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择螯合剂

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择螯合剂

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择螯合剂
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择螯合剂

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择螯合剂

孙克龙Tony Minshull

阿克苏诺贝尔公司

一,螯合分散剂用途

纺织工业:

1,退浆在退浆液中添加螯合剂,不管使用哪种退浆方法,可使退浆效率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它把与浆料反应的金属离子络合以后,提高了浆膜的可溶胀性,也提高了浆料与退浆剂的可反应性,从而很容易从织物上去除。

2, 前处理 主要用作双氧水漂白的稳定剂,控制双氧水缓慢平稳的分解,提高双氧水利用率;同时防止金属离子导致的局部剧烈分解,引起织物纤维断裂形成破洞。

3,染色 染色过程使用的水、芒硝、纯碱、氯化钠等都含有一定的杂质,在杂质的影响下,染料会引起沉淀。特别是鲜艳的色系染色时,加入螯合剂可使色泽更加鲜艳,而对染料的磨擦牢度及匀染没有不良影响。在染硫化染料时,更可防止起铜镜面的效果出现。

造纸工业:

金属离子在纸浆漂白过程中引起的反应沉淀结垢,漂白剂无效分解,纸浆返黄等不良后果,纸浆漂白工艺中也需要使用螯合剂减少漂白的副作用,避免Fe3+离子与纸浆中的酚基团反应形成深颜色的复合物,保护纤维,提高纸浆白度,减少纸浆返黄。

循环水阻垢:

在水处理中需要螯合剂用作循环冷却水和锅炉水的阻垢缓蚀剂,特别是针对含碳酸钡高的油田注水和冷却水、锅炉水的阻垢缓蚀剂。

清洗领域:

无论是在工业清洗还是民用洗衣粉等日化产品,都需要螯合剂改善水质,提高净洗效果。

二,螯合剂的选用

螯合剂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合的螯合剂则是我们最头疼和迷惑的地方,螯合力-稳定系数K是重要的参考指标,稳定系数K值越大,表明螯合剂对该离子的螯合能力越大。

下图为不同螯合剂对铁、钙、镁离子的螯合常数K值。

NTA EDTA HEDP EDTMPS DTPMPA EDDHA STPP 葡萄糖钠 偏硅酸钠 Fe3+ 15.9 25.1 31.7 18.3 22.7 29.6 2.1 17.3 11.2

Ca2+ 6.4 10.6 13.1 20.9 16.2 21.3 6.90 7.2 8.0

Mg2+ 5.4 8.7 9.1 16.3 15.1 12.8 7.7 3.9 11.2

酸碱(pH值)对螯合剂螯合力影响

在大多数使用螯合剂的工艺里面,工作液往往为酸性或碱性,因此pH值对螯合剂的影响对于螯合剂的选择与应用,尤为重要。因此绘制出不同pH值条件下的螯合力曲线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工艺条件,选择适合的螯合剂。

图表1铁离子螯合值(螯合值K)与pH曲线

图表2钙离子螯合值(螯合值K)与pH曲线

图表3镁离子螯合值(螯合值K)与pH曲线

三,几种螯合剂的综合应用评价

无机磷酸盐类:三聚磷酸钠以及焦磷酸钠是常用的螯合剂,自身带有弱碱性质,多用于洗衣粉添加剂。在工业领域也可作为最廉价的软水剂。

硅酸盐类:自身带有较强碱性,多用于工业清洗剂,根据SiO2与Na2O比例不同(模数)各自有相应的应用领域,如SiO2含量高的水玻璃,碱性偏弱,适合做双氧水稳定剂;Na2O含

量高的偏硅酸钠则碱性强,适合工业清洗用,如除油粉、脱脂粉等。

有机磷类:价格便宜,应用较广泛,种类繁多,常用的有HEDP、EDTMPA等。一般HEDP的铁离子螯合能力较强,EDTMPA的钙镁离子螯合力较强,各自有相应的应用领域,有机磷类螯合剂最大的缺陷是耐碱性较差,pH值超过10以后,螯合能力大幅下降。

酰胺类:EDTA-Na是最古老的该类型螯合剂,价格便宜,用途较广;EDDHA-Na分子量更大,具有极强的金属铁离子捕捉作用,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碱性能和分散值突出,同时也是性能优良的分散剂,特别适用于造纸和纺织印染领域。

其它无机盐:葡萄糖酸钠、酒石酸钾、柠檬酸钠等,都具有一定的螯合能力。用途最广的是葡萄糖酸钠,可以耐强碱。

其它类: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呼声越高,一些环保的螯合剂纷纷面世,如聚天门冬氨酸盐、聚羧酸盐、聚环氧琥珀酸盐等。这些产品虽然环保,但是在螯合效果和生产成本上,相对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实际应用也较少。

