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刀架的工艺规程及钻4×Ф15孔工序的夹具课程设计

方刀架的工艺规程及钻4×Ф15孔工序的夹具课程设计

方刀架的工艺规程及钻4×Ф15孔工序的夹具课程设计
方刀架的工艺规程及钻4×Ф15孔工序的夹具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章节安排

课程名称:机制工艺装备课程设计

目录

序言……………………………………………………………………………………………

第1章方刀架的工艺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第2章方刀架的工艺路线的拟订………………………………………………………

2.1 毛坯的选择……………………………………………………………………………

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3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4 工艺路线的拟订……………………………………………………………………………第3章主要工序设计……………………………………………………………………………

3.1 粗车右端面工序设计………………………………………………………………………

3.2 粗车左端面工序设计………………………………………………………………………

3.3 钻Φ25孔工序设计………………………………………………………………………

3.4 磨右端面工序设计………………………………………………………………………

3.5 铣四侧面工序设计………………………………………………………………………

3.6 铣四侧压刀槽工序设计…………………………………………………………………

3.7 精铣C面工序设计………………………………………………………………………

3.8 以Φ25mm孔中心线定位,车环形槽及倒角工序设计………………………………

3.9 钻铰4×φ15孔工序设计……………………………………………………………

3.10精铣C面工序设计………………………………………………………………………

3.11钻Φ10mm攻M12-6H的螺栓孔工序设计………………………………………………第4章夹具设计……………………………………………………………………………

4.1 任务与要求……………………………………………………………………………

4.2定位方案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定位元件的布置

3.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4.3 夹紧方案的设计………………………………………………………………………

1. 夹紧力计算

2. 夹紧元件设计与校核

4.4 夹具操作使用说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主编姓名.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言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全部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进而使对机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它是主要是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对零件的某几个工序加工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从零件的工艺来说,它主要是分析零件在进行加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和工艺路线加工才能更好的保证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专用夹具而言,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生产率、精度、降低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这也是在进行毕业之前对所学课程进行的最后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综合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其它专业课知识,充分展现了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实践能力。本说明书是关于方刀架的一个简单工艺设计过程,在这次为期两个星期的设计,不仅让我们对所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总复习,而且为毕业设计提供了一次热身的机会,真正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本课程设计通过方刀架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具,编写了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设计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懂得了要当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此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给我的帮助。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方刀架是车床溜板箱中的一个主要零件。方刀架位于溜板箱上的小托板上用来安装刀具,小托板又固定在转盘上面,通过转盘的转动来带动方刀架的转动从而改变刀具的方向和进刀的角度。通过用螺钉的紧固作用在机床上快速的实现车刀固定,夹紧、转换,为车工提供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1 零件图样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45钢。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1)

mm 019.0015+φ孔对基准B 的位置度要求为mm 05.0φ。 (2)图中左端(方刀架底面)平面度公差为mm 008.0。 (3)图中左端对基准B 的垂直度要求为mm 05.0。 (4)C 表面热处理40~45HRC. (5)材料为45钢。

1.2.2 工艺分析

从方刀架这个零件所给零件图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组加工表面,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

位置要求。现将这两组表面分述如下:

1、以左端面为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个直径为Φ15mm 的螺栓孔,尺寸为Φ25mm 的孔。 2、以右端面为加工表面

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8个Φ12mm 的螺纹通孔,尺寸为Φ35的孔及倒角。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两轴孔之间的平行度为0.008;

(2)左端面相对于孔Φ25mm 表面的垂直度为0.015,左端面的平面度为0.008; (3)定位销孔对轴孔的平行度为0.01。

3、该零件为车床用方刀架,中建周围槽用于装夹车刀,其C 面直接与车刀接触,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因此表面淬火40~45HRC 。

4、该零件左端面与车床托板面结合,并可以转动。mm 019

.00

15+φ孔用于刀架定位时使

用,以保证刀架与主轴的位置,其精度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

5、零件中四个侧面和左右两端面均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工序中安排磨削以保证定位时的精度。

第2章 方刀架的工艺路线的拟订

2.1 毛坯的选择

零件材料为钢,有较好的刚度和耐磨性,零件的轮廓尺寸125mm ?125mm ?72mm ,属于箱壳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规则,但某些加工面和孔的尺寸精度、平面度、垂直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高,铸件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毛坯,锻件适用于形状简单,强度要求高的毛坯。但因此零件并不是很复,因此该零件选择毛坯为锻件,锻件制造的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大型零件毛坯。模锻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适用于中批以上生产的中小型零件毛坯。常用的锻造材料为中、低碳钢及低合金钢。所以该零件应选择自由锻的方法制造毛坯。

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2.1粗基准的选择

零件的毛坯锻造时其两端面难免有平行度的误差。毛坯如图所示:

加工时若以小端面A作为粗基准定位,则加工后大端面C能够与小端面平行,可以保证零件壁厚均匀,但却保证不了A、B两面的厚度及B、C两面的厚度;若以大端面C作为粗基准定位,A面作为非配合表面的要求不高,这样以配合表面作为基准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满足要求。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要加工的零件必须保证壁厚均匀,对加工余量没有特殊要求,所以可以选择以大端面做为粗基准。

2.2.2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时,应重点考虑如何减少工件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夹具结构简单,工件装夹方便。有任务书中给定的零件图上可以看出零件的设计基准是左端面,如果我们选择左端面做为精基准,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同时又可以保证右端面和压刀槽端面的精度要求,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而且装夹也很便。故选择左端面作为精基准。

2.3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该方刀架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表面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方刀架右端面)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方刀架头四周侧面、方刀架的四周环槽和倒角。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方刀架C面的精铣加工和四侧面的磨削加工保证各表面的垂直度和平面度。最后进行各孔的钻、铰和螺纹的加工。

2.4工艺路线的拟定

拟订工艺路线是工艺规程设计的关键步骤。工艺路线的优略,对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率、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有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

提高生产率。

工序1:正火

工序2:粗车右端面。

工序3:粗车左端面。 工序4:半精铣右端面。 工序5:半精铣左端面。

工序6:钻、镗Φ25mm 孔及倒角1.5×45 。

工序7:磨Φ25mm 孔及左端面定位,磨右端面保证尺寸39mm 。 工序8:铣四侧面保证尺寸125×125去毛刺。 工序9:铣四侧压刀槽,保证尺寸24㎜,粗铣C 面。 工序10:精铣C 面保证尺寸18㎜;8条边各倒角1×45° 工序11:热处理,C 表面淬火HRC40∽45.

