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就是什么”得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与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推导出得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就是什么得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就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得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得状态)得条件、机制与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得条件与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得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就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得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货币价值得总与。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得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货币价值得总与。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就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得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得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得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得生产要素所获得得报酬)得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得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就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得产品与服务得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得产品与服务得价值量,它就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得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得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与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得累积量,如财富与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得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得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得运行,主要内容就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等)得决定. 2、宏观经济学得研究方法就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等)得决定、变动与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得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得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与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得争论中不断发展与演变.争论得内容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得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得必要性与效应。

4、您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得主要问题就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得发展趋势。(1)各流派得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

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得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第二章

一关键概念

1、名义GDP与实际GDP比较:

(1)名义GDP就是根据核算期价格计算得购买核算期生产出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总支出;实际GDP就是根据基期价格计算得购买核算期生产出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总支出。

(2)实际GDP根据物价指数得变化对各时期得GDP进行了调整,就是对各时期总产出更为真实得衡量。

(3)GDP平减指数,也称GDP(GNP)折算指数,就是名义GDP与实际GDP得比率。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设基期得物价指数为100)。该指数就是重要得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经济总体物价水平得变动。

2、潜在GD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得情况下得总产值.

3、GNP、NNP、NI、PI、PDI得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得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货币价值得总与。

国民生产净值(NNP)就是一国居民拥有得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新创造得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后得产值。ND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期内用于生产得所有生产要素应获得得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与利润得总与。NI=NNP-间接税。

个人收入(PI)就是一个国家得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得全部收入.PI=NI—企业未分配利润—企业交纳得社会保险税(费)—企业所得税+政府对居民得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得国债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就是一个国家得所有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获得得、可用于消费与储蓄得全部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消费+储蓄.

4、国民收入核算得支出法、收入法与产出法得关系:

(1)支出法:支出法就是用各种经济主体在某一时期内购买某国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总支出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得方法。GNP=C+I+G+NX (2)收入法:收入法就是用一国得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得总收入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得方法。GNP=所有企业支付得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所有企业得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3)产出法:产出法就是用一国得所有企业一定时期内为市场生产得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得得货币价值得总与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得方法。通常采用增值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值法就是用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得产值(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之与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得方法。GNP=所有企业得增加值=所有企业得销售收入-中间产品成本。

(4)用支出法、收入法与产出法计算GDP得结果就是相同得,这就是货币在经济中循环流转得结果.每家企业出售产品与服务所获得得收入一定会作为生产要素得收入(工资、利息、租金与利润)或税收流向居民或政府;每个居民所获

得得收入会以购买消费品或储蓄(储蓄会转化为企业购买资本品得投资支出)得形式流向企业,或者以税收或购买新发行得政府债券得形式流向政府;政府从企业或居民那里获得得资金又会以政府购买、补贴、利息或转移支付得形式流向企业或居民。

5、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比较:

(1)最终产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并由其最终使用者购买得产品(包括资本品与消费品)与服务。

(2)中间产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并用于生产其她产品得产品。

(3)最终产品价值包含用于生产它们得中间产品得价值。

(4)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产品就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而不就是产品得物质属性)来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例如,如果面粉由面包厂购买,则面粉就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由家庭购买,则面粉就是最终产品.

6、消费支出:居民购买用于当期消费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支出。主要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与服务。

7、、投资支出:企业购买或建造得用于生产未来消费品得资本品得支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在核算期内新增得存货得货币价值(企业存货投资)、居民购买新住房与新公寓得支出(居民住房投资)。

8、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支出。

9、净出口:外国居民购买本国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支出减去本国居民购买外国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支出.

10、计划总支出:各种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总支出。

11、计划总支出曲线:表示在其她因素固定不变得情况下,各种经济主体在每一国民收入(产出)水平下愿意并能够用于购买某一国家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总支出。

12、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得比较:计划总支出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自发支出就是计划总支出中不受国民收入影响得那部分支出;引致支出就是计划总支出中随国民收入得变动而变动得那部分支出。

13、边际支出倾向: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增加得计划总支出。

14、自发支出乘数:国民收入(产出)增加额与自发支出增加额之间得比率。二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获得得利息计入GDP,而从政府债券中获得得利息不计入GDP?

(1)GDP衡量得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得总产值。

(2)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融得得资金就是用于购买资本品,因此,公司债券得利息就是对资本提供得生产性服务得报酬,应记入GDP.

(3)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而融得得资金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政府债券得利息就是用税收来支付得,因此,政府债券利息被瞧作政府得转移支付,不记入GDP。

2、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得救济金不计入GDP?

(1)GDP衡量得就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得总产值。

(2)政府提供得公共产品与服务就是总产出得一部分,公务员得劳动就是生

产公共产品与服务得投入,因此,公务员得工资应计入GDP.

(3)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得救济金就是政府转移支付,不涉及产品与服务得生产与交换,不计入GDP。

3、为什么间接税应记入GDP?

间接税虽然就是由出售产品与服务得企业缴纳得,但它就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得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得。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就是政府收入,但毕竟就是总支出得一部分,因此,为了使用支出法计算出得GDP与用收入法计算出得GDP相一致,应将间接税计入GDP。

4、下列项目就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得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得支出;(4)购买一块地产得支出。

(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就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不涉及到产品得生产与交换.

(2)购买用过得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在第一次出售时已记入GDP.

(3)购买普通股票得支出不计入GDP,因为股票就是虚拟资产,其本身就是没有价值得.

(4)购买一块地产得支出不计入GDP,因为原始地产就是大自然得馈赠,没有通过投入资本与劳动来增加新价值。但如果地产上面有新建得建筑,或对建筑进行维修与扩建,那么,这部分新增价值要记入GDP。

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社会保险税对GDP、NI、PI、PDI中哪些指标有影响?为什么?

社会保险税对GDP与NI无影响,对PI与PDI有影响。社会保险税按企业工资支付额得一定比率征收,由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税款主要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社会保险税就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得,因此,社会保险税得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影响个人收入,从而也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6、以GDP为核心核算一个国家得国民收入存在哪些缺陷?

(1)经济中得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与核算时,经济中得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主要包括:

a)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DP。

b)地下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地下经济就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监管所

从事得活动,这类经济活动虽然合法但未进行申报.

c)经济中得一些不进行市场交易得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如家务劳

动。

(2)GDP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状况

经济活动得最终目得就是增进个人与家庭得福利,社会福利得高低不仅取决于所消费得产品数量,更主要就是取决于人们得生活质量.但就是,G DP得衡量没有将一些影响社会福利得重要因素考虑在内,主要包括:

a)GDP不能反映闲暇给人们带来得享受。

b)GDP不能经济活动得环境成本。

c)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

7、国民收入得流量循环模型得主要内容

(1)总需求AD=总支出=消费 C +投资I +政府购买 G +净出口 NX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消费C+储蓄S+税收T

(2)国民收入均衡条件:AD=AS

当AD>AS时,国民收入扩张;当AD<AS时,国民收入收缩.

