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美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6
汉字书法之美摘抄好词摘抄好词一:笔走龙蛇小片段例子:你看那书法家挥毫泼墨的时候,就像有神力附身一样。
那笔在他手里,简直不是笔了,就像是一条灵动的龙在纸上飞窜,又像是一条灵动的蛇在蜿蜒前行。
“笔走龙蛇”这个词用来形容他的字再合适不过了。
那字写得一气呵成,笔画之间充满了力量和韵律。
这哪里是写字啊,分明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我就想啊,这字里得蕴含着多少功夫和才情呢?这可不是随便练练就能达到的境界。
所以说啊,“笔走龙蛇”这词一出来,那股子书法的神韵立马就有画面感了。
我觉得这就是汉字书法神奇之处的一种体现。
好词二:铁画银钩小片段例子:那天去看书法展,有一幅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那笔画,粗的地方就像铁铸的一样坚实厚重,稳如泰山;细的地方呢,恰似银钩一般锐利有劲,闪闪发光。
就好像这个书法家拿着铁笔在银纸上书写一样。
旁边有个小朋友问他爸爸:“爸爸,这些字怎么这么厉害呀?”他爸爸就说:“你看这字的笔画,就像用铁画画,用银做的钩子一样漂亮又有力。
”我在一旁听着,心里直点头。
这“铁画银钩”形容的不只是字的形状,更是字里传达出来的那种坚韧和劲道。
这才是真正的好字啊,光是看着就给人一种震撼。
好词三:鸾翔凤翥小片段例子:我有个朋友特别痴迷书法,他练了好多年了。
有一次他给我看他新写的一幅字,我当时就惊呆了。
那字就像是凤凰在天空飞翔,又像是鸾鸟在空中盘旋。
“鸾翔凤翥”这个词一下就蹦到我脑子里了。
我就对他说:“你这字写得也太绝了吧,就像有一群美丽的鸟儿在纸上跳舞呢。
”他笑着说:“我就是想把字写出那种灵动飘逸的感觉。
”我想啊,书法要是都能写成这样,那可真是把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了。
每个笔画都像是鸟儿的羽毛,带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优美的姿态。
这汉字书法的美啊,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好句摘抄好句一:“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书谱》)小片段例子:我参加过一个书法班,有一次老师给我们讲书法的布局。
他说:“你们知道吗?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谈谈汉字之美。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将从汉字的起源、结构、意境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与大家共同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据考古学家研究,汉字的起源与古代的图画有关。
最初,人们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后来逐渐演变成简单的符号。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这些符号逐渐形成了具有固定意义的文字——汉字。
二、汉字的结构之美汉字的结构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造型独特:汉字的笔画简洁有力,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如“山”字,一笔一划,勾勒出连绵起伏的山脉,给人以壮美的感受;“水”字,三点成一线,仿佛流动的波涛,让人感受到水的灵动。
2. 笔画生动:汉字的笔画不仅具有美感,而且富有生命力。
如“人”字,一撇一捺,宛如行走的人,形象生动;“心”字,一点一横,仿佛跳动的心脏,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3. 象形会意:汉字中的许多字都来源于图画,具有象形和会意的特点。
如“日”字,像太阳的样子;“月”字,像月亮的形状。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汉字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三、汉字的意境之美汉字的意境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蕴含哲理:许多汉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和”字,由禾和口组成,寓意着五谷丰登、和谐共处;“福”字,由衣和畐组成,寓意着衣禄丰足、幸福安康。
2. 情感丰富: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如“悲”字,由衣和心组成,表达了悲伤的情感;“喜”字,由士和口组成,表达了喜悦的情感。
3. 想象奇特:汉字中的许多字富有想象力。
如“龙”字,由虫和壬组成,形象地描绘了龙的形象;“凤”字,由鸟和凡组成,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四、汉字的文化传承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不断发展,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1. 汉字书法: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赞美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句子
赞美中国汉字博大精深的句子如下:
1、汉字之美,美在真情。
