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ringBoot学习总结

SpringBoot学习总结

SpringBoot学习总结
SpringBoot学习总结

SpringBoot

区别

Springboot是springMVC的升级版,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可直接学习springBoot,springBoot是伴随着Spring4.0诞生的

SpringBoot的特点

1.化繁为简,简化配置

2.备受关注,是下一代框架

3.微服务的入门级框架(微服务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架构spring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一整套组件,统称为SrpingCloud,,springcloud是建立在springBoot的基础之上的)

4.使编码变得简单,使配置变得简单,使部署变得简单,使监控变得简单

程序配置

启动类上班必须有@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controller类要加@RestController注解,方法上

注解与模板

讲解:

@Controller注解:处理http请求

@RestController注解:Spring4之后新加的注解,等同于返回json注解的@ResponseBody+controller注解的组合注解

@RequestMapping注解:配置url配置

@PathVariable 获取url中的数据

@RequestParam 获取请求参数的值

如果仅仅使用@Controller,返回的字符串就是页面的名称,需要加入srping官方的模板引擎,在

属性配置

application.properties为springboot的默认配置文件,可配置端口server.port=8081可配置项目路径server.context-path=/gril ,访问路径时的路径就变成localhost:8081/gril/controller名称application.yml文件是springboot的另一种配置文件,这种文件可以减少重复值(推荐,注意:冒

在yml文件中自定义属性时,在controller中使用@Value(“${gril}”)

属性映射到bean

创建Gril.java的java文件,类上加@Component和@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gril"),创建private String name;和private Integer age;属性创建get和set方法,获取配置文件前缀是gril 的配置映射到javabean属性中,

在controller中注入这个bean @Autowired Girl gril ;

如果有多个配置文件比如application.yml,application-A.yml和application-B.yml,如果想使用B

数据库操作

JAP(Java Persistence API)定义了一系列对象持久化的标准,目前实现这一规范的产品有hibernate,toplink等

Spring Boot中使用Swagger2构建强大的RESTful API文档

由于Spring Boot能够快速开发、便捷部署等特性,相信有很大一部分Spring Boot 的用户会用来构建RESTful API。而我们构建RESTful API的目的通常都是由于多终端的原因,这些终端会共用很多底层业务逻辑,因此我们会抽象出这样一层来同时服务于多个移动端或者Web前端。

这样一来,我们的RESTful API就有可能要面对多个开发人员或多个开发团队:IOS 开发、Android开发或是Web开发等。为了减少与其他团队平时开发期间的频繁沟通成本,传统做法我们会创建一份RESTful API文档来记录所有接口细节,然而这样的做法有以下几个问题:

?由于接口众多,并且细节复杂(需要考虑不同的HTTP请求类型、HTTP头部信息、HTTP请求内容等),高质量地创建这份文档本身就是件非常吃力的事,下游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修改接口实现的时候都必须同步修改接口文档,而文档与代码又处于两个不同的媒介,除非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不然很容易导致不一致现象。

为了解决上面这样的问题,本文将介绍RESTful API的重磅好伙伴Swagger2,它可以轻松的整合到Spring Boot中,并与Spring MVC程序配合组织出强大RESTful API文档。它既可以减少我们创建文档的工作量,同时说明内容又整合入实现代码中,让维护文档和修改代码整合为一体,可以让我们在修改代码逻辑的同时方便的修改文档说明。另外Swagger2也提供了强大的页面测试功能来调试每个RESTful API。具体效果如下图所示:

下面来具体介绍,如果在Spring Boot中使用Swagger2。首先,我们需要一个Spring Boot实现的RESTful API工程

添加Swagger2依赖

在pom.xml中加入Swagger2的依赖

创建Swagger2配置类

在Application.java同级创建Swagger2的配置类Swagger2。

如上代码所示,通过@Configuration注解,让Spring来加载该类配置。再通过@EnableSwagger2注解来启用Swagger2。

再通过createRestApi函数创建Docket的Bean之后,apiInfo()用来创建该Api 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会展现在文档页面中)。select()函数返回一个ApiSelectorBuilder实例用来控制哪些接口暴露给Swagger来展现,本例采用指定扫描的包路径来定义,Swagger会扫描该包下所有Controller定义的API,并产生文档内容(除了被@ApiIgnore指定的请求)。

