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研究

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研究

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研究
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研究

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筛选研究

摘要以裸花紫珠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基质对裸花紫珠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沙∶园土∶椰糠∶珍珠岩=2∶1∶1∶1是裸花紫珠组培苗最适宜的移栽基质,其成活率高,生长状况最佳。

关键词裸花紫珠;组培苗;栽培基质;成活率;生长状况

中图分类号 s68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72-02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属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海南海拔100 m以上、年降雨量1 000~1 800 mm的山区,是海南省特有的珍稀药材之一,其根、茎、花、皮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生肌、凉血止血、抗癌等功效[1-4]。随着海南南药开发利用和生物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裸花紫珠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但供应渠道仍以野生采集为主,由于人为无限度采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裸花紫珠极有可能面临濒危。因此,进行裸花紫珠种苗的人工繁育极有必要。

在进行裸花紫珠种苗的生产过程中,最快速有效的一条繁殖途径为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就是对组培苗进行移栽驯化,其中基质是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促进苗木健壮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裸花紫珠移栽基质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裸花紫珠的组培生根苗作为材料,研究了6种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裸花紫珠组培苗

组培苗的炼苗方法

试管苗的炼苗和移栽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 二、用品 1、材料:生根组培苗; 2、器具用品:镊子;水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育苗盘;喷雾器;竹签等。 三、方法与步骤 (一)练苗将生根的组培苗从培养室取出,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然后打开瓶口,再放置3~7天。 (二)基质灭菌将蛭石、珍珠岩和草木灰分别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好,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0分钟,或者采用高温干热灭菌法灭菌,灭菌后冷却备用。 (三)育苗盘准备取干净的育苗盘,将蛭石和珍珠岩按1:1混合,然后倒入育苗盘中,用木板刮平。将育苗盘放入1-2cm深的水槽中,使水分浸透基质,然后取出备用。(四)试管苗脱瓶用镊子将试管苗轻轻取出,放入清水盆中,小心洗去根部琼脂,然后涝出,放入干净的小盆中。 (五)移栽用竹签在基质上打孔,将小苗栽入育苗穴盘中,轻轻覆盖、压实。待整个穴盘栽满后用喷雾器喷水浇平。最后将育苗盘摆入到驯化室中,正常管理。 四、作业 记录试管苗移栽驯化步骤,统计移栽成活率。 解释: 1、闭瓶强光练苗。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 2、开瓶强光练苗。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或塞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3~7天,正午强光或南方光照较强地区要注意采取措施如用阴蓬或温室避免灼伤小苗。如果在开盖容器中培养不超过1周,一般不会引起含蔗糖培养基的污染问题。开瓶炼苗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首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这种方法在相对湿度十分低的屋内特别有好处。培养容器的开口大小也影响开盖的速度,开口大的瓶盖应比开口小的瓶盖除去的速度慢一些。 3、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试管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时要用长镊子小心取出,彻底清洗干净根部

麦(油)后直播棉栽培技术要点

麦后机械直播棉技术要点 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品种选择 麦后机械直播棉一般选择生育期在110天左右的夏播棉品种。品种要求株形紧凑,主茎和果枝的节间短、夹角小,叶小而薄。开花结铃吐絮较集中,棉铃大小适中,铃期较短,铃壳较薄,后期失水快,耐密性好。如“中棉所50”等短季棉品种较为适合我省作为麦后机械直播棉。棉铃成熟后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为白色,长约2.7厘米左右。平均亩产可达280千克左右。 二、机械的选择 根据播种面积大小选择不同的播种机械,人工手推的点播龙、小型播种机、大型播种机等。 三、抢墒播种 麦收后的土壤墒情是关系麦后机械直播棉出苗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小麦收获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灭茬、耕地,如土壤墒性不好麦收后应及时灌水,以保证一播全苗。 播种时间一般大麦(油菜)茬在5月25日至30日之间,小麦茬最晚不能晚于6月10日。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会降低出苗率,影响生育周期,从而导致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四、合理密植 合理配置株行距,大麦(油菜)茬行距在70-80厘米,株距18-20厘米,密度在4500-5000株/亩;麦茬行距在70-80厘米,株距15-18厘米,密度在5000-6000株/亩; 五、肥料运筹 肥料运筹方面,按目标皮棉产量为80-100 kg/亩的水平确定氮、磷、钾肥用量,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10、5、10 kg/亩。分播前基肥(60%)和花铃期追肥(40%)2次。 三、前期田间管理 (一)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至15厘米左右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在间苗的同时还应将田间杂草除掉。 (二)中耕除草 间苗定苗后不久,我们就要对棉田进行第一次中耕了,这次中耕是培育壮苗,促使植株根系下扎和地上部分健壮生长的一项关键措施。 (三)虫害防治 到了六月下旬,由于温度升高,蚜虫危害加重。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均匀喷雾,每隔3-4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 (五)喷叶面肥 为了促使短季棉植株生长,防止早衰,为后期多结铃打下基础,在苗期我们应根据植株的长势,喷施适量的叶面肥。一般情况下,每亩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40-50千克或1%尿素溶液50- 60千克进行喷施,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就有明显的效果。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

