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008届学士学位论文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系别、专业历史学系历史学(师范类)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学生姓名李志强

学号 200403403053

指导教师姓名高刘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08年04 月18 日

目录

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皇姑屯事件 (1)

1、皇姑屯事件前的日奉关系 (1)

2、皇姑屯事件的爆发 (1)

二、冲破艰难险阻归顺国民政府 (2)

1、皇姑屯事件后东北的艰难局势 (2)

2、张学良主政东北并易帜 (3)

(1)、张学良对外(东北以外)周旋以争取外部对易帜的支持 (3)

(2)、张学良整顿内部为易帜创造条件 (5)

三、评价东北易帜 (7)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说起东北易帜,有人认为东北易帜是地方政权向中央政权的主动归附,是中央和地方相互妥协斗争的结果;有人认为东北易帜增强了蒋介石的反动独裁力量,从此张学良各方面与国民党蒋介石保持一致,不利于人民正义事业的发展,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还有人认为东北易帜只是形式上的国家统一,实质上是东北

地方保护主义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而我则认为东北易帜是张学良冲破艰难险阻,所做出的维护国家统一的英明决策,是他的唯一正确选择,他无愧于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称号!

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皇姑屯事件

1、皇姑屯事件前的日奉关系

张作霖依靠日本的扶植,统一东北,成为雄据东三省的“东北王”。紧接着,在日本的支持下,他打败直系军阀,消除内部叛乱(郭松龄倒戈事件),控制北京政权,势力扩展到华北,挺进上海,成为北洋军阀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为了得到日本人的支持,竟然答应日本人很多有损于国家、民族的无耻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张作霖又是一个具有一定民族意识的中国封建军阀头目,不甘心沦为任日本人摆布的傀儡,他对日本人的野蛮要求又采取“软磨硬泡装糊涂”的对策,能拖就拖,不能拖的“虽未公然拒绝,但也没有完全答应——而是采取了拖延的办法。即使被迫答应时,也是私下应允,避免公开答复!”[1]使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的计划不能顺利进行!对于这一点,他颇为自豪,曾于1923年向美国孟禄博士炫耀:“我张作霖没有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日本人费莫大力气,要求二十一条,你问他在东三省得着什么了?他一条也没得到!”[2]

此外,张作霖又在筑路,修建葫芦岛港等问题上接受英美贷款,使英美资本渗透到东北,分享日本的既得利益,企图借英美势力与日本相抗衡!与此同时,张作霖在北伐战争的打击下,政治声望一落千丈,日本人认为张作霖已无利用价值,决定除掉他!

2、皇姑屯事件的爆发

1928年上半年,张作霖不顾日本的反对,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决定把大批奉军撤回关外,这不利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为此日本人一方面,以保护侨民为名悍然制造了“五三惨案”,阻止蒋介石的军队北伐;另一方面,于1928年5月7日,利用北伐军兵临城下的形势,逼迫张作霖签署“满蒙新五路协议”,遭到张作霖的拒绝!随后,6月3日下午1点,又要挟其解决“满蒙悬案”,在“日张密约”上签字。张作霖对日本人趁火打劫的行为,极为气愤!推故说太忙,无暇接见日本使臣,“等我签字以后,再通知你来取。”6月4日,日使芳泽到张作霖处取文件,张作霖不予接见并在内室故意大骂:“日本人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办法!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卖国贼。我什么都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想要了。”[3]骂完以后,叫人将文件交给芳泽。芳泽急忙回到公使馆后,发现张作霖只是在文件的抄本上,书写“阅”字,作为“同意之证据”!他急忙打电话给张作霖,但此

时,张作霖已乘车出关,令芳泽毫无办法!日本军界的对华强硬派终于忍无可忍,于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车站附近炸死了张作霖,企图在混乱中挑起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进而占领沈阳,这就是皇姑屯事件。

在那危急的时刻,张学良临危不乱。在军事部署完备以后,于6月17日装扮成伙夫模样,杂坐在卫队骑兵连的闷罐车内,秘密返奉。

回到奉天后,他秘不发丧,对外说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等到继承父位,稳定大局以后,才为张作霖发丧,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

一时间东北何去何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卵翼下,做傀儡式的“东北王”;还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祖国的独立与统一,这一切的一切都落在年仅27岁的张学良的肩膀上!

二、冲破艰难险阻归顺国民政府

1、皇姑屯事件后东北的艰难局势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北的局势十分危急!主帅被炸死东北军失去重心,人心涣散。此时,东北军主要都在关内与北伐军作战,导致东北兵力空虚,而日本人的虎视眈眈使东北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此外连年的内战使东北财政支绌,奉票毛荒,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据载,1925年10月17日,奉票与现洋百元之比为229,12月5日为281,到1928年猛增到1510,[4]奉票的贬值使物价飞涨,1927年2月,猪肉每斤则达8元,玉米面亦2.20元,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罢工、罢课等各种反抗斗争不断,社会日益动荡不安。

奉系内部新老派系之间矛盾重重,意见不一。面对东北的未来,一种主张与南京妥协,实现国家统一,其代表人物是张学良最倚重的“把叔”张作相;另一种意见也主张与南方妥协,但不是向蒋介石而是向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妥协,其代表人物是在东北举足轻重的人物杨宇霆,他暗中与桂系的白崇禧勾结,互为谋事,企图依靠日本人的势力实现东北自治!还有一种意见是以袁金铠(东北保安委员会副委员长)为主要代表,主张先巩固内部局势,并与日本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认为与南京合并只能是为南方军阀作嫁衣,而反对东北易帜;第四种意见则是以张宗昌为首的“主战派”,他们主张继续战争,坚决反对东北易帜,并把军队集结于栾东一带,时刻准备反对易帜!

当时的南京政府内部对待奉系是战是和也意见不一。首先是北方军阀极力主张消灭奉系势力,扫除自己北方的宿敌,代表人物是冯玉祥、阎锡山;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起初也主张用武力征服东北并废置张学良,而蒋介石在主张彻底消灭东北之声四起的情况下,也是举棋不定……国民党内部动荡不安,意见不一的局势,推迟了东北易帜的进行!正如张学良所说:“阻碍南北交好的主要障碍是国民党态度暧昧,拿不出一个确切的主张,他们内部不统一,不知何人何系在占支配地位。因此,他们的态度天天在变!”[5]

后来,因为南方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并且迅速发展,而张作霖死后,

张学良实力尚存,用武力解决东北问题困难重重。此外,随着日本干涉易帜压力的增强,南方对东北的问题也日益重视起来。北伐军进占天津后,蒋、冯、阎、李等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煞费苦心地说服党内主战者,决定以政治手段,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东北问题,完成统一。但是此后,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不断督使张学良立即易帜,以实现全国“统一”,给东北易帜极大的压力。

东北易帜最大的阻力来自日本。皇姑屯事件以后,日本依仗军事威胁施加政治压力,由外交官打头阵,军事政要轮番阻挠,企图压服张学良听命于日本。6月16日,18000名日本士兵在奉天城南举行大规模的野外演习,归途中高唱“凯歌”《南满是我们的家乡》并先后派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关东军总司令冈村进行威逼利诱,承诺“1、如果南京政府以武力压迫东北,日本愿不惜牺牲,尽力相助;2、如果东北财政发生困难,日本银行愿予充分接济。”[6]日本极力阻挠东北易帜以利于对东北的侵略!

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张学良没有害怕,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为了拯救东北3000万人民免受日本的侵略,为了打破日本分裂中国的阴谋,他对东北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顿,稳定了东北局势,克服了一切的压力和阻力,最终进行易帜!

