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复习思考题完整版(2019.04)

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 2.机器和机构有何联系与区别?构件和零件有何联系与区别? 3.试列举3个机构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4.试列举3个机器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5.构件自由度的定义?机构自由度的定义? 6.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的定义?运动副的分类?平面高副与平面低副的区别? 7.运动链的定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8.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公式)? 9.什么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应如何处置? 10.什么是基本杆组?基本杆组的自由度是多少?基本杆组中运动构件数与 低副是如何匹配的? 11.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机构的结构分析步骤如何? 12.为什么要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的条件?一个高副需要用什么来替 代?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3.等腰梯形机构、平行四边形及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各属于什么机构?有什 么特征? 1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有哪几种方式?试分别举例说明平面四杆机构的演 化? 15.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条件是什么? 16.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 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17.曲柄滑块机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急回特性? 18.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19.行程速比系数K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公式)?与急回特性之间的关系怎 样?

20.压力角的定义?与传动角的关系?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可能出现在什 么地方?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21.凸轮机构的有几种分类方式?各有什么特征? 22.描述凸轮机构工作情况的参数有哪些? 23.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 24.为什么要进行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应满足什么条件? 25.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的设计思想? 26.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哪一轮廓曲线上度量?压力角变化对凸轮 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与凸轮几何尺寸有何关系? 27.滚子半径的选择与理论轮廓曲率半径有何关系?如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失 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8.从动件的偏置方向应根据什么原则?为什么? 第5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29.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的齿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30.为什么说啮合线是“四线合一”?“四线合一”对齿轮传动具有什么好 处? 3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具有哪些特征?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 齿轮标准安装时具有哪些特点? 32.什么是渐开线齿廓的运动可分性?为什么它对传动有利? 3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是指哪些?主要几何尺寸如何计算(公 式)? 34.渐开线直齿轮、斜齿轮和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各是 什么? 35.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公式)? 36.分度圆和节圆、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何区别?分度圆和节圆在什么情况下 相重合? 37.何谓根切?有何危害?造成根切的原因是什么? 38.齿轮为什么要进行变位?正变位齿轮、标准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在齿形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初三化学托盘天平的使用

一、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将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防止砝码生锈造成称量的误差),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c)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d)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动砝码或游码。e)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5.“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6.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