汉字之美,美在精髓。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2、汉字构造精巧,行美旨远,正如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含蓄谦逊,包容豁达。
3、汉字是老祖先仓颉根据动物的足迹造出来的。
后来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这么多环节才演变而来。
4、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5、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6、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人们在慨叹中国技术的落后,想在困惑中寻求摆脱这种象形文字带来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发出了实行汉字拼音化的震撼灵魂的呐喊。
是的,这种呼唤曾经搅动得热血沸腾,但却有点唐?吉诃德攻打风车的憨态。
汉字之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
”然,何谓美也?色彩的绚丽多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音乐旋律的美妙动听,色香味具佳的食品,爱人和被人爱,男欢女爱,孝顺父母,善待朋友,乐善好施……此皆为美也。
著名的学者罗丹曾经这样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是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美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且说汉字,熟悉之极也,然其美矣?美也,且有大美。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汉字之始,不外如此。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汉字有三美并且蕴含着智慧。
意美可以感染我们的心灵,音美可以愉悦我们的耳朵,形美可以闪亮我们的眼睛。
且不论其音美,汉字不仅“形美以感目”而且“意美以感心”。
汉字的形体之美及其蕴含的审美意境,使其具有强烈的审美灵动性,是一种赋予动感的审美符号。
汉字的表意性使其在视觉上具备了灵动的形象美,汉字的构型使其在视觉上具备了和谐的均衡美与变化美。
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晋代卫夫人论书法时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古人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汉字是何其美也。
书法和篆刻,无疑是其形体美的很好的体现。
甲骨文的瘦峭俊秀,篆书的内敛含蓄,楷书的端庄磅礴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汉字书写艺术的无穷魅力,或钢或柔或动或静,变化多端,使字体的骨架布局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通篇笔势纵横,意气淋漓,如龙跳虎卧,浑然天成,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同为楷书大家,颜真卿的楷书笔划劲挺肥厚,间架平整茂密,气势磅礴多变,上密下疏,似泰岳之高耸,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
柳体结构严谨,疏朗开阔,格局方正,劲健挺拔,骨力洞达,神采俊发。
有关汉字之美的征文《有关汉字之美的征文》篇一:有关汉字之美的征文汉字,那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超级宝藏啊!我有时候就想,这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个个小魔法精灵,在纸张上蹦跶着,组合成各种奇妙的模样。
你看啊,小时候学写字,那感觉就像是在跟一群调皮的小家伙交朋友。
记得我第一次写“人”字的时候,就觉得特神奇,一撇一捺,多简单的笔画啊,可组合起来就像一个稳稳站立的人。
老师当时还说:“这‘人’字啊,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咯。
”我那时候似懂非懂的,就觉得这汉字好像还藏着好多人生大道理呢。
汉字的美啊,美在它的形态。
就说“日”字,就像那挂在天上的太阳,圆圆的,中间加一横,就好像太阳里的黑子似的。
还有“山”字,那中间的一竖就像高耸的山峰,两边的竖折就像山坡,活脱脱就是一幅山水画。
我觉得,要是外星人看到咱们的汉字,可能都会惊掉下巴,这简直就是艺术啊!汉字的意义也超丰富。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里能有不同的意思。
就说“打”这个字吧,“打人”是一种动作,“打酱油”又变成了一种行为,“打个盹儿”呢,又成了休息一小会儿的意思。
这汉字啊,就像个百变星君,让人捉摸不透,却又深深着迷。
有时候我就寻思,现在电脑打字这么方便,会不会有一天大家都忘了怎么写汉字了呢?那可不行啊!要是没了手写汉字,就像没了根的树,看着是能站着,可心里没底儿啊。
咱得把汉字的美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个个小小的汉字,可是凝聚了咱们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呢!你说,要是世界上没有汉字这种神奇的文字,那得多无趣啊?这世界就像少了色彩斑斓的画卷,只剩下单调的黑白灰了。
所以啊,咱们都得好好珍视汉字,这可是咱文化的宝贝,是咱民族的骄傲啊!篇二:有关汉字之美的征文汉字,嘿,那简直就是咱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啊!我常常琢磨,这汉字到底有啥魔力,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为之着迷呢?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书法展。