添加文档内容

在完成了上述配置后,其实已经可以生产文档内容,但是这样的文档主要针对请求本身,而描述主要来源于函数等命名产生,对用户并不友好,我们通常需要自己增加一些说明来丰富文档内容。如下所示,我们通过@ApiOperation注解来给API增加说明、通过@ApiImplicitParams、@ApiImplicitParam注解来给参数增加说明。

完成上述代码添加上,启动Spring Boot程序,访问:

http://localhost:8080/swagger-ui.html

。就能看到前文所展示的RESTful API的页面。我们可以再点开具体的API请求,以POST类型的/users请求为例,可找到上述代码中我们配置的Notes信息以及参数user的描述信息,如下图所示。

API文档访问与调试

在上图请求的页面中,我们看到user的Value是个输入框?是的,Swagger除了查看接口功能外,还提供了调试测试功能,我们可以点击上图中右侧的Model Schema(黄色区域:它指明了User的数据结构),此时Value中就有了user

对象的模板,我们只需要稍适修改,点击下方“Try it out!”按钮,即可完成了一次请求调用!

此时,你也可以通过几个GET请求来验证之前的POST请求是否正确。

相比为这些接口编写文档的工作,我们增加的配置内容是非常少而且精简的,对于原有代码的侵入也在忍受范围之内。因此,在构建RESTful API的同时,加入swagger来对API文档进行管理,是个不错的选择。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e5309515.html,/p/8033ef83a8ed

个人理解:RESTful API也就是一个可以脱离前端配合而调试接口的方法列表,可输入参数,调用接口,看到返回结果

发展经济学讲义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n o m i c s 《发展经济学》讲义 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 [美]Debraj ray着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1版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 孙建军副教授博士 目录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 第三讲经济增长 第四讲新增长理论 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 第六讲经济不平等 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 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 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十讲农村和城市 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 第十二讲土地 第十三讲劳动 第十四讲信贷 第十五讲保险 第十六讲国际贸易 第十七讲贸易政策 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 序言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 一、两个定义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 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 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精选-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根据老师所划重点制作的精简版仅作为进行教材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5×6’ 二、简答题4×10’ 三、论述题2×30’ 说明:1、不考模型2、边看书边补充,资料有局限性。 一、第1、2章综合(名词解释) 李约瑟之谜: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十分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2、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至今尚无定论。 马尔萨斯陷阱: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国家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居民的平均社会福利水平却是在下降,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平均社会福利下降同时出现的现象 人口转型: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人口红利:针对第二阶段后半段,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裕,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第三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大题) (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1、保障粮食供给2、提供就业3、缓解贫困4、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的原因? 答: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现代农业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这样劳动力将转移到技术进步率较低但相对价格较高的产业;从需求方面,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弹性小于1,故但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用到非食物产品上,从而降低了食品消费占经济总消费的比例,进而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三)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 答:对农业的过度汲取表现为:实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形成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用于工业的积累。 后果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其次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最后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 我们能逃避的只是逃避的本身—卡夫卡; 我们所恐惧的只是恐惧的本身—罗斯福