1下图是李阳同学在理科试验操作考试中,配制50g5%NaCI溶液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称取固体B.量取液体 C.用过后滴管的放置 D.转移溶液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质量B.检查气密性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盛CH4集气瓶的放置 3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A.称量药品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 D.过滤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思考题整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思考题整理完整版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容器几何尺寸:(1)容器的大小;(2)形状h/D;h/D为0.25时杀菌时间最短。 导热型圆罐的杀菌时间(扎丹):t0=A(8.3hD+D2) 8.什么是致死率及部分杀菌量? 致死率:致死率是热力致死时间的倒数,热力致死时间Ti的倒数1/Ti为在温度θi 杀菌1min所取得的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称为致死率. (以热处理时间为横坐标,以致死率为纵坐标图为致死率图。) 部份杀菌量:细菌在T℃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为I分钟,在T℃加热了t钟,则在T℃温度下完成的杀菌程度为t/τ。 9.说明比奇洛基本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图表示杀菌时间的推算方法。 基本原理:找出罐头食品传热曲线和各温度时细菌热力致死时间性的关系,为罐头食品杀菌操作(理论上达到完全无菌程度)推算预定杀菌温度工艺条件下需要的加热冷却时间。(图自己补,分别是食品传热曲线,热力致死时间曲线,致死率曲线,三幅图加上文字表述)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与酸度有什么关系?(网上找的) 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很大。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偏酸性时,促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作用更明显。酸度不同,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微生物在同一杀菌温度,随着pH的下降,杀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所以食品的酸度越高,pH越低,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越弱。酸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的程度随酸的种类而异,一般认为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苹果酸次之,柠檬酸稍弱。由于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食品酸度与微生物耐热性这一关系在罐头杀菌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酸度高,pH低的食品杀菌温度低一些,时间可短一些; 酸度低,pH高的食品杀菌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 10.为什么要进行反压冷却?如何进行操作?(网上找的) 为减少冷却阶段罐内外压力差防止容器变形、损坏玻璃罐跳盖等现象,常采用反压冷却。 加压冷却(反压冷却):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 (要注意的是,杀菌锅温度声高到了杀菌温度T,并不意味着罐内食品温度也达到了杀菌温度的要求,实际上食品尚处于加热升温阶段。对流传热型食品的温度在此阶段内常能迅速上升,甚至于到达杀菌温度。而导热型食品升温很慢,甚至于开始冷却时尚未能达到杀菌温度。因此冷却时需要加反压) 操作: 一般高温杀菌115~1210C,需打入137.3~166.7kPa的压力。 杀菌釜内反压力的大小,以使杀菌釜内总压力(蒸汽压力与补充压力之和平等于 或稍大于罐内压力与允许压力差Δp允的好,即: p釜=p 釜蒸+p反≥p2-Δp允 p反=p2 -p釜蒸-Δp允 反压杀菌冷却时所补充的压缩空气应使杀菌釜内压力恒定,一直维持到镀锡罐内 压力降到1+Δp允大气压,玻璃罐内压力降到常压时才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 11.说明内容物腐败变质的类型,分析其原因。 胀罐:从程度分隐胀、轻胀、硬胀 从性质分:理化性胀罐、细菌性胀罐。氢胀:[H+]↑→罐壁腐蚀→ H2↑假胀:装量过多,真空度低 教育资料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网络安全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 为了有效评估某个机构的安全需求,并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负责安全的管理员需要一些系统性的方法来定义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方法,这一套系统体系架构便称为安全体系架构。 2.被动和主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 被动威胁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威胁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 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 被动攻击:消息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 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和拒绝服务。 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5.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机制的分类。 特定安全机制:为提供osi安全服务,可能并到适当的协议层中。 普通安全机制:没有特定osi安全服务或者协议层的机制。 第二章 1.对称密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明文,加密算法,秘密密钥,密文,解密算法。

2.加密算法使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什么? 替换和排列组合 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区别是什么? 流密码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加密,分组时若干比特同时加密。比如DES是64bit的明文一次性加密成密文。 密码分析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说密码中,比特流的很多统计特性影响到算法的安全性。密码实现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流密码通常是在特定硬件设备上实现。分组密码可以在硬件实现,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实现。 4.攻击密码的两个通用方法是什么? 密码分析与穷举法(暴力解码) 5.为什么一些分组密码操作模式只使用了加密,而其他的操作模式使用了加密又使用了解密 答:出于加密与解密的考虑,一个密码模式必须保证加密与解密的可逆性。在密码分组链接模式中,对明文与前一密文分组异或后加密,在解密时就要先解密再异或才能恢复出明文;在计数器模式中,对计数器值加密后与明文异或产生密文,在解密时,只需要相同的计数器加密值与密文异或就可得到明文。 6.为什么3DES的中间部分是解密而不是加密? 3DES加密过程中使用的解密没有密码方面的意义。唯一好处是让3des使用者能解密原来单重des使用者加密的数据。 第三章

(完整版)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托盘天平的使用练习 一、选择题 1.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所示,则应() A. 将游码向左调节 B. 将游码向右调节 C. 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 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天平左盘下沉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B.每移动一次天平的位置,都要重新调节衡梁平衡 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则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天平托盘哪边下沉,平衡螺母就向哪边调 3.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把水倒入右盘中称量 B. 用手拿着法码也是可以的 C. 物体放入左盘后可用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 D.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4.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5.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A. 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边 B. 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的右边 C. 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 D. 使用生锈的砝码 6.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7.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8.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然后读出示数 D.不用天平测量质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仿真技术实验程序及思考题解答完整版汇总