工序12:以右端面定位,磨左端面保证尺寸72mm 和18mm 。 工序13:以Φ25mm 孔中心线定位,车环形槽。 工序14:钻4—Φ15mm 的孔。

工序15:钻9—ΦM12-6H 的螺栓孔,攻丝。

工序16:钻扩Φ10mm ,其入口深18mm 处,扩至Φ10.2mm ,攻螺纹M-12—6H 。 工序17:终检。

第三章 主要工序的设计

3.1工序2粗车右端面

该工序分为6个工步,工步1是粗车右端面。工步2是钻m m 22φ孔工步3是扩m m 33φ孔,

工步4 是车孔mm 030.0036+φ深39.5㎜.工步5是切槽mm 33.037?±φ工步6是倒角。

1.工步1粗车右端面

(1)背吃刀量

工步1的背吃刀量1p a 取为Z l ,Z 1等于Z 1=2.5mm - 0.5mm = 2mm ;而工步2的背吃刀量2p a 取为Z 2,故2p a = Z 2=2mm 。

(2) 进给量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30得C620-1车床的中心高为200㎜.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1选择刀杆尺寸为B ×H=16㎜×25㎜.刀片的厚度为4.5㎜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2粗车锻件的毛坯可选择YT5牌号硬质合金刀。车刀计划形状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3需安装

卷屑槽带倒棱刀。前刀面 012610k ===='βτ

λγα,,,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4在粗车钢料刀杆尺寸为B ×H=16㎜×25㎜.,背吃刀量1p a =3~5mm 以及工件直径为100~400mm 时,进给量f=0.5~1.0mm/r 按C620-1说明书选择进给量f=0.5mm/r.

(3)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1.10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钢料时mm a p 71≤进给量mm f 5.0≤时切削速度min /109m v t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28得切削速度的修正参数0.1,0.1,8.0,92.0,65.0k tv =====KV TV sv atv K k k k 。

所以min /1.52min /8.092.065.0109m m k v v v t c =???==

所以min /r 7.93177

1

.5210001000=??==

ππd v n s 由本工序采用C620-1车床,取转速w n =96r /min ,故实际铣削速度为:min /35.531000

1961771000m dn v w =??==ππ

fn

L

t j =

其中mm l 2230,y l L =?++=,根据【4】表1.26车削时的切量不超切量41

.1045.122

2

130mm 5.12y =+=∴=?+L , min 41.2136.0297.0977.1

min 136.0297.0977.1%6%16min 297.0977.115.0

2.0~15.0min

977.155.09641.104t t t t t t t t t q f j dj f j q j f =++=++=∴=+?=+==?===?=)()(其他时)(j t

综上得min /96,/55.0min,/35.53v 2mm,a p r n r mm f m ====

2.工步2钻φ22孔

由工件材料45号钢,孔φ22选用高速钢,麻花钻头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7知进给量f=0.39~0.46mm/r ,取46.0=f mm/r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13和2.14得min 16m v =。

min 1.21722

14.315

100010003r d v n =??==

∴π,由于本工序在C620-1上加工取机床转速min 230r n =,而实际切削速度min 89.151000

22

14.32301000m d n v =??==

π。 min

978.0055.0120.0803.0min

055.0120.0803.0%6%6min

120.0803.015.015.0min

803.046.0230877mm 8y 21.2477l y l nf t t t t t t t

t t t t q f j dj f j q

j f j j =++=++=∴=+?=+==?=?==?+==?+=?++==)()(;查出】表,入切量及超切量【

,其中L L

3.工步3扩φ33mm 孔深mm 35

由工件材料45号钢,孔φ12选用高速钢,扩孔钻由背吃刀量mm a p 5.52

22

33=-=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10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扩孔钻扩孔时得进给量1.1~3.0=f mm/r ,取r mm f 0.1=由于和工步二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所以机床转速min 230r n =切削速度

min 8.231000

3314.32301000m d n v =??==π。

min

49.0028.0308.0154.0min 028.0308.0154.0%6%6min 308

.0154.02.02.0min

154.00

.12305

.350y 5.35l y l nf

t t t t

t t t

t t t t q f j dj

f j q j f j j =++=++==+?=+==?===?=∴=?+=?++==

)()(入切及超切量,其中L L

4.工步4车φmm 3603.00+深39.5mm 孔

背吃刀量mm a p 5.12

33

36=-=

,可一次走刀完成,选用硬质合金车刀,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4知进给量mm/r 5.0~3.0=f ,取m m /r 4.0=f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10

得切削速度min 156~138m v =,取min 138m v =。

min 8.122036

14.313810001000r d v n =??==∴π,

按机床c620-1取min 1200r n =,所以实际m i n

1351000

3614.312001000m d n v =??==π。 0.10min 0.00600.0120.082

min 0060.0%6min 012.0082.015.00.15min 082.04

.012005.39mm 5.39l nf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q

f

j

dj

f

j

q

f

j f j j =++=++==+==?===?=∴==)

(其中,L

5.工步5切槽φmm 31.037?±

背吃刀量mm a p 5.02

36

37=-=

,可一次走刀完成,选用硬质合金车刀,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4知进给量mm/r 5.0~3.0=f ,取mm/r 3.0=f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1.10得切削速度min 176~156m v =,取min 156m v =。

min 13423714.315610001000r d v n =??==∴π,按机床c620-1取min 1200r n =,所以

实际min 4.139100037

14.312001000m d n v =??==

π。 min 008.012003.03nf t j

=?==L min 01.00006.00016.0008.0min 0006.00016.0008.0%6min 0016.0008.02.02.0t t t t t t t q

f

j

dj

q j

f =++=

++=∴=+=

=?==)(

3.2工序3粗车左端面

工序3和工序2的第一工步,加工条件完全一样,所以mm 2=p a ,min 35.53m r =,

r mm f 55.0=,min 96r n =。

m 41.2min 136.0min 297.0min 977.1t

t t t dj

q

f

j

====,, 3.3工序6钻Φ25mm 孔

选择φ23高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

实际切削速度:VC 机=min

/22.131000

183

231000

m n D =??=

λλ机

3.4工序7磨右端面

(1)选择砂轮 查《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选择各表依表选为WA46.kv6p250×25×25×127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白刚玉粒度为40号硬度为中软.陶瓷法合剂6号组织平软砂轮其尺寸为250×25×75(d ×b ×D )

