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_李扬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_李扬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_李扬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_李扬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7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4)。

作者简介:李扬(1982-),女,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E-mail:liyang.08s@https://www.doczj.com/doc/af17782845.html, 通讯作者:刘慧,liuh@https://www.doczj.com/doc/af17782845.html,

1162-1170页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扬1,2,刘慧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是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基础。模型构建是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定量模拟的关键。本文根据人口迁移研究基础理论的不同,将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经典模型分为空间物理学、空间社会学和空间经济学3大类,系统分析了各大类中相应经典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结构,对不同模型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关键词: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模型;展望

1引言

人口迁移的定义随着研究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别。美国人口统计学家威廉·彼得逊(Petersen W)认为:“迁移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特定距离以改

变其永久住处”[1]

。因此,人口迁移具有3个属性,

即空间属性、时间属性和目的属性。其中,空间属性是人口迁移的本质特征[2]。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指人口迁移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包括人口迁移的规模、强度、流向、迁移方式、迁出入地的空间结构等,属于人口迁移研究的横向研究范畴。它是地表人文过程研究中最重要的人文要素过程之一。对于一个特定区域而言,人口迁移活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并通过人力资源的分配影响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是诠释区域形态和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判断区域发展阶段,从而为区域空间组织与结构调整指出方向和提出建议

[3-4]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是人

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后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区域发展差异的扩大,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亦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迁移规模、强度的扩大和流向的多样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全部迁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6%[5]。而迁移人口分布存在着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东、中、西“3带、5区”的空间格局

[6-7]

,与经济空间布局密切相

关。人口迁移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中国的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历史较长,体系比较成熟,成果也很丰富。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形成的机理探究[8-11]、影响因素分析[11-15],以及迁移空间模型的构建[16-19]等。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工作是对国外现有理论、模型的理解、消化和应用。研究重点集中在不同区域尺度的实证研究[20-24]。

因此,系统梳理总结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科学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建立中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预测未来我国人口空间发展趋势、指导人口空间规划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大量研究成果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人口迁移研究理论基础的不同,系统归纳、分类、评价了西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经典模型,总结了当前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主要方向。

10期李扬等: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2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经典模型

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经典模型可根据

人口迁移研究理论基础的不同分为空间物理学模

型、空间社会学模型和空间经济学模型3大类。

2.1空间物理学模型

人口迁移空间物理学模型是基于物理学中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与方法而建立的人口迁移模

型。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主

要包括:

2.1.1距离模型

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在地表空间中的移动现

象,因此距离便成为衡量和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基

本地理要素。距离模型简单引用了万有引力与距

离成反比的定律,即:M ij=K 1

Dαij

(1)

式中:M ij为两地间迁移总人数,Dαij为i、j两地间的距离;K为模型系数;α为距离衰减参数。

在做不同的实证研究时,距离可以理解为交通距离、直线距离、心理距离、人口重心距离、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等等[25],也可用时间、费用等替代。

2.1.2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是对距离模型的深化,它将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质量由人口规模替代而生成。最早由吉佛(Zipf G K)提出的人口迁移引力模型为[18,26]:

M ij=K P i P j

Dαij

(2)

式中:M ij是两地间迁移总人数;P i、P j分别为两地人口数;Dαij为i、j两地间的距离;K为模型系数;α为距离衰减参数。

引力模式是西方最早解释人口迁移的用数理分析模型,也是比较成功且应用性很强的一个模型。引力模型使两地间的人口迁移总量可以用3个客观的指标来进行描述,也使得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研究由定性描述开始转向定量研究。引力模型影响深远,后人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众多模型,加入经济、社会等因素,但其基本假设均是相互作用强度与人口数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但引力模型没有涉及到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动机,不能满足对人口迁移内在机理的分析。纠正这个缺陷的方法可以通过添加代表迁出地和迁入地社会经济变量而解决,比如:收入、就业、教育、年龄结构[14,19,27-28]等。2.1.3经济引力模型

经济变量在分析人口迁移问题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人口学家劳里(Lowry I S)利用统计模型,把吉佛引力模型中隐含的“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决定了该地区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假设具体化。提出经济引力模型,用两地非农业劳动力人数表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用失业率和制造业的小时工资来描述就业机会[19],使模型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其模型表达式为:

M i→j=Ké

?

ê

ù

?