实验一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中m 文件的编写; 2. 掌握龙格-库塔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假设单变量系统如图所示。试根据四阶龙格-库塔法,求系统输出y 的动态响应。 1.首先把原系统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CX y bu AX X ,根据四阶龙格-库塔公式, 可得到: ?? ??? =++++=+++1143211) 22(6 k k k k CX y K K K K h X X (1) 其中: ?? ???????+++=+++=+++=+=) ()() 2()2()2()2()(3423121h t bu hK X A K h t bu K h X A K h t bu K h X A K t bu AX K k k k k k k k k (2) 根据(1)、(2)式编写仿真程序。 2.在Simulink 环境下重新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并和1中结果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要求给出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 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单从每一步看,步长越小,截断误差就越小,但随着步长的缩小,在一定求解范围内所要完成的步数就增加,不但引起计算量的增大,而且可能导致舍入误差严重积累,因此同积分的数值计算一样,微分方程的解法也有选择步长的问题。 源程序: r=5; numo=[1];deno=[1 4 8 5]; numh=1;denh=1; [num,den]=feedback(numo,deno,numh,denh); [A,b,C,d]=tf2ss(num,den); Tf=input('仿真时间 Tf= ');h=input('计算步长 h='); x=[zeros(length(A),1)];y=0;t=0;

复习思考题汇总word版

谭老师复习思考题 组织结构、功能与疾病 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其在人体功能活动中的作用。 3.白血细胞有几种类型,在疾病中的意义如何? 4.骨和软骨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5.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意义,适当联系学习记忆的神经调节。 人体调节网络 1.各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泌激素。 2.内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体功能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3.免疫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免疫调节有何意义? 人体胚胎学 1.受精的概念及其意义。 2.三胚层胚盘的形成及其意义。 王老师复习思考题 心脏 1.心脏的瓣膜、腱索、乳头肌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人体系统解剖学》P146 瓣膜: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 二尖瓣由前(大)瓣和后(小)瓣两叶组成。三尖瓣由前、后、隔瓣三个瓣叶组成。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均由三个瓣叶组成。瓣叶正常时是菲薄的、光滑的、富有弹性的。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 腱索: 乳头肌: 2.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 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按正常节律有顺序地收缩、舒张。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窦房结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端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至心房肌,使心房收缩,同时经结间束传至房室结。 (二)结间束 心房的一些心肌细胞具有特殊电生理性能,构成前、中、后3条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冲动传至房室结。 (三)房室结 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将来自窦房结的冲动传向心室。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在窦房结的冲动产生或结间束的冲动传导障碍时可产生冲动,导致心律失常。 (四)房室束 房室束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后下缘前行,至室间膈肌部的顶端分为左右束支。 (五)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 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深面下行,分为前后两支,分别至左心室前、后壁,再分支达乳头肌根部,交织形成浦肯野纤维网,。 右束支呈圆索状,沿室间隔右侧深面下行,经隔缘肉柱达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散形成浦肯野纤维网,分布于乳头肌和右心室肌。 3.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房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 血液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46 血液循环的功能:《医学生理学》P65

