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

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应区分开来。

(一)、喘息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uchitis)

1、该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除了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伴有哮喘的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存在自然缓解的可能。从临床和预后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为独立性疾病。

2、本病可因多种原因及诱因所致,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不易咳出,剌激平滑肌产生支气管痉挛而引起喘鸣。

3、其临床特点:①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②多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喘息昼轻夜重,常在烦躁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发热常为低→中度,肺部可听到较多中粗湿史音,不固定,伴喘鸣;③喘息一般无明显发作,非突发突止,喘鸣声很大,但呼吸困难不明显,一般无喘憋;

④有一定的复发性,大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大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复发次数减少,于4-5岁前痊愈。部分病例在数年后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在国外,不少国家已取消该病名。2004年我国的儿童哮喘常规未将其纳入,<<儿童哮喘>>医师培训手册也未提到喘息性支气管炎,看来目前国内也倾向于取消该病名。

(二)、支气管哮喘

1、随着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免疫功能的成熟,抵抗力增强,

大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只有存在特异性体质或其他因素又未给予适当干预才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哮喘是一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1)各种过敏原: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最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霉菌、多价花粉(蒿属、豚草)、羽毛等。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

2)精神和遗传因素,以及气候、药物等

3、起病或急或缓,婴幼儿发病前,往往有1~2日的上呼吸道感染,与一般支气管炎类似。年长儿起病比较急,且多在夜间。发作时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著,往往不能平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

4、临床表现也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而异。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胸部常可闻干、湿罗音,并伴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多等现象。如为吸入变应原引志者,先多伴有鼻痒、流清涕、打嚏、干咳,然后出现喘憋。对食物有高度敏感者,大都不发热,除发生哮喘症状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肿、呕吐、腹痛、腹泻及荨麻疹等症状,多于进食后数分钟出现。如对食物敏感度较轻,则发生症状比较迟缓,往往只有轻度哮喘或呼吸困难。

5、发作间歇期症状此时虽无呼吸困难,表现如正常儿童,但仍可自觉胸部不适。由于导致支气管易感性的病理因素依然存在,在感染或接触外界变应原时可立即触发哮喘发作,但多数患儿症状可全部消失,肺部听不到哮鸣音。

6、哮喘本身为一慢性疾病,常慢性反复发作。有的患儿常年发作,或虽可用药物控制,但缓解期甚短,大多是由于急性发作控制不利或反复感染而发生的结果。

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应用

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此时给予抗哮喘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具有以上特点的婴幼儿可以考虑沿用“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名称。

如果患儿的“感冒”反复地发展到下呼吸道,持续10天以上使用抗哮喘药物治疗后才好转,则应考虑哮喘。尽管这些儿童存在过度治疗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缩短或减少喘息发作,所以在描述儿童早期与病毒相关的反复喘息时,鼓励卫生专业人员使用“哮喘”而不是其他的术语。目前婴幼儿喘息常分为两种类型:

1.有特应性体质(如湿疹),其喘息症状常持续整个儿童期直至*。

2.无特应性体质及特应性家族史,反复喘息发作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喘息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期消失。

不论以上哪一类型的喘息均可增加支气管反应性,部分出现特应性炎症。至今尚无一种确切方法可以预测哪些患儿会有持续性喘息。由于80%以上哮喘开始于3岁前,早期干预是有必要的。尽管一部分患儿存有过度应用抗哮喘药物的可能,但有效使用抗变应性炎症药物及支气管舒张剂比应用抗生素能更好地缩短或减轻喘息的发作,亦符合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防治的原则。

过敏性咳嗽:某些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反复咳嗽为唯一的主诉,曾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而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症状却迁延不愈。其诊断标准如下:①小儿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学龄前儿童多见;②咳嗽反复发作1个月以上,其特征为夜间或清晨发作,干咳无痰;③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应用抗生素无效;

④使用平喘药物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三)、毛细支气管炎

1、此病多见于1岁内小婴儿,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也有呼吸困难和喘鸣音,但其起病较缓,支气管扩张剂无显著疗效。

2、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型。但目前气管炎也能产生特异性IgE,参予Ⅰ型变态反应

第一次婴幼儿喘息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而1岁时出现多次喘息就要能是哮喘,如根据哮喘治疗有效,则有助于诊断。