SiC替代部分FeSi和增碳剂的生产实践

SiC替代部分FeSi和增碳剂的生产实践 摘要:宣钢一钢轧厂在冶炼低合金钢和普碳钢中用碳化硅(SiC)部分替代硅铁和增 碳剂进行转炉合金化试验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稳定性好,与同品种原脱氧合金 化工艺相比,新脱氧合金化工艺使钢的化学成分内控率有所提高,吨钢成本降低1.70元/t钢,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碳化硅;合金化;替代 Production Practice about SiC Instead of FeSi and Carburant Zhao Guoying Steel-making Plant,Xuanhua Iron and Steel Co.,Ltd,Xuanhua,075100 Abstract:Alloying experiments of the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ferrosilicon and carburetant by SiC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first steelmaking workshop of XuanGang steelmaking plant in smelting low alloy steel and carbon-stee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rocess has good stability and the internal control rate of the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tested steel has been improved slightly,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deoxidizing alloy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experiment achieved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cost per ton has reduced 1.70 yuan. Key words SiC; alloying; Substitution 前言:宣钢一钢轧厂拥有3座转炉,其中两座110t转炉和一座120t转炉。一钢轧厂生产 低合金钢或普钢大量使用硅铁,随着锰铁、硅铁等合金供应的异常紧张,合金价格大幅攀升,导致了转炉炼钢成本不断上升。为降低成本,开发了碳化硅的功能,将其作为一种合金添加 剂使用,部分替代价格昂贵的硅铁合金。2015年12月份进行了大规模生产试验,取得了较 为满意的效果。 1 生产工艺及调整方案 1.1 原生产方式 宣钢一钢轧厂拥有600 t、900 t混铁炉各一座,两座110 t转炉,一座120 t转炉,以及 三座方坯连铸机。2015年,宣钢一钢轧厂的产能为400万吨,冶炼钢种有低合金系列(如 HRB335,HRB400等)、普碳钢、优质碳素钢、焊丝钢、优质带钢、制丝钢等11个系列,其 中低合金钢和普碳钢所占比列为40%,约160万吨。长期以来一钢轧厂冶炼低合金系列和普 碳钢的合金方式见表1。 随机抽取新方式2个炉号钢材(HRB400-2)进行了高、低倍检验。低倍检验结果,中心疏松最大为1级,未发现其它缺陷;高倍检验结果,最大夹杂物级别为2.5级,组织和晶粒度与 未使用碳化硅的钢种基本相同。综合结果表明,钢材内部组织正常,质量良好。 2.2.3 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2015年12月宣钢一钢轧厂使用合金成本计算出,使用碳化硅后吨钢合金成本可减 少1.70元/t钢按照一钢轧厂生产低合金钢和普碳钢160万吨/年,可节省成本272万元/年。 3 结论 (1)使用碳化硅部分替代硅铁和增碳剂后,钢的成分稳定,性能没有降低,满足了调整 合金方案原则。 (2)使用碳化硅部分替代硅铁和增碳剂是一种节约成本且切实可行的工艺,吨钢成本降 低1.70元/t钢,每年为宣钢增加效益272万元。 参考文献: [1]李永刚,赵红亮,黄道昌,等.转炉应用碳化硅合金化的生产实践[J].炼钢,2006.12:8-10. [2]王印强.碳化硅在炼钢合金化过程中的行为及效果[J].河北冶金,1995(4):28-31. 作者简介: 赵国英(1967.07-),男,高级工程师,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一钢轧厂;

[实践]__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实践]__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学习目标 1(了解液-液萃取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液-液萃取方案; 2(熟悉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掌握萃取剂的选择方法。会根据萃取相图等知识确定萃取剂用量并能进行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3(掌握萃取设备的分类及萃取典型设备,能够根据萃取任务进行萃取设备的选择。 4(掌握连续逆流萃取过程及计算,萃取剂最少用量的计算。 5(掌握实训萃取装置的结构,萃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能够独立进行萃取装置的操作。通过测定原料液和萃余相的浓度,对萃取效果进行评价。 引言 前已介绍,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一般用沉降、过滤等操作方法;均相物系中气体 混合物的分离则用吸收与解吸的方法来完成,那么均相液体混合物又该如何分离呢,本学习情境四开始介绍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蒸发、蒸馏和萃取。 当形成溶液的各组分中,至少有一种组分是不挥发的,通常选用蒸发的方法将不挥发性的组分与挥发性的溶剂分离。 当形成均相混合物的溶液中各组分的均具挥发性,且各组分之间挥发性相差较大时,如果分离任务量大,且不需要很高的温度就能使各组分汽化时,这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 萃取也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混合液中各组分之间的挥发性相近,沸点相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甚至形成恒沸物时,用一般的蒸馏方法难以达到或不能达到分离要求的纯度。 (2)需分离的组分浓度很低且沸点比稀释剂高,用蒸馏方法需蒸出大量稀释剂,消耗能量很多。 (3)溶液中要分离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受热易于分解、聚合或发生其它化学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当分离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或萃取方法均可应用时,其选择操作方式的依据主要是由经济性来确定。与蒸馏比较,整个萃取过程的流程比较复杂,且萃取相中萃取剂的回收往往还要应用精馏操作。但是萃取过程是在常温下操作,无相变化以及选择适当溶剂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仍显示出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本学习情境主要学习萃取过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基于双氧水生产工艺中氧化液分离任务的完成来学习有关萃取操作的知识。 制定从蒽醌氧化液中分离出双氧水的方案 双氧水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主要采用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较电解法生产双氧水具有能耗少、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近20年,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能力迅速增加,国内陆续投产了几十套生产装置,尤其近几年,国内多家年产100kt(HO质量分数为27.5%,下同)和22 200kt大型双氧水企业的投产,大大促进了双氧水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 某化工厂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过程示意框图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答案

