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点集拓扑学》第5章 §5.2 可分空间

《点集拓扑学》第5章 §5.2 可分空间

《点集拓扑学》第5章 §5.2 可分空间
《点集拓扑学》第5章 §5.2 可分空间

§5.2可分空间

本节重点:

掌握可分空间的定义及可分空间与第二可数性公理空间的关系,与度量空间的关系;

掌握稠密子集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5.2.l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D X.如果D的闭包等于整个拓扑空间X,即=X,

都是连续映射.如果就

=(

=(

则根据映射都是U

意一个y∈U∩D,我们有,

f(y)=g(y)∈,矛盾.

我们也希望讨论有着较少“点数”稠密子集的拓扑空间,例如具有有限稠密点集的拓扑空间.但这类拓扑空间比较简单,大部分我们感兴趣的拓扑空间都不是这种情形,讨论起来意思不大.例如一个度量空间如果有一个有限的稠密子集的话,那么这个空间一定就是一个离散空间.相反,后继的讨论表明,许多重要的拓扑空间都有可数稠密子集.

定义5.2.2 设X是一个拓扑空间.如果X中有一个可数稠密子集,则称X是一个可分空间.

定理5.2.2 每一个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都是可分空间.

证明设X是一个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B是它的一个可数基.在B中的每一个

非空元素B中任意取定一个点∈B.令

D={|B∈B,B≠}

维欧氏空间中的每一个子空间(包括它自己)都是可分空间.

}∪{T*)

单点集{∞}是(X*,T*)中的一个稠密子集.

(2)(X*,T *)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当且仅当(X,T)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

事实上,B是(X,T)的基当且仅当B*={B∪{∞}|B∈B}是(X*,T*)的一个基,而B 与B*有相同的基数则是显然的.

(3)(X,T)是(X*,T*)的一个子空间.因为T*T.

根据这三个论断,我们可有以下两个结论:

(A)可分空间可以不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因为如果任意选取一个不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空间(X,T),我们便能得到一个不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可分空间(X*,T *).

(B)可分空间的子空间可以不是可分空间.因为如果选取(X,T)为一个不是可分的空间,我们便能得到一个可分空间(X*,T *)以(X,T)为它的一个子空间.

(对X加上一个点后得到的空间就是这么神奇)

定理5.2.4 每一个可分的度量空间都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

证明(略)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 理论界2010第2期□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 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 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 192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又称隐域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和不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例如,由于岩石组成、地形起伏、地质构造等所引起的大的山地、高原、平原等都是典型的非地带性自然综合体;又如,在母岩、地形、排水条件等非地带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隐域土,虽与一定的生物气候条件相联系,但其形成和分布都不受生物气候地带的严格制约。同样,受局部地形或土壤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隐域植被,可分布在不同的植被地带内,夹杂在显域植被中间,不形成独立的植被地带。 ●非地带性因素有哪些 解析:总的来说,非地带性因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1.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2.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3.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又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4.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5.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6.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7.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等活动都可以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等。 ●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有何关系 解析:两类因素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各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不同收入和社会地住的人开始不断分离、各自聚集,原来混居的人们开始分别属于不同地段的住宅区域内。这一现状与住房的货币化改革密切相关。文章从政府的政策变化、土地区位的优劣、城市居民的阶层分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收入分异;社会分层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消费类型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出现种种分化,在城市地域空间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居住区的地域分异Ⅲ。 空间居住分异,从人文生态学角度解释,是由于居民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及文化背景差异产生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区,其实质是社会分层在居住空间地域上的反映。也有学者认为居住分异是指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家庭结构、择居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居住水平和居住区位的差异,在空间形态上形成面积不同、景观相异、相互隔离且具有连续性发展趋势的同质化居住区体系,形成城市景观中的空间“马赛克”现象。另有学者认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指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特性的居民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本文拟对空间居住分异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以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的制订。 一、我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基本现状 我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由来已久。封建社会时期受礼制思想和阶级对立的影响,就有分区而居的传统。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等级森严,这一特征在住宅制度上必然反映出来:等级分明,不能僭越。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社会,人们的住房获得及居住空间模式带有强烈的国家再分配和“单位社区”的特点,基本上是同一行业、同一单位的人居住在一起,周围的邻居也往往都是单位的同事。住房供给被纳入到国家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体系,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居住分异。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依然是十分明显的,只不过是按照不同的“单位”地域被重新诠释了。 1988年后国家进行了住房体制改革,一个基本的方向是住房建设投资改变为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1998年,国务院对住房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住房货币分配最终过渡到商品房制度。随之,住宅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随着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大,在居住空间上逐渐形成了以环境较好的高档商品住宅区为代表的高收入区,以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小区为主的中低收入居住区,以及以旧城衰败的单位制住宅和政府新建廉租房为代表的低收入区。 中国城市在居住空间上的新型分异正在迅速形成并扩大,分异状况日益明显,单体均质而整体异质的社会空间正日渐成为中国城市的典型特征。

