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成矿规律

区域成矿规律

地球物质科学前言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姚书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绪言

?我国现已面临着矿产资源与能源的危机,大宗矿产资源与能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石油、天然气、煤;U、Fe、Cu、Al、Pb、Zn、Mn、Ni、K;W、Sn、Au)

?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探,提高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已成为当务之急。(西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东部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海洋资源调查)?要加强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加强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实现找矿新突破,为国家提供足够的战略资源。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核心和关键

一、概述(概念、目的、研究思路)

二、区域成矿背景、控矿要素及典型矿床研究

三、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

四、在区域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应用

一、概述

◆区域成矿规律——是指矿床在某一区域内产出和分布的规律性,他是自然形成和客观存在的。需要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开采等工作中获取的地、物、化、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维与升华,揭示区域内矿床成因联系和时、空分布规律。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目的:

●丰富和发展成矿学与矿产勘查学的理论;

●为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服务,不断提高理论找矿水平,减小勘查风险、提高找矿效益。

★提高矿产资源勘查部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指导新矿床的发现和危机矿山深部找矿,为隐伏矿床、难识别矿床和新类型矿床的寻找指出方向等。

为提高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水平,缓解危机作贡献

◆成矿规律研究的思路:

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为支撑以构造为主线,以成矿为核心,以找矿为目标

◆成矿规律研究的研究内容:

?成矿背景与环境分析

?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模式构建

?成矿系统与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总结

?划分成矿区(带)、编制成矿规律图

?总结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集

?指导矿产预测与评价

◆提高研究的水平和应用效果的途径:●必须以扎实的野外地质观察

●充分掌握地、物、化、遥资料,

●运用现代成矿学的理论及先进的技术方法(GIS)

●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有深度的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离不开理论思维的。

-恩格斯

●科学思维——类比、求异、系统分析

★类比、求异与逻辑推理求共性-矿床分类与建模

(矿床特征+成矿条件分析+成因分析)

★系统科学

历史分析求演化

动力分析探成因

空间分析看分布

关联分析建系统

求异分析寻个性

交叉思维出方向

熟练掌握类比、求异及系统分析方法,

对提高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新水平十分重要。

二、区域成矿背景、控矿要素

及典型矿床研究

1、区域构造类型及其演化

?造山带、地台、裂谷、洋盆……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成矿载体,即区域构造类型及其演化?造山带:

挤压造山带:洋壳俯冲挤压型(安第斯、科迪勒拉)

陆洋壳俯冲挤压型(喜马拉雅)剪切造山带(阿尔金)

复合造山带(秦岭)

( 威尔逊旋回,非威尔逊旋回,多旋回造山)

2、成矿环境与控矿要素

1)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查明构造、建造、流体、生物等作用与成矿的关系,分析构造—建造组合及其体系结构有利于查明同类型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含矿建造

矿床是建造中成矿物质高度富集的特殊相,并与一定的建造(沉积、岩浆、变质建造)伴生。

含铜和多金属的细碧角斑岩建造

含金的花岗绿岩建造和浊积岩建造

含铅锌等的热水沉积岩建造

含铜钼的斑岩建造等

◆大型构造

如裂谷、洋盆、岛弧、沉积盆地、推覆构

造、韧性剪切带、大型走滑断层、花岗岩穹窿

与褶皱带等,它们总体上控制着含矿建造的产

出和矿化带、矿集区的产出

板块构造与矿床分布

●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研究A-波状凹陷沉积盆地(构造运动

引起基底凹陷);B-断裂凹陷沉

积盆地(断裂控制断块下沉所形

成的盆地)

●成矿前构造是指成

矿作用前已存在的各

种构造要素。

●在沉积、沉积变质矿田:

成矿前构造主要是指控制沉

积的盆地以及盆地边缘的断

裂。

●内生矿田成矿前构造

?控制岩浆-矿化活动的区域构造;

?成矿前地层的原生成层构造;

?成矿前中深成侵入体及次火山岩体的原生构造、接触带构造、火山机构等;

?成矿前脉岩所充填的断裂裂隙以及成矿前脉岩中的冷缩裂隙;

?直接发生在矿化作用前的褶皱、断裂构造。

★成矿前断裂的确定

?成矿前断裂构造可以分为:

控制沉积岩、火山沉积岩系堆积、以及岩层发生褶皱时形成的断裂;

控制岩浆侵入或侵入时发生的断裂;

直接发生在矿化作用前的断裂。

在同一地区或矿田有时同一断裂既控制沉积岩、火山岩系的堆积,又控制着侵入岩的分布和矿化作用。

?根据断裂是否被沉积岩层或火山岩层所覆盖,查明断裂形成的年代上限。

?根据岩体有规律的排列、形态产状,构造角砾等,确定成岩前断裂的存在。

★成矿前的断裂主要特征

?继承性或新生

?矿化带、矿体、蚀变带沿断裂分布或切过断裂;