ú

U i

U j

?W j

W i

?L i L j

D ij(3)式中:M i→j表示i地到j地的迁移人口;L i、L j表示i地与j地非农业劳动力人数;U i、U j分别表示i地、j地的失业率;W i、W j分别表示i地、j地每小时制造业的工资;D ij表示i、j两地的距离;K为模型系数。

在实证研究中,该模型中的经济因素,随着区域的不同和时间的差异而发生变化并得到不断改进。经济引力模型比单纯的引力模型的进步之处在于引入经济变量来解释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原因。

2.1.4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英国地理学家Wilson等人[29]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族,是一种流量的空间分布模型。其基本假设是:设一个封闭区域内有N个小区,则流的线路的数量为N×N个。进一步假定总流量为M,则M ij为相互作用变量,也就是小区i到小区j的流量,即地区i、j之间的相互作用。设O i为从i区出发的所有流的总和,D j表示流入j区的流的总和,f(d ij)为距离衰减函数,根据流的起点和终点的约束不同,模型分为4类,即:O i、D j均为未知的无约束型,O i已知而D j未知的起点约束型,D j已知而O i未知的终点约束型,O i、D j均为已知的双重约束型。其模型表达分别为式(4)、(5)、(6)、(7)。式中,V i表示地区i的放出性,W j表示地区j的吸收性。

M ij=KV iαW jβf(d ij),其中K=M

ij

V i W j f(d ij)

(4)

M ij=A i O i W jβf(d ij),其中A i=1

j

W jβf(d ij)

(5)

M ij=B j V iαD j f(d ij),其中B j=1

i

V iαf(d ij)

(6)

1163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M ij=A i B j O i D j f(d ij)(7)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借鉴了统计力学的思想,把

人看成是概率意义上的“平均人”,用统计特征描述

其宏观运动,这是其建模思想的精华所在。模型最

大不足是将人类社会系统简单类比封闭物理系统,

没有从本质上区分二者的不同,因此难以做出更深

层次的理论解释。

2.2空间社会学模型

与空间物理学模型以区域为对象研究人口迁

移空间格局不同,空间社会学模型是以迁移人口个

体为对象,从个体迁移的原因、机制等微观角度出

发,用社会学理论考察人口迁移的空间过程,并建

立相应的模型。主要包括:

2.2.1中介机会模型

斯托夫(Stouffer S.A.)于1940年提出一个假

定,即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的人口迁移数,正比于目

的地提供的机会,反比于目的地距离半径内出现的

其他机会[30-31]。即:δP=K

V(8)

式中:K为目的地给迁出地提供的吸引机会(如工作),V为目的地半径内出现的其它机会总和,δP为从迁出地到迁入地的人口数。它把人口迁移和距离与中介机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联系起来,距离通过机会数得到了间接反映[32]。所谓中介机会,就是指存在于迁出地和迁入地中间地带的就业、居住等机会。斯托夫模型中的介入机会的发现和选择很独特,其作用也非常大,但缺点在于中介机会的量化比较困难,而且只有在迁移者具有相同地位和动机时,中介机会的假说才真正有效。

2.2.2“推-拉”模型

早在1938年,学者赫伯尔(Herberle R)指出,迁移是一系列力量引起的,这些力量包括促使一个人离开一地方的“推力”和吸引他到另一地方的“拉力”[33],Dorigo[34]等给出了基于推—拉理论的模型,

即:M ij=(R i+E j)

D ij

i≠j(9)

式中:R i表示来自i地的推力,E j表示来于j地的拉力。由于“推-拉”模型把迁移过程高度概括为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极,把人口迁移的动力归因于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复杂的迁移过程高度简化。但由于推力和拉力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具体到某一个人时,很难确定推力、拉力的强度,这就使其只能起到对迁移现象作一般性表象解释的作用。在做实证研究中,该理论的前提是迁移者总能自由地选择工作,这与迁移的现实条件往往相差甚远,尤其在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下更是如此。

2.2.3“成本一效益”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 T W)于1962年提出,迁移是人们追求更大经济收益的行为决策过程,迁移者预期通过实施这一行为将会得到较大收益。当迁移收益大于成本时,迁移就可能发生[35]。1962年,夏斯达(Sjasstad L A)将该理论进行了量化,建立了成本—收益模型[11]:

PV ij=∑

t=1

T(U t j-U t i-C t ij)

(1+r)t

?(10)式中:PV ij为从i地到j地净所得的价值;j为潜在目的地;i为原住地;U t i、U t j分别表示在i、j两地于时间t所预期的实际收入;r为折扣率;T为预期剩下的总生命长度;C t ij为在从i地迁往j地期间需要的成本。只要至少有一个地区j的PV ij值大于0,住在i地的个人就可能迁移,并将选择PV ij值最大的地方作为目的地。

“成本一效益”模型从社会学角度把微观经济理论应用到人口迁移研究中,并加入了微观的个人心理分析,拓展了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的领域。

2.2.4“预期收入”模型

托达罗(Todaro M P)提出的预期收入理论[36],认为迁移能否发生以及迁移流量的大小,取决于迁移者在迁入地可能获得的“预期收入”与迁出地实际收人的差距大小。“预期收入”愈高,迁移愿望就愈强烈,迁移流量也越大。理论模型如下:

M ij=k(W j-W i)(11)其中:M ij表示i地到j地的迁移人数;W j表示欲迁入地的“预期收入”;W i为迁出地的实际收入;W j的大小取决于迁入地的就业概率和迁入地的实际收入,就业概率越高,“预期收入”也越高;迁入地的实际收入越高,则“预期收入”也越高。

