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氯化石蜡-52 HG 2092—9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氯化石蜡-52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平均碳原子数约为15的正构液体石蜡经氯化、精制后,制得含氯量为50%~54%的工业氯化石蜡。该产品主要用作聚氯乙烯辅助增塑剂。

2 引用标准

GB 1657 增塑剂折光率的测定

GB l660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品氏法

GB l664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GB l679 氯化石蜡氯含量测定汞量法

GB l680 氯化石蜡热稳定指数的测定

GB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3 技术要求

3.1 外观:水白色或黄色粘稠液体。

3.2 氯化石蜡-52应符合下列指标要求: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泽(铂-钴),号≤

100

250

600

密度(50℃),g/cm3

1.23~1.25

1.23~1.27

1.22~1.27

氯含量,%

51~53

50~54

50~54

粘度(50℃),mPa·s

150~250

≤300

-

折光率 1.510~1.513

1.505~1.513

-

加热减量(130℃,2h),% ≤

0.3

0.5

0.8

热稳定指数1)(175℃,4h,氮气10L/h),HCl% ≤

0.10

0.15

0.20

注:1)至少半年检验一次。

4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4.1 色泽的测定

按GB l664规定进行测定。

当所测试样色泽深于500号时,比色时所取试样体积为标准比色液的二分之一,将所测得的色号乘以2,即为该试样的色号。

4.2 氯含量的测定

按GB l679规定进行测定。

4.3 密度的测定

4.3.1 比重瓶法(仲裁法)

4.3.1.1 原理

在同一温度下,用水标定比重瓶的体积,然后测同体积试样的质量以求其密度。

4.3.1.2 仪器

a.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

b.温度计:分度值为0.1℃;

c. 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50±0.℃;

d.比重瓶:容积为25mL。

4.3.1.3 操作步骤

称量清洁、干燥的带塞比重瓶,然后将煮沸并冷却至50℃以下的水注满瓶中,加塞后立即浸入50±0. 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半小时,用滤纸除去溢出毛细管外的水,迅速从水浴中取出,擦干比重瓶外的水,冷却至室温称量。

将比重瓶中的水倾出,干燥后注满试样,在烘箱中加热至70℃左右,试样中无气泡后,使之冷却到50℃以下,盖上比重瓶塞,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即得试样的质量。

4.3.1.4 计算

50℃时氯化石蜡—52的密度ρ50按式(1)计算:

(1)

式中:m1——比重瓶的质量,g;

m2——比重瓶及试样的质量,g;

m3——比重瓶及水的质量,g;

p0——50℃时水的密度,O.988 05g/cm3。

4.2.1.5 允许差

每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定两次,其结果的差不大于0.001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密度。

4.3.2 密度计法

4.3.2.1 仪器

a.密度计:分度值为0.002g/cm3;

b. 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50±0.2℃;

c.玻璃量筒:250mL;

d.温度计:50℃,分度值为0.2℃。

4.3.2.2 操作步骤

将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量筒内,然后把量筒放入50±0.2℃的恒温水浴中,温度恒定后,将清洁、干燥的密度计缓缓放入被测试样中,其下端离量筒底部的距离不小于2cm,并且不能与量筒壁接触,露出液面外的部分所沾液体不得超过3个分度。待密度计底部和壁上无气泡,温度恒定后,读出密度计弯月面下缘的刻度值(标有读弯月面上缘刻度的密度计除外),该刻度值则为被测试样在50℃时密度计的读数值。

2楼4.3.2.3 计算

50℃时氯化石蜡-52的密度ρ50按式(2)计算:

(2)

式中:P′50——试样在50℃时,密度计的读数值,g/cm3;

a——玻璃膨胀系数,0.000025;

20——标准温度,℃;

t——测定温度,℃;

0.001——50℃时密度计读数修正近似值,g/cm3。

4.3.2.4 允许差

每一试样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定两次,其结果差不大于0.002g/cm3,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密度。

4.4 粘度的测定

按GB l660规定进行测定。

4.4.1 计算

50℃时粘度η50按式(3)计算:

(3)

式中;v50——50℃时试样的运动粘度,10-6m2/s;

p50—一50℃时试样的密度,103kg/m3。

4.4.2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粘度。

4.5 折光率的测定

按GB l657规定进行测定。

4.6 加热减量的测定

4.6.1 仪器

a.电热恒温箱:内层尺寸:长、宽、高各为400~500mm

b.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

c.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d.圆形石棉板:直径200mm,厚2~3mm。

4.6.2 操作步骤

用已恒重的两个带盖称量瓶(4.6.1b)分别称取6.4~6.6g(精确至0.000 2g)试样,置于调节至130±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4.6.1a)内的石棉板上的适当位置,石棉板距恒温干燥箱内层顶部的距离为120~15 0mm,试样液面距恒温干燥箱温度计水银球底部水平线的距离为10~20mm,称量瓶的对称轴线与温度计的距离不超过70mm。自恒温干燥箱温度升到测试温度起,保持2h。然后,把称量瓶移入干燥器(4.6.1c)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4.6.3 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加热减量X按式(4)计算:

(4)

式中:m4——加热前称量瓶与试样的质量,g;

m5——加热后称量瓶与试样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4.6.4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数不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加热减量。

4.7 热稳定指数的测定

按GB l680进行测定。

5 检验规则

5.1 氯化石蜡-52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

求,(热稳定指数至少半年检验一次,其他项均作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时,都要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5.2 以每一槽罐的产品为一批,采样按GB 6680规定进行。

5.3 将所取样品混合均匀,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磨口棕色玻璃瓶中,并贴标签,在标签上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取样者和取样日期,一瓶送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另一瓶封存于避光处备查。

5.4 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桶中取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5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用户应在产品出厂后二个月内提出,由双方协商解决。

6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1 标志

包装容器上要涂刷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毛重、本标准号及级别。

6.2 包装

本产品用干燥、清洁、无锈的200L镀锌铁桶或铁桶包装,桶盖垫圈用耐磨塑料制成,每桶净重20 0±0.5kg。

6.3 运输

运输时要轻装轻卸,避免碰撞,防止日晒雨淋。

6.4 贮存

氯化石蜡-52应贮存于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库房内或棚内,防止日晒、雨淋。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化工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永新-沈阳化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苗凤芹、陈德森、于春香、王心志。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化学工业部部标准HG 2-1382-80《氯化石蜡—52》作废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2010/2/25/08:32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吕海波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含量超标的问题虽屡遭诟病,却一直没有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欧盟REACH法规正式注册步伐的加快和美国针对短链氯化石蜡新政策的出台,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正在成为这个产品生死存亡的关键。 氯化石蜡在聚氯乙烯产品中用作增塑剂。 外成众矢之的 早在本世纪初,欧委会就以“鉴于短链氯化石蜡严重损害环境”为由,建议禁止这种化学品在成员国销售和使用,而欧盟的REACH法规将该建议变成了禁令。 国内想要完成REACH正式注册的氯化石蜡企业正面对同一个难题。有多年从事REACH注册经验的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丁勇告诉记者,目前欧盟氯化石蜡REACH注册联合体制定的物质统一性鉴别标准是:氯化石蜡中不得含有短链氯化石蜡。但据了解,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肯定都含有短链成份,能控制在0.2%以内已经算最高水平,多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十几。如果按照“不得含有”的要求来执行,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完成正式注册。他们为此正在准备和注册联合体商谈这一标准。 “我们的高端产品目前已经可以把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控制在0.2%以内,虽然应用于下游塑料行业的增塑用途已经完全符合短链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按照‘不得含有’这个标准还是无法完成欧盟REACH注册。”国内氯化石蜡龙头生产企业之一的宁波中宇石化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周诗琦说。 与此同时,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也正在影响国内将氯化石蜡用作增塑剂、阻燃剂的下游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对欧出口。周诗琦告诉记者,2009年深圳几家企业向欧盟出口电缆线时就遇到了因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标而被采购商退货的情况。 丁勇说:“短链氯化石蜡在2009年已经被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列入REACH高关注物质清单。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如果某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大于0.1%,那么就必须向采购商和消费者进行公示。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口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要么要求国内生产商改进产品,要么更换客户。从法律角度来看短链氯化石蜡超标只需履行公示告知的义务,不会影响出口。但事实上欧盟进口商并不愿购买这样的产品,消费者也不乐意选购这样的产品。如此一来,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不得超过0.1%实际成了能否出口欧盟的硬条件。” 不仅欧盟,美国也在加紧限制使用短链氯化石蜡的步伐。2009年12月30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首个针对四类化学物质的化学品行动计划,提出要对这些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予以处理,而短链氯化石蜡就名列其中。同时,环保署还打算根据美国《有毒物质管制法》采取行动,禁止或限制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进口、加工、分销、出口及使用。 而从全球范围来讲,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禁用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短链氯化石蜡2006年即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

