织印染的核心环节,通过印花或染色将图案 和颜色添加到纺织品上。常见的印染方法有平染、直接染色、分散染色等。平染是将混合染料和助剂溶解在水中,然后将纺织品浸入染液中,进行均匀染色。直接染色是将染料直接施加到纺织品上,通过染料对纺织品的亲和力将染料渗透到纤维中。分散染色是使用分散染料将染料微粒分散在水中,然后将纺织品与染液一起进入染色机进行染色。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控制染色时间、温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3.后处理:后处理是纺织印染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染色后的纺

织品进行处理,以增强染色效果和耐久性。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漂洗、固色、烘干、整理等。漂洗是将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染料和助剂。固色是在漂洗后,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处理纺织品,以增加染料与纺织品纤维的结合力,提高染色的牢固度。烘干是将固色后的纺织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使纺织品充分干燥。最后,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如剪边、整饰等,以使纺织品外观更加整洁。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和操作,才能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染色效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印染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于纺织品颜色、图案和功能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而言之,纺织印染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经过预处理、印染和后处理三个环节的处理,最终将纺织品染色和印花,以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和美观度。在纺织印染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保证染色效果和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同时,不断创新和改进纺织印染工艺,以满足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是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股压力,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将其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个人心理健康。 首先,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还与工作效率、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更好地应对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