托达罗进一步对模型法做了精确化修正,建立了新的模型[37]:M(t)=f[d(t)],?f'>0(11-1)

d=pw-r(11-2) (11-1)式中,M(t)表示t时期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量,d(t)表示t时期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时预期收入差距的增函数。(11-2)式中,w 表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r为农村实际收入,p为就

1164

10期李扬等: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业概率。

托达罗模型成功构建了人口迁移量与城市就业

概率与城乡收入差异之间的联系,强调“预期”是它

与传统人口流动模式的主要区别。但它在过分强

调个人动机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结构等制约因素。

2.3空间经济学模型

以克鲁格曼(Krugman P R)为代表的新经济地

理学派从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路径依赖等

理论出发,提出集聚经济是促使人口与产业由农村

向城市集中的主要因素[38]。空间经济学模型就是

基于空间经济集聚是人口迁移集聚的主要原因的

理论假设,其模型表述如下[39]:

U1 U2=

w1-T(b1)

w2-T(b2)

Iμ2

Iμ1

(12-1)

w1=∑N1c i1p i1+∑N2c i2p i2/τ+r(k)S(k)+A+T(k)(12-2)式中:U为区域效用函数,w1为地区1代表性工人的工资水平;T(k)为向中心城区的通勤成本,I为价格指数;p为产品价格,r(k)为距离中心城区为k处的地租水平,S(k)为住房消费量,1τ是地区间的运输成本;c i1和c i2分别代表地区制造业产品消费量。

劳动力在2个地区之间的区位选择均衡式由式(12-1)决定,当U1/U2>1时,表明工人居住在地区1效用更大,故而劳动力有动机在两地之间迁移。空间经济学模型在解释产业集聚研究方面应用已很成熟,但在应用到人口迁移中相对较少。

3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方法

在已有的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中,除了传统的实地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图表等人口统计学方法之外,数理模型模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多智能体/元胞自动机(MAS/CA)技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中。

3.1数理模型

上文中的经典模型都是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的基础数理模型。根据经典模型的分类,空间物理学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经过变形的经典空间物理学模型大量地被用于回归分析中[16,21,40-41]。俞路[42]对距离的研究表明,距离对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Fan[16]利用加入两地人均GDP的引力模型,发现中国人口迁移目的地对移民

施加的拉力作用很强烈,而来源地的推力作用相对较弱,在模型中加入迁移存量(MS)这个变量后,其成为影响迁移的最重要决定因素,类似的结论格林伍德也曾得出[14]。陈楠[43]等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人口迁移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定程度表明,在制定人口政策时只考虑人口总量控制而忽视人口的空间布局是片面的。

而基于空间社会学经典模型基础上的数理模型,西方学者应用较多,国内相对较少。斯托夫先后把空闲房屋[30]看作介入机会,其后又引入“参赛迁移者”[31]的概念来修正自己的模型。其后也有大量的学者做了相关的论证[44-46]。经典的“推—拉”模型应用较多,Redfor[47]、Engels[48]、Jenkins[49]、Datta[50]等分别采用推拉模型模拟研究了美国、墨西哥、孟加拉等国的人口迁移机理。我国学者李蓓[51],以推拉理论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基于空间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在产业集聚中的已非常成熟,而在人口迁移中的应用还相对不足。范剑勇等[52]以广东为例对空间经济学模型进行了实证应用。

3.2GIS空间分析

传统的人口迁移数理模型研究方法虽然能够反映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一些信息,但是它们在揭示空间过程信息中明显不足。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使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方法上取得了2大突破。一是为人口迁移空间模拟和人口迁移过程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可能;二是在人口迁移空间模型的运用中,对一些涉及位置和空间变量的假设模型可以进行检验和改进,例如人口迁移模型中距离的科学表达,迁移影响因素的空间化等。目前主要是地理学家大量地使用GIS技术,相关的人口学理论机制渗透力度薄弱。GIS空间分析技术在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的应用上还非常有限。约翰逊(Johnson J H)等[53]采用GIS技术分析黑人迁移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过程。郑明媚[54]、顾朝林等[55-56]等在其相关研究中尝试采用了GIS空间技术。3.3多智能体/元胞自动机(MAS/CA)

近年来,将多智能体系统(MAS)应用到复杂系统领域研究越来越多[57-58],当MAS被用来分析人口问题时,需要借助元胞自动机(CA)这种能很好模拟地理空间位置的模型[59]进行仿真模拟研究。CA模

1165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型在地理中的应用来源于计量地理学,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扩展[60-63],土地利用变化[64-65]以及城市交通[66-67]的仿真模拟中。鉴于人口问题的复杂性,目前把CA模型运用到人口迁移的研究相对其他应用领域中的应用还不多见,主要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CA模型中的转换规则不易确定。个别研究开始探索将CA模型引入人口分布研究中[68-70]。与经典的数理方程模型相比,CA模型从微观出发,开拓了自然和人文统一的地理系统模拟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在人口迁移流动中将会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