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尤其是临床治疗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感染关系更密切一些,表现为首次或复发大多与呼吸道等的感染密切相关。其实当我们将感染看作诱因或环境刺激时,也就不难理解哮喘的支气管高敏反应,感染不过也是一种普通刺激因素,而且也是最常见的因素,就可以将二者看作是一个疾病了,这一点GINA Report 也有介绍。北京儿童医院于1987-1989年对59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了4-21年的追踪随访,其中41%转为哮喘,天津医学院儿科等单位对14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的5-15年的随访观察,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种疾病,因为两者的遗传史、过敏史、血清IgE及肺功能均甚相似。

儿童哮喘与毛细支气管炎之间的关系就没有前二者那样明显,诚然,有相当的研究认为,毛支炎与哮喘的发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根据长期随访观察,发现有22.1%-53.2%的患儿可转化为支气管哮喘),但却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我们可以预测毛支炎后很可能发生哮喘病,而且在毛支炎期间使用吸入表面激素可以较低这种可能性,但我们没有确定的指标来预测具体那个病人将来会发生哮喘;而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2次后,如果再次发生我们可以诊断哮喘了,显然,毛支炎与哮喘之间远没有这样的关系

虽然目前倾向于取消“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但正如GINA方案中的提到的婴幼儿喘息有一种类型是:无特应性体质及特应性家族史,反复喘息发作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喘息

症状通常在学龄前期消失。这种类型的婴幼儿喘息能否诊断为哮喘?*内科认为哮喘是不能根治的,这种喘息能自愈,且没有过敏体质,是不能诊断为哮喘。还有哮喘的第一次发作时该如何诊断?还没有出现反复发作,不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这时不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那么诊断什么?我曾就这些问题请教个国内的部分呼吸科专家,专家的看法也不一,象上海瑞金医院的李云珠教授谈到她们医院的做法是:对婴幼儿时期这种类型喘息的诊断是1. 婴幼儿喘息2.气道高反应性。但这样的诊断似乎欠妥,毕竟喘息只是一个症状,不宜直接当作病名。我觉得以上情况均可考虑诊断疑似哮喘,并予抗炎及扩张支气管治疗,观察其疗效,同时注意随访,若反复发作,符合哮喘的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哮喘。

二、治疗

1.哮喘性支气管炎

首都儿科疾病研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短期应用,主要是急性期缓解症状;主张应用激素,但不是静滴或口服,而是主张雾化吸入,疗程不少于三个月,如果效果不好,要反过来看诊断是否成立。如果有明确的原因还应对因治疗。

2.支气管哮喘

用药原则:(1)要避免接触这种过敏原及寒冷、运动等诱发因素。(2)一般病例可用口服氨茶碱片,或气雾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常用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使发作缓解。(3)重症病例,可用氨茶碱加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同时可用喘乐宁(或博利康尼)及普米克令舒气雾吸入使发作缓解。(4)长期气雾吸入糖皮质激素(普米克气雾剂或辅舒酮)。(5)免疫调节剂:如如转移因子、胸腺素、左旋咪唑、丙种球蛋白、卡介苗素。(6)可使用中药防哮散治疗。

3.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的治疗首先应重视支持疗法,包括吸氧和补液。对重症患儿进行心电监测,及时用2~3 L/ min 湿化氧纠正低氧血症。补液时应计算并补偿患儿累积损失量及生理维持量,但是过多补液使肺间质水钠潴留,肺泡血流交换失调,甚至血管升压素分泌异常导致呼吸道阻塞加重。因此,补液量原则上建议为生理维持量的2/ 3 加累积损失量。争取多次口服补液,但对于鼻黏膜水肿或分泌物阻塞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应予静脉输液。

辅助治疗的目的是克服呼吸道阻塞,包括胸部理疗以清除肺内细胞碎片及纤维素,抗感染药物以控制呼吸道炎症,必要时可用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平滑肌张力。建议雾化治疗后多拍背吸痰,喘憋严重者抬高头部与上半身,减轻呼吸困难,适当镇静可减少氧耗。

