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露天矿课程设计

露天矿课程设计

露天矿课程设计
露天矿课程设计

河北联合大学

露天矿山开采课程设计

姓名:于江坤

专业:采矿工程

学号:201005050113

目录

1 综述 ......................................................................................................................................... - 1 -

1.1概况................................................................................................................................ - 1 -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 1 -

1.1.2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情况................................................................................. - 1 -

1.1.3设计范围............................................................................................................. - 2 -

1.2设计基本原则................................................................................................................ - 2 -

1.3矿山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 2 -

1.4主要设计方案................................................................................................................ - 3 -

1.4.1开采方式............................................................................................................. - 3 -

1.4.2露天开采最终境界............................................................................................. - 4 -

1.4.3矿床开拓............................................................................................................. - 4 -

1.4.4采剥工艺............................................................................................................. - 4 -

2.地质 .......................................................................................................................................... - 4 -

2.1矿区及矿床地质............................................................................................................ - 4 -

2.1.1矿区地质............................................................................................................. - 4 -

2.1.2矿床地质特征..................................................................................................... - 5 -

2.2 矿石储量....................................................................................................................... - 7 -

2.2.1工业指标............................................................................................................. - 7 -

2.2.2境界内的矿产资源储量..................................................................................... - 7 -

2.3 水文地质....................................................................................................................... - 7 -

2.4 矿区工程地质............................................................................................................... - 8 -3采矿 .......................................................................................................................................... - 8 -

3.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 - 8 -

3.1.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主要原则......................................................................... - 8 -

3.1.2经济合理剥采比................................................................................................. - 9 -

3.1.3露天采场边帮的构成要素................................................................................. - 9 -

3.1.4储量估算............................................................................................................. - 9 -

3.1.5矿山年产量、服务年限和工作制度................................................................. - 9 -

3.1.6最终露天境界参数........................................................................................... - 10 -

露天境界参数表........................................................................................................ - 10 -

3.2矿床开拓...................................................................................................................... - 10 -

3.2.1矿区地形特征................................................................................................... - 10 -

3.2.2开拓运输方案................................................................................................... - 10 -

1 综述

1.1概况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矿区位于某县城257°方向,直距5公里,运距6.5公里。现属于某县某镇管辖。区内有一便道与101国道相连,交通较为方便。

图1 矿区交通位置图

1.1.2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情况

本区地处承德东部,属于侵蚀低山区,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716m,最低海拔510m,相对高差206m,沟谷多呈近南北向。

该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据气象部门资料,年平均温度10℃±,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0℃,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温差变化较大。年降水量在500—700mm,多集中在7、8、9月份,霜冻期自当年11月至翌年3月,冻土深度1.2m。山地植被覆盖面积较大,主要有棉槐、刺槐、松树、苹果、山楂等林木。

该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为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林果主要为苹

果、山楂和少量板粟。随着矿业的发展,矿山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运输、服务行业的发展。电力、水资源相对充足,剩余劳动力较多,可满足矿山建设的需要。 1.1.3设计范围

矿区所在区块编号为:K50E018019(某县幅),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8′22″,北纬41°00′14″。矿区范围由4点控制,采矿证面积1.6535km2,开采深度:700米至430米标高。

表1 采矿证范围各拐点坐标表

拐点 X

Y

矿区面积(km2)

1 4542316.5

2 40383807.35 1.6535km 2

开采深度:716米至530米

2 4542232.37 40386255.74

3 4541557.82 40386232.55 4

4541641.96

40383784.16

1.2设计基本原则

根据矿山资源条件、有关设计规范及生产实际,确定本次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1)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政策法规,严格按照冶金矿山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2)生产工艺先进合理,设备选型立足国内,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设施,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建设周期和工程建设投资;

(3)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强排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废石排放,提高资源回收率。

(4)正确处理好当前开采与远景矿区扩建的衔接关系。

1.3矿山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1.3.1 矿山生产规模

该矿山扩大生产规模后拟年生产40万吨铁精粉,年处理400万吨铁矿石。 1.3.2 矿山服务年限。

本次经济评价的对象为全区400m 标高以上mFe ≥4%的超贫磁铁矿石。

根据该矿体的赋存情况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合理性,122b类矿产资源可利用系数0.8,332类矿产资源可利用系数0.7,333类矿产资源可利用系数0.6,确定可采矿产资源储量(122b+332+333)为113869kt。矿损失率按5%,贫化率按15%,依下列公式:

T=Q×(1-ε)/A×(1-ρ)

=113869×0.95/4000×0.85

≈23年

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

Q—可采矿石量;

A—年产矿石量;

按照扩产后4000kt /年组织生产,矿山服务年限可以达到23年。

1.4主要设计方案

1.4.1开采方式

目前矿山开采主要集中在21线16线之间的部分,矿体在地表长度约为2km,平均厚度80.02m,平均品位TFe11.04%,mFe6.14%。

矿体为超贫磁铁矿,矿体厚度较大,开采标高未超过侵蚀基准面,表面有4-5m厚的第四纪表土,现矿体开采方式为地表露采。

本次设计将开采范围确定为21~16线。

1.4.2露天开采最终境界

1.4.3矿床开拓

因本矿山运距较短,故采用公路开拓。原有道路已至+520m水平,西区地形为单侧山坡,高差较大,公路折返次数多,基建工程量大,担负各水平的矿岩运输,其中岩石部分运至排土场。矿石沿原有运输公路运至破碎站。道路规格为露天矿山一级公路,双车道,道路宽度为20m。

1.4.4采剥工艺

采用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的间断采剥工艺。在作业平台上,采用Φ310mm牙轮钻机穿孔,爆破后的矿岩,用8m3 和6 m3电铲装入100t和40t 自卸汽车分别运到破碎站和排土场。

2.地质

2.1矿区及矿床地质

2.1.1矿区地质

2.1.1.1地层产状

区内所见地层,从老至新主要有太古界单塔子群变质岩、中生界白垩系大北沟组火山沉积岩、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层。

a. 单塔子群变质岩(Ardn)

