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五课导学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再认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推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5、回忆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解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6、推论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

4、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6、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传统文化就是本土文化。( )

说明:

2、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

说明:

3、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

说明:

4、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

说明:

5、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

说明:

五、巩固练习

1、(2013广东汕尾一模)30.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2、(2013·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3·北京卷·25题)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4、(2013·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算确实己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但由此便要摒弃之,这显然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珠算的存在价值体现出了一种文化标签价值。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②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③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2江苏卷)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7、(2012海南卷)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11天津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9、(2011北京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

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 ( )

A.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

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体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强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13、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这一观点强调了( )

①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中起着决定作用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7、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

B.

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18、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为网络注入教育资源,赋予网络教育的功能。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消除了所有因现实原因而存在的限制性,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在谈到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时,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的思想。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观点二作简要评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再认传统文化的含义;解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举例说明传统文化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推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5、回忆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解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6、推论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知识清单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

4、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6、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传统文化就是本土文化。( × )

说明: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化成果。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本土文化。

2、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 )

说明: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传统文化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 )

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才能起积极作用。

4、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 )

说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5、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 )

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巩固练习

1、(2013广东汕尾一模)30.近10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20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 A.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

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2、(2013·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3·北京卷·25题)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4、(2013·山东卷)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算确实己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但由此便要摒弃之,这显然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珠算的存在价值体现出了一种文化标签价值。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②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③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2江苏卷)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7、(2012海南卷)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11天津卷)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9、(2011北京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10、“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中国的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说法,然而今天众多的酒驾惨案却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可见 ( )

A.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B.经济、政治的变化决定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C.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

D.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体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强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13、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这一观点强调了( )

①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中起着决定作用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③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这体现了 (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7、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

B.

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18、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为网络注入教育资源,赋予网络教育的功能。相对于传统教育,网络教育消除了所有因现实原因而存在的限制性,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在谈到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时,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的思想。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名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你是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请对观点一、观点二作简要评述。

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不科学。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因为古代教育也有不少消极成分。(3)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确的观点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 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 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 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 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重证。 情感教育:要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过渡):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个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上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过渡): 这里要特别注意,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呢?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⑴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⑸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⑹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处理:P51探究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明白了四个道理,那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别是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历史的重

江苏省射阳县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的创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的创新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理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 重点)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②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③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与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4、综合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文化创新?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也可更好的推动世界的发展 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②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2)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眼于文化的继承,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①一方面,我国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生活第5课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5课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五课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年6月,湖北省作协文学院和恩施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湖北作家看恩施”采风活动。作家们通过自己的文字生动记录了恩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创作出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文章。作家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是因为(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艺工作者需要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艺工作者历来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2.中国作协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贺词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中国作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评价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④文化创新是

局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12.市场经济及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要求传统文学杂志必须从内容设置、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不断改革、创新。这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D.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3.欧洲文化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神学垄断时期。人跪拜于上帝面前,不能有任何的创新思想,文化发展极其缓慢。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师们不满于中世纪的沉闷、枯燥,转向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以无比的创新激情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文化时期。以上史实充分说明( ) ①文化创新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至关重要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新 ③失去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④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及习题

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及习题

第五课文化创新小测试 姓名:班别:分数: 一、知识点填空(32分)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P48)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 的。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P49-50)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4、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的基本要求,也是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 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 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 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P54)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 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P55)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24分) 1、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

A.文化创造者的头脑 B.文化创造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2、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具有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3、“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 D.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4、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5、下面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6、下面关于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推动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⑤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 A.消费者的心理 B.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C.文化工作者的爱好 D.社会实践 8、非选择题(10分) 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 (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 (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1.D 2.B 3.D 4.C 5.A 6.D 7.D 8.答:(1)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②体验生活,属于参加实践活动。只有体验生活才能解决理论和感性认识不能 解决的问题,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2) 参考课本p51“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一段进行回答。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24分)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第五课第一框导学案 公开课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文化创新的作用。 ★预习案★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体及两点作用。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思考交流;2、3、4书面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探究案★ 材料新中国成立65年来,从起步、成长,直到今天的发展、繁荣,国产动画片给每一代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合作探究(5分钟)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三:有人说,动画片给儿童的一种娱乐,对它创新没有太大的价值。举例说说你的看法。合作探究四:有人说,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振兴,不仅需要动画创作者的坚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你认同吗?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为什么我国的国产动画片能深受喜爱,并成为众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思考: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我国自己制作的动画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优美的写意画面,配音与音乐方面也充满时代气息。创作者以本身的生活体验结合我国传统题材当家,在此基础上更充分地展开想象,注入现代元素。思考: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为什么? 材料:1、萌芽期(1949-1959)特点:初露光芒。代表作品:《神笔马良》、《猪八戒吃西瓜》、《三毛流浪记》等。主要类型:木偶片、黑白片。 2、崛起期(1960-1969),特点:美术电影盛行。代表作品:《小蝌蚪找妈妈》(1960)。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 3、蛰伏期(1970-1979),特点:民族风。代表作品:《哪吒闹海》(1979)。主要类型:水墨动画片、剪纸片。 4、繁荣期(1980-1989),特点:百花齐放,代表作品:《葫芦兄弟》(1986,剪纸),主要类型:剪纸片、水墨片、系列片 5、转折期(1990-1999),特点: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代表作品:《宝莲灯》(1999),主要类型:系列片。 6、活跃期(2000-2014),特点:技术转型,代表作品:《喜洋洋与灰太狼》,主要类型:系列片、flash动画。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不同时期我国的动画片的主题、形式各异?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文化生活》第五课一轮复习教学案

