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控制变频器多段速运行

plc控制变频器多段速运行

plc控制变频器多段速运行
plc控制变频器多段速运行

plc控制变频器多段速运行

一控制要求:

1:利用三菱PLC控制富士FRNIC5000G11系列变频器进行多段速运行,启动后变频器以5HZ的输出频率正传运行20s——15HZ反转运行30s——30HZ反转运行10s——40HZ正转运行20s——50HZ反转运行40s——45HZ正传运行25s——然后又以5HZ正传运行20s,依次循环运转;

2:电机可以随时停止

3:模拟热继电器故障,故障时变频器立即停机,并报警,报警指示灯闪烁10s,然后变频器复位,报警灯熄灭,变频器又正常运行

二控制电路接线图:

三:变频器内代码预置:

F02=1 ,F36=0,F01=0,E02=0,E03=1,E04=2; C05=5HZ, C06=15HZ, C07=30HZ, C08=40HZ,C09=50HZ, C10=45HZ, 此处代码设置并不唯一,提供的只供参考。

四:PLC 梯形图程序

说明:M为三菱PLC的辅助继电器,T为PLC内部定时器,T0-T199共200点是100ms定时器,如T0 K200表示定时时间是20s。

备注说明:此富士变频器最多可调15段速,控制端子是按照二进制代码排列,即变频器最多有四个端子控制。感性趣的爱好者可试着加计数器进去,进行循环有限次的控制。

此程序系本人初学PLC所编写,较为罗嗦,已经经过了实验的检验。有不妥或不合理的地方请多多指正。

PLC梯形图基本基本原理

前言、PLC的发展背景及其功能概述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乃是一种电子装置,早期称为顺序控制器“Sequence Controller”,1978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美国国家电气协会正式命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定义为一种电子装置,主要将外部的输入装置如:按键、感应器、开关及脉冲等的状态读取后,依据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或数值并根据内部储存预先编写的程序,以微处理机执行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及算式运算,产生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到输出装置如:继电器(Relay)的开关、电磁阀及电机驱动器,控制机械或程序的操作,达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或加工程序的目的。并藉由其外围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程序书写器)轻易地编辑/修改程序及监控装置状态,进行现场程序的维护及试机调整。而普遍使用于PLC程序设计的语言,即是梯形图(Ladder Diagram)程序语言。 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1 梯形图工作原理 梯形图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展出来的自动控制图形语言,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自动控制语言,最初只有A(常开)接点、B(常闭)接点、输出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机构装置(今日仍在使用的配电盘即是),直到可程控器PLC出现后,梯形图之中可表示的装置,除上述外,另增加了诸如微分接点、保持线圈等装置以及传统配电盘无法达成的应用指令,如加、减、乘及除等数值运算功能。 无论传统梯形图或PLC梯形图其工作原理均相同,只是在符号表示上传统梯形图比较接近实体的符号表示,而PLC则采用较简明且易于计算机或报表上表示的符号表示。在梯形图逻辑方面可分为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两种,分述如下: 1. 组合逻辑: 分别以传统梯形图及PLC梯形图表示组合逻辑的范例。 传统梯形图PLC梯形图 X0 Y0 X1 Y1 Y2 X2 X3 X4 行1:使用一常开开关X0(NO:Normally Open)亦即一般所谓的〝A〞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未按下)时,其接点为开路(Off)状态,故Y0不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按下按钮)时,其接点变为导通(On),故Y0导通。 行2:使用一常闭开关X1(NC:Normally Close)亦即一般所称的〝B〞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时,其接点为导通,故Y1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反而变成开路,故Y1不导通。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汇总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PLC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专业:自动化 班级:XX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 2013年12月17日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自动化班级: 2班

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力拖动的3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的设计方案。我们运用其原理的思路是:用三套异步电机M1、M2和M3,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电路是在一个设备启动之后另一个设备才能启动运行的一种控制方法,常用于主、辅设备之间的控制,我们使用了PLC进行控制,当按下SB1时,电动机M1会立即启动,而M2会延迟几秒启动,再延迟几秒M3启动。当按下SB2时。电动机M3会停止,而M2会延迟几秒钟停止,再延迟几秒M1会停止。用PLC进行控本设计两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停止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充分体现了PLC在当今社会对生活的重要之处。本设计在顺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动机的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高了电动机的控制水平使电动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根据顺序功能图的设计法联系到现实做出了本设计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的PLC系统设计。 关键词:接触器;PLC控制;顺序启停