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大樱桃组培苗炼苗技术

大樱桃组培苗炼苗技术 摘要:根据大樱桃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多年大樱桃组培试管苗炼苗的试验,总结出了大樱桃组培试管苗炼苗前后的一系列管理技术。结果表明,试管苗炼苗基质的选择、试管苗温室驯化生根壮苗与开瓶炼苗这3个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基质选用细沙与蛭石6:4混合为宜,试管苗温室训化生根壮苗与开瓶炼苗时间以10~15d为宜,移入沙床后定期喷洒营养液和杀菌液,按照此方法进行试管苗炼苗可获得很高的成活率。 关键词:大樱桃;组培;炼苗;技术方法 试管苗的炼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最需要的是操心和细心,即对大棚温湿度操心,对瓶苗移栽各管理环节的细心,若稍有疏忽,则会造成大批幼苗死亡,使整个组培工作前功尽弃,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大樱桃试管苗炼苗的关键技术,从试管苗炼苗基质的选择、试管苗温室驯化生根壮苗与开瓶炼苗这3个阶段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天水市优良大樱桃品种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苗床及基质的选择 1.1苗床的制作 苗床在日光温室内要做成凹畦,长6m,宽2m,畦深15~20cm为宜,将畦整平拍实后,喷洒杀虫剂500倍液,在畦内将细砂、蛭石混匀后用木板刮平,并用800倍液多菌灵液将沙床洒透,在畦上搭建小拱棚,可用扁竹或圆竹搭建,高度保持在1.50m 左右,上遮盖遮阳网。 1.2栽种试管苗的基质 栽种试管苗的基质要具备透气、保湿、容易灭菌处理、不利于杂菌滋生的特点,选用珍珠岩、炉渣、蛭石、锯末、草炭土等多种基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大樱桃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细沙与蛭石6:4混合,细砂为颗粒为0.10~0.20mm 的面砂。 2试管苗的移栽方法 2.1试管苗的驯化 试管苗从培养架上长好后,将试管苗小心从培养架上取下,要轻取轻放,迅速转移到日光温室中,在日光温室中将瓶苗均匀地摆在地上,温度控制在15~25℃,光照强度为3 000Lx,每天中午在瓶苗周围喷洒多次雾水,达到保湿降温的效果,移到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 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 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 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 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 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 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 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 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 成 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 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 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 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 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 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五、实验药品 药品、70% 酒精、 0.1% 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 等。 六、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表1.ms培养基个成分的含量(单位:mg/l) 表2.ms培养基所需母液以及扩大倍数 名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ca盐 mg盐 fe盐有机肌醇激素 扩大倍数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定容体积(ml) 500 500 500 500 500 200 200 50 吸取毫升数/l 20 20 20 20 20 10 10 5 (注:吸取毫升数为每升培养基所吸取的母液的体积) 表3.配制母液所需的药品及称取量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三.组培苗生长环境有何特点?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提高移栽成活率? 1.组培炼苗是组培过程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体系,提高炼苗成活率是决定组培成败和降低组培成本的关键。试管苗一般在高湿(100%)、弱光(3000-4000Lux)、恒温(25℃)下培养, 2.1组培苗的特点 叶片无保护组织(角质层、蜡质、表皮毛等),加之细胞间隙大,气孔开张大,因此水分散失较快,易于萎蔫。根无根毛或极少,并且有些从愈伤组织上发育的根与芽的疏导组织不相同,因此吸水能力较弱。 2.2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而当炼苗移栽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湿度降低、光照增强、温度升高、温差变大。具以上特点的组培苗,在此环境下,叶片失水较严重,根系吸水能力不足,即吸水量小于蒸腾水量,从而造成植物萎蔫,炼苗失败。另一种情况是,空气温度上升要比基质温度上升快,而根系的吸水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温度是成正比的,当气温升高时,加之湿度较低,叶片蒸腾急速增加,此时基质温度上不去,根系吸水能力不够,造成蒸腾大于吸水的失衡状态,从而萎蔫死亡。要想获得高的炼苗成活率就得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提高出瓶苗的质量,提高其抗逆性,生根前的壮苗、理想的生根配方和生根培养环境的调控是关键;另一方面就得有针对组培苗特点创造一个适宜的炼苗环境,比如保证空气湿度,平衡空气和基质的温度平衡关系等。 四、生长素类分裂素类调节剂在主培中有哪些生理作用?在快速繁殖的起始,芽增殖及生根培养阶段应该如何使用? 培养中生长素一方面用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另一方面是与一定量的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共同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侧芽的萌发与生长以及某些植物胚状体的诱导。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打破顶端优势,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促进组织和器官的不定芽发育。当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高时,诱导芽的分化,反之,诱导根的分化。 快速繁殖的起始阶段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类 芽增殖阶段向培养基中加入较多的细胞分裂素类的物质促进芽的分化 生根培养阶段向培养基中加入较多的生长素类物质促进根的分化 五.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苗木及次生代谢物的手段有哪些?培养对象分别是什么?培养新品种的手段有哪些?培养对象分别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 学号:2011192017 姓名:李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S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或用于胚胎、茎段、茎尖及花药的培养等。MS培养基的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略高于其他的培养基,也是它被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实验材料、试剂、配方和仪器设备 1.试剂 NH 4NO 3 ,KNO 3 ,KH 2 PO 4 ,CaCl 2 ·2H 2 O ,MgSO 4 ·7H 2 O,FeSO 4 ·7H 2 O Na 2-EDTA,MnSO 4 ·4H 2 O,ZnSO 4 ·7H 2 O,H 3 BO 3 ,KI,Na 2 MoO 4 ·2H 2 O CuSO 4 ·5H 2 O,CoCl 2 ·6H 2 O,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 蒸馏水。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移液管(10ml,5ml,1ml)试剂瓶,玻璃棒数支,药匙,称量纸等。

