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史学》教学大纲

(地质学专业,必修,54学时)

一、教学思想

本课程以普通高等学校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地史学教程》为原本,在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必要的野外地质实习基础上,重点讲授地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地史发展特征。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地质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历史构造学的主要基础概念;掌握中国各纪标准剖面(每纪1-2个)及常用的标准地层划分(统或阶);了解地球发展各地史时期中古生物、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演变历史及其与成矿作用的一般联系;掌握柱状剖面图、沉积示意剖面图及岩相古地理图等基础图件的编制和阅读方法,进一步培养地质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贯彻少而精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精神。在原有教材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着重注意了更新学科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引进80年代后期以来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综合地层学新思路,吸收国内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新成果,加强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联系,更新课外阅读文献目录。为以后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打下必要基础。

二、学时分配、授课与考试方式

本大纲以54学时选材,其中讲课36学时,实习18学时,并加强课外作业。其学时分配授课与考试方式安排如下:

*根据课程进步,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并加强课外作业。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史学内容和任务:研究的时空范围、地质年代及地层划分与对比、恢复古地理和构造发展史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地史学发展简史和现状。地史学在地质科学中的位置。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一编:地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二章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第一节沉积相概念及相对比定律(瓦尔特定律)

第二节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

第三节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一、大陆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二、过渡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三、海洋环境与沉积相类型。

第四节古地理图及其意义

思考题

1.岩相分析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2.如何区分滨海相砂岩与河流相砂岩?

3.怎样区别滨海相与滨湖相?

4.紫红色泥岩,具石盐假晶,产三叶虫化石,属什么环境?

5.在地层中采到植物化石能否确定气候是否温湿?为什么?判断气候温湿的主

要标志是什么?

第三章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

第一节地层的概念和地层叠覆律;

第二节地层之间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一、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二、海侵超覆与海退退覆;

三、沉积旋回;

第三节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第四节多重地层单位和两类地层系统;

一、岩石地层单位;

二、时间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

三、层序地层学及其意义;

四、其它地层单位简介(生物地层单位,地磁地层单位等);

五、地质年代表。

思考题

1.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层序地层学及其意义?

第四章地层沉积组合类型与历史构造分析

第一节现代地表构造——地势分异及其沉积组合类型

一、沉积物的组分、结构、几何形态与构造环境条件。

二、地层厚度分析、补偿与非补偿的概念。

三、地层沉积组合的主要类型——稳定类型、过渡类型、活动类型及空间分布特

征。

第二节板块构造和威尔逊旋回

一、板块构造假说简介

二、威尔逊旋回

三、板块学说对地槽和地台的解释

四、构造旋回与构造阶段的概念

第三节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

一、地质学方法

二、古地磁方法

三、生物古地理方法

四、古板块与古大陆分布图

思考题:

1.补偿、非补偿沉积与岩相、厚度的关系如何?

2.地台<稳定地区>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3.构造旋回及构造阶段的概念?

主要参考书

1.王鸿祯、刘本培主编,1980,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

2.李亚美、夏德馨等编,1985,地史学。地质出版社。

3.全秋琦、王治平主编,1993,简明地史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傅英祺、杨季楷编,1987,地史学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

5.殷鸿福等著,1988,中国古生物地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吴瑞棠、张守信等编著,1989,现代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刘本培、全秋琦主编,1996,地史学教程。地质出版社。

8.梅志超等编著,1993,层序地层学。西北大学出版社。

9.白顺良、翦万筹等编译,1984,地质历史与板块构造。地质出版社。

10.全国地层委员会,1981,中国地层指南。科学出版社。

11.倪丙荣主编,1988,地史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地球早期史及前寒武地史

一、前言

1.宇宙年代学

2.地球早期史简介

3.前寒武地质时代的划分

第五章太古代

第一节太古宙的生物遗迹

一、氨基酸、脂肪酸

二、叠层石

三、炭质体

第二节太古宙常见的岩石类型及地史研究方法

一、常见类型:高级变质岩区;低级变质岩区。

二、研究方法:岩石变质变形程度;原岩恢复;构造岩浆旋回、同位素年龄和超

微化石、化学分析等方法。

第三节中国北部太古宙地史特征

一、华北地区的下太古界

二、华北地区的中太古界

三、华北地区的上太古界

四、华北地区太古宙的重大地质事件

第四节中国其他地区的太古宙

第五节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及造壳速率

第六章元古代

第一节震旦纪前的元古宙地史特征

一、构造发展特征

二、沉积发展特征

三、大气圈和水圈特征

四、生物界概况及其演化特征

第二节中国元古宙古构造分区

第三节中国的元古宙地史特征

一、中国北部元古宙地史特征

华北板块的古元古界及其地史特征;华北板块中、新元古界及其地史特征

二、中国南部元古宙地史特征

扬子板块的古元古宙及其地史特征;华夏地块元古宙地史特征

第四节中国中元古代构造古地理轮廓及其特征

一、中国北部中元古代构造古地理轮廓及其特征

二、中国南部中元古代构造古地理轮廓及其特征

第五节元古宙末原始联合大陆形成问题

第七章震旦纪

第一节生物界概况

一、植物界

二、动物界

第二节中国的震旦系及地史特征

一、扬子板块及其大陆边缘震旦纪地史特征

二、扬子板块大陆边缘震旦纪地史特征

第三节中国其他地区震旦纪地史概述

一、华北板块震旦纪地史概述

二、塔里木板块震旦纪地史概述

第四节中国震旦纪矿产资源

思考题

1.前寒武生物演化阶段及其主要生物类型有哪些?

2.太古界的常见类型和研究方法?

3.以标准剖面为例,中国东部地区前寒武系主要沉积演变过程及构造古地理轮廓如何?

4.“吕梁运动”和晋宁运动及其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前寒武课外阅读文献

1.张勤文,1983,月球、行星与地球的地质发展的比较。见《天文地质学概论》,196-215页,地质出版社。

2.欧阳自远等,1994,堆积的地球及其初始不均一性。地球科学进展,9(3):1-5。

3.马杏恒、白瑾等,1987,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地质出版社。

4.肖庆辉等,1995,新元古代超大陆。地学前缘,2(1-2):48。

5.杜汝霖、田立富,1986,燕山地区青白口纪宏观藻类。河北科技出版社。

6.邱树玉、刘洪福,1982,小秦岭地区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及其地层意义,见《西北大学学报》前寒武纪地质专辑,127-159页。

7.翦万筹等,1990,华北地台西南缘的上前寒武系。西北大学出版社。

8.梁玉左、曹瑞骥、张录易等,1984,晚前寒武纪假裸枝叠层石。地质出版社。

9.丁莲芳、张录易等,1992,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生物群研究。科技文献出版社。

10.丁莲芳、李勇、胡夏嵩等,1996,震旦纪庙河生物群。地质出版社。

11.陈孟莪,1993,我国早期生命进化研究的进展和展望。地球科学进展,8(2):9-13。

12.冯庆来、刘本培、叶玫,1996,中国南方古特提斯阶段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地质科技情报,15(3):1-6页。