1 课程设计背景 (1) 1.1 课程设计的定义 (1)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介 (1) 2 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硬件设计 (3) 2.1 控制对象及要求 (3) 2.2 硬件选型 (3) 2.3 系统I/O分配 (5) 2.4 PLC端子接线图 (5) 3基于PLC的电动机顺序起动/停止控制设计的软件设计 (5) 3.1 编程软件介绍 (5) 3.2 程序流程图 (8) 3.3程序调试 (8) 4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变频器7段速控制的实现与应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变频器多段速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上海大学陈哲2011-11-04 浏览量:关键字:变频器多段速控制 1219 变频器可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目前在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向三相交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等提供可变频率的电源,实现无极调速、自动控制和高精度控制。 一、变频器主电路的接线 FR-A740 变频器主电路的接线端子有6 个,其中输入端子R/L1、S/L2、T/L3 接三相电源,输出端子U、V、W 接三相电机。输入、输出端子不能接错,即电源线必须接到R/L1、S/L2、T/L3 端,绝不能接到U、V、W 端,否则会损坏变频器。主电路接线图如图1 所示。 图1:变频器主电路接线图 变频器的外部控制端子分为控制回路输入信号、频率设定信号(模拟)、继电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模拟量输出等五个部分。各端子的功能可通过改变相关参数值进行变更。 二、变频器的多段速运行 变频器外部端子RH、RM、RL 是速度控制端子。通过这些端子的组合可以实现三段速, 七段速控制。此外,对其它端子进行重新定义,还可以实现十五段速的控制。 1、三段速运行

外部端子RH、RM、RL 是变频器的三速控制端,控制电动机的转速。通过编写PLC 程序控制输出信号,再由PLC 输出信号分别控制变频器RH、RM、RL 端子或直接控制这三个速度控制端的单独通断,就能相应实现电动机的高、中、低三速控制。三种速度的频率分别由参数Pr.4,Pr.5,Pr.6 设定。 2、七段速运行 由于转速档次是按二进制的顺序排列的,故通过控制变频器三个速度端的通断组合实现电动机的七段速运行。各速度端组合一览表如图2 所示。 图2:速度端子组合成七段速一览表 3、十五段速运行 通过RH、RM、RL 和REX 端子的通断组合就可以实现十五段速控制。8-15 档速度频率的参数由Pr.232-Pr.239 相应地进行设置。 三、用变频器实现电动机的五段速控制 1、设计思路 通过编写PLC 程序,将其运行得到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变频器相应的外部速度控制端即,由PLC 控制变频器的STF 和RL、RM、RH 端子的组合通断,实现电动机的五段速控制。 2、PLC 控制程序与系统接线图 (1)PLC 的I/O 分配 输入:X0:停止按钮;X1:启动按钮;X2:运行速度3;X3:运行速度4;X4:运行速度5。 输出:Y0:运行信号(送至STF 端);Y1:速度控制(送至RL 端);Y2:速度控制(送至RM 端);Y3:速度控制(送至RH 端)。

PLC控制变频器实现多段速控制

PLC控制变频器实现多段速控制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传动与控制技术成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电气传动技术面临着一场历史革命,即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和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取代模拟控制技 术已成为发展趋势。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当今节电、改善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环境、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主要手段。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是PLC和变频器的组合运用,并且产生了多种多样的PLC控制变频器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PLC的模拟量输出模块控制变频器,PLC还可以通过485通信接口控制变频器,也可以利用PLC的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控制变频器。下面我们以PLC控制变频器实现三段速控制为例来介绍PLC和变频器的组合运用情况: 一、任务引入 现有一台生产机械共有七挡转速,相应的频率为正转:15Hz、25Hz、50Hz、20Hz,中间停顿2s后反转:15 Hz、30 Hz、10 Hz;最后停止。我们可以通过7个按钮来控制其速度的转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变频器的调速可以连续进行,