一进展厅,就像是掉进了汉字的海洋。
那些书法家写出来的字啊,有的像飘逸的仙女,在纸上翩翩起舞;有的像威严的将军,站得笔挺,气势非凡。
汉字之美的例子一、从书法角度看汉字之美书法可是汉字美的超级展现。
你看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字写得那叫一个妙啊。
他笔下的字,笔画就像有了生命一样。
比如说“之”字,每一个“之”都有不同的形态,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纸上跳舞。
楷书的话,颜真卿的字那也是相当美的。
颜体字方方正正,笔画粗壮有力,就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站得笔直。
写楷书的时候啊,一横一竖都有讲究,就像在精心搭建一座小房子,每个笔画的位置都要恰到好处。
二、汉字结构中的美汉字的结构特别有趣。
像“森”字,三个“木”组合在一起,就像一片小森林,给人一种很茂密的感觉。
“众”字呢,三个“人”字叠加,很直观地表示出很多人的意思。
还有“晶”字,三个“日”字,就好像三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或者是三块晶莹剔透的水晶。
这种组合式的结构让汉字充满了画面感,看到字就能联想到相应的景象。
三、汉字在诗词中的美诗词里的汉字就更有韵味了。
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里面的每个字都用得那么精准。
“落霞”让人眼前就出现夕阳西下时天边那一抹绚烂的晚霞,“孤鹜”一只孤独的野鸭,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沙漠,“孤烟”直直地升起,这画面既宏大又有那种孤独寂寥的美感。
再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简单几个字,就把那种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汉字寓意中的美很多汉字本身的寓意就特别美。
像“福”字,大家都盼着有福啊。
过年的时候都要把“福”字倒贴,寓意着福到了。
“爱”字也很美好,中间有个“心”字,爱本来就是用心去感受、去付出的嘛。
“善”字,有善良、友善的意思,一个人要是善良,那这个人就像小太阳一样,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呢。
五、汉字的象形之美象形字那可是汉字美的源头。
像“日”字,就像一个圆圆的太阳。
“月”字呢,弯弯的像月牙。
“山”字就像几座山峰连绵起伏。
“水”字就像流动的水波。
这种象形的汉字就像是一幅幅简单的小画,特别形象地表达出了事物的特征,让人一看就懂。
汉字之美作文25篇汉字之美作文篇1“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汉字的“美”,就像花瓣般撒落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
只有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才能把这些花瓣串成美丽的花环,成为装点我们日常生活的精美饰品。
感谢先人给我们留下如此美妙的文字,横、撇、竖、捺……看简单的笔画,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
每个汉字都是由这些简单的笔画组成,每一个笔画仿佛都是活的,奇妙地组合起来,魔幻般地诞生出一个个的汉字。
或简或繁,或大或小,或宽或窄,每个汉字都拥有自身的“特色”。
看着这些美丽的字,使人赏心悦目。
字的祖先——象形字,更是叫人拍手叫绝。
毛竹的“竹”字,用两片叉开的竹叶组成,望字生义,虽说字形简单,却与实物分毫不差,平均分成四份,巧妙地点出了“田”的作用,以便种植、灌溉。
再如下雨的“雨”中间四点,不说像小雨淅淅沥沥地从空中落下的场景吗?小雨的天真、调皮都跃然纸上了。
还有伞,风、目……使汉字色彩更加绚丽。
汉字的构造精巧神奇,读音也同样美得令人陶醉,那些独立的音节,经由妙笔组合,发出美的节奏,回落起美的旋律:或刚或柔,或高或低,或缓或急,犹如“大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抑扬顿挫。
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若是用稍缓、清脆的嗓音,再配以轻重音的结合,那效果确实非同一般。
细细品味,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流水潺潺从身边流过,耳边不时回荡着“哗哗”的响声,人似乎正处在群山环绕中,眼前犹如出现一幅美丽的景色,顿感心旷神怡。
汉字更奇妙处在于它的书法艺术,每一个中国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横平竖真,下笔如运动,其味无穷。
如月亮的“月”,“月有阴情圆缺”,怎样将它表达出来呢?若是新月,以楷书的形式来表示,给人一种文雅的感觉,更能衬托出新月如钩;若是满月,就可用字型稍宽、稍扁的隶书来表示,给人一种团圆的感觉,反衬出满月的圆与特殊。
书法将汉字的奥妙发挥的淋漓尽致!美丽的汉字像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淌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汉字之美作文篇2如果没有文字,人类恐怕还停留在那个争斗不休的冷兵器时代吧!甚至还有可能只是每天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的森林古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之美马莜琛①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有一种独特的美。
汉字之美,美在它的神秘的面纱,美在它华美的外形与其中凝聚的精神气韵。
