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县X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合我县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紧扣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重点,按照《X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X省X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要求,坚持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二、总体目标

实施X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大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使水质不低于国家Ⅱ类水质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三、整治内容

(一)整治范围

X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二)整治重点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护栏、标志牌、宣传警示牌;加强X渠道安全隐患排查;抓好X沿线村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严查保护区周边危及饮水安全的建设项目。

(三)整治措施

1.开展联合执法。一是在X水库架设播音系统,播放水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增强爱护水源意识,从源头上保障水质安全;二是水务局牵头,组织县环保、卫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破坏水利设施及污染水源的行为。

2.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强对水源地、供水渠管线日常巡查维护,及时处理影响饮水安全的行为,定期组织人员对水源地周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

3.退出水源地内种养殖活动。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原则,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对水源地内的排水沟道进行整治,防止污水汇入。

4.规范设立保护标志。在水源地保护区布设标志牌、警示牌、宣传牌、界标,在一级保护区边界设置围栏等防护设施,使水源地与外界隔离,确保水质安全。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在所有穿越水源保护区道路边设置警示标志,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水源地道路运输风险管理。

5.在水源保护区合理设置垃圾池(箱)。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

运处理。

四、职责分工

(一)水务局:负责牵头抓总,制定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按程序报批;收集汇总资料,形成问题清单,并督导整改;编制水源保护工程规划计划,实施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健全水源地管理长效机制,做好水源保护区范围水政执法,健全日常巡查管理制度。

(二)环保局:督促各镇办做好保护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染行为。

(三)农业局:负责指导保护区内群众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投入品,防止造成水污染;将水源地划定禁养区,关闭搬迁现有养殖小区,确保畜禽粪便零排放。

(四)林业局:负责实施一级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项目。

(五)国土局:负责加强水源地土地管理,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六)交通局:负责按照水源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危险化学品穿越保护区道路运输管理制度,在所有穿越水源保护区道路边设置警示标志,建立应急预案,抓好水源地道路运输风险管理。

(七)公安局:负责严厉打击阻碍整治工作并造成恶劣影响

的行为。

(八)各相关镇办: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相关责任,做好水源地日常巡查管理工作;做好本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

五、时间安排

我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从X年5月1日起至X年12月31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X年5月X年5月31日)。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整治工作。

(二)整治规范阶段(X年6月X年5月31日)。由县水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水源地保护范围内逐段逐户摸底排查,全面进行综合整治。

(三)巩固提升阶段(X年6月X年9月30日)。开展“回头望”,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检查验收,巩固整治成果。

(四)总结验收阶段(X年X年12月25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整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政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县政府成立水源地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景建民任组长,县水务局局长杨福勇、环保局局长何爱龙任副组长,以县农业局、林业局、国土

局、交通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相应机构,夯实工作责任,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成员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安全生产法》、《水污染防治法》、《X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水源地保护工作,公开曝光有关反面典型,提升广大群众对整治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密切配合写作,提高整治效果。各成员单位要联合行动,密切配合,实现整治工作一盘棋;要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做到排查无盲区、整治无死角,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全部按期清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有关部门、镇办的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及时向县政府汇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邀请媒体、公众监督执法检查工作,推动政治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四)严格日常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以本次整治行动为契机,健全水源地日常监管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变专项整治为常规化管理,加强对水源地的动态巡查监管,严防已整改问题死灰复燃,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