也可以分段进行,此机械不需要连续调速,只需分段调速即可,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应用来学习PLC的开关量直接对变频器实现多段速调速。 二、参数设置 设定基本参数:需要设置的基本参数有Pr.4、Pr.5 、Pr.6、Pr.9、Pr.24 Pr.25 Pr.26 Pr.27等。 设定Pr.79=3,“EXT”灯和“PU”灯均亮。 三、控制线路的连接 PLC控制变频器实现多段速控制的接线图如图1所示。 变频器的多段速控制端子RH、RM、RL分别由PLC的三个开关量输出控制,SF1和ST1控制接触器KM,从而控制变频器的通、断电;SF2和ST2控制变频器的运行;RST用于变频器排除故障后的复位;SB1-SB6是6挡转速的选择按钮。 四、PLC编程 PLC编程见图2。 图2 正确地编写程序是实现PLC控制功能的关键,根据控制要求,编写的程序可以分作几个模块,以上列举的是对几个按钮控制端的分配,具体哪个按钮控制哪个段速,由读者自行决定。 在对于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拖动系统当中,单用变频器实现对电动机的无级调速,可能会由于所需控制开关较多,

变频器多段速的PLC控制

变频器多段速的PLC控制 陈竹 现代功率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性能日新月异,有调速范围宽、调速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行效率高、功率因数高、操作方便、便于同其他设备接口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变频器的用途越来越广。 变频器分为交--交和交--直--交两种形式。交--交变频器可将工频交流直接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交--直--交变频器则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然后再把直流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其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主要由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控制电路组成。 图1 变频器基本结构 整流器主要是将电网的交流整流成直流;逆变器是通过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将直流转换成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中间环节又叫中间储能环节,由于变频器的负载一般为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运行中中间直流环节和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交换,这种无功功率将由中间环节的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抗器)来缓冲;控制电路主要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 1. 认识一台变频器 LG公司生产的SV-iG5系列变频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紧凑小巧的经济型变频器,其外观如图2所示。该系列的变频器具有如下特性:

图2 iG5变频器 功率/电压等级:~ kW,200-230VAC,1相;~ kW,200-230VAC,三相;~ kW,380-460VAC,三相。 变频器类型:采用IGBT的PWM控制。 控制方式:V/F空间矢量技术 内置总线:RS-485,ModBus—RTU 内置PID控制,制动单元 输出150%转矩 防失速功能,8步速控制,三段跳跃频率 三个多功能输入,一个多功能输出,模拟输出(0~10V) 1~10kHz载波频率 虽然iG5的功能提高,但体积确比以前的iG系列减小,更便于安装。iG5最大减小了总体积的50%,采用小的控制面板和重量较轻的导轨安装。使用更先进的控制盘结构和系统设计。广泛应用于纺织、洗涤、加工机械等领域。iG5变频器的外表接线如图3所示,若变频器的输入电源是单相时,图中的“S”端子不存在。

『PLC在变频调速中的应用三』变频器多段速调速、PNP与NPN接线

『PLC在变频调速中的应用三』变频器多段速调速、PNP与NPN接线 原创2017-08-27认真PLC技术支持 本系列共分四节: 变频器的基本知识 变频器面板调速 变频器多段速 模拟量无极调速 把PLC与变频器在调速方面的应用基本都介绍了,本系列主要以西门子S7-200系列PLC与MM440变频器为主。 本篇是系列第三讲:多段速 多段速在变频器控制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调速方式。本文知识点包括接线图、变频器参数、程序,有条件的可以边看边做实验。

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多动手多思考进步才快。 用操作面板手动调速比较简单,面板调速不易实现自动控制。变频器常见的控制方式是,通过端子调整变频器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多段速的应用,介绍端子控制模式。 1、继电器输出型PLC控制多段速 例子: 用一台继电器输出型CPU,控制一台MM440变频器。 当按下按钮SB1时,电机以5Hz的频率正转。 当按下按钮SB2时,电机以15Hz的频率正转。 当按下按钮SB3时,电机以15Hz的频率反转。 当按下按钮SB4时,电机停止运行。 电动机的技术参数,功率0.06KW、额定转1430r/min、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0.35A、额定频率50Hz。设计方案并编写程序。 1.1、主要的软件和硬件配置 ①软件:STEP 7 MicroWIN V4.0 。 ②硬件:变频器MM440一台。 ③硬件:CPU226CN一台。 ④硬件: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 ⑤硬件:编程电缆一根。 电气接线图如下