雾化或静注激素可通过调节白三烯合成抑制炎症,短期内改善症状,缩短住院和症状持续时间。对于使用激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如继发细菌感染等临床比较少见。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喘憋发作或其他治疗不能控制者,可用甲泼尼龙1~2 mg/ (kg?d) ,数小时内静脉滴入。

支气管扩张剂可改善部分患儿病情,但不能松弛中央呼吸道的平滑肌,具有潜在的加重呼吸道阻塞的危险,故使用前须严格评估适应证。

茶碱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对毛支病情无改善作用,但对呼吸衰竭或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却有帮助;溴化异丙托品是抗胆碱能药,它与β2受体激动剂有协同作用,但不能增强毛支肺内机械应力及被动呼气流速。β2 受体激动剂可松弛平滑肌使临床症状部分得到缓解,但不同患儿对β2 受体激动剂的反应差别很大。

抗病毒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利巴韦林,对RSV 毛支有一定疗效。利巴韦林必须在RSV 早期病毒复制时使用才有效。利巴韦林可降低鼻咽分泌

物中RSV-sIgE 及IgA 水平,利巴韦林可稍微减少哮喘发生率及降低呼吸道高反应。个人比较喜欢雾化吸入。

毛支的预防措施包括接触婴儿时勤洗手、避免人口密集环境、呼吸道感染病人等RSV 传播的高危因素。RSV-IVIG对RSV 的A、B 两个亚型均有作用,但用量较大(15 mL/ kg ,需静注1 次/ 月)。单克隆抗

体对高危婴儿和毛支后喘息的预防效果较RSV-IVIG高50~100 倍,且用量小,可肌肉注射,但费用昂贵,易导致RSV 基因突变,临床慎用

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导读: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发作时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颇为相似。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紫绀,面色灰暗,冷汗,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 凡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都应注意是否为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几乎可见于各个系统的疾病,但支气管哮喘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呈发作性,肺部听诊可发现哮鸣音。 临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发作时的症状与支气管哮喘颇为相似。多见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二尖瓣狭窄或慢性肾炎等,发作以夜间阵发性多见。症状为胸闷,呼吸急促而困难,有咳嗽及哮鸣音,严重者有紫绀,面色灰暗 ,冷汗 ,精神紧张而恐惧,与哮喘急性发作相似。 心源性哮喘除有哮鸣音外,常咯大量稀薄水样或泡沫状痰或可能为粉红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湿口罗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瓣膜杂音,心音可不规律甚至有奔马律。胸部X线示心影可能扩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左心耳经常扩大。

肺部有肺水肿征象,血管阴影模糊。由于肺水肿,叶间隔变阔,叶间隔线可下移至基底肺叶,对鉴别有帮助。在急诊中,心源性哮喘与哮喘急性发作一时鉴别有困难,可先用氨茶碱静脉注射而不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两者的主要鉴别见下表: (2)喘息型支气管炎 喘息型支气管炎也有喘息和哮鸣音,与支气管哮喘甚难鉴别,在发病机制上也可能与感染性哮喘相同。鉴别要点在于仔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支气管哮喘的首发症状为哮喘,可伴有轻微咳嗽,即使属于感染性哮喘,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逆性或阵发性的特点,对平喘药物的反应较敏感,在哮喘即将终止之前往往可有阵咳,并咳出粘稠痰;虽然有的在发作之前即有咳嗽,但在发作之际咳嗽减轻或消失,痰液极难咯出。 喘息性支气管炎则有所不同,首发症状为咳嗽、咯痰,且咳嗽频繁痰量多,可持续多年,尤以冬季为重, 且较哮喘更为突出,往往迁延不愈,而其喘息为继发症状,持续较久,一般平喘药疗效较差,与哮喘的喘息发作具有阵发性或可逆性的特点不同。有关气道阻力、气道反应性等肺功能检查指标,喘息型支气管炎在治疗前后比较,其改善程度不如支气管哮喘明显。 血与痰中嗜酸粒细胞不增加,如果病人有吸烟嗜好,则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可能性较大;支气管哮喘患者即使有吸烟嗜好,在哮喘发作期间多能主动停止抽烟,可供鉴别参考。 (3)嗜酸细胞性肺炎