发展经济学小论文!!!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评述 简介:本文是对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一书的评述。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脱贫 技术进步 制度机制 一、 主要内容介绍及该书的组织 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可能性,它着重研究贫困特别严重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上的低收入经济体如何才能进入经济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脱贫减困的近期目标和赶上富有的发达经济体的长期目标呢?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发展中经济的视野——脱贫减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是以国家之间非常大的收入不平等为特征的。通过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和苦难是低收入国家的共同目标。而本书也旨在阐述发展中国家在新千年面临的新问题,重点探讨低收入国家追赶高收入经济体的发展问题。该书基本围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构思,具体组织如下: 第一章 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旨在建立全书的理论框架。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社会体制的发展是经济子系统和文化——制度子系统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本书中,考察的是消除当今世界上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之间极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所需的经济发展,如果不考察社会组织和人的价值体系必不可少的重大变化,是无法领悟如此广泛的经济增长的。理解经济变量(诸如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扩张与文化、制度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出一种有利于人均收入增长的社会制度的过程,应该是发展经济学的最终目标。作为达到该目标的第一步,这章提出了一种分析经济、文化和制度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理论框架。 文化——制度 子系统 经济子系统 上图即是一个有关社会体制发展的广义的概念性框架。该图是阐述社会体制如何在经济和文化——制度变量之间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演进的模型。 之后本章又阐述了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方面的因素: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第三节用这种理论框架观察发展中经济,指出,当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禀赋(人口爆炸性增长,土地资源稀缺性加剧)和技术变化的速度缓慢,即所谓的“提出问题”。进而提出其核心思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制度上存在巨大的差距,但这些差距同时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 (价值系统) 制度 (规则) 资源 (生产要素) 技术 (生产函数)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论文的切入点要小,分析最好能透彻,从基本原理的阐述到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最后最好有自己的精到的见解,要一语中的的那种。 1.经济学论文选题应注意前沿性。 2.经济学论文选题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虽然国外经济理论发展比较完善,但如果直接拿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问题很可能无法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状况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状况才能找出研究经济问题的有关变量,从而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3.经济学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国内外有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不计其数,就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正因为同一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创新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具体经济学科相交叉。比如做有关金融学的论文,可以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与金融学前沿相交叉进行问题的研究。各种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与经济问题相交叉也为形成广阔的创新空间提供了可能。 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 前言:这里把经济学论文大致分为十大类,每个大类包含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下面的提示有些可以作为一类论文题,有些也可以作为具体的论文题目,其中的例题是例举了别人写过的论文的题目,并给出他们的论文摘要,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当然,这些论文的分类只能是大致的,因为它们之间有时候是互相联系的,比如:产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资本、国际金融问题都是有联系的,鼓励大家在参考这些题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一、产业经济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 提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例题1: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摘要:近10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章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目前制约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建设布局与区域分布特征,提出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例题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最新发展经济学框架总结

《发展经济学》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要素 一、资本要素 1、资本: ①含义:一种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投入要素之一,主要指物质资本。 ②特点:a投资过程的结果;b代表本期的生产力,并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更代表未来的生产能力;c具有耐用性,即有折旧问题。 2、资本形成: ①概念: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形成一定的资本形式(资本积累),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全过程。资本形成与资本积累两个概念可以通用。 ②来源:一国的资本大部分来源于储蓄。因此,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就要加快资本形成,就必须努力增加储蓄。 ③重要性分析: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形成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当一个社会进入到高收入的现代化阶段后,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降低,综合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的贡献日趋上升;而对正处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形成的贡献很大,综合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很小。这说明资本形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3、资本投资: ①储蓄转化为实际投资的动力:投资需求。 ②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a财政直接分配融资渠道;b银行间接融资渠道;c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d居民直接投资公司融资来源和渠道。 4、资本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仅依赖于投入积累的速度,而且依赖于这些投入的质量、内含的技术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投入。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把实物资本与受过教育的劳动者结合起来,才是一条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二、人力资源要素 1、人力资源 ①概念:人力资源亦称为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②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a促进作用:人口增长加快产生的压力,迫使人们采用新技术,开拓新的生产途径,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并产生规模经济。而且由人口增长带来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能使国家对变化有较高的承受力,对新思想有较强的接受力,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社会的进步。 b阻碍作用。 ③人口政策:(见十三五规划中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报告和分析)