乌苏市麦后复播玉米栽培技术

乌苏市麦后复播玉米栽培技术-农学论文 乌苏市麦后复播玉米栽培技术 马文君 (新疆乌苏市西大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乌苏833000) 摘要:本文对乌苏市麦收后复播玉米有关播种、肥水管理、化控、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本区麦后复播玉米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麦;玉米;复播栽培 近年来,乌苏市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乌苏市广泛引导农民应用复播技术。通过示范、推广的复播栽培模式有以下几种:小麦-玉米、小麦-油葵、小麦-大白菜等作物,目前,复播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小麦-玉米的复播栽培成为农户较为欢迎的模式之一。2013年,全市共完成复播面积0.16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7.5%。其中,复播玉米0.015万hm2,占复播面积的9.4%。现将小麦-玉米(青贮玉米)复播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搭配与目标产量 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以下优良品种。冬小麦品种以新冬22号、新冬17号及新冬18号等为主。复播玉米品种为新玉10号、冀承单3号、新玉4号及新玉9号等。目标产量:小麦单产400~500kg/667m2,复播玉米500kg/667m2(青贮玉米5t/667m2左右)。 2栽培技术要点 复播前的冬、春小麦栽培采用乌苏市冬、春小麦栽培技术规程;麦收后复播玉米采取下述的栽培技术。