分布于矿区的南西北三面包围黑云角闪辉长岩体,在区内出露面积较小。

地层北倾,属同斜向斜构造,这一向斜构造从西往东侧伏。在红石砬一带形成马蹄状(可能属于同斜向斜的侧伏底),目前所见到的黑云二长岩和黑云角闪辉长岩,原来可能为层状侵入体,后与单塔子群地层同遭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及褶曲形成。

b. 白垩系大北沟组(K1d)

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侧、南侧,覆盖于黑云角闪辉长岩体,不整合于单塔子群之上。

主要岩石下部为灰紫色砂砾岩,上部为安山岩,地层走向北东东,倾向120~150°,倾角20~25°,呈单斜构造。

c. 第四系(Q4)

分布于沟谷两侧,由残坡积、冲洪积砂砾和粘土组成,分布面积狭窄,厚度在3~5m。

2.1.1.2构造

a.区域构造,古北口~平泉深断裂在矿区通过,本区基性黑云角闪二长岩及黑云角闪辉长岩体受该构造控制。

b.据区测资料,本区单塔子群地层为一个呈东西走向,向北倾斜的同斜向斜构造。

c.黑云二长岩体中的黑云角闪辉长岩体呈马蹄形构造。属于同斜向斜的侧伏底。

d.其它的线形构造也较发育,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F1号断层:

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呈346°方向延长约1.5公里,宽30m左右,倾向北东,倾角在60~65°,属正断层。对本区矿体有破坏作用,但断距很小。

F2号断层:

分布于矿区的北部,呈293°方向延展,长1.45公里,宽10~20m。断裂带倾向南西,倾角在80°左右,断层性质属逆断层。

2.1.2矿床地质特征

2.1.2.1矿床特征

本区矿体赋存于早元古代时期层状侵入的黑云角闪辉长岩中,层状岩体与单

塔子群地层同遭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及褶曲,导致岩体呈马蹄形,由于分异作用致含铁量有差异,整个岩体中部形成一条连续的马蹄形矿带,因矿权分为南区Ⅰ号矿带(永辉)和北区Ⅱ号矿带(即某矿区),矿体即赋存于黑云角闪辉长岩体矿带之中,矿体与围岩为渐变关系,依据mFe分析结果来界定。

2009年12月的核实工作圈出的矿体编号为Ⅱ-8、Ⅱ-6-1、Ⅱ-6-2、Ⅱ-6-3号4条矿体。

该矿带位于岩体中部,其西部(7号勘查线以西)走向北东,近东西向,倾向北;由于后期受到褶曲的影响,在矿体东部(7号勘查线以东)走向变化为北西70°,倾向北东;

造成矿体两端产状不同,应是受区域褶皱影响而致。

2.1.2.2矿体特征

本次工作按不同矿石品级共圈出2条超贫磁铁矿体,分别为Fe1(mFe≥6%)和Fe2(4%≤mFe<6%),矿体均赋存于黑云角闪辉长岩中,分布于勘查区中北部,榆树林沟至南沟沟一带,地表呈条带状脉体,延长约2000m,厚度变化较大,现对矿带(mFe≥4%)分东西两段分别阐述如下:

①西段矿体:即矿体西端至7号勘查线之间部分,该段矿体呈似透镜体状,走向北东近东西向,向北倾,倾角在70°左右,地表出露延长约1000m,厚度在120-360m之间,中部(15号勘查线)最宽,达360m厚。西段矿带全铁品位5.15%-16.54%,磁性铁品位 4.01%-12.29%。矿体上下盘均为黑云角闪辉长岩,与矿体的界线以磁性铁含量划分,呈渐变接触关系。

②东段矿体:该段矿体呈脉状体,受区域构造影响,在7号勘查线以东走向变为北西70°,北东倾,由西向东矿体倾角逐渐由70°变陡至82°左右,地表出露长约1100m,厚度60-200m之间。矿体全铁品位7.80%-13.93%,磁性铁品位4.01%-9.81%。矿体上下盘亦为黑云角闪辉长岩,与矿体的界线以磁性铁含量划分,呈渐变接触关系。

2.1.2.3矿石特征

矿体为含磁铁黑云角闪辉长岩。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铁矿4~12%,钛铁矿2~3%,其次有少量赤铁矿。脉石矿物有斜长石、辉石,含量80~85%,其次有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及榍石等。磁铁矿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

以晶隙铁的形式嵌布于脉石矿物间隙或其中,其粒径一般在0.03~0.51mm。

本区铁矿床成因类型属基性岩型超贫磁铁矿矿床。矿体赋存于黑云角闪辉长岩之中,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组成的主要矿物份为黑云角闪辉长岩型超贫磁铁矿石。

工业类型属需选矿石。

2.1.2.4顶、底板围岩及夹层

该区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楚,矿体与上下盘围岩岩性均为黑云角闪辉长岩,两者呈渐变关系。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将含mFe≥4%、厚度≥4米的即圈为矿体;mFe<4%的、厚度≥4米的则划为夹石。

2.2 矿石储量

2.2.1工业指标

本区矿床类型为基性岩型超贫磁铁矿床,根据《超贫磁铁矿勘查技术规程(暂行)》和矿方圈矿指标确定本区的工业指标如下:

(1)边界品位mFe≥4%;

(2)最低可采厚度≥4m ;

(3)夹石剔除厚度≥4m ;

(4)露天平均剥采比≤0.64:1 ;

(5)采场最终边坡角≤50°;

(6)采场最终底盘宽度≥35m ;

(7)资源储量估算最低开采标高400m。

2.2.2境界内的矿产资源储量

利用分层平面图估算矿石储量,见附表.