新结构经济学_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第10卷第1期2010年10月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ol 10,No 1 October,2010 新结构经济学 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林毅夫* 摘 要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 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在二战后刚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时,结构主义的观点占主流,认为经济结构外生决定,强调市场失灵及政府在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结构主义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失败,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转而以华盛顿共识为主流,强调政府失灵,片面侧重市场的作用,并且忽视了对结构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并倡导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迁,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所起的作用,以弥补当前发展经济学的不足。 *世界银行。笔者在2009年6月2日到任世界银行一周年时举行的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部第四次资深经济学家研讨会上阐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其缩减版本曾发表于2009年10月19日至20日墨西哥银行举办的 促进经济增长的挑战与战略!研讨会,论文初稿则分别于2009年8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年10月15日在伦敦英国国际发展部,2009年11月5日在开罗大学,2009年11月16日在日本J ETRO 研究院,2009年12月8日在巴黎OE CD 总部,2009年12月20日在韩国发展研究院,2010年1月19日在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研究院(U NU WIDER),2010年1月21日在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研究院等处进行了公开报告和研讨。Celestin M onga 为本文的准备提供了许多帮助;本文也同样获益于Gary Becker,Otaviano Can uto,H a Joon Chang,Lu iz Pereira Da Silva,Augusto de la Torre,C hristian Delvoie,Asli Demirg Kunt,Shantayanan Devarajan,H inh T.Din h,S hahrokh Fardoust,Ariel Fisz bein,Robert Fogel,Alan Gelb,Indermit S.Gill,Ann H arrison,J ames H eckman,Aart K raay,Augu ste Tano Kouam e,Norman V.Loayz a,Fran k J.Lysy,Sh iva S.M akk i,W illiam F.M a 一、引 言 2008年秋季源于美国金融业部门的国际金融危机,无论就其影响的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中幸免于难。2009年,世界经济发生了自二战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萎缩,世界GDP 下降了2.2%,同期世界贸易总额更是以14.4%的惊人速度下降,是8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所受到的最大挫折(World Bank,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

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 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发展经济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4分x5题=20,简答5分x4题=20,计算与说明5分x6题=30,论述15分x2题=30 一.名词解释 短缺点 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极 线性发展阶段论 刘易斯拐点 新型工业化 金融深化 货币化率 黄金律稳态 二元经济 循环积累因果机制 刘易斯拐点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 二.简答题 不发达经济体的共性 新古典增长模型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观点。 世界反贫困战略有哪几种。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倒U理论假说及其成因 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简述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体内容。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主要理论学说及其机制 简述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内容框架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育的现状和推进金融市场深化的主要步骤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宏观发展的推动作用 贫困的恶性循环机制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的评价指标 托达罗模型的经济思想与主要内容 计算和说明 1.存在某一经济,其产出总量为Y,且服从储蓄等于投资的凯恩斯宏观均衡。假定技术不变、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θ、折旧率δ、人口增长率n。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该经济的增长率g与上述经济参数的关系。

答:Y dY g =,Y S s =,I S = dY dK Y K ==θ,k nk I dk δ--= 解得,n s g --=δθ 2)假定该经济体进入人口老龄化期间,人口增长率为-0.1%,折旧率为0.5%,为保证增长率维持在3-5%的平稳区间,则储蓄率s 与资本/产出比率θ的比值应保持在什么水平。 答:3.4-5.4% 2. 考虑一个二元经济(如下图),OL 表示总人口,A MP 和I MP 分别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边际生产率。其中,现代产业的制度工资是LN ,传统产业的制度工资是OC 。根据二元结构转化的有关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现代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在制度保障下,执行工资LN ,就业规模为HL 。 2) 传统产业的就业规模如何确定,并用图中记号标明 答:FH 处人口被迫在传统产业中就业,工资率降到很低,就业人口为OG 。 3) 此时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如果存在,请予标明;如不存在,请说明原因。 答:增加人口数,传统产业边际收益为0,存在剩余劳动力GH 。 4) 理论上现代部门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为多少。 答:KNP S 论述题【大部分都是上网查新闻凑出来的,不要见怪】 1. 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国经济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作用机制。 答:(1)当前:①工业化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过程。②工业化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③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④工业化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