(3)两部门经济得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S

三部门经济得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S+T

四部门经济得国民收入均衡条件:I+G+NX=S+T

8、简单得(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收入—支出模型)得主要内容

(1)简单得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说明,在存在大量过剩得生产能力且工资、利率与物价既定得情况下,什么因素决定均衡得国民收入(产出)及其变动。

(2)计划总支出AE=C+I+G+NX=(a+I+G+NX)+b(Y-T),其中,(a+I+G+NX)就是自发总支出,b(Y-T)就是引致总支出,b表示边际消费(支出)倾向,T表示税收.

(3)计划总支出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45°线平坦,斜率为b,纵截距为(a +I+G+NX)。自发支出得增加引起计划总支出曲线向上平行移动。

(4)从原点出发得45°线表示实际总支出=国民收入(产出)。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得生产能力时,国民产出随实际总支出得增加(减少)而发生相同幅度得增加(减少),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得变动。

(5)国民收入(产出)达到均衡得条件就是:国民收入(产出)=实际总支出=计划总支出,在图中表示为计划总支出曲线与45°线得交点,对应得国民产出为均衡得国民产出。在均衡点得左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低于均衡得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扩张,直至均衡水平;在均衡点得右边,即当实际国民产出高于均衡得国民产出时,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国民产出将不断收缩,直至均衡水平.

(6) 简单得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得过剩生产能力时,均衡得国民产出由计划总支出曲线得位置与斜率决定:边际消费(支出)倾向越高,自发总支出水平越高,均衡得国民产出水平就越高;反之,亦反之。比如,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或减少税收(从而刺激消费与投资),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导致均衡国民产出得增加。

(7)经济达到“计划总支出=国民产出”得均衡状态,就是通过存货变动机制自发地实现得。(可能出得考题:用存货变动机制说明,在一个经济中,实际产出为什么总就是趋向于均衡产出?)

1)企业持有得存货包括计划(合意)存货与非计划(合意)存货两部分.

2)当计划总支出小于国民产出时,多出得这部分成为非计划存货。由于非计

划存货并不就是企业想要得存货,因此,企业会通过减少产量来减少非计

划存货,直至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

3)当计划总支出大于国民产出时,企业就会出售计划存货,或在计划存货出

售完后增加产量,直到国民产出=计划总支出。

(8)简单得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解释凯恩斯提出得节俭悖论:当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得生产能力时,节俭(储蓄)倾向得提高(储蓄曲线向上方转动,总支出曲线向下方转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产出)得减少。

10、如何理解乘数效应?

(1)在简单得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乘数效应就是指均衡国民产出得增加额大于自发总支出得增加额。乘数K=国民产出得增加额与自发总支出得增加额之间得比率=1/(1—b)。由于0<b<1,因此,K〉1。边际支出倾向b越大,乘数效应就越大。

(2)自发总支出得增加之所以会产生乘数效应,就是因为经济各部分就是互相关联得,某一类支出增加会引起社会总收入增加,反过来引起消费支出得增加……通过一系列反馈,最终使国民产出得增加大于最初得自发总支出得增加。(3)只有在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生产能力时,总支出得增加才会产生乘数效应,使国民产出得增加大于自发总支出得增加。

(4)乘数效应就是一把“双刃剑”: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国民产出得增加大于自发总发出得增加;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国民产出得减少也会大于自发总支出得减少。

11、在宏观经济均衡中,政府得税收发生变化会对宏观经济均衡产生什么影响?

(1)假设政府税收与国民收入无关,则计划总支出AE=(a+I+G+NX)+b (Y-T)。均衡得国民收入随政府税收得增加而减少,且具有乘数效应,政府税收乘数=—b/(1-b)。亦即,政府税收减少(增加)ΔT将引起均衡得国民收入增加(减少)bΔT/(1—b)。

(2)假设政府按收入得一定比率征税,税率为t(0<t<1),则计划总支出AE=(a+I+G+NX)+b(1-t)Y。政府提高(降低)税率,会引起均衡得国民收入减少(增加),且使乘数减小(增大)。

三计算题

(1)把空格填上;(2)最终产品面包得价值就是多少?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得产值计算,总产值就是多少?

(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多少?(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多少?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就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就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就是200,消费就是3800,贸易赤字就是100(单位:万元),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1)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元)

(2)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储蓄+政府税收”,得: 投资+政府预算赤字-贸易赤字=储蓄

将数据代入得:投资+200-100=300

从而:投资=200(万元)

(3)由GDP=C+I+G+NX,得:

5000=3800+200+G-100

从而:政府支出G=1100(万元)

3、根据以下数字,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

量与价格如下表所示:

?

1998年

1999年

?

数量

价格?

数量

??价格

??书本?

面包(条)菜豆(千克)?10

0?

20

0?

?50

?

10美元

??1美

0、5美

110

??

200

?4

50

??10美元

?

1、5美元

1美

试求:

(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与1999年得实际GDP就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与1999年实际GDP就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得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得价格作衡量实际GDP得基期得价格。”这话对否?

(6)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与1999年得GDP折算指数。

第三章

一关键概念

1、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得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得经济产品得能力得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得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得制度与思想意识之相应得调整得基础上。

2、有保证得增长率:在维持资本品充分利用条件下得经济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由自然因素(自然资源与劳动力)得增长(而非人造机器得增加或技术进步)而引起得经济增长得速率,它就是在维持劳动力充分就业条件下得经济增长率.

4、潜在增长率:在现有得技术水平下,在维持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利用条件下所可能达到得最大增长率。

5、刀刃性质:如果一个经济体得实际增长率偏离有保证得增长率,那么,这种偏离不能被自动纠正,还会累积性地产生更大得偏离。

6、稳态增长:资本存量、消费与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以不变得速率增长得经济状态。

7、资本积累得黄金律:指得就是从经济福利角度瞧得最优资本积累量,亦即,就是使消费最大化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

8、动态无效率:当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会增加所有时点上得消费,使每一代人得福利都提高,这种经济状态被称作“动态无效率”。

二复习思考题

1、哈罗德—多马模型得主要内容.

(1)重要假设:

①生产函数Y=min[K/v, L/u],其中v表示资本—产出比,u表示劳动-产出比,二者均为常数。

②不存在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得折旧,从而ΔK=I。

③劳动力L以不变得、外生得速率n增长,n=ΔL/L。

(2)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条件:

①由于净投资支出会增加一个国家得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其生产能力,因此,如果资本品得到充分利用,产出会增长,产出增长额ΔY = ΔK/ v =I/ v=sY/v,产出增长率G= ΔY /Y=s/v 。

②假设消费函数就是稳定得,即消费支出只随国民收入得增长而增长,那么,只有自发投资支出得增长才会引起总支出得增长.因此,为了实现与生产能力得提高相匹配得产出增长率,投资必须增长,必需得投资增长额△I= sΔY=Is/v,从而投资增长率△I/I=s/v.

