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姓名:XX 学号:XXX 院系:XXX 班级:XXX

【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的柳江盆地实习,让我们更加直观的观察岩石及地层构造,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同学们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有亲身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实习时间】

我们地理科学XX班级在2021年9月24日到2021年9月29日来到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基地开展地质地貌实习。

【实习的概况】

柳江盆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位于秦皇岛市以北十余公里处,东南距山海关约二十公里,秦皇岛至青龙县公路途径本区石门寨、义院口等地,交通便利。

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南、东、西三面为陡峭的高山所包围,总面积389.2平方千米,本地区系燕山山脉东支。区内海拔高度一般150—400米,坡降100—500/1000.盆地内最高峰

为老君顶,海拔493.7米。贯通本区的大石河是本区的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东南方向在山海关南侧注入渤海。

本区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集中在7、8月份,为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气温为6—7度,气温年较差35—40度。

区内农业主要是北方旱地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区多为果树,盛产核桃、梨、杏等,工业以采煤业及耐火粘土为主。

秦皇岛市靠近渤海的地区基本是一个向西南、南微倾斜的波状平原,海拔高度一般5—60米,区内有较多的侵蚀残丘,以东联峰山为最高,海拔152.9米,海滨地带有狭长的海积平原,海岸带岬湾相间,蜿蜒曲折,大石河、沙河、戴河等在区内入海。本区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其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

秦皇岛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传统的旅游胜地。有较发达的渔业,果品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实习内容的方法和原理】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需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

1 、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和岩性的描述;

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层产状的测定;

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4、实测地层剖面法的工作方法;

5、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及对构造形成的解释;

6、野外地质素描及地质剖面图的练习;

7、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一)

亮甲山

1、学习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2、观察侵入到奥陶纪灰岩中的岩床及岩墙。

3、观察发育在奥陶纪灰岩中的冲断层及其断层的牵引褶曲。

4、鸟瞰全区,了解区域地貌概况,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的联系。

5、观察奥陶系灰岩中岩溶地貌。

(二)

潮水峪——东部落

1、学习使用地质罗盘在地形图上定点。

2、观察柳江向斜东翼地层并对主要层位进行岩性描述。所见地层由新到老为:下二迭统、上石炭统、中石炭统、下奥陶统、上寒武统、中寒武统、下寒武统、景儿峪组、绥中花岗岩。

3、观察平缓单斜岩层地貌特征。

4、观察潮水峪村北的断层,研究断层在地貌上的表现,并作一示意地质剖面图。观察断层附近的一组岩墙及两期岩墙的穿插关系。

5、观察景二峪组与绥中花岗岩的沉积接触关系,绥中花岗岩古风化壳特征。

(三)

上庄托——傍水崖——318高地

1、观察二迭系与下中侏罗纪的地层及向斜核部出露的中侏罗统中性喷出岩——安山岩岩性特征,垂直节理和倒石碓。

2、观察大石河河水运动状况,主流线位置及河曲形态,分析河流侧方侵蚀及凹凸岸的形成与发展。

3、傍水崖附近大石河河谷横剖面形态,分析河漫滩,阶地及离堆山的形成。冲积物一般特征。

4、观察柳江向斜西翼地层倒转现象,陡立单斜岩层构造地貌特征,并在石炭纪地层中寻找和认识植物化石。

5、观察地质构造现象级接触变质现象。

(四)

北戴河海滨路线

1、北戴河海岸垄岗砂岩。

2、分析观察海蚀地貌,海蚀、海积地貌的形成。

3、分析海滩及二级海成阶地成因,了解确定阶地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实习收获】

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

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柳江盆地的地层发育演化情况: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其后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其地层主要有: 1.太古界。

2.上元古界青白口系。

3.下古生界寒武系(∈)。

4.下古生界奥陶系(O)。

⑴.亮甲山组:以中、厚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岩石,主要有竹叶状灰岩(由灰岩扁砾被钙