(完整版)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答案

《多元统计分析》思考题答案 记得老师课堂上说过考试内容不会超出这九道思考题,如下九道题题目中有错误的或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更改、补充。 1、 简述信度分析 答题提示:要答可靠度概念,可靠度度量,克朗巴哈α系数、拆半系数、单项与总体相关系数、稀释相关系数等(至少要答四个系数,至少要给出两个指标的公式) 答: 信度(Reliability )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重测信度法 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重测信度属于稳定系数。重测信度法特别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导致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突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由于重测信度法需要对同一样本试测两次,被调查者容易受到各种事件、活动和他人的影响,而且间隔时间长短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有一定困难。 2)、复本信度法 复本信度法是让同一组被调查者一次填答两份问卷复本,计算两个复本的相关系数。复本信度属于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法要求两个复本除表述方式不同外,在内容、格式、难度和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实际调查中,很难使调查问卷达到这种要求,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者较少。 3)、折半信度法 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表的信度。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年龄与性别无法相比),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态度测量最常见的形式是5级李克特(Likert )量表。进行折半信度分析时,如果量表中含有反意题项,应先将反意题项的得分作逆向处理,以保证各题项得分方向的一致性,然后将全部题项按奇偶或前后分为尽可能相等的两半,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 为了校正差异,两半测验的方差相等时,常运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Spearman-Brown Formula ):rxx=2rhh/(1+rhh),其中,rhh :两半测验的相关系数;rxx :估计或修正后的信度。该公式可以估计增长或缩短一个测验对其信度系数的影响。当两半测验的方差不同时,应采用卢伦公式(Rulon Formula )或弗拉纳根公式(Flanagan Formula )进行修正。 4)、α信度系数法 Cronbach 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其公式为: ??????? ??--=∑=21211X n i i S S n n α 其中,2i S 为每一项目的方差;2X S 为测验总分方差。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α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 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 (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 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 "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 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 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 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

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 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仅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至 0.1 g。托盘天平的横梁架在天平座上。横梁左右有两个盘子。在横梁中部的上面有指针,根据指针A在刻度盘B摆动的情况,可以看出托盘天平的平衡状态。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零点调整 使用托盘天平前需把游码D放在刻度尺的零处。托盘中末放物体时,如指针不在刻度零点,可用零点调节螺丝C调节。2称量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称量,以免天平盘受腐蚀,而应放在已知质量的纸或表面皿上。潮湿的或具腐蚀性的药品则应放在玻璃容器内。托盘天平不能称热的物质。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添加砝码时应从大到小。 在添加刻度标尺E以内的质量时(例如10 g或5 g)可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指示的位置与零点相符(偏差不超过1格)记下砝码质量,此即称量物的质量。 3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内,把游标尺的游码移到刻度“0”处,将托盘天平打扫干净。

排水工程思考题(完整版)

《排水工程》思考题 第1章污水的性质和污染指标、第2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1.水污染物类型、主要危害? 2.污水和废水的水质指标? 3.水环境标准有哪三类?举例说明。 4.废水处理法方法有哪三类?废水的三级处理? 5.什么是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请举出一典型示例。 第3章污水的物理处理(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内容) 1.格栅的作用。格栅的分类。 2.根据栅渣的清理方式分()和();每天栅渣量大于0.2 m3,采用()。 3.沉淀的作用?四种沉淀类型?特点?发生条件? 4.理想沉淀池的假设条件? 5.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池子的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6.画图推导公式,并说明q的物理意义及单位与u0有何不同。 7.沉砂池的主要功能。 8.曝气沉砂池的曝气采用哪种曝气方式?起什么作用? 9.沉淀池的作用、分类。 10.按功能上初沉池与二沉池有什么不同? 11.平流式沉淀池的内部按功能可划分为哪五个部分,各部分主要作用。 12.平流式沉淀池进水区的整流措施有哪四部分。 13.平流式沉淀池进水区的溢流堰的三种形式。 14.辐流式沉淀池常见的进出水方式是哪种?根据进、出水方式辐流式沉淀池可分哪几种类型? 15.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较为成熟的有预曝气和斜板(管)沉淀池两种。 16.含油废水中油的状态有哪几种?区别?隔油去除哪类油?? 17.平流式隔油池和斜板式隔油池的性能比较。 18.水量、水质的调节的类型、目的。 第4章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1.废水生化处理方法的分类。 2.什么是活性污泥?颜色、状态?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几个时期? 3.活性污泥的评价指标?SV,SVI等。 4.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是什么?污泥回流的目的。各部分作用? 5.什么是污泥的重量负荷?容积负荷?回流比? 6.废水处理中采用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动力学方程式中系数K的意义。 7.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一般取值范围? 8.曝气的作用及其设备的分类? 9.双膜理论? 10.曝气池类型? 11.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有几种方法,过程怎样? 12.什么是污泥膨胀?主要原因?解决措施? 1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包括几部分? 第5章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工艺系统 1.活性污泥发的运行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SBR工艺,氧化沟,AB法的工艺基本流程及其特点? 第6章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 1.氮的存在形式、磷的存在形式。 2.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的概念。 3.生物脱氮原理(机理)(包括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方程式)。 4.熟悉脱氮、除磷工艺流程(书中图6-5、6、7、19、22)。 第7章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 1.什么是生物膜法?主要方法有哪些? 2.生物膜?画图并文字说明生物滤池中生物膜净化废水的机理。 3.生物滤池结构及其特点。 4.生物转盘中生物膜净化废水的机理。(简单了解) 5.生物转盘结构及其特点。 6.生物接触氧化法流程的特点。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完整版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妇产科学思考题汇总 系统解剖 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 掌握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掌握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的定义。 产前保健 掌握产前检查的方法及胎心监护 正常分娩: 1、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2、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异常分娩: 一、名词解释 异常分娩、急产、滞产、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 (1)异常分娩: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间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为异常分娩,又称为难产。