1.2、变频器参数设置 根据上图所示设定为:当端子DIN1接通时对应一个频率,当端子DIN1和DIN2同时接通时对应一个频率,当端子DIN3接通时为反转,断开时为正转。 变频器参数较多也比较灵活,当熟悉了参数后可根据自己的工艺随 时调整。本例各个端子功能就根据以上设定。 根据以上配置设定如下参数: P0003=2:专家级 P0010=1:修改电机参数 P0304=380:额定电压 P0305=0.35:额定电流 P0307=0.06:额定功率 P0310=50:额定频率 P0311=1430:额定转速 P1000=3:频率源为固定频率 P1080=0:电动机最小频率 P1082=0:电动机最大频率 P1120=10:加速时间:10s P1121=10:减速时间:10s P0700=2:命令源为端子输入 P0701=16:固定频率设定值 (直接选择 + ON 命令) P0702=17:固定频率设定值 (直接选择 + ON 命令) P0703=12:反转 P1001=5:固定频率1 P1001=10:固定频率2

PLC与变频器控制电机多段速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报告书 题 目 基于 PLC 、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多段速 院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1电气(一)班 组 长 姓 名 周 颖 同 组 学 生 李静 洪润娜 设 计 地 点 工科楼 设 计 学 时 2周 指 导 教 师 刘旭明等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成绩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二、设计思路 (1) 三、系统硬件设计 (1) PLC (1) 变频器 (3) I/O接线图设计 (9) 四、系统软件设计 (10) 系统流程图 (10) 程序编制步骤 (10) 五、调试过程与结果 (14) 六、总结与体会 (14) 七、参考资料 (14) 八、附录 (15)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是考察学生利用大学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系统方案设计并最终完成系统硬件连接和软件调试,能够使学生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撰写一篇符合规范的设计说明书或技术总结报告文档,并参加答辩,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包括: 1)搭建所设计的系统硬件电路,完成系统调试,实现设计功能,并在验收 现场演示运行效果。 2)设计结束,对设计成果进行五分钟PPT汇报,并参与答辩。 3)设计结束,上交开题报告书及技术报告等相关设计材料。 二、设计思路 本系统主要由控制信号、控制台、PLC、变频器、三相电动机组成,由图可知,本文通过PLC控制变频器达到变频调速的目的,从而实现交流电机的正转、起停、加速、减速控制以及速度的调节,并且能够在在控制台上进行操作,控制电机调速。 用PLC、变频器设计一个电动机的七速运行的控制系统。 其控制要求如下: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以15Hz速度正传,按下功能2速键后转为20Hz速度运行,按下功能3速键转为35Hz速度运行,按下4速键转为40Hz速度运行,按下5速键变为55Hz速度运行,按下6速键变为60Hz速度运行,按下7速键以频率为75Hz速度运行,也可进行减速调节,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即停止。 三、系统硬件设计 PLC 基本结构: 本次实践采用的PLC型号为FX3U—64M。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

PLC与变频器控制电机多段速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报告书 题 目 基于 PLC 、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多段速 院 部 名 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1电气(一)班 组 长 姓 名 周 颖 同 组 学 生 静 洪润娜 设 计 地 点 工科楼 设 计 学 时 2周 指 导 教 师 旭明等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成绩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二、设计思路 (1) 三、系统硬件设计 (1) 3.1 PLC (1) 3.2变频器 (3) 3.3 I/O接线图设计 (9) 四、系统软件设计 (10) 4.1 系统流程图 (10) 4.2 程序编制步骤 (10) 五、调试过程与结果 (14) 六、总结与体会 (14) 七、参考资料 (14) 八、附录 (15)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是考察学生利用大学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系统方案设计并最终完成系统硬件连接和软件调试,能够使学生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撰写一篇符合规的设计说明书或技术总结报告文档,并参加答辩,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包括: 1)搭建所设计的系统硬件电路,完成系统调试,实现设计功能,并在验收 现场演示运行效果。 2)设计结束,对设计成果进行五分钟PPT汇报,并参与答辩。 3)设计结束,上交开题报告书及技术报告等相关设计材料。 二、设计思路 本系统主要由控制信号、控制台、PLC、变频器、三相电动机组成,由图可知,本文通过PLC控制变频器达到变频调速的目的,从而实现交流电机的正转、起停、加速、减速控制以及速度的调节,并且能够在在控制台上进行操作,控制电机调速。 用PLC、变频器设计一个电动机的七速运行的控制系统。 其控制要求如下: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以15Hz速度正传,按下功能2速键后转为20Hz速度运行,按下功能3速键转为35Hz速度运行,按下4速键转为40Hz速度运行,按下5速键变为55Hz速度运行,按下6速键变为60Hz速度运行,按下7速键以频率为75Hz速度运行,也可进行减速调节,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即停止。 三、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 基本结构: 本次实践采用的PLC型号为FX3U—64M。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操作试卷(plc与变频器组合多段速控制系统等)

