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卖油翁》教案

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板书课题、作者)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晓道理

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欧阳修,时期家、家,字,自号,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

2、注音。

咨zī矜 jīn 圃pǔ睨nì矢shǐ

颔 hàn 忿 fèn 酌zhuó覆 fù杓sháo 沥 lì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就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1、听读课文,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学生自己读两遍,齐

读一遍,指1—2名学生再读)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很有道理,读的过程就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

2、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1 )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 )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师: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时一般要求,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

(1)尧咨善射(2)尧咨自矜(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学生读课文1遍)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3、翻译课文。(学生读课文1遍)

二、合作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课文为何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记叙得较详细?(学生读课

文)

明确: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明确:因为故事要说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的箭术的精湛,而对卖油翁情况的记叙较详细,这样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2、高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能生动描绘出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思考:作者运用哪几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学生读课文1遍)

三、拓展延伸

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启示: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师:课堂检测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使学生进步的良方。

四、当堂检测(先把课文读一遍)

1、第二段连用两个反问句写出了,照应了上文的“”。

2、表现康肃盛气凌人的句子是,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出自文中的成语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陈康肃公善.射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久而不去.

但.微颔之

..曰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尔安

..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敢轻.吾射徐以

5、翻译句子

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五、课文总结:

这个故事虽然短小,却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情节简单,但波澜起伏;文字浅显,却韵味无穷。让我们不得不为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到自豪。愿同学们在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过程中,扩大对祖国古代社会的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第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