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平行线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平行线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平行线综合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平行线综合测试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试题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A.∠BOC

B.∠BOE 和∠AOF

C.∠AOF

D.∠BOC 和∠AOF

3.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

定AB ∥CD 的是() A.∠1=∠2B.∠B=∠DCEC.∠3=∠4D.∠D+∠DAB=180°

4.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

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

50°,第二次右拐50°

5.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A.∠A+∠P+∠C=90°

B.∠A+∠P+∠C=180°

C.∠A+∠P+∠C=360°

D.∠P+∠C=∠A

6.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A.75°

B.105°

C.45°

D.135°

1 图3

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

三个交点; ⑤若a ∥b ,b ∥c ,则a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6,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OCD ,△ODE ,△OEF ,?△OAF ,?△OAB ,其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1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13.观察图7中角的位置关系,∠1和∠2是______角,∠3和∠1是_____角,∠1?和∠4是_______角,∠3和∠4是_____角,∠3和∠5是______角.

图7图8图9

14.如图8,已知AB ∥CD ,∠1=70°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15.如图9所示,在铁路旁边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

图4 图5 图6

了使李庄人乘火车最方便(即距离最近),请你在铁路旁选一点来建火车站(位置已选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10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O⊥AB,∠EOD=25°,则∠BOD=______,∠AOC=_______,∠BOC=________.

图10图11

17.如图11所示,四边形ABCD中,∠1=∠2,∠D=72°,则∠BCD=_______.

18.我们可以把“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了一段距离”看作“火车沿铁轨方向_________”.

19.根据图12中数据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_______.

20.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

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__.

图12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21.已知a、b、c是同一平面内的3条直线,给出下面6个命题:a∥b,b∥c,a∥c,a⊥b,b⊥c,a⊥c,请从中选取3个命题(其中2个作为题设,1个作为结论)尽可能多地去组成一个真命题,并说出是运用了数学中的哪个道理。举例如下:

因为a∥b,b∥c,所以a∥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2.画图题:如图(1)画AE⊥BC于E,AF⊥DC于F.

(2)画DG∥AC交BC的延长线于G.

(3)经过平移,将△ABC 的AC 边移到DG ,请作出平移后的△DGH.

23.已知:如图4,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的平分线与∠DEF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P 的度数

24.如图,E 在直线DF 上,B 为直线AC 上,若∠AGB=∠EHF ,∠C=∠D ,试判断∠A 与∠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5.如图,在方格中平移三角形ABC ,使点A 移到点M ,点B ,C 应移动到什么位置?再将A 由点M 移到点N?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果直接把三角形ABC?平移,使A 点移到点N ,它和前面先移到M 后移到N 的位置相同吗?

四、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已知AD ⊥BC ,FG ⊥BC ,垂足分别为D 、G ,且∠1=∠2,猜想∠BDE 与∠C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说明理由.

27.如图,已知直线l 1∥l 2,直线l 3和直线l 1、l 2交于点C 和D ,在C 、D 之间有一点P ,如果P 点在C 、D 之间运动时,问∠P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C 、D 不重合),试探索∠P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l 1

l

C

B D P

l 2 A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参考答案:

一、

二、

11.两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平行;

12.1,3;

13.邻补;对顶;同位;内错;同旁内;

14.70°,70°,110°;

15.垂线段最短;

16.65°,65°,115°;

17.108°;

18.平移;

19.8;

20.相等或互补;

三、

21.略;

22.如下图:

23.如图,过点P作AB的平行线交EF于点G。

因为AB∥PG,所以∠BEP=∠EPG(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EP是∠BEF的平分线,所以∠BEP=∠PEG,所以

G ∠BEP=∠EPG=∠PEG;同理∠PFD=∠GFP=∠GPF。

又因为AB∥CD,所以∠BEF+∠DFE=180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角互补),

所以∠BEP+∠PFD=90o,故∠EPG+∠GPF=90o,即∠P=90o.

24.解:∠A=∠F.