发展经济学知识重点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 2.判断 3.单项选择 4.简答题 5.论述题 一、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及性质 (一)定义:研究对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研究方法:在借鉴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来进行特殊研究。 研究目标: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外延(性质):多学科交叉型学科 总结: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的一门所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被称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学。 (二)性质:发展经济学从大一统的宏大经济理论范式中走出,分化出若干个专业化的关于发展问题的子分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跨经济分析与非经济分析的边缘性的综合学科。 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及历史差距 (一)现实差距:1、收入水平、生产力水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不同,而且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结构 2、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结构不合理 3、人口聚集效应发展中国家普遍为负 (二)历史差距 1.资源禀赋差距——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2.相对的人均收入和GDP水平 3.气候差异 4.人口规模,分布,增长 5.国家移民的历史作用 6.国际贸易引擎作用的限制7.基础科学研究及发展能力弱8政治和社会制度稳定性和灵活性9国内经济效率 三、50、60年代和70、8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及理论特征(了解) (一)1、50、6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R.纳斯克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W.W.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以R.普雷维什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2、理论特征:(1)反对单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倡导双元经济并存,即经济学至少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学 (2)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工业化、计划化和资本积累 (3)强调内向发展战略,主张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4)试图建立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的宏大发展理论体系 (二)1、70、8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的T.舒尔茨、G.哈伯勒、A.C.哈伯格、 G.M.迈耶、缅甸的明特 2、理论特征:(1)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 (2)反对国家的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 (3)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三)1、80年代中期以后的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张培刚、科斯 2、理论特征:(1)把发展中大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兼顾中小型发展中国家是的研究。(2)从社会经济的历史角度探索根源 (3)从发展中国家的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 (4)注意研究计划于市场两者之间关系在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 四、新制度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兴起和新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一)兴起:在新型发展经济学理论探索中,非经济因素的分析重新受到了重视,特别是关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的知识点总结精华

一发展经济学演变阶段及特点(了解一下) 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惟资本化、惟计划化和惟工业化来概括。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在第一阶段极力推行工业化政策,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也人满为患。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出现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理论方面,出现了供给经济学。在政策方面,出现了鼓吹在发达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潮流。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竞争体系。在这种高新技术竞争体系下,世界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上的差距扩大了。第五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那些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国家却遭受严重的失败,从而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线性阶段理论(有哪些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1.传统社会阶段。 特点是:(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 (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 (3)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济变革。 (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生存。 2 .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 特点是:(1)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2)金融机构开始出现。 (3)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改进。 (4)商业范围扩大。 (5)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现。 3.起飞阶段——最关键的阶段 特点是:(1)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2)农业中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3)人均产值大幅度提高 4 .向成熟推进阶段 特点是:(1)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2)经济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 (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5.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特点是:(1)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 (2)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的百分比和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呈上升趋势。 (3)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得到深入发展 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特点是:(1)主导部门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 (2)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那些可能妨碍社会顺利发展的社会问题等。

金融学基础知识及框架总结

金融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可以说金融学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和动态过程的经济学。 在微观层面上: 微观金融学主要考虑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如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它实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理论,它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这也意味着它必然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获得合理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为其理论目标和主要内容。也许受到实际工作的过多影响,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 首先需要阐明的是:微观金融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以及使用的主要数学工具和方法。在初步引入不确定性、时间等一些基本概念后,同微观经济学类似,为了呈现理性决策的基础,需要建立个人偏好公理体系和效用函数理论。有了上述基础,接下去很自然的,会考察个人如何做出投资/消费决策,以使得个人终身效用最大化。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便是生产者的融资行为理论。企业如何做出它们的投资/融资决策,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使得所有者权益最大化。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和需求者(融资者)最终在资本市场上相遇。同产品市场上的情况类似,当市场均衡时,资产的价格和数量必须同时被决定。 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必然包括为克服风险而产生的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同样的,它们的价格体系也是人们极为关心的。此外,另一媒介资源跨期配置的支柱——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是微观金融分析的应有之意。 投资学: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财富或者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库券、不动产等各种(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特征。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 金融市场学:分析市场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微结构(microstructure),同时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现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它们的合理价格是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 公司金融学: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它会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诸如委托——代理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金融工程学: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经济风险,以优化他们的风险/收益特征。金融经济学: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作为金融学科(统一)理论基础的金融学。同经济学面临的任务一样,它试图通过对个人和厂商的最优化投资、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去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根据老师所划重点制作的精简版仅作为进行教材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5×6’ 二、简答题4×10’ 三、论述题2×30’ 说明:1、不考模型2、边看书边补充,资料有局限性。 一、第1、2章综合(名词解释) 李约瑟之谜: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十分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2、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至今尚无定论。 马尔萨斯陷阱: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国家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居民的平均社会福利水平却是在下降,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平均社会福利下降同时出现的现象 人口转型: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人口红利:针对第二阶段后半段,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裕,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第三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大题) (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1、保障粮食供给2、提供就业3、缓解贫困4、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的原因? 答: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现代农业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这样劳动力将转移到技术进步率较低但相对价格较高的产业;从需求方面,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弹性小于1,故但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用到非食物产品上,从而降低了食品消费占经济总消费的比例,进而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三)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 答:对农业的过度汲取表现为:实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形成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用于工业的积累。 后果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其次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最后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