4结论与展望

4.1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理论与模型大多结合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而建立相应模型,但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时视角不同,因此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理论模型。然而,在丰富的实证应用中,各模型各有特点,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断得到修正,研究方法也逐渐得到充实和完善。

(1)国外的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理论体系相对较系统、完善,而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探索与尝试该领域研究,多停留在国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理论模式框架之内。然而,西方多数经典模型的假设条件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条件相去甚远,难以直接用于中国的人口迁移过程模拟。如空间社会学模型假设迁移者是理性的个体,可以自由选择迁移目的地。使用该类理论模型研究户籍管理制度下的中国人口迁移问题时,要加入中国特色政策等影响因素。用空间物理学模型来研究中国的人口迁移过程,必须要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迁移流量、流向的影响。还有我国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空间经济学模型应用于中国人口迁移过程研究时受到限制。因此,将西方成熟理论模型引入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时,必须要考虑我国特有

表1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经典模型对比

Tab.1Comparison among some theoretic migration models 1166

10期李扬等: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的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

(2)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模型较多,但不同类型的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表1)。

空间物理学模型最早把数量化分析引入了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研究中,也是用自然物理规律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的成功方法之一。引力类模型原理简单、数据适用、容易被用于计量分析。通过学者的努力,模型被不断修正、扩展,加入了被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虚拟变量,如经济因素、移民存量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则能更好地解释多区域、动态的人口迁移问题。空间物理学模型在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模型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人口迁移引力模型仍无法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定义距离的方法,导致研究多限于回归分析,而无法对引力大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同时,该类理论模型把产生吸引力的原因大多限定在宏观的经济原因上,因此对人口迁移的机制解释上仍显不足。

空间社会学模型把人口迁移看作是一种个人的自发自愿的行为,从更微观的角度对迁移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规模等内容进行了探讨。移民在迁移过程中经过了对所在地和所期望地之间的比较,权衡种种选择之后前往回报最高的去处。该理论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口迁移发生的机制机理,但单一经济学的视角和无法合理结合距离在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其在解释复杂人口迁移现象的发展中受到了限制。首先其假设移民本身的理性自由选择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不现实;其次,除经济因素之外,制度、文化等目前不容易定量化的因子对迁移空间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力度不足;没有突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

空间经济学模型是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的概念,这种建模思想对于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地理空间与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劳动力人口迁移的过程,模型中的个人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地区之间的效用差异导致熟练工人在地区之间的移民行为。

(3)已有的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多注重数量表达,在空间过程的模拟表达方面明显不足。目前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日趋多样化,从单纯的定性分析逐渐转入定性、定量相结合,但对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形成机制等空间过程的模拟表达还存在缺陷。正如乔莱在1978年所指出的:只有在地理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才可能继续做出其特殊的贡献。因此,定量化、模拟化的过程研究应成为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的重点。

4.2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型的梳理,结合中国人口空间分布问题的自身特点,提出未来中国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在方法上,未来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应是数理模型、GIS技术和CA仿真模拟的结合。在已有经典模型的基础上,以数理模型构建为基础,以空间过程模拟为重点,与GIS技术相结合,实现人口迁移空间过程模拟的可视化表达。包括人口统计数据的合理空间化,人口空间数字模型的构建,人口流动规则模拟的获取,迁移流量流向的可视化表达等。

(2)在模型设计上,应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迁移情景,构建模型群。考虑中国特有户籍制度与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东方文化背景的人口迁移空间模式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单一模型,而应是由一组具有不同涵义的模型群组成。包括制度、文化等要素的量化,不同政策情景设计等。

(3)把人口迁移过程作为人文地理过程的要素之一,纳入地表系统过程的研究中,加强人文地理过程与自然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更深入地理解人—地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Petersen W.The Politics of Population,London:Gollancz,

1970.

[2]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4]冯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的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研究.

城市规划,2002,26(1):58-65.

[5]蔡昉,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5):11-19.

[6]朱传耿,马荣华,甄峰,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

构.人文地理,2002,17(1):65-68.

[7]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

1167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8]Ravenstein E G.The laws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1885,48(2):167-235. [9]Ravenstein E G.Census of the British Isles,1871:Birth-

place and migration.Geographical Magazine,1876,16

(3):173-177,201-206,229-233.

[10]Tolley G S.Population adjustment and economic activity:

Three studies.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63,11(1): 85-97.

[11]Sjaastad L A.The cost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5):80-93. [12]Fields G S.Place-to-place migration in Colombia.Eco-

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2,30(3): 539-558.

[13]Fields G S.Place-to-place migration:Some new evi-

denc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61

(1):21-32.

[14]Greenwood M J.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geo-

graphic labor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9,51(2):189-194.

[15]Greenwood M J.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igration to ur-

ban areas of a LDC.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1(2): 253-262.

[16]Fan C C.Model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5-2000.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5, 46(3):165-184.

[17]Greenwood M J.Research on Internal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5,13(2):397-433.

[18]Zipf G K.The P1P2/D Hypothesis:On intercity move-

ment of pers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1

(6):677-686.