13.王鸿祯、王自强、张玲华等,1994,中国古大陆边缘中、新元古代及中生代构造演化。地质出版社。

第三篇早古生代的地史

早古生代的划分,命名和起迄时限及一般地史特征。

第八章寒武纪

第一节寒武纪的生物界

一、寒武纪生物界概况

二、重要生物门类及代表化石

第二节中国的寒武系

一、扬子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寒武纪地史特征

1.扬子板块的寒武系及古地理

2.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及华夏地块群寒武纪地史特征

二、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寒武纪地史特征

1.华北板块的寒武系及古地理

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寒武纪地史特征

三、中国其它地区寒武纪地史概述

1.冈瓦纳板块及其大陆边缘

2.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

3.西伯利亚板块南部大陆边缘

四、寒武系的底界

五、中国寒武纪矿产资源

第九章奥陶纪

第一节奥陶纪的生物界

一、生物界概况

二、重要生物门类及代表化石

三、奥陶纪的生物相

第二节中国的奥陶系

一、扬子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奥陶纪地史特征

1.扬子板块的奥陶系及古地理

2.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奥陶纪地史概述

二、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奥陶纪地史特征

1.华北板块奥陶系及古地理

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奥陶纪地史概述

三、中国其它地区的奥陶纪地史概述

1.冈瓦纳板块及其大陆边缘

2.塔里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

四、中国奥陶纪矿产资源

第十章志留纪及早古生代地史小结

第一节志留纪的生物界

一、生物界概况

二、重要生物门类及代表化石

三、生物相

第二节中国的志留系

一、扬子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志留纪地史特征

1.扬子板块的志留系及古地理

2.扬子板块大陆边缘的志留纪地史概述

二、华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志留纪地史特征

1.华北板块志留纪地史特征

2.华北板块大陆边缘志留纪地史概述

三、中国其它地区志留纪地史特征

1.冈瓦纳板块

2.塔里木板块

3.西伯利亚板块南部大陆边缘

四、中国志留纪矿产资源

第三节早古生代地史小结

一、早古生代主要地史特征

二、早古生代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

三、加里东运动及其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四、西北欧和北美东部加里东褶皱带的地史特征和板块假说解释

五、早古生代大陆及大洋位置与大陆漂移问题

思考题

1.早古生代生物演化特征及各纪的主要生物门类有哪些?

2.早古生代的生物相及生物分区如何?

3.早古生代各纪标准剖面的地层划分及地史经历如何?

4.早古生代中国东部华北区、扬子区和东南区地史比较特征及构造古地理背景?

5.广西运动及其对华南地区的影响?

早古生代课外阅读文献

1.车自成、刘洪福、刘良等,1994,中天山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地质出版社。

2.罗惠麟,蒋志文等,1984,中国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张文堂,1987,澄江动物群及其中的三叶虫。古生物学报,26(3):223-235。

4.赵元龙,袁金良等,1994,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动物群。古生物学报,33(3):263-271。

5.陈旭、戎嘉余等,1993,中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地层学杂志,17(2):89-99。

6.汪啸风,1993,全球奥陶系年代地层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地球科学进展,8(1):19-29。

7.陈旭、丘金玉,1986,宜昌奥陶纪古环境演变。地层学杂志,10(1):1-15。

8.冯增昭等,1990,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地质出版社。

9.陈均远,1983,中国志留纪头足类序列及地理分区。见《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43-47,科学出版社。

10.刘洪福,陕西南郑梁山南郑组的时代及生物群。西北大学学报,16(2):117-119。

第四篇晚古生代的地史

晚古生代的划分、命名根据和起迄时间。

第十一章泥盆纪

第一节泥盆纪的生物界

一、生物界概况

二、重要生物门类及代表化石

三、生物相

第二节中国的泥盆系

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地史特征

1.华南板块泥盆系及古地理

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泥盆纪地史特征

二、华北—柴达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泥盆纪地史概述

1.华北—柴达木板块

2.华北—柴达木板块南缘及北缘

三、中国其它地区泥盆纪地史概述

1.塔里木板块

2.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南部大陆边缘

3.冈瓦纳板块北缘

四、中国泥盆纪矿产资源

第十二章石炭纪

第一节石炭纪的生物界及其代表化石

一、脊椎动物

二、植物界及其石炭—二叠纪植物分区

三、海生无脊椎动物

第二节中国的石炭系

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石炭纪地史特征

1.华南板块的石炭系及古地理

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石炭纪地史特征

二、华北—柴达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石炭纪地史特征

1.华北板块石炭系及古地理

2.华北—柴达木板块边缘石炭纪地史特征

三、中国其它地区石炭纪地史概述

1.塔里木板块

2.西伯利亚—蒙古板块南部大陆边缘

3.冈瓦纳板块北部大陆边缘

四、中国石炭纪矿产资源

第十三章二叠纪和晚古生代地史小结

第一节二叠纪生物界及其代表化石

一、脊椎动物

二、植物界

三、海生无脊椎动物

四、海生无脊椎动物的地理分区

五、二叠纪末期生物灭绝事件

第二节中国的二叠系

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地史特征

1.华南板块二叠系及古地理

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二叠纪地史特征

二、华北—柴达木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二叠纪地史特征

1.华北—柴达木板块二叠系及古地理

2.华北—柴达木板块大陆边缘二叠纪地史特征

三、中国其它地区二叠纪地史特征

1.北亚古大陆南缘

2.冈瓦纳板块北缘

四、中国二叠纪矿产资源

第三节晚古生代地史小结

一、晚古生代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

1.海西构造运动

2.海西构造阶段的进一步划分

二、冈瓦纳大陆、劳亚大陆的出现和联合大陆的形成

1.全球主要海西造山带

2.联合大陆形成的主要论据

思考题

1.晚古生代生物演化特征及各纪主要生物门类?生物分区如何?

2.华南泥盆系南丹型与象州型的沉积特征有何差异?

3.比较我国华北与华南石炭—二叠纪地史特征有何不同?古地理、古气候有何变化?有何沉积矿产及其地史背景?

4.二叠纪末生物界有何重大变革?

5.东吴运动及其对华南地区的影响?

