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北京回龙观医院李艳丽

一、相关概念

分离之伤是如此普遍,《国风·采葛》篇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从七岁女孩的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到少年才子王勃的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整个文学史都弥漫着分离的焦灼、忧虑与哀愁。

关于“焦虑”,在《说文解字》中焦从火,隹声,本意指用火烤熟鸟兽,后引申为着急、烦燥的意思。虑从思,虍声,是对猛兽侵袭的担忧。焦虑成为一个词语,首次见于温庭筠的劳神焦虑,消日忘年。而英文的anxiety源于拉丁语anxius“窒息”,是“担忧、愤怒、痛苦、折磨”的意思。无论从中文还是英文词源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指的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忧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

(一)定义

分离焦虑,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前面的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情绪体验,会激发人们去彼此想念和珍惜,甚至会催生出美好的诗句,而不会导致社会功能的整体损伤。

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个体童年和青春期早期的精神障碍,还常见于一些父母以及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一般会表现出与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抑郁和一些受焦虑影响的不安行为,如哭泣、身体不适、逃避及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这种焦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行为和发展,从专业角度讲,分离焦虑和分离性焦虑障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分离焦虑达到了严重影响患者行为和发展的程度,才考虑诊断为分离性焦虑障碍。

(二)涉及的人群

其实一生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可能会涉及到分离焦虑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分离性焦虑障碍,比如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分离性焦虑障碍,青春期与伙伴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成年后与恋人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成年后和子女分离的“母亲分离焦虑”,还有现在逐渐开始关注的老年人与亲人及子女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如患者的分离性焦虑障碍。

二、流行病学

有关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儿童和青少年。分离焦虑普遍存在于学前期儿童,其中只有个别个体由于特殊的环境和遗传作用导致焦虑水平过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舒缓或矫正,就会导致高焦虑持续,最终形成分离性焦虑障碍。DSM-IV提供的数据表明,儿童的患病率大约是4%,新西兰的研究表明,在11岁儿童中病程超过一年的发病率大约是3.5%,在15岁儿童中大约是2%。波多黎各的数据表明,4-16岁儿童中患病率大约是4.7%,我国苏林雁团队的研究中,6-13岁儿童的患病率大约是1.24%。1987年美国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约占门诊精神科患儿的33%。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自身因素

1. 遗传因素:患焦虑症父母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焦虑症患儿一级亲属中约15% 有焦虑表现。单卵双生的焦虑患病率为50% 。有研究发现,遗传对女孩的影响比对男孩大,并且遗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也有相反观点。

2. 人格因素:幼儿自身气质类型及人格。主要包括难养育型气质:拒绝任何行为习惯的变化。发动缓慢型气质:适应困难。焦虑性人格:病前对批评和拒绝过分敏感,对日常生活中可能的危险和失败过分担心等。消极依赖型人格:分离焦虑本质上是人格内部缺乏广泛的调解能力所致。

(二)亲子关系

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看,婴幼儿与养育者形成的依恋类型是儿童产生分离性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母亲应给予子女安全而温暖的环境,但又不使他们依恋于这种环境,反之就会让儿童无所适从,而处于矛盾和焦虑的状态。

1.安全依恋型,是母亲自主型,而孩子安全型。安全型依恋婴儿的妈妈,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2.不安全-回避依恋型,母亲是拒绝型,孩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妈妈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时生气或怨恨孩子,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常常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3.不安全-反抗型,这类母亲是心事重重型,而孩子是反抗矛盾型。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妈妈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常常错误的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这些孩子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如果妈妈的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情,有时热情,有时冷漠,容易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

但目前也有观点认为,这种亲子关系及依恋类型的产生,主要是由儿童气质上的差异所致,而不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导致。如难养育型气质的儿童,容易被归于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类,而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儿童,则容易被归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儿童。表现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则被归于安全型依恋类型。这两派的观点各有其道理,也许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解释儿童对亲人的依恋现象。

也有研究发现,父母的被抚养经历,通过其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其对待子女的方式,进而影响孩子的分离焦虑水平。父母的婚姻质量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水平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三)应激事件

研究发现,应激事件特别是与威胁和危险有关的应激事件也促发此类疾病的发生。如父母突然分离、不幸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打架、受严厉批评、学习负担过重、紧张疲劳、

初次上幼儿园、新学期开始、转学等促使发病。

有研究发现,环境对男孩的影响比对女孩的大,而且相同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共同环境对双胞胎的影响更大,但也有相反的观点。