[19]Lowry I S.Migration and metropolitan growth:two ana-

lytical models.San Francisco:Chandler Pub.Co,1966. [20]王桂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人口与

经济,1993(2):3-8.

[21]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

制.人口与经济,1998(3):3-13.

[22]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地理科学

进展,2009,28(3):353-361.

[23]蔡建明.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地理

研究,1990,9(2):122-129.

[24]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地

理研究,2006,25(1):131-139.

[25]王先进,刘芳.基于重力模型的交通对人口迁移影响分

析.交通发展,2006(1):14-17.

[26]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

fort.New York:Hafner,1949.

[27]Kau J B,Sirmans C F.Urban land value functions and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housing.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79,6:112-121.

[28]Fotheringham A S,O'Kelly M E.Spatial interaction mod-

els:Form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Dordrecht,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29]Wilson A G.Entropy in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ling.

London:London Pion,1970.

[30]Stouffer S A.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1940,5(6):845-867.

[31]Stouffer S A.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nd competing mi-

grant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60,2(1):1-26. [32]Bijak J.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selected theo-

ries models and methods.Central European Forum for Migration Research.Working paper,2006.

[33]Heberle R.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 Sur-

vey of German Theori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3(6):932-950.

[34]Dorigo G,Tobler W.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

can Geographers,1983,73(1):1-17.

[35]Schultz T W.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in man.The Jour-

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70(5):1-8.

[36]Todaro M 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Longman Publishing Group,1977.

[37]Todaro M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148. [38]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地理科学进

展,2003,22(1):94-101.

[39]Fujita M,Krugman P R,Venables A J.The spatial econo-

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MA:MIT Press,1999.

[40]Shen Jianfa.Modelling regional migration in China:esti-

mation and decomposit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99,31:1223-1238.

[41]Peeters L.Inter-State Migration in Mexico,1995-2000:

A Flexible Poisson Gravity-Modeling Approach.Work-

ing paper.Hasselt University,Belgium.

[42]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

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3]陈楠,王钦敏,林宗坚.中国人口经济压力与人口迁移

的定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6):30-37.

[44]Levy M B,Wadycki W J.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Moving?Re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s of Distance on Migr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74,22(2):198-214.

1168

10期李扬等: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

[45]Wadycki W J,Walter J.Alternative opportunities and in-

terstate migration:Some additional result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4,56(2):254-57.

[46]Denslow D A Jr,Eaton P J.Migration and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4,51(2): 369-387.

[47]Boothroyd G,Redford A H.Mechanized Assembly.Lon-

don:McGraw-Hill,1968.

[48]Engels https://www.doczj.com/doc/af17782845.html, situación de la clase obrera en Inglaterra,

Buenos Aires:Esencia,1974.

[49]Jenkins J C.Push/pull in recent Mexican migration to the

U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77,11(2):178-189.

[50]Datta P.Push-Pull Factors of Undocumented Migration

from Bangladesh to West Bengal:A Perception Study.

The Qualitative Report,2004.

[51]李蓓.中国城乡人口迁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经

济学家,2009(1):50-57.

[52]范剑勇等.产业聚集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

世界,2004(4):22-29.

[53]Johnson J H,Jr,Roseman C C.Increasing Black Outmi-

gration from Los Angeles:The Role of Household Dy-namics and Kinship Systems.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0,80(2):205-222.

[54]郑明媚,李满春,毛亮,等.GIS支持的县域人口迁移空

间模型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3):281-286.

[55]张敏,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

特征.地理研究,2002,21(3):313-323.

[56]朱传耿,顾朝林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人

文地理,2002,17(1):65-68.

[57]邓宏钟,王军民,谭跃进.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

真方法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1(4):24-26.

[58]Parunak.Agent-based Modeling vs Equation-based Mod-

elling:A Case Study and Users’Guide.Multi-agent Sys-tems and Agent-based Simulation,Springerverlag,1998,

54-66.

[59]武晓波,赵健.细胞自动机模型用于城市发展模拟的方

法初探:以海口市为例.城市规划,2002(8):69-73. [60]Tobler W R.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Economic-Geography.

1970,46:234-240.

[61]Clarke K C,Gaydos L J,Hoppen S.A Self-Modifying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of Historical Urbanization in the San Francisc.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7,24:247-261.

[62]Wu F.SimLand:A prototype to Simulate Land Conver-

sion Through the Integrated GIS and CA with AHP-Drived Transition Rules,Int.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1998,12(1):63-82.

[63]杨亮洁,王录仓,等.基于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研

究:义乌市为例.测绘科学,2009,34(3):142-144. [64]Engelen,G,White R,Inge Ulgee,Paul https://www.doczj.com/doc/af17782845.html,ing

Cellular Automata for Integrated Modeling of Socio-en-vironmental System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1995,34(2):203-214.

[65]牟磊.基于GIS和CA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新

疆大学,2007.

[66]Junji I,Toyoki H.A two-dimensional CA model for traf-

fic flow with car origin and destination.Physic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7,378(2): 485-497.

