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

《春雨蒙蒙的下》

教材分析:

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它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能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教学重点:

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

学生:自制沙锤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课堂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关于春景的图片,背景音乐插入《渴望春天》。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

2、导课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还记得我们在低年级时学过的一首有关春雨的歌曲吗?”(播放《小雨沙沙》学生跟唱)师:“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春雨的歌,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聆听一下吧!”(播放《春雨蒙蒙的下》)

二、感受歌曲体验情绪

1、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与低年级时学的歌曲有什么差别?

如果用画画的形式,你认为出现在眼前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给学生播放一组“春雨蒙蒙”的图片,背景音乐播放《春雨蒙蒙的下》)

2、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绿”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唱歌曲表达情绪

1、读歌词。师:“下面,我们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呢?”

师:“当读到刷刷刷刷时,感觉应该是怎样的?让我们用更好听的声音读一读。”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并注意歌曲中有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小组讨论总结出来。

3、处理“弱起小节”(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弱起小节,然后唱一唱带有弱起小节的句子)

4、练习切分节奏。带上节奏朗读歌词,并让学生分析把这样的节奏放在歌曲里有什么样的效果。

5、学生完整的跟琴演唱一遍歌曲。

6、重点练习二声部的地方,要求做到和谐、统一。

7、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以及歌唱的处理方法。

8、学生跟着歌曲伴奏带上感情唱一唱。

9、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增添色彩

师:“你们认为用什么样的节奏比较好?”(小组合作:创作节奏)师:“让我们跟着伴奏演一演。”(一组学生用自制乐器伴奏,一组学生演唱)

10、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学习的好时光。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抓紧现在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像春雨过后的小苗一样,茁壮成长。(伴随着这首歌曲,学生走出教室)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爱的人间》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 《爱的人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教学重点: 1. 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 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 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 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 五、课后延伸 教师寄语,号召学生人人争当“爱心使者”,建立“爱心日记”,记录“爱的故事”,分享“爱的喜悦”。(让学生在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延续。)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把雨伞圆溜溜》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新风尚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歌曲吸取了通俗歌曲的表现手法,从“一把雨伞三个头”引申至“风雨路上一同向前走”,形象的表现了儿童在雨中风雨共伞的嬉戏玩耍的情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休止符的不同运用及连续三次出现前附点的节奏和音程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歌曲为A调,歌曲最后结束在大调主和弦三音上,营造了一种在雨中一往无前的情景,充满着欢声笑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表达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友情 2:在学唱歌曲、唱好歌曲的一系列活动中唱好切分音和弱起部分和休止符及内心节奏的培养。 3:在读词跟唱活动中学会歌曲的方法,在演唱时互相配合、互相协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唱好歌曲 2、难点能唱好跨小节切分音和弱起小节及休止符 【教具准备】:钢琴课本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猜个谜语好不好?生:好。师: 一只多角亭, 没门又没窗。亭外挂珍珠,亭里有人行。 (打一生活用品)谜底:伞。 回答对了,送给自己一个响亮的掌声,为自己鼓励一下———导入课题并板书。《一把雨伞圆溜溜》(2分) 二、播放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4) 师:听了这首歌心情怎么样?(快乐的) 三、模唱、节奏练习(10) 1.模唱 雨伞也很快乐,因为下雨了,伞终于可以张开双臂出来透透气了,你看它撑得多圆,多自信!我们也来学学它好吗?张开双臂,扬着眉毛吸气,他还在唱歌呢,听:(师范唱) (音高逐渐升高) 指导学生:雨珠在雨伞上面跳舞,声音在上面。 2.节奏训练(休止符)

小学音乐《采山》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采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采山》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唱歌课,歌曲采用了四二拍节奏,是一首民族五声调式作品。歌词朗朗上口,富有情趣,旋律流畅,节奏轻巧,展现了孩子们踩着小雨采山的愉快情景,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二、教学准备 ppt 课件、电子琴、纸杯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认识并了解民族五声调式。 3、过程与方法:在模仿、合作、歌唱、创编音乐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歌曲的情绪情感,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歌曲

1、听雨 让学生听一听是什么声音? 生:“雨声” 师:下雨的时候山上的景色特别美,让我们伴着轻松的音乐一起欣 赏山间美景吧. 2、欣赏以歌曲伴奏为背景音乐的山间美景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二)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范唱),让学生听一听小伙伴们收获了哪些果实?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山里人把进山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活动叫做采山,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的名字。 2、复听 听一听小伙伴们采山时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师: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开心? 教师总结(本课情感目标)。