2.1播种 2.1.1清茬整地,适时早播 复播的麦田一般在小麦收获前7d灌水或麦收后立即灌水,尽快进行耕耙、整地,做到适时早播。冬麦茬地7月10日前完成复播;春麦茬地7月15日前完成复播。 2.1.2种子处理 播种前3~5d玉米种子用内吸性长效杀虫剂拌种,预防地老虎危害。 2.1.3施足底肥,及时耕翻播种 麦收后及时拉运,清理田间麦草,基施尿素15kg/667m2、磷酸二铵10kg/667m2;及时耕翻,翻地与整地播种同时进行,采取覆膜种植方式。玉米株行距配置采用1.4m幅宽地膜,1膜3行,平均行距53cm,株距25cm,保苗株数4500株/667m2左右;复播青贮玉米株距15cm左右,保苗株数8000~9000株/667m2,播量4kg/667m2,播深5cm。青贮玉米播种时应注意播种行距与青贮收割机相配套,以免影响收获。 对于采用免耕机适墒播种的地块,播深要求4~5cm,带种肥10kg/667m2。其中尿素5kg/667m2,磷酸二铵5kg/667m2。 2.2田间管理 2.2.1间、定苗 复播玉米在2~3片叶时开始间定苗,青贮玉米留苗株距16~25cm,保苗株数6000万~8000万株/667m2;收获籽粒玉米留苗株距25~30cm,保苗株数5000万~6000万株/667m2。 2.2.2中耕施肥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 科目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名称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合作者指导教师成绩 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Introduction The technolog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otipotency which means the capacity to generate a whole plant from any cells or an explant.During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the hormones affect largely on morphogenesis,such as Auxin and Cytokinin.And the content and ratio of these hormones can make different results.NAA is the routine reagent of auxine and6-BA is the reagent of cytokinin.For the tissue culture,we prepare the 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MS medium).The MS medium contains hormones,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detailed ingredients are in Table 2-1).The pH in the medium will be adjusted with1M NaOH.We should prepare10MS media with hormones. During the whole operation of tissue culture,six potential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are air,water, growth media,equipment,explant and people.We use the laminar flow hood to remove most of microbes from air flow.The water and the media have been autoclaved.The tools should be kept sterile in the70%alcohol and flamed by alcohol burner.And we sterilize the explants with Ca(ClO)2and70% ethanol and sterile water. We use the NAA to induce the callus to generate root. Materials Fresh young leaves of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MS medium:NH4NO3,KNO3,CaCl2,MgSO4,KH2PO4,MnSO4?H2O,ZnSO4?7H2O,KI,Na2MoO4?2H2O,CuSO4?5H2O,CoCl2?6H2O,Na2EDTA,FeSO4?7H2O,Nicotinic acid,Pyridoxine HCl(VB6), Thiamine HCl(VB1).Glycine,Mesoinositol. Agar,HgCl2,NAA,6-BA.2%Ca(ClO)2,sterile distilled water,70%ethanol,Beaker,Balance,10 Bottles,pH test strips,Laminar flow hood,Tween-80,Scissor,Forceps,Scalpels,Alcohol lamp. Method Part1:Prepare10bottles of culture. 1.Wash10bottles and dry them for a group. 2.Our group’s task:Weigh50mg6-BA and mix with sterile distilled water to be50mL1mg/ml solution in a bottle and mark the stock solution name,the date,and our group number. 3.Other groups prepare the MS medium culture,agar,NAA and sugar.In Table2-1,MS=100ml A+ 1ml B+10ml C+5ml D+10ml E.Every3group prepare1L medium=MS+1mg/ml6-BA+ 0.2mg/L NAA+3%sugar+0.7%agar.Boil the solution with induction cooker to mix thoroughly. 4.Adjust the pH of medium to 5.8with1M NaOH or HCl. 5.Repackage the1L medium to the bottles of3groups.10bottles of each group,30ml for each bottle. 6.Sterilize the culture bottles by autoclaving at115℃for30min.Store them at room temperature. Part2:Operation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1.The space in the laminar flow hood has been sterilized by UV light for15min.We place all items in well order to start working. 2.Rinse4young leaves as explants in tap water for10-30min.The next operations are all aseptic.