(四)发病机制

Bowlby等一些习性学家提出,婴幼儿分离焦虑是一种“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而Myquel则认为,孩子对母亲情感的有效性是确信不疑的,与母亲分离时孩子感觉失去了控制情景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分离焦虑。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是个体心理冲突的外在表现,是由个体对欲望的需要和现实生活对欲望需要的限制所致,是人格结构中“超我”和“本我”斗争的结果。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源于某些需要的严重失衡与突然缺失。如生理需要及安全感缺失、情感断乳所引起的归宿感与自尊心缺失。

(五)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分离焦虑虽然归属于广泛性焦虑障碍,但其担心是有对象的,而后者的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分离焦虑常和学校恐惧共病,并都受到年龄、种族和性别因素的影响。与其成年期心理、行为障碍之间的关系,首先与成年期恐惧症之间有内在联系,可能是成年期多重焦虑综合症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这一点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资料能够证明。此外,近20%的神经性厌食或神经性易饿病人有童年期分离焦虑史。

四、临床表现

(一)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1.0-3 个月的宝宝: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2.3-6 个月的宝宝: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

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悉几天,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父母离开后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3.6-24 个月的宝宝: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 个月时到达高峰,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分离焦虑最厉害。

4.24-36 个月的宝宝: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妈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妈走了还会回来。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5.36 个月以后的宝宝: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二)疾病程度的临床表现

分离性焦虑障碍常出现在幼儿(≤ 6 岁)与所依恋的亲人分离时。患儿担忧或害怕亲人可能会离开自己、发生危险或意外、遭到伤害,担心自己会大祸临头或被拐骗等,因此绝不离开亲人。当预料到即将与亲人分离时,患儿马上会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或者相反的表现如淡漠、退缩。

如果被送去托儿所或幼儿园,会出现长时间哭闹、挣扎不安,不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睡。有些患儿可能具有攻击行为,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症状,病程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三)值得注意的征兆

鉴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低龄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患者,他们往往缺乏对异常情绪的表达,而表现为突出的行为异常和躯体不适,比如出现抵制入园的行为,性情突然改变,不讲理、不遵守规则,生活技能倒退,比如开始频繁尿床,或反复出现和生理状况不符的躯体不适,生病几率增多,因此要警觉孩子是否已经罹患了分离性焦虑障碍。

(四)系统评估的步骤和方法

分离性焦虑障碍主要涉及幼儿及学龄前期的儿童,他们往往缺乏对异常情绪的表达,而表现为突出的行为异常和躯体不适,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我们的诊断程序应该尽可能的严谨,不要盲目的扩大诊断范围,尽可能的使真正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及时得到专业的帮助。我们推荐采用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协会提出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评估。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过程包括:收集个体分离焦虑的发生史、症状、药物治疗史、家族精神病史、社会生活事件、学校史和当前的功能、外伤史。需要格外注意个体的气质类型、精神状态及某些焦虑症状行为,如坐立不安、咬指甲、避免目光接触和说话的声音很小等。此外,还可以寻找其他行为,如拒绝去学校( 达75 %) 、就寝问题( 噩梦、拒绝睡觉等) 及某种躯体症状( 胃痛、头痛、恶心、眩晕、感觉虚弱等) 。

在确诊之前,需要做医学检查以排除与焦虑相似的症状,比如血糖过低、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以及药物反应等。在门诊诊断时,还可以采用结构化的诊断量表和工具,如《儿童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修订版儿童青少年诊断访谈量表》、《儿童行为评估系统》等。但量表只能反映焦虑水平,不能反映焦虑的内在机制,因此诊断分离焦虑时要多途径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五、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DSM-IV 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DSM-IV)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诊断标准,它从症状、病程、严重程度及排除标准等方面,对分离性焦虑障碍进行了规定。

1.在离开家或者离开那些个体所依恋对象时,个体表现出与其发展年龄不相应的、过度的焦虑,表现出在以下8项中至少3项以上:

(1)当离开或预期要离开家或重要的依恋对象时,反复出现过度的焦虑。

(2)持续和过度的担心失去重要依恋对象,或担心重要依恋对象会被伤害。

(3)持续和过度的担心发生不幸的事件,并因之导致和重要的依恋对象分离(例如走失或被绑架)。

(4)出于对分离的恐惧,持续的不情愿或者拒绝去学校或者其他地方。

(5)持续和过度的害怕、不情愿处于以下情景:独自一人,或者没有和重要依恋对象一起在家,或者在其他场景但没有重要依恋对象的陪伴。

(6)持续的不愿意或者拒绝在没有重要依恋对象在旁的情况下睡觉,或者不在家睡觉。

(7)重复做主题为分离的噩梦。

(8)在和重要依恋对象分离或者预期分离的时候,反复出现躯体症状(譬如头痛、胃痛、恶心或者呕吐)。

2.这种困扰的持续至少4周。

3. 这种困扰出现在18 岁之前。

4. 这种困扰造成了临床上的显著痛苦,或者造成了社会、学业(职业) 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