专业课作业 1.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________。 A.1946年 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___。 C.大规模集成电路 3、下列关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D.确定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4、目前,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电子元器件是________。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_______。 D.元器件一一早期的计算机元器件是电子管,其体积大、耗电多。 6、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模A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________。 B.处理数据的方式-一有两种:处理数字的和处理模拟数据的(声音属于模拟数据) 7、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划分,可以分为_________。 C.巨型计算机、中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8、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这种计算机属于________。 A.微型计算机 9、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C.运算速度快、自动控制、可靠性高 10、以下不属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特点的是________。 B.体积庞大 11、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______。 D.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12、下列各项中,在计算机主要的特点中尤其最重要的工作特点是_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13、“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可根据需要达到几百万分之一的精确度”,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_。 C.很高的计算精度 14、“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来选择相应的处理”,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_。 B.逻辑判断能力 15、计算机的通用性使其可以求解不同的算术和逻辑问题,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_______。 A.可编程性 16、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其应用最早的领域是_______。 B.科学计算 17、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根据统计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_。(请看解析) A.数据处理 18、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_。 D.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19、办公室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大应用领域,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______。 D.数据处理 2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计算机能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控制方式,如生产过程化、过程仿真、过程控制等。这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____。

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二) 【学习要求】 1.理解弱酸或弱碱的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确定及指示剂的选择。 2.掌握弱酸或弱碱的滴定条件 【复习回顾】 1、什么是酸碱滴定曲线?什么是滴定突跃? 2、强碱滴定强酸一般选用什么酸碱指示剂? 3、弱酸、弱碱、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缓冲溶液的pH的计算公式 【预习内容】有人说“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等于7”你认为对吗?试举例说明 【学习内容】 一、弱酸或弱碱的滴定 以0.1000mol/L NaOH滴定20mL 0.1000mol/L HAC溶液为例 1、滴定前 溶液的pH取决于pH=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溶液的pH取决于,当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达到99.9%,此时消耗mLNaOH,溶液的pH= 3、化学计量点时 此阶段溶液的pH处于突变状态,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此时消耗mLNaOH,溶液的pH= 4、化学计量点后 当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达到100.1%时,此时消耗mLNaOH,此时溶液的溶质主要为,溶液的pH=

5、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 (1)绘制滴定曲线,描述变化特点 (2)根据突跃范围选择指示剂 (3)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 强酸(强碱)滴定弱碱(弱酸)时,溶液越稀,滴定突跃范围。弱碱的Kb值(弱酸Ka值)越小,即酸越弱,突跃范围越 6、弱酸或弱碱准确滴定的条件为。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若Ka1或Kb1满足上述滴定分析条件,则可以直接滴定;;若相邻两级电离常数之比,还可以分步滴定。 【例题1】 试判断c=1.0mol/L的甲酸、氨水,氢氰酸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 【例题2】用0.1000mol/LHCl滴定20mL氨水溶液,滴定突跃是多少?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应选择哪种指示剂? 【课后练习】 1、在酸碱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 ) A. 大于7 B. 小于7 C.等于7 D.都有可能 2、在用盐酸测定硼砂时,化学计量点时pH=5.1,应选用下列哪一种指示剂() A.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D甲基黄(2.9—4.0) 3、0.1000mol/LNaOH滴定20mL 0.1000mol/L HCOOH溶液的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应选择何种指示剂?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

