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与欧洲一

亚洲与欧洲一

亚洲与欧洲一
亚洲与欧洲一

【拓展延伸】

【反思与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对比学习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巩固练习】

1、亚洲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2、欧洲全部位于()

A.北半球

B.西半球

①·

②·

·③

④·

C.南半球和东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3、欧洲气候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 )欧洲气候类型中,最典型的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4、对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山脉走向

B.海陆轮廓

C.地形、地势

D.西风和洋流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 B_________ 海峡:C________ G_________ 运河:D_______ 大洋:E______ F______ 高原:H_______ 平原:I_______ (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①_______ 国家③______ 大洲④_______

(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_______气候,②_____气候。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⑧ ____________。(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气候。(3)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气候主要是______________

亚洲及欧洲

《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读图时运用各种资料尽可能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亚洲地形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难点: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教学过程: [开场白]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行吗?那么恭喜大家,这学期的地理课,将是一次环球旅行。现在请大家把我们的旅游指南拿出来,翻到目录。上学期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的概况,那么这学期我们要从大洲看起,大家看目录,这里有几大洲?(五大洲,其中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我们说地球上有七大洲,那么这里还少了哪两个大洲?(大洋洲、南极洲),大洲里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域,这里我们要学习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和南极。了解完地区,下面就该了解国家了,看看这些重要地区里的典型国家都有哪些特点和风土人情。好了,下面咱们就一起,带着这本旅行指南,就是我们的课本,开始我们新一轮的环球航行。第一站是目录,下一站从咱们的家门口开始看起,《亚洲及欧洲》 [板书] 亚洲及欧洲 [导入] 大家可以看到本节的标题是——亚洲及欧洲,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将亚洲和欧洲放在一起看呢?问什么不把亚洲和南极洲放在一起看呢?(因为这两个大洲在同一块大陆——亚欧大陆上;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讲解]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名称由来 首先我们来看名称由来,大家看到有两个比较陌生的词“亚细亚”“欧罗巴”,他们分别是亚洲和欧洲的音译名。亚欧大陆是古文明比较兴盛的旧大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都在这块旧大陆上,往西还有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先人都在这块他们认为非常辽阔的陆地上生活着,再往四周都是大洋,谁也没有向外去看过,过了大洋是什么,我也没有去过,传说是万丈深渊。于是他们把亚洲这一边称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即亚细亚。亚洲(Asia)之名由此而来,欧洲(欧罗巴洲)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讲解] 2、亚洲的位置 要分析一个区域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下面我们来看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我们主要看看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亚洲的位置。我们描述位置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描述,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大家看到书本第二页的图6-1亚洲东边濒临什么大洋?(太平洋)北边呢?(北冰洋)南面呢?(印度洋)西边和那个大洲相连?(欧洲)西南面是哪个大洲?(非洲)亚洲和非洲之间隔着一个运河是什么运河?(苏伊士运河)大家再看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什么海峡?(白令海峡)白令海峡的那边是什么洲?(北美洲) [复习]经纬线和经纬度是我们上学期大家学得比较吃力的一个知识,到现在为止都还有同学一说到经线先去想究竟是横着的还是竖着的。所谓经线,是经过南北极,肯定是竖着的,所谓纬线,是围绕地球的圈,大家可以联想赤道,所以是横着的。所有的经线都要穿过南北两极,所以都是一样长的,指示南北方向。围绕地球旋转的圈长短不一,其中0°纬线也就是赤道最长,随着纬度的增加,往南往北,纬线逐渐变短。 现在看图6-1,看到最上边的北极,那些从北极发射出来的线就是经线对不对?我们首先找到0°经线,0°经线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亚洲最西端在土耳其海峡岸边,大约为东经26°,我们再往东看,一条一条经线的数……往东看到东经160°。从这里再往东就进入西半球了。亚洲最东端已经越过180°经线,到了西经170°附近。所以亚洲东西跨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4.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及欧洲气候的特点对比。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为什么说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及欧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自制投影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答:略 板书:第一节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知识点及作业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知识点总结: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3、亚洲的地形特征: 平均海拔高(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陆外侧多岛弧。 4、欧洲的地形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起伏不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5、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性(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2)大陆性强。(3) 季风气候显著。 6、欧洲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原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7、亚洲的河流特点: (1)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2)内流区面积广大。 8、欧洲的河流特点: (1)河网密布,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 (3)航运价值高 9、亚洲人口和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百分之63)。(2)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 数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3) 人口分布不均匀。 10、欧洲人口和国家:(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 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二、作业: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2、亚洲、欧洲名称的由来:古代生活在东岸的人们,把居住地以的地方称为“”以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欧罗巴意为“ __ ” 3、亚洲的面积约为,欧洲的面积约为。