理由是:

因为∠AGB=∠DGF,∠AGB=∠EHF,

所以∠DGF=∠EHF,

所以BD//CE,

所以∠C=∠ABD,

又∠C=∠D,所以∠D=∠ABD,

所以∠A=∠F.

25.略;

四、

26.解:∠BDE=∠C.

理由:因为AD⊥BC,FG⊥BC(已知),

所以∠ADC=∠FGC=90°(垂直定义).

所以AD∥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1=∠2,(已知),

所以∠3=∠2(等量代换).

所以ED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BDE=∠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7.解 若P 点在C 、D 之间运动时,则有∠APB =∠PAC +∠PBD .理由是:如图4,过点P 作PE ∥l 1,则∠APE =∠PAC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2,所以∠BPE =∠PBD ,所以∠APE +∠BPE =∠PAC +∠PBD ,即∠APB =∠PAC +∠PBD .

若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C 、D 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

(1)如图1,有结论:∠APB =∠PBD -∠PAC .理由是:过点P 作PE ∥l 1,则∠APE =∠PAC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2,所以∠BPE =∠PBD ,所以∠APB =∠BAE +∠APE ,即∠APB =∠PBD -∠PAC .

(2)如图2,有结论:∠APB =∠PAC -∠PBD .理由是:过点P 作PE ∥l 2,则∠BPE =∠PBD ,又因为l 1∥l 2,所以PE ∥l 1,所以∠APE =∠PAC ,所以∠APB =∠APE +∠BPE ,即∠APB =∠PAC +∠PBD .

每天多一点点的努力,不为别的,只为了日后能够多一些选择,选择云卷云舒的小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E

图2

C D l 2 P l 3

l 1 A

B E 图1

C

D l 2 P l 3 l 1

A B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及判断

课题 5.2.1平行线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线的 意义,了解同一平面 内两条直线的位置 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 公理及其推论的内 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 画图,会用直尺和三 角板画平行线. 数学思考 能从模型的操 作及实际生活中抽 象出平行线的概念.问题解决 能过一点画出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态度 通过对几何模 型的操作,培养学生 的直觉思维和创造 性思维,使学生获得 成就感. 教学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教学 难点 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教具三线相交模型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如图5-2-4,观察生活中的图 片. 图5-2-4 思考:图中的游泳池中的分道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 情景引入新课,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铁轨、操场上跑道中的分道 线会不会出现交点?在位置上 给人怎样的感觉? (续表)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探究平行线的特点 平行线的特点:(1)在同一平面且不相交;(2)直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图5-2-5所示的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图5-2-5 问题: (1)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即无交 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探究2】平行线的画法 先由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并示范平行线的画法. 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如图5-2-6) 图5-2-6 学生自己练习试一试. 【探究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学生在了解平行线画法的基础上,继续练习: 过已知点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 图5-2-7 提问: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平行? 师生总结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注意:正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 “有”表明存在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表明与已 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是唯一的. 【探究4】平行线基本事实推论 在【探究3】的基础上,另找一点B,继续让学生自己画出与 直线l平行的直线. 1.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的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动手动脑 的能力,在独立 练习中体会手 脑结合的乐趣. 2.以画平行线 为线索,循序渐 进,一步一步让 学生自己归纳 出平行线的基 本事实及推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下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4 B.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B A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 A .10 cm 2 B .12 c 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C 1 A 1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 ⊥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 A.600B.500C.400D.300 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 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 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 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 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 A.①B.②③ C.④D.②和④ 5、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 ∠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 A.50°、40°B.60°、30°C.50°、130°D.60°、120° 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7.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 A.60°B.50°C.30°D.20° 8.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 9.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定义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 相交线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 补角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 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自己的识图的能力. 通过观察剪刀剪纸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体会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 的角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P2~P3,看看课本中是怎样对这些角进行分类和定义的。并进一步思考这些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最后将你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运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计算题. ●课本助读(带着问题学习课本吧!) 1、回忆:①两个角的和是,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②同角或的补 角. 2、观察:剪刀剪开纸张的过程,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 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我们把剪刀的两个把手抽象为两 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3、思考: ①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 在形成的四个角(∠1,∠2,∠3,∠4)中, 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对角。它们是 . ②观察这些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根据这种位置关系将它们分类: ③分别测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完成教材中2页表格 4、总结: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①邻补角:有一条,另一边互为的两个角互为; ②对顶角:有一个,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 ●探究讨论(围绕问题互学、讨论、探究吧!)