常用的21种光引发剂特性介绍光引发剂 1.光引发剂-1173 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 2-Hydroxy-2-methyl-1-phenyl-1-propanone CAS NO.: 7473-98-5 分子量:164.2 分子式:C10O2H12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含量:99%min 沸点:105-115 °C 挥发份:0.1% max 溶解性:溶于单体,不溶于水 灰份:0.1% max 透光率(10 克1173/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99% ; 500 纳米-99% 吸收波长:244nm ; 278nm ; 322nm 用途:一种高效率、不黄变的紫外光引发剂。对于不饱和聚酯体系和多官能团单体的UV固化体系,具有低气味、非黄变、色彩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很方便地与其他光引发剂进行复配。建议添加量1-4%。 包装:20公斤净重/塑料桶 2.光引发剂-184 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 CAS NO.: 947-19-3 分子量:204.3 分子式:C13H16O2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含量:99%min 熔点:44-48 ° C 挥发份:0.2%max 灰份:0.1%max | 用途:是一种高效的自由基I型非泛黄光引发剂,用于UV聚合单官能或多官能团聚合丙烯酸盐单体和低 聚体。用于清漆、塑料涂料、木材涂料、粘合剂、平版印刷油墨、丝网印刷油墨、柔印油墨、电子产品包装:20 ;50 公斤净重/纤维板桶 储运:保持密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 3.光引发剂-907 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 CAS NO.: 71868-10-5 分子式 C15H21NO2S 分子量:279 外观:白色粉末 含量:99%min 熔点:72-75 ° C 挥发份:0.25%max 灰份:0.1%max 吸收波长 231,307nm 透光率(10 克907/100 毫升甲苯):425 纳米 >80%; 500 纳米 >90% 用途:高效光引发剂用于紫外固化体系,能使其长期不泛黄和延长储存。专门针对含有颜料的紫外光固化 涂料、油墨以及胶粘剂有色固化体系的一种引发剂,可和184、ITX等引发剂配合使用。可用于有色油墨 体系、纸张/金属及塑料上光油和电子油墨。还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用于化妆品等行业。建议添加量2-6% 包装:20公斤净重/纸板桶 储运:保持密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 4.光引发剂-651 安息香双甲醚BDK Benzil Dimethyl Ketal CAS NO.: 24650-42-8 分子量:256.3 分子式:C16H16O3 外观:白色结晶 含量:99.5%min 熔点:63-67 挥发份:0.2%max 灰份:0.1%max 穿透率:-10g BDK/100ml Toluene :425nm 95%min | :450nm 96%min | :500nm 98%min |

dotp增塑剂增塑效率可以这样提高!

dotp增塑剂增塑效率可以这样提高! 增塑剂DOTP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寒性,挥发性小,增塑效能比DOP高,适宜作聚氯乙树脂的增塑剂,如要求高绝缘的聚氯乙烯电缆料。所谓增塑效率,是使聚合物达到某一柔软程度需加人的增塑剂用量,它表示增塑剂对树脂的增塑能力。 因此,增塑剂增塑效率的提高换言之就是在不改变增速效果的前提下怎么减少增塑剂的用量的问题了。这个可以通过一个例子说明:Dotp增塑剂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有影响。 Dotp增塑剂用量/mL表干时间/min.填料的选择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在胶粘剂中加入填料可以降低成本,减小热膨胀系数和收缩率,从而增加热导率、耐热性和机强度,提高制件的耐火性和形状的稳定性,消除制件的成型应力,不易发生裂纹,使胶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得以改善、降低其吸水性,增加使用寿命及改变流动性和比重等,而当Dotp增塑剂的用量逐渐增大时,所得胶粘剂的表干时间也逐渐增长,所以Dotp增塑剂的用量越少,表干时间越短。 其实,想要提高增塑剂的增塑效率也可以: (1)选用曾塑效果高的增塑剂从降低制品生产成本考虑,应选用增塑剂用量少而曾塑效率(例如制品的柔软度)高的。增速效率由高到低几种常用增塑剂的排列顺序:聚酯增塑剂→氯化石蜡→DNP→环氧大豆油→TCP→TOP→DOS→DOZ→DOP→DOA→DBP. (2)注意选择耐久性好的增塑剂即其沸点高、闪点高、不易迁移和耐油抽出性好者应优先选用。曾塑剂闪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TCP→DOS→DOA→DOP→DBP. (3)耐高温和耐光性能好由于塑料成型是在高温条件下(>150℃)完成,如果增塑剂在高温下分解,则会失去增塑剂的作用,而且,还会促进PVC料的分解。用于户外的PVC制品则要求增塑剂应耐光性能好。 (4)要求低温性能好的制品树脂中应加入有良好耐寒性能增塑剂(凝固点低的增塑剂)。这类增塑剂有:二元脂肪酸酯类、癸二酸酯类、已二酸酯类等。 (5)用于要求绝缘性能好的塑料制品要选用有较好绝缘性的增塑剂,如磷酸酯类增塑剂就有较好的电性能。但要注意:增塑剂在主要原料中的加入,会降低制品的电绝缘性能,控制增塑剂的加入量越少越好。 苏州辰英新材料生产销售dotp增塑剂,环保增塑剂等塑料助剂,产品绿色无毒环保,增塑效果好,能彻底解决增塑过程中的析出冒油问题,欢迎咨询订购!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 熔炼; 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的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传统的熔炼方式比如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钛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 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为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后一种生产工艺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冶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剂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有的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份,灰份和硫份计算得来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有些增碳剂的灰份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可能误入歧途,导致选用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通常用来增碳的物质主要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粉,木炭粉和焦炭粉。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越高越好,灰份,挥发份及硫份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铁水。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质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焙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增碳剂质量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简言之,减少铁液收缩增碳剂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碳原子才能从原来的无序排列变成片状排列,片状石墨才能成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以利于促进石墨化。因此,我们应该要选用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因为高温石墨化处理时硫份被生成SO2气体溢出而降低。所以高品质的增碳剂含硫份很低,W(s)小于0.05%,最好的W(s)小于0.03%。同时,这也是判断是否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以及石墨化是否良好的一个简洁指标。如果选用的增碳剂没