七年级地理复习第一章亚洲及欧洲 练习题

亚洲及欧洲练习题 2016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 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7完 成1-2题。【2017青岛会考】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 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欧洲西部地区的的气候主要是( ) A. 温带海洋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高山气候 4.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 由图可以概括出亚洲地势特点是() A. 西部高,中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5.亚洲东部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列4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6.下面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欧洲地理位置的是() A. B. C. D.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

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文资料,完成7-8题。 7.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 8.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9.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 C. D. 10.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1.读“亚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三个温度带。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 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 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四、作业:目标检测练习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

亚洲与欧洲教案

亚洲与欧洲教案 篇一:【湘教版】6.1《亚洲及欧洲》教案 亚洲及欧洲 篇二: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4.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及欧洲气候的特点对比。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为什么说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及欧洲气候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自制投影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答:略 板书:第一节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 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最先完成。(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第6章第1节亚洲及欧洲答案(第一课时)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第1周第1次本学期总第(1)张 姓名:_______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1课时) 新知预习 知识点一:亚洲与欧洲的位置 1、 _亚洲__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和___欧_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 起,合称__亚欧_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跨纬度近90°。 (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亚洲与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3.欧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纬度范围: 36°N~80°N之间,经度范围: 25°W~67°E之间。 全部位于_北_ (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__东__(东、西)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_地中_海,东连_亚_洲,西南隔着_直布罗陀_海峡与_非洲相邻。海岸线_曲折_,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知识点二:时区的换算(暂时不做,等以后讲了再补做。)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____个时区,以经线为中心,东西跨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_____个时区,其中______和______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为该时区的_____经线,这条经线的时间就是该时区的区时,东经度代表____时区,西经度代表___ __时区。 2、区时时差的计算: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 3、区时时差的计算口诀:东早西晚,西减东加,同减异加 4、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大致以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但并不与其完全重合。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天。知识点三:亚洲与欧洲的地形特征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C.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亚洲的命名含义是指…………………………………………………………………………( B )A.意为纪念航海家“亚细亚” B.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C.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D.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 3、读图,关于亚洲海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西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B.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等与欧洲为界 C.西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D.西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 4、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错误说法是…………………………………………………( C ) A.面积最大 B.东西距离最长 C.跨经度最广 D.跨纬度最广 5、如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如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D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东西低中部高 6、亚洲地形类型的主体是………………………………………………………………………( B ) A.高原和盆地 B.高原和山地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丘陵 8、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高原山地多,世界最高的大洲 B.地形类型简单 C.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D.地势中低周高 7.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亚洲的大洋是………………………………………………………………( C )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8.下列地形特征不属于欧洲的是……………………………………………………………………( C ) A.海拔最低的大洲 B.受冰川作用影响大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9、下列关于欧洲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西临太平洋,东南面和东面与亚洲相连 B.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C.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北临北冰洋,南面与非洲相连 10、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B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11.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C ) A. 里海湖面 B. 珠穆朗玛峰 C. 死海湖面 D. 吐鲁番盆地 1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指世界的“头”的话,那么这座山是指( A ) A. 珠穆朗玛峰 B. 天山 C. 阿尔卑斯山 D. 阿尔泰山 13.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B.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脉分布较广 C. 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峡、海湾、岛屿较少 D.南北部多平原,中部多山地分布14.【2019?广安】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C ) A. 大洋洲 B. 南极洲 C. 亚洲 D. 欧洲 15.【2019?齐齐哈尔】亚洲地势特点是 ( B )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度平均海拔950m,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形起伏状况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小、相对高差小主要地形类型以高原、山地为主以平原为主 地形分布格局中部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四周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特色地形大陆外侧多岛弧冰川地貌广布

七年级地理_亚洲及欧洲(教案)

七年级地理 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认识大洲亚洲和欧洲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亚洲和欧洲4 一设情激趣 同学们这二两天天气怎么样由天气导入当地的气候,然后讲解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气候特征: (一)气候复杂多样 1、经纬度位置的影响: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10°至北纬80°之间, 跨了寒、温、热三带,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除了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没有 2、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 距海远气候干旱。 3、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二)亚洲大陆性特征显着 (1)复习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2)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南北温差大,沿海和内陆干湿差异悬殊。正是亚洲各地气温、降水的显着差异说明了亚洲大陆性特征显着。 (3)显示亚洲的雨极乞拉朋齐、沙漠降水的差异。