?阻挡含矿流体运动的断裂,紧靠断裂面的矿体呈喇叭状;

?断裂中没有矿石的角砾,但矿化或蚀变交代了成矿前的构造角砾;

?断裂控制着矿床、矿体的展布格局,断裂两侧的矿脉具有明显的不对应性;

?控制上述断裂的高一级断裂。

●成矿期构造

●成矿期构造为矿石沉淀过程中发生的构造变动。包括从矿化作用开始到矿化作用全部结束之间所发生的构造活动。

★成矿期构造经常是直接控制矿体的构造,它的多次脉动活动使矿石沉淀具有断续的性质,造成矿体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成矿期间发生的断层、裂隙、角砾岩化等,可使含矿溶液流通的构造反复地张开和闭合,造成不同阶段的矿化在同一断裂裂隙中重叠,易于形成富矿体或富矿段。

★成矿期构造与矿化作用的关系

●时间上:

?构造生成与矿化作用基本同步发生。每一阶段的构造活动都伴随有矿石的堆积或矿体的形成。

?构造与矿化作用不完全同步。构造先挤压、后张裂,挤压时不成矿,张裂时成矿。

?不同构造体系的交替时,构造裂隙多次开合,其中挤压体系可能不成矿,而伸展、走滑体系成矿。

●在空间上:

?空间重叠(或继承)关系:同一裂隙多次张开,不同阶段矿化重叠。

?空间上相互交叉切过,不同阶段矿化相互穿插。

?空间分布不一致,不同阶段矿化出现分带性。

●沉积或热水沉积矿田成矿期构造

★同生断层或生长断层

同生断层的识别标志主要是沉积相和地层厚度突变带,线状分布的低成熟度的杂砂岩类、山前冲积扇群、浊积岩等快速堆积的沉积物,以及海底火山岩带。

它们既可作为矿液运移的通道,又可是矿液的排泄口和矿石的堆积地。这对于SEDEX 型和VHMS型等矿床的产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成矿的基本控制因素

二、区域成矿的基本控制因素 早期地壳形成→主要物质由地幔提供。 元古宙和古生代以后→地壳增厚,体积加大→其内部物质运动复杂,地球物质的再循环。花岗岩分两类: 一类是I型花岗岩由地幔物质直接演化形成,为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类,它们在同位索组成上与玄武岩有直接演化关系;另一类为S型花岗岩或钛铁矿型花岗岩,常构成大岩基,它们是地壳物质再熔融(重熔)的产物。 大型构造通常不是单一的构造形迹,而是多种低序次构造的有机组合,常表现为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构造要素组成的一个构造系统 如隐伏于沉积盖层之下的基底断裂,在地表常不表现为一条贯通性断层,而是一套次级断层和褶皱的组合或断层与沉积盆地的组合。 大型构造能促成、加强各圈层、各地体和各构造层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包括能沟通(连通)不同圈层内不同流体,能起着串联各圈层的作用,是壳幔物质循环和再循环的动力和基本条件。 地壳或岩石圈热状态的显著变化(如地幔热柱上升),也会引起新的构造活动或引起先存深部构造的活化(再活动),通常称谓的“构造—热”事件就反映了这两种情况的有机联系。 ?大型构造、深部构造沟通地球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特别是壳、幔相互作用的基本纽带(枢纽) ?决定区域的地质构造格局,并导致各种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到定位成矿的主要制约条件。 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三者的有机结合。 ?①幔源成矿型(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 ?含矿元素在上地幔局部富集→通过深切地壳而达地幔的大型断裂或影响到地幔热柱状态的其它大型构造→使含矿元素与幔源岩浆或流体物质一起到达地壳表层直接成矿或作为其后改造成矿的物质来源。 ?壳源内生成矿型(中介场和储矿场) ?具有较高背景值的壳内成矿元素,经构造,岩浆、变质及流体等内生作用而迁移富集成矿 ?大型构造在使成矿元素从母岩中淬取、迁移、沉淀和富集中起着中介场和储矿场的