[67]吴慧欣,王峰,苏锦旗.行人交通微观动态元胞自动机

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4): 235-238.

[68]樊彦国,胡振琪.面向对象的有限空间内人群流动CA

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2006,32(22):181-183.

[69]马熙源,高西宽.基于CA/MAS理论的北京市人口发展

仿真模型.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26(12):76-79. [70]魏芳.北京人口分布CA/MAS仿真模型[D].哈尔滨理

工大学,2007.

1169

1170

地理科学进展29卷1 Research Progresses on Migration Spatial Structure Modeling

LI Yang1,2,LIU Hui1

(1.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Migration spatial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space,including magni-tude,direction,mo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origin-destination of migration.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volvement of the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projection.Based on the dissimilarity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n migration,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western classical mod-

els on migration via3aspects:spatial physics,spatial sociology and spatial economy,and evaluates their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scientifically.

Spatial physics models are based on the law of gravity in physics.These series models underwent a process from simpleness to complexity.The theory basis is simple and therefore can be easily used in metric analysis. Differential variable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models,such as unemployment and wage or migration stock.How-ever,spatial physics theory limits the cause of migration to macroscopical economy,not considering that the mi-gration is the outcome of individuals'decision.

Spatial sociology theory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concern with the attributes of individuals and focus on the migratory behavior of individuals.It includes push-pull model,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models,cost-benefit model,and expected earnings models.This kind of models well explains the cause mechanism of migration, however,a lack of spatial factor and unsuitable assumption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their limitations.

The spatial economy theory combines geographic space and economy elements to describe complicated mi-gration phenomenon,which is a landmark process.The spati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cost of job commuting with certain distance from job location to inhabitancy,the ground rent with certain distance from CBD,and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was taken into account while modeling.

By systematically unscrambling past studies on the methodologies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migration,this pa-

per generalizes three major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widely used in this field:(1)Mathematical model.It was widely used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migration spatial structure;all of the models mentioned above can be applied directly or being modified through mathematical means.(2)GIS spatial analysis.Firstly it makes the geo-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migration possible;then some spatial variables related to location or distance can be estimated and ameliorated,for instance the rational expression of distance and spatialization of variable elements affecting migration.(3)MAS/CA.It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hat simulation model matches the real process of migration,integrating the modeling method of multi-anent system with cellular automata.Where-

as the application to migration is not so prevalen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ansition rule.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lassical model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the paper ended with the authors’personal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Chinese migration spatial structure stud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migration spatial structure;theoretic model;review;prospect

本文引用格式:

李扬,刘慧.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162-1170.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2)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 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中国②美国③俄罗斯④拉丁美洲 B. 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C. 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 D. 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国内人口迁移,特别是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都是为了开发国土。由选项提供的四个地区,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主要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东北等地,其人口移动方向大体如①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渡大西洋流入西欧,如②图所示;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移动方向如③图所示;美

国人口大量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如④图所示。 答案:D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对其的推力 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 解析:本题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注意联系美国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美国各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影响及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 根据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根据人口学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从2001年至2100年的100年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快速老龄化、加速老龄化、重度老龄化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001~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时期。 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我国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过%,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过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第二时期(2021~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时期。 这一时期,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开始进入老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亿人,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地。到2026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

到30%以上,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亿人,占总人口数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第三时期(2051~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时期。 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亿人,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时期,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人,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的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 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总量为世界之最。我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占亚洲老年人口的50%。联合国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一直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1980至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结构的转变,与世界发达国家比,速度十分惊人。而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学认为,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3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人。高龄人