探究一: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探究二: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完成推理过程: 如图,∵∠1+∠2 = ,∠2+∠3 = 。(邻补角定义) ∴∠1=180°- ,∠3 =180°- (等式性质) ∴∠1=∠3 (等量代换) 或者∵∠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 =∠3(同角的补角相等). ●尝试练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2 12 122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O F E D C B A (1) (2) (3) 3.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 ?的度数 为( ) A.62° B.118° C.72° D.59° 4.如图3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知识梳理(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吗?) 1、邻补角的定义:有一条 ,另一边互为 的两个角互为 ; 2、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 ,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 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 . 3、邻补角的性质: ; 4、对顶角的性质: .

苏教版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初一数学期末试 卷含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1 初一期末数学试卷 注:本试卷1—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不准使用计算器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说明: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号A 、B 、C 、D 填到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 1.-2的相反数是( ) A . 21 B .-2 1 C .2 D . -2 2.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把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 <-a <a <b B .-a <-b <a <b C .-b <a <-a <b D .-b <b <-a <a 3.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 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 ( ) A .28mn 元 B .11mn 元 C .(7m +4n )元 D .(4m +7n )元 4. 下列各题中合并同类项,结果正确的是( ) A .2a 2+3a 2=5a 2 B . 2a 2+3a 2=6a 2 C .4xy -3xy =1 D . 2x 3+3x 3=5x 6 5.如图2,O 是线段AB 的中点,M 是线段AO 的中点, 若2AM cm =,则AB 的长为( ) A .10cm B .8cm C .6cm D .4cm 6.下图中, 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 . B . C . D . 7.一条船在灯塔的北偏东30?方向,那么灯塔在船的什么方向( ) A .南偏西30? B .西偏南40? C .南偏西60? D .北偏东30? M O 图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3、如图(1),a ∥b ,a 、b 被c 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C B A 1 E D B A (1) (2) (3) 4.如图2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如图3所示,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 于( ) A.78° B.90° C.88° D.92° 6.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直线c 、d 的位置关系为(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无法确定 7.如图4,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完整)2018初一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2018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如果?=∠+∠18021,那么( ). (A )?=∠+∠18042 (B )?=∠+∠18043 (C )?=∠+∠18031 (D )41∠=∠ 4.如图,∠1+∠B=180°,∠2=45°,则∠D 的度数是( ). 21 D C B A A .25° B .45° C .50° D .65° 6.(3分)直线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1=58°,∠2=58°,∠3=70°,那么∠4等于( )

A .58° B .70° C .110° D .116° 7.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 ∥BE ,且∠D=∠B ;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以上都错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e ,d 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为( ). A. 55° B. 60° C.70° D. 75° 10.用反证法证明“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与b 相交 D .a ⊥b 11.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B+∠BCD=90°; (2)∠1=∠2; (3)∠3=∠4; (4) ∠B=∠5. A .1 B .2 C .3 D .4 d c b a