萃取基础知识

第十三部分萃取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中级工) 1.处理量较小的萃取设备是( D )。 A.筛板塔 B.转盘塔 C.混合澄清器 D.填料塔 2.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 A )。 A.原料预热 B.原料与萃取剂混合 C.澄清分离 D.萃取剂回收 3.萃取操作的依据是( A )。 A.溶解度不同 B.沸点不同 C.蒸气压不同 D.挥发度不同 4.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 A )。 A.常温 B.高温 C.低温 D.不限制 5.萃取操作应包括( A )。 A.混合一澄清 B.混合一蒸发 C.混合一蒸馏 D.混合一水洗 6.萃取操作中,选择混合澄清槽的优点有多个,不包括( C )。 A.分离效率高 B.操作可靠 C.动力消耗低 D.流量范围大 7.萃取剂S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愈( B ),分层区面积愈( ),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浓度y max,越高。

A.大大 B.小大 C.小小 D.大小 8.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交点M位于( B )。 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下方区 C.溶解度曲线上D.任何位置均可 9.萃取剂的温度对萃取蒸馏影响很大,当萃取剂温度升高时,塔顶产品( A )。 A.轻组分浓度增加 B.重组分浓度增加 C.轻组分浓度减小 D.重组分浓度减小 10.萃取剂的选用,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C )。 A.萃取剂回收的难易 B.萃取剂的价格 C.萃取剂溶解能力的选择性 D.萃取剂稳定性 11.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是溶质和原溶剂分别在两相中的( D )。 A.质量浓度之比 B.摩尔浓度之比 C.溶解度之比 D.分配系数之比 12.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越大,说明该萃取操作越( A )。 A.容易 B.不变 C.困难 D.无法判断 13.萃取是分离( D )。 A.固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B.气液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C.固固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D.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作业一 1、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 2.数据处理(或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从简单到复杂已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它们是:①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简称EDP),②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③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 3.辅助技术(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⑴计算机辅助设 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⑵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简称CAM)⑶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 4.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 5.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 6.网络应用。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表现为四种趋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什么是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构成,分别表示何种操作和存储地址。而程序则是:程序是可以连续执行,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一条条指令的集合。它是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程序主要是原代码文件,有了程序才有软件。 3、操作系统的地位:其他软件的支撑环境 操作系统的作用: 用户角度: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接口 资源管理角度: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4、(1)标题栏位于窗口的顶部。通常用于显示应用程序或打开文档的名称。(2)控制菜单图标位于窗口的左上角。它的功能包括在一个下拉菜单中。即还原、移动、大小、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等。 (3)最小化按钮位于标题栏的右端。单击该按钮,可将窗口缩小为任务栏中的一个按钮。 (4)最大化按钮位于标题栏的右端。无论当前窗口多大,用鼠标器单击最大化按

滴定终点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终点与指示剂的选择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不易观察。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尽管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选用。但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如强酸滴定强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用强碱滴定强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一、选择指示剂 【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红色褪去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解析: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滴定终点时pH=3.9,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指示剂选用甲基橙(3.1~4.4),滴定终点时溶液pH降低到3.9,颜色由黄变橙。 答案:D

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引发剂的结构与应用 1.光引发剂819 一,化学品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光引发剂819 中文名称: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英文名称: 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 分子式: C26H27O3P 分子量: 418.46 CAS 号: 162881-26-7 二,理化参数 外观:黄色粉末 密度:1.19 g/cm3 熔点:127 ~ 131 ℃ 沸点:≥168℃ 含量:≥98%(液相色谱) 蒸气压:5×10-10 kPa(25℃) 紫外吸收峰:295, 370nm 20℃的溶解度:(g/100g溶液) 丙酮14 乙酸丁酯6 甲醇3 甲苯22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9 丙烯酸酯齐聚体3 用途: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应用 819 经试验证明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 如用于木器,纸张 ,金属, 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然而 , 由于专利原因 , 此产品未获牙医上应用许可。在不透明的白色和有色家私漆中, 很低添加量的819就可以提供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黄变性能。而