经境界圈定,该工程境界内的矿岩总量14364.96万t,其中矿石量8780.78万t,岩石量5584.18万t。

2.3 水文地质

该区水文地质分区属燕山山地水文地质区(Ⅲ),兴隆—平泉中低山峡谷裂隙—岩溶水亚区(Ⅲ5)。

由于矿区属中低山丘陵,地形南高北低,地势起伏较大,利于大气降水的排

泄,而不利于聚集和入渗,因此地下水的来源并不充分,区内各个含水岩层及含水构造与地下水存在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其中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沿沟谷向下形成径流;基岩裂隙水也主要靠大气降水的补给,沟谷地带部分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补给,其径流方向受地形控制,自高处向低洼处,除部分补给含水构造及第四系孔隙水外,主要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排泄;构造裂隙水的补给部分受构造走向控制,并主要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无有迳流。据访当地单井最大涌水量在3吨/日以下,该区属较干旱地区,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较集中于7、8、9月份。一般情况下,以渗水居多,不会出现涌水。在开采工程中防水以注意露天采场汇水和采场积水的自然排泄为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含水层分布于沟谷内,对开采无影响。

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大致位于500m 左右,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侵蚀基准面以上通过采场自流方式就可以完成排水。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山开采后没有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产生明显影响。

2.4 矿区工程地质

矿体与围岩为一体,整体性好。矿体上下盘均为黑云角闪辉长岩。该种岩石抗压强度(R)在200—250Mpa之间,普氏硬度系数(f)15—20,属于坚固的岩石。虽然矿体上盘出现F2号断层等不稳固构造,但其距离矿体边界最近为45m,且产状较陡,对矿体露天开采影响不大。

经开采证实,矿石及围岩致密坚硬,稳固性、完整性好,工程地质为稳定类型,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床,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

3采矿

3.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

3.1.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主要原则

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的主要原则如下:

(1) 采用的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

(2) 要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把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发挥露天矿山的优越性;

(3) 所圈定的露天采场的帮坡应等于露天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保证露天采场的安全生产;

(4) 根据服务年限和勘探程度确定合理的开采深度;

(5) 所圈定矿量要满足露天矿山合理服务年限的要求。

3.1.2经济合理剥采比

经济合理剥采比有教师统一给定,取0.6

3.1.3露天采场边帮的构成要素

1)影响最终边帮稳定的因素

露天矿最终边帮由阶段高度、阶段坡面角和清扫平台、安全平台、运输平台等要素构成。影响最终边帮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硬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等;

(2)地质构造:包括由破碎带、断层、节理裂隙和层理面构成的弱面,不稳定的软岩夹层,以及遇水膨胀的软岩等;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静压力和动压力;地下水活动对岩层稳定性的影响;

(4)强烈地震区地震的影响;

(5)开采技术条件和边帮存在的时间。

2)边帮角

根据《平泉柏泉铁矿深部勘查地质报告》,其矿石及围岩致密坚硬,稳固性好,完整性好,工程地质稳定。其矿石的硬度系数为14~19,岩石硬度系数为15~20,最终边帮角≤50°,台阶坡面角非工作帮为70°。

3.1.4储量估算

露天境界内的矿岩总量14364.96万t,其中矿石量8780.78万t,岩石量5584.18万t。

3.1.5矿山年产量、服务年限和工作制度

矿山年产矿石量为400万吨,年剥采总量640万吨,服务年限23年,采用日三班工作制,年工作日330天。

3.1.6最终露天境界参数

露天境界参数表

序号主要参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采场最高标高m 710

2 采场底部标高m 415

3 开采最大深度m 295

4 台阶高度m 12

5 出入沟口标高m 511

6 台阶坡面角度70

7 最终边坡角度50

8 最小底宽m 35

9 安全平台宽度m 6

10 清扫平台宽度m 10

11 运输平台宽度m 12

12 采场内公路纵坡度% 8

3.2矿床开拓

3.2.1矿区地形特征

本区地处承德东部,属于侵蚀低山区,地势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3.2.2开拓运输方案

根据矿内已有的道路条件、选厂位置,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计划,设计确定矿山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线路布置在露天境界内。

+511m水平以上的山坡露天矿沿地形布置主运输线路,并与各个开采水平相连。

+511m水平以下的凹陷露天矿开拓系统采取直进-折返式布置。

运输线路等级为露天矿二级公路,最大允许纵坡8%。

由于每小时单向汽车行车密度低于25辆,主运矿道路按照矿山三级道路标准进行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低于20km/h。

山坡露天矿矿岩由山坡公路负责运输,随着采剥进行山坡公路也将逐渐消失,山坡部分公路服务年限约为六年。

山坡露天开采时,采用移动坑线开拓,各水平直接在相应标高于公路相接;凹陷开采时,采用固定坑线开拓。

3.2.3道路技术等级

根据双向行车密度,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确定主运矿道路的技术等级为一级。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

《煤矿开采学》 课程设计 (准备方式:采区布置煤层倾角:17°生产能力:75万t /a) 班级:15采矿-1班 :正权 学号:167150037 时间:2016年1月3日

目录 序论 (3)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5)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5) 第二节.采区的再划分 (6) 第三节.确定采区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8) 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 (9) 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10)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10)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15)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16) 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

序论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煤矿开采学》所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对现代化矿井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等的涵有一个基本了解。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本采区东以F4断层为界,西以相邻采区煤柱为界,上部+30m以上为风化带煤柱,下部边界为水平煤柱。 采区走向平均长度2130m,倾斜平均长度为1020m,倾角平均为17°。采区共有两层煤,区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断层和褶曲。采区无大的含水层和地下水,开采条件较好。 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标高分别为-350和-50m,且位于距离4-1号煤层30m 的岩层中。采取生产能力自定。 2、煤层特征 本采区赋存的2号和4-1号煤层,煤层均为厚煤层。煤层埋藏稳定,构造简单,煤质中硬,自燃发火期为3-12个月。煤层爆炸指数为34-70%。煤层瓦斯含量小,采区所属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固废课程设计: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