组培苗的炼苗方法图文稿

组培苗的炼苗方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试管苗的炼苗和移栽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 二、用品 1、材料:生根组培苗; 2、器具用品:镊子;水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育苗盘;喷雾器;竹签等。 三、方法与步骤 (一)练苗将生根的组培苗从培养室取出,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然后打开瓶口,再放置3~7天。 (二)基质灭菌将蛭石、珍珠岩和草木灰分别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好,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0分钟,或者采用高温干热灭菌法灭菌,灭菌后冷却备用。 (三)育苗盘准备取干净的育苗盘,将蛭石和珍珠岩按1:1混合,然后倒入育苗盘中,用木板刮平。将育苗盘放入1-2cm深的水槽中,使水分浸透基质,然后取出备用。 (四)试管苗脱瓶用镊子将试管苗轻轻取出,放入清水盆中,小心洗去根部琼脂,然后涝出,放入干净的小盆中。 (五)移栽用竹签在基质上打孔,将小苗栽入育苗穴盘中,轻轻覆盖、压实。待整个穴盘栽满后用喷雾器喷水浇平。最后将育苗盘摆入到驯化室中,正常管理。 四、作业 记录试管苗移栽驯化步骤,统计移栽成活率。 解释: 1、闭瓶强光练苗。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 50%~70%。 2、开瓶强光练苗。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或塞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3~7天,正午强光或南方光照较强地区要注意采取措施如用阴蓬

或温室避免灼伤小苗。如果在开盖容器中培养不超过1周,一般不会引起含蔗糖培养基的污染问题。开瓶炼苗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首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这种方法在相对湿度十分低的屋内特别有好处。培养容器的开口大小也影响开盖的速度,开口大的瓶盖应比开口小的瓶盖除去的速度慢一些。 3、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试管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时要用长镊子小心取出,彻底清洗干净根部(因为残留的蔗糖和营养会成为潜在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洗不净容易引起移栽苗烂根死亡),并且避免损坏根系。之后直接移栽或使用0.1%~0.3%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等杀菌剂溶液中清洗,然后用清水清洗后移入苗床或盆钵,也可用水清洗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30分钟后移栽,栽后淋足定根水。炼苗在塑料薄膜(或玻璃)温室内或遮阴网室内进行,使用温室或温棚时应注意设置通风口,防止浇水后高温引起萎蔫及高湿引起烂苗。生长基质应当具有适合的pH值、多空隙、良好的排水和通气性能,如一般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或腐殖土比例为1:1:0.5。也可用砂子:草炭土或腐殖土为1:1。这些基质在使用前应高压灭菌,或用至少小时烘烤来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由于移出的试管小植株极容易感染病,所以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和病害防治对移栽能否成功十分关键。通常对生长基质、培养容器和苗床进行消毒处理,采用新的培养容器或聚乙烯薄膜效果都很好,必要时可喷施稀的杀菌剂。 4、移栽后的管理。移出的试管苗一般在炼苗前4周遮阴要达到50%~90%,并采用喷雾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85%左右),之后逐渐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湿度降低幅度及光照增加量依不同植物而定,总体上应促使老叶缓慢衰退并同时产生新叶。如果降低或增加过快,会使叶片褪绿和灼伤,缓苗期延长,甚至导致移栽苗死亡。但是,只要小植株能够忍受,尽可能高的光照水平是有利的。温度不应低于20℃,最好达到25~30℃。但温度湿度过高易于滋生杂菌,造成苗霉烂或根茎处腐烂,因此应对温度加以控制。遮阴和调节湿度(喷雾或塑料薄膜覆盖)也有助于控制温度。在炼苗时可适当施用大量和微量元素,如采用1/4或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摘要:以大豆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以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对大豆子叶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并练习无菌操作。实验结果显示第2组即MS+6-BA(2.0mg/L)+NAA(1.0mg/L)和第 3 组即MS+KT(0.5mg/L)+2,4-D(1.0mg/L)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较佳的愈伤组织诱导组合。 关键词:大豆;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愈伤组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大豆子叶 1.2实验试剂与仪器 (1)试剂:75%酒精、MS干粉、蔗糖、琼脂、植物生长调节剂(NAA、2,4-D、KT、6-BA)、无菌水、升汞、NaOH溶液 (2)仪器:超菌净工作台、圆纸片、培养皿、封口膜、称量纸、千分之一天平、不锈钢杯子、移液枪、试管、高压灭菌锅、注射器、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搁置架、烧杯、电炉。 1.3实验方法 1.3.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3.1.1 配制培养基的准备阶段 (1)准备80个培养试管及封口膜,2个小培养皿、1个大培养皿,用洗衣粉、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把每个培养试管、润洗一下。带晾干后将试管编号1-80;(2)在称量纸上用百分之一天平分别称取1.5g 琼脂4份,7.5g 蔗糖4份,在烧杯里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1.185g MS干粉4份(烧杯不要清洗);