2、张学良主政东北并易帜

(1)、张学良对外(东北以外)周旋以争取外部对易帜的支持

当时东北三省和张学良本人面临的问题太多,太多!稳定内部是这位年轻统治者有所作为的基础,妥善处理与南京的关系也是刻不容缓的,对于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侵略行径,又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这几方面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诸多因素都搅在了一起,年轻的统治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与南京的关系上:素有爱国思想的张学良从东北和国家民族的双重考虑出发,认为要报仇雪恨,打破日本的侵略阴谋,全国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因此他主张与南京联合进行易帜,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皇姑屯事件前,他就已派代表与南京紧密磋商。6月11日,奉方又以奉天省长刘尚清的名义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表示愿意易帜,希望国民党勿再对奉方用兵。7月1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表示拥护统一。他在“贯彻和平统一”的通电中说:“所盼当局诸公,以国家大计为前提,同时收束军事,一方以最简捷办法速开国民会议,解决目前一切重要问题。学良爱乡爱国,不甘后人,绝无妨碍统一之意。”[7]并于4日派代表王树翰、邢士廉、米春霖、徐祖诒四人为正代表赴北平与国民政府谈判达成共识:“东三省归国民政府节制,奉行三民主义,改悬青天白日旗,党务方面,东北先派人赴南方见习,再建党部,政治分会由其组织请委,停止对热河的军事行动,外交方面以国民党中央政府统一处理。”这样南北双方达成一致!

在对日关系上:张学良深刻知道日本侵华的野心和目标,更不敢忽视日本在

东北的实力。正如一位研究东北亚问题的专家加文·麦柯马克,在评价张作霖拒绝日本的要求时说:“与日本相比较而言,它的地位是脆弱的。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在大多数方面,都比他本人势力更大。”[8]

由此可见日本的势力之大,远非失去主帅,少帅新立的东北所能比拟的!张学良更加知道“在他所统治的这块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是非之地,实行易帜这样的大事,如果得不到日本的谅解或默认而仓促行事,很可能会出现麻烦,甚至使自己迅速垮台!”因此,张学良与日本人进行艰难的斗智斗勇,以取得日本对东北易帜的谅解,最低也是默认不干涉!

日本素有称霸世界之野心,侵占东北,进而侵占整个中国是其侵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极力反对东北易帜。皇姑屯事件后,日本面对东北易帜的热烈气氛,对张学良多次施压,一方面声称:“张将军如果雄心远志,在东北建立一番大业,日本决意全力支持!”企图挟东北以独立;另一方面,又威胁称:“如果张将军要归顺国民党,俯首称臣,大日本也不会坐视”,[9]更无耻的是张学良的日本顾问土肥原,竟然劝张学良当满洲的皇帝!从6月下旬到7月,田中义一三次下令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警告张学良,宣称:如果张学良“轻与南方妥协,其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日本不能漠不关心。”,还十分露骨的说:“(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同我国在东三省保卫既得权益的方针是绝对不能两立的,与南方合作就无异于同我国对抗!”[10]。对日本野蛮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张学良断然回答:“……我是中国人,所以我的想法当然是以中国为本位,我之所以愿与国民政府妥协,是要为完成中国统一,实行分治合作,以实现东三省一般人民所渴望的事,在我个人方面则无能为力!”[11]给予日本人以坚决的回击。为了寻找有利时机更好的进行东北易帜,东北易帜被迫推迟。

日本人看到林久治郎的干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随后又采取种种手段继续干涉东北易帜。8月5日,日本派张作霖的生前老友、有名的中国通林权助,为为张作霖吊唁专使。8月9日,正式向张学良提出阻挠东北易帜的问题,林权助声称:“如果东北当局不听日本政府劝告,而与暴乱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的事情,为了维护我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张学良则不卑不亢的说:“贵方比如良友,南京政府譬如主人。就理性而论,似当先听主方,然后容纳友见!”在场的林久治郎则以命令的口吻公然威胁道:“我们就是不准你挂旗!”张学良勃然责问林权助:“这是什么意思!”林权助见硬的不行,就马上换一套嘴脸,笑着说:“我们这番劝告,不但是为了日本的特殊权益,也是为了张将军的利益打算……我们是绝对支持你的!”张学良为了稳住日本人,装出同日本人修好的态度,说:“日本朋友的好意忠告,我自当加以善意考虑!”[12]张学良会后向蒋介石致电,叙述一切并提出:“暂时圆滑之法以延宕之,一面与国际间着手运用,折其野心,始有办法!”[13]的方针,寻找有利时机进行易帜。

此后,日本又以军事威胁相加。8月10日,日军在奉天火车站陈兵示威;8月13日,日本关东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炫耀武力,扬言要制造第二个“济南惨案”,为防不测,张学良不得不与蒋介石再次协商推迟东北易帜!

日本无理干涉东北易帜,极力扩张势力范围的行径,引起英美各国的不满而纷纷向日本施加外交压力,以支持中国东三省的和平统一。1926年6月,美国副国务卿约翰逊称:美国政府承认满洲是中国的领土,不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利,遵守1912年的《九国公约》,日本作为签约国亦应遵守。1928年8月13日,美国驻华公使马幕瑞去朝鲜旅行途经沈阳时,借故停留一日,支持张学良易帜。[14]随后,美国又派唐纳到沈阳做张学良的工作,促使张学良表示:满洲是中国的领土,我不会接受日本的命令。;1928年7月30日,英国议会下院辩论满洲问题时,外相张伯伦称:“英国绝对承认满洲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权。”18日,英国记者辛博森在北平发表讲话,证实张作霖是被日本人所炸死,揭露日本阻碍中国统一的用心。此外,张学良和蒋介石通过各种手段支持日本国内的在野党,反对田中内阁对中国的野蛮政策。日本的在野党在蒋、张二人的支持下,抓住“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等攻击田中内阁的对华政策,恶化中日关系,影响日本在华的长远利益,欲借机将田中内阁赶下台。此外,英美两国相继同南京政府签定了“关税协定”,并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使中美、中英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也使田中内阁的对华强硬政策面临着国内更大的压力,这一切都为东北易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张学良整顿内部为易帜创造条件

就在进行着紧张的外部斗争的同时,张学良为了争取东北内部对易帜的支持,为了振兴东北抵抗日本的侵略,对东北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政治上:统一东北各方面的意见,决心易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惯用伎俩之一便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外加上张作霖死后,张学良难浮众望,东北内部各集团在各自利益的趋使下,纷争不一,矛盾尖锐,这是张学良进行东北易帜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当时东北内部反对易帜主要是因为害怕日本人的武装干涉,害怕东北会被南京吞并,失去自主的地位,张学良这样劝说:“换不换旗,这是关系东北前途,也关系中国大局的问题,日本不愿意我们换旗,其用心所在,大家清楚,就是要挟东北独立。但要俯首听命与他,做一个傀儡,这等于出卖民族的利益,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不能这样做,先大帅尸骨未寒,我们认贼作父,良心上也不许我们这样做。要靖国难、报家仇,只有全国统一,合力对付日本。换旗后,北伐军要进军关外,师出无名,而且只要拥有实力,也不会失去自主。”对于以张宗昌为首的主战派则借他们通电反对易帜,进攻东北的机会,被张学良、蒋介石联手平息了。张学良摆平内部的阻力,统一了意见,为易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上:发展经济,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张学良深知:“经济是一国命脉,经济不能复兴,政治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天。”[15]因此,他在主政之初,便把经济建设作为其施政的中心,以达到既能“生产力日益发展”又保证“饷需益无竭蹶之忧”的目的!

a、要想富先修路。抓经济建设要优先发展东北的交通事业,修建铁路与海港冲破日本对东北交通的垄断!1928年7月30日,张学良组建东北交通委员会,

直属由他兼任的保安总司令部,成为与东三省平行的机构。它的职权由交通政治管理扩展到财务、工程建设和运输管理等方面!这一机构的设立接管除南满、安奉两条路线以外所有的铁路,并参与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监督管理。同时,张学良还确立了自建自营铁路的方针,决定:“国营的由京奉路投资、省营的由省府投资、官商合办的由省府与民众投资”,抵制日本修筑满蒙新五路的无理要求,挤兑南满铁路,打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垄断与控制!