Content 前言 (1) 1、绪论 (3) 1.1生活垃圾概述 (3)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4) 2、工程概况 (5) 2.1工艺选择 (5)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6) 2.3项目设计要求 (8) 3、填埋场的选址 (8) 3.1场址禁设地区 (8) 3.2选址条件 (9) 3.3场址比选与场址确定 (9) 3.4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10)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12) 4.1防渗工程 (12) 4.2水平防渗 (12) 4.3垂直防渗 (16)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18)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18)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18)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19)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19) 5.5工艺选择 (21) 6、填埋气体收集导排及利用 (21) 6.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21) 7、填埋作业设备选择 (22) 7.1推土摊铺设备的选择 (22) 7.2压实设备的选择 (22) 7.3取土设备的选择 (23) 7.4喷药和洒水设备的原则 (23) 7.5其他设备的选择 (23) 8、封场工程 (24) 8.1填埋场的封场系统设计 (24)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25) 9、环境保护与检测 (26) 附图 (27)

前言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加强对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认识,通过工程设计训练,强化课堂知识,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填埋区库区场底工艺平面布置图、库区堆填规划平面布置图);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包括场底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底与边坡防渗结构布置图、边坡锚固平台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库区周边锚固沟处防渗结构布置图,封场);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工艺流程选择、主要构筑物尺寸、主要设备选型)。 三、设计条件 1、设计题目:阳江市600吨/天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主体设计 2、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规划用地总面积247400平方米,填埋高度45米。 四、主要工作内容 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和总体设计;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 3、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 4、绘制符合规范的工程图; 5、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注塑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模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_________ 学院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XX年XX 月XX 日 摘要 本文主要是关于酒瓶塞子的注塑工艺的分析及模具设计。首先,对注塑工件进行了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了最佳成形方案;对整个塑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分析结果,利用CAD等软件,完成了酒瓶塞子注塑模设计。 关键词;酒瓶塞子,CAD,注塑模

第一章概论 (1)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方向 (1) 1.2.1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 1.2.2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方向 (3) 第二章塑件工艺分析 (1) 2.1塑件的工艺分析 (1) 2.1.1分型面的选择 (1) 2.2塑件的材料分析 (2) 2.3塑件的表面分析 (2) 2.4塑件的尺寸精度 (2) 2.5塑件的壁厚分析 (2) 2.6塑件的脱模角度分析 (2) 2.7塑件的圆角分析 (2) 2.8塑件的孔尺寸设计 (2) 2.9塑件的注塑工艺参数设置 (2) 第三章模具设计 (4) 3.1整体设计 (4) 3.1.1模架结构选择 (4) 3.1.2注塑机的选择 (4) 3.2系统设计 (5) 3.2.1 浇注系统设计 (5) 3.2.2排气系统设计 (20) 3.2.3模温系统设计 (20) 3.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1) 3.3.1 导套 (22) 3.3.2 导柱 (22) 3.4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 3.4.1抽芯距S .................................. 3.4.2侧抽芯力FC ................................ 3.4.3斜导柱设计.................... 3.4.4侧滑块设计.................... 3.5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 3.5.1成型镶块 (23) 3.5.2成型镶件.................... 3.5.3推出机构设计............................ 25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露天采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 总论 1.1 课程设计概述 1.1.1 课程设计题目 露天矿开采境界设计 1.1.2 设计初始条件 1. 最终台阶高10m,最终台阶坡面角65°,露天矿采矿场最小底宽16m,最终边帮角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2. 开拓运输道路采用Ⅲ级矿山公路,道路路基宽度8m。 1.1.3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设计任务: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深度,底部位置及周界,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帮结构,并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露天矿开拓运输道路定线,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绘制露天矿开采境界横纵面图,编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相似形开采境界设计横断面图(4#图纸3张),开采境界深度设计计算横断面图、纵断面图(4#图纸3张,3#图纸1张),露天矿开采境界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境界断面图(4#图纸3张),露天矿开采境界纵断面图(3#图纸一张) 1.2 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原则 1.2.1 设计依据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矿床地质资料 a. 地质地形(平面)图1张(3#图纸) b. 地质横断面图3张(4#图纸) 1.2.2 设计技术经济原则 ⑴露天矿开采境界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准则设计 ⑵露天矿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开拓系统路线按Ⅲ级矿用运输公路设计 1.3 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简述

设计方案:矿床拟用露天开采,绘定其1:1000的地址剖面图三张及相应矿区地形图一张,设台阶高度为10m,从+900往上、下划分,露天采场最小底宽16m,采用汽车运输,路基宽8m,最小转弯半径15m,连接平台40m,限制坡度10%,最终的台阶坡面角65°,稳定的最终帮坡角小于等于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3/ m3 设计内容: 1. 用横坡面面积比法计算各水平境界剥采比,绘成曲线,按n

东北大学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矿井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班级:安全工程1302 姓名:薄星宇 学号:20131423 指导教师:秦华礼

2016年11月 目录 前言 (4) 一、矿井概况 (4) 1.地质概况 (4) 2.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 (5) 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7) 1.通风方式 (7) 1)通风方式简介 (7) 2)通风方式选择 (7) 2.矿井通风方法 (10) 3.通风网络 (11) 三、采区通风系统 (12) 1.采取进风上山与回风上山的选择 (12) 1) 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 (12) 2) 运输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12) 3) 两种通风方式比较 (13) 2.采煤工作面上行风与下行风的确定 (14) 1)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要求 (14) 2)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分类 (14) 3)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选定 (15)

四、通风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16) 五、通风附属装置及其安全技术 (17) 1.反风装置 (17) 2.防爆门 (17) 3.扩散器 (18) 4.风硐 (18) 5.消音装置 (18) 六、相关计算 (19) 1.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19) 2.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21) 3.硐室需风量的计算 (22) 4.全矿井总需风量计算 (23) 5.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24) 6.矿井等积孔的计算 (26) 7.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27) 8.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30) 矿井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