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1、若∠AOB=650 15’,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_. 2、若∠α与∠β是对顶角,且∠α+∠β=1200 ,则∠α= ,∠β= 3、如图3, 和 相交,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六题 第七题 4、如图4:已知: ,则 5、如图5:已知: , 则 6、如图6, 则 . 7、如图7图①,如果∠ = ∠ ,可得AD ∥BC ,你的根据是 。 8、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这个角是________. 9、因修筑公路需要在某处开凿一条隧道,为了加 快进度,决定在如图9所示的A 、B 两处同时开工.如果在A 地测得隧道方向为北偏东620 ,那么在B 地应按 方向施工,就能保证隧道准确接通.10、如图10,CO ⊥AO ,DO ⊥BO ,∠BOC=300 ,则∠AOD= 度 二、选择题1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 .同位角必相等 B .内错角必相等 C .同旁内角必互补 D .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12、如图, 与 是对顶角的为( ) 第九题 第十题 13、如图13,直线a,b 都与c 相交,由下列条件能推出 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9题 14、如图1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15,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6、如图16,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17、如图17,由已知条件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 ,可推出 B .由 ,可推出 C .由 ,可推出 D .由 ,可推出 18、下列角的平分线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平行线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B .平行线的同位角的平分线 C .平行线的内错角的平分线 D . 对顶角的平分线 19、如图19,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1+∠2+∠3=( ) A 、360° B 、180° C 、120° D 、90° 20、如图20,AB//CD ,BC//DE ,则∠B+∠D 的值为( ) 第二十题 A.90° B.150° C.180° D. 以上都不对 B A C D O 3 1 2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设甲数为a ,乙数为b ,用代数式表示:甲数的31与乙数的21 的差 。 2. 用四舍五入法,把47.6精确到个位的近似值是 。 3. 单项式5232yz x -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4. 把多项式 322445323y x xy y x -+-按y 的降幂排列后,第二项是 。 5. 最大的负整数与绝对值最小的数的和为 。 6. 在公式at v v +=0中,已知3=a ,17=v ,50=v ,则=t 。 7. 某地下管道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要 天可以铺好。 8. 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0(0≠=+a b ax 的解,则 =-+1b a 。 9. 某商品的进价为200元,原价为300元,折价销售后的利润率为5%,则此商品是按原价的 折销售的。 10. 如图是花圃摆放的一组花盆图案(“○”代表红花花盆,“×”代表黄花花盆) (1) (2) (3) (4) 观察图案并探索:在第n 个图案中,红花有 盆,黄花有 盆。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1. 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41 7)417(0=-- B. 3 2)2()3(-=- C.7)13()6(=-++ D. 1800)4(5)9(=?-??- 12. 若室内温度是16℃,室外温度是-5℃,那么室内的温度比室外的温度高( ) A. -21℃ B. 21℃ C. -11℃ D. 11℃ 13. 如果x y 3=,)1(2-=y z ,那么z y x +-等于( ) A. 14-x B. 24-x C. 15-x D. 25-x 1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022=--a a B. y x xy y x 2 22532=+ C. 2 22222613121n m n m n m =+ D. b a ba b a 22265 3121=+ 15. 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 x =-95 B. 32-=x y C. 536 =-x D. 012=-x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b a =,则b c c a -=- B. 若2 2b a =,则b a = C. 若b a =,则c b c a = D. 若c b c a = ,则b a = 17. 已知三个有理数m 、n 、p 满足0=+n m ,m n <,0

初一数学上册“平行线”

第一章平行线 目录 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1.2 平行线的判定(1) (6) 1.2 平行线的判定(2) (8) 1.3 平行线的性质(2) (10) 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3)

1.1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引入: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 角。 a1 a2 a387 6 54 32 1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二.让我们接受新的挑战: ------讨论: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如图:两条直线a1 , a2和第三条直线a3相交。 (或者说:直线 a1 , a2 被直线 a3 所截。)) a1 a2 a387 6 54 32 1 其中直线 a1 与直线 a3 相交构成四个角,直线 a2 与直线 a3 相交构成四个角。所以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就叫它“三线八角”问题。 三.让我们来了解 “三线八角”: 如图:直线 a1 , a2 被直线 a3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a1 a2 a3 8 76 54 321 a1a2 a387 6 5 4 321