支气管哮喘12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但这种炎症不等同于平时我们讲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炎症,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这种炎症不能用抗生素来治疗,最有效的西药主要是表面激素,消除这种炎症一般需1-3年,甚至更长时间连续规律用药。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被哮喘夺去了生命。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哮喘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当今的治疗手段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醒公众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对哮喘的防治水平。 疾病症状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很多哮喘患者在确诊之前常常经历很长时间的误诊过程,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由于错误的诊断导致治疗方案的错误,不仅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付出也白白浪费掉。并且他们

会经常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对哮喘病没有治疗作用,反复使用容易造成耐药。当然合并细菌感染时,抗生素会有效。 疾病危害哮喘患者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对日常工作及生活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误工、误学,导致活动、运动受限,使生命质量下降,并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对家人的生活发生负面影响。 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治疗 (一)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哮喘其代价会更高。哮喘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 (二)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处理:如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尽量先找到最舒适的身体靠放位置。通常情况下,先让身体坐起来,上身微向前倾,手臂尽量支在膝盖上,这样有利于患者吸入大量的新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鉴 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应区分开来。 (一)、喘息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uchitis) 1、该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除了支气管炎的表现外,还伴有哮喘的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存在自然缓解的可能。从临床和预后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为独立性疾病。 2、本病可因多种原因及诱因所致,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不易咳出,剌激平滑肌产生支气管痉挛而引起喘鸣。 3、其临床特点:①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②多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喘息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喘息昼轻夜重,常在烦躁哭闹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发热常为低→中度,肺部可听到较多中粗湿史音,不固定,伴喘鸣;③喘息一般无明显发作,非突发突止,喘鸣声很大,但呼吸困难不明显,一般无喘憋; ④有一定的复发性,大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大多数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复发次数减少,于4-5岁前痊愈。部分病例在数年后可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在国外,不少国家已取消该病名。2004年我国的儿童哮喘常规未将其纳入,<<儿童哮喘>>医师培训手册也未提到喘息性支气管炎,看来目前国内也倾向于取消该病名。 (二)、支气管哮喘 1、随着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免疫功能的成熟,抵抗力增强,

大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只有存在特异性体质或其他因素又未给予适当干预才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 2、支气管哮喘是一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1)各种过敏原: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最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霉菌、多价花粉(蒿属、豚草)、羽毛等。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 2)精神和遗传因素,以及气候、药物等 3、起病或急或缓,婴幼儿发病前,往往有1~2日的上呼吸道感染,与一般支气管炎类似。年长儿起病比较急,且多在夜间。发作时患儿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困难为著,往往不能平卧,坐位时耸肩屈背,呈端坐样呼吸困难。 4、临床表现也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而异。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者,胸部常可闻干、湿罗音,并伴发热,白细胞总数增多等现象。如为吸入变应原引志者,先多伴有鼻痒、流清涕、打嚏、干咳,然后出现喘憋。对食物有高度敏感者,大都不发热,除发生哮喘症状外常有口唇及面部浮肿、呕吐、腹痛、腹泻及荨麻疹等症状,多于进食后数分钟出现。如对食物敏感度较轻,则发生症状比较迟缓,往往只有轻度哮喘或呼吸困难。 5、发作间歇期症状此时虽无呼吸困难,表现如正常儿童,但仍可自觉胸部不适。由于导致支气管易感性的病理因素依然存在,在感染或接触外界变应原时可立即触发哮喘发作,但多数患儿症状可全部消失,肺部听不到哮鸣音。 6、哮喘本身为一慢性疾病,常慢性反复发作。有的患儿常年发作,或虽可用药物控制,但缓解期甚短,大多是由于急性发作控制不利或反复感染而发生的结果。 一些婴幼儿发病的最初症状是反复或持续性咳嗽,或在呼吸道感染时伴有喘息,经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因此应用