此外,又决定由荷兰治港公司承建葫芦岛港并使之与铁路相连结,大力进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电信权利等,进一步打击日本在东北的经济利益!

b、整顿金融,开源节流。面对物价飞涨,金融混乱,张学良曾说:“金融状况,各有历史关系,然皆以财政为之枢纽,财政整理既入正轨,则金融渐趋稳固,币制之改革划一可预期也!”可见张学良认识到稳定金融的关键在于整理财政、开源节流,使财政收支趋于平衡!为此,1928年6月26日,张学良召集中交两行行长,奉天商会会长等有关人士开会,讨论整顿金融,维持奉票的办法。最后决定增加储备金,并从乃父遗产中拨出1500万元;各行开始对换奉票与现大洋,而且严禁大洋出境,惩罚钱钞投机买卖者等。[16]11月11日,还在奉天建立专门负责管理财政工作的奉天财政整理委员会,整顿东北金融。面对东三省丰富的资源,张学良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来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他提出:“以过剩军队从事农垦、期于开发地利,为国实边”的“厉行兵农”政策,将编余军队转入生产,设立“兴安屯垦区”,以邹作华为屯垦督办,直属东北保安总司令部,又筹2000万元为基金进行生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移民开发东北,如奖励耕织,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外销,整顿税收等以发展东北经济!

c、保护和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1928年8月,张学良视察著名爱国人士、实业家杜重远创办的肇新机器制陶企业时,得知其资金不足,决定由延边银行拨款12万元作为他的个人投资,不久又敦促辽宁省政府批准肇新公司免纳营业税5年,以促进其发展。在张学良的大力支持下,肇新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产品远销国内外,挤垮日本在大连的陶瓷企业!他除了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增加生产、繁荣经济外,还鼓励外侨投资,大力发展经济,逐渐使金融稳定,经济繁荣,为易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教育文化上:张学良认为“教育系乎国本”,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东北教育文化事业。日本为了将东北变成其殖民地,除了对东北进行武力扩张、经济渗透外,还大搞奴化教育。1928年夏,张学良主政东北后,亟思通过办教育以谋社会之改革,以御日本之侵略。6月26日,张学良接见奉天教育厅厅长祁彦树、教育会长冯子安,表示拨其父遗产90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发展奉天教育事业。[17]他还多次出资兴办学校,如同泽中学、同泽女中、新民小学等,其中仅张学良个人出资在辽宁办的新民小学就达36所,甚至还从张作霖的治丧费中拨出100万元移作各县小学经费。此外他就任东北大学校长,高薪聘请国内一流教授来东大任教并经常到各地作演讲、训话,教育青年学子“为国家而学”,

“将自己看小些,将国家看大些!”弘扬爱国主义,发展民族文化,抵制日本的教育文化侵略!

军事上:整编军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如没有它方危害,侵及生存,绝不轻言战争!张作霖时期,奉军穷兵黩武,到撤回关外时还有45万人,东三省军费负担很沉重!张学良上台之初,急于改变东北集团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多年的理想,把军事整顿放在第一位。厉行精兵主义,力图把庞大的内战军队建成一支精干的边防力量。厉行精兵主义首先就要裁减庞大的奉军,9月16日,组成裁兵委员会,由杨宇霆任委员长与张学良、韩麟春一起制定裁兵整军方案,决定用“先筹安置之方,然后逐步裁减”的办法,将东北军从45万缩减至30万人!截至11月16日,1、已将现有步兵40余师旅缩为15个旅,骑兵6个师缩成2个旅,炮兵3旅2团缩为8个团,工兵缩为6个营,辎重取消,另设辎重教导队。2、现有官兵40万,除留编约15万,裁减官兵约20万。3、新裁官兵按照志愿,送屯垦公署服务或给资遣散等。4、已于10月27日撤消军团部,11月3日撤消军部、师部,每月支出可节省200余万元以上![18]这样大规模的裁兵,困难多、风险大,但由于措施得力,使众多编余官兵得到了妥善安置,军心稳定!

此外,张学良还加快东北军的现代化进程,开设军校,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扩建东北的空军、海军,力图建立一支精干的多兵种东北军!经过张学良的大力整顿,东北军面貌为之一新,增强了战斗力,为东北易帜提供了可靠的军事保证!

日本面对张学良主政东北后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整顿,使东北社会安定,实力大增的事实和张学良对东北易帜的坚决态度,以及蒋、张联合在外交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如英美等国公开反对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干涉;再加上日本内部在野党对田中内阁的反对,使日本感到内忧外患而被迫表示:“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它只要维持日本在满蒙的既得权益,即不反对!”[19]就这样,1928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联合通电全国宣称:“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20]”史称“东北易帜”。

三、评价东北易帜

1928年底,张学良发动东北易帜,它不是中国几千年来内战史上的“势穷归来”或“变节起义”,它是张学良追求国家统一、独立、富强的伟大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在1928年东北易帜时,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有军队20万,张学良却有45万东北军且有中国最大的能生产迫击炮的兵工厂,张学良的海军占当时全国海军实力总吨位的70%,空军有作战飞机120架。一句话,东北军是当时全国最强的军队![21]张学良是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人物!但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完整,为了东北、国家、民族,他放弃了他可以放弃的一切,进行东北

易帜,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彪炳千古!

首先,东北易帜结束了旧军阀分裂割据的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内的和平统一,使广大人民免受战乱之苦,符合人民的愿望,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爱国之举!

其次,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独立,领土的完整。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它是一次民族革命运动与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相斗争而取得的伟大胜利,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第三,东北易帜主张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统一。它的目标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一致的,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张学良为追求国家统一,而写下的绚丽一笔!

然而,很多人都片面地强调东北易帜是当时南北两大军事集团妥协斗争的结果,它使中国处于实质上的分裂状态,以至以后张学良完全倒向蒋介石,增强了蒋介石的反动独裁力量,不利于人民力量的发展。由此推断:东北易帜“附蒋、反共”,是南北军阀之间的又一次勾结!片面地强调东北易帜是南北之间的妥协,而忽视东北易帜在和平统一中国,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就使东北易帜失去了其真正的历史意义!事实很清楚,东北易帜和中国旧军阀之间勾心斗角的斗争是显然不能相提并论的,东北易帜在中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进步的光芒!而且片面强调东北易帜“反共、附蒋”,不利于人民正义事业的发展,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误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还只是一个力量很小的地方性党派,只在南方有几块零星的根据地,就全国而言,人们还不知道、不了解共产党,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而当时的国民党却是全国第一大党,拥有强大的军队,坚实的政权,深厚的群众基础。两者相比较而言,立志于消除内战,寻找盟友抵抗侵略的张学良很容易地选择了国民党蒋介石,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道我们要求东三省的最高统治者拿起斧子、镰刀,扛起红旗,闹革命,推翻自己的统治?这是不可强求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实行易帜,统一于国民党中央政府,是张学良爱国思想发展和东北人民反日爱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张学良和东北军的英明正确选择。

回顾往事,感慨万千!28岁的张学良成为了幅员辽阔的东北大地的最高统治者,领导3000万东北人民,统帅45万东北军而雄踞一方,好不风光!然而为了国家、民族,他放弃了他可以放弃的一切,归顺了实力不如自己的南京国民政府!然而今天,少数台独分子,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反动目标,置国家、民族利益而不顾,一头扎进外国人的怀抱中认贼作父,“媚日”、“亲美”、“去中国化”,丧心病狂地与国家、人民相对抗!

东北易帜为台独分子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台独分子敲响了警钟,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台独分裂必将为人民所唾弃,为历史所不容!台独分子的卑劣行径反衬出张学良先生倡导的“东北易帜”光照千秋!张学良无愧于“伟大爱国者”、“民族之魂”“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的光荣称号!