晚古生代课外阅读文献

1.吴祥和,1987,黔南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序和海退事件。地层学杂志,10(5):204-211。

2.钟坚、吴诒等,1992,广西的泥盆系。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曾允孚等,1992,华南泥盆纪沉积盆地类型和主要特征。沉积学报,10(3):104-113。

4.刘本培、李儒峰等,1994,黔南独山石炭系层序地层及麦粒蜓带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地球科学,19(5):553-564。

5.Ross,C.A.Ross,.J.R.P.,1987,晚古生代时的海进、海退沉积。见:威尔格斯C.K.主编,《层序地层学原理》中译本,1993,石油工业出版社。

6.江新胜、潘桂棠、李兴振,1996,晚古生代特提斯区热带,亚热带植物群的东西分异。见《献给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科学研究论文集》,104-10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

7.李子舜、詹立培、张舜新,1996,二叠、三叠系界线问题。见《献给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科学研究论文集》,1-3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

8.刘洪福,1982,陕西南郑梁山的二叠系长兴组。西北大学学报,37(4):63-70。

9.刘洪福,1984,陕南西乡上二叠统长兴组和有关问题的探讨。西北大学学报,14(3):89-94。

10.丁蕴杰、夏国英、许寿永等,1992,中国石炭—二叠系界线。地质出版社。

11.刘洪福、车自成等,1993,乌鲁木齐南山中石炭统深水相地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新疆地质科学,4:59-72。

12.刘洪福,1992,新疆哈密库莱二叠—三叠纪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西北大学学报,22(2):123-130。

13.黄汲清、陈炳蔚,1987,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地质出版社。

14.殷鸿福、杨逢清等,1991,秦岭晚海西—印支期构造古地理发展史。见:叶连俊等,《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68-77,西北大学出版社。

15.张国伟等,1988,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演化。西北大学出版社。

16.刘本培、王自强、王传恒,1996,西南天山构造格局与演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7.姜春发等,1992,昆仑开合构造。地质出版社。

18.B.F.Windley, 1984,进化中的大陆(第二版,赵锡文、杜宽平等译,1989)。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D.V.Ager,1980,欧洲地质(马丽芳、刘训等译,1989)。地质出版社。

20.Morris S.Petersen,J.Keith Rigby,Lehi F.Hintze,1980,北美地史学(王治平、全秋琦译,1988)。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中生代的地史

中生代的划分、命名根据和起迄时间。中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

第十四章三叠纪

第一节三叠纪生物界及其代表化石

一、陆生脊椎动物

二、陆生植物组合和气候分带

三、海生无脊椎动物及国际分阶

第二节中国的三叠系

一、华南板块及其大陆边缘三叠纪地史特征

1.华南板块三叠系及古地理

2.华南板块大陆边缘三叠纪地史概述

二、中国北方古陆三叠纪地史特征

1.陕甘宁地区三叠系标准剖面及其分析

2.横向变化及古地理

三、中国其它地区三叠纪地史概述

1.冈瓦纳板块北缘

2.环太平洋带活动陆缘和外来体

四、中国三叠纪矿产资源

第十五章侏罗纪

第一节侏罗纪生物界及其代表化石

一、脊椎动物

二、陆生植物组合

三、湖生生物组合

四、海生生物组合

第二节中国的侏罗系

一、古中国大陆东部火山活动带侏罗纪地史特征

1.辽西侏罗系综合剖面及其分析

2.横向变化及古地理

二、古中国大陆西部大型盆地侏罗纪地史特征

1.古秦岭以南侏罗纪地史特征

2.古秦岭以北侏罗纪地史特征

三、青藏地区海相侏罗纪地史特征

1.班公错—怒江海域消减带

2.雅鲁藏布江带

3.珠峰地区

四、中国侏罗纪矿产资源

第十六章白垩纪及中生代地史小结

第一节白垩纪生物界及代表化石

一、脊椎动物

二、被子植物的兴起

三、湖生生物组合

四、海生生物组合

第二节中国的白垩系

一、古中国大陆东部火山活动带白垩纪地史特征

1.辽西、松辽白垩系剖面及其分析

2.横向变化及古地理

二、古中国大陆西部内陆盆地白垩纪地史特征

1.滇中盆地白垩纪地史特征

2.秦岭—祁连山以北白垩纪地史特征

三、西藏、塔里木、台湾海相白垩系地史特征

四、中国白垩纪矿产资源

第三节中生代地史小结

一、中生代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

二、印支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三、燕山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四、中生代联合古大陆的解体过程和青藏高原地区大陆源移问题

思考题

1.中生代生物演化特征及各纪主要生物门类和代表化石?

2.早、中三叠世华南海生生物分区?晚三叠世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3.晚三叠世华南的古地理及古气候与早、中三叠世有何重要差异?

4.华北、华南三叠纪地史有何重大区别?

5.从哪些特征可以看出辽西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是活动的小型断陷盆地?

6.从哪些特征可以看出侏罗、白垩纪川滇大型内陆盆地是一个稳定的盆地?

7.印支运动及其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8.燕山运动及其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

9.联合大陆(泛大陆)存在的证据?

中生代课外阅读文献

1.侯连海、周忠和等,1995,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科学通报40(8):726-729。

2.朱家榕、张川波、孙春林等,1993,中国环玉平洋带北段晚三叠世地层古生物及古地理。科学出版社。

3.陈丕基,1988,热河动物群的分布与迁移—兼论中国陆相侏罗系界线划分。古生物学报,27(6):659-683。

4.赵越,1990,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地质论评,36(1):1-13。

5.殷鸿福、徐道一、吴瑞棠,1988,地质演化突变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刘洪福、尹凤娟、车自成,1996,新疆侏罗纪生物地层及古地理与含油气盆地成因。西北大学出版社。

7.符俊辉,1996,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划分与对比。西北大学出版社。

第六篇新生代的地史

新生代的划分、命名由来和起迄时间。新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

第十七章第三纪

第一节第三纪生物界及其代表化石

一、哺乳动物的繁荣及其演化阶段

二、海生无脊椎动物组合

三、陆生无脊椎动物组合

四、植物界及其地理分区

第二节中国的第三系

一、中国古大陆东部第三纪地史特征

1.早第三纪沉积类型及古气候

2.晚第三纪沉积类型及构造分异

二、中国古大陆西部第三纪地史特征

三、西藏、台湾海相第三系地史特征

四、东南大陆架海域的第三纪地史概述

五、中国第三纪矿产资源

第三节喜马拉雅运动

第十八章第四纪

第一节第四纪生物界

一、哺乳动物的发展和人类的进行阶段

1.主要哺乳动物群

2.人类进化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二、植物及无脊椎动物概况

1.被子植物全盛期

2.海生和陆生生物组合

第二节中国的第四系

一、中国第四纪地质事件及沉积类型

1.青藏高原迅速隆升及其影响

2.沉降、堆积持衡的黄土高原

3.中国东部差异升降及南北分异

4.海平面升降和海陆变迁

二、中国第四纪矿产资源

思考题

1.第三纪主要生物门类及代表化石?何为三趾马红土?

2.第三纪哺乳动物的繁盛及演化阶段?

3.第四纪各主要动物群的时代、分布及代表分子?

4.中国东部早第三纪的古地理、古气候分带和沉积组合类型、不同沉积矿产的时空分布有何特征?

5.华南第四纪发育了哪几个冰期?主要特征是什么?

6.第四纪的特殊性质及其研究方法?

7.喜马拉雅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8.人类的进化阶段?