气管炎的检查诊断

气管炎的检查诊断 气管炎的检查方法: 1.白细胞分类计数:缓解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区别计数多正常,急性发作期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升高,合并哮喘的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2.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合并哮喘者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痰培养可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摩拉菌等生长; 3.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改变,反复急性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及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为明显,此系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所致; 4.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量和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比值早期多无明显变化,当出现气流受阻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和FEV 1与肺活量(VC)或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则减少 慢性支气管炎鉴别: (一)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咳嗽和咯痰的程度与肺结核的活动性有关。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老年肺结核的毒性症状不明显,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长期未被发现,应特别注意。 (二)支气管哮喘 起病年龄较轻,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病史;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表现为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和管腔狭窄,临床上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咳嗽,发作短暂或持续。胸部叩诊有过清音,听诊有呼气延长伴高音调的哮鸣音。晚期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嗜酸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痰中较多,而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痰中较少。 (三)支气管扩张 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年期,常继发于麻疹、肺炎或百日咳后,有反复大量脓痰和咯血症状。两肺下部可听到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两肺下部支气管阴影增深,病变严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 (四)心脏病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引,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但肺泡也可受累,因此它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北方多数病例发生在冬春季,南方地区夏秋季也有发病。 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次,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定期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症状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亦口周和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检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肺部体征主要为喘鸣音,叩诊可呈鼓音,喘憋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为可触及肝脏和脾脏。由于喘憋,PaO2降低,PaCO2升高,SaO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周至2周。 病因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副流感病毒之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最近发现人类偏肺病毒(HMPV)也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 易发人群肺部发生急性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最小呼吸道)发炎。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1岁以下婴儿,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疾病,并常在冬季流行。 发病机制 研究较多的是免疫学机制,几个事实可以表明在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免疫损害: ①恢复期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分泌物中发现有抗RSV IgE抗体; ②近来对感染RSV的婴儿与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在RSV感染时有大量的可溶性因子的释放(包括白介素、白三烯、趋化因子)导致炎症与组织破坏; ③经胃肠道外获得高抗原性、非活化的RSV疫苗的儿童在接触野毒株RSV时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 目前认为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生RSV或其他病毒感染时,更易于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日后发生反复哮喘发作,甚至效果哮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病理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粘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肺气肿和肺部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诊断检查白细胞总数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采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明确病原。根据本病发生在小婴儿,具有典型的喘憋及喘鸣音,一般诊断不难。 治疗方案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 1、氧疗

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写在课前的话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 发作。症状时隐时现,可以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天,症状可轻可重,严重时可以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准确的诊 断哮喘,对于哮喘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哮喘的分期和分级等几 方面进行相关介绍。 一、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不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胸闷、咳嗽。 可有打喷嚏、流清涕、眼睛痒等发作先兆;夜间和/或清晨容易发作或加剧;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快速缓解。 (二)体征 非重症支气管哮喘可无明显体征,也可存在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吸频数,呼气相延长等体征。 重症支气管哮喘可出现端坐呼吸,语不成句,焦虑,烦躁,大量出汗,发绀,奇脉。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通常增高不会高于10%;合并感染时可见WBC或Ne%增多,需注意的是全身使用GCS后可使WBC、Ne%增多。 痰检: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血气分析:早期、轻度的支气管哮喘可见PaO2八PaCO2八PHT;晚期、重度支气管哮喘可见PaO2八PaCO2 T、PH ;o (四)CXR 急性发作期可呈过度充气状态,双肺透光度增加。 (五)肺功能检查 1.支气管舒张试验 FEV1<70%预计值可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试验方法:首先测定受试者基础FEV1。试验前12小时内停用短效8 2激动剂,茶碱缓释片应停用24小时,阿托品应停用8小时。然后吸入8 2激动剂(万托林溶液或气雾剂),吸入后15〜20min重复测定FEV1。计算吸药后FEV1改善率。 FEV1=(用药后FEV1-用药前FEV1) /用药前FEV1X100% 阳性判断标准:FEV1改善率三12%且FEV1增加绝对值三200 ml 2.支气管激发试验 FEV1N70%预计值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试验方法:雾化吸入激发药物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 FEV1下降率二(基础FEV1-吸入药物后FEV1)/基础FEV1 X 100% 结果评价: PC20(mg/ml)——引起通气功能指标(如FEV1)下降20%的激发剂浓度。 PD20(umol)——引起通气功能指标(如FEV1)下降20%的激发剂累积剂量。 PC20W8mg/ml (组织胺)提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3.PEF变异率 测定方法:每日清晨及下午定时测定PEF,至少连续监测1周后计算每日PEF昼夜波动率。 PEF变异率二(最大值-最小值)/日平均值X100% 阳性判断标准:PEF日内变异率三20% 支气管哮喘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结合病理生理思、考学知识谈谈各理化指标与各症状的相关性。 二、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内科学知识点