1. 观察∠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a1 , a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有。∠2与∠6;∠4与∠8;∠3与∠7 2. 观察∠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有。∠2与∠8 3. 观察∠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答:有。∠3与∠8 四. 知识整理(反思): 问题1.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在“三线八角” 中确定关系角? 确定前提(三线)寻找构成的角(八角)确定构成角中的关系角问题2:在下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角的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五.试试你的身手: 例1:如图:请指出图中的同旁内角。(提示:请仔细读题、认真看图。) 8 7 6 5 4 3 21 A B C D E 答:∠1与∠5;∠4与∠6;∠1与∠A;∠5与∠A 合作学习:请找出以上各对关系角成立时的其余各对关系角。 1. 其中:∠1与∠5 ;∠4与∠6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2.其中:∠1与∠A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一个角的余角是30o,则这个角的补角是 . 2.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o,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 3. 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 . 4. 如图②,∠1 = 82o,∠2 = 98o,∠3 = 80o,则∠4 = 度. 5. 如图③,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 = 28o,则∠BOE = 度,∠AOG = 度. 6. 如图④,AB∥CD,∠BAE = 120o,∠DCE = 30o,则∠AEC = 度. 7.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⑤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70o,则∠OGC = . 8. 如图⑦,正方形ABCD中,M在DC上,且BM = 10,N是AC上一动点, 则DN + MN的最小值为 . 9. 如图所示,当半径为30cm的转动轮转过的角度为120 时,则传送带上的物 体A平移的距离为cm 。 10.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B与∠C互余,将 AB,CD分别平移到图中EF和EG的位置,则△EFG为三角形,若AD=2cm,BC=8cm,则FG = 。 11. 如图9,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3 的内错角等于,∠3的同旁内角等于. 12.如图10,在△ABC中,已知∠C=90°,AC=60 cm,AB=100 cm,a、b、 c…是在△ABC内部的矩形,它们的一个顶点在AB上,一组对边分别在AC 上或与AC平行,另一组对边分别在BC上或与BC平行. 若各矩形在AC 上的边长相等,矩形a的一边长是72 cm,则这样的矩形a、b、c…的个数是_ .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目标与要求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二、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与识别。 三、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四、知识框架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4.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7.垂线性质 (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9.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10.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12.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13.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5 4D 3E 21C B A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 点P 的坐标是( )A 、(-4,3) B 、(4,-3) C 、(-3,4) D 、(3,-4) 2、通过平移,可将图(1)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 (图1) A B C D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cm cm cm 5,4,3 B. cm cm cm 15,8,7 C .cm cm cm 20,12,3 D. cm cm cm 11,5,5 4、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2)21∠=∠;(3) 43∠=∠;(4) 5∠=∠B . A.1 B.2 C.3 D.4 5、两架编队飞行(即平行飞行)的两架飞机A 、B 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A (-1,2)、 B (-2,3) ,当飞机A 飞到指定位置的坐标是(2,-1)时,飞机B 的坐标是( ) A.(l ,5); B.(-4,5); C .(1,0); D.(-5,6) 6、下列图形中,只用一种作平面镶嵌,这种图形不可能是 ( ) (A)三角形 (B)凸四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 (A) (3,2) (B) (3,1) (C)(2,2) (D)(-2,2) 8、若方程组? ??=-=+a y x y x 224中的x 是y 的2倍,则a 等于( ) A .-9 B .8 C .-7 D .-6 9、点P (2,—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 A .(2,4) B .(2,-4) C .(-2,4) D .(-2,-4) 10、已知点P (a ,a-1),则点p 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猜谜语(打两个数学名词) 从最后一个数起: 两牛相斗: 12、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通常在角上钉一 斜条,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1∶5的多边形是______边形 14、两边分别长4cm 和10cm 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cm 15、五子棋和象棋、围棋一样,深受广大棋友的喜爱,其 规则是:15×15的正方形棋盘中,由黑方先行,轮流弈子,在任一方向上连成五子者为胜。如右图是两个五子棋爱好者甲和乙的对弈图;(甲执黑子先行,乙执白子后走),观察棋盘思考:若A ⊥

