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我国海岸线的起止省份是()

A. 山东省福建省

B. 辽宁省广东省

C. 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D. 山东省海南省

2. 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 畲族

B. 高山族

C. 满族

D. 回族

3.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 南方比北方少

C.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D.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大

4.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A. 国家、首都、省

B. 省、自治区、直辖市

C. 省、地、市

D. 省、县、乡

5.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B. 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

C. 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

D.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A. 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B.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C. 以长江为界

D. 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

7. 人们把长江誉为“水能宝库”,主要是因为长江()。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多矿产资源

8. 夏季风和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会造成()

A. 南涝北旱

B. 北涝南旱

C. 东涝西旱

D. 东旱西涝

9.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盆地

C. 高原

D. 山地

10. 、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地形类型是()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11. 小明等几位同学正在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红: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B. 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C. 小明: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D. 小李: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12. 山区主要包括

A. 山地、丘陵和高原

B. 高原、平原和丘陵

C. 山地、盆地和丘陵

D. 山地、高原和盆地

13. 下图能反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 乱占耕地

B. 就地取“材”

C. 黄河断流

D. 长江中上游植树造

1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C. 耕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区

D. 我国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西部地区大力开垦种地,发展种植业

15.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关于人与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在生活中我们可多一次性的使用可再生资源

B. 人类为了避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应禁止使用

C. 在生活中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

D.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资源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人类不必为资源减少而担忧

16. 下列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合理的是()

A. 竭力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B. 保护现有资源,探索新资源

C. 促进可再生资源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 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17. 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名

B. 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 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 我国正在兴修

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18. 地震发生后,有一批急救药品需要从北京运往灾区,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19. 我国的林业方针大致是()

A.采育结合,普遍护林,永续利用

B. 加强管理,禁止伐林,封山育林

C. 保护森林,大力造林,禁止伐林

D. 大力造林与大力伐林结合20. “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风俗习惯

D. 临近疆界

二、综合题

21.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直线为我国的人口界线,此线以东人口。此线以西人口(填稠密或稀疏)。

(2)已知江苏的人口为7438万人,该省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该省的人口密度为。(3)位于人口界线上的B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该地区的族每年都举行泼水节,在节日里跳孔雀舞,放孔明灯。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据长江水文站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一些站点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①____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__区(干湿区)。

(2)

A ~G 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

省区,其中B 是_________省,

C 是________省,

D 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F 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

(3)E 省地处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___________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读图,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4)干旱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2例即可)。

23. 读“我国土地利用大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B 、C 、D 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C 和B 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以_______________为界分为旱地、水田两大类。

(2)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3)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而耕地仅占世界的_______________。 (4)你的家乡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为主?对发展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24. 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五个部门是_______________。这些不同部门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____________叫做农业结构。

(2)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在我国农业部门中占据_______地位,_______只占27%,_______比重很小。

25. 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皇岗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分析上述案例并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

(2)试比较中关村与东莞电脑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差异。

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我国海岸线的起止省份是()

A. 山东省福建省

B. 辽宁省广东省

C. 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D. 山东省海南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海域辽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临海的省区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我国海岸线的起止省份是辽宁省广西,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2. 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A. 畲族

B. 高山族

C. 满族

D. 回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故选D。

3.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 南方比北方少

C.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D.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人口少;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

4. 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A. 国家、首都、省

B. 省、自治区、直辖市

C. 省、地、市

D. 省、县、乡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方便对全国的管理,将我国中央以下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省、县、乡,故选D。

5.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B. 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有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

C. 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

D.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疆域辽阔,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基本划分了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县(自治县、市、县级市)、乡(镇) 三级行政区划,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6. 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A. 以黑龙江省

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B.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C. 以长江为界D. 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答案】A 【解析】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A对。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

北方的分界,B错。长江为界划分江南、江北地区,不是重要地理界线,C错。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不是重要地理分界,D错。

7. 人们把长江誉为“水能宝库”,主要是因为长江()。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多矿产资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因此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依据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8. 夏季风和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会造成()

A. 南涝北旱

B. 北涝南旱

C. 东涝西旱

D. 东旱西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

9.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是( )

A. 平原

B. 盆地

C. 高原

D. 山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考点:该题考查陆地地形。

10. 、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盆地

【答案】A

【解析】

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陆地上的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山地,约占我国所有地形的三分之一,故选A。

11. 小明等几位同学正在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红: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B. 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C. 小明: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D. 小李: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气候温暖湿润;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

12. 山区主要包括

A. 山地、丘陵和高原

B. 高原、平原和丘陵

C. 山地、盆地和丘陵

D. 山地、高原和盆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山区主要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大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故选A。