成矿规律与成矿题

一.名词解释 1.成矿物质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 从地质体中直接为矿床或矿体提供的成矿物质成直接物质来源,经过多种地质过程为矿床提供的物质来源称为间接物质来源。 2.成岩矿产与非成岩矿产 成矿物质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属于工业品位高的矿产称为成岩矿产;品位低的不构成岩矿石主要成分的矿产为非成岩矿产。 3.矿化剂 促进成矿物质溶解搬运富集的化合物,一般为挥发性气体,称为矿化剂。 4.矿化系数 成矿地质体中成矿元素含量与元素克拉克比值称为矿化系数,矿化系数大于1有利于成矿。 5. .蒸发岩 在大陆表面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分布的封闭湖泊中逐渐浓缩,由盐湖卤水结晶分异形成的岩石。 6.亲硫元素 易于形成硫化物,与铜共生的元素。 7.矿产资源 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矿物岩石称为矿产资源。 8.高温硅钾卤水 温度高、富含K2O、Na2O、SiO2、P2O3、F等元素及化合物和挥发份的卤水。一般是在岩浆和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中形成的卤水。 9. 沉积矿床 在地表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一般成层状,和围岩是同时形成的。 10.钾长石岩 富含钾长石的热水沉积岩,一般细晶或隐晶质结构。 11.青盘岩化 热液交代安山质火山岩形成的含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碳酸盐矿物的岩石,是斑岩矿床的低温蚀变岩石。 12.矽卡岩 岩浆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蚀变岩石,一般产在中酸性岩浆岩和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 13.活动大陆边缘 具有俯冲构造的大陆边缘,一般发育火山岩浆带。 14. 低温热液矿床 低于250℃,富含挥发份的硫酸盐型卤水,一般为地热增温作用形成的盆地建造水。 15.成矿流体 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的热卤水,称为成矿流体。 16.围岩蚀变 在热液作用下,由于物质成分交换,原有岩石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的作用,称为围岩蚀变。 二.简述题 1. 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区域划分。 由于地幔软流圈对流带动地壳发生漂移,地球表面划分大陆裂谷区域、大洋裂谷区、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等。 2.简述地壳重熔岩浆形成的地质环境与岩性特征。 在地块及板块边缘由于俯冲挤压作用导致温度压力升高,地壳岩石发生熔融,低熔点岩石先发生熔融,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 3.简述硫酸盐型卤水的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十二章区域成矿研究

第十二章区域成矿研究 第一节区域成矿研究的发展 随着矿产发现和勘查资料的积累,地质学家注意到在各大陆都分布着一些以集中产出 某一种或几种矿床为特征的含矿地区。20世纪初以来,提出了成矿区域和成矿时代的概念,并对世界各地重要成矿区进行了综合研究。起初认识到很多重要金属成矿区内矿床的形成 与一定地质时代内强烈的地壳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到50年代中期,前苏联地质学家在开展区域矿产预测和找矿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地壳活动带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 总结了这类地区从地槽到褶皱带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与一定的构造环境、沉积建造和岩浆 活动有关形成一定类型矿床的矿床组合,而且这些类型的矿床组合常按一定的顺序产出的 规律性;之后,他们又对地壳稳定地区即地台和地盾内的成矿规律也按照相似的原则进行 了总结。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为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矿床学家首先注意到在年代较 新的成矿地带中一些矿床的形成与大陆分裂扩张机制相伴发生。稍后,又把如斑岩型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等一些矿床的形成与板块边缘俯冲带构造和岩浆作用联系起来。研究成果的继续积累表明板块构造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板块边缘俯冲带及碰撞带构造演化中发育 的矿床,大陆内热点、裂堑和裂谷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矿床以及大洋中脊地带及大洋盆地中 形成的各类矿床。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关于矿床与板块构造关系的综合研究成果问 世,在Mitchell和Garson等人的著作中把几乎所有矿床类型产出的构造位置都放到一定的 板块构造背景中。板块构造这种关于全球构造的模式在近30年来为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较为广泛使用的理论框架。 区域成矿近期研究中在多方面继续取得了进展。关于成矿时代最初是按照地质历史中 几次重要造山运动划分为前寒武纪、加里东、海西、中生代中晚期(燕山、金墨里)和新 生代(喜马拉雅或阿尔卑斯)几个成矿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地球早期历史研究认 识到太古宙和早元古代地壳的发育程度和特点决定了其成矿作用的特殊性。从显生宙以来发育典型板块构造并表现出与之有关的造山运动与成矿作用的旋回性。就整体而言,成矿 作用是随着地球和地壳各层圈的演化而表现出长期演化的。以前成矿区域研究一般只着重 分析岩浆作用或沉积作用等与成矿有关的某个单一地质条件,而且这种情况下只是把成矿区看作是一种成矿构造单元。现在研究成矿区带则是从区域地质发展历史探讨成矿作用的 时空域及其变化,板块构造为基础的成矿区带研究目的是揭示出板块构造各发展阶段中出 现的每种成矿有利构造背景和地质环境。成矿有利构造背景和地质环境也已成为建立矿床 成因模式首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中国金成矿类型及区域成矿特征