质胶结而成的典型砾屑灰岩,其砾屑为扁圆或长椭圆形,垂直层面切开形似竹叶,故名)、豹皮状灰岩等,颜色为灰色带绿色,灰色致密棕褐层状、灰色薄层泥色条状、深灰色中到褐层状致密块状的。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一般为灰色细金状。亮甲山组形成于浅海环境,厚度118米,与下伏冶里组、上覆马家沟组均为整合接触,化石丰富,有头足类、腹足类、腕足类、三叶虫、古杯类、介形虫类。其中,足类、房角石、古杯海绵是本组的标准化石。

⑵.冶里组(O1y)。⑶.张夏组(∈2z)。 5.上古生界石炭系(C)。 6.上古生界二叠系(P)。 7.上古生界侏罗系(J):柳江向斜构造盆地是一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的甚至是局部倒转的向斜,它的西翼产状陡峻,秋子峪倒转,地层挤压很紧密,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达70°,甚至直立或倒转。断层以南北走向的逆断层为主,规模大,由于受到巨大的挤压,岩层薄甚至缺失,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少。东翼产状平缓,面积很大,约是向斜面积的2/3。东部地层的宽度是西翼地层的五倍以上,倾角是10°~30°之间,有好多断层,以正断层为主,但规模小。在核部,安山岩构成山地,形成地层倒置的现象。

河流地貌: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

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河漫滩的主要类型有:①河曲型河漫滩,发育于弯曲型河段。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②汊道型河漫滩,为在汊道型河段中形成的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坝、沙嘴等。③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较直型河段,形成天然堤。④平行鬃岗型河漫滩,为堰堤型河漫滩与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滩的过渡类型,表现为一系列平行鬃岗系统,鬃岗之间为浅沟、洼地或湖泊。

海岸地貌:陆连岛由沙坝使其与陆地相连的岛屿。多位于近海岸处。由于岛

屿的背后,即向陆一侧形成波能降低的波影区,因此常常引起沉积作用加强,由陆向岛和由岛向陆的方向都可能形成沙嘴。如果海峡的宽度和深度不大,沉积物源丰富,两侧的沙嘴在延伸中相互衔接,便形成了连岛沙坝,连岛沙坝则将原来孤立于海中的岛屿与大陆连接起来。沙坝的中段一般比较狭窄,但却是陆岛之间相通的要道。在北戴河地区观察的海岸地貌主要是连岛沙坝。连岛沙坝属于沉积物流形成的地貌,当沉积物流绕行岬角或岸线急剧向陆转折处,波能急剧降低,被搬运沉积物的一部分即沉积下来。如岸外不远处有岛屿作屏障时,岛屿背后一侧波能降低形成波影区,进入波影区的沉积物其容量迅速减小,一方面以岸边为基础发育沙嘴,另一方面在岛屿内亦可发育沙嘴,如海峡的宽度和深度不大,上诉沙嘴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衔接形成连岛沙

坝。在两个相向的沉积物流之间的滞缓水域地带,因沉积物的堆积可形成一种尖嘴形沙洲岸线。巨大尖角形沙洲的宽度以及向海前展的距离都可达几十公里。有些尖角形沙洲如岸外有岛屿或浅滩,亦可发展成连岛沙坝。北戴河老虎石公园观测地观测的即是这种连岛沙坝。

【实习感悟】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尽管时间很短而且条件艰苦,但是我们实在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柳江盆地、潮水峪等几个主要实习地点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教我们使用测量仪器,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实习是辛苦的,老师更是非常不容易的。生活上要随时注意我们的起居,确保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实习过程中要控制速度,把握方向,尽可能多地传授我们相关知识。同时,老师也展现出了课堂上见不到的另一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引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柳江盆地,我们也看到了这样那样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让我意识到,当前中国的环境保护虽然较以前有大幅提,但是环境问题还是很严重。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