注释:

[1]、王维礼主编:《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519—520页。

[2]、“孟禄博士与张作霖谈话记录”,在司马桑敦等著:《张大帅与张少帅》,第101—

108页。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79年,第31页。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全编:《满洲中央银行十年史》,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第6页。

[5]、《国闻周报》,1928年6月24日,第1版。

[6]、常城:《张学良将军》,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4、53页。

[7]、天津《大公报》,1928年7月4日。

[8]、毕万闻译,《张作霖在东北》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6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研究室编:《西安事变资料》,第二辑,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7、173页。

[10]、宋黎主编:《张学良和他的将军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页。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张学良将军资料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页。

[12]、1928年10月23日,《国闻周报》、《张学良的东北岁月》,135页。

[13]、上海,《时报》,1928年8月21日。

[14]、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8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239—240页。

[15]、唐德刚、王君书:《口述实录——张学良世纪传奇(上卷)》,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271页。

[16][17]、王海晨、胡玉海著:《世纪情怀——张学良全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18]、胡玉海、里蓉主编:《奉系军阀大事纪》,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497页。

[19]、松本一男著,吴常春译:《张学良——西安事变主角的命运》,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第69页。

[20]、王德锋、傅炳旭:《中国近现代史(参考资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9—330页。

[21]、傅金亭,《张学良在中国统一事业上的历史功绩》,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2月。

参考文献:

[1]、范克明、周亚兰著:《张学良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

[2]、陈崇桥、耿丽华著:《张作霖真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3]、[美]傅虹霖著,王海晨胥波译:《张学良的政治生涯:一位民族英雄的悲剧》,辽

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

[4]、方正等:《张学良和东北军1901—1939》,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

[5]、张魁堂著:《张学良传》,东方出版社,1991年5月版。

[6]、范克明、周亚兰著:《少帅春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版。

[7]、日本NHK记者专访录,管宁、张友坤译:《缄默50余年——张学良开口说话》,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

致谢:

感谢高刘老师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细心的指导,悉心的教导,并在我的论文修改过程中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让我完整的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此深表感谢!!!

张学良人物评价

张学良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莫过于东北易帜。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张学良毅然决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东北飘起。从此,中国实现了辛亥以来的第一次统一。尽管这个统一还有许多问题,但却在民国史上是划时代的。在这一点上,张学良功不可没。 易帜以后,张学良积极对抗日本,在他的主持下,东北各省设立了国民党省党部,国民政府在东北建立了新的交通委员会,营建自己的铁路系统和电信系统,发展葫芦岛港以对抗日本治下的大连港,拒绝延长日本的租借地,禁止当地群众为日本人工作,以制止日本人在东北的矿山开采和森林采伐。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东北有大量日籍朝鲜人失业,山东(特别是青岛)的日籍朝鲜人则大量移民东北,加剧了南满株式会社的危机。正是这一局势,使日本人把南满株式会社的危机看作是中国人排日的结果。特别是日本军队的极端分子,为了保住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权益而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从1928年到1931年,除了对抗日本外,张学良对苏俄也日益强硬。1927年,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苏联与国民政府不再合作。1928年底东北易帜以后,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张学良试图强行收回中东路的权益,引起了中苏之间的中东路冲突。在这种情况下,1929年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正式与中国断交。中苏断交后,张学良与苏军又发生武装冲突,但是,东北军同苏联红军的战斗力相差过于悬殊,张学良失败。此后,双方于1929年12月22日签订了《伯力会议议定书》,承认中东路恢复冲突前的状况,并规定1930年1月25日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讨论中东路问题,协商中苏复交和通商事宜。1930年10月11

日,中苏莫斯科会议召开,中方代表为莫德惠,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坚决主张中国收回中东路,“坚持到底,不辱使命”,因此,在中东路问题上就陷入僵局,根本未涉及复交和通商问题。会议一直开到1931年10月7日,前后会谈25次,由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被日本占领,中苏关于中东路的谈判中断。 九一八事变大家都熟悉,张学良在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辈子的奇耻大辱。但是,让我们设身处地为少帅想想:东北易帜的目的,就是依赖全国的力量抗拒日本和苏俄。仅仅靠东北自己的力量,能同日本作战吗?绥芬河、诺门坎与苏俄军事对抗的失败,很明显是前车之鉴。在抗日问题上,张学良打定主意服从中央。而此时的中央,根本没有对日开战的实力和准备。那些认为仅仅靠着东北军就能在九一八事变中击退日本的网友,不光是对事变前夕东北的双方兵力状况不清楚,而且恐怕有点判断上的偏差,同那种认为三元里抗英式的举动就能打败英国人的思路是类似的。说这些,并不是给张学良洗清罪名。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抵抗打不过,不抵抗是民族罪人,这种两难之火,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动因,正在于此。 关于西安事变,是评价张学良的一个关键。在这一点上,海峡两岸的分歧最大。西安事变的实际后果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分歧最大正是在这种后果上而不是在动因上。至于有的朋友说西安事变同共产国际有关,仅仅是传言,从能找到的史料看,没有任何依据。相反,共产国际事先根本不知道事变的消息,所以,事变后才有塔斯社关于事变是日本人的阴谋、汉奸的策划等等说法。我个人以为,张学良洗刷自己“不抵抗将军”名声的因素,在事变起因中占极大比重。至于杨

从张学良看_东北易帜_

文化殿堂 ·52· 2010.06 从张学良看“东北易帜” 马娟娟 (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1) 摘 要:张学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发动的“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对历史的进程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此从张学良发动东北易帜的背景、张学良的厌战心理、对东北利益的考虑以及来自日本的压力等方面,剖析易帜的原因。 关键词:张学良 “东北易帜” 原因 中图分类号:K264.33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 on “Changing Northeastern Banner” from Zhang Xueliang MA Juan-juan (Anhui University Anhui·Hefei 230031) Abstract : Zhang Xuelia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Changing Northeastern Banner” and “Xi'an Incident”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gress of history.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hanging Northeastern Banner”, his hating war emo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northeastern benefit, and the pressure of Japan, I can analyze the reason. Key words : Zhang Xueliang; “Changing Northeastern Banner”; Reason 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一齐挂起了青天白日旗,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中宣称:“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 服从国 民政府, 改易旗帜。”[1] 结束了长久争论的东三省易帜问题。东三省易帜有着许多意义:标志着旧军阀割据时代的结束,实现了全国在形式上的统一,粉碎了日本分裂东三省的阴谋,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等等。所以东三省易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重大事件。张学良在“东北易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们往往注重他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却忽视了其在“东北易帜”中的表现。在此尝试阐述张学良在国民党、日本及其他军阀的压力下选择易帜的原因,以期对东北易帜有更具体的了解。 一 易帜问题由来已久,在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北伐以前就已经有南北妥协的声音。但是声音还不是很有影响力,蒋介石也没有很好地重视过。1928年4月,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桂三大派系发动旨在统一全国的国民战争。当时掌握北京政权的奉系张作霖,面对北伐,顽强抵抗。最后北伐军相继攻占邯郸、石家庄、保定、德州、大同、张家口等地,直逼北京、 天津地区。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决定退出京、津地区。在北伐 时期,张学良特意从河南前线跑回北京, 规劝其父张作霖不要打仗, 撤兵东北,可见,他早已有易帜的决心。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的去世给东北易帜带来了很多变数。张学良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快速回奉,稳定三省内的局势,之后才对外宣布消息。这一突变和一系列的部署,使原先南北妥协的计划延迟了。但是张学良一直都有易帜的决心,并一再申明“东三省为中国重要之一部分”,愿意根据平等之和平条件与国民政府谈判。在稳定东北局势后张就专心于易帜事宜。 从1928年5月30日至12月29日的7个月中, 张学良经过与蒋介石和阎锡山的代表的多次谈判, 先后在京津、热河、滦东易帜,有学者把东三省易帜与前三个合称为东北易帜四个步骤。 曾业英在 《论1928年的东北易帜》一文中予以驳斥,他认为:“所谓热河易帜不过是张阻止蒋军事占领热河的一个应急措施,从 一定意义上说甚至是个骗局” ,“所谓滦动易帜也仅仅是蒋介石为打破谈判僵局所采取的迂回措施” 。他反对在此夸大张的个人作用,张选择易帜“只是个人不足以控制事态发展的配角” 。这四个步骤正反应了最后东三省易帜的一个脉络,正是前三个地 方的逐渐易帜才会有最后唯一一块地方的归顺。京津、热河、滦东三个地方的易帜不是张控制的范围内,只有东三省易帜张 个人能发挥很大作用。各个历史阶段都是与历史背景相联系的, 张控制着这三个地方,但是其根本利益还是在东三省,当国民军进行北伐时,奉张无法保留在这三个地方的利益时只能放弃。如果没有日本的觊觎、国民政府的逼迫,张也不会选择易帜,所以从历史环境的变化上说是有一定联系的,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相同的易帜决定。 二 东三省是否易帜,怎么易帜,什么时间易帜?这些问题在张作霖去世后迫在眉睫。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易帜,遵从三民主义。促成张易帜的因素有很多,当时国内外的形势错综纷杂,所以不能把张选择易帜原因简单化。张选择易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张个人因素,二是日本干涉,三是对国民政府的考虑。 (一)利益和厌战 作者简介:马娟娟(1986.7—),女,汉族,安徽巢湖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张学良和他的三个红颜知己