前言 采矿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炭是我国一次能源的主体。我国煤炭生产以井下开采为主,其产量占煤炭总产量的95%。而地下作业首先面临的是通风问题,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人员呼吸,以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向井下供应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供风系统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矿井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优良的通风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井下供风的要求,还能很好的节约矿井通风的费用。 本文是针对矿井的建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通风系统,采用两翼对角式的通风方式,在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进新风,运输上山回污风的通风方法,并起在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风别计算了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风量和风压,并以此为基础选用了矿井主要通风机和电机,设计的通风系统满足了矿井通风的要求。 一、矿井概况 1.地质概况 该矿井地处平原,地面标高+150m,井田走向长度5km,倾斜方向长度3.3km。井田上界以标高-165m为界,下界以标高-1020m为界,两边以断层为界,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井田可采储量约1.08亿吨。 井田有两个开采煤层,为1k、2k,在井田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15,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地板岩性参见综合柱状图1-1: 层倾角0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课程设计 ————垃圾填埋场设计 (45万人口) 院系:生化工程系 学生:朱会朱婷婷 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班级: 09 环监(2)班 学号:0905010239 0905010240 指导老师:于卫东

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活垃圾产生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为解决堆放问题,筹建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用于填埋生活垃圾,采用厌氧填埋。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等气体,故设计厌填埋方式。 对产生的滤液采用厌氧+MBR+纳滤等工艺,处理后确保出水达标,还能适应不同季节,年份渗滤液浓度波动,工艺流程简单,占地少运行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对气体进行收集,用于发电或供热。通过卫生填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以改善市环境质量现状,快速现代化进程。 某地区垃圾填埋场

目录 1.概论 1.1设计背景…………………………………………………………………… 1.1.城市生活垃圾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1.1.2生活垃圾的组成………………………………………………………… 1.1.3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特点……………………………………………… 1.1.4城市垃圾处理概论………………………………………………………………… 1.1.5城市垃圾成份…………………………………………………………… 1.1.6城市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2.垃圾卫生填埋 1.2.1垃圾卫生填埋的定义……………………………………………………………… 1.2.2垃圾卫生填埋的容……………………………………………………………… 1.2.3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1.2.4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选址…………………………………………………………… 1.3填埋场的防渗 1.3.1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1.3.2渗滤液的产生与污染控制………………………………………………………… 1.3.3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1.4垃圾填埋气及其利用 1.4.1垃圾填埋气的特点………………………………………………………………… 1.4.2填埋气体的利用…………………………………………………………………… 1.5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1.5.1拉圾卫生填埋场运行前的准备……………………………………………… 1.5.2垃圾填埋操作……………………………………………………………………… 1.5.3垃圾填埋辅助工程………………………………………………………………… 1.5.4垃圾填埋设备……………………………………………………………… 1.6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封场及封场后维护……………………………………… 1.6.1填埋场封场………………………………………………………………………… 1.6.2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 1.6.3防洪、导排系统………………………………………………………………………总结及建议 1.7设计规与注意事项 1.8结论及建议 1.9参考文献 总体设计 2.1总体设计……………………………………………………………………… 2.2.1服务人口……………………………………………………………………………… 2.2.2人均垃圾日产生率……………………………………………………………………

选矿厂初步设计正文

目录 1 总论 (1) 2 选矿工艺 (2) 3 尾矿库 (6) 4 总图运输 (6) 5 电气 (7) 6 给水和排水 (10) 7 土建 (11) 8 通风 (13) 9 通风除尘 (13) 10 环境保护篇 (14) 11 安全篇 (18) 12 节能篇 (19) 13 工程概算 (20) 14 技术经济 (21)

1 总论 1.1 项目概况 抚顺县双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位于辽宁省抚顺县马圈子乡西川村境内,本次设计是该企业为规范本项目而委托中国冶金矿业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的设计。 该选矿厂处理的矿石为磁铁矿矿石,设计上采用的破碎流程是二段开路破碎流程,选别流程是磁选流程。选矿厂年生产铁精矿1.426万t。 1.2 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的是抚顺金马铁矿选矿厂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1.3 设计任务及范围 该选矿厂设计任务是完成该选矿厂扩建部分的选矿及相关部分的初步设计,主要包括破碎系统设计、磨选设备总体布置和选矿厂房总体布局,并且完成扩建部分生产给排水和电气(选矿厂内部)、土建、总图等专业的初步设计,本设计不包括尾矿库设计和生活设施设计。 1.4 设计原则 选矿厂设计规模为每年产1.426万t精矿,每年处理原矿7.0万t。铁精矿品位为65.5%。选矿厂破碎采用两段开路破碎流程;依据已生产该矿山矿石的选矿生产实践,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及指标,即为二段磨矿,五段选别单一磁选细筛流程。粒度-200目占85%以上,铁精

矿品位为65.5%, 1.5 资源状况 抚顺县金马铁矿选矿厂所处理的铁矿石以自产为主,从附近矿山购买一定量矿石作为补充,该地区矿石属于沉积变质铁矿石,矿石组成简单,嵌布粒度较粗,矿物之间嵌镶关系简单,在选矿上属于易选矿石,选矿厂入干选矿石品位为17%左右。 该厂处理的铁矿石为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石,矿石中有用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赤铁矿,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角闪石,其次是辉石、绿泥石、长石和黑云母等。矿石的构造以条带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为主,矿石中铁矿物主要呈半自形晶、它行晶结构为主。 该矿石属中硬矿石,矿石含水量2%左右,矿石的密度为2.7t/m3,进入选矿厂的矿石最大粒度为350m。 1.6 建厂情况 选矿厂厂址选择要充分考虑距离采矿场、水源、电源、尾矿库较近的山坡上。经厂址多方案比较,选矿厂厂址确定在抚顺县马圈子乡西川村正东3公里处,交通比较便利。 2 选矿工艺 2.1 选矿工艺流程概述 矿石从采场运来,自卸至原矿堆场,粒度为350~0mm,然后用ZL-50铲车给入粗破碎受矿仓,矿石通过受矿仓底部槽式给料机直接给入400×600颚式破碎机,破碎后产品给入1号带式输送机运至Φ900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Hefei University 课程设计COURSE PROJECT 题目:注塑模课程设计 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系别: 班级: 姓名: 成绩: 2016年月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4)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1) 五、模架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排气槽的设计 (13) 七、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4) 八、冷却系统的设计 (14) 九、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7) 十、模具的装配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多孔塑料罩注塑模课程设计 一、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名称:塑料仪表盖, 要求:大批量生产,精度:MT5 塑件的质量要求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 脱模斜度1°~30′; 未注圆角R2-3, 塑件材料为LDPE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塑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 每个尺寸的公差不一样,有的属于一般精度,有点属于高精度,