二、问答题 1.产力异常如何分类? (1)乏力:协调(原发、继发)&不协调 (2)过强:协调:急产(无阻力);病理性缩复环(有阻力)。 不协调:强直性子宫收缩(全部肌肉);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局部)。 2.产力异常对母儿有哪些影响? (1)产妇:宫缩乏力、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尿潴留、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手术产机会↑ (2)胎儿:①手术助产机会↑;颅内出血及产伤↑ 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不协调性乏力)。 3.缩宫素的使用方法 小剂量: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用于分娩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使用方法:小剂量、低浓度、缓慢静滴、专人看护。 大剂量: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用于产后加强宫缩。使用方法:静滴、肌注、子宫注射。(1)浓度:0.5%缩宫素缓慢静滴。 (2)起始剂量:将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使每滴糖液含缩宫素 0.33mU,浓度为0.5% 。

(3)滴速:从4-5滴/分开始,根据宫缩强弱进行调整,15-30分调整一次,通常不超过20mU/min(60滴/分)。 (4)有效宫缩:宫缩时宫腔内压力达6.7~8.0kPa(50~60mmHg),宫缩间隔2~3分钟,持续40~60秒。 对于不敏感者,可增加缩宫素剂量。 以下情况需立即停药: (1)宫缩过强:时间〉1分钟,压力≥60mmHg (2)宫缩过频:宫缩〉5次/10分钟 (3)胎心异常,应立即停止滴注。 4.协调性宫缩乏力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鉴别 5.原发性宫缩乏力与假临产的鉴别方法 常见于胎位异常和头盆不称,多属原发性宫缩乏力,需与假临产鉴别。 ☆鉴别方法:强镇静剂,临床常用杜冷丁100mg 肌注 判断方法:宫缩消失→假临产;宫缩未消失→原发性宫缩乏力。 1、产道异常和胎位异常对母儿有哪些影响? 胎位异常、继发性宫缩乏力、生殖道瘘、产褥感染、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 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颅内出血、新生儿产伤、新生儿感染