中国金成矿类型及区域成矿特征 主要介绍: 1,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2,金矿床的工业类型 3,中国金矿床的分布 4,中国金矿床区域成矿特征 5,与金矿床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 中国金矿床类型的划分 1, 金矿床分类综述 侧重于岩浆成矿作用为基础,以温度深度为控制条件的分类---Emmons(1913),朱夏,刘祖一,谢家荣,博罗达耶夫斯卡亚(1974) 基于矿体形态、矿化类型——Launay(1913); 中国岩金矿床地质规范;斯米尔夫;西蒙斯;王友文。 以含金矿石建造为主体——谢尔巴科夫;斯米尔诺夫;Tatsch;库伦的舍夫。 以成矿物质来源为依据——郑明华;潘辉狄。 以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为依据——Bache 金矿床地球化学分类——栾世伟,陈尚迪,陈光远,王义文 以容矿围岩或含金建造为依据——Routhier;Boyle;加拿大地质调查所;涂光炽;罗镇宽;韦永福;陈纪明。 以成矿地质作用为依据——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专业组;陈毓川,毋瑞身进行了补充,同时对金矿的工业类型进行了厘定。 二、中国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 1,环太平洋金成矿带, 环太平洋成矿带—由环绕太平洋中新生代褶皱系和地槽构成,其外围大陆的同心环为一构造岩浆活化和裂谷带。 大洋到大陆:大洋内部的面性喷发和火山岛链 洋缘安山岩线的新生代和现代火山链 东亚火山带的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火山链——流纹岩线 陆内火山——深成作用带 著名的金矿(大于500吨)有:加拿大——Hemlo金矿;美国——Homestake金矿;巴布亚新几内亚——Lihir Isoland 金矿,Panguna金矿;澳大利亚——Olimpic Dam 金矿,Gold Mile 金矿;印尼——Grasberg金矿。 2,中国金矿床的分布规律 五大成矿域;12个成矿带;36个金矿集中区。 中国金矿床主要成矿区带及集中区 工.天山—兴安金构造成矿域(编号工) 工-1 吉黑兴安金成矿区(编号工—1) 工-1-1 额尔古纳砂金矿床集中区 工-1-2 呼玛一黑河金矿床集中区 工-1-3 嘉荫河一老爷岭(佳木斯)金矿床集中区 工-1-4 东宁一延吉金矿床集中区 工-2 北疆天山一阿尔泰金成矿带(编号工-2) 工-2-1 阿尔泰金矿床集中区 工-2—2 准噶尔金矿床集中区 工-2-3 西天山金矿床集中区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4

区域成矿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100分得分:0分 一、单选题 1.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最后那一次。(4分) (A) 地质-地球化学过程 (B) 地质过程 (C) 地球化学过程 (D) 地质-化学过程 参考答案:A 2.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 于状态。(4分) (A) 分散 (B) 富集 (C) 相对分散 (D) 分散和相对分散 参考答案:D 3. 世界上大型、超大型矿床分布在板块构造边界带附近。(4分) (A) 100% (B) 50% (C) 95% (D) 75% 参考答案:C 4.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4分) (A) 沟-弧-盆系和陆缘弧 (B) 陆缘弧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C)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D) 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参考答案:D 5.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4分) (A) 地壳 (B) 岩石圈 (C) 地幔 (D) 软流层 参考答案:B 6. 矿床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与分布的不均匀性相关。(4分) (A) 矿物 (B) 岩石 (C) 元素 (D) 成矿带 参考答案:C

二、判断题 1. 成矿过程是成矿物质逐步浓集的过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2. 板块构造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显示了特定的构造环境,具有特征的岩浆、沉积和变质作用类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3. 俯冲带都具有沟-弧-盆这样的系统构成。(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4. 绝大多数有用元素在地球形成和地球的早期演化阶段都是处于相对富集状态。(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俯冲带可以分成沟-弧-盆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6. 红海海渊中的喷流型矿床形成于洋中脊环境。(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7. 地幔热柱晚期主要是地幔物质直接或间接成矿。(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8. 成矿带成矿过程的分析主要研究成矿带在不同的区域构造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对形成不同矿床所作贡献和控制的规律性。(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9. 矿床学中讨论的成矿作用主要是指使有用元素达到工业要求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4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0. 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外壳——岩石圈的动力学问题,是目前地球科学的主导思想。(4分)