就按实际公差进行计算。 (3)塑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的厚度3mm,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 (4)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性特点: 1)成型性好,可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条件。 2)熔体黏度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用较高压力注射。 3)质软易脱模,当塑件有浅凹(凸)时,可强行脱模。 4)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可发生开裂。 5)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 6)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 二、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和初选注射机 1.计算塑件的体积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利用三维软件可直接查询塑件的体积为:V =24.39 cm3 1 所以一次注射所需要的塑料总体积V=48.78cm3 2. 计算塑件质量 查相关手册,LDPE的密度为0.916~0.930g/cm3。取0.92 g/cm3 塑件与浇注系统的总质量为M=44.88g 3.选用注射机 根据塑件的形状,选择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所以初选SZ150/630型塑料注射机,其各参数数据如下:

采矿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

采矿学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第一节采区储量 第二节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第三章开拓方式简介 第一节井筒 第二节大巷 第四章采区准备方式 第一节上山布置与断面 第二节采区车场与硐室 第五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采煤系统和回采巷道布置 第二节采煤工艺 (含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结与分析

第一章前言 一、设计的目的 1、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奠定基础。 二、矿井开采条件 1、二 1 煤层 二 1 煤层位于组下部,矿区围标高为-600~+300m,埋深约179~1080m。上 距砂锅窑砂岩一般为65.02m,下距L 9 石灰岩7.24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0~16.26m,平均5.74m,为薄~特厚煤层。 二 1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1层夹矸,夹矸厚分别为0.14~0.05m,岩性为炭质泥岩。 二 1 煤层顶底板特征: 1)顶板:二 1 煤层直接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0~7.35m,平均1.93m,抗压强度58.5Mpa;老顶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厚 1.03~28.52m,平均14.82m,抗压强度44.6~103.5Mpa、抗拉强度4.83~5.23Mpa。二1煤层顶板受滑动构造影响较大,顶板不稳定,不易管理。 2)底板:二1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条带状细砂岩,平均厚7.42m;局部直接底板为粉细砂岩、炭质泥岩及泥岩,采煤过程中,泥岩易遇水膨胀发生地鼓现象。 大部分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间接顶板为大占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有时可成为直接顶板,厚1.03~28.52m,平均14.82m。大部分直接底板为砂质泥 岩或条带状细粒岩,平均7.24m;间接底板为组L 7~8 石灰岩。 2、煤质 (1)、物理性质 二 1煤层物理性质:二 1 煤层以粉煤为主,为黑~灰黑色,玻璃光泽,粉状、 鳞片状产出,强度很低,手捻即成为煤粉,易污手。煤层中下部常有碎粒或块状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计

固废课设垃圾填埋场设 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选址和计算 填埋场的选址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积、入场道路、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地表和水文条件、当地环境条件以及填埋场封场后场地是否可被利用。 (1)运输距离:运输距离是选择填埋场地的重要因素,对废物管理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运输距离越短越好,但也要综合考虑其他各个因素。 (2)场址限制条件:场址至少应位于居民区1km(参照德国标准)以外或更远。 (3)可用土地面积:填埋场场地应选择具有充足的可使用面积的地方,以利于满足废物综合处理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应有利于二期工程或其他后续工程兴建使用。尽管没有填埋场大小的法律规定,填埋场地也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包括一个适当大小的缓冲带,并且一个场地至少要运行五年。 (4)出入场地道路:由于通常适合填埋场的场地不再城市已建的道路附近,因此,建设出入填埋场的道路和使用长距离的运输车成为填埋场选址的重要因素。 (5)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的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5%。 (6)气候条件: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 (7)地表水水文:所选场地必须在百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最大洪泛区之外,或应在可预见的未来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并且必须在春潮区之外、泥炭沉积超过1m 的沼泽区之外。还应建在地下水位以上。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内,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风险最小。 (8)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基础上,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1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9)但地环境条件:填埋场场地位置选择,应在城市工农发展规划区、风景规划区、自然保护区之外;印在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远景规划区之外;应具备较有利交通条件。 (10)地方公众:可通过自发的协议来达到,也可在废物处理合同中加以规定。 选址的程序 (1)资料搜集 (2)野外勘探 (3)预选场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条件调查 (4)预选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5)预选场地的初堪工作 (6)预选场地的综合地质条件评价技术报告 (7)工程勘察阶段 地址的选定与所需容积 目前该城市人口70万,人口增长率%,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20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为10m,地上3m,地下7m,取W为0.6kg/d*人,垃圾增长速率%。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第n年人口=70*(1+)n 单位:万

年处理60万吨伟源铁矿选矿厂设计毕业论文

年处理60万吨伟源铁矿选矿厂设计 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一章引言 . (1) 第二章矿石性质的分析 (2) 第三章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计算及工作制度生产能力的确定 (3) 3.1确定工作制度 (3) 3.2破碎筛分流程的选择与计算 (3) 3.2.1计算破碎车间生产能力 (3) 3.2.2计算总破碎比及分配各段破碎比 (3) 3.2.3计算各段产物的最大粒度 (4) 3.2.4计算各段破碎机的排矿口宽度 (4) 3.2.5确定筛子的筛孔尺寸和筛分效率 (5) 3.2.6计算各段产物的矿量和产率 (5) 3.2.7破碎筛分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6) 3.2.7.1粗碎设备 (6) 3.2.7.2中碎设备 (8) 3.2.7.3细碎预先及检查筛分设备 (10) 3.2.7.4细碎设备 (11) 3.3磨矿选别流程的选择计算 (13) 3.3.1数质量流程计算 (13) 3.3.1.1磁滑轮的计算 (15) 3.3.1.2计算第一段磨矿的矿量、产率 (15) 3.3.1.3选别流程的计算 (16) 3.3.2矿浆流程的计算 (19) 3.4磨矿选别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 (24) 3.4.1磁滑轮的选择与计算 (24) 3.4.2一段磨矿设备的选择计算 (24) 3.4.3分级机的选择计算 (26) 3.4.4二段磨矿设备的选择计算 (27) 3.4.5细筛的选择计算 (28) 3.4.6磁选设备的选择 (29)