初一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初一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 (C) 相交或平行. (D) 垂直. 2.判定两角相等,不正确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1=∠2,∠2=∠3,∴∠1=∠3.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A)60°.(B)120°. (C)60°或120°.(D)无法确定.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平面内两个角相等,则他们的两边分别平行.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有两对同位角相等. 6.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 (A)5个.(B)4个.(C)3个.(D) 2个. ()题图6第 二、填空题 ______,因为________.b,b∥c,则______∥7. 如果a∥.c,因为a8.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 9.填注理由:2,∠EF,GH所截,且∠1=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4=180°.试说明:∠3+∠AC3G)解:∵∠1=∠2(4H)∠又∵∠2=5(2)1∴∠=∠5 (F5D1)(∥∴ABCD BE)∴∠3+∠4=180°(度.b∥,若∠1=118°,则∠2=ca10.如图,直线、b被直线所截,且a c1a32b AD三、解答题. .如图,从正方形11ABCD中找出互相平行的边BC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4.8平行线(1)平行线 ◆随堂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3)如果a//b,b//c,则a//c (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 A、0 B、1 C、2 D、3 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 a c,根据是。 ◆典例分析 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

P B C 解: 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 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n m、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 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没有交点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n m、相交于点O,且n l//,则直线l和m的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以上都有可能 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 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 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 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中点, (1)过M点作MN//AD交CD于N; (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 (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B C ●体验中考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的表示方法》

平行线教学设计 柳科九年制学校王智龙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 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借助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迁移导入: 出示课件 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平行线的知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平行现象,同学们自己找找。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行线 1.出示书中三幅情景图,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每幅图中的直线。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画出三组直线 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图形中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吗? 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教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第一个图形两条直线是相交叉的,第二个图形没有交叉。 2.讨论第三个图形的情况 提问:这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回答,可能说相交,也可能会说没有相交,教师引导学生从直线是 无限长这一特点来考虑。 总结得出:它们是相交的。 3.对比后两个图形 提问:第二个图形也是由直线组成的,它与每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让学生发现,每二个图形即使画得无限长,也不会相交。 4.分类、总结平行线概念 引导学生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分为相交与不相交 讲解概念并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 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5.举例说明平行线(或线段) 学生观察教室情景,找出相交与不相交的情形,学生举例,老师提醒学生注 意,是物体的边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

(完整)初一数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提高篇)

初一练习——提高篇 一、选择题: 1.二元一次方程10 +y x的非负整数解共有()对 3= A、1 B、2 C、3 D、4 2.如图1,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 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A.150°B.130°C.120°D.100° 图1 3.已知:│m-n+2│与(2m+n+4)2 互为相反数,则m+n 的值是( ) A.-2 B.0 C.–1 D. 1 4.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5. 已知a.b互为相反数,且| a-b | = 6,则| b-1|的值为() A.2 B.2或3 C.4 D.2或4 6.若2x+3y-z=0且x-2y+z=0,则x : z=() A、1: 3 B、-1 : 1 C、1 : 2 D、-1 : 7 7. 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①a m+1·a=a m+1 ②b n+1·b n-1= ③4x2n+2·[-x n-2]=-3x3n ④[-(-a2)]2=-a4

⑤ (x 4)4=x 16 ⑥ a 5·a 6÷(a 5)2÷a=a ⑦ (-a)( -a)2+a 3+2a 2·(-a)=0 ⑧(x 5)2+x 2·x 3+(-x 2)5=x 5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 关于x 的方程2ax=(a+1)x+6的根是正数,则a 的值为( ) A 、a>0 B 、a ≤0 C 、不确定 D 、a>1 二、填空题: 9.把84623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近似数2.4×105有 ____ 个有效数字,它精确到 ___ 位 10.如图2,A 、O 、B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点,OC 、OD 、OE 是从O 点引出的三条射线,且∠1∶∠2∶∠3∶∠4=1∶2∶3∶4,则∠5=_________. 5 4321A B O C D E 图2 图3 图4 11. 不等式 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 12.(27°12′7″-17°13′55″)×2=_____________. 13. 如图3,∠1=∠2,∠3=∠4,∠A=1100,则X=_________。 x 0 4 32 1 C A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平行线经典证明题 一、选择题: 1.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 5个 B .4个 C . 3个 D . 2个 α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GE ⊥MN ,∠1=130°,则∠2等于 ( ) A .50° B .40° C .30° D .65° 3.如图,DE ∥AB ,∠CAE= 3 1 ∠CAB ,∠CDE=75°,∠B=65°则∠AEB 是 ( ) A .70° B .65° C .60° D .55° 4.如图,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0180=∠+∠+∠γβα B 、0180=∠+∠-∠γβα C 、0180=∠-∠+∠γβα D 、0270=∠+∠+∠γβα 5.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6.如图,OP ∥QR ∥ST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2+∠3=180° B 、∠1+∠2-∠3=90° C 、∠1-∠2+∠3=90° D 、∠2+∠3-∠1=180° 7.如图,AB ∥D E ,那么∠BCD 于( ) A 、∠2-∠1 B 、∠1+∠2 C 、180°+∠1-∠2 D 、180°+∠2-2∠1 二、填空题: 8.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则两条斜边所形成的钝角α=_______度. α 45° 30°