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大陆性特征显着。 (三)季风气候显着。 (1)让学生感受我们当地夏、冬季风的流向。 (2)出示冬季风图,并且列表归纳冬季风的特点: (3)出示夏季风图和夏季风比较表,让学生归纳夏季风的特点。 (3)小结:由于海洋热力差异造成气压差而形成了因季节不同风向完全相反的风即季风。 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三个特征:季风气候显着。 三合作交流 1、欧洲的气候特征 出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 (1)以带气候类型为主。 (2)性特征显着。 (3)气候、气候分布典型。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对欧洲气候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补充。五拓展延伸 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欧洲地形的关系

2019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案1新版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学习重点 描述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读书本6-2“亚欧大陆轮廓图”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亚洲的海陆位置 读课本图6-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完成课本P3活动。 课堂检测 1.亚洲东临的大洋和北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关于亚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亚洲的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赤道经过亚洲的中部 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16°的地方时 C.北京时间就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D.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4.当北京时间是xx年1月1日13点时,日本(东九区)是几点() A.14点 B.12点 C.10点 D.8点 5.当你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你的手表上的时间应该作如下调整() A.钟点不变日期减去一天 B.日期不变钟点拨慢一小时 C.钟点不变日期加上一天 D.日期不变钟点拨快一小时 6.当北京时间是3月3日8:00点时,纽约(西五区)是几点() A.3月3日9:00 B.3月3日21:00 C.3月2日19:00 D.3月2日21:00

亚洲与欧洲(复习课)

教学内容亚洲与欧洲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与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与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运用有关资料叙述亚洲与欧洲的人文地理概况,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4.运用实例说明亚洲与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教学重点 1.亚洲与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教学难点 1.亚洲与欧洲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概况。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小组内自主复习 授课人黄科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一、归纳区域地理学习的逻辑知识体系: 半球位置 位置海陆位置 范围经纬度位置 某种地形类型为主或独特地形分布格局 高低起伏的地势 气候:某种气候类型为主或独特气候分布格局 河流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人种宗教语言,资源与经济 二、给10分钟时间,各小组自主梳理归纳这六个方面。 三、各小组分别派代表上模型台讲解各个方面。 1.位置和范围 (1)亚洲的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②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 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 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欧洲的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9°W~66°E;36°N~71°N。 ②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③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 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 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2.地形 (1)亚洲地形 三大特征是: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 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有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 ——死海。 (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 地形 自然地理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

《亚洲与欧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并分析总结描 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2.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说出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描述 大洲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方法。 3.简要分析大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归纳、总结学习 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5.运用地图描述亚洲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教学重难点 1.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2.描述地形、气候、河流特征的方法。 3.分析地形、气候、河流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PPT 地图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阅读课本P2“亚细亚和欧罗巴”文字及图6-1,完成: 1.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2.对照地图,在图上找出亚洲所在地区的纬度位置。 3.师生共同总结,说出欧洲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①总结亚洲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特点。 ②归纳分析一个大洲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方法。 ③说出欧洲的海陆位置及纬度位置。 活动二 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完成: 1.说出时区的划分、标识。 2.举例计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差。 3.说明日界线的意义和区分。 活动三 读图6-3及图后文字,完成: 1.总结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2.对照地图6-3,说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3.归纳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 4.对比说明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5.完成课后活动题目表格。 6.师生共同总结亚洲、欧洲地形特征及分析方法。 活动四 阅读P7图6-9及图后文字,回答: 1.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2.归纳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3.研读P8活动内容,归纳总结出欧洲的气候特征。 4.对比亚洲和欧洲气候特点,分析其成因的不同。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

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亚洲及欧洲》说课稿

《亚洲及欧洲》说课稿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第1章第1节 亚洲及欧洲2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与欧洲教学案(第2、3课时) (气候和河湖) 白庄矿学校李娟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 2、对比亚洲分析欧洲的气候特征。 3、归纳总结地形与气候,了解亚洲与欧洲的河湖。 教学重点: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 教学难点: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理论联系实际、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寒假的时候,你远在莫斯科的朋友玲玲,和海南的朋友贝贝同时邀请你到他们那里去旅游,并且都建议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厚的衣服。你认为你的哪位朋友的建议是合理的?为什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亚洲的气候 知识储备:学习气候从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的特征这几方面分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8内容及《亚欧气候类型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 (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2)最广的是那种?分布在那里? (3)最典型的是什么气候?分布在那里?