注塑模具课程设计汇本

模具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注塑模设计 院(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2012年7月

目录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塑件原材料分析 (1) 2、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 (1)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 二、模具结构方案的确定 (1) 1、分型面的选择 (1) 2、型腔数量及型腔的排列 (1) 3、浇注系统的设计 (1) 4、型心和型腔结构的确定 (1) 5、顶出方式的选择 (1) 6、标准模架的选择 (1) 三、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1) 1、有公差要求的尺寸 (1) 2、无公差要求的尺寸 (1) 四、校核注射机有关参数 (1) 1、Xs-z-30注射机的主要参数 (1) 2、注射量的校核 (1) 3、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1) 4、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 5、顶出部分的校核 (1) 五、附件 (1) 1、塑件的二维工程图 (1) 2、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三维图及二维工程图 (1) 3、模具的型腔及型心的二维工程图 (1)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仪表外壳三维图: 1、塑件原材料(ABS)分析 塑料件的原材料分析,如下表一所示: 塑料 品种 结构特 点 使用 温度 化学稳 定性 性能特点成型特点 ABS 热性 塑料 线性结 构非 结晶型 小于 70摄 氏度 较好比 较稳定 机械强度较好,有一定的耐磨性, 但耐热性较差,吸水性较大 成型性能很好,成 型前原材料要干 燥 结论该塑料有良好的工艺性能,适宜注射成型,成型前原材料要干燥处理. ABS塑料相关参数:ABS:比重:1.06-1.1 熔点:130-160 收缩率:0.6% 工艺参数规格工艺参数规格 预热和干燥温度:80~85℃ 时间: 2~3h 成型时间 (s) 注射时间: 20~90 保压时间: 0~50 冷却时间: 20~120 总周期: 50~220 料筒温度:摄氏度 中段: 180~240 尾段: 170~240 螺杆转速: (r/min)30 喷口温度:摄氏度190~250 后处理 方法:红外线、烘箱 温度: 70℃ 时间: 2~4h 模具温度:摄氏度50~80 注射压力:MP60~100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终结版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 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 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 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 附表

前言 一、目的 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条件: 井田境界:采区倾斜长度28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采区境界:采区倾斜长度700m;采区走向长度1060m; 8号煤层:煤层厚0.55-2.60m,平均1.39m。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地面标高+1210m~1480m;煤层埋藏稳定。(柱状图中的84煤层)煤的容重γ=1.5t/m3。煤质中硬偏软,坚固性系数f=1.0~2.5。 =20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4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Q 正 30m3/h。瓦斯相对涌出量q=12.5m3/d·t;煤尘有爆炸性,无自然发火倾向。84号煤为低灰-高灰、特低硫-高硫贫煤,生产能力30万吨 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1、采区生产能力选定为30万t/a 2、采区的工业储量、设计可采储量 (1) 采区的工业储量 Z g=H×L×m× γ ………………………………………(公式1-1) 式中:Z g---- 采区工业储量,万t;H---- 采区倾斜长度,700m; L---- 采区走向长度,1060m;γ---- 煤的容重,1.50t/m3; m---- 煤层煤的厚度,为1.39米; Z g=700×1060×1.39×1.50=154.7万t (2) 设计可采储量 Z K=(Z g-p)×C ……………………………………………………(公式1-2)式中:Z K---- 设计可采储量, 万t; Z g---- 工业储量,万t; p---- 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C---- 采区采出率,厚煤层可取75%,中厚煤层取80%,薄煤层85%。本设计条件下取80%。 P=30×2×1060×1.39×1.50+15×2×(700-30×2)×1.39×1.50=13.53万t P---- 上下两端永久煤柱损失量,左右两边永久煤柱损失量,万t; Z K=( Z g-p)×C=(154.7-13.53)×0.8=112.94万t (3)采区服务年限 T= Z K/A×K …………………………………………………………(公式1-3)式中:T---- 采区服务年限,a; A---- 采区生产能力,30万t; Z K---- 设计可采储量,112.94万t;

固废垃圾填埋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固废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1010741217 杨菁全一、绪论 (一)服务人口数、生活垃圾产量及特点 上海市奉贤区2012年人口共计112.99万人,根据上海市奉贤区人口调查历年人口调查情况,以6%的人口增长率递增,到2030年有322.51万人左右,按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9 kg/(人?d),且该值在15年内保持变化不大,则15年间奉贤区生活垃圾产量为1069.11 万吨。 服务面积人口采用下式计算: \A n=A o x(i + py 式中: A n――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A。一一初始服务人口是,人(本区初始服务人口数A0为112.99万人) P ――机械增长率(根据上海奉贤市人口调查历年人口,本次设计中,增长率为6% ) n ------ 第n年,年 历年人口计算结果如下:

其中年的数据明显高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来了很多师生。 2外来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8.7%,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总人口的增多。 预测人口增长率为6%,其原因: 1外来人口显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学习培训,随迁家属,婚姻 婚嫁等原因来此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2南桥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规划人口为75万,

预计南桥新城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入住奉贤。 3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师生人口数将会增加。 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单独二胎的新政策实行后,会有更多的新生儿,人口数量随之增加。 垃圾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Wn= (An a)/1000 式中: Wn ――第n年的日产垃圾量,t/d a ------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 p)