新生代课外阅读文献

1.袁复礼、杜恒俭,1984,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地质出版社。

2.田明中、曹伯勋、程捷等,1996,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综合研究。见《献给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科学研究论文集》,59-63,中国经济出版社。

3.孙建中、L.A.Frakes、李同录等,1996,黄土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见《献给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科学研究论文集》,478-484,中国经济出版社。

四、实习指导书

实验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论(第一编)部分的实习主要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分论(第二至四编)各章实习以中国资料为主,分析地质历史的演变,并按断代介绍全球构造发展。

实习一地层划分和对比及地层单位的确定

一、预习内容

预习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一章,明确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概念。

二、实习要求

1.通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进行地层划分并确定地层单位,深入理解地层划分的概念,掌握地层划分的方法。

2.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掌握地层对比的原理和方法。

3.明确地层划分的概念及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主要依据,特别是组的划分依据。

三、实习内容

1.仔细阅读所给剖面资料,包括岩性特征、化石内容、厚度及接触关系等。根据地层划分的原则,确定地层单位界线,将界、系、统的界线、名称,以及组的界线注在图的左侧,并自下而上编号。

2.对所给剖面进行地层对比,要求对比到统。

四、课堂讨论

1.谈谈你对宜昌三峡地区××地层剖面划分的意见及根据。

2.宜昌三峡地区地层剖面上有无上寒武统?为什么?

五、作业

1.对山西、贵州地区石炭系剖面进行地层对比。

2.恢复所给图中各套地层的形成顺序,判断剖面中的各种接触关系;①侵入接触;

②沉积接触;③角度不整合;④平行不整合;⑤地层的超覆现象等。

实习二主要沉积环境及常见岩相类型的识别

一、预习内容

预习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有关章节,明确各种沉积相类型的识别标志。

二、实习要求

1.观察了解一些常见岩相类型的识别标志。

2.学习岩相分析的方法。

三、实习内容

1.岩相的识别标志或依据

生物化石,特殊的新生矿物,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岩石的结构、构造。

2.观察和掌握一些典型的岩相标志,并了解其指相意义。

3.课堂示范练习及课外作业。

实习三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一、预习内容

预习古地理图及其意义一节,明确岩相古地理图的概念与类别。

二、实习要求

学习并掌握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三、实习内容

1.岩相古地理图的概念和类别

2.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步骤

3.编制琼州地区岩相古地理图

实习四现代地理、地貌及大地构造分区

一.预习内容

预习中国及世界地理有关海陆分布、主要山川名称、走向等内容及地层沉积组合类型与历史构造分析有关章节。

二、实习要求

1.熟悉中国及世界地理概况、海陆分布、主要山川名称、位置、走向,为各论学习打基础。

2.了解现代地貌与侵蚀基准面的关系、主动大陆边缘及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及各部位典型沉积组合序列。

3.掌握中国及世界构造分区概况。

三、实习内容

1.阅读中国地形,熟悉中国行政区划、各省相对位置、简称及重要城市;对照高原山区至深海底地势剖面图及太平洋海底地貌图,了解中国地形、剥蚀区与沉积区的地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熟悉中国主要河流、山系和大型盆地的名称、位置及延伸方向。将各省的简称和重要山脉名称填在空白地图上。

2.阅读世界地形图,熟悉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及位置;了解主要山系、河流的分布及延伸方向。

3.对照三大洋海底地貌图了解大陆边缘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亦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主要特征是位于板块内部,与大洋之间没有海沟和俯冲消减带,沉积大多属冒地槽式。

活动大陆边缘亦称主动大陆边缘,包括两种类型:安底斯型,具海沟、火山岛弧体系;西太平洋型,具海沟、火山岛弧、边缘海(弧后盆地),简称沟、弧、盆体系。

4.阅读中国及世界构造分区图。

5.对所给的剖面进行沉积组合的鉴别。

6.阅读地形图及大地构造分区图,了解大地构造分区的原则是什么?按此原则大

陆地壳划分了哪些大地构造单元?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征?

实习五中国震旦纪岩相古地理及岩相古地理读图方法

和沉积示意剖面图的制作

一、预习内容

阅读中国震旦纪古地理图,学会阅读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

二、实习要求

1.阅读图名和比例尺,了解该图所示的时空范围。

2.阅读图例,了解图幅内各种符号的含义。

3.区分沉积与古陆蚀区,并了解其分布特征。

4.了解沉积区内各种沉积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三、实习内容

在华南地区晚震旦世岩相古地理图上切制沉积示意剖面图,垂直比例尺用1/20万或1/10万。

实习六早古生代化石、地层标本及读图

一、寒武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早古生代地史寒武纪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结合寒武纪生物界图及寒武纪地层柱状图,观察代表性化石标本,熟悉寒武纪生物群总貌及生物地层划分情况。

2.阅读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及华南、华北寒武纪沉积示意剖面图,掌握中国东部地区寒武纪地史特征。

(三)实习内容

填绘华南地区与华北地区寒武纪沉积示意剖面图

二、奥陶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早古生代地史奥陶纪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结合奥陶纪生物界图以奥陶纪地层柱状图,观察奥陶纪代表性标准化石,熟悉奥陶纪生物群面貌及生物相。

2.阅读中国早奥陶世古地理图及奥陶纪沉积示意剖面图,掌握中国东部奥陶纪的地史特征。

(三)实习内容

以三峡奥陶系剖面为例,简述其沉积发展史。

三、志留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志留纪重要标准化石及我国志留系标准剖面,并进一步理解生物相概念,掌握中国东部志留纪地史特征。

(二)实习要求

1.结合地层剖面图观察志留纪重要标准化石,并熟记宜昌三峡志留系剖面。

2.把标准剖面、沉积示意剖面图及岩相古地理图结合起来,分析扬子及东南区早、中志留世及中、晚志留世生物相、沉积物组合特征及地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实习内容

1.总结华北、扬子及东南地区早古生代沉积特征,按中国东部早古生代沉积类型对比表的图例要求进行着色,并标出各系大致厚度、生物相(壳相、浮游相)、矿产等资料。

2.在上表基础上比较三个地区早古生代的地史特征,按地区写出1000-1500字左右的总结,其内容包括各区早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古生物化石、沉积相类型、沉积厚度及地壳运动特征。

实习七晚古生代化石、地层标本及读图

一、泥盆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晚古生代地史泥盆纪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读晚泥盆世岩相古地理图和华南泥盆纪沉积示意图,了解我国泥盆纪古构造、古地理及华南地区海侵方向与相变规律。

2.注意华南泥盆系南丹型与象州型的区别,及宁乡式铁矿的分布与海侵范围的关系。

(三)实习内容

1.观察泥盆纪代表性化石标本,掌握泥盆纪生物面貌和重要标准化石。

2.读桂中泥盆系柱状剖面图,掌握地层发育特征及代表性化石。

二、石炭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晚古生代地史石炭纪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读中国中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图,了解并对比华南及华北石炭纪沉积分布规律。

(三)实习内容

1.观察石炭纪代表性化石标本,掌握石炭纪生物群面貌及重要标准化石。

2.读黔南及山西太原石炭系柱状剖面图,了解华南及华北石炭纪地层发育特征及其代表性化石。

三、二叠纪

(一)实习内容

预习晚古生代地史二叠纪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了解华南、华北地区二叠系发育特征,掌握二叠纪重要标准化石。