建湖一中高三政治总复习:《文化生活》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班级 姓名 一.高考考点: 考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考点2、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考点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合作探究一 由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用票房和口碑证明了主旋律电影也可以很好 看。为了拍这部电影,吴京花了18个月的时间深入部队采访、体验生活,先后14次修改剧本。 《战狼2》延续了《战狼》的故事线索,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故事背景 从中国边境转移到了海外,更具国际化的视野,以亚丁湾撤侨为故事原型,通过创作上的专业 精神和价值观的清醒自觉,成功塑造了一位新时期的中国新英雄,刺激了消费,激发了观众的 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激活了不瘟不火的电影市场,创造了票房神话。 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的? ( )典例1、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令国人自豪,但这也会使人们产生文化惰 性,变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有识之士指出,“我们应站 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遗产。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文化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典例2、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的内涵。 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考点小结: 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意义)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合作探究二 《战狼2》票房总收入突破56亿,给已经沉迷了大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带来了曙光。相关专家分析,其成功得益于:一是发挥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优势,诠释了了狭义的新境界、新内涵;二是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充满正能量,暗合当前时代背景和观众情感需求;三是对好莱坞类型的中国式改造,塑造了一个让西方媒体发酸的英雄形象(中国英雄)。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影片自身的质量、品质和气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学习目标】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重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传统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①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传统文化在其延续中体现了了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是历史中形成的,对今天生活具有影响的文化。 3、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加以分析、区别对待。 (2)特点: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佳节倍思亲;大陆与台湾同祖、同根、同源)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1--5课知识点.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含义(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3文化离不开物质。(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政治、经济决定文化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

(2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7、(拓展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②转变政府职能。 ③培育市场主体。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打造中华文化品牌。 8、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1特定的文化环境;(2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9、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0、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知识梳理导学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知识梳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要记住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3、能够把握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辨证统一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知识准备 1、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在继承的基础上,都包含着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实践是一种、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 3、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提出,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出了,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4、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 5、文化源于,又、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6、,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7、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应当关注,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 和的文化作品。 四、学习内容 1、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3、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采风活动对文化创新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相关联接:采风原指民歌的采集,现泛指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查研究。) 4、请列举文化创新有利于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5、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五、学习小结 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源泉、动力 2、文化创新的作用:(1)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做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知识拓展 东亚的文化交流与创新 中国、韩国、朝鲜,东亚大陆上的这些国家,并没有因海而与日本隔绝,而是通过海与日本紧密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在很久以前,东亚大陆上就有很多的人、多样的物品、多样的文化过海传到日本,又从日本传到国外。最近每年从日本到韩国或中国旅游的人超过了400万,从韩国或中国去日本访问的人每年也达到200万以上。以这样的从古至今继续下来的交流为背景,中国或朝鲜半岛与日本在文化上有不少的共同的方面。但是与此同时其他不同的部分很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创新。 六、达标检测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学案(含答案)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案(含答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案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1.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难点 2.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重点 3.明确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及文化创造的主体。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及必然性1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必然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试判断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作者的灵感。提示错误。文化创新需要文艺工作者的灵感,但这种灵感最终来源还是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