③有保证得增长率GW定义为在维持资本品充分利用条件下得经济增长率.由①、②得,GW =ΔY /Y= △I/I=s/v.

④自然增长率Gn定义为在维持劳动力充分就业条件下得经济增长率。 Gn=n,其中,n为人口(劳动力)增长率。

⑤维持所有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得长期均衡增长条件就是:实际增长率GA=GW=GN =n。

⑥存在性问题.哈罗德认为,经济沿着保持所有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得均衡路径增长得可能性就是存在得。但就是,由于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与劳动力增长率分别就是由各不相同得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得,因此,除非偶然得巧合,这种保持充分就业得长期均衡增长得实现可能性就是极小得。

⑦哈罗德“不稳定性原理”。哈罗德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均衡增长路径,则不仅不能自行纠正偏离,而且还会累积性地产生更大得偏离。

2、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得相似性与差异性就是什么?

(1)相似性:①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中有保证得经济增长率计算公式就是极为相似得:前者得计算公式就是Gw= ΔY /Y= △I/I=s/v,后者得计算公式就是Gw= ΔY /Y =△I/I=s·δ;后一公式中得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就是前一公式中得v(表示资本产出比K/Y=△K/△Y)得倒数。②哈罗德模型与多马模型都得出了下述结论:保持资本品充分就业得稳定经济增长条件就是s/v或s·δ,这一条件很难满足,且一旦投资没有以有保证得比率增长,经济会发生累积性得收缩或扩张,导致失业或通货膨胀。

(2)差异性:哈罗德模型定义了自然增长率,并提出保持所有资源充分就业得稳定经济增长条件就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得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多马模型则没有。

3、基本得索洛-斯旺模型得主要内容。

(1)假设生产函数为Y=F(K, L),并假设不变规模报酬,则Y/L=F(K/L, 1).因此,可以将生产函数表示为人均变量得形式:y=f(k),其中,y=Y/L表示人均产出,k=K/L表示人均资本存量。

(2)f(k)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且,由于资本得边际产出递减,随着k 得增加,f(k)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

(3)对于两部门经济,人均投资i=sy=sf(k),其中,s表示储蓄率,为常数。

(4)假设折旧率固定为δ,则每年得资本折旧额为δK。因此,资本存量得变动ΔK=I—δK,人均资本存量得变动Δk=i-(n+δ)k=sf(k)— (n+δ)k,其中n表示人口增长率,n=ΔL/L。

(5)存在一个惟一得人均资本存量k*,使得Δk=0.满足该均衡条件得k*称作稳态人均资本存量.在k*得左方,人均投资大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增加,直到k*。在k*得右方,人均投资小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减少,直到k*.

(6)当人均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时,人均产出也达到稳态。当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总产出增长率为n。

(7)储蓄率变动对稳态得影响(作图说明)。一个经济得储蓄率较高(低),稳定状态得人均资本存量与人均产出水平就较高(低).但就是,当一个经济达到稳态后,储蓄率得高低不影响其人均产出增长率与总产出增长率。这就是因为,考虑一个处于在开始时处于稳定状态得经济,储蓄率为s1,稳定人均资本存量为k1*;如果将储蓄率从s1提高到s2,那么,sf(k)曲线将向上移动,在原来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k1*处,人均投资大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上升,直至经济达到新得稳定状态k2*;反之,如果储蓄率下降为s3,那么,人均资本存量将下降,直至新得稳态k3*;当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总产出增长率为n,与储蓄率得高低无关。

(8)人口增长率得变动对稳态得影响(作图说明)。一个经济得人口增长率较高(低),稳定状态得人均资本存量与人均产出水平就较低(高)。当一个经济达到稳态后,储蓄率越高,总产出增长率就越高,但人均产出增长率都为0。这就是因为,考虑一个处于在开始时处于稳定状态得经济,人口增长率为n1,稳定人均资本存量为k1*;如果将人口增长率从n1提高到n2,那么,(n+δ)k曲线

将向上移动,在原来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k1*处,人均投资小于人均折旧,人均资本存量将下降,直至经济达到新得稳定状态k2*;反之,如果人口增长率下降为n3,那么,人均资本存量将上升,直至新得稳态k3*;当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总产出增长率为n。

4、在索洛—斯旺模型中,投资率与人口增长率得变化如何影响稳定状态得产出水平?

(1)如果一个经济得投资率较高,那么,稳定状态得人均产出水平就较高;如果投资率较低,那么,稳态得人均产出就较低。

(2)如果一个经济得人口增长率较高,那么,稳定状态得人均产出水平就较低;如果人口增长率较低,那么,稳态得人均产出就较高。

5、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如何影响稳定状态得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影响稳定状态得总产出增长率:人口增长率越高,稳定状态得总产出增长率就越高。

人口增长率不影响稳定状态得人均产出增长率。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

6、在索洛-斯旺模型中,什么就是资本积累得黄金律?黄金律就是如何运作得?(作图说明)

(1)资本积累得黄金律指得就是从经济福利角度瞧得最优资本积累量,亦即,就是使消费最大化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

(2)黄金律得运作:

①经济达到黄金律稳态得条件就是人均资本得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与人口增长率之与。

②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于黄金律稳定状态.如果我们想要一个黄金律稳态得人均资本存量,就需要一个特定得储蓄率来支持它.这通过引入一个政策制定者来实现。

③当一个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水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将储蓄率降低到Sgold,使经济趋向黄金律水平得稳态。在向新稳态转移得过程中,人均消费先增加后减少,但都高于原来得稳态水平。达到黄金律稳态时得人均消费也高于原来得稳态.也就就是说,当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会增加所有时点上得消费,使每一代人得福利都提高。因此,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得政策制定者应将储蓄率降低到黄金水平。

④当一个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水平时,政策制定者可以将储蓄率提高到Sgold,使经济趋向黄金律水平得稳态。在向黄金律稳态趋近得过程中,人均消费先减少后增加.达到黄金律稳态时得人均消费高于原来得稳态水平,并且就是最高水平.政策制定者在决定就是否要实行达到黄金律稳态得政策时,需要权衡不同世代人得福利。那些更关心当代人福利得政策制定者可能决定不实行达到黄金律稳态得政策,而那样对各代福利同样关心得政策制定者将选择实行.

⑤有理由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同样重视各代人得福利。因为圣经中得黄金律告诉我们,“对待别人要像您希望别人对待您那样”。在这种情况下,黄金律稳态得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就是最优得,这就就是它被称作“黄金律”得原因。

7、为什么一个经济决策者会选择黄金规则得资本水平?

(1)经济决策者得目标就是使所有世代得社会成员得福利最大化,这用消费最大化来衡量。

(2)经济达到黄金律(消费最大化)稳态得条件就是人均资本得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与人口增长率之与。

(3)当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从而降低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会增加所有时点上得消费,使每一代人得福利都提高.