(2)切削用量的选择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1 砂轮转速 N b =3000r /min

mm

015.0min m 10mm 5.12255.05.0min m 1360780

f v f v r w a ===?====

径向进给量/工件速度轴向进给量/砂B (3)工时的计算

砂轮转速 N b =3000r /min

mm 015.0min m 10mm 5.12255.05.0min m 1360

780f v f v r w

a ===?====径向进给量/工件速度轴向进给量/砂

B

)】表见【当加工一个表面时切削工时

82.63(1000b 2b

1

t -=f f a

r

v K Z L

10.10.5mm

mm

125b b mm 125b b ====K k Z Z L L 系数为单面加工余量为加工宽度为加工长度式中

min

917.0015

.05.121010005

.01.11251252t mm 5.12mm 015.0min /m 10v 1r

a f f =???????=)(向进给量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径

)(向进给量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轴

(工作台放出速度

min 236

.2min 1265.02751.0834.1%6%6min 2751.0834.115

.015.0min 834

.1t t t t t t t t t t q

f

j

dj

f

j

q

j

f

j =++=∴=+?=+==?===)()(

3.5工序8铣四侧面 1 刀具选择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1.2选择YT15硬质合金刀片,根据表3.1铣削深度mm a p 4≤时,端铣刀直径,60,800mm G mm d e 为=但已知铣削宽度mm a e 77=,故应根据铣削宽度

mm a e 90≤,选择,1250mm d =由于采用硬质合金端铣刀,故Z=4,铣刀几何形状查《切

削用量手册》表3.2得 5,15,10,8,5,30,60000-=-===='==r a k k k s r re r λα。

2选择切削用量

1.背吃刀量

由于加工余量不大,故可一次走刀内切完成,则mm a p 2=。

2.每次进给量2f ,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查表

3.5,当使用YT 刀,铣床功率为7.5kw 时s mm f 18.0~09.02=,但因采用不对称端铣刀,故取s mm f 18.02=。

3. 选择铣刀抹钝标准及刀具寿命,查《切削用量手册》表3.7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 mm 0.1。由于铣刀直径mm d 1250=,故刀具寿命 min 180=T (见查《切削用量手册》表3.8)

4.切削速度 c v 和每分钟进给量f V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3.10得min 263min,313mm V r n fc v c ==根据X62W 铣床主要技术参数查《切削用量手册》表得min 235min,300mm V r n fc c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次进给量为

s

mm n v f m n

d V c fc c c 20.04300235min

8.1171000

300

12514.31000220=?===??=

=

π

s mm f m v r n mm v mm a c fc p 20.0,min 8.117,min 300,min 235,22=====

0y 26.34126l y l vf t j

=?+=?++==入切量及超切量】表查【,式中L L

2.612min

653.044653min

.0037.008.0536.0min

037.0)%(6min

08.0536.015.0,15.0min

536.0235

126t t t t t t

t t t t t t dj q f j dj

f j q j f j =?===++=++==+==?====∴总铣四个侧面的时间

3.6工序9铣四侧压刀槽 选择刀具

查《工艺手册》表3.1-27铣刀种类及应用范围选用高速镶齿面铣刀,查《工艺手册》表3.1-28选择铣刀直径mm 28,1600==L mm d , 齿数Z=26 切削用量的选择

1.背吃刀量mm L a p 28== 铣削宽度mm 5.25=e a

2.每次进给量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3.3知s mm f 15.0~08.02= 取

s mm f 15.02=

3.铣刀磨钝标准和刀具寿命,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3.7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mm 6.0查《切削用量手册》表3.8铣刀平均寿命为min 180=T

4. 切削速度c v 和每分钟进给量f v 根据

X62W

铣床主要技术参数查《切削用量手册》表得

min 300min,190mm V r n fc c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次进给量为

s mm n v f m n

d V c fc c

c 06.026

190300min

4.951000

190

16014.31000220=?===??=

终上

s

mm f m v r n mm v mm a c fc p 06.0,min 4.95,min 190,min 300,282=====

3.7工序10精铣C 面 1选择刀具

查《工艺手册》表3.1-27铣刀种类及应用范围选用高速镶齿面铣刀,查《工艺手册》表3.1-28选择铣刀直径mm 28,1600==L mm d , 齿数Z=26 2切削用量的选择

1.背吃刀量mm L a p 2== 铣削宽度mm 5.25=e a

2.每次进给量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3.3知s mm f 15.0~08.02= 取

s mm f 15.02=

3.铣刀磨钝标准和刀具寿命,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3.7铣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mm 6.0查《切削用量手册》表3.8铣刀平均寿命为min 180=T

4. 切削速度c v 和每分钟进给量f v 根据

X62W

铣床主要技术参数查《切削用量手册》表得

m i n 300m i n ,

190mm V r n fc c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次进给量为 s mm n v f m n

d V c fc c

c 06.026190300min

4.951000190

16014.31000220=?===??=

s mm f m v r n mm v mm a c fc p 06.0,min 4.95,min 190,min 300,22=====

73vf

l l l l t 21j

=++==,其中式中L L

min 46.0300

61473656.61~56.59)3~1(56.58)3~1()5.25160(5.25)3~1()(t l

l j

1

1

=++=∴==+=+-?=+-=取ae d ae min 56.0

t min 032.0069.046.0%6%6min 069.046.015.055.0t t t t t t t t q f

j

f j

q

j f

=++==+?=+==?==单侧槽)()( min 24.2t 4t dj

==

∴工序总时间

3.8工序13以Φ25mm 孔中心线定位,车环形槽及倒角

451?