一、慢性支气管炎 1.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 2.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 3.治疗:(1)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的治疗:①抗感染。②解痉平喘,③祛痰镇咳④气雾疗法(2)缓解期的治疗免疫调节剂如核酪注射液等 二、阻塞性肺气肿 1.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同时伴有气道周围肺泡壁的破坏。 2.COPD: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统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三、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的鉴别 答: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慢性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心源性哮喘是指由于左心衰竭引起肺血管外液体量过度增多甚至渗入肺泡而产生的哮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色泡沫痰,与支气管哮喘症状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鸣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影像诊断学表现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状或片状模糊阴影,鉴别困难者,可先静脉注射氨茶碱或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待症状缓解后再做进一步鉴别。 2.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 答:(1)β2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①短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气雾剂②短效-迟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片剂③长效-迟效沙美特罗气雾剂,适用于防治夜间哮喘④长效-速效福莫特罗干粉吸入,适用于夜间和急性发作。 (2)茶碱类药物临床常见茶碱缓释片(3)抗胆碱药物阿托品等(4)糖皮质激素(5)非激素类抗炎药,如色甘酸二钠(6)其他药物钙拮抗剂、酮替芬等 3.危重哮喘的处理。 答:①氧疗与辅助通气②解痉平喘③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④抗生素⑤糖皮质激素⑥其他 四、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 2.分型:I型呼吸衰竭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II型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3.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①建立通畅的气道②氧疗③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④控制感染⑤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⑥糖皮质激素⑦防治消化道出血⑧防治休克⑨其他如精神症状明显时可小剂量给予地西泮等 五、肺炎 1.肺炎病理变化分四期:早期为充血期,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期为红色肝样变期,有较多的红细胞渗出,病变部位的肺组织色红而饱满;后期为灰色肝样变期,有大量白细胞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 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本质),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狭窄临表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2、发病机制: (1)免疫-炎症机制:有关的受体:IgE。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2)神经机制:支气管哮喘与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 (3)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为主要症状;严重者端坐呼吸,干咳或者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加重。可逆性气流受限(治疗可恢复,自行可恢复) 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特点:日轻夜重。 运动型哮喘则多于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困。 2、肺部听诊:哮鸣音、寂静胸(寂静胸为轻度或重度哮喘发作表现)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痰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肺功能检查。

1.支气管舒张实验(金标准):阳性---就是哮喘。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200ml,为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BDT):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服用β2-受体激动剂较用药前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200ml,为舒张试验阳性, 2.支气管激发试验(BTP)(银标准):激发试验阳性:FEV1下降>=20% 3.血气分析。分两类: 急性发作:氧分压降低,呼吸加快,二氧化碳下降。导致呼碱(血气分析)。 严重哮喘:氧分压降低,呼气性呼吸困难,二氧化碳滞留,导致呼酸。合并代酸(氧分压降低)。 确诊首选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 3、X-ray:哮喘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4.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IgE增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分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1、急性发作期分度(列几项做题常用的指标,其余见书) 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用药鉴别(注意区别):难于鉴别用氨茶碱。(1)可同时用于两种疾病的药:氨茶碱 (2)只能用于支气管哮喘的药:肾上腺素(或异丙肾) (3)只能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吗啡(抑制呼吸,降低心肌耗氧量)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以舌下或喷雾给药,疗效快而强,反复应用可因受体的生理性向下调节而产生耐药性,止喘疗效下降,同是对体内肾上腺素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产生耐药,故异丙肾上腺素不可反复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3.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鉴别:两肺布满哮鸣音对b2受体激动剂受体反

支气管炎的分类

支气管炎的分类 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层的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根 据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多种类型。下面将对支气管炎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发生时间分类 1.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在感染后数天内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的典 型表现。通常在1-3周内可以自愈,但也有可能转化为慢性支气管炎。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持续存在的、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 炎可分为两种类型: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二、按临床表现分类 1.单纯型支气管炎