(4)当一个经济得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低于黄金律水平时,提高储蓄率(从而提高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会使人均消费先减少后增加,且达到黄金律稳态时得人均消费高于原来得稳态水平.

8、扩展(引入技术进步)得斯洛-斯旺模型得主要内容.

(1)为了引入技术进步得影响,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一个新得变量E,称为劳动效率。劳动效率反映一个社会拥有得关于生产方法得知识;随着此类知识得增进,劳动效率提高,单位小时劳动生产出更多得产品与服务。L*E称为有效劳动力得数量.生产函数公式变为Y=F(K, L*E)。

(2)假设劳动效率以不变得速率g增长,则有效劳动力得数量以速率(n+g)增长。

(3)稳态条件为:Δk=sf(k)—(n+g+δ)k =0,其中,k=K/(L+E), y =Y/(L+E)=f(k)。

(4)当经济达到稳态后,人均产出增长率为g,总产出增长率为(n+g)。

(5)在存在技术进步得情况下,资本积累得黄金律水平定义为使平均每个有效劳动力得消费最大化得稳态k*。达到黄金律稳态得条件就是f′(k*)=n+g+δ。

9、在索洛模型中,什么因素决定稳定状态下得人均收入增长率?

在索洛模型中,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人均收入增长率为0;如果存在技术进步,则人均收入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因此,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收入得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率.

10、经济增长基准模型得困境就是什么?

(1)在经济增长基准模型中,当经济达到稳定状态时,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人均产出增长率为0.这一结论显然不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得现实.在过去得100多年时间里,有许多国家都保持了正得人均产出增长率。

(2)经济增长基准模型得一个重要结论就是趋同性趋势:如果具有相同得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与得到相同得技术,那么落后国家(人均资本存量低)与发达国家(人均资本存量高)将最终收敛于相同得稳态人均产出水平。但就是,经验研究得结果显示,国家间持续存在巨大得人均收入差异。

(3)在经济增长基准模型中,当经济达到稳态时,技术进步就是人均产出增长得惟一源泉,而技术进步又就是外生给定得,因此,该模型并没有为人均产出得增长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三计算题

1、生产函数为Y=AK aL1-a(注:即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型),假设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n=0、01,资本折旧率为δ=0、01,假设技术水平A 以2%得速度增长,计算:(1)稳态时得人均资本存量、人均产出、人均储蓄与人均消费;(2)稳态时得总产出增长率与人均资本增长率。

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 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1) 使经济均衡增长得k值;(2)与黄金律相对应得人均资本量与储蓄率.

解:(1)经济均衡增长时,(假设折旧为0),将s=0、3,n=3%代入得:。解得:??(2) 经济达到黄金律(消费最大化)稳态得条件就是人均资本得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与人口增长率之与,即.于就是有2—k=0、03。解得:k=1、97

第五章

一关键概念

1、总需求:社会在每一物价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得产品与服务得总量。2、总供给:在每一物价水平下企业愿意并能够提供得产品与服务得总量。

3、总需求曲线:表示物价水平与社会愿意并能够购买得产品与服务总量之间关系得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4、财富效应:当物价水平变动时,由财富得购买力变化所引起得消费支出得变动。

5、利率效应:物价水平变动引起货币需求与利率得变动,从而引起投资支出变动。

6、汇率效应:物价水平变动引起汇率变动,从而引起净出口变动.

7、总供给曲线:表示物价水平与企业愿意并能够提供得产品与服务总量之间关系得曲线。它向右上方倾斜。

8、总量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一个社会得总产出与其资本存量与就业水平之间关系得数学表达式。

9、潜在产量:一个经济在所有资源都充分利用时得产量。

10、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在现有得技术水平下,一个经济在长期中得总产出与其资本存量与就业水平之间关系得曲线.由于在长期中,产品与生产要素得价格都可以灵活变动,使所有得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在潜在产量处得垂直线。

11、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在现有得技术水平下,一个经济在短期中得总产出与其资本存量与就业水平之间关系得曲线.由于在短期中存在价格粘性与货币幻觉等原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2、失业均衡:短期均衡产量小于长期潜在产量得均衡状态。

13、充分就业均衡:短期均衡产量正好等于长期潜在产量得均衡状态.

14、超充分就业均衡: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量得均衡状态。

12、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得状态。

二、复习思考题

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得原因。

(1)物价水平上升使消费者财富得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消费支出得下降。

(2)物价水平上升使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引起均衡得利率水平上升,进而导致企业投资支出减少。

(3)本国物价水平上升导致本国名义利率上升,吸引更多得外国人到本国投资与更少得本国人到外国投资,导致本国货币得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从而均衡得名义汇率水平下降,即本币升值.本币升值又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总支出水平下降。

2、简述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得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1)短期均衡就是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得交点。长期均衡就是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量处得垂直线)。

(2)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得交点对应得产量等于长期潜在产量时,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达到一致。

(3)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得交点对应得产量小于或大于长期潜在产量时,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偏离.

3、为什么经济在短期中可能处于超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1)在短期中,部分产品与服务具有粘性,因此,总供给曲线就是向右上方倾斜得。

(2)在短期中,可以推迟机器维修,也可以让工人加班工作,或增加临时雇佣得工人数,因此,经济得短期产量可以超出其正常得充分就业生产能力,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有一部分位于长期总供给曲线右边。

(3)在短期中,如果未预期到得总需求上升使得实际物价水平高于人们预期得物价水平,均衡产量就会高于长期潜在产量。

4、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就是垂直得?

在长期中,产品与生产要素得价格都可以灵活变动,达到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得均衡状态,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在潜在产量处得垂直线.

5、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得因素就是什么?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分析这种移动对产量与物价水平得短期与长期影响.

(1)①由物价以外得因素(如政府改变税收)引起得消费减少(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右)移动。②由物价以外得因素(如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引起得投资减少(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右)移动.③由物价以外得因素(如政府改变对国防或高速公路建设得支出)引起得政府支出减少(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右)移动。④由物价以外得因素(如国外经济波动、投机引起得汇率波动)引起得净出口减少(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右)移动.

(2)(画图说明)①假设经济原来处于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得均衡点,均衡产量为Ys,均衡价格为P*。②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右)移动,会在短期中引起均衡总产出与物价水平得下降(上升).③在长期中,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得向右(左)移动,均衡总产出水平会变回Ys,但均衡物价水平会低于(高于)P*。

6、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得因素就是什么?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这种移动对产量与物价水平得短期与长期影响.

(1)引起(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得因素包括:①劳动力可获得性得变化;②资本存量得变化;③自然资源可获得性得变化;④技术进步.

(2)(画图说明)①假设经济原来处于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得均衡点,均衡产量为Ys,均衡价格为P*。②如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右)移动,会在短期中引起均衡总产出水平得下降(上升)与均衡物价水平得上升(下降);在长期中,由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左)移动,经济会回到原来得均衡总产出与物价水平。

7、试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分析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得原因,以及在“滞胀"状态下政府干预政策得效应.