液蜡及氯化石蜡简介

液蜡及氯化石蜡简介 1、前言 石油蜡类产品是一类附加值很高的石油产品,由于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石油蜡类产品的要求愈来愈高,一方面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石油蜡类产品的功能用途也在不断扩大。液蜡又称石蜡油,无色、无臭、无味,无萤光的油状液体,由重油经减压蒸馏而获得。熔点在40℃以下的从C10到C18的各种正构烷烃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用途是可以做为生产氯化石蜡的原料,还有洗涤剂原料、化妆品、日用品稀释剂、溶剂等。 2、液蜡产品及生产工艺 液蜡产品有三种,即C10-C13正构烷烃(轻蜡I);C11-C14正构烷烃(轻蜡II)和C14-C17重液蜡;C9以下为轻蜡;C17以上为重蜡。 液蜡下游产品氯化石蜡是石蜡经氯化后所得产品,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适用于各类产品阻燃之用,应用在塑料、橡胶、纤维等工业领域作增塑剂,织物和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粘接材料和涂料的改良剂,高压润滑和金属切削加工的抗磨剂,防霉剂、防水剂,油墨添加剂等。广泛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 我国重液蜡的生产有分子筛脱蜡(典型的分子筛脱蜡工艺有Molex法和ISO 一SIV法)和异丙醇-尿素脱蜡(IUDW)两种生产工艺。此外也有用溶剂脱蜡和压榨脱蜡法生产一部分质量较低的液蜡。 3、液蜡主要生产工艺对比分析 3.1、分子筛法和尿素脱蜡法实验对比分析 (1)1975年大岛洋三经过试验室认真研究证明,异丙醇-尿素脱蜡的液蜡比分子筛脱蜡纯度高。 (2)分子筛脱蜡能耗较大,因现在分子筛催化剂价格昂贵,消耗量大,每生产1t液蜡产品能耗3.2万MJ左右,而异丙醇-尿素脱蜡能耗为2.5万MJ左右。 (3)异丙醇-尿素脱蜡不需要预处理,即可生产重液蜡,也可生产轻液蜡,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 (4)异丙醇-尿素脱蜡工艺流程较复杂,但投资费用低,建设周期短,在工艺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农业基础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组合成混合物,因其挥发 性底、阻燃、电绝缘性好及价廉等优点,广泛用于金属加工 润滑剂、密封剂、橡胶、油漆、塑料添加剂和纺织品的阻燃 剂、皮革加工以及涂料涂层等[1],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大吨 位精细化工产品,同时也是众多氯碱厂平衡氯气的重要产 品。SCCPs是氯化石蜡的一大类,氯化石蜡作为增塑剂,早 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生产,在我国其产量仅次于 DOP、DBP。SCCPs被定义为持久性、生物蓄积性且有毒性 的有机物,已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鲜 有针对短链氯化石蜡环境污染的研究。 欧洲联盟及其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 尔摩公约》缔约方的成员国根据《公约》第8条第1款提交了关于把短链氯化石蜡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提案,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中的一类化合物,2008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审查委员会的第4次会议上,委员会对短链氯化石蜡进行了公约附件E关于其终点的危害评估进行了审核。 SCCPs被列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TRI(Toxic Release Inventory)名单中;被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列为优先有毒物质;并且也被列入欧洲水框架指令的优先危险物质名单中。因此,加强对SCCPs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学研究的重要任务。现主要综述SCCPs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等研究,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及生产提出建议。 1SCCPs的一般性质 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PPs)也称短链氯化正构烷烃(polychlorinated n-alkanes,PCAs),又叫氯化烷(alkanes,chlorinated)、氯化烷烃(chlorinated alkanes)、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短链氯化石蜡是正石蜡,其碳链长度为10~13个碳原子,以重量计,氯化程度约为16%~78%,其分子式为:C x H(2x-y+2)Cl y,其中x=10~13,y=1~13。图1为2种短链氯化石蜡混合物(C10H17Cl5和C13H22Cl6)的结构,分子量在320~500。 常温下SCCPs为淡黄色或无色粘稠液体,蒸汽压在2.8×10-7~0.066Pa[2]。SCCPs的水溶性K ow的值为0.49~1260.00μg/L,其中Cl的个数对于其水溶性有很明显的影响,与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相反,在5个氯原子以内,随氯原子的个数增多,水溶性增强。 2SCCPs的化学性质 SCCPs在植物[3]、沉积物[4]、大气、水体[5]、生物体以及大气中广泛存在,如调查发现,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Llobregat 河水中SCCPs含量在20~2100ng/L[6],日本水体中其浓度比较高为220ng/L[7],在瑞典的鱼类肌肉中的含量为1000~ 1600ng/g(lipid)[8],环纹海豹和灰海豹肌肉中的含量分别为130、280ng/g(lipid),驯鹿和鱼鹰中浓度相对较低。 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力以及对生物体具有毒性等化学性质,对环境及整个生态均有很大的影响。 2.1持久性 按照经合组织(OECD)订立的相关准则,具有12个碳原子和1个氯原子的化合物(1-开蓬)很容易发生降解,在有适应性微生物的环境中,氯含量较低(例如,按重量计算,氯含量低于50%)的短链氯化石蜡可能会缓慢的生物降解,然而大多数其他短链氯化石蜡则无法发生降解。 