单纯型支气管炎是指仅有咳嗽、咳粘液或黏液样分泌物等轻度呼吸道 症状的支气管炎。通常不伴有气道阻塞或肺功能损害等表现。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指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一种表现,主要表 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三、按发生部位分类 1.上呼吸道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支气管炎是指发生在喉头及其以上部位的支气管炎。该类型 支气管炎通常伴有鼻塞、流涕、喉咙干燥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哮喘。 2.下呼吸道支气管炎 下呼吸道支气管炎是指发生在肺部及其以下部位的支气管炎。该类型 支气管炎通常伴有胸闷、喘息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肺功能受损。 四、按感染原因分类

1.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 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是指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常见的真菌有曲霉菌、念珠菌等。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方面对支气管炎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最新]

毛细支气管炎 【ICD-10编码】J21.900 【定义】 毛细支气血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 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微小的呼吸道管腔易因黏稠分泌物阻塞,黏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1岁半以内)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发病,后者称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又因该病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炎,故又称喘憋性肺炎。 【病因】 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0%的婴幼儿2岁内感染过RSV,其中约40%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因为RSV感染后机体不能产生长期或永久的免疫力,所以常可重复感染。其他如人类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要点】 1. 症状 (1)本病发生于2 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 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2)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 (3)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4)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 (5)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 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2 周。 2. 体征 (1)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 次/分,甚至100 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 次/分。 (2)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鼓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脏和脾脏。 (3)由于过多换气引起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加之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多发

2020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完整版)

2020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完整版) 毛细支气管炎,既往国内曾称为喘憋性肺炎,该病多见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常见于2~6月龄小婴儿,是小婴儿首次喘憋发作主要原因之一。 本病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尤其好发于冬春寒冷季节的持续阴雨天气,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见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本病早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短期内迅速出现咳嗽、喘息症状,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干咳与发作性喘憋,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其典型肺部体征表现为两肺呼气相哮鸣音并伴有呼气延长,同时多数患儿在吸气末两肺可闻及较多细湿性啰音甚至捻发音,体检可发现呼吸与心率增快,部分严重喘憋患儿因膈肌下移而可触及肝脾。胸片检查可出现过度充气表现,血常规常无明显变化,病原学检查常可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证据。 然而,临床上引起婴幼儿期咳嗽、喘息的原因却比较多,如不重视鉴别,极易引起误诊。 因此,本文将需要与毛细支气管炎进行鉴别的常见疾病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其鉴别要点进行提炼归纳,希望对广大儿科医生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1急性支=管炎 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故又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该病病原体可见于细菌、病毒或者二者的混合感染,但以病毒感染多见,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鼻病毒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无喘憋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肺部体征表现为不固定的易变的散在干湿性啰音,可随咳嗽、体位而变化。 胸片多显示正常或两肺纹理增多,一般不需实验室检查,不需要常规胸片检查。 鉴别要点: 无喘憋症状,肺部闻及不固定的干、湿性啰音。 2支宅管哮喘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症状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或加剧,症状的表现形式与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患儿常有哮喘家族史及个人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病史。 典型患儿肺部听诊可闻及两肺均匀一致的呼气相哮鸣音伴有呼气 (寂静肺)现象而不能闻及哮鸣音,如果这类患儿为首次就诊,则很容易误诊而导致严重后果,临床类似教训并不少见。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上感 1. 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 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肺炎 1. 肺结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传播。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2. 肺癌: 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 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 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 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4. 肺血栓栓塞症: 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扩张 1. 慢性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但无反复咯血史。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 2. 肺脓肿: 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多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 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性症状,干湿罗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

呼吸系统常见病鉴别

呼吸系统疾病 百科名片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目录 基本概述 主要相关因素 诊断和鉴别诊断 体征 检查 基本概述 主要相关因素 诊断和鉴别诊断 体征 检查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我国1992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 呼吸系统疾病 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这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类日益严重,如未予控制,日后将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暨全社会的努力,做好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编辑本段主要相关因素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呼吸系统在人体的各种系统中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接触面积大。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每日有