试题1: 设计安装PLC 与变频器组合多段速控制系统 控制要求:系统由PLC 、变频器、电动机及各种开关等器件、耗材组成,要求系统压下启动按钮后电动机以20Hz 频率正转启动,5S 后系统停止,电动机暂停3S ,电动机以30H 频率反转启动,6S 后系统停止,电动机暂停2S 后重复上述循环,运行中压下停止按钮则系统结束当前循环后方能停止,如未压下停止按钮,则系统在完成3个循环后自动停止。要求系统具有电源指示灯、正转指示灯和反转指示灯。 本题分值:40分 考核时间:90分钟 考核要求: 1.电路设计:根据任务,设计主电路电路图,列出PLC 控制I /O 口(输入/输出)元件地址分配表,根据加工工艺,设计梯形图及PLC 控制I /O 口(输入/输出)接线图,写出变频器基本参数,根据梯形图,列出指令表。 2.安装与接线:根据现场提供的设备和线材进行合理的安全与接线,安装完毕整体达到正确,准确和美观的目的。 3.PLC 编程软件操作:熟练正确地将所编程序输人PLC ;按照被控设备的动作要求进行模拟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4.变频器参数设定:根据工作需要和系统要求,合理设置变频器参数,使之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并能做到必要的保护。 5.通电试验: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万用表,进行仔细检查,后通电试验,并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考核技术文件: 1. 绘制I/O 分配表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2.写出变频器基本参数 3.绘制电路原理图 试题2:读图与分析。 本题分值:20分 考核时间:30分钟 考核要求: 1.识读如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 2.回答如下问题(答案写在试卷反面) (1)为何M2和M3的控制使用KA取代接触器?(2)FU1和FU2分别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3)请说明本电路有哪些控制方式?

PLC控制变频器实现多段速运行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分院 项 目 作 业 课程变频器与PLC控制技术班级机电1001 姓名傅杰 学号1030345149 任课教师魏翠琴 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机电工程分院 二0一二年

一.实训任务 用PLC、变频器设计一个电动机的三速运行的控制系统。其控制要求如下: 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以30Hz速度运行,5S后转为45Hz 速度运行,再过5S转为20Hz速度运行,按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 二、变频器的多段调速应用 变频器的多段调速就是通过变频器参数来设定其运行频率,然后通过变频器的外部端子来选择执行相关参数 所设定的运行频率。 多段调速是变频器的一种特殊的组合运行方式,其运行频率由PU单元的参数来设置,启动和停止由外部输入 端子来控制。 Pr.4、Pr.5、Pr.6为3段速度设定,至于变频器实际运行哪个参数设定的频率,则分别由其外部控制端子RH、RM、RL的闭合来决定。 三、软件设计思路 电动机的三速运行采用变频器的多段速度来控制;变频器的多段运行信号通过PLC的输出端子来提供,即通 过PLC控制变频器的RH、RM、RL以及STF端子与 SD端子的通和断。 四.任务实施

1.设计电路,画出电器原理图 2.列出PLC的I/O分配表 I O PLC地址外部设备功能PLC地址外部设备功能 X0 SB1 启动Y0 变频器 STF端子输出是电机正传 X1 SB2 停止Y1 变频器 RH端子输出使电机高速转 Y2 变频器 RM端子输出使电机中速转 Y3 变频器 RL端子输出使电机低速转

3.编写PLC程序,并进行调试 LD X0 AND T1 OR MO ANI T2 ANI X1 OUT Y2 OUT MO LD M0 OUT Y0 AND T1 OUT T0 K25 ANI T1 OUT T2 K50 OUT Y1 LD M0 LD MO AND T2 AND T0 OUT Y3 OUT T1 K25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季汉棋 江苏省盐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2400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归纳总结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四种编程方式的思路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PLC,梯形图,顺序控制,起保停电路,步进梯形指令,移位寄存器,置位复位指令。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秒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二、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操作试卷(plc与变频器组合多段速控制系统等)