《张学良研究》系列之五 张学良和他的三个红颜知己 如皋蒋文祥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灾难,成功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被誉为爱国主义的杰出代表和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笔者在进行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少年得志、风流倜傥的千古功臣的背后,却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三位红颜知己。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直言不讳对自己的三位红颜知己作了这样的点评:“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共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最可爱的女友。”真是率直之至!现据资料,披露于此。 一、发妻、“大姐”——于凤至 于凤至年长张学良4岁,是张学良的结发之妻。张、于婚姻纯系父母包办,因为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与于凤至的老爸于文斗是金兰之交。根据生辰八字,张作霖认定张学良这“将门虎子”和于凤至那“凤命千金”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1916年,年仅15岁的张学良便与19岁的于凤至拜堂成亲。难怪洞房花烛夜,张学良对着新娘叫“大姐”。 于凤至的父亲为了适应张作霖的显赫门第,特意将于凤至送进奉天女子师范就读深造。因此,尽管张学良起初对这桩婚事并不十分乐意,但后来由于于凤至知书达礼,因而也深得张学良的敬爱。张与于凤至生下一女三子,三个儿子后来不幸一一过早离世,只剩下一个女儿张闾瑛。 于凤至聪明贤惠。她和张学良结婚后,随着张学良参与父亲的军机大事,于凤至便以长房媳妇身份入主“大帅府”。襄助、协调处理张作霖五位夫人之间的关系等家政大事,颇得帅府上上下下的欢心。 于凤至深明大义。1928年6月张作霖遇炸身亡,于凤至挺身而出协助张学良抚三军于大丧之际,受大任于危急之秋,顺利完成了东北军政大权的交接。随后不久,她又全力支持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南京政府,实现全国统一;她还鼎力帮助张学良进行东北新建设,出资创办了新民小学、同泽中学,并支持开办了东北大学。 于凤至豁达大度。当张学良爱上了天津名媛赵一荻时,于凤至不仅宽容了自己的丈夫,而且也宽容了猝然闯入他们生活的赵四小姐,并真诚接纳了她,相互以“大姐”、“小妹”相称,使张学良有了两位贤内助。 东北沦陷、热河失守后,张学良代蒋受过,通电下野,于凤至和赵四小姐陪他赴欧洲考察。随后,于凤至为陪子女读书在英国住了下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英国,于凤至大为震惊。旋即她又得悉亲日派何应钦及其一些与张宿怨较深的人均力主将张学良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并处以极刑,于凤至忧心如焚,立即致电她的“干姊”宋美龄,要求“保证汉卿之安全”,并迅速收拾行囊,踏上归国之途,毅然陪张一块坐牢,以照顾张学良的生活,尽到做妻子的责任。 于凤至陪伴张学良度过了三年幽禁生涯,由浙江雪窦山而安徽黄山,江西萍乡而湖南凤凰山,然后又到贵州阳明洞。在湖南沅陵凤凰山,张学良曾深情赋诗一首赠给于凤至:“卿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

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 摘要:对于锦州之战张学良放弃东北一事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做的对,因为日军的强大和中国军的落后会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放弃东北有利于保存军事实力;但有些网友表示张学良弃东北一事堪比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政策。这个问题一时间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题,当然张学良也做过解释,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细细追溯。 关键字:锦州之战不抵抗政策 的1932年1月3日,日军未发一枪,占领九一八之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所在地锦州,张学良部不战撤入关内。当时东北的中国军事力量,按照日军分析为--黑龙江省正规军1.5万,准军事部队1.8万,吉林军5.5万(其中熙洽率领的两万军队已经投降),锦州的辽宁军19.5万,是东北军的主力。然而,完整的黑龙江省还在马占山手中(锦州失守时,马虽然已经放弃齐齐哈尔,依然在海伦重建黑龙江省政府,顽强抵抗)。吉林虽然熙洽投降了,但是丁超等部抗日武装具有相当实力。特别是东北军主力还在辽南的锦州,辽左一带反日运动蜂起。即便是沈阳,臧式毅被囚禁也五十余日顽强不屈。这样看来,我方实力还是有。 看日本史料,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内部有强硬派,也有对东北军颇为忌惮的保守派。即便是军中,权力最高的参谋本部也是倾向保守的。分析一下,九一八以后,其实局面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制。

锦州之战,只要张学良摆个抵抗的架子,关东军就会内外交困--外,锦州并不是很好打的,马占山一万多人给日本人造成的麻烦已经够大,如果张学良近二十万军队在锦州和关东军打起来,可不是那样容易拿下来的;同时,关东军自己是在违背命令的情况下进军,这种情况下,要想打下去,只有不断的胜利,否则只要有失败,就不可避免内部的分裂。 但是张学良居然一枪不发从锦州撤退了。张学良在日军压力面前,渐渐承受不住,终于借口等待调停,发表声明,撤出锦州,并在1月2日完成撤军。日军于1月3日占领锦州,兵不血刃。 张学良曾经解释不愿意在锦州打的原因,一个是没有中央支持,怕打不赢;一个是不愿意部下白白牺牲,不过这是书上讲的。其实还有段没有公开的历史,在东北军撤退回关内内之前,和关东军曾经打过一丈,输了,张学良认为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当时的中国军队装备战术都很落后,根本打不过日本人,所以就撤回来了. 从日军方面来说:首先,日军得以全力向北。马占山为主的黑龙江省既失去精神上的支持,又失去辽宁方面军事呼应的可能,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军,终于被日军击破,东三省彻底落入日军手中。东北各地自发的抵抗力量失去了政府的有效协调和指挥(也失去了对于政府的信任),明眼人一看可知已经难免各个击破的命运。同时,东北的人心,也陷入失望和低沉,不复有抵抗的意志。 其次,关东军越发猖獗。在日本政府中,由于占领东三省意料不到的顺利,激发了日本强硬路线的疯狂。日本人的性格,是最初投入

张学良对东北的建设以及后续对东北的影响

上海大学2014~2015《学年冬季学期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号: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张学良对东北的建设以及后续对东北的影响 任课教师:教师号 学生姓名:学号: 成绩:

张学良对东北的建设以及后续对东北的影响 一、张学良其人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二、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历史背景 (一)国际形势 近代以来,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北地区,处于两大强邻的欺压之下,一直是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的对象,百姓长期遭受国内军阀混战的苦痛"张学良在参加军阀混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思想"在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主政东北的张学良,毅然决定易帜以停止国内军阀混战,使国家统一"他在主张中国统一的前提条件下,实行分治合作"主政东北的张学良出于/建设新东北,以促进国家现代化,消饵邻邦的野心0的目的,大力推进/东北新建设0" (二)国内形势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奉系内部也矛盾重重,纷争不断"由于内战频繁以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东北地区的财政金融走入困境,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民生艰难,社会乱象丛生"初掌东北军政大权的张学良面对这样的严峻局面,决心励精图治,挽救东北危局,全面开展东北新建设" 三、张学良主要的施政方针 张学良主政时期东北新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维护国家统一!养兵息战为核心的政治建设;以维护主权!振兴实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以提倡教育兴国!振奋民族精神为特色的文化建设;以改善民生!休养生息为目的的社会建设"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到东北人民的热烈响应,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一)整顿金融财政 1928年n月n日,奉天财政整理委员会成立,其宗旨就是通过整理财政,达到收支平衡"东北当局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政费和军费两项支出,鉴于实际情况,张学良毅然决定缩编军队,减