背吃刀量mm a p 5.2=选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1.4知

s mm f 9.0~5.0= 取s mm f 6.0=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1.10得s mm v 138~123= 取s mm v 130=min 5.390106

14.3130

10001000r d v n =??==

∴π 按机床

C620-1

取min 380r n =,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

min 1261000

106

14.33801000m D n v =??==

π。 3.9工序14钻铰4×φ

孔mm 15019

.00 (1)钻mm 85.1418

.00

+粗铰mm 95.14019

.00+精铰孔mm 15019.00

+ 由于工件材料为45钢孔mm 85.1418

.00+高速钢钻头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7知

进给量f=0.31~0.37m/r 取f=0.36m/r.查切表2.13及2.14得v=11~12m/min 取v=12m/min

取ap=14.85mm min /r 4.25785

.1414.312

1000v 1000n s =??==

D π 由于本工序理由Z550型立式钻床取转速n=250 r/min

min /m 66.111000

250

85.1414.31000

v n d w

w =??=

=

∴π实际切削速度

min 8468.02117

.04t 4min 2117.0012.0033.01667.0t min 012.0)033.01667.0%(6%6min 033.01667

.02.02.0min 1667.036

.02506

9nf m 6y 29.249mm l y l l nf t t t t t t t

t t t t dj y f j j f y

j f j j =?=?==++=+==+===?===?+==∴=?+=?++==

++该工步总时间所以钻一个孔的时间)

(入切量及超切量】表查【其中其中L L

(2)粗铰孔工步mm 95.14070

.00+φ

取背吃刀量

mm 1.0a

p

=又工件材料为45钢孔mm 95.14070

.00

+φ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2知进给量f=0.3~0.5取f=0.4m/r 切削量为v=5~7m/min 取v=6m/min

min /r 8.12795

.1414.36

1000v 1000n s =??==

∴D π 根据Z550钻床取n=125 r/min

min /m 50871000

125

95.1414.31000

v n d w

w =??=

=

∴π实际切削速度

(3)精铰工步 取背吃刀量

mm 05.0a

p

=又工件材料为45钢孔mm 95.14070

.00+φ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2知进给量f=0.3~0.5mm/r 取f=0.3mm/r 切削量为v=5~7m/min 取v=5m/min

min /r 2.10615

14.35

1000v 1000n s =??==

∴D π min /m 88.51000

125

1514.31000v n d w w =??==∴π实际切削速度

3.10工序15钻9—ΦM12-6H 的螺栓孔

(1)钻孔工步mm 8.918

.00

取由工件材料为45钢mm 8.918

.00+φ高速钢钻头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7得进给量

f=0.22~0.28取f=0.27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13及2.14得切削速度v=12~14m/min 取v=14m/min

min /r 96.4548

.914.314

1000v 1000n s =??==

∴D π 由于本工序采用Z550型立式钻床取转速n=500r/min

min /m 39.151000

500

8.914.31000

v n d w

w =??=

=

∴π实际切削速度

(2)粗铰孔工步mm 96.9070

.00+φ

由于工件材料为45钢孔mm 96.9070

.00

+φ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24知进给量f=0.3~

0.5mm/r 取f=0.4mm/r 切削量为v=5~7m/min 取

v=6m/min min /r 8.19196

.914.36

1000v 1000n s =??==∴D π

根据Z550钻床取n=185r/min

min /m 78.51000

185

96.914.31000

v n d w

w =??=

=

∴π实际切削速度

(3)粗铰孔工步mm 10030

.00

由于工件材料为45钢孔mm 10030

.00

+φ查

《切削用量手册》表2.24知进给量f=0.3~0.5取f=0.3m/r 切削量为v=5~7m/min 取v=5m/min min /r 2.15910

14.351000v 1000n S =??==∴D π

根据2550钻床取n=185r/min

min /m 8.51000

185

1014.31000

v n d w

w =??=

=

∴π实际切削速度

(4)攻M12-6H 螺纹

3.11工序15钻Φ10mm 攻M12-6H 的螺栓孔

(1)钻φ10.2mm 孔

由工件材料45钢孔φ10.2孔高速钢钻头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7高速钢钻头钻孔时的进给量得f=0.25~0.3mm/r 取f=0.25m/r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2.13及2.14得v=12m/min

取ap=mm 1.52

2

.10=min /7.3742.1014.312

1000v 1000n s r D =??==∴π

由于本工序采用Z550型立式钻床取转数n=351 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V=

m/min 25.11v

100392

2.1014.3v

100n d w

w =??=

π

?++==y l nf L

t j

L 其中 l=24mm 查【4】表2.29得入切量与超切量y+?=5mm 故t

j

=0.25

nf351524?+=0.33min

(2)6H -M12攻螺纹

min 38.342.08

min 42.0024.066.033.0

t min 024.0061.031.0%6%6min 066.033.02.02.0t t t t t t t t t dj

q f

j

f

j

q

j

f

=?==++=++=∴=+=+==?==所以该工序的加工时间加工孔的时间)()

第四章 夹具设计

4.1任务与要求

需要加工的是4×Φ15孔,需要保证的尺寸是Φ85±0.2,设计的基准是左端面及Φ25孔。本夹具将用于Z525立式钻床。刀具为M12丝锥,以及φ10的高速钢麻花钻。

4.2定位方案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该端面与四侧端面垂直、与Φ36㎜孔中心线垂直,其设计基准为Φ36㎜孔中心线。为使定位误差为零,应选择以Φ36㎜孔中心定位,还应用螺旋夹紧机构夹紧。 2.定位元件的布置

螺旋夹紧机构对称分布在零件的两侧 如图

3.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由于在加工的时候,芯轴是垂直放置的,所以定位误差为△jw=△D+△d+△=0.021+0.21+0.042=0.082<1/3×0.4=0.133

所以满足定位要求

4.3 夹紧方案的设计

1夹紧力计算

2.夹紧元件设计与校核元件如图所示

直径为12的螺栓产生的加紧力为517N。满足要求。

结束语

将近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又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那些学不到的东西,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

我这次课程设计所设计的题目是方刀架工艺工装设计,其中也涉及到了一些我以前所未接触到过的知识。

在以前的各项设计中,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专用夹具的设计、工艺工装的设计、刀具、量具等各项设计中,我在各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为我的这次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次的毕业设计与以往的各项课程设计都有所不同,它是将我们以前学习的各种专业知识汇总起来的一次综合运用,这为我们的将来也为我们走向