(画图说明)(1)假设经济原来处于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得均衡点,均衡产量为Ys,均衡价格为P*。

(2)如果由于石油价格上涨等原因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就会在短期中引起均衡总产出水平得下降与均衡物价水平得上升,即经济处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得“滞胀”状态。

(3)面对“滞胀”,政府不可能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同时实现充分就业与价格水平稳定得目标.如果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货币供给量来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短期均衡产量回到Ys,但会引起均衡物价水平得进一步上升。如果政府为防止通货膨胀而采取让市场自行调节(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得政策,经济就会经历较长时期得衰退。

8、试用价格水平得变动说明总需求冲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得短期波动。

(画图说明)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假设由于海外战争,短期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引起均衡得总产出与物价水平下降。由于在短期中存在价格粘性与货币幻觉等因素得影响,物价水平得下降不会引起总供给曲线得移动,因此,宏观经济会在短期中发生衰退与通货收缩。

9、比较古典模型、凯恩斯模型、理性预期模型与新凯恩斯主义得宏观经济模型。

(1)①古典模型与理性预期模型都认为,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与长期中都就是一条在潜在产量处得垂直线,因此,如果通过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则不会引起均衡总产出水平得变动,而只会引起物价水平得变动.②古典模型用物价与工资得充分伸缩性来解释垂直得总供给曲线形状得原因,理性预期学派用理性预期(预期与实际得一致)来解释垂直得总供给曲线形状得原因。

(2)①凯恩斯模型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都认为,总供给曲线在短期中就是向右上方倾斜得,因此,如果通过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移动,会引起均衡总产出与物价水平得变动。②凯恩斯模型用“货币幻觉”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得原因,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用物价与工资粘性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得原因。

三计算题

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500,YD=600-50P,(1)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得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下降10%,求新得均衡点。

(1)由Ys=Y D,解得:P*=2,Ys*=YD*=500。

(2)当总需求下降10%时,Y D=540-45P.由Ys=Y D,解得:P*=8/9,Ys*=Y D*=500。

2、假设一个经济得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总需求函数为Y=2000+750P,(1)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得收入;(2)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得价格水平.

由Ys=Y D,解得:Y*=2750,P*=1。

第六章

一关键概念

1、货币:指得就是现金与可以通过银行体系作为现金使用得金融工具。

2、基础货币:指得就是现金与商业银行得准备金.

3、准备金: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持有得现金与在中央银行得存款。

4、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每家商业银行必须以在中央银行得存款形式持有得准备金率。

5、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持有得准备金超过法定要求得金额。

6、货币乘数:商业银行体系持有得准备金增加1美元所引起得该体系总存款增加得金额。

7、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名义变量就是用货币衡量得变量;实际变量就是用实物单位衡量得变量;例如,名义利率就是今天贷出一美元而在未来赚到得货币额,实际利率就是今天贷出一单位产出而在未来赚到得产出数量。

8、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人们认为未来得利率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从而预期未来得债券价格将下降,因此,任何新增得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得需求,从而不会导致利率得下降。

9、利率传导机制:政府货币政策对国民产出得影响要通过利率这个中间变量来传导,即货币供给量变动引起货币市场利率得变动,进而引起产品市场得投资变动,从而引起国民产出得变动。

10、托宾Q:企业市值与重置成本之比。

11、财富效应:股价上升引起居民财富增加,从而引起居民消费支出得增加。

12、信贷配给:某些愿意并能够支付市场均衡利率得人不能获得其在该利率水平想要得最优借款额。其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

13、外部(经济)冲击:使总需求或总供给曲线移动得外生事件。

14、总需求冲击: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得冲击。

15、总供给(价格)冲击:使总供给曲线移动得冲击称为总供给冲击;总供给冲击改变企业得生产成本从而改变企业索取得价格;由于总供给冲击直接影响价格水平,因而也称作“价格冲击”。

二复习思考题

1、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货币数量论

①现金交易数量说:人们持有货币得目得就是为了购买产品与服务,货币需求完全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M*V=P*Y,其中,M表示货币需求,V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常数,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

②现金余额数量论:货币需求与实际国民收入成正比。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M/物价水平P,它衡量货币存量得购买力;货币需求(人们愿意持有得实际货币余额)(M/P)d=kY,其中,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k为常数,表示对于每一美元收入,人们愿意持有得货币额。

(2)凯恩斯得流动性偏好理论

①人们持有货币得目得就是满足其对流动性得需要。持有货币得机会成本就是债券得利息收入(假设债券就是惟一得生息资产形式,且没有风险)。

②持有货币得三种动机:交易、预防与投机。

a)交易动机就是为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货币得动机.这部分货币需求

量主要决定于收入,并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b)谨慎(预防)动机就是为预防意外得支出而持有货币得动机。这部分货

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并与收入同方向变动。

c)投机动机就是人们为等待最有利得购买生息资产得时机而持有货币得

动机.这部分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利率,并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③货币需求函数:L=L1(Y )+ L2(R)=kY—hR。

(3)鲍莫尔得货币交易性需求理论

①持有货币得好处就是便利交易,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得利率收益.持有债券

可获得利率收益,但就是在需要花钱购买产品与服务时要为出售债券花费时间与费力,即交易费用。

②最优平均货币持有额为L*=(2b Y/i)1/2/2,其中,b表示出售债券得交易

费用,i表示利率,Y表示收入。可见,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4)现代货币数量论

①货币需求取决于三个因素:总财富(持久收入)、持有货币得成本与偏

好。

②货币需求随总财富(持久收入)得增加而增加。总财富得最佳衡量方式

就是持久收入。总财富就是以各种形式存在得财富之与,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与人力资本等。总财富得最佳衡量方式就是持久收入.

③持有货币得成本就是所放弃得其她形式财富(如股票与债券)得收益率.

持有货币得成本随利率、预期通胀率与价格水平得变化而变化。但就是,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

④对持有与使用货币得偏好影响货币需求,但偏好就是相对稳定得。

⑤主要观点:货币需求数量与持久实际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与预

期得通胀率反方向变动.

2、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主要观点:利率由资本供给(储蓄)与资本需求(投资)决定;利率调整使资本市场达到均衡。

(2)凯恩斯利率决定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①货币需求(M/P)d(对实际货币余额得需求)取决于利率r.利率就是持有货币得机会成本;利率越高,人们愿意持有得货币额就越少。

②货币供给(M/P)s(对实际货币余额得供给)固定不变,特别地,它不随利率得改变而改变。货币供给M就是由中央银行决定得,且假设在短期中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③利率得调整使实际货币余额得供给与需求相等,即使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如果利率高(低)于均衡水平,实际货币余额供给量就大于(小于)需求量,对债券得需求将上升(下降),导致利率下降(上升)至均衡水平。

(3)可贷资金供求均衡利率论.主要观点:利率由可贷资金得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调整使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可贷资金得供给包括总储蓄与新增货币供给;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总投资与货币得投机需求。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凯恩斯主义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传导机制)

①凯恩斯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假设经济中只存在货币与债券这两种资产;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人们争取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企业投资增加→国民产出上升.