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析

2010年8月第24卷第4期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Shandong Institute o f Bus i ness and T echno l og y A ug .2010V o.l 24 N o .4 社会保障研究 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006 0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9J K086) [作者简介]何建宁,1971年生,女,天津人,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电子信箱)jiashu w ei 168@https://www.doczj.com/doc/af17782845.html, 。 何建宁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西安710061) [摘 要]通过筛选和分析影响我国走向人口老龄化的各种因素,对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因素,其中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社会公共健康、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延长了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功能。经济生活水平与人口结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最大,现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即人口惯性)的影响。[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出生率;死亡率;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56(2010)04009305 一、引言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社会经济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养老保障与养老保险、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特殊老年群体养老、积极应对老龄化等领域[1] 。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的研究基础。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因素[2] ,其中出生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 决定因素[3] 。对于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根本原因,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率先从宏观和微观上做了阐释。美国学者诺特斯坦(F.W.N oteste i n )认为决定生育率转变的根本因素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伊斯特林(R.A.E asterli n )强调公共健康的改进、普通教育的提高、城市化、新产品的引入和家庭计划服务(R.A.Easterlin ,1985)是影响 生育率转变的5个基本变量。他们的理论无疑是人口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却对今天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缺乏解释力。 国内学者在上世纪就建立了人口老龄化评价指标,但只是通过单项指标(老年人口比例)或综合指标(老年人口比例、少年人口比例、老少比与人口年龄中位数这4个指标)来评价或综合判断人口老龄化程度 [4] ,而未对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 素做更进一步的阐释。也有学者从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入手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但多是对某一特殊地区、群体或特殊现象进行研究,不够系统 全面。本文在借鉴文献[5-7] 的基础上,筛选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我国走向人口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筛选与分析 考虑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根据综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并借鉴国内外相 93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方法小组互动学习法比较法 【基础知识】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__________。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________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特点 a.19世纪以前:以_____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二战”后:人口从_______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_________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______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______的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______,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____、土壤、___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_______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__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治、_____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______、社会变革、______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 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空间位移: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 2.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通常以是否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挑战论文 (1)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挑战摘要: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老龄化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医疗进步,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所以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老龄化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 关键词:老龄化;现状;问题;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一定比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是指60岁以上人口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10%或7%。而从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2000年既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起点。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具有的人口多、发展快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特征,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健康的老龄社会,这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与那些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目前我国不仅老龄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而且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第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比较,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9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91%。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2009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15%。而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由此来看,银发浪潮迅猛袭来,我们快速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2)老龄化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且是慢慢变老。而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之时社会发展程度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尚未实现,经济尚不发达、生活还不富裕,是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属于未富先老,迅速变老。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区: 功能区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小 位于城市中心或次 中心 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 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 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商业区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分 布于市中心、交通干 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处 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 住宅区最大,最 普遍 地价适中,环境洁净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且背向分布 工业区大向市区外缘扩展和 迁移,沿主要交通干 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 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 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 图表补充: ①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靠近文化区;(如高坡地形、河流上 游、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文教区等) ②低级住宅区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③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隔离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④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特点:交通便利、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⑤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3.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 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 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美国黑人区等) 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 d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②交通通达度(穿过的道路越多,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因此,一般来说,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如图,受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功能分区: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 4.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超大城市:400万以上;特大城市:100万-400万; 大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20万-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等级高、种类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量越少,相互之间距离越远。但并不等于说,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因为有些小城市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功能较强 第二节城市化 1.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标志);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本质)。 3.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1)城市化进程快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程不同 读图分析: 国家类型 所处 阶段 起步 目前 速度 发展 水平 与经济发展后果 发达国家后期早缓慢高相适应 人口逆城市化、再城 市化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01 h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数量的变化 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口r人口迁移。 2 .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口02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 .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是指人口跨口03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型1年)的迁移活动。 [19世纪前:以岡集团性、龜大批的移民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 家;II定居移民减少,麵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指在已09—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口10移居的现象。 ②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口口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口咚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自我探究]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提示]不是。人口迁移常伴随户籍变更、居住时间超一年等条件,去外地打工不符合 这些条件。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1) 重要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口 0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口02变化。 (2) 主要因素:气候、口03土壤、水、型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 2 ?经济因素 (1)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因素。 (2) 主导因素:型经济。 3 ?社会因素 (1) 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 (2) 主要因素:政策、口08社会变革、战争和□ 09宗教等。 [自我探究]目前影响我国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政策因素,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 『自我反馈』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 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 C. 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 D. 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 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

第六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答案和解析)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考点一城市的区位与城市的等级体系 1.(2013广东文综,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 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96~2008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大的原因、影响城市形态的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可能带来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气温日较差大。第(2)题,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其城市形态主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3)题,读图可知,西宁市耕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是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上升的原因是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发展等。第(4)题,读图可知,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这种工业结

构可能带来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 (2)地形河流 (3)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2.(2013四川文综,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材料二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下图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序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各阶段的特点、原因和地理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与方法。 4.联系实际分析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使用说明】 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准备上课检查 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 3、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4、学案用完后,上交检查 【自主学习】 一、人口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和。 2、人口迁移概念: 3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国内人口迁移是指。 4.国际人口迁移【读课本填表】

图 5.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 【读课本P8和图1.8填表】 (1)二战后,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主要是由于 ; (2)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 地区吸引 了大批外籍工人。 6、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 、 、 等影 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 (2)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往往起重要作用。此 外, 、 、 、 、 、 ,也 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合作探究】 1、如何判断是否是人口迁移? 【读图思考】下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三 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请说出各箭 头的含义。