3、旋律线 (1)跟老师一起画一画歌曲的旋律线,数一数有几个乐句? 这些乐句有什么相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休止符的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教师总结。 (2)找一找相同乐句,歌曲创作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 教师总结(完全重复的创作手法)。 4、模唱歌曲 要求学生跟老师的琴声用“la”模唱歌曲。 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熟悉歌曲旋律。 (三)节奏处理,难点突破 师:采山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即使下着雨也抵挡不了孩子们采山的热情。刚上山的时候还下着小雨。 出示四分音符的节奏。(从学生熟悉的四分音符入手) “谁能边打边读?” 然后解决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 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 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 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

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 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 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 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 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 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 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 小节) 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1902 ~1946)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 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 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 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教育和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 年8 月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1946 年在延安病逝。一生创作歌曲50 余首,大多自己作词。并作有配合革命斗争的秧歌剧。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游击乐》、《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桥下六小李银双教材简析: 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的五幕诗剧《培尔??金特》配乐的第一组曲的第一首音乐,描写出摩洛哥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音乐仅在无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淳朴,具有牧歌风格。筝曲《渔舟唱晚》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变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歌曲《清晨》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3∕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歌曲的第二部分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歌曲《晚风》是一首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各方面的音乐知识、基本技能及素养都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

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音乐的能力和提高演唱水平,是本学期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以自然界周而复始的朝夕为题材,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或五线谱综合运用,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唱好二部合唱,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难点: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掌握乐谱记录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模仿与记录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学期寄语。 1.简单回忆上学期学习内容。 2.布置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并提出要求。 二、聆听四首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人音版小学音乐_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课: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入: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三、学习歌曲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四、设计演唱形式: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同一首歌》。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布置作业: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二、老师先跟着音乐,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 三、进行合作排练。 四、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五、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六、总结。 第四课时 一、跟着音乐表演秧歌舞 二、学习音乐知识 1、结合《我的祖国》和《大中国》两首歌曲学习合唱音乐知识。 2、懂得二声部的位置。 三、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平时知道的有些有关合唱的音乐知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草原牧歌

全新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种太阳》教学设计.优选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种 太阳》教学设计 《种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音乐知识,创编简单表演。 2. 通过朗诵、听赏、演唱、讨论、编创的形式,体会歌曲《种太阳》的音乐、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美好愿望。 2. 感受和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3. 理解音乐内涵,并用动作、语言、歌声表达出来。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带补充段落的单乐段歌曲。bB大调。歌曲中主乐段是由四个相关联的乐句构成的。其中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第四乐句又是在第二乐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每一乐句前两小节中的六度跳进表达了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充满幻想的当代少年儿童的形象。而后半句则多用级进的手法,尽显纯朴、抒情的童真情趣。在演唱上可用先跳后连的方法来表现各乐句。紧接着出现的完全重复前奏的乐句是过渡句,在这里起到了如间奏和连奏的作用。附点八分音

符的大量运用和全曲最高音的密集出现,将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歌词反复点题,把孩子们的美好愿望进一步传达与肯定。最后出现的则是补充乐段,抒情的旋律把我们引入那充满遐想的美好天地。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了解太阳吗? 生:简单介绍搜集到的太阳知识。 师:原来大家对它有这么多的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太阳产生了很多的幻想,有关太阳的传说也很多。 1. 艺术作品欣赏。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关于太阳的艺术作品,出示图片莫奈《日出印象》,感受太阳给你们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太阳是温暖、光明的…… 2. 儿童作品欣赏。 师:感受了大师的作品给同学们的感觉,我们再来看看小朋友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我们边看边来模仿太阳的各种表情。 教师出示太阳图片。 学生回答:太阳是温暖、明亮、可爱的…… 3. 艺术歌曲。 师:除了艺术作品之外,还有一些歌曲也是描写太阳的。 (1)欣赏歌曲《我的太阳》,美声演唱,描述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太阳。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制定音乐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音乐素养已经成型,学生整体乐感较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不仅已经摆脱了对外部评价的依赖,逐步依靠内化了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心世界更深入的评价,喜欢尝试着从个性品质、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来描述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日渐增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显现出来,有特长的学生也较突出,使得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而学生正处于勤奋或自卑的心理阶段,发展顺利,就会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如果发展出现障碍,学生就会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本册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它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期教学目标: 1、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 2、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 3、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 5、了解苗族、彝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6、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上课之前,采用“听一听”“猜一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将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2、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春季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个人说明:本教案内容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

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 教学时间安排: 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 1.导入 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入。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可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 认识古琴的形状、演奏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出示乐器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古琴的形状与构成。 教师简单介绍:古琴又名七弦琴,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奏,通过多种指法形成其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是古代文人必修的乐器,历史上孔子、李白、杜甫等名人都是又名的琴家。 聆听古琴的音色,播放古琴《流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边聆听古琴的音色,边随音乐模拟古琴的演奏。 3.初听乐曲《关山月》,感受古琴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5.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已经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小学音乐教案(最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2020年最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音乐教案