且 , 819的优异的吸收性能使其在深层固化上也有应用。819可与其它光引发剂配合使 用, 如 IRGACURE 184 或 IRGACURE 651。819与后者的复配特别适用于固化聚酯/苯乙烯树脂体系 , 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中。由于在长波波段有光敏性 , 819可以与紫外光吸收剂配合使用 , 如Tinuvin 400。故此 819是一种理想的耐候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需的光引发剂。由于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配方 , 所以最好的效果和加入量应通过 试验来得到。GY-819同等型号有国外的IRGACURE819.淮安市徐杨化工二厂 建议添加量 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清漆0.1~0.2% 819 + 1~2% IRGACURE 184 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白色家私漆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 丙烯酸有色体系0.5~1.0% 819 + 1~2% IRGACURE 651 白色丝网印刷油墨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 玻璃纤维增强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预聚体0.2~0.4% 819 2.TPO 化学特性: 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 2,4,6-Trimethyl Benzoyl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英文缩写:TPO 分子式:C22H21PO2 分子量:348.5 CAS No. 75980-60-8 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91.0-940℃ 吸收波长:273-370nm 挥发份:≤0.2% 酸值( mgKOH/g) :≥4 含量:≥99.0%

浅谈增碳剂的使用

浅谈增碳剂的使用 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熔炼(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熔炼; 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或块状)的焦碳后续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等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传统的熔炼方式类似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铁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后一种生产方式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有些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分计算得出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有些增碳剂的灰分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很可能误入歧途,导致购入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碳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通常用来增碳的主要物质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焦、木炭粉和焦炭粉。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越高越好,灰分、挥发分及硫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钢。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志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培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增碳剂质量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简言之,减少铁液收缩增碳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了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碳原子才能从原来的无序排列变成片状排列,片状石墨才能成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以利促进石墨化。因此,我们应该要选用经过高温石墨化 气体逸出而降低。所以处理的增碳剂。因为高温石墨化处理时,硫分被生成SO 2 高品质的增碳剂含硫分很低, w(s)一般小于0.05%,更好的w(s)甚至小于0.03%。同时,这也是判断是否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以及石墨化是否良好的一个间接指标。如果选用的增碳剂没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石墨的形核能力就大大降低,石墨化能力减弱,即使也能达到同样的碳量,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所谓增碳剂,就是要在加入后可以有效提高铁液中碳的含量,所以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要达到一定的含碳量,就需要加入相比高碳的增碳剂更多的样品,这样无疑增加了增碳剂中其他不利元素的量,使铁液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低的硫、氮、氢元素是防止铸件产生氮气孔的关键,这样就要求增碳剂的含氮量越低越好。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主要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主 要知识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知识点: 1、计算机发展阶段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各代计算机分别采用什么电子元件 2、计算机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发展有哪几种趋势请简要阐述。 2、数制:数制间的转换 例如: 1011011.01B转换成十进制的数。 186.25D转换成二进制并表示出来。 分别转换成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3、硬件知识: 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冯.诺依曼原理 例如: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 存储器——内存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内存与外存的区别 例如:ROM、RAM的名称,特点 4、数据存储单位 例如: 计算机位、字节、字长的含义。 下列单位的换算关系 BIT BYTE KB MB GB TB 第三章操作系统 知识点:

1、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2、在Windows XP中,关闭窗口的方法有哪些 3、桌面常用图标及其作用。 4、文件名的组成及文件路径 例如:文件路径“E:\Work\Computer\论文.doc”所表示的意思 5、快捷键(复制、粘贴、剪贴、保存)。 6、在桌面创建程序快捷方式的步骤。 7、去掉文件或文件夹的隐藏属性的步骤。 8、windows操作系统中窗口和对话框的区别。 第四章 word 知识点: 1、Word文档有哪几种视图方式 2、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步骤。 3、在word中实现上标、下标的操作步骤。 例如:在Word中输入2 a的步骤。 2 4、在word中实现分数输入的操作步骤。 1 例如:怎么样在Word中输入 2 5、利用word软件建立表格的几种方式。 第五章 excel 知识点: 1、EXCEL中,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条件格式如何设置 3、分类汇总的一般步骤。