考点:我国的山区的类型。

13. 下图能反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 乱占耕地

B. 就地取“材”

C. 黄河断流

D. 长江中上游植树造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A表示的乱占耕地,B表示水污染,C表示水资源缺乏,都表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D 的中上游植树造林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选D。

1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C. 耕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区

D. 我国可开垦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西部地区大力开垦种地,发展种植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因此,我们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A正确;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有利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土地资源,B正确;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C正确;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西部地区主要是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不适宜开垦,发展种植业,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土地资源。

15.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下列关于人与资源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在生活中我们可多一次性

的使用可再生资源B. 人类为了避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应禁止使用C. 在生活中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D.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资源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人类不必为资源减少而担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它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一次性的使用可再生资源,A 错;人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我们要合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为了避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就绝对禁止对自然资源的使用,B错;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它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所以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D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6. 下列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合理的是()

A. 竭力减少对资源的开发

B. 保护现有资源,探索新资源

C. 促进可再生资源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 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又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浪费,探索新资源,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7. 下面关于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也占、世界前几名

B. 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长江水系最多,黄河第二

C. 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D. 我国正在兴修的河南小浪底工程将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河流为长江,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我国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根据题意,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概况.

18. 地震发生后,有一批急救药品需要从北京运往灾区,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一批急救药品欲从北京运往灾区,时间紧迫,路程较远,应选择的合理运输方式是航空,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9. 我国的林业方针大致是()

A. 采育结合,普遍护林,永续利用

B. 加强管理,禁止伐林,封山育林

C. 保护森林,大力造林,禁止伐林

D. 大力造林与大力伐林结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林业方针大致是采育结合,普遍护林,永续利用.保护森林可采取的措施是采伐与更新相结合.这样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新陈代谢,是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题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三大林区的分布及特点.

20. “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风俗习惯

D. 临近疆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与其同纬度的号称“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地势地形因素造成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

二、综合题

21.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直线为我国的人口界线,此线以东人口。此线以西人口(填稠密或稀疏)。

(2)已知江苏的人口为7438万人,该省面积为10万平方千米,则该省的人口密度为。(3)位于人口界线上的B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该地区的族每年都举行泼水节,在节日里跳孔雀舞,放孔明灯。

【答案】(1)黑河腾冲一线,稠密,稀疏。

(2)743.8人/平方千米。(3)傣族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所以图中AB是我国人口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22题详解】

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总数,其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所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7438万÷10万=743.8人/平方千米。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B是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省,云南省傣族的泼水节是其传统的节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分布。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1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据长江水文站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一些站点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最低纪录。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1)受灾地区主要位于秦岭①________河一线以南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带(温度带)和________区(干湿区)。

(2)A~G为此次受旱较严重的省区,其中B是_________省,C是________省,D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F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

(3)E省地处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___________气候(气候类型)的影响。读图,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

(4)干旱给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2例即可)。

【答案】(1)淮亚热湿润(2)湖南江西合肥浙

(3)长江中下游亚热带季风高温多雨温暖湿润

(4)农业减产用水困难(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区。

(2)根据图示:B为湖南省,C为江西省,安徽省的省级行政中心为合肥,浙江省的简称为浙。

(3)E省为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平原成为“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根据图示: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干旱带来农业减产,用水困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

第一长河,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流域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3. 读“我国土地利用大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C和B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以_______________为界分为旱地、水田两大类。

(2)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3)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而耕地仅占世界的_______________。

(4)你的家乡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为主?对发展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答案】(1)林地草地耕地秦岭淮河一线(2)A (3)7%

(4)略(因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合理即可)

【解析】

(1)读图可知,A、B、C、D代表我国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名称是:A林地,B旱地,C、水田,D草地,B、C 两种耕地类型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从地形类型看,A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

(3)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

(4)我们的家乡位于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

24. 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的五个部门是_______________。这些不同部门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____________叫做农业结构。

(2)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在我国农业部门中占据_______地位,_______只占27%,_______比重很小。 【答案】(1)农、林、牧、副、渔 比重关系 (2)种植业 主体 牧业 林业和渔业 【解析】

(1)我国农业的五个部门是农、林、牧、副、渔,这些不同部门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关系叫做农业结构。

(2)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业在我国农业部门中占据主体地位,牧业只占27%,林业和渔业比重很小。 25. 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皇岗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 分析上述案例并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2)试比较中关村与东莞电脑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差异。

【答案】(1)东莞靠近香港,交通方便;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 (2)中关村:毗邻高等院校;但地价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东莞: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较低;向电脑外围设备产品方向发展。 【解析】

(1)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

原因是东莞靠近香港,交通方便;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

(2)中关村区位条件是:毗邻高等院校;但地价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东莞的区位条件是: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较低;向电脑外围设备产品方向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东莞和中关村两地工业发展的条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

理试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