春景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到沂河》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 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 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陀螺》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陀 螺》教学设计 《陀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聆听乐曲《陀螺》,感受乐曲欢快的主题。 2. 体验孩子们玩转陀螺时的欢乐情景,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难点 1. 体验音乐中轻快节奏。 2. 体验作品欢快的主题,表现快乐的生活,并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陀螺》是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1871年所作的《儿童游戏小组曲》中的第三曲《即兴曲──陀螺》。 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小组曲》系根据作者所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共十二曲)中的五首小曲改编而成,这五首小曲都有标题:第一曲《进行曲──喇叭与铜鼓》,第二曲《摇篮曲──布娃娃》,第三曲《即兴曲──陀螺》,第四曲《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第五曲《加洛普──舞会》。 《即兴曲──陀螺》,a小调2/4拍,乐曲轻快,表现了孩子们在玩转陀螺时的情景。

曲例: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音乐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竹马游戏》,童年的游戏有很多,伴随我们度过了难忘、幸福的童年时光。关于游戏的音乐作品也很多,老师节选了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片段,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 播放以前学过的一些儿童游戏的音乐,请学生听辨。(音乐听辨) 3. 学生用动作表示。 4. 老师:大家一起说第一首乐曲是什么。 生:跳绳。 师: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对吗?你们的记忆很出色。第二首呢?生:第二首是二年级学的《转圆圈》。 师:这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童声合唱,表现了彝族小朋友的快乐游戏。第三首呢? 生:是《布老虎》,也是以前学的。 师:第四首呢? 生:我知道,第四首是《踢毽子》。 师:这些都是表现我们中国儿童游戏的作品。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的是一首描写外国小朋友游戏的作品,这个游戏在中国也很流行的!大家仔细听,猜猜是什么游戏?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劳动的歌一、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著名打夯号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

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小节)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 (1902~1946) 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景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

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录音机、磁带、电脑、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表格六年级音乐教案】 辽宁东戴河新区实验学校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案 年级:六年级学科:音乐教师:张龙 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 - 1 - 页共 31 页 第 - 2 - 页共 31 页 【篇二: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 《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 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 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 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 古琴的音色。 5、学习坚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学唱《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乐曲《关山月》、《但愿人长久》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 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 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 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聆听《关山月》 (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 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先让学生诵 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 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 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3)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 朗诵,体会古 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 师吟上句“但愿人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 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 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 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感受歌曲特点时,师生接 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 音基本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 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 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 予“新韵”。 三、演唱歌曲《游子吟》。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篇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演唱歌曲《茉莉花》 2、能够视唱《茉莉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3、了解其他地区风格不同的《茉莉花》,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感受不同风格特点的《茉莉花》 2、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起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老师弹的旋律是什么乐曲?(教师弹奏《茉莉花》)师:你们见过茉莉花吗?茉莉花长什么样子?今天老师也带 来了一盆茉莉花,你们看一看,闻一闻,说说茉莉花的香味是什么 样的。 生:茉莉花的花瓣很小,白色的,发出淡淡的香味,一种暗香。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然后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 放课件,聆听歌曲) 生:歌曲的情绪是优美的,抒情的,婉转的。 师:对,今天我们学唱的《茉莉花》是一首江苏的民歌,旋律没有 大起大落,表现了江南民歌委婉、柔美的特点。 2、介绍歌曲《茉莉花》 师:同学们,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了这首歌曲,那个时候歌名不叫《茉莉花》,叫做“鲜花调”,它源自于南京,是一首地地道道的 南京小调。 3、学唱旋律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用lu哼唱旋律 (2)视唱曲谱 (3)边视唱边用手划出歌曲的旋律线(上下起伏) 4、学唱歌词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讲解歌词,挖掘情感(“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生动的表现出茉莉花的特点)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艺术表现 1、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小组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来演唱歌曲,根据旋律的走向加上适当的力度、速度标记,感受不同的力度、速度变化可以使歌曲表现的更加完整。 四、相关文化 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五年级音乐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概貌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能力。 2.以审美为核心 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拓展音乐教材的文化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科技的联系,把音乐学习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 4、以德育为主旋律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材特点 1.以主题单元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通过“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歌唱、音乐知识欣赏的学习以及各方面内容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在课文中,上述各栏目按照“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顺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感性入手,欣赏入手“的精神,把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做多样化的设计安排。 2.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和世界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把孩子引进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体现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听听: (1)欣赏由筝等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和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 (2)感受和体会我国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乐合奏的表现效果。 (3)通过欣赏知道冼星海的简单生平及其创作的作品。 (4)初步学会用自己学的音乐知识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认认:变拍子,波音记号,倚音记号,知道它们的唱法。认识 D.S 和D.C两种反复记号。 唱唱: (1)初步学会在歌唱中用比较圆润的声音长较高的和较低的音。并注意发声位置的统一。(2)在二声部歌唱时初步做到声部和谐注意均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