微专题 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微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新洲一中张新平 [知识点] 1.石蕊的变色范围是5~8,变色范围较宽(氢离子浓度跨度高达1000倍),比起甲基橙、酚酞就显得非常不灵敏。且在溶液处在一个不断稀释的过程,从紫色到蓝色的色差人眼识别困难,也就难以依据颜色突变判断滴定终点了,所以不能做中和滴定时的指示剂。 2. 常用滴定指示剂是甲基橙和酚酞——其变色范围窄,突变颜色明显易识别。 [典型范例] [2016·全国I.T12]298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解析]在经历多年高考的全国卷中后,偶然出现了“关于强酸滴定弱碱的指示剂的选择”问题的选项A、以及“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的计算”问题选项D,这都是高于教材的。也正因为该题的出现,所以在2017年新修订的“高考大纲”中就添加了“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A.依据指示剂选择的一般规律,其指示的(即发生颜色突变)点是恰好完全中和、或前后的点(即等当点)。氨水中滴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铵溶液因水解而显酸性,因此,应该选择在酸性范围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 B.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而此时pH<7。 C. M点处的溶液为中性溶液,有电荷守恒:c(NH4+)+c(H+)=c(Cl-)+c(OH-),大小关系是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c(OH-)=0.10 mol·L-1×1.32%=1.32×10-3mol·L-1,

各类光引发剂的结构及用途

1.光引发剂819 一,化学品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光引发剂819 中文名称: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英文名称: 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 分子式: C26H27O3P 分子量: 418.46 CAS 号: 162881-26-7 二,理化参数 外观:黄色粉末 密度:1.19 g/cm3 熔点:127 ~ 131 ℃ 沸点:≥168℃ 含量:≥98%(液相色谱) 蒸气压:5×10-10 kPa(25℃) 紫外吸收峰:295, 370nm 20℃的溶解度:(g/100g溶液) 丙酮14 乙酸丁酯6 甲醇3 甲苯22 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9 丙烯酸酯齐聚体3 用途: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如用于木器,纸张,金属,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应用 819 经试验证明适用于紫外光固化清漆和色漆体系, 如用于木器,纸张 ,金属, 塑料,光纤以及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然而 , 由于专利原因 , 此产品未获牙医上应用许可。在不透明的白色和有色家私漆中, 很低添加量的819就可以提供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黄变性能。而且 , 819的优异的吸收性能使其在深层固化上也有应用。819可与其它光引发剂配合使

用, 如 IRGACURE 184 或 IRGACURE 651。819与后者的复配特别适用于固化聚酯/苯乙烯树脂体系 , 用于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中。由于在长波波段有光敏性 , 819可以与紫外光吸收剂配合使用 , 如Tinuvin 400。故此 819是一种理想的耐候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所需的光引发剂。由于光引发剂的引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配方 , 所以最好的效果和加入量应通过 试验来得到。GY-819同等型号有国外的IRGACURE819.淮安市徐杨化工二厂 建议添加量 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清漆0.1~0.2% 819 + 1~2% IRGACURE 184 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白色家私漆 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 丙烯酸有色体系0.5~1.0% 819 + 1~2% IRGACURE 651 白色丝网印刷油墨0.5~1.0% 819 + 1~2% IRGACURE 184 玻璃纤维增强丙烯酸&不饱和聚酯/苯乙烯预聚体0.2~0.4% 819 2.TPO 化学特性: 化学名称: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 2,4,6-Trimethyl Benzoyl Diphenylphosphine Oxide 英文缩写:TPO 分子式:C22H21PO2 分子量:348.5 CAS No. 75980-60-8 外观:淡黄色结晶粉末 熔点:91.0-940℃ 吸收波长:273-370nm 挥发份:≤0.2% 酸值( mgKOH/g) :≥4 含量:≥99.0% 应用说明:

橡胶增塑原理以及增塑剂选择

橡胶增塑原理 一.橡胶增塑的方法 1.物理增塑法:加入物理增塑剂 2.化学增塑法:化学塑解剂 3.机械增塑法:通过机械剪切作用,提高可塑性。 二、作用机理 1.软化剂(对非极性橡胶)的作用 增塑剂的加入会降低橡胶的玻璃化温度Tg,Tg下降值与增塑剂的体积分数有直接关系:ΔTg=kφ1k-常数;φ1—增塑剂的体积分数 2.增塑剂(对极性橡胶)的作用 ΔTg=kn k—与增塑剂性质有关的常数; n—增塑剂的摩尔数。 三、判断互溶性的基本原则 1.溶解度参数相近相溶 溶解度参数δ(简称S.P.)是表示物质互溶能力的参数,可表示物质极性的大小。 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 若ΔG<0,溶解能自发进行,相容性好。 溶解焓变:ΔH=υ1υ2(δ1-δ2)2 υ1、υ2—橡胶、增塑剂的体积分数 δ1、δ2—橡胶、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 一般来说:(δ1-δ2)→0时,互溶性最好;(δ1-δ2)<1.2时,能互溶 2.相似相溶或同类相溶 即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够相溶。这即是“同类相溶”原理 3.溶剂化效应 (1)概念: 由于软化剂和增塑剂分子与橡胶分子之间产生分子间吸引力,而引起橡胶分子链分离的作用。 (2)两种物质间产生溶剂化的条件 ①两者之间能形成氢键 ②两者之间能产生亲电亲核作用 三、溶剂型与非溶剂型软化增塑剂 1.溶剂型软化剂、增塑剂(能与橡胶产生溶剂化作用)如芳烃油、松焦油古马隆、酯类等 2.非溶剂型软化剂、增塑剂如链烷油、石蜡凡士林、油膏、机油等 增塑剂的选择 一、与橡胶的互溶性 互溶性是衡量增塑剂对橡胶增塑能力的标志。 二、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1.对填料分散的影响 一般来说,与橡胶互溶性好的软化、增塑剂对橡胶的增塑作用大,易使填料分散均匀。 2.对胶料粘着性的影响 一般来说,与橡胶互溶性好的软化增塑剂,其加工性能好,粘着性也好。 3.对于压延、挤出工艺 应选与橡胶互溶性较小,增塑效果适中,增粘作用小的软化增塑剂。 三、对硫化胶物机性能和老化性能的影响 四、对橡胶的污染性 五、对制品成本的影响 橡胶小知识——喷霜现象 喷霜:是指未硫化或硫化胶中所含的配合剂迁移到表面并析出的现象。 产生喷霜现象的原因:超量配合;欠硫;老化喷霜;受力不均;降温 喷霜的危害:(1)影响产品外观,成为质量缺陷,特别对生活用橡胶制品影响较大,常因喷霜而使产品降级甚至报废;(2)降低制品表面的粘着性,影响与其它件的粘合强度。(3)就胶料半成品而言,喷出层往往会影响贴合成型,增加加工难度。 防止喷霜的方法:预防;治理 本章思考题: 1、软化剂、增塑剂的作用及品种类型。 2、指出操作油、松焦油、液体古马隆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的特性及应用于哪种橡胶? 3、溶解度参数的定义。试解释为什么两种溶解度参数值相近的物质能相溶? 4、操作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增塑原理有何不同? 5、为什么有些δ值相差较大的生胶和增塑剂它们仍能相溶? 6、在选用软化剂和增塑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业:有哪些原则可以判断软化剂、增塑剂与橡胶的互溶性?本文由衡水圣康化工有限公司增塑剂https://www.doczj.com/doc/ae3402580.html,编辑整理。

灰铁中增碳剂的使用

关于电炉熔炼灰铁增碳剂的使用 铸铁电炉熔炼,使用较多废钢加石墨化增碳剂,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在增碳剂的使用质量上,各家工厂有不同选择,即使用石墨化很好的增碳剂,有煅烧石油焦和石墨碎,但是很多工厂也在使用精煤增碳剂。增碳剂的质量好坏,我们主要看其石墨化程度,好的增碳剂含石墨碳95-98%以上,硫含量在0.02-0.05%,氮含量在100-200PPM。而精煤增碳剂碳含量在80-90%,硫含量在0.5%以上,氮含量在500-4000PPM。这是最低档次的增碳剂,(还有没有经过高温煅烧的石油焦,或者煅烧温度不足的石油焦)价格较低,在2300-3000元左右,而最好的增碳剂价格在7-9千元/吨,所以很多工厂依然选用便宜货。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多次谈到,增碳剂的质量是电炉多加废钢熔炼灰铁的关键,而成本决定了许多工厂在使用最便宜的增碳剂,其使用的情况有时很好,没有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可能与其电炉熔炼的温度,保温时间,微量元素等等有关)有时却发现大量气孔缺陷。最近看见某厂就有如此质量问题发生。对于普通灰口铸铁,在碳硅量较高时,气孔缺陷不太明显,而在碳硅量较低的高牌号灰铁中反映明显,铸件气孔缺陷严重。对于球铁铸件,气孔缺陷很不明显,估计是其中的镁,稀土有强烈除气作用,但是气孔缺陷也时有发生。低档次增碳剂对于球铁的影响,估计主要是硫和其他杂质含量,影响石墨球的圆整和出现异常基体。此厂现在看来,综合总的成本(包含废品损失),其使用低档次增碳剂确实是不划算的。 增碳剂质量好坏,一般工厂化验不了,特别是氮含量。最好的与最差的石墨化程度区别明显,鉴别方法是在白纸上书写痕迹清晰,手感舒适与否来粗判,(氮含量未知),而档次中等的,一般是煅烧温度没有在2700度以上,或者煅烧时间不足,石墨化程度不全部,造成硫含量高,氮含量也高的石油焦也在大量冒充好的增碳剂。还有碳化硅生产中,或者其他生产方法产生的细粉状石墨粉或煤粉,经过添加粘土压制成粒状石墨颗粒增碳剂,等等,其质量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