上海地理等级考 模块一 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高考真题)

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带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

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2014(十九)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在地里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47.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48.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4分) 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为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49.以C地所在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分) 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2013(二十二)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第26卷第8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6No.8 3082010年8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Aug.2010 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张红富1,周生路1※,吴绍华1,李志1,花盛2,李莉2(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3;2.江苏省地产发展中心,南京210024) 摘要:耕地产能核算是耕地分等的深化和延续,对于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耕地分等成果,该文采用耕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结合的产能核算方法,对江苏省耕地产能进行了核算,分析了江苏省省域尺度下耕地产能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规律,并探讨了各因素指标区耕地产能的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江苏省不同层次耕地产能总产分异规律基本一致,总产大小表现出苏北>苏中>苏南的格局,这主要受耕地面积分布格局的影响,因此,耕地面积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未来挖掘耕地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耕地单产分异规律来看,理论单产与可实现单产的空间分异规律基本一致,表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耕地实际单产的分布格局较为复杂,呈现出岛状分布的特点,高值岛出现在里下河平原区;有机质、农业灌排条件和利用系数是影响省域尺度耕地单产的主导因子。通过分析,全面掌握了江苏省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异状况,为区域性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与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各指标区尺度的主导因子有所差异,今后可根据不同指标区的主导影响因子,采取针对措施,以有效提高各指标区的耕地产能。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间变异控制,区域规划,耕地产能,影响因子,江苏省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8.052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8-0308-07 张红富,周生路,吴绍华,等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8):308-314. Zhang Hongfu,Zhou Shenglu,Wu Shaohua,et al.Provincial scale spatial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its impact factors[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8):308-31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作为土地精华的耕地,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威胁巨大。因此区域耕地综合产能核算对于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和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1-2]。 近年来,在耕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对耕地生产潜力核算方法做了很多研究[3-6],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山西省进行试点研究,探讨了光温潜力、自然质量分、利用系数与标准粮之间的关系[7],张凤荣通过审计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为基础预测耕地产能[8],陨文聚等人提出了基于耕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的产能核算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还对耕地产能监测体系进行了研究[1,9],崔永清等人以河北省典型区为例阐述了比较系统的耕地产能核算方法,并对不同县级典型 收稿日期:2009-04-15修订日期:2010-08-1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研究;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 作者简介:张红富(1983-),男,云南弥勒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地评价与土地规划研究工作。南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10093。Email:hf_nju@https://www.doczj.com/doc/ae5429576.html, ※通信作者:周生路(1968-),男,江西大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南京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10093。Email:zhousl@https://www.doczj.com/doc/ae5429576.html, 区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研究[2]。这些研究使得耕地产能核算方法趋于完善,但是对省域尺度上耕地产能核算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对其结果还缺乏深入分析,而省域尺度是国家粮食安全及耕地保护关注的重点,研究省域耕地产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耕地产能核算成果,结合耕地分等数据,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在分析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的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系统分析影响耕地产能空间格局的自然、社会因子,探讨不同因素指标区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对耕地产能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以期为耕地产能提升提供参考,为区域性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与调整提供依据。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介于东经116o18'~121o57',北纬30o45'~35o20'之间,全省土地面积1067.42万km2,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农业利用历史悠久,全省土地开发程度较高,耕地资源自然质量较好,耕地分等将江苏划分为6个二级指标区:太湖平原区、宁镇扬丘陵区、沿江平原区、沿海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徐淮平原区(图1)。 耕地产能包括理论产能、现实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层次,形式上可以用产能单产和总产表示。核算在充分利用耕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耕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的产能核算方法[1],计算得到全省产能数据,以此作为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的数据来源,产能影响因子分