2.了解中国东部二叠纪古地理、古构造发展概况。

(三)实习内容

1.结合标准剖面观察二叠纪重要化石,从而掌握二叠纪生物面貌及主要标准化石。

2.对照所给各地二叠系剖面的文字资料,阅读华南二叠纪沉积示意剖面图,用色笔按规定颜色填绘各种岩相内容。

实习八中生代化石、地层标本及读图

一、三叠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中生代地史三叠系一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了解三叠纪生物界总貌及主要生物门类的标准化石。

2.阅读岩相古地理图,了解中国东部三叠纪的构造古地理格局。

(三)实习内容

1.结合中国东部北方和南方的标准剖面图观察标准化石。

2.了解中国三叠纪植物分区、各植物群的代表分子及其与古气候的关系(温带区、热带、亚热带区)。

3.通过对贵州贞丰剖面的分析,结合华南地区三叠纪沉积示意图,总结华南地区由西向东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变化情况。

4.阅读中国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图;了解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古构造格局的巨大影响及中国东部华南早、中三叠世由西向东岩相的变化规律(以川、黔、桂、滇东及闽浙一带为主)。

二、侏罗纪、白垩纪

(一)预习内容

预习中生代地史侏罗纪和白垩纪两节有关内容。

(二)实习要求

1.了解侏罗、白垩纪生物界总貌、陆生生物分区概况、生物组合特征及侏罗、白垩纪主要生物门类的标准化石。

2.阅读岩相古地理图,了解中国东部侏罗、白垩纪构造古地理格局。

(三)实习内容

1.结合辽西、四川、滇中侏罗、白垩系标准剖面观察标准化石,了解侏罗、白垩纪陆生生物组合特征及其所产层位与时代。

2.对比辽西和滇川盆地的生物面貌、沉积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3.根据辽西侏罗、白垩纪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关系、岩浆活动及地层厚度,分析该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古地理特征。

4.结合四川侏罗系剖面、滇中白垩系剖面,了解其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组合、接触关系及地层厚度,分析该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古地理特征。

5.阅读侏罗、白垩纪岩相古地理图,了解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的影响。

6.分析东部火山活动带和西部大型内陆盆地的沉积特征、发展演化情况及其与矿产的关系。

(四)课外作业

实习九新生代化石、地层标本及读图

一、预习内容

预习新生代地史有关章节。

二、实习要求

1.读中国早第三纪岩相古地理图,掌握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气候分带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并与中国西部作比较。

2.连续阅读中国中、新生代各纪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东部地史发展的影响。

3.通过观察化石(图片及模型)了解新生代生物群特征。

三、实习内容

试绘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中国电影史》课程学习大纲(含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doc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695002 课程类型:任意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0 实验(上机)学时:无学分:2.0 适用对象:无限制 先修课程:无要求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产业。学习《中国电影史》是了解中国电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中国电影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影片有着极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如《神女》、《春蚕》、《马路天使》、《小城之春》、《我这一辈子》、《农奴》、《林家铺子》、《祝福》、《巴山夜雨》、《骆驼祥子》、《黄土地》等,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影片知之甚少,学习《中国电影史》可以弥补这样一个缺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另外中国电影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历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教材,这类影片有很多,如《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壮志凌云》、《松花江上》、《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征北战》、《红旗谱》、《于无声处》、《芙蓉镇》、《西安事变》、《开国大典》等等。学习《中国电影史》也可以了解中国电影产业、电影事业走过的百余年艰辛曲折的历程以及中国电影人的执着追求,从而对发展现在的电影产业乃至于整个文化产业有所借鉴。 概括地说,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经典影片,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中国电影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

上篇为早期中国电影,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创作、30年代以后兴起的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战后中国民营电影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中国电影产业草创时期的发展经历、早期电影人的杰出贡献和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影片。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左翼电影运动兴起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对以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侧重于讲述战争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破坏,以及具有正义感的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第四部分着重介绍战后中国民营电影业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重新崛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下篇为新中国电影,又分为三个部分:“文革”前的“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独特的电影现象、“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电影。第一部分既重点介绍“十七年”电影的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政治因素对电影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充分展示“十七年”中国电影创作的成就和电影人的风采。第二部分重点说明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摧残以及应如何正确看待“文革”时期的电影创作。第三部分重点介绍新时期中国电影人的新的探索以及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本门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并适当安排观看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以结合教学对象的要求灵活调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给学生提供各个时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品的名录,以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外选择观看。本门课的考核方式为课堂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大纲(2014新版)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编码:3073009223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总学分: 2 总学时:32 (讲课28,实验4) 课程英文名称: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智能化检测与控制中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实用技术,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学习图像处理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了解图像处理的概念及图像处理系统组成。 2.掌握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灰度变换和空间滤波的各种方法。 3.了解图像变换,主要是离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原理及性质。 4.理解图像复原与重建技术中空间域和频域滤波的各种方法。 5. 理解解彩色图像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处理方法。 6. 了解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 7. 了解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了解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重点难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步骤和图像处理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构成。 1.1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1.2 数字图像处理的起源

1.3.1 伽马射线成像 1.3.2 X射线成像 1.3.3 紫外波段成像 1.3.4 可见光及红外波段成像 1.3.5 微波波段成像 1.3.6 无线电波成像 1.3.7 使用其他成像方式的例子 1.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1.5 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数字图像基础(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感知要素;了解几种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掌握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图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掌握像素间的联系的概念;了解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常用数学工具。 重点难点:要求重点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及图像中像素的联系。 2.1 视觉感知要素(1学时) 2.1.1 人眼的构造 2.1.2 眼镜中图像的形成 2.1.3 亮度适应和辨别 2.2 光和电磁波谱 2.3 图像感知和获取(1学时) 2.3.1 用单个传感器获取图像 2.3.2 用条带传感器获取图像 2.3.3 用传感器阵列获取图像 2.3.4 简单的图像形成模型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1学时) 2.4.1 取样和量化的基本概念 2.4.2 数字图像表示 2.4.3 空间和灰度级分辨率 2.4.4 图像内插 2.5 像素间的一些基本关系(1学时) 2.5.1 相邻像素 2.5.2 临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2.5.3 距离度量 2.6 数字图像处理中所用数学工具的介绍 2.6.1 阵列与矩阵操作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五号黑体)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The history of World and China movie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36 学分:2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 电影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结构、技术体系和文化产品)。换言之,电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成分,而且也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一组成分。任何一种电影史的定义都应承认,电影的发展包含了电影作为特殊技术体系的变革、电影作为视听再现系统的变革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机构的变革。本课程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从发展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重点透视外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本课程学时安排为140学时,考试时间不计入内。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经典片段评析观摩。同时,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中外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片笔记。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精讲细评,深入讨论、准确掌握。首先厘清中外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讲解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和课外小论文写作,促使学生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中外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宏观的电影史识。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特性、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电影史的分期。 1.1 教学内容:视觉文化时代