试题1:设计安装PLC与变频器组合多段速控制系统 控制要求:系统由PLC、变频器、电动机及各种开关等器件、耗材组成,要求系统压下启动按钮后电动机以20Hz频率正转启动,5S后系统停止,电动机暂停3S,电动机以30H频率反转启动,6S后系统停止,电动机暂停2S后重复上述循环,运行中压下停止按钮则系统结束当前循环后方能停止,如未压下停止按钮,则系统在完成3个循环后自动停止。要求系统具有电源指示灯、正转指示灯和反转指示灯。 本题分值:40分 考核时间:90分钟 考核要求: 1.电路设计:根据任务,设计主电路电路图,列出PLC控制I/O口(输入/输出)元件地址分配表,根据加工工艺,设计梯形图及PLC控制I/O口(输入/输出)接线图,写出变频器基本参数,根据梯形图,列出指令表。 2.安装与接线:根据现场提供的设备和线材进行合理的安全与接线,安装完毕整体达到正确,准确和美观的目的。 编程软件操作:熟练正确地将所编程序输人PLC;按照被控设备的动作要求进行模拟调试,达到设计要求。 4.变频器参数设定:根据工作需要和系统要求,合理设置变频器参数,使之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并能做到必要的保护。 5.通电试验: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万用表,进行仔细检查,后通电试验,并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 考核技术文件: 1.绘制I/O分配表

2.写出变频器基本参数 参数号功能设定值参数号功能设定值 3.绘制电路原理图 试题2:读图与分析。 本题分值:20分 考核时间:30分钟 考核要求: 1.识读如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 2.回答如下问题(答案写在试卷反面) (1)为何M2和M3的控制使用KA取代接触器 (2)FU1和FU2分别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3)请说明本电路有哪些控制方式

多段速度选择变频器调速

等级: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多段速度选择变频器调速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191 学号 201101029118 姓名徐瑞先 指导教师赵葵银、李祥来、沈细群等 2014年6月23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课题多段速度选择变频器调速 专业班级自动化 1191 学生姓名徐瑞先 学号 201101029118 指导老师赵葵银、李祥来、沈细群等 审批黄峰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年6月23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4年7月4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设计内容: 1.使用三菱变频器FR D-720,控制交流电动机调速。 2.确定设计方案。 3.采用15段速度控制变频器的运行。 4.正确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5.正确地在实验装置上对变频器与交流电机进行接线。 6.并记录各段速的变频器运行频率。 设计要求: 1.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给出具体设计思路和电路; 3.分析所有单元电路与总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试验调试。并给出必要的波形分析。 4.绘制总电路图, 5.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1.设计参数 1)输入输出电压:(AC)220(1+15%)、 2)FR-D720变频器 3)DJ16三相鼠笼式异步电机 4)变频调速控制板 2.可提供实验与仿真条件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训练室提供实验条件 说明书格式目录 1.课程设计封面; 2.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设计总体思路,主电路设计; 5.控制单元电路设计(各单元电路图); 6.实验或仿真调试等。 7.总结与体会; 8.附录(完整的总电路图); 9.参考文献; 10、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

PLC顺序控制梯形图的四种方式

PLC顺序控制设计法编制梯形图的四种方 式 季汉棋 江苏省盐城市中等专业学校224005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归纳总结了顺序控制设计法四种编程方式的思路和特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PLC,梯形图,顺序控制,起保停电路,步进梯形指令,移位寄存器,置位复位指令。 可编程控制器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公司F1系列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秒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一、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二、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三菱plc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法

三菱plc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法 plc外部接线简单方便,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的设计,编制梯形图是最常用的编程方式,使用中一般有经验设计法,逻辑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移植法和顺序控制设计法,其中顺序控制设计法也叫功能表图设计法,功能表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特性的图形,它主要是由步、转换、转换条件、箭头线和动作组成。这是一种先进的设计方法,对于复杂系统,可以节约60%~90%的设计时间.我国1986年颁布了功能表图的国家标准(gb6988.6-86)。有了功能表图后,可以用四种方式编制梯形图,它们分别是:起保停编程方式、步进梯形指令编程方式、移位寄存器编程方式和置位复位编程方式。本文以三菱plc为例,说明实现顺序控制的四种编程方式。 例如:某plc控制的回转工作台控制钻孔的过程是:当回转工作台不转且钻头回转时,若传感器x400检测到工件到位,钻头向下工进y430当钻到一定深度钻头套筒压到下接近开关x401时,计时器t450计时,4s后快退y431到上接近开关x402,就回到了原位。功能表图见图1: 图1 功能表图 1 使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电路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需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各种型号plc的指令系统都有相关指令,加上该电路利用自保持,从而具有记忆功能,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相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编程方法通用性强,编程容易掌握,一般在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plc改造过程中应用较多。如图2为使用起保停电路编程方式编制的与图1顺序功能图所对应的梯形图,图2中只有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及输出线圈组成。 图2 起保停电路实现顺序控制 2 使用步进梯形指令的编程方式 步进梯形指令是专门为顺序控制设计提供的指令,它的步只能用状态寄存器s来表示,状态寄存器有断电保持功能,在编制顺序控制程序时应与步进指令一起使用,而且状态寄存器必须用置位指令set置位,这样才具有控制功能,状态寄存器s才能提供stl触点,否则状态寄存器s与一般的中间继电器m