9.求图中未知角的度数,X=_______,y=_______. 10.如图,AB∥CD,AF平分∠CAB,CF平分∠ACD.(1)∠B+∠E+∠D=________;(2)∠AFC=________. 11.如图,AB∥CD,∠A=120°,∠1=72°,则∠D的度数为__________. 12.如图,∠BAC=90°,EF∥BC,∠1=∠B,则∠DEC=________. 13.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则∠AEF的度数等于 14.如图,已知AB∥CD,∠1=100°,∠2=120°,则∠α=____ 三、计算证明题: 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04°-∠2,∠ABC=76°+∠2,BD⊥CD于D,EF⊥CD于F,能辨认∠1=∠2吗?试说明理由. 16..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7.已知:如图23,AD平分∠BAC,点F在BD上,FE∥AD交AB于G,交CA的延长线于E, 求证:∠AGE=∠E。 1∠BAD,试说明:AD∥BC. 18. 如图,AB∥DE,∠1=∠ACB,∠CAB= 2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练习题及答案

例5如图2-6,已知AB ∥CD ,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2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析:标注AB ∥CD ,∠1=∠2 答案:方法一:(标注CF ∥BE ) 解:需添加的条件为CF ∥BE , 理由:∵AB ∥CD , ∴∠DCB=∠ABC. ∵CF ∥BE , ∴∠FCB=∠EBC , ∴∠1=∠2; 方法二:(标注CF ,BE ,∠1=∠2=∠DCF=∠ABE )解:添加的条件为CF ,BE 分别为∠BCD ,∠CBA 的平分线. 理由:∵AB ∥CD , ∴∠DCB=∠ABC. ∵CF ,BE 分别为∠BCD ,∠CBA 的平分线, ∴∠1=∠2. 小结: 解决此类条件开放性问题需要从结果出发,找出结果成立所需要的条件,由果溯因. 例6 如图1-7,已知直线1l 2l P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两点,点P 在AB 上,4l 和1l 、2l 分别 交于C 、D 两点,连接PC 、PD 。 (1) 试求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 如果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 如果点P 在AB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 和A 、B 不 重合) 解:(1)解析:在题目中直接画出辅助线 ∠3=∠1+∠2。理由:如图(1)所示 过点P 作PE ∥1l 交4l 于E ,则∠1=∠CPE , 又因为1l ∥2l ,所以PE ∥2l ,则∠EPD=∠2, 所以∠CPD=∠1+∠2,即∠3=∠1+∠2 (2)解析: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3=∠ 1+∠2的关系不会发生改变。 (3)解析:如图(2)和(3)所以,当P 点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分两种情况: 4.如图2-11,CD 平分∠ACB ,DE ∥AC ,EF ∥CD ,EF 平分∠DEB 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标注CD 平分∠ACB ,DE ∥AC ,EF ∥CD 答案:标注∠CDE=∠ACD=∠DCE=∠DEF=∠BEF 解:EF 平分∠DEB .理由如下: ∵DE ∥AC ,EF ∥CD , ∴∠CDE=∠ACD ,∠CDE=∠DEF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