(3)剪小圆纸片40,均分在两个小培养皿小能从中自由取出为宜;剪大圆纸片10,均分在两个大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用报纸包好。 (4)把接种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用报纸包好。 1.3.1.2 配制培养基 (1)在装有MS干粉的烧杯中按下表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所用的所有激素浓度均为0.5mg/mL 激素的加样量(ml) 编号培养基配置 6-BA NAA KT 2,4-D 1 MS+6-BA(1.0mg/L)+NAA(0.5mg/L) 0.5 0.25 2 MS+6-BA(2.0mg/L)+NAA(1.0mg/L) 1.0 0.5 3 MS+KT(0.5mg/L)+2,4-D(1.0mg/L) 0.25 0.5 4 MS+KT(1.0mg/L)+2,4-D(2.0mg/L) 0. 5 1.0 (2)用量筒量取250ml(稍多)蒸馏水,取一个不锈钢杯子加入150ml蒸馏水和称量好的琼脂,在电炉子加热沸腾2min,再加入混合好的MS培养基1号和蔗糖,混合沸腾2min,用剩余的蒸馏水定容至250ml; (3)当温度降到60℃左右时,将溶液pH 调至5.8,一般加4滴NaOH溶液即可;(4)取编号1-20的培养试管,用大量注射器以每瓶12.5ml 左右培养基分装在培养试管中,用封口膜封口,4支一捆捆扎好。 (5)用相同的方法配置2-4号培养基,并分装、捆扎。 1.3.1.3高压湿热灭菌 (1)将包好的接种工具,包好的培养皿,以及分装好的试管一起放到高温灭菌

组培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1. 实验设备及材料 (1)主要实验用具和仪器 冰箱,普通天平,分析天平,各种型号的试剂瓶(棕色和白色)、电炉,三角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医用口杯,精密pH试纸(pH5.4~7.0),药勺,称量纸,标签纸,封口膜,橡皮筋,电炉,高压蒸汽灭菌锅、100ml三角瓶、500ml 搪瓷杯、25ml量筒、10ml和5ml吸管、解剖刀、已灭菌培养皿、酒精棉球、小块纱布、已灭菌培养皿和滤纸、枪状镊子、眼科手术剪、手术刀、酒精灯、100ml三角瓶、500或1000ml搪瓷杯、50ml量筒等。 (2)药品和试剂 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碘化钾、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硫酸铜、氯化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亚铁、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素、烟酸、肌醇、2,4-D(2,4-二氯苯氧乙酸)、NAA(α-萘乙酸)、6-BA (6-苄基腺嘌呤)、浓盐酸、氢氧化钠、95%酒精、蒸馏水等。MS培养基母液、琼脂、蔗糖、生长调节物质、蒸馏水、1mol·L-1HCl、1mol·L-1NaOH、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75%酒精。(3)实验材料 红豆杉种子 处于脱分化进程中的外植体 2.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I、MS培养基母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1)培养基的成分 目前,不论液体培养还是固体培养,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都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几大类物质组成。 (2)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配制培养基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市售培养基干粉溶解在蒸馏水里,加上蔗糖、琼脂和其他必要的补加物,再加入蒸馏水使之达到最终的容积。最后调节pH值,高压灭菌,于是制成所需要的培养基。 如果没有培养基干粉,则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配制: 一个是按照配方规定的数量分别称量出各种成分,分别使它们溶解于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另一个是先配制一系列的浓缩贮备液(母液),贮存在2~4℃冰箱内,待配培养基时取出,按比例稀释配用。此法较为常用。 (3)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母液的配制有两种方法:

组培苗的炼苗方法

组培苗的炼苗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试管苗的炼苗和移栽 一、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组培苗移栽驯化技术。 二、用品 1、材料:生根组培苗; 2、器具用品:镊子;水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育苗盘;喷雾器;竹签等。 三、方法与步骤 (一)练苗将生根的组培苗从培养室取出,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然后打开瓶口,再放置3~7天。 (二)基质灭菌将蛭石、珍珠岩和草木灰分别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好,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20分钟,或者采用高温干热灭菌法灭菌,灭菌后冷却备用。 (三)育苗盘准备取干净的育苗盘,将蛭石和珍珠岩按1:1混合,然后倒入育苗盘中,用木板刮平。将育苗盘放入1-2cm深的水槽中,使水分浸透基质,然后取出备用。 (四)试管苗脱瓶用镊子将试管苗轻轻取出,放入清水盆中,小心洗去根部琼脂,然后涝出,放入干净的小盆中。 (五)移栽用竹签在基质上打孔,将小苗栽入育苗穴盘中,轻轻覆盖、压实。待整个穴盘栽满后用喷雾器喷水浇平。最后将育苗盘摆入到驯化室中,正常管理。 四、作业 记录试管苗移栽驯化步骤,统计移栽成活率。 解释: 1、闭瓶强光练苗。当生根后或根系得到基本发育后,将培养瓶移到室外遮阴蓬或温室中进行强光闭瓶练苗5~20天左右,遮阴度宜为50%~70%。 2、开瓶强光练苗。将培养容器的盖子或塞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3~7天,正午强光或南方光照较强地区要注意采取措施如用阴蓬或温室避免灼伤小苗。如果在开盖容器中培养不超过1周,一般不会引起含蔗糖培养基的污染问题。开瓶炼苗可以分阶段进行,即首先松盖(或塞)一两天,然后部分开盖一两天,最后完全揭去盖。这种方法在相对湿度十分低的屋内特别有好处。培养容器的开口大小也影响开盖的速度,开口大的瓶盖应比开口小的瓶盖除去的速度慢一些。 3、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试管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时要用长镊子小心取出,彻底清洗干净根部(因为残留的蔗糖和营养会成为潜在的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基,洗不净容易引起移栽苗烂根死亡),并且避免损坏根系。之后直接移栽或使用0.1%~0.3%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等杀菌剂溶液中清洗,然后用清水清洗后移入苗床或盆钵,也可用水清洗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30分钟后移栽,栽后淋足定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 1 kg/cm 2 )下灭菌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

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姓名:张恒玉 (天津师范大学10生乙10517085) 摘要:月季(Floribunda roses)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其花姿优美,花 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植物组织培养主要以绿色植物细胞或组织块为研究主要对象,把植物体上的生活器官、组织块活细胞从整体上离体下来进行人工培养。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对最适月季培养的培养基、激素、培养基质进行筛选,使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月季组织培养 Rose Plant Tissue Culture Lab Report Name: ZhangHengyu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300387) Abstract:Rose (Floribunda roses) for the woody Rosaceae Rosa, the beautiful flower position, abundant flowers, colors available, easy to trim the tree, planting small difficulty; its flowers large, beautiful, elegant, noble. Applications in the flowers, the status and the proportion rose growing is the world's leading one of the four cut flowers. Plant Tissue Culture main object of the green plant cells or tissue blocks for research, Of life on the plant organ, tissue block living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down the artificial culture, Cell totipotency theory based on the optimum rose culture medium, hormones, culture media filter, Isolated tissue and develop into new individual plants after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offer a new way, in the rose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Keywords: Rose tissue culture 1 月季介绍