PLC梯形图地基本原理

前言、PLC 的发展背景及其功能概述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乃是一种电子装置,早期称为顺序控制器“Sequence Controller”,1978 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美国国家电气协会正式命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其定义为一种电子装置,主要将外部的输入装置如:按键、感应器、开关及脉冲等的状态读取后,依据这些输入信号的状态或数值并根据内部储存预先编写的程序,以微处理机执行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及算式运算,产生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到输出装置如:继电器(Relay)的开关、电磁阀及电机驱动器,控制机械或程序的操作,达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或加工程序的目的。并藉由其外围的装置(个人计算机/程序书写器)轻易地编辑/修改程序及监控装置状态,进行现场程序的维护及试机调整。而普遍使用于PLC 程序设计的语言,即是梯形图(Ladder Diagram)程序语言。 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 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 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1 梯形图工作原理 梯形图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发展出来的自动控制图形语言,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自动控制语言,最初只有A (常开)接点、B (常闭)接点、输出线圈、定时器、计数器等基本机构装置(今日仍在使用的配电盘即是),直到可程控器PLC 出现后,梯形图之中可表示的装置,除上述外,另增加了诸如微分接点、保持线圈等装置以及传统配电盘无法达成的应用指令,如加、减、乘及除等数值运算功能。 无论传统梯形图或PLC 梯形图其工作原理均相同,只是在符号表示上传统梯形图比较接近实体的符号表示,而PLC 则采用较简明且易于计算机或报表上表示的符号表示。在梯形图逻辑方面可分为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两种,分述如下: 1. 组合逻辑: 分别以传统梯形图及PLC 梯形图表示组合逻辑的范例。 传统梯形图 PLC 梯形图 X0X1Y0X4 Y1X2X3 Y2 X0 Y0 X1Y1Y2 X2X3 X4 行1:使用一常开开关X0(NO :Normally Open )亦即一般所谓的〝A 〞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未 按下)时,其接点为开路(Off )状态,故Y0不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按下按钮)时,其接点变为导通(On ),故Y0导通。 行2:使用一常闭开关X1(NC :Normally Close )亦即一般所称的〝B 〞开关或接点,其特性是在平常时, 其接点为导通,故Y1导通,而在开关动作时,其接点反而变成开路,故Y1不导通。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器常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变频调速技术是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作为变频调速系统的核心—变频器的性能也越来越成为调速性能优劣的决定因素,除了变频器本身制造工艺的“先天”条件外,对变频器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工业实际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各种变频器控制方式的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1、变频器简介 1.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变频器是把工频电源(50Hz或6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直流中间电路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平滑滤波,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逆变成交流电。对于如矢量控制变频器这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变频器来说,有时还需要一个进行转矩计算的CPU以及一些相应的电路。 1.2 变频器的分类 变频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照主电路工作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按照开关方式分类,可以分为PAM控制变频器、PWM控制变频器和高载频PWM控制变频器;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V/f控制变频器、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和矢量控制变频器等;按照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变频器、高性能专用变频器、高频变频器、单相变频器和三相变频器等。 2、变频器中常用的控制方式 2.1 非智能控制方式

在交流变频器中使用的非智能控制方式有V/f协调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 (1) V/f控制 V/f控制是为了得到理想的转矩-速度特性,基于在改变电源频率进行调速的同时,又要保证电动机的磁通不变的思想而提出的,通用型变频器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V/f控制变频器结构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变频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不能达到较高的控制性能,而且,在低频时,必须进行转矩补偿,以改变低频转矩特性。 (2) 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控制是一种直接控制转矩的控制方式,它是在V/f控制的基础上,按照知道异 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对应的电源频率,并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就可以使电动机具有对应的输出转矩。这种控制方式,在控制系统中需要安装速度传感器,有时还加有电流反馈,对频率和电流进行控制,因此,这是一种闭环控制方式,可以使变频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对急速的加减速和负载变动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3) 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是通过矢量坐标电路控制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大小和相位,以达到对电动机在d、q、0坐标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别进行控制,进而达到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目的。通过控制各矢量的作用顺序和时间以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又可以形成各种PWM波,达到各种不同的控制目的。例如形成开关次数最