张学良与东北经济建设

“张氏父子与东北城市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张学良与东北经济建设 蒋文祥 张学良虽然出身军旅,但他深知“经济是一国的命脉,经济不能复兴,政治永远没有独立自主的一天!”[1] 1928年12月,张学良主政东北并实行东北易帜后,立即发出了“东北新建设,推行现代化”、“统一告成,建设开始”的号召,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着力发展农业,夯实经济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实力;努力发展交通,增强经济活力,张学良为东北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拟对此作些研究与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学界同仁。 着力发展农业,夯实经济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经济始终占有很大的比重。张学良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现状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停留于农村经济时代,只有农业经济发展了,整个国民经济才能繁荣。如果农业经济上不去,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不牢。 张学良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中国“不像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国民经济基础建立于都市”,而中国社会经济“还停留在农村经济时代,工商业不十分发达”,“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目前还是建立于农村”。[2] 因此,在他主政东北后,针对“东三省地域广大,物产丰富,未垦之荒地,未采之矿源亟待开发”的现实状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东北的农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张学良深谙寓兵于农之道,力推军队戍边屯垦。1928年7月,张学良上任伊始,便成立了兴安屯垦区公署。9月,张学良任命炮兵司令邹作华为兴安屯垦区督办。10月,邹作华率部去洮南、索伦一带安营扎寨。11月,划定兴安屯垦区四面界址及大致范围:南以热河省为界,西与内蒙古接壤,北到中东铁路,东与吉林省毗连。其中包括辽宁省所辖之洮南、洮安、镇东、突泉、安广五县;黑龙江省所辖之景星、大赉、泰来、索伦四县;还有内蒙古之扎萨克图旗、镇国公旗、国什业图旗等。邹作华设洮南、索伦两个屯垦中心。 张学良下令,军垦单位以邹作华的炮兵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和东北司令长官公署编余军官队为主体,制定了具体的《兴安区屯垦军章程》、《兴安区编余军官合作开垦章程》和《兴安区编余军官队授地办法》[3]。军垦部队放下枪炮,拿锄挥镐,开荒垦地,建边设寮。这样做既解决了编余军官的安置,又改善了屯垦官兵的伙食,还减轻了东北民众的军粮负担,实在是一举多得的高明之举。兴安屯垦区地处东北边陲,一向无军把守无民垦殖,造成土地荒芜边备松弛。张学良把军队屯垦与开发边陲、发展生产、巩固国防结合起来,不仅荒地得到开发,经济得到发展,而且边防得以巩固。1931年6月,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潜入兴安山地进行非法侦察测绘,被军垦部队及时发现捕获并迅即斩决,便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4] 在重视军队屯垦的同时,张学良也十分重视移民垦荒。由于东北地广人稀,张学良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关内移民东北。他在《兴安区屯垦移民办法》中规定,“被移民户住室,由公家预为建筑,或贷与材料,使之自筑。”[5] 据相关文献记载,从1927年到1930年的“三四年之间,由免费车船而来者,固络绎不绝,即挈老携幼跋涉数千里而不惮者,亦育摩而至。”“获此百万余人为之实边,……此安土重迁问题解决矣。”[6]关内大量移民的涌入,不仅给东北增加了精壮劳力,而且为开发东北发展农业生产增添了不竭动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实现机械播种,机械收割,张学良派人特地从美国买回拖拉机用于垦区农业生产。不仅如此,张学良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与沈鸿烈、鲍英麟合股在其家乡海城县创办了营田公司,示范经营现代农业。 由于张学良实行军垦民垦双管齐下,加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身体力行示范经营,多措并举发展农业,夯实了东北经济的基础,东三省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据东三省官方银号调查统计,1929年东北主要农作物产量为1836365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30年12月,张学

张学良东北易帜原因浅析

《张学良东北易帜原因浅析》文献综述 张学良东北易帜不仅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东北独立的阴谋,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而且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华民国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达数十年之久的北洋军阀时代的终结,南京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是历来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建国以来,张学良东北易帜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面简要的介绍下。 第一,1949—1979年,可以说是“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之空白阶段。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的空白阶段。天下一统,连学术界也“统一”了。这一时期,由于国内外的各种原因,对张学良东北易帜的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相关的论述和文章很少见之于报纸、杂志和书籍,更没有任何关于张学良易帜的专著和论文出版,形成了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的相对空白时期。只是在一些革命史教材中对此稍有涉及。其中较为珍贵的则有Akira Iriye的《张学良与日本人》,该文则是研究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与日本关系的最有价值的文章,重点研究分析了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这一问题上与日本人的关系问题。 这一阶段关于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研究学者少,研究成果数量少且浅薄,学术性不高。 第二,1979—1989年,可以说是“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之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至80年代末是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缓进时期。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国内学术界的大环境逐渐开始正常化。长期以来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一旦排除,张学良东北易帜的研究也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1979年,潘喜廷、武育文两人在《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 期)上发表了《张学良将军与东北易帜》一文,成为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的首开风气者。随后,张学良东北易帜研究逐渐兴起,这一时期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张学良东北易帜的史料和论文相继发表。20世纪70年代末,已停办多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省市社会科学院相继恢复和建立;各政协文史委员会、史志办、各大院校历史系亦开始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张学良东北易帜的史料。这一阶段初期研究主要注重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文史资料相继出版。如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张学良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张学良 14国本一班孙晶洁 20141207021023 【摘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多少名人将士禁不住时光流逝,被紧紧凝固在那个特定时空。张学良则不然,从青年时代“息争统一”的远见卓识,到东北易帜的毅然决然,再到九一八事变的愤懑妥协,再到西安事变的民族情结,还有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以及颇受舆论喜爱的所谓“情感纠葛”···“少帅”一直被历史推到最前面,收获鲜花掌声的同时,也经历着心酸与隐忍的无奈。纵使有过各种非议质疑,但始终不变的是人们对他爱国情感和民族英雄的认知。 【关键词】:民族英雄;青年时代;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晚年 一、青年时代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海城人,生于一九零一年六月一日,奉系大军阀“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1906年~1920年,先后从师辽西名儒崔名耀,金梁,白永贞,徐启东,战术教官郭松龄。1920年4月,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任团长,六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11月,晋升为陆军少将。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与郭松龄指挥的东路军奉军第三混成旅,张学良任旅长,经过霸县战斗和山海关阻击战,成为了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奉军惟一取胜的部队。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军与姜登选的奉军第二军为东北军入关的主力军,经过张学良部队的猛攻,奉军突破山海关,直捣北平。直系全面溃败,全军覆没,吴佩孚

成为张作霖手下,直系从此走入历史。奉系由此一战夺取了中央政权,张作霖成为了北洋军阀领导人,奉系军事实力此时达到顶点。战后,张学良升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可见,青年时代的张学良已初步显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领导力。 二、东北易帜 1928年,在父亲张作霖于皇姑屯事件中被日军炸死后,继承父业,主政东北。当时,有两条路可供抉择:一是屈服于日本,投靠日本以保护东北“独立”;二是改旗易帜,归于国民南京政府大麾下。张学良毅然选择第二条路: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把共和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服从南京政府的统治,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东北易帜,促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分裂割剧和几百年来东北地区长期身份暧昧不明的局面,东北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与关内密不可分,强化了东北是中国的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这样一个主题。 此举,政治头脑清醒的张学良基于民族大义,出于爱国之心,实现了国家的南北统一,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他在易帜典礼演讲时真诚地表示:之所以要“易帜”,就是为“不使中央权力分裂,全部还政于中央,以求国家的真正统一”。此时,张学良的爱国统一思想已由“息内争”升华为“御外侮”的高度,并实现了爱国统一思想对封建割据思想的巨大超越,达到了动机与效果的完美统一。