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请思考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根本目的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文化创新的作用是它既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试判断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提示错误。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只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探究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上海文艺家们赴甘肃天水采风,经历了国家级公祭伏羲大典,实地探访了有着8000年文明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以及有着“东方雕塑艺术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遗址,还与当地民俗.神话专家和艺术家深入探讨交流。在“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沙龙活动上,采风团成员们围绕如何解读“中华魂脉”的精神内涵.挖掘“中华创世神话”的现实意义.推动艺术创作的跨界融合以及下一步的创作设想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1文艺创作为什么要采风2有人认为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有价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学习目标】 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自主探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2.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主要资料来源是:①整理古书记载的农业知识;②采集民间歌谣谚语; ③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④自己在实践中的证明和丰富前人的经验。 3. 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历史意义:《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 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祖冲之利用刘徽的方法,才取得圆周率计算成果。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 例如,西方文艺复兴的作品、近代世界经典名 著、前苏联著名作家和我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作品 等。 点评: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造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责任。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 成具有重要作用。 资料演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推动。 撰文:“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是人类 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动力。” 讨论:“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的片 面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 ()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本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正文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学生活动:“忆一忆” 文化是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正确的态度+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形成新的文化。)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活动:听三首不同时代的歌曲,结合教材,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南泥湾》反映的是战后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实践活动,《年轻的朋友》反映的是年代的幸福生活,《走进新时代》则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的材料或是举出一个身边的文化事例,分析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例如:南京的老吆喝、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有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从现实生活来看,水手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打夯,码头工人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例如:反映新时代实践内容的影片(反贪、反黑、爱国等);旧中国社会实践是闭塞的自然经济,其文化需要层次也低,所以文化发展也是比较闭塞如:唱戏(都是地方戏种);今天的社会生活是开发的,所以文化必须开发、多元化发展。如音乐的多元化与渗透。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例如:传统的戏曲反映的都是哀婉的爱情、悲壮的沙场等,今天人们的实践多样,文化资源丰富如网络文化、恶搞、改革开放、反黑、反贪、校园文化等。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归纳教材中怎样论述了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关系: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结合前面,注意双重性)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同时文化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例如:源于;源泉;引导、制约;网络文化中的语言进入了学生作文。“湖北武汉的一位中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连老师看了都是一头雾水。“周末,读大学的(哥哥)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东,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那酱紫(这样子)偶(我)就答应陪他去逛街吃(肯德基、皮萨饼、麦当劳)……”“昨晚,偶带着他滴到偶家来饭,那个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那样子真是好,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稀饭她的说……”

2020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创新》学案含答案

2020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创新》学案含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考点分析】 【框架构建】以“文化创新”为关键词在框架本上构建知识树 【易错易混】 1.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2.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3.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4.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 5.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 6.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 7.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 8.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 9.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创新,关键在继承。( ) 10.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

【课堂探究】1.新华社在2019年10月26日,发表了题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文章,文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很多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请你为振兴中医药提出合理化建议。 2.《哪吒》在2019年暑期档爆红,狂揽49亿票房,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统一。哪吒闹海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神话说故事,《哪吒》主创团队在保留了大概的人物关系脉络基础上,对故事大纲和剧情进行了66次的修改。烟熏妆的哪吒、说川普的太乙真人,神转折的对话、现代感的台词……主创团队充分结合了当下观众的口味,把原本神话故事的主线和人物都进行了创新和颠覆。除此之外,与国际一流电影科技水准相对接的制作水平,极大地促成了影片创造的科幻奇观。外国主流媒体称,《哪吒》算得上中式动漫大片的成熟之作,为世界动漫电影奉献出了中国电影人的无可替代的独创性建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哪吒》的成功对于我们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有什么样的启示? (2)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彰显中国精神,请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两条具体建议。 【典题训练】 1.(2014·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政治专业班《文化与生活》第三课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计42) 1.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的集中表达。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B.民族文化民族情感 C.民族精神民族信仰D.民族生活民族习惯 2.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A.民族文化B.民族习惯C.国家精神D.国家文2 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5.故宫、泰姬陵、巴特农神庙为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们的不同建筑艺术体现了建筑文化的A.多样性B.社会性,C.趋同化倾向D.积极作用 6,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 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7.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尚祖宗的民族,但许多国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继承,值得庆幸的是不乏有珍视古人遗存者。之所以珍视古人遗存,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D.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 8. 9.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10.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段,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 )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C: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 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及习题

第五课文化创新小测试 姓名:班别:分数: 一、知识点填空(32分)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P48)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P49-50)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4、文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的基本要求,也是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 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 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P54)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对于文化创新而言,必须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 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P55)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24分) 1、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 A.文化创造者的头脑 B.文化创造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

2、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A.建筑文化具有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3、“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 D.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4、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5、下面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6、下面关于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推动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⑤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 A.消费者的心理 B.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C.文化工作者的爱好 D.社会实践 8、非选择题(10分) 有人非常羡慕电影明星,认为只要有机会自己也能成为电影明星。殊不知要想成为电影明星是很不容易的。很多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必须要亲自到基层体验生活,找到创作灵感,才能创作出人民大众喜欢的作品。 (1)演员为何到基层体验生活? (2)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1.D 2.B 3.D 4.C 5.A 6.D 7.D 8.答:(1)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②体验生活,属于参加实践活动。只有体验生活才能解决理论和感性认识不能 解决的问题,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2) 参考课本p51“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一段进行回答。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24分)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取其精华以,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立足于社会实践 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