变频器3段速运行

图 3-10 PLC和MM440变频器联机三段速控制电路 2.PLC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变频器MM440数字输入DIN1、DIN2端口通过P0701、P0702参数设为三段固定频率控制端,每一段的频率可分别由P1001、P1002和P1003参数设置。变频器数字输入DIN3端口设为电动机运行、停止控制端,可由P0703参数设置。PLC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见表3-6。 表3-6 PLC输入/输出分配表 输入输出 电路符号地址功能地址功能 SB1 I0.1 起动按钮Q0.1 DIN1 TB1 I0.2 停止按钮Q0.2 DIN2 Q0.3 DIN3 3. PLC程序设计 程序执行要求:按下起动按钮SB1后,输入继电器I0.1得电,输出继电器Q0.1和Q0.3置位,同时定时器T37得电计时。Q0.3输出,变频器MM440的数字输入端口DIN3为“ON”,得到运转信号,Q0.1输出,数字输入端口DIN1为“ON”状态,得到频率指令,电动机以P1001参数设置的固定频率1(15HZ)正向运转;T37正转定时到18s,位常开触点闭合,使输出继电器Q0.2置位、Q0.1复位(注意:Q0.3保持置位),同时定时器T38得电计时。变频器MM440的数字输入端口DIN3仍为“ON”,得到运转信号,Q0.2输出,数字输入端口DIN2为“ON”状态,得到频率指令,电动机以P1002参数设置的固定频率2(-30HZ)反向运转,T38反转定时20s,T38位常开触点闭合,输出继电器Q0.1再次置位输出,变频器MM440的数字输入端口DIN1、DIN2和DIN3均为“ON”状态,电动机以P1003参数设置的固定频率3(50HZ)正向运转;按下停止按钮TB1时,PLC输入继电器I0.2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使输出继电器Q0.1—Q0.3复位,此时变频器MM440的数字输入端口DIN1、DIN2和DIN3均为“OFF”状态,电动机停止运转。PLC运行参考程序如图3-11所示。

浅谈变频器多段速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15848612.html, 浅谈变频器多段速控制 作者:施娟娟 来源:《广告大观·媒介》2018年第06期 摘要:变频器可以对电动机进行多段速控制,在自动控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三菱变频器E740对电动机的三段速、七段速和十五段速控制的参数设置、变频器连线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变频器;PLC;多段速控制;公共端 变频器可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频率可控制的交流电,用于交流电动机转速的无极调速和高精度等控制,在自动控制中被广泛应用。变频器的多段速就是指电动机在工作中需要不同速度段运行,实现控制是通过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改变电动机转速。在变频器内部可以设定多种速度,改变其控制速度端子的接线功组合就可以改变输出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下面就三菱变频器E740来谈谈变频器的多段速控制。 菱变频器E740接线端子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主电路由电源输入端子R/L1、 /S/L2/、T/L3,输出端子U、V、W组成。变频器的控制电路主要由公共端、速度控制端、正反转控制端、电脑连续接端、模拟量输入端等组成。变频器中部分端子的功能可通过改变数值进行变更。 变频器的接线端子RH、RM、RL是速度控制端子,通过这些端子的组合可以实现电动机三段速、七段速控制。此外,通过参数设定,改变输出端子功能,重新定义REX,可实现十五段速的控制。 一、三段速控制 电动机三段速控制时,用到变频器的公共端SD、正反转STF(STR)、RL、RM、RH幾个端子。将变频器的RL、RM、RH、STF端子分别与SB1、SB2、SB3、启动按钮的一端相连,SD与SB1、SB2、SB3、启动按钮的另一端相连,如图1所示。设置变频器参数,在PU 模式下,按SET键,把ALLC设置为1(参数清零),把Pr4(RH)的频率设置为15Hz,Pr5(RL)的频率设置为10Hz,Pr6(RM)的频率设置为5Hz。 按启动按钮,变频器STF端导通。再按SB1按钮,变频器RL端子导通,电机运行速度为第一段速5Hz。断开SB1,按SB2按钮,变频器RM端子导通,电机运行速度为第二段速 10Hz。断开SB2,按按钮SB3,变频器RH端子导通,电机运行速度为第三段速15Hz。按停止按钮X0,电机停止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