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实际经验。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业是国发经济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现在化的程度,但是光有设备是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的,我们不但要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有先进的工艺参数,还要有优质的人才,在我国的切削行业当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我们改进的地方,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高速切削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在加工方面而言,进行高速切削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自动化刀具,有自动化的工艺参数,否则一切都是白费的,本课程虽然只介绍了一本普通车床的方刀架,但是我觉的任何先进的东西都是从底层一步一步慢慢做起的,没有基层的发展就不会有新事物的出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极其广泛,它不但包括零件的制造,机械的加工,还有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由于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一此先进的技术不断的进入到了机械行业的领域当中,这使得我们机械行业的发展得到了腾飞。

车床方刀架的研究为我们以后来的转位车刀以及一些自动换刀技术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发展。一方面它使我们懂得了刀架的作用以及一些加工的基本要领,还让我们明白了精度要求对于一个机械加工行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它使我们在机械加工,机械制造行业不断的基累经验和知识,能够让我们早日研制出新的产品,实现我们经济的腾飞。在本课程的学习当中,我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做为重点,做为研究发展的方向:刀架的作用以及要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跟哪些方面有关系在综合分析切削加工领域知识及信息需求与处理需求的基础上,认真得出了结论,机械加工中,零件的精度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和许多因素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要想保证零件的精度,首先要有一个高精度的机床,所谓高精度的机床也无非就是存在几个方面的高精度,其中刀架的精度要保证,而要保证刀架的精度就必须要在加工刀具时有精度高的工装和夹具,所以在加工的过程当中,是环环相扣的,不能有一丝的马虎。

在机械加工中要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众所周知,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要有好的实力要有好的效益就必须不断的提高生产率,所谓劳动生产率也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数量更多的产品,当然这是要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一是提高功削用量,采用高速切削,当然这只是适用于粗加工的环境当中,如果在精加工当中,也一味的按照这种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话,那么零件的粗糙度便不能保证,也就是说零件的质

量已经受到了限制。第二种方法是改进工艺方法,创造新的工艺,研制新的产品,这也正是我们研究这次课程的目的,使其能够给以后的发展,以后的发明创造做个开始,打下基础。

另外,我还要对本次课程设计辅导的张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同学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再一次的对他们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洪,机械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孙本绪,熊万武,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4】陈洪涛,切削用量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阀腔钻4χφ18孔夹具设计说明书讲解

钻4χφ18孔夹具 设计任务 设计在成批生产条件下,在专用立式钻床上钻φ18孔的钻床夹具. 1、φ18可一次扩削保证.该孔在轴线方向的设计基准是以钻套的中心线的,设计基准是以外圆与另一底平面. 2、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序结合面是已加工过的平面,且又是本工序要加工的孔的设计基准,按照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它作为定位基准是比较恰当的。因此,选择结合面与外圆作为定位比较合理。 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麻花钻,d w=18mm, 则F=9.81×54.5a p0.9a f0.74a e1.0Zd0-1.0δF z(《切削手册》) 查表得:d0=18mm,a e=195, a f =0.2, a p =9.5mm, δF z=1.06所以: F=(9.81×54.5×2.50.9×0.20.74×192×18×1.06) ÷20=79401N 查表可得,钻削水平分力,垂直分力,轴向力与圆周分力的比值:F L/ F E=0.8, F V / F E =0.6, F X / F e =0.53 故F L=0.8 F E =0.8×79401=63521N F V=0.6 F E=0.6×79401=47640N F X =0.53 F E=0.53×79401=42082N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 K=K1K2K3K4 式中:K1 —基本安全系数,2.5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 K2—断续切削系数,1.1 则F/=K F H=2.5×1.1×1.1×1.1×63521 =211366N 选用螺旋—板夹紧机构,故夹紧力 fN=1/2 F/ f为夹具定位面及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f=0.25 则N=0.5×211366÷0.25=52841N 4、操作的简要说明 在设计夹具时,为降低成本,可选用手动螺钉夹紧,本道工序的钻床夹具就是选择了手动螺旋—板夹紧机构。由于本工序是粗加工,切削力比较大,为夹紧工件,势必要求工人在夹紧工件时更加吃力,增加了劳动强度,因此应设法降低切削力。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毛坯的制造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

钻模设计示例 (毕业答辩重点)

钻模设计示例----S hijin hui 图3—36为托架工序图,工件的材料为铸铝,年产l000件,已加工面为≠33h7孔及其两端面a、c和距离为44mm的两侧面8。本工序加工两个ml2mm的底孔≯l0.1mm,试设计钻模。 图3—36托架工序图 一、工艺分析 1.工件加工要求 1) φ10.1mm孔轴线与φ33h7孔轴线的夹角为25°土20′。

2) φ10.1mm孔到φ33h7孔轴线的距离为88.55土0.15mm。 3)两加工孔对两个rl8mm轴线组成的中心面对称(未注公差)。 此外,105mm的尺寸是为了方便斜孔钻模的设计和计算而必须标注的工艺尺寸。 2.工序基准 根据以上要求,工序基准为φ33h7孔、a面及两个rl8mm的中间平面。3.其它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保证钻套及加工孔轴线垂直于钻床工作台面,主要限位基准必须倾斜,主要限位基准相对钻套轴线倾斜的钻模称为斜孔钻模;设计斜孔钻模时,需设置工艺孔;两个10.1mm孔应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因此钻模应设置分度装置;工件加工部位刚度较差,设计时应考虑加强。 二、托架斜孔分度钻模结构设计 1.定位方案和定位装置的设计

方案l:选工序基准φ33h7孔、a面及rl8mm作定位基面。如图3-37a所示,以心轴和端面限制五个自由度,在r18mm处用活动v形块l限制一个角度自由度z。加工部位设置两个辅助支承钉2,以提高工件的刚a) 度。此方案由于基准完全重合而定位误差小,但夹紧装置与导向装置易互相干扰,而且结构较大。 方案2:选φ33h7孔、c面及r18mm作定位基面。其结构如图3-22b所示,心轴及其端面限制五个自由度,用活动v形块l 限制z。在加工孔下方用两个斜楔作辅助支承。此方案虽然工序基准a与定位基准c不重合,但由于尺寸l05mm精度不高,故影响图3-37托架定位方案 不大;此方案结构紧凑,1一活动v形块2一辅助支承钉3一斜楔辅助支承 工件装夹方便。 为使结构设计方便,选甩第二方案更有利。 2.导向方案 由于两个加工孔是螺纹底孔,装卸方便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固定式钻模板。导