呼吸系统疾病 12000L气体进出于呼吸道,在3亿-7.5亿肺泡(总面积约100m2)与肺循环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从外界环境吸取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体外。在呼吸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异性蛋白过敏原、尘粒及有害气体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各种病害。其中以肺部感染最少为常见,原发性感染以病毒感染最多见,最先出现于上呼吸道,随后可伴发细菌感染;外源性哮喘及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吸入生产性粉尘所致的尘肺,以矽肺、煤矽肺和石棉肺最为多见;吸入水溶性高的二氧化硫、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会发生急、慢性呼吸道炎和肺炎,而吸入低水溶性的氮氧化合物、光气、硫酸二甲酯等气体,损害肺泡和肺毛细血管发生急性肺水肿。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道和脏层胸膜等营养血管。肺与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所以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栓塞性静脉炎的血栓、肿瘤的癌栓,可以到达肺,分别引起继发性肺脓肿、肺梗塞、转移性肺癌。消化系统的肺癌,肺部病变亦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播散至骨、脑、肝等脏器;同样亦可在肺本身发生病灶播散。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 ????? (一)、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 (二)、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 (三)、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二、急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一)、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症状为主,一般无咳嗽、咳痰,肺部听诊无干湿罗音。 (二)、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骤,呼吸系症状相对较轻。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全身痛,进而衰竭等,有流行趋势。较易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区别。 三、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一)、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哮喘鉴别,后者多在青少年发病,可有家族史与过敏史,临床上以喘息为主,咳嗽较轻,到后期合并慢支可有较重的咳嗽、咳痰。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发作缓解后可恢复正常。支气管扩张药物可控制哮喘发作。以上诸点可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相区别。此两种疾病典型病例区别较易,但支气管哮喘后期,常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两者鉴别则较难。目前有人认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实质是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二)、肺结核:虽有慢性咳嗽和咳痰,但不如慢性支气管炎严重。肺结核常有较典型的低热、盗汗、消瘦、全身不适等结核中毒症状,咯血较慢性支气管炎多见,痰检可见抗酸杆菌。 (三)、支气管扩张症:具有慢性咳嗽,但病人有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特点,查体肺部可闻及固定性湿罗音。X线检查可见蜂窝状、卷发样肺纹理影像,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 (四)、肺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者,若有刺激性咳嗽伴有痰中带血。X线检查可发现块状阴影等,痰查癌细胞或支气管镜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四、阻塞性肺气肿鉴别诊断: ???? (一)、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二)、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可以鉴别。 ????(三)、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

毛细支气管炎、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内,尤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微小的呼吸道管腔易因黏稠分泌物阻塞,黏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1岁半以内)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本病多发予冬春两季,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发病,后者称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又因该病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种特殊类型肺炎,故又称喘憋性肺炎。 本病可出不同的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以3型最常鲍)、腺病毒等。亦可伴细菌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 1.感染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开始。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历史。接触后潜伏期为4~5天。初始出现上呼吸道症状,2~3天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很快,迅速出现发作性喘憋。大多数婴儿有发热,体温高低不一,低热(或无热)、中等发热及高热各占1/3,一般伴有呕吐,但不严重,多无严重腹泻。由于肺气肿和胸腔膨胀压迫腹部,使进食和喂养困难。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费力,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喘憋。婴儿呼吸频率60 ---80次/分,甚至100次/分以上,脉搏快而细,150~200次/分。患儿有明显的鼻扇和三凹征,部分面部苍白和

发绀。

2.胸部检查时可见胸廓饱满呈桶状,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哮鸣音,偶闻笛音等于啰音,有喘憋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啰音、中湿啰音或捻发音。因肺气肿严重致横膈和肝脾下移,由于过多换气引起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加之入量不足,部分患几多发生较严重脱水,小婴儿还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其他症状包括:轻度结膜炎,程度不等的喉炎,少数病例有中耳炎。 3。典型病儿的血气分析显示PaO2下降和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婴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由于通气/灌流( V/Q)不均而比现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发生I型或Ⅱ型呼吸衰竭。 4.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表现有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有支气管周围炎影像或有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10%的病例出现肺不张。RSV感染后多可检测到肺功能异常。10%~50%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发生复发性喘息。在RSV支气管肺炎分泌物中检测到较高水平RSV-IgE特异性抗体的患儿中,有70%患儿具有喘息症状。 5.本病病程一般为5 -10天,预后较佳。近年来治疗措施得当,发展成重症者已较少见。 【诊断要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