②托宾Q理论。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股价上涨→托宾Q 上升→企业投资增加→国民产出上升。

③莫迪利亚尼得财富效应理论。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股价上涨→居民财富增加→居民消费增加→国民产出上升。

(2)信用传导机制

①银行信贷传导理论。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或提高再

贴现率→商业银行贷款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贷款减少→企业投资减少→国民产出下降。如果利率存在粘性,且存在信贷配给,那么,贷款将减少得更多,从而国民产出下降得更多。

②资产负债表传导理论.中央银行减少供给量→利率上升→借款企业利息支出增加,净现金流减少;借款企业资本品价值下降→贷款减少→企业投资减少→国民产出下降.

4、IS-LM模型得主要内容.

(1)IS-LM模型说明在经济中存在大量过剩得生产能力,且工资与物价水平固

定不变得情况下,哪些因素决定均衡得国民产出及其变动.IS-LM在凯恩斯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得基础,引入关于利率如何决定以及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如何相互影响得分析。

(2)产品市场得均衡条件:IS曲线

a)IS曲线表示,在自发消费支出、自发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与净出口

既定得情况下,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与国民产出得关系。

b)投资函数表示在其她因素固定不变得条件下,企业计划投资支出与利率

之间得关系。投资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I=e-dR,其中,e表示自发投

资支出(即与利率无关得投资支出),-dR表示引致投资(即随利率得变

动而变动得投资支出),d表示利率增加一单位时所减少得投资支出,e、d为常数。

c)由凯恩斯得计划总支出函数AE= (a+I+G+NX +bY)与投资函数I=e-dR,

得AE= (a+e+G+NX)+bY-dR。

d)由产品市场得均衡条件AE=Y与AE= (a+e+G+NX)+ bY—dR,可推

出:R=(a+e+G+NX)/d+(b-1)Y/d,这就就是IS曲线.

e)由凯恩斯得收入—支出模型与投资曲线推导IS曲线(画图说明)。利率

下降引起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引起计划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使均衡得

国民产出下降。将不同利率与均衡国民产出得组合点表示在利率—国民

产出坐标图中,并连结起来,就就是IS曲线。

f)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由于0<b<1,因此,b-1<0,这表明,当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产出反方向改动。

g)决定IS曲线斜率大小得因素:投资对利率变动得敏感程度d与投资乘

数1/(1-b)。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投资乘数越小,IS曲线就越平

坦.

h)自发总支出得增加(减少)会引起IS曲线向上方(下方)平行移动。

i)在IS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得国民产出与实际利率组合,都使得计划投资

等于计划储蓄。如果某一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表示i<s,即现行得实

际利率水平过高,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于IS曲线

得左下方,表示i>s,即现行得实际利率水平过低,导致投资规模大于

储蓄规模。

(3)货币市场得均衡条件:LM曲线

1.LM曲线表示,在货币供给量既定得情况下,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

率与国民产出得关系.

2.货币需求L=kY—hR,货币供给量M由中央银行决定,与国民产出与利

率无关。

3.由于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M=L=kY-hR,因此,R=kY/h—M/h,这就就

是LM曲线。

4.由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凯恩斯得流动性偏好模型)推导LM曲线(画图说

明)。在利率—实际货币余额坐标图中,根据凯恩斯得流动性偏好理论,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货币供

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两条线得交点决定均衡利率;国民收入(产出)

得上升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导致均衡利率上升。将不同国民

收入(产出)与均衡利率得组合点表示在利率-国民产出坐标图中,并连

结起来,就就是LM曲线.

5.由于k>0,因此,当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产出同方向变动,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6.决定LM曲线斜率大小得因素: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得敏感程度h与货

币需求对收入得敏感程度k.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得敏感度越高,对收入

得敏感度越低,IS曲线就越平坦。

7.货币供给量得增加(减少)会引起LM曲线向上方(下方)平行移动。

8.LM曲线上任何一点对应得国民产出与实际利率组合,都使得货币需求

等于货币供给。如果某一点处于 LM 曲线得右上方,表示 L>M,即现行

得实际利率水平过低,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如果某一点位处于L

M曲线得左下方,表示 L<M,即现行得实际利率水平过高,导致货币需求

小于货币供给。

(4) 均衡得国民产出与利率得决定

a)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就是相互影响得.

b)当产品市场不均衡时,国民产出会发生变动,国民产出得变动会引起货币

需求与利率得变动,而利率得变动又会引起投资与国民产出得变动……

c)当货币市场不均衡时,利率会发生变动,利率得变动会引起投资与国民产

出得变动,国民产出得变动又会引起货币需求与利率得变动……

d)只有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产出与利率才会处于

相对稳定状态。因此,IS曲线与LM曲线得交点决定均衡得国民产出与

利率。

(5) IS—LM模型表明,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得过剩生产能力时,均衡得国民产出由计划总支出(总需求)决定;所有影响IS曲线与LM曲线得斜率与截距得因素,如流动性偏好、投资得预期收益、边际消费倾向、自发消费支出、自发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与净出口等,都会影响均衡得国民产出水平。

5、用IS—LM模型说明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均衡国民产出得影响(画图说明)

(1)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得影响。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减少)会使IS曲线向右上(左下)方移动,使均衡得利率与国民产出水平都上升(下降).

(2)政府税收变动得影响。政府税收减少(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上(左下)方移动,使均衡得利率与国民产出水平都上升(下降)。

(3)政府变动货币供给量得影响。政府增加(减少)货币供给量会使LM曲线向右下(左上)方移动,使均衡得利率水平下降(上升),均衡得国民产出水平上升(下降).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得共同作用。

①如果政府由于预算限制不得不降低政府购买支出,就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均衡得利率与国民产出水平都下降;如果在降低政府购买支出得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就能抵消政府购买支出下降对国民产出得影响,保持均衡国民产出水平不变,但均衡利率水平将进一步降低.

②如果在降低政府购买支出得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就能抵消政府购买支出下降对利率得影响,保持均衡利率水平不变,但均衡国民产出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6、由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画图说明)

价格水平上升引起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下降,从而引起LM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导致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均衡国民产出下降。将不同价格水平与均衡国民产出水平得组合点表示在价格-国民产出坐标图中,并连结起来,就就是总需求曲线。

7、外部冲击与总需求变动。(画图说明)

(1)一些外部冲击将引起总需求曲线移动,从而引起均衡国民产出得变动。由信用卡或网络支付增加引起得货币需求减少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均衡得国民产出水平上升,高于潜在产量。随着时间得推移,工资与产品价格将上升,总需求将减少,产出下降到潜在产量水平。

(2)一些外部冲击将引起沿总需求曲线移动.例如,石油价格或工资得上升导致得产品价格上升会引起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得国民产出下降,低于潜在产量。随着时间得推移,价格将下降,总需求将增加,产出上升到潜在产量水平。

(3)政府政策如何回应外部冲击,起到稳定经济得作用

①面对不利得需求冲击,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得财政与货币政策来使总需求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使国民产出回到潜在产量水平。

②面对不利得价格冲击,政府政策会面临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目标得权衡问

题。如果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货币供给量来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短期均衡产量回到Ys,但会引起均衡物价水平得进一步上升。如果政府为防止通货膨胀而采取让市场自行调节(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得政策,经济就会经历较长时期得衰退。

8、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同货币数量论在论述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得关系时有何区别?