浅议张学良与东北大学的发展

浅议张学良与东北大学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6-08-12T15:44:11.82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3月作者:郑凡 [导读] 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处在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觊觎和争夺利益的中心,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郑凡 西安市西安事变纪念馆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它的成长发展与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期间,采取各项措施,使东北大学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大学之一,为中国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张学良东北大学教育 近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处在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觊觎和争夺利益的中心,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一、东北大学的创建 东北大学的创建最初缘于时任奉天省教育厅长谢荫昌 的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得到了当时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的重视。1921年,奉天省议会商议创办东北大学,日本驻奉总领事落合谦太郎闻讯即到大帅府抗议:“你们要想造就理工人才,可以上我们的旅顺工科;学医可以到我们的南满医大;学文、学法可以到日本去,我们可以给予官费优待及一切便利。”张作霖听后很生气,说道:“日本人反对,我们必须办,而且要快办。”在他的推动下,奉天省议会于1921年一致通过创办东北大学的决议,1922年,大学筹备委员会决定,原沈阳高等师范改办理工科、原公立文学专门学校改办文法科,任命王永江为校长。1923年,奉天省公署正式颁发了“东北大学之印”,从此,东北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正式成立。 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作霖长子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执掌东北,同年7月兼任东北大学校长。 东北大学自创立起,办学宗旨就很明确: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之发展。东北大学就是为了改变东北文化教育落后状态,培养高索质人才,抵御列强的侵略的需要而创办的。张学良任校长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锐意谋求东北大学的建设发展,使东北大学在短期内一跃成为全国有名的最高学府之一,创造了东北大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 二、张学良期间东北大学的发展 第一,注重校园建设。东北大学创办之初,校舍设在 沈阳大南关原沈阳高师和沈阳文专的校址上。随着学校的发展,原有的校舍已不堪用。王永江任校长期间,即选了风景秀丽的北陵作为东大的新校址,建筑新校舍。理工科的师生随后迁入,称北校,而把旧址叫作南校。张学良到任后,认为东北大学校舍分为南北两部,不利于集中管理,也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不便,因此提议南北合校。后校务会议决定,在北陵校址上实行扩建计划。这项计总计耗资500余万元,因省库无力全部承担,张学良慷慨解囊,捐资180万元。大力建设教学楼、体育场、化学馆、纺织实验室、图书馆、教授俱乐部、大礼堂等,建筑规模之大,在国内首屈一指,图书资料和科学仪器购置之多,堪称国内大学之冠。 第二,广聘名师。为加速东北大学发展,培养人才,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期间,拨150万元作为学校常年经费,远超过同期清华大学的120万元和北京大学的90万元教育经费。张学良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礼贤下士,以高薪礼聘专家学者到校任教,当时北大、清华的教授月薪300元,而“东大”教授月薪360元,最高可达800元。一时名流学者云集东北大学,不仅有诸如思想家梁漱溟、文法专家章士钊、俄文翻译家曹靖华、数学家冯祖荀等学者大家,也有心理学家陈雪屏、体育专家郝更生等当时稀缺专业方面的归国名家,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就是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大批名家学者在东北大学执教期间,东北大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第三,注重实践,服务社会。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后,进一步把东北大学办学宗旨明确为:“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促进国家现代化,消饵邻邦的野心。”东北大学创办的同年冬开始筹建东北大学工厂,当时的奉天省公署通过东北大学两次为其投资约国币170 万元,投巨资建设一个大学附设工厂,和张学良重视发展教育的理念和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是分不开的。他对东北大学办工厂的原因作过明确的解释:“大学设工科,于是需要工厂。大学之工科将研究高深之学理,蕲响于发明与改良之域,故不以知所当然能运用之为已足,然必于已知者知之真用之熟,而后以于求所未知,此实验工厂之所以不可缓也。”东北大学工厂自其创办时起就多次申明“主要是供大学工科学生研究学术、实地练习之场所”。工科各专业的学生通过工厂学习,达到研究学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目的。同时,东北大学工厂充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服务于社会。工厂承接全国机车的维修,铁工系统和印刷系统的经济效益显著,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费。这种大学附设工厂,既顾及学生实习,又促进生产发展,保障经费来源的模式,是当时国内其他大学所没有的。 三、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大学 毋庸置疑,在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期间,东北大学不论是教学、师资、校园建设方面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其“学术自由,开放灵活”,办学成绩显著。西安事变后,中央政府重新任命代校长开始对东北大学进行接收,许多学生老师纷纷南下投汴,各分校自顾不暇,最终并入中央政府教育体系,成为“国立”东北大学。张学良此时虽已身陷囹圄,但他依旧心系学校,除托友人转令学生专心上课外,还将学校在平交行所所存基金三万五千元提用,“可维持该校一年之用”,缓解东北大学当时紧张的经济状况。 1993年,东北大学恢复校名,张学良受邀为东北大学题写校名,并接受“东北大学名誉校长”的聘书,遥祝东北大学“多育英才,振兴中华”。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

记得在高中历史书上提及的张学良不站而放弃东北的原因似乎是蒋介石下的命令。在我看来,张学良放弃东北自愿背上“不抵抗将军”的黑锅还有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由以上这段张学良的自述看来,他放弃东北不单单只是出于政府的命令,似乎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当时战局的考虑。 首先,他在权衡这场战争东北军打胜的可能性,之所以选择了不抵抗是因为权衡的结果表明这次战争将使东北军损失惨重。从日本方面来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职业军人。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虽然没有受到像中国那样荒唐的待遇但是在1920年的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还是受到了美国的压制。会议之后日本被迫裁军,裁军的额度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之多。这样的一裁军就等于是砸了军人的饭碗。而在日本这个国家,一个人要是缺少了职业就等于是缺少了社会地位。所以,当时在日本流行的观点就是不要穿着军装进饭馆,不然总会受歧视。可以想见,日本军人当时是处在一种急切而无奈的环境之下,在这样的无奈之下他们发动战争的心理优势便显现了。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便是如此。这是其心理上的一个优势,而在实体上日本的优势更是凸显的。在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接管了俄国在东北的权益,顺势控制了东北的交通。日本的爪牙遍及东北,加之其物力财力上的优势,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应该说是在战争开初就已经有了分晓。即便是东北军人拼着满腔爱国热情胜利地驱逐了日本,其本身损失也是相当大的。 其次,为什么张学良不愿意损失东北军去换取可能存在的战争胜利而甘愿被当做一个“不抵抗将军”呢?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张学良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上。正统史学的观点说张学良是在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那么也就在无形当中做出了这样的一种假设,即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一个上下级的关系,蒋可以有效控制张。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很多史料包括蒋介石的日记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虽然归附了南京国民政府但是仍旧是拥有地方实权的军阀,他对蒋的政策完全可以采取一个漠视的态度。最好的例证就是张退到锦州之后蒋希望其继续抵抗,南京国民政府其他要员也劝张不要再退,但是张一意孤行,率兵到了华北,从此东北彻底成了南京政府管辖不了的土地。这就与之前所说的放弃东北完全是出于蒋介石的命令产生了矛盾。 再从他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张学良是一个军阀,当时的东北军可以说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而假若开战,东北军一定是会有所损失的,而一旦有所损失,在那个尔虞我诈,军阀混战的时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一个没有军人的军阀势必是要被淘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还是不能轻易与日军开战。 而为什么张学良认为和日军开战自己东北军的损失是最大的呢?这得和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不信任谈起。我们知道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是怀着国仇家恨,那么为了报国仇、雪家耻他不能单独依靠地方上的军队。所以,在看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强势之后张学良决定投靠中央。也就是说张学良从宣布易帜起其目的就是相当明显的,他希望全民抗战,以彻底实现其于国于家之宏愿。但是后来一次次地见证了蒋介石和其他军阀的斗争之后张学良对蒋介石不能够再信任了。中东路事件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最初蒋介石是极力地劝张学良要对苏联强硬,张学良满以为这样的时刻蒋介石会对其采取援助,但是事实上蒋介石却还寄希望于张将其东北的军队调集一部分去帮着他扩大军阀斗争,最后张学良不得不独自忍气吞声地和苏联签订一些耻辱条约。也就是说,从一系列以前发生的小事当中张学良已经看到蒋介石领导的