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七节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1. 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任务; 2.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3. 绘制夹具总图 4. 确定并标注有关尺寸和夹具技术要求 5. 绘制夹具零件图 明确设计任务: 1. 分析研究工件的结构特点、材料、生产规模和本工序加工的技术要求以及前后工序的联系 2. 了解加工所用设备、辅助工具中与设计夹具有关的技术性能和规格; 3. 了解工具车间的技术水平等。 必要时还要了解同类工件的加工方法和所使用夹具的情况,作为设计的参考 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主要考虑以下问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定位装置; 2.确定刀具的导引方法,并设计引导元件和对刀装置;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并设计夹紧装置; 4.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定向键、分度装置等; 5.考虑各种装置、元件的布局,确定夹具的总体结构; 6.对夹具的总体结构,最好考虑几个方案,经过分析比较,从中选取较合理的方案。 绘制总装图的顺序是: 1.用双点划线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示意出定位基准面和加工面的位置; 2.把工件视为透明体,按照工件的形状和位置依次绘出定位、夹紧、导向及其它元件和装置的具体结构; 3.最后绘制夹具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 五类尺寸和四类技术要求: 五类尺寸:包括夹具外形轮廓尺寸、工件与定位元件间的联系尺寸、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夹具与机床联系部分的联系尺寸、夹具内部的配合尺寸。 四类技术要求:包括定位元件之间的定位要求、定位元件与连接元件和(或)夹具体底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导引元件和和(或)夹具体底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导引元件与定位元件间的相互位置要求。

钻孔夹具的设计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钻孔夹具的设计 系(分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自1034班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日期

辽宁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机自1034班 学生姓名: 题目:钻孔夹具的设计 上交论文(报告)日期: 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本人声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设计工作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毕业生签名: 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1 钻孔夹具设计 (2) 1.1 设计的目的 (2) 1.2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 (3) 1.3 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3) 1.4 生产条件 (3) 1.5 夹具总体设计的要求 (3) 1.6 机床夹具的总体形式 (4) 1.6.1 确定夹具体 (4) 1.6.2 确定联接体 (5) 1.7 设计夹紧机构一般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5) 1.8 钻孔夹具方案设计 (5) 1.9 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5) 2 夹具分类 (6) 3 夹具的定位方式 (7) 4 设计夹紧装置时应注意什么 (8) 5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软件(如CAXA),且应用相关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方法。运用在学校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解决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问题,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设计出符合要求、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夹具。并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问题,选择了合理的方案和计算,设计出符合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夹具。 关键词:钻孔夹具设计

钻模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配设计 设计课程钻模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钻削夹具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 要求: 1、设计(装配图按夹具要求设计,相关的配合尺寸要标明,在说明书中要有夹具定位计算,夹紧等方案的选择)。 2、零件图要符合工程图的根据要求,图纸的标题要有材料。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第页 机械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片篇幅: 图纸共 2 张 说明书共 16 页 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设计准备工作 (2) 1.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2) 1.1.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2) 1.1.2 机床的选择 (2) 1.2 熟悉工件图 (2) 第二章夹具设计 (4) 2.1 定位方案 (4) 2.1.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1.2 定位元件的布置 (5) 2.2 结构方案 (5) 2.2.1 夹具体设计 (5) 2.2.2 分度装置设计 (7) 2.2.3 对刀—导向装置设计 (8) 2.2.4 加紧装置设计 (9) 2.3 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0) 2.3.1 夹具装配图上尺寸、公差的标准 (10) 2.3.2 夹具公差与配合的选择 (11) 2.3.3 夹具装配图上形位公差的标准 (11)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 (14) 3.1 设计思路 (14) 3.2 设计方法与结果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一序言 (3)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4) 1、零件设计要求 (4) 2、零件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确定生产类型 (5) 三确定毛坯 (6) 1、确定毛坯种类 (6)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四工艺规程设计 (8) 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1.粗基准的选择 (8) 1.2.精基准的选择 (8)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1.A端面 (9) 2.2.Φ22花键底孔 (9) 2.3.8 mm 槽的D端面 (9) 2.4.8 mm槽 (9) 2.5.18 mm槽 (9) 2.6.花键孔 (9) 2.7.两处倒角 (10)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10)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1)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1) 4.1.确定毛坯 (11) 4.2.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 4.3.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14) 5、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 5.1.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5.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 5.3.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8) 5.4.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5.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6.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5.7.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五夹具设计 (26) 1、问题的提出 (26)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26)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6) 2.3.定位误差分析 (2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 六设计感想与体会 (31) 主要参考文献 (32)

孔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连杆螺钉的夹具设计 题目连杆螺钉的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汪万兴王森 学号201120070418/0119 分院(系) 机械工程 专业班级机自1103 指导教师刘福庆 完成日期2014/6/27

目录 一、工序零件加工主要技术要求 (4) 二、达到该加工技术要求技术方法 (4) 三、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要求 (8) 四、工件定位的定位误差分析和计算 (8) 五、工件夹紧方案设计 (10) 六、夹具总体结构介绍 (11) 七、夹具操作方法介绍 (11) 八、结论 (1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连杆螺钉的夹具设计 连杆螺钉零件图: 二、设计具体要求: ①设计零件机床夹具装配图; 第一小组设计铣平面尺寸为42的专用夹具。 ②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完成时间和要求: ①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设计。 ②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并完成设计。

一、本工序零件加工主要技术要求 工件的装夹指的是工件的定位和夹紧。 工件的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 工件位置的正确与否,用加工要求衡量。能满足加工要求的为正确,不能满足加工要求的为不正确。 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各个工件在夹具中占据的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必要求它们完全一致,但在各个工件的位置变动时必须控制在加工要求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将工件定位后的位置固定下来,称为夹紧。工件夹紧的任务是:使工件在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不离开已经占据的正确位置,以保证机械加工的正常进行。 二、达到该加工技术要求技术方法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200,铸造。 机床:X62w 铣床。 查参考文献[7]表30—34 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材料:15YT ,D=100mm ,齿数Z=8,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余量:Z=3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mm a p 2=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5,取z mm a f /12.0=铣削速度V:参照参考文献[7]表30—34,取V=1.33mm/s 由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n :