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

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 付胜云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摘要:金是湖南的重要矿种之一,找矿潜力巨大。为满足国内外对金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湖南省金矿的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湖南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结合实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湖南省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湖南金矿成矿规律。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湖南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 in Hunan Province Fu Sheng Yun Hu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sha 410116, China Abstract: go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in Hunan, the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old min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ules of Hunan gold m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ore typ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division of metallogenic series of ore deposits, summed up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Key words: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Hunan 湖南金矿勘探开采历史悠久,长期为地质学者所重视[1-16]。金矿程度较高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60至90年代,但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低。 1成矿地质背景 湖南地跨扬子和华夏古陆块之间,大致在文家市-永兴-郴州一线形成一条俯冲碰撞型拼贴带,其北西侧属于扬子被动陆缘,南东侧为华夏陆块活动陆缘。 湖南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基底隆起带,侵入岩发育,以重熔型花岗岩为主体。 石英脉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砂岩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板溪群,侵入岩体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纪至二叠纪。砂页岩建造与层控热液型金矿有关,砂岩建造与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关。 区域变质岩中Au丰度高,在温度、压力梯度变化带,多有相关金矿产形成。动力变质岩往往成为有用矿物载体而构成矿石,或者其间的后期裂隙成为矿液的通道和沉淀场所,如剪切带型金矿。 2资源特征 至2015年底,全省共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97处,其中大型10处,中型10处,小型77处(图1)。全省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506.07吨,其中岩金矿占93.19%(石英脉型占63.49%,蚀变破碎带型占26.44%,矽卡岩型占3.94%),砂金矿占6.81%。 除永州、湘潭、张家界三市外,其他11个市(州)均有不等的金矿资源分布。查明金矿资源储量居前三位的是怀化市、岳阳市、衡阳市,占64.51%。 3.控矿因素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74901:DD20160346) 作者简介:付胜云(1965-),男,高级工程师,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湖南省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等工作。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摘要:新矿床的发现往往可以带出大批相似矿床,从而建立新的矿床模型,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导。造山型金矿是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增生造山作用会从时间与空间上对其产生影响。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对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的研究既是我们今后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床模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导作用 一、造山型金矿的定义与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是各个时代的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与增生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金矿床一般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主要产于石英脉或者蚀变岩中,或作为交代体产于脉体与剪切带周围的蚀变岩中,或者作为两种类型的结合体。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造山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表现如下:增生型造山作用会对成矿产生影响;通常重要超岩石圈构造附近比较多;造山作用在多个外来地体不断拼贴增生的造山带可持续较不时间,且成矿时间范围相对较大,不过与赋矿地体的峰期变质作用相比相对滞后或同步;在一些复杂的、大型地质构造单元中,矿床分布比较多;通常产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受构造控制影响,矿床产于超岩石圈断裂带的二级或更次级的断层羽中,赋矿构造表现为高角度斜向走滑带、逆掩推覆带等;绿片岩相域的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云母、绿泥石以及黄铁矿;成矿流体多为富碳水溶液,盐度较低;在韧-脆生剪切带内,流体压力逐渐由超静岩下降至低于静岩;尽管矿区范围内有成矿元素分带性,不过单个矿床或矿脉系统有较大的垂直延伸,且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明显的侧向分带[1]。 二、典型矿床实例综合分析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造山型金矿都产于汇聚板片的边缘、靠近深断裂的部位,与晚加里东或晚华

东乡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1162886.html, 东乡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探究 作者:玛依拉·艾山 来源:《地球》2013年第07期 [摘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矿床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进行找矿靶区优选,发现隐伏矿体,为矿山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关键词]东乡铜矿成矿规律找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137-1 东乡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西省的中北部距东乡县城北东约7公里处,是在上世纪5、60年代发现并建矿投产的中型矿山企业,伴随采掘生产的进行,目前已开采殆尽,进入了资源危机状态。自赣东北地质大队发现铜矿以来,省内外有关地质单位均对东乡铜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成矿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1成矿规律 (1)褶皱控矿: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有2组,一为北东东向的褶皱,在矿区东北部的小璜一带尤为发育,而矿区中部与西南部则比较少见,且隐伏于白垩系的红层之下,沿着这一方向的褶皱所形成时代比较早(印支期),最初其轴向主要为东西向,受到后期构造叠加改造而转为北东东向,尤其是经过南北向的褶皱横跨叠加后从而形成了盆地状或鞍状构造;另一组为北北西向褶皱,表现开阔,被后期构造改造而呈北西西向,其形成时代稍晚,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对早期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具明显的叠加改造作用的该组背斜的轴部往往形成虚脱或滑脱空间. (2)断裂控矿:矿区内断层十分发育,按断层发育程度及其走向可分为北东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三组.其中,北东东向断层为区域性大断裂的组成成分,为矿区内控岩、控矿的 主要构造.该组断层中F1,F2,F3断层规模较大,工程控制程度较高且与成矿密切。 (3)地层岩性控矿 区内矿体受控于壶天群的下亚群(C2-31)下部和梓山组上段(C1z2)上部两个层位.由于这两个层位不同岩性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导致层间断裂带异常发育,形成了有利于成矿的导矿和储矿构造条件.区内所有矿体都严格控制在这个岩层组合范围 内发育的近于层间的断裂带内.在矿液存在的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岩性具不同的被交代性与蚀 变特征,导致矿区不同岩性的矿化程度差异很大,其选择性交代作用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如: 泥灰岩>页岩;碳酸盐胶结的砂岩>粘土质胶结或石英化砂岩;粗粒石英岩>细粒砂岩,前序列的相对后序列的易受矿化或矿化程度更强,铜品位较后者富.