张学良的一生

张学良的一生 姓名:司宝华班级:教科系学本二班学号:22号 摘要: 1928年底,东北保安总司令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东北易帜”。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两人以为会得到共产国际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不料结果竟事与愿违。对于一个为国家统一,为中国革命独立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的人,我们应该怀着崇高的敬意,深深的缅怀。 关键词: 张学良幼年、军旅生涯、张学良政治方面、获得自由后 正文: 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然而,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险阻。 一、张学良幼年 1901年六月三日,就在张学良出生之时,为了躲避金寿山的偷袭,张作霖带着自己的妻子打开了一条缺口,使得其家人安全逃出。就在逃跑的途中,一个婴儿降生在大马车上。他就是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乳名双喜、小六子。双喜是因为他的父亲升官发财了,又加上他的出生,所以才叫她为双喜。然而小六子的来历更为有意思,因为算命先生说他命硬,在做完一些准备后,出门后有人喊出的第一声就当为他的名字,然而出门后就听到小六子。所以才由此得到小六子。但是,张学良命硬,11岁丧母,28岁丧父。这是历史的巧合。 张学良自幼天资聪颖、活泼顽皮、胆大妄为、善于观察人物、喜爱写作,所以在他幼年时就能下笔千言。张学良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收的是家教,不经有旧的文化功底,而且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张学良的一生中,有两个妻子伴随着他。一个是他的结发凤至,一个则是终身赵四。在台湾,张学良被软禁在台北北投居所,过着软禁下的隐者生活。张学良原配夫人是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张学良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得“赵四小姐”赵一荻的陪伴。他于幽禁中信奉基督教,但按基督教教规只能一夫一妻,1964年于凤至主动提出离婚,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结婚。 二、张学良军旅生涯 (一)“华北事变”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悍然发动了“华北事变”。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顽固的“剿共”政策终于逼反了张学良和杨虎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在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兵谏发生后,张学良要刘鼎立刻向中共领导人发电:“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今已将蒋介石等扣留,逼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请派人前来商大计。在西安事变过程中,张学良曾试图寻求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却事与愿违。最终在强大的国际压力和国民党内部压力下,张学良不得不牺牲自我,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以自己被囚禁的代价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二)东北易帜 1928年底,东北保安总司令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东北易帜”。它标志着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 ,为什么张学良心甘情愿将张作霖起家和发家致富的老本、关乎生死存亡的“心头肉”割给蒋介石,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败家之事呢?

近代史浅析张学良

近代史论文 阅读书籍:《张学良口述历史》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1班 姓名:曹维褀 学号:3013207186

功与过的悲歌 ——当“九一八”遇上“西安事变” 读完《张学良口述历史》之后,我对张学良的认识同作者一样在逐渐深入。1931年时,当他对日本侵略东北实施“不抵抗政策”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全是愤恨与耻辱,其后1936年的西安事变,他与杨虎城逼蒋介石联共抗日,最终难逃终身监禁的命运,我对张学良既有崇敬又有同情。张学良那段历史的是是非非,永远是风口浪尖上的话题。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孰对,孰错,孰能论?它最终将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永无定论、饱受争议的问题。 忽回味起来,恍觉东北军与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有几丝相似之处。同样出身草莽,一群绿林好汉,盘踞一方,具有一定的实力使当权者有所忌惮,而后的归顺朝廷(或政府)似乎是上帝开的一次玩笑,最终还是难逃命运女神毁灭的丝线,辉煌荡然无存。看来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失败在冥冥之中已是注定。可能是因为阶级的高度决定了思想的高度,思想的高度又决定了人生的长度。 回首80年,上天给他安排在一个煊赫家庭,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本应成为一代纨绔子弟的代表,然而造化弄人,他父亲的早逝注定了他一生戎马、肩负国仇家恨。 (一)一时错,一生过。九一八事件,张学良人生的悲歌。 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 主思天高厚,实事就浮云。 ——张学良张学良曾明确说出,当时是东北军主张的不抵抗政策。其中的官方原因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九一八事件中除了张学良对自己有错估局势的评价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原因:东北军根本不是日本军的对手,如果真的抗战爆发,那么东北军必定全军覆没。在此我不愿再批评他在九一八之中的软弱与无能,只想复原当时的场景、对比下双方战力,客观地讨论下到底那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东北铁路线的南满铁路割让日本,中东铁路仍属沙俄,张学良认为此时是取回中东铁路的大好时机,多次发动战役,然而在1929年10月沙俄挥师南进,东北军精锐尽出却无法阻挡,损兵数万才平息一场战争。而后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张学良带领20万主力东北军进入关内,留下20万兵力驻守东北。再看下日本军的实力,九一八之前虽仅有第二师团的1.5万人,但日本统一亚洲的野心正在燃烧,不断加速侵占中国的进度,向东北增加兵力。在1931年12月,兵力主要有第56师团1.9万人加上第53、4、9、18师林林总总大约4万人。 可能有人会说,20万的东北军连区区4万日军都打不过?这里有一个数据,当年16万滇西远征军与日军激战近一年才俘虏击毙日军约1.4万人。而且九一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东北易帜原因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导语: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 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而日本则不满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遣特使林权助与张学良要求满洲独立,但张学良立即拒绝日方要求,转投国民革命军。同年7月3日,蒋方至北京与奉系的代表会面,商讨和平解决方案。 1928年12月29日,奉系张学良改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东四省易帜,通电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全国统一宣告完成。两日后,依照先前谈判条件,国民政府命张学良为东北军政领袖。 东北易帜从1928年6月开始酝酿,到同年12月最终实现,前后长6个月的时间。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由于日军的横加干涉和多方利益协调问题,东北易帜进程被一再拖延。 其实在中原大战之时,交战双方都已经打到了打不下去的地步,而当时的东北王张学良坐拥30多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只要他发一个通电,声明支持谁,谁就可以轻松胜出,所以双方都开始了争夺张学良这条大腿的“大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一派和蒋介石一派都派出了谋士和张学良接触,都劝说张学良加入自己一派,可是阎冯李一派太穷,开不起价,三人中最有钱的阎锡山也不舍得花钱,而蒋介石派出的大谋士吴铁城则给张学良开出了1500万大洋的天价,张学良 生活常识分享

张学良放弃东北3000字

摘要:张学良,这位与20世纪相始终的百岁将军,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命令部下执行不抵抗政策,把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而不抵抗政策的直接后果是整个东北三省的沦陷,国民军主力撤退,并为日军日后的侵华行动奠定了基础。这种做法受到国人的指责和痛骂,张学良也因此被骂为“不抵抗将军”。其不抵抗的原因有蒋介石的影响,对时局的判断失误,自保心理,不佳的心理状态。 关键字:张学良,不抵抗,放弃东北,原因 蒋介石的影响 资料显示:1930年7月12日,蒋介石就发电报给张学良,称“日本诚狡猾阴险,但现非我国抗日之时,除另电外交部王部长外,希兄督饬所部,切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本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当时蒋介石已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即剿共而非抗日。张学良在事变后一再强调的,“欲抵制日本,则中国必统一”,东北的责任应由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府负起,而当时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政府还只是形同虚设,无论其地位、实力,都承担不了在东北作战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张学良独但巨任,确实也有点勉为其难。所以张学良当时曾感慨系之:“现在须将国内先统一,外侮自然减退”。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并没有做好抗日的准备,只是把日本的侵略当作了地方事件对待。 在我国的许多历史著作中,都有一份材料,该材料说的是“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因而在我国许多历史著作中,蒋介石不抵抗,张学良执行便成了定论。然而,1931年9月18日,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匆匆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沿江西航。永绥号军舰于9月19日到达湖口,在此蒋接到上海方面的急电才得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他随即改变原定计划,决定抵南昌后坐飞机回南京。也就是说,蒋介石根本没有机会发出所谓电报。但同时又有很多资料显示,不抵抗命令并非蒋介石发布给张学良的,而是张学良自己发布的。 虽然不能将“不抵抗”政策的责任全推给蒋介石,但在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也默认了“不抵抗”政策,这一点在蒋介石允许张学良带兵入关而且不追究张学良的责任就可看出。 不管不抵抗命令是谁发布的,张学良作为蒋介石政府在东北的最高长官,领导人对他的的影响也是无疑的。由此可见,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影响也是执行不抵抗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时局的判断失误 资料:张学良出于错误的判断,于1931年9月6日下令给辽宁省主席臧式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