钻夹具设计要点--钻套

(二)钻夹具设计要点 1.钻模类型的选择 钻模类型很多,在设计钻模时, 首先要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重量 和加工要求,并考虑生产批量、工厂 工艺装备的技术状况等具体条件,选 择钻模类型和结构。在选型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工件被加工孔径大于10mm 时,钻模应固定在工作台上(特别是 钢件)。因此其夹具体上应有专供夹 压用的凸缘或凸台。 (2)当工件上加工的孔处在同一 回转半径,且夹具的总重量超过100N 时,应采用具有分度装置的回转钻模, 如能与通用回转台配合使用则更好。 (3)当在一般的中型工件某一平 面上加工若干个任意分布的平行孔系 时,宜采用固定式钻模在摇臂钻床上 加工。大型工件则可采用盖板式钻模 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如生产批量较大, 则可在立式钻床或组合机床上采用多 轴传动头加工。 (4)对于孔的垂直度允差大于0.1mm和孔距位置允差大于±0.15mm的中小型工件,宜优先采用滑柱式钻模,以缩短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 2.钻套类型的选择和设计 钻套和钻模板是钻夹具上的特殊元件。钻套装配在钻模板或夹具体上,其作用是确定被加工孔的位置和引导刀具加工。 (1)钻套的类型 根据钻套的结构和使用特点,主要有四种类型。 ①固定钻套

图7-56所示为固定钻套的两种形式(图a为无肩,图b为带肩),该类钻套外圆以H7/n6或H7/r6配合,直接压入钻模板上的钻套底孔内。在使用过程中若不需要更换钻套(据经验统计,钻套一般可使用1000~12000次),则用固定钻套较为经济,钻孔的位置精度也较高。 ②可换钻套 当生产批量较大,需要更换磨损的钻套时,则用可换钻套较为方便,如图7-57所示。可换钻套装在衬套中,衬套是以H7/n6或H7/r6的配合直接压入钻模板的底孔内,钻套外圆与衬套内孔之间常采用F7/m6或F7/k6配合。当钻套磨损后,可卸下螺钉,更换新的钻套。螺钉还能防止加工时钻套转动或退刀时钻套随刀具拔出。 ③快换钻套 当被加工孔需依次进行钻、扩、铰时,由于刀具直径逐渐增大,应使用外径相同而内径不同的钻套来引导刀具,这时使用快换钻套可减少更换钻套的时间,如图7-58所示。快换钻套的有关配合与可换钻套的相同。更换钻套时,将钻套的削边处转至螺钉处,即可取出钻套。钻套的削边方向应考虑刀具的旋向,以免钻套随刀具自行拔出。 以上三类钻套已标准化,其结构参数、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等,可查阅有关手册。 ④特殊钻套 由于工件形状或被加工孔位置的特殊性,有时需要设计特殊结构的钻套,如图7-59所示。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钻Φ10孔夹具设计说明

题目端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和钻Φ10孔夹具设计 学生所在校 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目录 设计目的及背景 (3)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3) 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2.1由要求可知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4) 2.2确定毛坯尺寸 (4) 2.3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4零件加工方法选择 (4) 2.5制定工艺路线 (4) 2.6确定加工余量 (5) 2.7加工装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6) 2.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6) 三、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3.1.1 确定夹具的类型 (17) 3.1.2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 (17) 3.1.3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和夹紧结构设计 (18) 3.1.4 夹具的结构类型设计 (19) 3.1.5钻模板结构类型设计 (19)

3.1.6 夹具总图设计 (19) 3.2 夹具精度的校核 (19) 四、总结 (21) 五、参考文献 (21) 设计目的及背景 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以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专用夹具的设计,对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讨论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汽车法兰端盖的特点,论述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用范围。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1·1该端盖主要是用来进、排气或油的,如用在内燃机打的活塞上的端盖,该零件出用来进、排气或油外,还有轴向定位、防尘,轴向定位和支撑旋转轴

钻模结构分析毕业设计

摘要 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钻模在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产品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操作要求扮演着关键角色。钻床类夹具包括用在各种钻床、镗床和组合机床上的孔加工夹具,简称钻模。钻模是辅助钻孔的一种工装夹具,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钻模是一种用来确保工件在正确的位置上被钻孔,攻螺纹或绞孔的装置。它基本上是由一个夹紧组件构成的。该装置将工件保持在一个硬化套筒的下部,在钻空加工过程中钻头便是在套筒里面并沿着套筒运动的。如果工件的构造比较简单,模具就可以直接夹在工件上。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模具是被固定在一个位置而工件是被模具夹住的。这样工件在加工前后可以快速的导入导出模具。钻模使钻孔,绞孔及攻螺纹的速度和精度比传统的手工方法高了很多。它的另一个优点是使用钻模并不对加工者有太高的技巧要求。孔的定位精度不靠操作者而是靠钻模保证。限位钻模一般用在用来钻孔、绞空、攻螺纹的装置上。它一般不会被完全固定在使用它的机器上,可以在放置钻孔机的平台上移动,使套筒直接处于钻头的下方。限位钻模实际上限制并控制了刀具的运动路径。 关键词:钻模结构;钻模分类;钻模设计应用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钻模 (2) 1.1钻模的定义: (2) 1.2 钻模的优点: (3) 1.3 钻模的构成和特点: (4) 1.3.1钻模的结构和作用: (4) 1.3.2 钻套的类型: (5) 1.3.3钻模的特点: (8) 第二章:钻模夹具 (9) 2.1.钻模夹具的种类: (9) 2.2.钻模的结构分析: (10) 第三章:钻模(机床夹具)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15) 3.1.机床夹具设计要求: (15) 3.2 确定夹具设计和结构方案: (16) 3.2.1:研究原始资料 (16) 3.2.2:拟订夹具的结构方案 (16) 3.2.3 主要工作程序: (17) 3.3 确定并标注有关尺寸、配合及技术要求: (18) 3.3.1 夹具总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 (18) 3.3.2 确定夹具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地大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1汇总

机械加工工艺卡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两级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名称合箱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 金工车间镗输入轴承孔 毛坯种类毛坯材料毛坯外形每毛坯可制件数铸件HT200 1290×520×370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卧式镗床T618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输入轴承孔煤油与矿物质油的混合物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单件 0,987min 19.74min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进给量 (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 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辅助 1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8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60.3 75.5 0.4 3 1 1.31min 0.262min 2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9.3.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90.4 89.7 0.3 1.3 1 3.68min 0.736min 3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50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257.1 121.1 0.1 0.7 1 8.17min 1.633mi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设计者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杜强2012.9.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减速箱夹具设计报告 粗镗输入轴承孔 指导老师:

目录第一章二级圆锥齿轮概述 第二章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第三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第四章材料、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及毛坯图 1 材料选择 2毛坯的制造方法 3毛坯的加工余量 4毛坯图 第五章定位基面的选择及分析 第六章加工工作量及工艺手段组合 第七章划分加工阶段,大致工艺过程 1 上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2 下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3 合箱加工工艺过程卡 第八章粗镗输入轴承孔机械加工及夹具设计 1 机床选择 刀具选择 切削液 2 加工余量及精度等级 3 切削参数 4 切削力的计算机动时间及单位时间定额 5 机座结合面铣削加工工序卡 6 夹紧方案设计 7夹紧力计算 8 夹紧元件设计 9气压系统及元件的选择计算 10气动系统回路及其PLC 控制电路、电路分析 11 支承板、挡销设计等其他零件设计 第九章参考资料 第十章实习心得

典型夹具设计的特点

典型夹具设计的特点 钻床夹具设计特点 一、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钻床夹具简称钻模,主要用于加工孔及螺纹。它主要由钻套、钻模板、定位及夹紧装置夹具体组成。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固定式钻模在使用中,这类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固定不动,而且加工精度较高,主要用于立式钻床上加工直径较大的单孔或摇臂钻床加工平行孔系。 (2)回转式钻模这类钻模上有分度装置,因此可以在工件上加工出若干个绕轴线分布的轴向或径向孔系。 (3)翻转式钻模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不同表面上的孔,孔径小于f8~f10mm。它可以减少安装次数,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其结构较简单,加工钻模一般手工进行翻转,所以夹具及工件应小于10 kg为宜。 (4)盖板式钻模这种钻模无夹具体,其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直接装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适合于体积大而笨重的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夹具、结构简单轻便,易清除切屑;但是每次夹具需从工件上装卸,较费时,故此钻模的质量一般不宜超过10 kg。 (5)滑柱式钻模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钻模板的通用可调夹具。这种钻模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制造周期短的优点,生产中应用较广。 二、钻模的设计要点 1.钻套 钻套安装在钻模板或夹具体上,用来确定工件上加工孔的位置,引导刀具进行加工,提高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刚性并防振。钻套可分为标准钻套和特殊钻套两大类。 (1)固定钻套 (2)可换钻套 (3)快换钻套 (4)特殊钻套 2.钻模板 钻模板用于安装钻套,确保钻套在钻模上的正确位置,钻模板多装在夹具体或支架上,常见的钻模板有: (1)固定式钻模板 (2)铰链式钻模板 (3)可卸(分离)式钻模板 (4)悬挂式钻模板 铣床夹具设计特点 一、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及结构形式 铣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零件上的平面、凹槽、键槽、花键、缺口及各种成形面。由于铣削加工通常是夹具随工作台一起作进给运动,按进给方式不同铣床夹具可分为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式和靠模进给式三种类型。 1.直线进给式铣床夹具 这类铣床用得最多。夹具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加工中随工作台按直线进给方式运动。 根据工件质量、结构及生产批量,将夹具设计成单件多点、多件平行和多件连续依次夹紧的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毕节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专用夹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2)班 姓名:刘丽琴 指导教师:许勇 完成日期:2013.12.30

序言 (2) 一、专用夹具的设计 (3) 1.1专用夹具的定义 (3) 1.2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 1.2.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3) 1.2.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3) 1.2.3 加工方法 (4) 1.3确定夹具结构方案和分析 (5) 1.4选择加紧机构 (5) 1.4.1夹紧力的方向 (5) 1.4.2夹紧力的作用点 (6) 1.4.3选择夹紧机构 (6) 1.5工件在夹具上加工的精度分析 (6) 1.5.1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6) 1.5.2定位误差的计算 (7) 1.6夹具经济性分析 (7) 1.7夹具总图绘制 (7) 1.7.1夹具总图绘制 (7) 二、总结与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序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和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和加工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是否正确、迅速、方便和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操作安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设计夹具步骤和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0.3mm。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 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 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 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 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00 mm公

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

②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4(a)所示。 构简单,现选用图2-2-24(a)所示结构。 (3)定位误差计算 ①加工φ10H9孔时孔距尺寸(80±0.2)mm的 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0。

扁叉钻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一、零件图的分析 1.1、扁叉的工艺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它授予

学生制订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确定各工序的工装与设备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基本的工艺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加工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存在的具体工艺问题,并能初步提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与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和方法的能力。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学完后,特安排此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之后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全部课程,另外也为搞好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合理安排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

的训练,应当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来。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应用。 1.2、扁叉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共有三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2.1 以φ10H7为中心的加工表面:二者有高的同轴度要求。 1.2.2 以两孔轴线对称的上凸块侧面和两平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上端面的两侧面相对空轴线有对称度要求,两上端面对两孔轴线也各自有平行度要求。 1.2.3两短圆柱的四个端面:没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铣削上端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两组(分别是铣圆柱端面和

钻床夹具设计

课题名称: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机夹类设计 班级:11级机制三班 姓名:吴江涛 指导老师:王晨升 一、课题介绍 1、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计算过程,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2、侧重点解决的问题 (1)、确定夹具的类型(2)、确定工件的定位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4)、夹具的精度分析及计算 二、主要内容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茶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高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

(4)使用性号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顺畅,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型号 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目录 一、前言 (1) 钻床的简介 (1) 钻床的发展趋势 (2) 钻床的夹具概述及主要类型 (2) 钻床夹具的特点 (2) 钻摸类型选择 (2) 钻套的选择 (3) 钻模板类型 (3) 总结 (6) 二、钻床夹具的设计 (7) 钻床夹具 (8) 钻套 (9) 支撑钉 (10) 销轴 (11) 钻模板 (12)

杠杆臂 (13) 夹具体 (14) 总结 结论 致辞 参考文献 摘 要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并沿主轴方向进给,操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机动。 各个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加工杠杆臂零件上孔φ10 mm 和φ13mm 的钻夹具。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 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在工艺性方便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单、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关键字: 定位元件 加工精度 连接元件 1 .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