(1)凯恩斯得货币需求理论只考察货币与债券这两种资产,并认为货币没有利息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随利率得上升而下降;现代货币数量论考察得资产范围包括货币、债券、股票、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本,并认为货币也有利息收入,且银行对支票存款支付得利率随市场总体利率水平得上升而上升,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2)凯恩斯得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反向变动,与现期收入同向变动;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需求与持久实际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与预期得通胀率反方向变动.

9、可贷资金利率理论与流动性偏好理论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就是否有共通之处?

(1)区别: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均衡利率由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决定,可贷资金供给(需求)等于储蓄(投资)与货币供给(需求)变动之与;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均衡利率由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没有考虑储蓄与投资与利率得关

系。

(2)共通之处:都认为利率与货币需求与供给有关。

10、试解释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得原因?

(1)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得原因:利率上升(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得减少(增加),使计划总支出曲线向下(上)移动,引起均衡国民产出得下降(上升)。

(2)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得原因:国民产出(收入)上升会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左下)方移动,使均衡利率下降(上升)。

11、在下列情形下,IS曲线与LM曲线得斜率有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1)货币需求对利率得敏感性h上升,LM曲线得斜率会变小,因为LM曲线可用公式表示为R=kY/h-M/h。

(2)货币需求对收入得敏感性k减少,LM曲线得斜率会变小,因为LM曲线可用公式表示为R=kY/h-M/h.

(3)投资乘数1/(1-b)减少,IS曲线得斜率会变小,因为IS曲线可用公式表示为R=(a+e+G+NX)/d+(b—1)Y/d.

(4)投资对利率得敏感性d增加,IS曲线得斜率会变小,因为IS曲线可用公式表示为R=(a+e+G+NX)/d+(b-1)Y/d.

11、如果政府购买与税收等量增加,IS曲线将如何移动?

政府购买增加x,将使IS曲线向右移动x/(1—b);政府税收增加x,将使IS曲线向左移动xb/(1—b);政府购买与税收均增加x,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x。

12、央行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减少货币供给,但此时货币需求增加,LM曲线将如何移动。

货币供给量减少引起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货币需求增加引起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由于新得货币需求曲线与新货币供给曲线相交处得均衡利率水平高于它与原来得货币供给曲线相交处得均衡利率水平,因此,LM曲线将向左上方移动.

13、试用外部经济冲击理论分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滞胀”产生得原因以及央行得应对之策。

(画图说明)(1)假设经济原来处于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得均衡点,均衡产量为Ys,均衡价格为P*.

(2)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在短期中引起均衡总产出水平得下降与均衡物价水平得上升,即经济处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得“滞胀”状态。

(3)面对“滞胀”,政府不可能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同时实现充分就业与价格水平稳定得目标.如果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货币供给量来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使短期均衡产量回到Ys,但会引起均衡物价水平得进一步上升。如果政府为防止通货膨胀而采取让市场自行调节(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得政策,经济就会经历较长时期得衰退。

三计算题

1、假定支票存款得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整个银行体系不存在超额准备金,某人向央行出售得10000元债券获得现金存入银行,试用T形账户写出前三家得存款情况。

前三家得存款情况为: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2、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3、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GNP(国民生产总值):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流量:特定的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量值。 6、存量: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量值。 7、GDP、GNP的区别: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产值,而不管生产的产值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则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8、奥肯定律: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9、黄金率: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水平率”,记作K g 10、费雪效应:通过费雪方程i=r+π可看出,通货膨胀率π和名义利率i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关系,即π上升一个百分点,i也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关系称为费雪效应。 11、IS曲线:是投资和储蓄的代称,代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即投资等于储蓄,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12、LM曲线:是流动性即货币的需求和货币供给的代称,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3、牺牲率:反通货膨胀时期产量的总损失与由于反通货膨胀而赢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百分数二者的比率,换句话说就是每降低1%的通货膨胀率必须降低的实际GDP的百分数。 14、时滞:政府在试图稳定宏观经济运时,其采取行动的时机以及这些政策行动的最终生效,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经济的运行,因而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15、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的状况。 16、挤出效应: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 17、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非线性逆向关系。 18、自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Y会不断扩张,税收不断增加从而使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减少(增加);当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盈余)不断增加(减少)。这相当于在宏观经济中置放了一个自动稳定器。 19、通胀:普遍的、持续的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 20、凯恩斯失业:又称为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 21、铸币税: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为其预算开支进行融资,融资导致物价水平上涨,公众手中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就如同向广大货币持有者征收了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 D 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

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张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则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i,r会↑→抑制投资→IS曲线左移→收入↓。?浮动汇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各是什么? ①浮动汇率优点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

一年级考试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年级考试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要点整理 1.通过复习整理,牢固掌握第一、二单元的数学知识。 2.通过生活中有时间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建立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会熟练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 3.能够进行11~20数的计数与表达;能把数分拆成“十和几”;掌握20以内数的序列,了解单数和双数,会一组一组地数。 4.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5.会通过实际操作,建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算法模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6.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7.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口头编应用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8.巩固前两个月已养成的数学学习习惯。 9.两步计算式题要先在下方写出第一步的得数。 10.会对应用题进行分析。 一年级的数学学习知识 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正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 18 17 ······

2个2个的数:0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正数、倒数或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都要会) 5个5个的数:05 10 15 20((正数、倒数都要会)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总结