5. 这种困扰并不唯独出现在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以上困扰并不能更好的被伴随广场恐惧的惊恐障碍所解释。(早发,指发病时间在6 岁以前。)

(二)ICD-10诊断标准

ICD-10 的诊断的即童年离别焦虑障碍,它是分类于儿童情绪障碍之下的,主要诊断的症状标准和DSM-IV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并且该诊断标准只覆盖了儿童,把青少年和其他类型的分离性焦虑障碍排除在外。

关键性诊断指征是:针对与所依恋的人(通常是父母或其它家庭成员)离别而产生的过度焦虑,不单单是针对许多场合的广泛性焦虑的一部分。焦虑可表现为以下形式:

1. 不现实地、先占性地忧虑他的主要依恋之人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他们会一去不回。

2. 不现实地、先占性地忧虑某种不幸事件,如儿童走失、被绑架、住院或被杀,会使得他(她)与主要依恋之八分离。

3. 因害怕分离而总是不愿或拒不上学(不是由于其它原因如害怕学校里的事)。

4. 没有主要依恋之人在侧总是不愿或拒不就寝。

5. 持久而不恰当地害怕独处,或白天没有主要依恋之人陪同就害怕呆在家里。

6. 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恶梦。

7. 当与主要依恋之人分手,如离家去上学时,反复出现躯体症状(恶心、胃痛、头痛、呕吐等)。

8. 在与主要依恋之人分离前、分离中或分离后马上出现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表现为焦虑、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社会性退缩)。

学步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当实际或可能与他们所依恋的人离别时出现某种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只有当对离别的恐惧构成焦虑的中心,并且这种焦虑发生于童年早期时,才应诊为离别焦虑障碍。与正常离别焦虑的鉴别点在于其严重程度在统计学上属于少见(包括持续时间超长,超出了通常的特定年龄段),并且社会功能也伴有明显的问题。

不存在功能之人格发育的普遍紊乱;如果存在这种紊乱,就应考虑编码F40-F49 。发生于发育过程中不恰当年龄段(如少年期)的离别焦虑不应在此编码,除非它是恰当年龄段的离别障碍的异常延续。

(三)CCMD-3 诊断标准

CCMD-3的诊断即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它的诊断标准也和DSM-IV接近,并且该诊断标准只覆盖了6岁以前的儿童。

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3 项:

1. 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2. 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3. 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4. 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呆在家里。

5. 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6. 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7. 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退缩。

8.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为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应起病于6 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 个月。排除标准为不是由于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惧症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四)鉴别诊断

正常儿童分离焦虑情绪:部分幼儿初次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会产生焦虑和回避行为。症状表现从一般感觉不安,到严重的焦虑。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自行缓解。鉴别要点:是否与发育水平相称、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是否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影响。

其他焦虑障碍: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常常与其他焦虑障碍共病,如单纯性恐怖症和(或)

社交恐怖症、学校恐怖症、抑郁症等。

分离性焦虑障碍最主要的主诉是不愿与亲人分离,而其他障碍各有其核心症状。如患儿不肯离开父母是因为害怕被小朋友欺负、害怕小朋友不和他玩,则应诊断社交焦虑障碍。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关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治疗,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分离性焦虑的治疗,有三个基本原则:

1.全程综合治疗原则,以社会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早期识别及全程干预。

2.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特点、气质基础、躯体状况、既往的药物治疗史、有无并发症等,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3.共同参与原则,要把对患儿父母、学校的心理教育纳入到治疗计划中来。

(二)心理治疗

1. 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耐心倾听,适当地表达共情,鼓励患者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

2. 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帮助患者认识其潜意识的内容,从而使患者能够自我控制情感症状和异常行为,同时能更好地处理一些应激性境遇。

3. 认知—行为疗法(CBT)

CBT 的理论基础是:人的认知会影响其情绪及行为,是治疗分离焦虑的最好方法。认知重建:识别并帮助患者纠正在思维、自我形象、态度和信念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认知,如“妈妈批评我就不爱我了”“老师今天没有抱我是因为我不可爱”。行为治疗技术:包括放