湖北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湖北省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 勘查(鄂西片,2018年度)编制说明 鄂西片区经常性成矿区划与矿产前期勘查(鄂西片)工作主要职责任务:开展宜昌~神农架~荆门一带经常性成矿区划工作,围绕本区优势矿产以及找矿突破的需要,进行资料二次开发、找矿前期项目调研、靶区筛选;与扶贫工作结合,与中央事权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以及省级地勘基金项目衔接,开展日常选区选点、立项论证以及重要的专题研究工作。 (一)总体目标任务: 在分析研究片区内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集精准扶贫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片区主攻矿种及其勘查布局和工作部署,加大紧缺矿产、新兴产业矿产、扶贫开发矿产勘查力度;以先进成矿理论为指导,以新的思路、用新的观念开展成矿区划,依据最新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进一步深化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Ⅴ级成矿远景区,圈定Ⅵ级找矿靶区;利用矿产资源区划指标体系,开展专项区划、选区、选点研究,圈定一批新的找矿远景区,提交一批具工作价值的找矿靶区,为指导和部署片区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地质科研、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加强省、市、县三轮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研究,并搞

好规划与项目衔接。 (二)项目起止时间:2018年1月-12月。 (三)项目工作经费:80万元。 一、工作部署及方法 (一)总体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思路 (1)以成矿专属性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以成矿作用为主线,深入研究片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综合地、物、化、遥、矿等找矿信息,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矿产资源区划,不断完善和充实Ⅴ级成矿远景区和Ⅵ级找矿靶区。 (2)工作原则:全面区划,确保重点矿种,兼顾优势矿种,区域展开,重点突破。重点区划矿种基本符合片区成矿地质条件与矿产地质工作程度实际情况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客观需要。 (3)以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对潜在优势资源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对有望取得找矿新发现的成矿区开展调研,对有望获得找矿重大进展的找矿靶区(优选点)进行矿产前期勘查。 (4)继续加强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矿产地质找矿工作,进一步加大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成矿区划力度;力争重要矿产找矿有新进展,新区、新类型、新矿种找矿有新发现。 (5)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好超前谋划。战略性新材料大多是通过对传统不太重视的非大宗资源新型功能开发而获得的新材料。区划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与成矿浅析 区域构造是控制成矿的基本要素,成矿是一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构造不仅控制矿床形成,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矿床的破坏与保存。构造不仅仅是局部的控矿因素,它还能控制或影响岩浆活动、沉积作用、流体作用、变质作用……各类地质作用,文中简略叙述了构造成矿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大型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提出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是引发成矿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总结提出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路。 标签:区域构造控制成矿作用 地质构造有不同的级别和层次,从显微构造直到全球构造,它们影响成矿的范围,并且研究意义各不相同构造尺度成矿构造级别矿化单元研究应用目的微型构造显微成矿构造矿石、矿物选矿、冶炼中小型构造矿田矿床构造矿田、矿床、矿体找矿、勘探、采矿大型构造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区(带)区域成矿与预测大地构造大区域成矿构造成矿域资源潜力评价全球构造全球成矿构造全球成矿域全球成矿分析。 1大型构造与成矿 大型构造通常是指规模达数百千米级的地质构造。一般而言,大型构造不是一个单一的构造形迹,而是由与其拌生的或派生的一系列构造要素组合成的。常见的大型构造可按其所反映的地壳变形场分为五大类端元:即反映地壳水平运动的伸展、收缩和走滑,反映垂向调整的隆升和沉降,其间可以有各种过渡或转化型式。与同类型的小型构造相比,大型构造不仅是地壳或岩石圈受力变形的产物,而且它的形成和演化控制着与其有关的沉积、岩浆、变质等作用。大型构造如裂谷、推覆构造、剪切带构造等都是岩石圈动力作用的产物。大型构造的控矿作用主要表现在:(1)大型构造可为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的有机联通提供有利条件。例如,深源的含矿流体可以大断裂为通道而到达地壳浅表,并在该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堆积成矿;(2)大型构造的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反复叠加富集,使它们汇聚在同一有限空间,这种多重富集作用有利于形成超大型矿床;(3)一些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其形成需要巨大、稳定的热液对流系统,支持这种系统正常运转的巨大岩石裂隙网络带,只有在大型构造的热动力作用下才能形成,如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4)大型构造因其贯通性而能连通位于不同深度和不同地质体内的不同类型的流体,并导致它们的混合,这有利于汇集成矿所需的矿质、挥发分和形成必要的地球化学障,因而有利于矿床的形成。 大型构造在源(控制岩石建造的形成的分布)、运(连通、驱动含矿流体)、储(提供多样的成矿环境)等方面控制了矿床的产生。另外,其控矿作用还可表现为一些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一定的成矿构造环境中,而同一构造环境对不同类型成矿系统的作用不同。近年来,由于深部探测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地球物理探测、地幔岩包体研究和区域地球化学以及一些碰撞造山带的研究,提供了有关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2007-12-23 15:16:31) 分类:能源矿产与环保 标签: 知识/探索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10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基金资助项目(KZCX210203) 作者简介:苏建平(19702),男,甘肃甘谷人,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地 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第9卷第3期 2003年9月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苏建平1 ,2,张翔2 ,3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 21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