地域分异规律认识

从科学史看地域分异规律认识的发展 丁尧清 地域分异即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刘德生,1986),是自然景观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一般认为这一空间地理规律包括纬度(向)地带性和非纬度(向)地带性两类。其中纬向差异是指因为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而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导致自然综合体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而按经线方向有规律地南北循序更替,它在地表完全平坦、水体分布均匀、陆地按经线对称分布的情况下表现得最为理想;非纬向差异是指因地球内能引发的海陆分布、地形、构造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分异现象,包括因距海远近不同而形成的干湿分异和因山地海拔增加而形成的垂直分异(伍光和,2000)。 人类很早就觉察到地域分异现象,并作了初步的描述。例如古希腊罗马学者划分了热带、温带和寒带,尝试将气候和纬度相关联。成书于公元前300年的《禹贡》,清晰地描绘了自华北平原暖温带到长江下游亚热带自然景观的变化。古代一些旅行家、文人 在作品中对此也曾有生动的描述。 图1 《禹贡》划分的九州土壤图 但是,由德国学者开启的从理性上认识并科学地表述地域分异规律,距今只有100多年。例如李希霍芬(1833—1905)在19世纪中叶提出了自然分异的术语。洪堡(1769-1859)在考察美洲安第斯山脉时,测量了一些地点的海拔高程、气温、经纬度,并对地形、气温、植被、农业状况作了综合的观察分析,描述了植物垂直分布的现象。 一、俄罗斯大平原孕育了自然带学说

俄国土壤学者道库恰耶夫(1846—1903年)以历史发生的观点研究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个因素作用下的成土过程,在1899年发表的《关于自然地带的学说》和1900年发表的《土壤的自然地带》中系统地提出了地带学说。他说:“由于地球与太阳所处的一定位置,由于地球的运转及其球形,使气候、植物和动物在地表上的分布,都按照一定的严密顺序由北向南有规律地排列着,因而使地球上分为一些地带,例如寒带、温带、副热带、赤道带等。但如果成土因子呈带状分布时,那么其成果(土壤)在地球上的分布,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这些地带多多少少与纬度圈是平行的。”道氏以欧亚大陆内部为依据,没有考虑大陆东西岸的情况,也未划分出热带(俄国没有低纬土地),但他指出自然带是一种图式,其完整性在某些地段会发生偏差。 地带学说诞生后,一度遭受猛烈批评,因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偏离纬度的现象。批评伴随着探索,“非地带性”概念应运而生。遗憾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还出现了“经度地带性”概念,并被广泛采用。实质上经度对地域分异并不发挥作用,例如干湿度分异与经度值毫无确定性关系,其界线既不与经线平行,更替方向也不与经线垂直, 因此该概念应予摒弃(伍光和,2000)。 二、全球自然地带图式 1.柯本的气候植被图式和气候系统 因为植被是陆地自然带的典型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表征,于是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植被的空间分布来把握全球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并以气候-植被类型来标志其名称。例如德国气候-植物地理学者柯本力图寻找与主要植被类型界线近于一致的气候界线,并于1918年根据特定植被类型的气候域提出了一个气候分类系统,每种气候都按照规定的温 度和降水量来确定。 图2 6种主要植被的气候域 2.卵形理想大陆 瑞士植物学者H.Brockmann-Jerosch和E.Rübel(1912)根据欧非大陆作出了植被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图式(斯特拉勒,1981;武吉华,2002)。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 是,在一定的区域中,将复杂的自然现象系统化;从地域角度出发,研究地表自然综合体,揭示地域分异规律;探讨不同尺度的综合自然区划,是自然地域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内容: 揭示自然地域分异与组合的基本规律及其形成的物质、能量基础。 探讨自然地域的历史发展演变、空间排序和组合结构。 研究并拟订、阐明自然地域体系划分与合并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确定自然地域界线及其指标以及自然地域单元的综合研究说明。 路线:自然地理学通常从 过程 类型 区域 三个不同角度与层次来研究自然综合体 过程: 历史过程:用历史方法来揭示自然地域的演变、发展和地域分异。 现代过程: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人文的几个方面,其深入研究既揭示了自然地域分异的能量、物质基础,又为地域单元综合研究的提高和深入提供了理论方法基础和翔实的数据与信息。 类型: 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角度对自然综合体的探讨组成了土地系统的综合研究。 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揭示了地域分异与组合的规律,用归纳法自下而上进行自然地域系统研究。 区域: 从区域角度由上而下演绎法观察和研究自然综合体,揭示其地域分异规律,并重视区际间的联系,把区域单元作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来认识。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轨并进、互为补充,是地域单元的深入探讨和综合研究的基础。 意义 科学: 是发展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基础之一。 可为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响应、环境监测系统建立、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生态网络台站部署、定位试验观测资料的分析提供科学的区域框架。 应用实践: 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管理政策分析、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与推广、自然环境的整治和自然保护区选择、改造、规划拟订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对于弄清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背景,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生产,加速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目标: 为国家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域分异是指地球表层某一地段的内部相似性与另一地段内部相似性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足够大时,两个地段就被分辨出来;带有普遍性的地域分异现象和地域有序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最显著的体现是自然地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