松训练,深而缓慢的呼吸对身体有放松效应,疗效可与抗焦虑药物的疗效类似;社交技能训练;自我激励;解决问题技能训练。

(三)家庭治疗

对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家庭治疗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治疗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是分离焦虑性障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治疗的内容包括干预分母的焦虑,进行亲子关系的调整,对家庭进行知识教育。

共同寻找患儿“病人角色”的获益根源,作业疗法等。交感互动疗法是很有效并且很有前景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改变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感互动,可以使孩子的分离焦虑行为急剧减少、自我控制水平增加、勇敢行为巩固并加强、父母孩子依恋关系改善,同时父母焦虑水平也会降低。

(四)治疗药物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如果焦虑水平高,病程迁延,症状复杂,为了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必要时需要小剂量运用抗抑郁及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安非他酮:儿童0.2-0.6mg/d,分3次服用;青少年5-10mg/d,分3次服用,最大剂量60mg/d。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有中重度的躯体症状时可以短期低剂量的合并使用,一般建议连续用药时间不要超过2-4周。

七、预防

(一)家庭心理教育

1.鉴于幼儿入托和幼升小时,是分离性焦虑障碍的高发年龄,对父母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防患于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考虑降低亲子依恋程度,如果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要依靠父母完成,父母离开时便必定会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在生活中,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使他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行。

2.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自然就想起妈妈,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比如要求孩子在桌子边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的候随意走动,指导孩子大小便时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

3.还要积极的引导,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排斥,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向往和期待。

4.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不安全感,让孩子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促进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赞扬老师,并且要控制自己的不舍。

5.注意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马上就回家,可以陪伴孩子在户外玩耍,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有更强的动力去幼儿园。

6.指导家长克服自身的焦虑。

(二)学校咨询和干预

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进行心理教育,指导他们改善办学方式,包括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营造家庭式的环境氛围,建立积极的师生及同伴互动,实施亲情效应,克服教师自身的焦虑,也是心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幼儿园以及小学已经有相当多的学校和老师重视到了这一点,已经就这一点进行了相当多的学习和探索。

八、特殊分离焦虑

(一)母亲分离焦虑

分离性焦虑障碍并非儿童青少年所特有,从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就开始关注母亲分离焦虑的问题,所谓母亲分离焦虑,指当父母与自己的孩子发生分离时表现出对孩子安危的

过度担心,对自己行为的过分自责、内疚等焦虑行为。父亲也有“母亲分离焦虑”,并且父母照看孩子的卷入程度及所体验到的“母亲分离焦虑”水平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研究发现,母亲自身的特性,对其分离焦虑有重要影响。比如高人际敏感和高自尊的妈妈,全关注型依恋风格的妈妈,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年轻的妈妈比年长的妈妈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自身童年期父母看护经历异常的妈妈,也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消极气质类型的婴儿妈妈比较容易出现分离焦虑。此外,社会支持不足等也是危险因素。

(二)患者分离焦虑

患者分离焦虑,主要是指精神分析的医患关系中,患者很容易形成对精神分析师的情感依恋,这种情感依恋在分析终止、分析间歇期或更换心理分析师时会以分离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研究发现,分离焦虑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害怕孤独所致,应对措施主要在于,探讨怎样使患者学会处理与分析师定期分离时的无助感,帮助他们学会精神分析师教给他们处理生活中焦虑的技巧。

随着研究的进展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视野将更广阔,不仅局限于疾病或障碍的水平,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去关注成人的分离焦虑。研究对象将更广泛,从婴幼儿青春期个体,扩展到恋人、同伴,从父母扩展到老年,这些以往被忽视的群体。还应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在当今倡导多元文化的全球趋势下,分离焦虑的研究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表现特点等。研究层次将更深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因素之间的相关结果,而希望了解问题的内在心理机制,因此未来分离焦虑的研究必然会更注重对内在生理、生化和心理机制的探讨。研究手段将更加多样、先进。

九、未来研究展望

随着研究的进展对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视角将更开阔,关注病与未病;研究对象将更广泛;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层次将更深入,更注重对内在生理、生化和心理机制的探讨;研究手段将更多样更先进。

分离焦虑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情绪体验,一方面它会激发人们去彼此想念和珍惜,加深彼

此的情谊,催生美好的诗句。另一方面,如果对它缺乏了解,正确的应对,就可能发展恶化到病态的程度,成为分离性焦虑障碍,给患者带来持久的痛苦和损伤。即使得到专业的干预,其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也必然是漫长而艰难的。而医学界对健康的守护不应该仅仅止步于亡羊补牢。《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到,“是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我们应该花更大的经历致力于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和消除分离焦虑的发生,才能从源头上最终有效控制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发病,防患于未然才是医学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