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机构,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它代表村民行使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连干部误工补贴和日常开支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为民提供服务和发展必要的公益事业,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渠道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一、当前本乡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全乡20个行政村,2003年末集体经济总收入是142万元(年报数),其中,经营收入90万元,租赁经济林山林收入45万元,上级扶贫资金6万元,其它收入1万元。支出情况是

发展经济支出50万元,公益事业支出36万元,慰问扶贫1万元,村干部误工报酬5万元。各村经济总收入分类情况:1至5万元的7个村,占总村数的35%;5至10万元的6个村,占总数的30%;10至20万元的7个村占总数的35 %;当年收入最高的村是幸福村,经济总收入达18万元(但大部分资金属于点上的,不属于整个行政村的集体使用资金)。

各村可支配的总收入分类情况:

1000元至1万元的1个村,占5%;1万元至5万元的13个村占65%;5万元至10万元的5个村占25%;10万元到20万元的1个村占5%。这些都是按年报统计数据,如果真正按实际可支配收入可能还要少,让人更加担忧。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思路不清,整体氛围不浓。

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营承包体制的长期稳定,村主要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却逐渐淡薄了。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主要发展个体经济,没有必要化心思去发展集体经济,也不合时宜,不必去冒风险。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集体现有资产的管理难度加大,造成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信心,挫伤了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部分村主要干部思路不够清晰,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顾虑重;部

分群众怕搞毁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这些保守、怕担风险的思想也同样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监管不力产生漏洞,非生产性支出数额较大。

相当一部分村的财会人员文化层次、专业水平、素质偏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个别村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漏洞。在执行财务制度不严的情况下,导致非生产性开支数目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管理不十分规范,资金支出不附原始票据,有白条纸入帐现象。二是民主理财意识不强。有的重大资金的支出,没有经过村民代表以上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有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存在。有的村,报刊订阅、信笺纸购置活动费等,非正常性开支超出正常的生产性开支。三是财务监督制度没有真正到位。

(三)集体经济资源少,发展空间小。

目前90%的村90%的山林、荒山全部分到农户,集体经济基础发展的空间较小,村干部没有经济发展的余地。有的村将一些资产(如茶厂、加工厂等)一次性发包给他人变相收取以后多年度的承包款,有的村陷入一种“挖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中。

(四)历欠税费变成呆帐,债权债务难理清。

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少数村出

现了一此“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拖欠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变成了呆帐。有的村出现了村欠户、户欠村的现象,债权债务没有集体经济难以理清。

三、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对策。

(一)加强对村主要干部进行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

想的责任意识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二)找准路子办企业,积极探索“经工兴农,以工富村”

的新途径。

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认识,组织村主要干部到村集体经济搞的好的地方去学习,取精(如奉化滕头村,萧山航民村),使他们能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无工不富的观念,并进一步启发他们创业的激情。二是因地制宜,选好项目。根据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情况,确立项目,保证新上项目的成功率,决不能“一哄而上”麻木上新项目,使村集体旧债未偿又添新债。一定要因地制宜,慎重考虑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好项目,上水平,增效益。三是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各村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现状,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对班子实力强的,有一定管理经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