(4)完成P7活动题目。 (5)亚洲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 (6)阅读亚洲的夏季风和冬季风,指出他们的源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小组交流:总结亚洲气候有哪些特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家住俄罗斯的一个城市的中学生大卫乘飞机到印度尼西亚的城市探 亲,临行前妈妈嘱咐他要多带几件棉衣。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二)学习任务二:欧洲的气候 1、自主学习 读图1-7,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解决以下问题: (1)欧洲都有哪些气候类型? (2)欧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气候? (3)英国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位置相当,可是一月两地平均气温却相差将近30度,为什么? (4)欧洲欧洲内陆和亚洲内陆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两者在同纬度的亚洲和欧洲内陆气候特征是否一样? (5)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说一说两种气候的特征。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与欧洲 教材分析: 大洲是按地域对全球进行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单位。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本节学习亚洲与欧洲,亚洲知识是一条“明线”,欧洲知识是一条“暗线”。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的概况。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坏境的特征的描述,总结出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知道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出欧洲的地理位置,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和海洋性显著地气候特征。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等人文地理概况。选学课文中由亚洲的经度位置引出时区的概念及规定,是一种知识点的补充,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本节采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类专题地图来介绍亚洲的地理特征,帮助学生分析欧洲地理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与资料、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特点。 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采取读图分析法时,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和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本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特点。 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板书设计:

初一地理亚洲及欧洲知识点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地理位置 (1)亚洲 ①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②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③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欧洲 欧洲全在北半球,大部分在东半球,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地形 (1)亚洲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 除南极洲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亚洲有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 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 周围。 ④此外,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 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如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2)欧洲 欧洲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也是地形比较单一的大洲。 4.气候 (1)亚洲 ①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亚洲的气候特征: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 大陆性特征显著;c. 季风气候显著。 (2)欧洲 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5.河流 (1)亚洲 ①主要大河:长江的长度和水量都居亚洲第一位,居世界第三位。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湄公河。

湘教版第六章6.1亚洲与欧洲课文解析

6.1 亚洲及欧洲(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 的方法。 2.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 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3.能简要分析大洲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4.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形 成相关技能。 5.运用地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6.通过了解咸海的生态危机,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亚细亚”和“欧罗巴”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大河众多的亚洲,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共五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课程标准》鼓励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而非简单地将结论呈现给学生。把对区域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教材把对整个区域的探索分解成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使区域地理学习成为递进式的探究活动。为使得区域地理学习有着较强的探究性,用于探究的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二是学生有“空间”去探究;三是学生有能力去探究;四是对学生来说该问题有意义去探究。教材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将亚洲作为正文的主线,将欧洲作为活动的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亚洲的学习,认识学习大洲的方法,在探究欧洲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大洲的相关技能。在内容安排上,将对亚洲和欧洲的探索分解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人口和国家等五个方面, 力争使本节内容的学习成为一种递进式的探究活动。在活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可行性,很好地体现了上述探究问题四个方面的特点。 “‘亚细亚’和‘欧罗巴’ ”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结合亚欧大陆轮廓图重点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 活动部分则突出对描述大洲地理位置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此外,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亚洲和欧洲,教材正文部分还介绍了大洲名称的由来及亚欧大陆的特点。“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不是课程标准规定学习的内容,因而大大降低了学习要求,采用“阅读”形 式来呈现。这部分内容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和“大河众多的亚洲”所对应 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 其相互关系”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结合相关地图介绍了亚洲地形的四大特 征、亚洲气候的四大特征和亚洲水系的两大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地形、气候、水系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活动部分则突出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描 述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的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活动部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多种类型的统计图表,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提高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为学生学习亚洲水系作好铺垫,教材呈现了“流域和水系”的阅读材料;为方便学生了解亚 洲独具特色的湖泊,教材在活动和阅读中精选并呈现了相关内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不是课程标准规定必须学习的内容,因而教材点到即止,结合“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 图,只扼要介绍了亚洲人口概况,以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描述亚欧大陆人 口分布状况,并结合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阅读“欧洲的人口”也比较简洁,扼要介绍了欧 洲的人口状况和人口问题。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一方面,虽然课程标准未规定学习亚洲、欧 洲的人口与国家,但教材增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较为完整地了解一个大洲的情况;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引导学生分析气候与人口分布 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最后的一个活动“‘我们最关注的大洲’学习方案”,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本节所学 到的方法,去主动学习其他的大洲。教材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接下来要学习的非洲和美洲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自主学习。虽然大洲的相关知识不能迁移, 但学习大洲的方法是可以迁移的。只要掌握了学习大洲的方法,就完全有可能自主学习以前 没有接触过的大洲。 三、教学提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