古代文论思考题整理 答案全

1、“诗言志’观念的经验基础在哪里?思想内核是什么?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最元初的观念。这一观念,是伴随着巫术歌舞的淡出,在漫长的“献诗陈志”、“教诗明志”、“赋诗言志”的用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的。 追踪“诗言志”观念的积淀过程,可以归纳出先秦“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诗言志”观念是对先秦丰富多彩的用诗实践的理论概括。“诗言志”观念中的“志”,和具体诗人的具体情感意向毫无关系。先秦“诗言志”观念,从来不把诗当作个人的抒情品来看待。“献诗陈志”,“陈”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族群人的普遍情绪。(郑玄在《郑志?答张逸问》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作诗者一人而已,其取义则一国之事。”。“必是言当举世之心,动合一国之意,然后为风雅载之乐章,否则,国史不录其文”。)“教诗明志”,“明”的是受教人的政治襟怀和政治抱负。(《国语?楚语》“庄王使士旦付太子箴”里说得很清楚。)“赋诗言志”,“言”的是国家、家族的立场和意向。(《左传》记事中有丰富多彩的叙述。)总而言之,按现代文论理论范畴的分野,“诗言志”是对诗政教价值的判断,不是对诗歌生成的描述。 2、为什么称毛诗派的“言志”理论为“言志新论”? “诗言志”在《毛诗序》中具体展开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 毛诗派在具体展开“诗言志”的时候,不加批判地沿用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概念,例如“志”;不加批判地沿袭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国史吟咏情性”。 在这里能够发现,毛诗派的“言说分野”意识,十分淡薄,虽然毛诗派诗学的理论意向,己经明显地转向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但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与“转换了的诗学主题”完全异质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却不加批判和清理,就盲目接受下来。这不足为怪。两汉诗学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而是经学里的一个分支。经学以传经为业,鼓励的是“守成”。何况毛诗派传经时,又有“古训是式”的“依故昔典训而为传”的家法。不加批判地“沿用”和“沿袭”,应在意料之中。可以预见,毛诗派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 对于毛诗派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缺少必要的批评和清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同时更应该予以重视的,是毛诗派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还逼透出一种全新的诗学视野。“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是人内心深处绽放出来的花朵,但诗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诗是诗人情感意向的投射。诗人的情感意向(“志”)投射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诗。诗是诗人能动地反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虑谋画可以是赋诗言志的言说规则,却不是诗歌产生的源头和动力,情感才是孕育诗歌的真正温床。“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是对情性的回味和咀嚼。但诗不仅仅具有规范他人行为的力量,诗首先是诗人对情感进行自我规范的结果。毛诗派诗学中,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全新”的理论意向。“全新”,是指他们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对诗人的存在有明确的意识,以及他们明确地把诗的生产过程理解为“吟咏情性”的过程。 3、“言志新论”的文论意义何在? 这是一次重要的理论视野的转换:从诗的实际功用(孔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诗的文本阅读(孟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转向诗的创作。从对诗的价值判断,转向对诗生成的描述。此次理论视野转换,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对诗人存在的明确意识,进一步强化并发展了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把“情动于中”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起点和动力,预示着诗情的触发、诗情的提炼、诗情的样态、诗情的表现等一系列更深人、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入中国诗学的视野。把“形于言”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的终点,预示着诗歌语言的构造、诗歌语言活动水平的提高、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区别等一系列更深入、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入中国诗学的视野。中国诗学从此开始了带根本性的变化。此次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重点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四点意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2、如何从系统论和博弈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系统论 结合图表,政府系统由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及公民构成。输入→输出→反馈 →二次输入→……。 博弈论 对策性博弈五要素:局中人、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博弈的规则包括成文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机关的决定,与不成文的传统和习惯。 政治博弈分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定义: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得到好处及谁支付社会代价 的系统化过程,其中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政府之间充满着合作与冲突。 3、政治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样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 础。 4、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研究政治的规范性,回答政治对错好坏问题,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 义、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人们进行政治评价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准则。 政治科学:研究政治的科学性,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 5、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政治学? 世纪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一方面将政治学带回传统,一方面还在 发挥着中介性质的作用而把政治学向前推进一大步,形成“新古典主义政治学”。三基本特征: 一、制度中心论。不仅包括政体、制度结构,也包括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规则,以及制度 变迁理论和非正式规则的遗传性文化。 二、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性。单纯的政治科学不能解释本质上复杂的政治过程, 必须借助于政治哲学。要令人信服地解释制度变迁,既少不了政治科学关于制度作 用的分析,也离不开政治哲学关于制度价值的关怀。 三、研究方法上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统一性。 6、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的制度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主要包括六点,制度含义、制度变迁方向、变迁方式、社会关系、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个人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