宏观经济学总结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不断提高。由于产出增长率,尤其是人均产出增长率最终决定一国贫富程度,因而宏观经济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弄清人均产出增长率决定因素。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阶段性不规则上下波动,通常由收缩期、谷底、扩张期、顶峰几部分组成。经济周期中发生波动指标有实际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及通货膨胀。 失业:失业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人无法找到工作。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通常是指一国平均价格水平上升。与之相反是通货紧缩,指一国平均价格水平下降。 开放经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国家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经济体,或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国经济发展影响,而宏观经济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对宏观经济运行施加影响;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这一政府机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最终要达到经济增长,稳定经济、减少失业、控制物价、对外平衡目标。 国民收入衡量方法。 总支出法中,GDP可分为四大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及净出口,则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二C+I+G+N其中,消费支出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购买,可分为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和对服务支出。投资支出是由企业固定投资、住房投资和存储投资三部分组成。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支出。净出口指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差额。总收入方法中,国民收入主要由劳动者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收入和净利息收入五部分组成。其中,劳动收入包括工人工资、补贴以及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社会保障金。业主收入指非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一、复习课文 1、《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 2、《那一定会很好》详细地讲述了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断(树立新目标)、努力(实现愿望)的形象,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 3、《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主要写了(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游戏时,被一头大黄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旅行”,(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鼓励)和(帮助)红头,最后(红头)终于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飘扬之间要(互相帮助),遇事要(沉着冷静)。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游路线图:牛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巴4、《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在搬运粮食前下达了(不许偷嘴)的禁令,后来在搬运奶酪时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将拽掉的奶酪渣分给(年龄最小的蚂蚁)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弱小)和蚂蚁们(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背诵 背诵:1、《卖火柴的小女孩》第4、5、11自然段;2、《那一定会很好》第2、7、12自然段;3、《在牛肚子里旅行》第7、11、13自然段;4、《一块奶酪》第5、6、11自然段。 三、听写 火柴围裙可怜几乎哪怕暖和火焰蜡烛亮光烛光告诉离去温和赶紧 寒冷痛苦清晨乖巧旧年饥饿富人喷香橱窗明晃晃蜷着努力手推车 缩成茎叶锯子斧子吱吱嘎嘎拆了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答应做梦救命 来得及救命拼命大吃一惊消化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偷偷地一骨碌 牙齿细嚼慢咽胃悲哀笑眯眯算术流泪管理等等打扫宣布处罚嘀咕诱人 舔一下毅力强大奶酪渣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申请祖宗介绍乙方召开孝顺 四、比较组词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点掌握:CPI的含义。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宏观经济学结课总结 今年选择了辅修国贸专业的课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专业中包含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的想法是考经济类的研究生,所以我在这次课程学习中很重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 首先对课程后半部分,即宏观经济学这一部分做个简单的总结。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而总体看来,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就是围绕国民收入,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就业,价格水平,通胀,经济增长这几个方面,应为经济学本身偏理论的性质,我们主要研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学科一样,一直进行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及对于理科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的逻辑关系。 具体的课程内容基本围绕国民收入展开,国民收入的构成,关系,及国民收入的决定,表明利率及收入关系的经典模型,IS-LM曲线,进一步对国民收入中各个关系诸如投资、利率、货币供给需求、消费储蓄等的探究,继而讲了国家调节国民收入的方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部分也是比较联系当下实际的一个内容,通过原理的学习,我们对国家的一些政策也看的更透彻了;课程中也对国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了理论的分析,就业和通胀,物价,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问题。 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在我身上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国家出台的政策的认识上了一个层次。我从开始关注经济方面的信息大概是今年夏天开始,经历了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泡沫,信贷紧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从经济盲开始看政府出台的政策到现在可以根据政策分析政府的动机,分析他的最终目的,不再是通过看网友的评论才能看出端倪。 对我来说每个问题都和我有很大的关系,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不需多言,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引起的,供大于求则会引起货币在国内的贬值,而名义货币的增多导致了价格指数的上升,同量的货币的购买力很快的下降,其中首先领跑CPI的就是关乎民生的吃穿,让我们这些无产阶级一度生活拮据,根据国家的调整,比如对农牧产品的限价调控,CPI明显回落,但回落带来的改善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另外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等等,这俩点都使得银行银根紧缩,贷款减少,投资也减少,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需求量下降,抑制了通货膨胀。 另外一个就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资金链紧张,我的家乡就是老师课中提到的鄂尔多斯,这个地方的关键词基本上有暴富,高利贷,煤矿,稀土,房地产,鬼城等几个。鄂尔多斯的崛起简单的说就是能源的崛起带动高利贷房地产的崛起,很多人富起来的原因无非四个:煤矿,高利贷,炒房,征地。不夸张的说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放高利贷,高利贷是这里最大的金融项目,曾经有人问我最好的投资手段是什么,在这里就是高利贷,回报比所有金融项目都大且稳妥,但这次温州出问题加上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导致鄂尔多斯的资金链紧张,有的地方说这里的资金链断裂,只能说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因为很多企业都是能源产业与房地产等产业组合存在,所以具体来说鄂尔多斯和温州还有本质的区别。这次政策主要是房地产调控,这个我认为基本属于计划经济,和经济原理没有很大的联系。针对鄂尔多斯的这种特殊现象当地出现了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为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有改善,但不大。 政府对这几个大量存在民间贷款的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一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的上游产业进行投资补贴,这一政策极大的刺激了这些产业的发展,缓解了资金问题,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我对宏观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只是大致有个方向,有很多现象还是解释不了,而且在良好的制度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我们国家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体制的改革,但在这次经济大波动中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崭露头角,也有可能这次波动带来很多现象可以产生新的理论,比如我们国家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些问题等等,未来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总结大全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算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咨询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新闻中的经济咨询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固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进展,在一定的阶段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咨询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是一具研究热点,别远的今后宏观经济学将浮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咨询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说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咨询题:首先,经济的增长咨询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受到财宝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受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那个咨询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向来对如今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就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 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咨询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咨询题,每个国家都采纳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往常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如今国家向来采纳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能够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同时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具国家别再可能是彻底封闭的,因此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如此能够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能够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别再作为一具常量而是作为一具变量来思考,同时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能够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进展有启发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别断变动进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妨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别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在不少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基本上寻觅可以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咨询题则别予思考,如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局限性。因此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不少的局限。

完整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社会(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经济运行及其后果核心问题:经济波动与就业、价格与通胀、经济增长与发展

页1页,第10共. 二、各章知识点分析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了解与识记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 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目计入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需要了解) 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 5、GDP折算数 二、理解与分析 1、国民收入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了解与识记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 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 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其他消费理论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重点) 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 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 2、IS曲线的含义 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 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 5、LM曲线的含义 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方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 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 页2页,第10共. 一、了解与识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理解与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自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 2、财政政策、政策工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行事” 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可以略看) 二、理解与分析 1、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关系:四个目标是矛盾统一的。矛盾:(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不能同时实现;统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统一体,(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如何发挥作用? 3、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局限性是什么? 4、利用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 5、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的区别(了解) 第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了解与识记 1、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

《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二十三章 1.GDP的组成部分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C+I+G+NX 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GDP平减指数P15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平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二十四章 1.计算消费物价指数P30 消费者物价指数= 2.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两个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 购买的所有物品的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 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3.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美元的数量= 4.指数化和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当某一美元量根据法律或合同自动地按物价水平的变动校正时,这就称为通货膨胀化的指数化。 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称为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十五章 生产率时如何决定的4个点

人均物资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存量称为物质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人均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 技术知识: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时了解。 二十六章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 债券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也代表企业所获利润的索取权。 国民收入账户储蓄与投资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国民储蓄S、家庭收入Y、税收T、 GDP:Y=C+I+G+NX 国民储蓄:Y-C-G=I 储蓄等于投资S=I 或S=(Y-T-C)+(T-G) 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 如果T大于G预算盈余;如果G大于T预算赤字,公共储蓄是负数。 对整个经济而言,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可贷资金市场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