②汉字的笔画虽简单,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它们的生机勃勃、迥然不同。
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来写,面貌定然各不相同,有的翩若惊鸿,有的矫若游龙,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精彩的画面。
不同的汉字也会给人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使我们的心也随之跃动。
一个“日”字,让人感觉到太阳的温暖,一个“月”字,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
一个“喜”字,让人不自觉地咧开嘴巴,喜上眉梢;一个“衰”字则令人眉头一皱,轻轻叹息。
这何尝不是汉字的独特之美呢?③汉字的神秘在于其历史的奥妙。
是谁创造了汉字?又是怎样的机遇创造了汉字?外形华美是《大学》中讲的“外王”,其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的法度,都讲究笔画的圆润,都讲究因物象形。
一个简单的“三”,第一画表示“天”,第三画表示“地”,第二画表示“人”,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人生天地间”,就这样,汉字巧妙地连接了自然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
而精神气韵就是《大学》的内圣,每个字都是一首诗,譬如“木”字,其竖表坚守,其横意发展,而撇捺两笔则是向外拓展,这不正是读书人对读书的态度吗?④汉字拥有悠久的历史,持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美的。
目光纵向追溯至千百年前,文字产生了,而它是以甲骨文的形式,这是一种刻于甲骨与铜器的文字,在当时这种文字与陶器的花纹是相互契合的。
因此,汉字之美就体现出来了。
后来,几百年以后,金文诞生。
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或以象形文字合成的会意字,它们像一幅幅图画,有的浑厚奔放,有的成团块状。
在近代,篆书向我们缓缓而来,它将金文简化,又不失图画风格——圆润是它的特点。
后来,隶书渐成时代趋势,其间架严谨,方正平直,浑厚刚劲,豪迈奔放。
⑤汉字的外形是美的。
说起来,不得不提书法。
有关于汉字之美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汉字之美的书籍推荐:
1.《汉字之美:汉字文化的艺术》作者:齐燕华
这本书介绍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演变历程和艺术美学,揭示了汉字之美的独特魅力。
2.《一字万象:汉字的文化史》作者:袁珂
本书以汉字的各种形态、含义和象征意义为线索,展示了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沿革。
3.《汉字的美丽与哲学》作者:曹华钧
这本书从文字学和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汉字的意义、结构和美学之美,深入剖析了汉字背后的文化思维。
4.《华夏之美:汉字与汉字文化》作者:王立新
该书通过对汉字的形态、构造和起源进行解读,展示了汉字文化的内涵,赞美了汉字之美。
5.《汉字之谜》作者:杨宪益
本书将汉字的组成、演变和辞源解释为线索,揭示了汉字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含义。
这些书籍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字之美,并为你提供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之美
●史铁非
一、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
世界五大文明源地中的其他四种文字:埃及的圣书、两河流域的楔
形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印度的梵文,或早已退出社会舞台而进入历
史博物馆,或高阁于象牙塔之上仅供少数学者研究,只有汉字这“东
方魔块”显示出日益强健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之美。
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造字的第一个方法是象形——用线条描摹
实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水、虫、鸟、瓜、果……画就是
字,字就是画。多么形象的文字,多么美丽的文字!大量象形字成为
基本字,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指事字、会意字,以及无数的形声字。
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是用字法,没有创造新字。其实假借多少还是产
生了新字,就是晚点儿。例如,“莫”被借走了,后人又造了“暮”;
“益”被借走了,后人又造了“溢”,“其”被借走了,后人又造了
“箕”。这就是汉字的创造——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到了东汉,许慎以六书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是
我们今天研究汉字本意的主要参考书。
汉字的创造充满了智慧和情趣。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
就有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比如“明”字。在小篆里,
明字左边是个囧,右边是月,囧就是窗户,意思是一轮月亮照到窗户
上。你看,汉字是不是很美很诗意?