发展经济学要素

《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从经济解释的视角综合和介绍各种发展理论,并注重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研究,以促进发展经济学融入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和更好地发挥这门学科的效能。 内容简介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对象独特、现实性强、并已形成理论“大家族”的应用经济学科。《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从经济解释的视角综合和介绍各种发展理论,并注重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研究,以促进发展经济学融入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和更好地发挥这门学科的效能。 根据定位,《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首先探讨了发展的目标,介绍了发展范式的演变、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型及其实证结果。在此基础上,从要素角度对增长和发展的源泉进行探索,阐述了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制度资本以及文化资本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发展路径方面,探讨了工业化和信息化、城市化和城市群、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问题。从发展战略层面,研究了市场化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等战略、政策选择及其绩效。 综观全书,有以下特色: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框架体系,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有关发展经济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均囊括其中。二是以经典文献和大量实证分析结论为基础,揭示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实现理论创新。三是立足理论前沿,搜集整理新材料、新数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既做到理论新颖,又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四是以中国和大量发展中国家为案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既展示了真切的发展实践,又提炼出生动的发展课题。 《发展经济学:要素、路径与战略》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 目录 前言 第一篇发展范式的演变 绪论 一在历史长河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的界定与分类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特征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基本假定 五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六本书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经济发展:内涵、目标和研究范式 第一节发展的阶段、目标与度量 第二节早期经济发展思想 第三节发展理论范式的演变 第四节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章经济增长:事实、基本模型与核算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历史和典型事实 第二节传统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内生增长理论 第四节经济增长核算与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节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和现实 第二篇发展要素的开发 第三章自然资源与发展:地理、气候和资源禀赋

《经济生活》框架与核心知识归纳

高三上第一轮复习 班级:学号:姓名: 一、框架结构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预测指数★★★★,一定要逐个过关) (热点应用:物价、CPI、PPI、房价) 1 ①价值决定价格(注意社必时或社劳率的变化),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等。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 (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新修改):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负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负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从而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 (二)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本途径),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提升消费信心。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 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⑥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 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概括为“5R”。我们应该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 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民族自 立自强、个人成就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发展经济学讲义

Development economics 《发展经济学》讲义 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美]Debraj ray著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 孙建军副教授博士 目录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 第三讲经济增长 第四讲新增长理论 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 第六讲经济不平等 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 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 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十讲农村和城市 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 第十二讲土地 第十三讲劳动 第十四讲信贷 第十五讲保险 第十六讲国际贸易 第十七讲贸易政策 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 序言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 一、两个定义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 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 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 一、引言 1、如何在某个时点判断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 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而且收入分配相对平等? 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还应当是贫穷与营养不良的消除,人均寿命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干净的饮用水与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知识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提高,尤其是成人识字率的提高等? 2、总的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与发展相联系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有积极影响。较高的物质福利和比较平等的分配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而且,它们还可能是大多数其他方面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收入与增长——收入的国际分配 1、度量问题:汇率方法与购买力平价方法 ①汇率方法 图2-1 ②购买力平价方法 图2-2 图2-3 ③结论:汇率方法与购买力平价方法而言,扩大了世界收入的巨大分配差距。原因有三:发展中国家由于征税系统的低效导致收入低报;并非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服务都能由汇率真实的反映;当前价格并不能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真实边际社会价值或成本。 2、历史经验 ①从1960-1985,世界收入国家间的分布十分稳定; ②世界收入国家间分布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变化较大; ③经济发展没有绝对障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