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控矿因素 111 矿源层 甘肃已发现的岩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 有分布,按其规模和拥有资源量首推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和热水溶滤热泉型金矿,赋矿地层分别为早三叠世晚期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高水位体系域及早,中三叠世台地斜坡相低水位体系域类复理石建造与早古生代海槽型含C泥质硅质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前者如南秦岭寒武—志留纪黑色岩系Au2U组合的微细粒金矿,后者如北祁连变质火山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铜2金矿点(石居里沟,青羊沟)及火山沉积再造型金 矿(北祁连寒山,鹰咀山,肮脏沟,青分岭和北山地区南金山,马庄山等金矿).其他 如西秦岭地区印支—燕山期深—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热晕型金矿及北山南带以小西弓金矿为代表的古元古代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也具一定规模.大陆边缘尤其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而广泛,上地幔及中下地壳中的Au及有用组分随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近地表)并富集形成火山沉积型矿床,或分散在火山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 1.成矿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一个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裂谷盆地的主要矿床类型有哪些? 答:(1)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 (2)喷流-沉积(Sedex)型矿床 (3)砂页岩型(SST)(铜)矿床 (4)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矿床 (5)密西西比河(MVT)矿床 (6)微细侵染型(金)矿床 (7)现在海底热水沉积成矿 3.简述洋底热水系统的构造位置与成矿作用。 答:构造位置:(1)红海中央裂谷海底(2)太平洋中脊及其附近(3)大西洋与印度洋(4)加利福尼亚湾(5)冲绳海槽 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与海底扩张作用有关,热液喷口平行于洋中脊分布,往往是多个喷口成群组成一个喷口系统;海底热水沉积物的基底为玄武岩等火山岩,火山中裂隙、断层十分发育;喷口喷出的热水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以上,有的高达400摄氏度,热水中Na、K、Ca、Cl和SiO2含量高,多为富SiO2、高盐度的热卤水还有Fe,Mn、Cu、Pb、Zn等多种金属组分,从喷口喷出后沉积喷口周围,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层状金属硫化物沉积、铁锰沉积或铁锰结核。 4.试述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的地质特征。 答:陆陆碰撞作用导致在两个大陆之间形成一个代表陆陆碰撞型造山带的逆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洋壳碎片(蛇绿岩)、复理石建造等被挤压、冲断,而在其核心部分甚至还有陆壳基底岩系卷入。 陆内隆起带形成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陆内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起主要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粱隆起的断裂组合由数个斜冲走滑断裂带细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受控于基底断裂,断裂的上下盘形成一些呈小幅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_王登红

第8 8卷 第1  2期2 0 1 4年1 2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 l.88 No.12Dec. 2 0 1  4 注:本文为中国地质大调查“我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212010633903)和“中国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1212011220369)、“中国分矿种(组)矿产地质总结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4039601)、“中国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项目(编号12120114039701)等联合资助的成果。收稿日期:2014-08-30;改回日期:2014-11- 21;责任编辑:周健。作者简介:王登红,男,1967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主要从事成矿规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讯地址:100037,北京市百万庄路26号;电话:010-68999048;Email:wangdenghong @sina.com。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进展综述 王登红1),徐志刚1),盛继福1),朱明玉2),徐珏1),袁忠信1),白鸽1),屈文俊3), 李华芹4),陈郑辉1),王成辉1),黄凡1),张长青1),王永磊1),应立娟1),李厚民1),高兰1), 孙涛1),付勇1),李建康1),武广1),唐菊兴1),丰成友2),赵正1),张大权5)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武汉,430205;5)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 对重要矿产开展全国性的资源潜力评价,是国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又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自2006~2013年的8年间,通过对400多个典型矿床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的全面研究,编制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技术要求,组织了全国性的技术培训,指导了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完成了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了全国单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同位素定年的方法和成矿规律编图方法,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了扎实了理论基础,有效地指导了潜力评价和地质找矿工作,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显著地提升了我国成矿学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矿种成矿规律;区域成矿规律,潜力评价;成矿预测;研究进展 作为“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计划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项目旨在根据现有资料、系统总结全国重要矿种、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并以此指导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矿产勘查。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为:通过开展全国典型矿床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编制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大区和省级项目成矿规律研究工作;负责大区和省级项目典型矿床、成矿规律成果的验收、汇总和综合;编制和完成全国矿种(组)成矿规律相关专题图件及其数据库建设;组织开展全国典型矿床野外调查。自2006~2013年, 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为首的研究集体野外调查矿产地共453处,采集各类样品数千件,新测定同位素年龄数据400多个,编制了16个矿种的1∶500万全国性图件4类64种, 建设分矿种的数据库16个,汇总数据库1个,发表论文16 8篇,已出版专著8部、全国性成矿规律图1套,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1 研究方法方面的新进展 成矿规律的研究是一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研究人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千差万别,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至关重要(王登红,2011)。以往没有一套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来表达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如何编制成矿规律图,学者们认识各异,编出的图件也各不相同,影响到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和表达。在项目实施之初,项目负责人就认识到编制统一技术规范的重要性,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全国统一的技术要求(陈毓川等,2010a),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例如,为编好省级的、大区的和全国的单矿种成矿规律图和综合矿种成矿规律图,项目有关人员研读并吸取了国内外的一些成矿(规律)图和“国标GB958-99”之长处,设计出了一套新的图例(图1、2、3) 。该套图例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探讨