卡特兰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技术

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又名卡特丽亚兰,为兰科卡特利亚兰属植物。因其花朵硕大、色泽艳丽,并具有特殊的芳香,被誉为“洋兰之王”。现今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国将卡特兰定为国花。我国栽培卡特兰的时间不长,现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云南,大多是合资企业生产,并有少量出口。随着人们花卉消费水平的提高,卡特兰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上升。目前,组织培养是卡特兰商品化种苗生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组培苗是在组培室中最适宜的条件下获得,而组培室同外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如何使卡特兰组培苗尽快地适应外界的生长环境,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是实现卡特兰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南京市农科所先后引进卡特兰杂交栽培品种48个,进行新品种选育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目前,组培育苗技术已经获得成功,现将卡特兰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设施 采用钢架联体温室,配置湿帘降温系统、燃油热风机、外遮阳、内保温等温控设施,一年四季可保持室内温度18~30℃、空气相对湿度50~90%和适宜的光照,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完全能够满足卡特兰的生长要求。 2炼苗 2.1出瓶最佳状态 组培试管苗的质量关系到移栽成活率和移栽后的生长发育状态及成品率。卡特兰组培苗生根培养后,当苗长5~6cm、具有3~5片叶、叶色正绿平展、具有2~3条根、根色白嫩时,出瓶效果最好,此时苗的生命力最旺,易于移栽成活。 2.2炼苗最佳环境 出瓶前2周将组培试管苗置于温室苗床上,保持环境温度20~25℃,光照强度5000Lx左右,进行过渡锻炼,以增强幼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出瓶前1周,将瓶口盖子逐步打开进行开瓶锻炼,即首先松盖(或塞)1~2d,然后部分开盖1~ 2d,最后完全揭去盖,让瓶苗逐步适应外界的光照和湿度。3移栽 3.1基质选择 卡特兰在自然环境下常年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根系裸露,需要较高的透气性。因此,基质选择以疏松透气为主,可选用水苔、兰花石、树皮、珍珠岩、椰丝、椰壳、陶粒、碎砖块等。一般成株选用的基质为兰花石、树皮、椰丝等比混合而成,组培苗根系抗旱能力弱,选择水苔作基质效果比较好。水苔使用前用水浸泡6h以上,然后甩干备用,脱水后以不拧出水为准。 3.2出瓶定植 用镊子将幼苗从试管中钳出,切忌用力过重造成伤口而引起病害,然后将苗放入清水中洗净根部附着的培养基,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用800~1000倍多菌灵或百菌清浸根10~20min,待根部表面水分稍晾干后,用已准备好的水苔将根部包裹完整,植入塑料小钵中。为防中心不稳,盆钵可放置在塑料托盘中。 3.3栽培管理 3.3.1光照。定植后的小苗要避免太阳光直射,以免灼伤叶片。2周内日间需遮光80%~90%,1个月后日间需遮光60%~70%。生产上一般采用双层遮阳网遮光,外层是一层固定的50%的遮阳网,内层是一层可活动的75%的遮阳网,便于调控光照强度。 3.3.2温度。温度是否适宜是种好卡特兰的关键,卡特兰小苗适宜的栽培温度为昼温21~29℃,夜温18~21℃。夏季温度越高,就越要配合高的湿度方能安全度夏,而高温高湿易于滋生杂菌,造成苗霉烂或根茎处腐烂,因此应对温度加以控制。遮阴、通风和调节湿度(经常喷雾或地面洒水等)都有助于控制温度。冬季是卡特兰生长的困难时期,要确保温度在15℃以上,并减少浇水。 3.3.3水分。卡特兰对空气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刚移栽的幼苗,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移栽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用遮阳网遮阴避免太阳光直射。为防烂根,定植后切勿浇水,以喷雾的方式提供叶面蒸发所需水分,晴天需喷雾5~6次,并保持通风透气。1周后根据水苔干湿程度酌情浇水,正确的浇水方法是:待盆土干透后浇水,要浇透,同时确保栽培基质不积水。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系缺氧,生长不良,严重的还会引起根系腐烂。一般以4~5d浇1次较合理,基质能在3~4d内恢复干燥。水的pH值控制在5.5~7.0之间,水质中不能含有高浓度的铁离子,否则会引起植株的死亡。 3.3.4施肥。卡特兰是吸收力极强的植物,肥料施用过量或过浓,会导致烂根,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因此,刚种植的小苗不可施肥,但可施用1/2MS营养液补充营养,促进小苗生长。1个月左右根系恢复后,根据薄肥勤施的原则,每周喷施1 (下转第39页) 卡特兰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技术 张宁宁邵和平衡燕张琼 (江苏省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介绍了卡特兰组培苗炼苗的最佳状态、最佳环境以及卡特兰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包括基质选择、定植方法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卡特兰盆花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卡特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0-0037-01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自主创新项目“卡特兰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 术研究”[CX(08)130]。 作者简介张宁宁(1976-),女,江苏盐城人,助研,主要从事观赏园艺 植物的栽培繁育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9-04-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