人工智能导论——面向人文社科专业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导论——面向人文社科专业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浪潮来袭,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什么是人工智能?它能做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取代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工智能课程也走入更多专业的课堂,”X+人工智能“蔚然成风。课程用通俗的语言为非专业同学讲解人工智能思想和方法,是一门零门槛的通识课程。 课程概述 人类在经过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将进入智能化社会,各国政府也都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和国家战略。可以预见,在未来,人工智能方法不再是专业知识,而是通识知识、必备知识。 本课程有以下特点: 首先,从内容设计上,主要考虑内容的广度。课程以专题形式介绍知识表示、知识图谱、自动推理、搜索技术、群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基本涵盖了人工智能学科诞生以来各个时期主流的研究方法。在课程的最后,我们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方法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应用,让同学们对学科发展态势有更直观的理解。 其次,从授课方式上,主要以科普常识、介绍方法论为主。课程面向文科专业学生,以扩展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为主旨,尽量避免使用公式、代码讲解。课程中,我们通过简单、常见的例子来讲解核心思想,如:在“自动推理”中我们介绍“红楼梦人物关系推理”;在搜索技术中介绍“农夫过河”、“游戏追逐”问题,在机器学习中我们介绍“性别分类”、“手写数字识别”、“地名识别”等例子。在深度学习部分,结合最新的科研进展,介绍近期人工智能方法的前沿。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可听性。 授课目标 本课程科普人工智能的学科脉络,深入浅出介绍人工智能基本方法论和前沿进展。使学生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掌握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拓宽学科视野。为今后从事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章绪论 1.1 人工智能的概念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 教学大纲 【说明】本课是为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较大的发展阶段:1986-1948年,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初期;1949—19 76年为“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电影,1977年以来中国电影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中国电影发展的史的脉络。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讲解法和多媒体手段。 本课程2课时/周,教学36周,共72学时。 【本文】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萌芽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影进入我国后与传统的戏曲相融合形成了“影戏”特点。 内容要点:第一节摄制中国影片的尝试 第二节郑正秋和我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二章在混乱中发展 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虽然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我国的电影事业还主要掌握在买办资产阶级和投机商人手里,电影创作仍渗透了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 内容要点:第一节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 第二节联华公司的《古都春梦》和《野草闲花》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2课时 第三章左翼电影运动的开始及其成就 教学目的:党领导了中国的电影文化运动。中国电影创作形成了一个转变过渡时期。介绍夏衍、阳翰笙、沈西苓、郑正秋的电影创作。 内容要点:第一节明星影片公司的进步影片 第二节联华公司的进步影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6课时 第四章徘徊摇摆中的中国电影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影发展的曲折性。红军在长征途中,文化上的反“围剿”。 内容要点:第一节蔡楚生的《渔光曲》和《新女性》 第二节四部反帝反封建影片的拍摄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电脑、VCD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五章国防电影运动 教学目的: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电影界开展了抗日民主运动。了解“国防电影”的意义,代表作。 内容要点:第一节袁牧之与《马路天使》 第二节蔡楚生与《迷途的羔羊》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英文名称:Computer Vision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模块】工作技能 【课程编号】080504301305 【课程类别】选修 【学时数】68 (理论51 实践17 )【学分数】3.5 一、课程描述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 1、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掌握基本的图像分割、特征检测、聚类及分类算法,理解相机模型以及相机标定方法,学会利用已有相关算法,使用OpenCV进行相关视觉应用的开发。 2、修读要求 计算机视觉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新课,和研究前沿结合的比较紧密,需要学生具有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线性代和概率论方面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主要内容: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历史等相关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及学习的内容。 (二)第二章图像形成 1、主要内容:几何基元和变换,光度测定学的图像形成,数字摄像机。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相机镜头的物理特性对图像形成过程的影响,掌握3D到2D的投影变换,掌握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概念。 3、重点、难点: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标定。 (三)第三章图像处理 1、主要内容:点算子,线性滤波器,其他邻域算子,傅里叶变换,几何变换等。 2、教学要求:掌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相关的基本内容,包括空间域的图像处理及频率域的图像处理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 (四)第四章特征检测与匹配 1、主要内容:图像的点与块,图像的边缘,直线。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特征的概念,掌握几种特征(点、块、边缘、直线)的检测方法,了解特征匹配的在图像拼接及相机标定等方面的应用。 3、重点、难点:几种特征描述子的生成过程。 (五)第五章图像分割 1、主要内容:活动轮廓,基于区域的分割。 2、教学要求:掌握几种流行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基本的阈值方法,活动轮廓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 (六)第六章基于特征的配准 1、主要内容:基于2D和3D特征的配准,姿态估计,几何内参标定。

《测绘学概论》教学大纲

《测绘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了解测绘学有哪些主要内容,要学习哪些理论和技术,它有怎样的学科地位和社会作用,对测绘学有个概括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测绘专业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测绘专业的信心,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从思想认识上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以通俗的语言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作科普性质的讲授。熟悉测绘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当代测绘学的基本内容、基础理论和最新技术发展,重点掌握测绘学的学科分类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总论 内容:1.1 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1.2 测绘学的历史发展 1.3 测绘学的学科分类 1.4 测绘学的现代发展 1.5 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 重点讲授: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类,测绘学的现代概念和内涵。第2章大地测量学 内容:2.1 概述 2.2 大地测量系统与参考框架 2.3 实用大地测量学 2.4 椭球面大地测量学 2.5 物理大地测量学 2.6 卫星大地测量学 2.7 我国近五十年大地测量的进展 重点讲授:大地测量学的概念、基本任务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分支学科及它们的任务和方法。 第3章摄影测量学 内容:3.1 概述 3.2 摄影测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3.3 平面摄影测量与立体摄影测量 3.4 空中三角测量与数字地面模型 3.5 数字摄影测量 3.6 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 3.7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 重点讲授:摄影测量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数字摄影测量。 第4章地图制图学