每个汉字都用其构形向你讲述一个动听有趣的小故事;而整个汉
字体系则组成一幅古汉人社会生活、生产斗争的宏伟画卷。只要我们
用科学的方法识读这一个个小故事并系统地揭示这画卷的全部内涵,
教和学起汉字来,是完全可以事半功倍、兴味盎然的。我曾在1990
年写过一篇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点六书知识》,刊登在《青海
教育》上。建议小学语文老师教汉字,先学会用六书知识分析汉字,
再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学生听,就比机械地教笔画、死记硬背强多了。
从这个角度说,汉字本身就有引人入胜之美。
二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义美以感心。汉字音形义全面统一的美,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
旷神怡、浑然忘我。
汉字的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就形成了平平仄仄的音乐美。
朗读诗文时,还得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使得汉字错落有致、音
韵和美。我们都听过训练有素的艺术家铿锵有力、悦耳流畅的朗读,
那绝对是一次痛快淋漓的享受……
中国现代汉语言学之父赵元任(1892-1982),曾用同音近音字
编写了一个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
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
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
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读此奇文,令人拍案,在佩服赵元任语言
文字功夫的同时,还能强烈感受到汉字的神妙。
三、感受汉字形义之美,需要科学品读,即以六书知识分析汉字,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全面掌握汉字的
音形义,用于教学和研究。望文生义的文学品读另当别论。俗文字学
(文字游戏)既不科学,也与美无关。
汉字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
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
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细细品来,汉字
的形义真乃奥妙无穷。
由于工作需要及兴趣所致,我在教书生涯中曾不止一遍通读过
《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通过品读,我捕捉到了若干汉字中蕴藏
的智慧,写出了十几篇有关汉字的趣文,发表在报刊上。这里列举两
例,以展示汉字形义之美。
《“木”单“竹”双》:“木”是个象形字,画了一棵树(如果
画两棵就成了“林”,意思就变了);“竹”也是象形字,却画了两
根竹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想想实物,稍加思索就全明白:我们都
见过单棵生长的树,可我们很难见到单根生长的竹子。竹子总是成丛、
成片、成林“群居”的。即使栽下一根竹子,它的笋也会破土成丛,
组成一个新的“大家庭”。因此古人造“竹”字时就画了两根。由此
可见,古人观察事物之细致、准确。
《三幅风景画》:“日”(太阳)和“木”(树)是两个象形字,
古人用它们造了三个会意字,区别仅仅在于“太阳”的位置不同。“東”
(东),日在木中,意思是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杲”,
上边是日,下边是木,表示“太阳”升到“树”顶上,是“明亮”的
意思。“杳”,上边是木,下边是日,表示“太阳”落到“树”下,
是“昏暗、渺茫”的意思。“太阳”和“树”组成的这三个会意字,
就像三幅风景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四、汉字具有书法之美。汉字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书法的篆隶楷行
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篆书的委婉、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
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
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晋代卫夫人论书法时说:
“ 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
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 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
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书道毕矣。”书法无疑是汉字形体美很好的体现。
历代优秀的书法家浩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
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
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名山大川若少了书法家的题词就
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若有名家墨宝则会声名远播。每逢春
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以示喜庆和愿景。汉字书法
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
篆刻是汉字书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接触人较少。但2008年北
京奥运会会徽,给了全国人民深刻印象。一个“京”字,似字似画,
舞姿翩翩,充分显示了汉字的形象美。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
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一个张开双臂拥抱一切的奔跑者,
一个充满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浮躁风气也影响到了书法界。为此,
著名书法家张济生先生曾撰文评说古今书风六大差距。古人重“内在
功”,今人重“外在功”;古人出口成章,今人才疏学浅;古人度得
量力,今人垂墨直铺;古人意在笔先,今人随心所欲;古人淡泊名利,
今人沽名钓誉;古人见字寻人,今人慕“名”求字。“心正则笔正”。
我们还应沉稳、从容下来,继承古代的优良书风,学习古人的学书精
神,把汉字书法之美传承下去。
五、静态、松散的汉字再美,也只是小美。汉字之大美,美在她
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你看,几千个汉字在
文学家的组织下,忽而浅吟低唱,忽而疾风骤雨,忽而行云流水……
或成了清新隽永的美文,或成了流传千古的韵文,或成了惊世骇俗的
名著……五千年文明古国,美丽的汉字造就了灿烂辉煌的文学瑰宝!
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大美之汉字,以情感、思想、美德而有了
生命,而万世不朽。
汉字之大美,美得“惊天地、泣鬼神”。汉字之大美,美在“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几千年来,
汉字之大美一直是文人墨客追求的极致,以致“语不惊人死不休”。
汉字,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是令人敬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