[收稿日期]2002-04-01;[修订日期]2002-07-17;[责任编辑]曲丽莉。[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项目(200100200069)、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20010302)资助。 [作者简介]翟裕生(1930年-),男,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矿床学、矿田构造和区域成矿的教学 和研究工作。 专家论坛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探讨 翟裕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中国矿产资源特征主要是由中国的地质构造特点和地质成矿历史所决定的。中国区域成 矿的基本特点包括:①成矿时代齐全,成矿区域多样;②古陆边缘矿床集中;③叠加复合成矿作用显著;④花岗岩类成矿规模巨大;⑤构造成矿控矿明显以及其它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大陆的成矿特征,提出3个重要课题:①中国古陆块的分合对成矿的制约;②中国大陆活动性与稳定性的辩证认识,并注意在稳定地块中找矿;③研究深部矿床赋存规律开拓深部探矿新领域。我国现阶段还处在浅部探矿和采矿阶段,在若干大型矿集区中还应存在第二个找矿空间,即深约500~1500m 的深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可能实现找矿突破。 [关键词]矿产资源 区域成矿 叠加成矿 构造成矿 深部找矿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02)05-0001-04 中国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在矿种、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质量方面有其特色。这些特色主要是由中国大陆的地质历史所决定的。作者曾著文初步讨论了中国区域成矿的若干特色[1]。本文拟进一步分析中国矿产资源和区域成矿的特点,探讨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提出在区域成矿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文中主要针对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等基本不涉及。 1 中国矿产资源的若干特点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在整体上有其运动规律,但其运动在时、空上是不均衡的,显示出地质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也导致全球各地的矿床形成条件不尽相同,各国家、各地区的矿产种类和丰度有不少差异。就一些资源大国,如俄、美、中、加、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看,各有其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我国自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通过大量的矿产勘查、开发和矿床研究,总结了各类矿床的地质和经济特征,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区域成矿研究,因而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2,3],可概括为4点。 1)矿产资源品种较全,总量较丰,有不少优势矿产。我国已发现矿产171种,有探明储量的156种。 已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次于美、俄),是世界上少数矿产资源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但人均拥有量则降至世界第53位。比较丰富的矿产有煤、钨、钼、稀土、钒、锑、锡、铅、锌、铌、锂、钽、锶、萤石、菱镁矿、滑石、石墨、重晶石、膨润土、硅灰石等20余种,其储量居世界前列。 2)国民经济大宗用量的部分矿产相对不足,缺 少特大型矿床和富矿石。与一些资源大国比较,我国的铁、锰、铝土矿、铜、金、磷、钾、铀等矿产资源不丰。贫矿较多,富矿比例小,也缺少超大型矿床。 3)比较稀缺矿产有铬、钾、铂族元素、金刚石、高档宝玉石等,除钾盐外,多年来在找矿上无重大突破。 4)共生、伴生矿多。据统计,全国25%的铁矿、40%的金矿、80%的有色金属矿和大多数地区的煤 矿都有其它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这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也给矿石选冶带来不少难题。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矿产资源情况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动态变化。今后,随着加大矿产勘查投入和深部探矿的加强,西部大开发中新的矿业基地的建设,对海洋矿产资源调查的展开,以及矿业和原材料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将在传统和新型 1 第38卷 第5期2002年9月 地质与勘探GEOLO GY AND PROSPECTIN G Vol.38 No.5 September ,2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