内容:4.1 地图的基本概念 4.2 地图的数学基础 4.3 地图符号系统 4.4 普通地图编制 4.5 专题地图编制 4.6 卫星影像地图编制 4.7 地图集编制 4. 8 电子地图 4.9 空间信息可视化 4.10 地图的应用 4.11 地图制图学的发展趋势 重点讲授:地图的特性、内容和分类,地图的编制过程,地图的应用。 第5章工程测量学 内容:5.1 概述 5.2 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工作 5.3 工程测量的仪器和方法 5.4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5.5 施工放样与设备安装测量 5.6 工程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 5.7 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展望 重点讲授:工程测量的概念、仪器和方法,工程测量的现代发展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第6章海洋测绘 内容:6.1 概述 6.2 海洋测绘学科内容 6.3 海洋测绘的主要手段 第7章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 内容:7.1 概述 7.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7.3 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应用 重点讲授:定位与导航的概念,几种定位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GPS的应用。第8章遥感科学与技术 内容:8.1 遥感的概念 8.2 遥感的电磁波谱 8.3 遥感信息获取 8.4 遥感信息传输与预处理 8.5 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8.6 遥感技术的应用 8.7 我国航天航空遥感的主要成就 8.8 遥感对地观测的发展前景 重点讲授:遥感的概念,主要的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的发展前景。 第9章地理信息系统 内容:9.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9.2 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构成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41fx05课程性质:必修学分:2 总学时:54 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先修课程:影视作品赏析、剧本写作、摄影摄像基础 一、课程介绍 《中外电影史》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扩展学生认知电影的发展历程,要求对中外电影流派与发展详尽的讲解,并着重通过经典电影的赏析与评论,来培养学生电影欣赏水平与评价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审美与批判情趣的积累。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了解中外电影历史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风格与特点,通过不同国家的经典代表作品赏析来扩展学生对中外电影的鉴赏能力,并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镜头感与创作能力。 2、培养学生电影赏析的审美情趣,这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编导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尽量注重对学生对国内外电影流派与先锋导演的剖析,以便为今后的专业编导打下卓越的审美与镜头表达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世界电影史 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地下咖啡厅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短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由此也开启了电影的纪实主义风格,是电影纪录片的先驱。《工厂大门》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他们倾向自然、模拟现实,是再现主义。 2. 乔治.梅里爱(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是《月球旅行记》、《贵妇人的失踪》,开启了摄影棚、科幻电影的先河,是电影故事片的先驱。梅里爱是幻想主义、浪漫主义;他倾向技术、改变现实、是表现主义。

3.1903年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鲍特创造性地发明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剪辑。 4.格里菲斯,对早期美国电影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奠定了好莱坞的流畅剪辑基础。代表作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最后一分钟剪辑”的发明者。 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镜头”而不是以“场面”作为影片结构基础的“电影叙事语言”,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 第二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1928年) 欧洲第一次电影运动 20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多种思想、艺术流派在欧美兴起,由于这些思想、艺术流派共同特征是:颠覆传统价值观念,主张个性自由抒发,重视对“心理现实”的认知和表达,并大多具有“非理性”的特点,因此,它们被后世统称为“现代主义”思潮。 上述思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波及到了电影创作中,并主要体现在以下流派及其代表作当中: “第七艺术”:电影是继绘画、建筑、雕塑、诗歌、音乐、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 法国印象主义: 路易.德吕克《洪水》、阿贝尔.冈斯《车轮》。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H0404X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有关专业 课程性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学位课﹚ 主讲教师: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蔡自兴教授 总学时:40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涉及自主智能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与软件系统、物理机器、传感器和驱动器有关,常以机器人或自主飞行器作为例子加以介绍。一个智能系统必须感知它的环境,与其它Agent和人类交互作用,并作用于环境,以完成指定的任务。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 此外,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某种合适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给定的问题,并能够选择适当的实现方法。 二.课程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的主要讲授内容如下: 1.叙述人工智能和智能系统的概况,列举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2.研究传统人工智能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搜索推理技术,包括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语义网络法、盲目搜索、启发式搜索、规则演绎算法和产生式系统等。 3.讨论高级知识推理,涉及非单调推理、时序推理、和各种不确定推理方法。 4.探讨人工智能的新研究领域,初步阐述计算智能的基本知识,包含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诸内容。 5.比较详细地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自动规划、Agent、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等。对于应用内容,根据学时,有选择地进行讲授。 6.评述近年来人工智能的争论,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 以上内容反映了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大纲

目录 《影视剧改编》073029 (1) 《中国古代文学》073037 (10) 《电影理论A》073046 (16) 《戏剧文本分析》073055 (17) 《影视剧作1》073057 (20) 《影视剧作2》073058 (22) 《影视剧作3》073059 (24) 《影视剧作4》073060 (26) 《影视剧作5》073061 (29) 《影视剧作6》073062 (30) 《电视文案1》073063 (32) 《电视文案2》073064 (35) 《非虚构类短片创作》073071 (37) 《虚构类短片创作1》073072 (38) 《虚构类短片创作2》073073 (40) 《电视剧原理》073075 (41) 《中国电视剧史》073076 (43) 《外国电视剧》073077 (46)

《影视剧改编》073029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73029 英文名称:Adaptation of film and teleplay 授课对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开课学期: 6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影视剧作 教学方式:讲授、读片(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对比分析)、课堂讨论相结合。 课程简介:影视剧改编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结合中外影视剧改编作品的实例,讲授影视剧改编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主要方法,对古今中外各种叙事性文体(如小说、戏剧、戏曲、叙事性散文和叙事诗)的影视剧改编个案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另外还可根据影视剧改编作品的发展现状适当增加网络作品的改编和“红色经典”的改编等内容。本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影视编剧技巧和具备了古今中外文学的基本修养之后必修的一门关于影视剧再创作的实用方法论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再创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应通过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原著与其影视剧改编作品的对比剖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改编原则和一些实用有效的改编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指导学生的具体改编实践,使学生的影视剧改编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影视剧改编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教师对典型的影视剧改编作品进行精细独到的剖析和总结,要求学生结合课程需要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观摩相关的影视剧改编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影视改编的挑战性、改编对象的选择(2学时) 重点内容:文学与影视剧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的差异 第二章影视改编的基本原则(2学时) 重点内容:相似性、整体性、典型化、影视化 第三章忠实与改造——影视改编尺度的把握(4学时) 重点内容:当代性、独创性 第四章影视改编的基本方式(4学时) 重点内容:移植式、近似式、注释式等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课程编号:1223523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模式识别 总学分:2.5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通讯、多媒体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基本的处理技术,了解与各个处理技术相关的应用领域。 2.教学要求 根据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采用讲授实验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线索清晰,注意适当介绍本学科前沿及当前应用领域中有关的热门问题。 实验是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完成规定的实验并认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内容 1 概论(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内容,图像处理的发展历史、现状。 掌握:图像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内容;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相关应用 (2)教学内容 ①数字图像处理及其特点。(重点) ②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③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④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 2数字图像处理基础(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图像数字化设备,色度学基础 掌握:图像数字化技术(采样、量化);数字图像的类型和文件格式;数字图像的颜色模型(RGB模型和HIS模型) (2)教学内容 ①图像数字化技术。 ②数字图像类型和文件格式。 ③色度学基础与颜色模型。(重点、难点) 3Matlab图像编程基础(3学时)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数字图像程序设计的各种方法。 掌握:Matlab中各种图像处理的函数。 (2)教学内容 ①Matlab 概述。 ②Matlab图像的代数运算函数。 ③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重点) ④Matlab图像程序设计。(难点、重点)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48 学分数:3分 一、课程的性质:《影视鉴赏》是一门美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课范畴。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员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为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既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衔接关系,又要注意在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2、除按规定统一在课堂上观看中外经典电影外,学员应尽可能多看中外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作品。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辅导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启发式、多组织课堂讨论,以搞出本课程的教学特色。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在备课中,熟悉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安排好授课计划。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和设计练习,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注重有代表性、典型性、具有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作为一门美育课,本课程与艺术欣赏课程是点与面的关系。艺术修养为本课程提供了艺术特征、鉴赏方法等,加深了学员们对本课程的理解;美学原理为分析影视艺术现象及作品等提供观点与方法上的参考,使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理论性;艺术欣赏为本课程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铺垫。 六、教学参考书: 1、文字主教材:李含侠主编《影视鉴赏》 2、文字辅助教材:杨晓林主编《影视鉴赏》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2/2 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课程简介 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 《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

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第二章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研究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对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难点是“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启蒙。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新闻纪录影片的兴起和纪录风格的开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世界纪录电影三巨匠(帕尔.罗伦兹,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斯.伊文斯)的生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教学时数4) 教学目的: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难点是专题片创作的理论,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专题片创作的理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难点是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

《计算机视觉与图象处理》.