2、现代我国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分析) 对迁出地: 对迁入地: 3.读案例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2)图中人口迁移属哪一种人口迁移? (3)美国四次人口迁移的原因及方向?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口迁移的的推力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的拉力是什么? 4.读案例3分析: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比较分析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 【巩固提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或国家)的是 A.西欧 B.拉丁美洲 C.澳大利亚 D.西亚 2.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16〕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A.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C.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 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说明 A. 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 B.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C. 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D. 上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吸引女性就业 关于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社会、家庭、婚姻的冲击增大 B.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小题1】B【小题2】C【小题3】D 【解析】此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图,甲图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错、B对。乙图显示中心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人口主要涌入郊区,CD错。应选B。 此题考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平衡,性别比平衡说明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迅速,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对;不能说明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A错;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B错;上海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已向我国中、西部转移,D错。应选C。 此题考查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向平衡,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稳定,A 错;外来常住人口有大量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提升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B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不利于实现〝健康城市〞模式,C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对。应选D。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32-33题。 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A. 上海福建 B. 新疆湖南 C. 黑龙江海南 D. 西藏云南 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养老制度 B. 经济水平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小题1】C【小题2】C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老人因身体抵抗力下降,一般冬季迁往南方避寒,而夏季迁往北方避暑。据此分析各选项,上海和福建都位于南方,冬季都较低,夏季都高温,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A错误;新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西藏气候高寒,低压、缺氧,两省区自然条件差,都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BD错误;黑龙江纬度较高,夏季较北方较凉爽,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C正确。应选C。 此题考查影响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说明其迁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夏季,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候鸟老人〞向北方迁移;冬季,北方气候寒冷,〝候鸟老人〞迁往南方地区。C正确;经济水平、婚姻家庭、养老制度不是影响候鸟老人〞迁徙的主要因素,ABD错。应选C。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现状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如上所述,由于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

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

高中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一地理DL-10-01-007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编写:何珍审核人:刘利编写时间:2010-3-6 【学习目标】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 【学习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 4

来期以来了明显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读图思考1】 读下图,思考问题。 (1)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美国东北部气候有何特点? (3)美国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除气候因素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思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因而人口稠密。 (2)美国东北部纬度偏高,东部又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北美洲地形南北敞开,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东北部地区冬季严寒,因而被称为“冷冻地带”。 (3)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图1-6) (1)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 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2)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 图1-6 (3)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 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4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练14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狂刷小题夯基础]——— 练基础小题 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1991年,蔬菜年交易量约40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年3月1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如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D.绿化用地 2.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 B.基础设施简陋,影响生活环境 C.市场饱和,竞争力下降 D.建设标准市场,增加市政收入 3.标准化菜市场分散经营最主要的好处是() A.更接近消费者B.降低运输成本 C.降低商品价格D.增加销售收入 如图为纽约市曼哈顿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图。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该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通勤交通发展②高层建筑出现③追求生活质量④互联网的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休憩区B.乙为住宅区 C.丙为商业区D.丁为工业区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 7.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第3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口人口空间变化的常见形式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知识点,尤其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是高频考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由A 1到B 1,B 2到C 1,C 1到A 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 1到B 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

人口流动;由A 1到D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 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 业文明,也改变 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 增多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了人力资源 空间分布格局 3.我国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

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 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 部、中部向西北、东北、 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 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 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 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民工潮 民工荒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原 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收入差距缩小, 工作环境差 产业转移, 国家重视 “三农” 利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 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子女教育, 赡养老人, 农业发展 弊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 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 人负担重 工厂停产 图示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39人口老龄化问题练习解析版.doc

高频考点 39 人口老龄化问题 1.(2019 ·临沂高三调研) 为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与此现象关系 不大的是 () 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 B.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 C.部分 70 后父母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 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有所改变 (2019 ·临沂高三调研) 读“ 2010~ 2040 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 含预测 ) 图”,完成下题。 2. 据图推断,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城镇的差异逐步缩小 B.农村人口养老负担加重,促使了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提高 C.2040 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D.2010 ~ 2030 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小于农村 (2019 ·吉林调研)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人 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 正相关。读图回答3~4 题。 3.2000 ~ 201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 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 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4.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会()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 至 64 岁 ) 人口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 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5~6 题。 5. 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6. 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迟退休年龄②调整生育政策③输出国际劳工④提高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下表为某区域1970 年至 2010 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人口机械增长率( 迁入多于迁出取正值,迁入少于迁出取负值) 变化情况。2000 ~ 2010 年该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1970~1980 ~1990 ~2000~ 年份 1980 年1990 年2000 年2010 年 出生率 ( ‰)23 32 17 15 死亡率 ( ‰)15 20 15 18 机械增长率 ( ‰)- 15 - 8 3 13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人口就业压力大 C. 农村人口比重大 D. 国际人口迁移量大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课标要求重在“举例”两字上,要求学生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应为运用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在教学时要尽量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同时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这条课标的必要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人口的空间变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古代几次人口大迁移的历史背景以及美国移民历史不甚了解,受其历史素养的限制,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往往兴趣不大,对知识点也只是机械记忆,这样的结果既影响了学习效率,也与新课程教学所要体现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为此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整合,设计了更多学生身边的例子和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对人口迁移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判别和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特点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中国近代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的《闯关东》这一史实为主线贯穿始终,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融合,运用视频和人口迁移的大量图片,探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和意义。这样既能挖掘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地理,更在体验中进行探究和分析,最终达到本节的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走西口》音乐欣赏。 (教师)情景导入:《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三大移民潮,并被陆续编排成了电视剧。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迁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形象感知,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增强了探究新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组内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共享 (教师)提出学生需完成的课前预习展示的知识点: 1、人口迁移概念 2、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方向、原因(表格展示) 要求: 1、2-3分钟时间同位校对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