选矿厂设计

选矿厂设计 百科名片 选矿厂设计 选矿厂设计(engineering design of mineral processing plant)将矿石或其他原料,用物理、化学方法,使有用矿物和脉石或杂质经济有效地分离,以满足冶炼厂或其他用户对产品要求的工厂设计。 目录 按选矿方法分设计主要内容国内外发展简史确定选矿厂规模的原则产品方案常规碎磨流程选别流程设计依据设计指标设备选择自动控制储存设施 (l)原矿受矿仓 (2)中间矿仓或矿堆 (3)缓配矿仓多用槽形矿仓 (4)磨矿矿仓 (5)产品矿仓 按选矿方法分 设计主要内容 国内外发展简史 确定选矿厂规模的原则 产品方案 常规碎磨流程 选别流程设计依据 设计指标 设备选择 自动控制 储存设施 (l)原矿受矿仓 (2)中间矿仓或矿堆 (3)缓配矿仓多用槽形矿仓 (4)磨矿矿仓 (5)产品矿仓 展开 编辑本段 按选矿方法分 有重选、浮选、磁选和化学选矿厂选矿工序;包括焙烧、浸出、吸附、置换、萃取等。设计范围主要包括:选矿厂综合回收设计、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矿石预选车间设计、洗选车间设计、破碎筛分车间设计、磁化焙烧车间设计、磨矿分级车间设计、重选车间设计、浮选车间设计、磁选车间设计、联合流程选矿车间设计、黄金选矿设计、精矿浓缩过滤车间设计、精矿干燥车间设计和炉渣选矿车间设计。编辑本段 设计主要内容 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工艺流程、设计指标、工作制度与设备作业率、设备选择、生产检测、自动化、 选矿厂 贮存设施、检修设备与设施、车间组成、厂房建筑、设备配置、生产安全与环境保护以及工

程概(预)算、技术经济指标等。编辑本段 国内外发展简史 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建设重选厂,19世纪末建设磁选厂和浮选厂,20世纪40年代后,发展化学选矿,60年代以来,细粒重选、微细粒浮选、湿式强磁选和选冶联合流程得到发展并建厂。70 年代以来,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发展,国外建成了大规模选矿厂,如巴布亚一新几内亚建成日处理矿石量115000t选矿厂。中国于1909年在湖南水口山矿设计建成第一个重选厂,后改为浮选厂,到1949年全国仅有20余个选矿厂,1949年后设计建成了上千个各种类型选矿厂(包括重选、浮选、磁选和联合流程选矿厂),江西德兴铜矿第三选矿厂的日处理矿石量达6000Ot。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选矿厂破碎、磨矿设计中,为缩小破碎产品粒度、节省磨矿电耗,实现多碎少磨,美国采用卢2100mm超细碎圆锥破碎机,前苏联采用KH且一2200惯性圆锥破碎机,中国江西德兴铜矿第三选矿厂采用卢2100mm超重型圆锥破碎机,山东枣庄金矿采用PYHD一900mm旋盘式超细碎圆锥破碎机。为简化流程、节省钢耗、降低成本,采用自磨矿工艺,美国采用笋nmX4.6m湿式自磨机,中国德兴铜矿第一选矿厂采用卯.湿式自磨机。在重选厂设计中,采用窄级分级、多段磨选、流膜选矿,特别是流膜选矿的应用,改变了细泥重选的面貌。英国用40层翻床、横流胶带溜槽,中国用离心选矿机、振摆溜槽、双层胶带溜槽。在预选车间设计中,除重选、手选和重介质选矿外,发展了激光、辐射和电导/磁性拣选等,在浮选厂设计中,采用等可浮、串支分流、絮凝浮选、载体浮选和闪速浮选等工艺。浮选设备有充气式和机械搅拌式,如芬兰loom“浮选机和前苏联100m“浮选柱等。在磁选厂设计中,有永磁、电磁、强磁和高梯度磁选,特别是强磁、高梯度磁选的应用,使弱磁性矿物得以有效地回收,超导磁选更开辟了滋选的新领域。伴生组分的综合回收,前苏联达74种,日本达85%一95%;中国的综合回收,黄金占总产量的25%一33%,白银占65%,铂族金属和稀散元素几乎达100%。此外,分散小矿点,设计移动式选矿厂,原矿实现胶带长距离输送,精矿和尾矿实现长距离、高浓度管道输送,选矿过程的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日见成效。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和设备的发展,选矿厂的处理对象,不仅适用于原矿石,而且用于处理尾矿、冶炼中间产品或炉渣。设计依据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和有关文件,批准的地质勘探报告。经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和批准的选矿试验报告以及工程地质报告、地形图、设备图等。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工业试验报告,要经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和审批,个别大型新设备用于工业生产时,要经主管部门批准。选矿试验包括可选性试验、实验室试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和单项试验。其适应范围应列于表1。表1选矿试验类别与适应范围设计规模与产品方案经可行性研究论证,并由主管部门在下达的设计任务中确定。设计规模通常以年或日处理原矿石数量表示,按国家规定划分大、中、小规模。编辑本段 确定选矿厂规模的原则 (1)满足国家对产品的需要及合理利用地质资源、矿石开采及选矿技术条件;(2)矿产资源多而矿点相距远, 选矿厂 宜分散建厂;矿点距离近,矿石性质基本相同时,可集中建厂。但无论集中或分散建厂,都要视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而定,并与采矿规模相适应;(3) 合理的服务年限。编辑本段产品方案 根据国家颁布的精矿质量标准和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其原则是尽可能多回收国家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注意综合回收伴生有用组分。因此,产品方案中主产品可以是单一精矿,也可以是混合精矿,甚至可以分出部分高纯优质精矿、部分品级较低的精矿,半成品(用于冶炼的半成品)或中矿,送冶炼厂处理;伴生组分视具体条件,同样可分出精矿,也可富集于主金属精矿中。工艺流程选矿主要生产过程一般包括碎磨、选别和精矿处理等。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