视觉检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MI420 2 、课程名称(中/ 英文):视觉检测技术基础/ Foundation of visual measurement technique 3、学时/ 学分:27/1.5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5、面向对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 6、开课院(系)、教研室: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系自动检测技术研究所 7、教材、教学参考书:自编讲义 《机器视觉》,贾云得著,科学出版社,2000 《计算机视 觉》,马颂德著,科学出版社,1997 《图像工程》,章毓晋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视觉检测基础》是电子信息学院仪器系四年级本科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基本原理,每个组成部分如何选择设计,掌握相应的图像处理方法,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增强感性认识,为以后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解决的思想,并能实际运用。 三、本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 基本要求 《视觉检测基础》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应当主要立足于对学生知识的普及,主要讲述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组成、设计、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课堂讲述为主,讲述中应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处理过程及算法,并辅以实验手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视觉检测技术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 2. 教学内容 (1) 课堂教学部分 第一讲计算机视觉概述 一、什么是计算机视觉 二、计算机视觉的应用 三、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内容 1 、主要研究内容 2 、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二讲成像原理与系统 一、成像几何基础 1、透视投影 2、正交投影 二、输入设备 1 、镜头 2 、摄像机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235042 总学时:32学时(讲课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 预修要求: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有关专业重要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模块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初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人工智能的研究论题包括计算机视觉、规划与行动、多Agent系统、语音识别、自动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等。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是通用和专用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问题求解和搜索算法,以及计算智能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论题的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还提供一套工具以解决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工具包括启发式搜索和规划算法,知识表示和推理形式,机器学习技术,语音和语言理解方法,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其中的重要工具解决给定问题的基本方法。大纲的使用说明: 通过适当调节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减少有关章节学时和增加专家系统这一章的学时,本大纲亦可作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了解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 本章讲授要点:在介绍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涉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计算机视觉教学大纲彭绍武

《计算机视觉》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5336 总学时:48理论课学时:32实验课学时:16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面向软件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方向课,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学习完整的计算机视觉基础理论。要求学生熟悉数字信号与多媒体对象、尤其是图像的处理方法。建议选修、非必要的前置课程可包括:数字媒体处理技术,图形图像智能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目的 计算机视觉是当前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程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打开一扇大门。课程还通过经典文献阅读、经典算法与应用的验证,锻炼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习与探索能力。教学基本要求 计算机视觉的知识点及涉及相关领域较多,实践与应用性强。教师讲解应该把握住每个专题的核心脉络与目标,讲解清楚代表性模型、方法的原理与思路,并结合典型应用,让学生在了解知识域内的基本问题后,能顺利衔接到相关的实践验证环节。 三、课程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相关专业 四、课程教学内容 1.计算机视觉理论基础与框架3学时 a)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 b)视觉悖论与计算机视觉的难点 c)计算机视觉框架 表达与建模,计算与求解,实现 d)计算机视觉应用 2.视觉中的局部特征6学时 a)特征检测与描述子 b)常见的形状、方向梯度和色彩纹理的特征

ShapeContext,SIFT;简介LSS,SURF,GLOH,HOG,ColorMoments等。 c)实时应用中的快速特征 FAST,BRIEF,OBR d)3D特征简介 e)特征匹配及相关问题 野点去除;距离定义(NNDR);ROC曲线与正确/错误率;RANSAC 3.物体识别简介3学时 a)视觉模型:产生式模型,描述式模型,判别式模型 b)基于匹配的实例识别 c)基于词袋的类别识别 4.几何配准与运动结构6学时 a)立体视觉与几何原理 b)姿态估计(外标定)与摄像机标定(几何参数内标定) c)基于特征序列的运动到结构恢复(SFM) d)光束平差法(BundleAdjuctment) e)稠密运动估计(光流,KLT) f)增强现实应用 5.立体对应与3D重建7学时 a)极线几何 b)稠密与稀疏对应 c)深度计算 d)点云、体与表面重建 6.基于视觉的SLAM 7学时 a)从SFM、PTAM到v-SLAM的演进与对比 b)典型v-SLAM算法的架构分析 c)闭环与全局优化 d)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MU数据融合 e)重建后的3D分割、识别与场景理解问题 五、实践教学内容 1.局部特征检测与匹配4学时 2.手机摄像头标定与AR应用设计4学时 3.基于PCL的点云数据处理4学时 4.基于ORB-SLAM的物体扫描4学时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影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Films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6 (三周课程)学分: 2 适用对象:新闻学专业本13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电影发展史》是新闻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总共两个专题《世界电影发展概况》、《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三个周次,分为《世界电影发展概况》、《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两个专题。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电影发展史》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将讨论法、经典片段评析观摩法相结合。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电影发展史》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 段 章 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 它 小 计 1 绪论 2 PPT 视频 2 世界电影发展概况 2 PPT 视频 3 美国好莱坞系统的 建立 2 PPT 视频 合计 6 6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与《影视艺术》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关系,旨在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评析。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曹毅梅,《新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世界电影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八)说明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 考核形式:开卷考查。 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10%,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 三、教学内容纲要

计算机视觉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视觉 课程编码:M510021 课程学分:3 适用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计算机视觉 Computer Vision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研究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认知三维环境信息的能力。计算机视觉是以图象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概率统计分析、计算几何、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理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视觉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计算机视觉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计算机视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视觉的一些典型应用,初步具有设计、实现计算机视觉中比较简单的算法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从事该方向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计算机视觉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如下: 1、教学基本内容 (一)计算机视觉概述: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和应用,计 算机视觉的现状。 (二)摄像机成像原理及针孔摄像机成像模型。 (三)射影几何的基本介绍及几何元素的数学表达方法。 (四)多视几何理论,包括单视几何中的射影测量、两视几何中的外极几何的基 本概念、基本矩阵、本质矩阵的理论推导及其含义。 (五)立体视觉方法。使用双摄像机得到的图像恢复三维物体深度信息的方法, 包括直接重建和分层重建理论。 (六)视觉系统的标定,包括3D标定模板下的Tsai标定算法、2D标定模板下的 张正友标定算法、基于圆的标定算法、1D张正友标定算法、基于Kruppa方程的自标定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计算机视觉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面给出,具体要求如下: (一)计算机视觉概述 1.理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前景及发展现状。 (二)摄像机成像 掌握针孔摄像机成像模型。 (三)射影几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