欧洲联盟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短链氯化石蜡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超过1年。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C10~12的短链氯化石蜡(氯含量58%)在活性污泥中进行降解,有氧条件下经过28d或在无氧条件下经过51d都不能使其降解。英国环境局研究发现有氧环境下,SCCPs在淡水和海洋沉积物汇中的半衰期为1630d或450d[9]。厌氧环境中,SCCPs在湖泊地区的持久性会达到50年[10]。 2.2生物蓄积性 据报告,不同短链氯化石蜡的辛醇——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 K ow)从5.06~8.12不等。其生物浓缩潜力则因碳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周森崔育倩王玲*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短链氯化石蜡(SCPP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毒性和远距离迁移能力的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我国环境介质中SCCPs的污染水平或毒理评价的研究成果,导致我国在SCCPs的履约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主要综述了SCCPs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等研究,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及生产提出建议。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X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 15-0022-03 图12种短链氯化石蜡混合物(C10H17Cl5和C13H22Cl6)的结构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现代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MBSMAT-2009.06)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0-07-05 22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 产品性质: 氯化石蜡又名氯烃,是石蜡经氯化后所得产品,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按其含氯量不同主要有氯化石蜡-42,氯化石蜡-52,氯化石蜡-70三种,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火及阻燃等特性以及价格便宜的特点,故其广泛应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以及应用于涂料、润滑油等的添加剂。在我国增塑剂系列中,氯化石蜡是仅次于DOP、DBP产量占第三位的品种。 氯化石蜡-42:又名氯烃-42,分子式是C25H45CL7,分子量594(平均值),含氯量为42±2%。氯化石蜡-42是浅黄色清澈粘稠液体,无味、无毒、不燃不爆,挥发性极微,无毒。不溶于水和乙醇。但与水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凝固点-30℃以下,热分解温度120℃,分解生成氯化氢气体。遇锌、铁等金属氧化物会促进其分解。 氯化石蜡-52:又名氯烃-52,分子式是C15H26CL6,分子量420(平均值),含氯量为50±2%。氯化石蜡-52是浅黄色清彻粘稠液体,无味、无毒、不燃烧。不溶于水,微溶于醇,能溶于苯、醚。相对密度1.235~1.255(d425),凝固点-30℃以下,热分解温度140℃,折光率1.505~1.515。 氯化石蜡-70:又名氯烃-70,分子式是C25H30CL22,分子量401.42(平均值),含氯量为70±2%。氯化石蜡-70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树脂,相对密度1.65~1.70,软化点≥95℃(95~120℃)不溶于水和低级醇,可溶于矿物油、苯、二甲苯等芳烃溶剂,不易燃烧。 应用领域: 适用于各类产品阻燃之用。应用在塑料、橡胶、纤维等工业领域作增塑剂,织物和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粘接材料和涂料的改良剂,高压润滑和金属切削加工的抗磨剂,防霉剂、防水剂,油墨添加剂等。广泛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 包装及贮存: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25公斤,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贮存。 氯化石蜡-42可作为润滑油的抗凝剂及抗极压添加剂,可用作PVC制品的助增塑剂,用于PVC电缆料、地板、薄膜、塑料鞋、人造革以及橡胶制品,还可用作润滑油冷却液抗凝剂、抗挤压添加剂及油漆添加剂。 氯化石蜡-52主要用于PVC制品,做增塑剂或助增塑剂,其相容性和耐热性比氯化石蜡-42好。此外还可在橡胶、油漆、切削油中作添加剂,以起到防火、耐燃及提高切削精度等作用,亦可作为润滑油的抗凝剂及抗挤压剂。 氯化石蜡-70有较高的阻燃性,主要用作橡胶制品、钙塑发泡装饰板及聚烯烃等阻燃剂,PVC制品、织物和包装材料的表面处理剂以及粘接剂的改良剂,防火涂料的填料,高分子载体。也用作船舶、车辆、建筑物塑料的阻燃剂等。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都是可燃的,且燃烧时可产生大量致命的有毒气体。为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合成材料的抗燃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入阻燃剂。对此,以阻燃为目的阻燃剂研究及材料阻燃技术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至今天已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将阐述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我国阻燃剂发展现状 我国阻燃剂生产在塑料助剂中, 是仅次于增塑二、各类阻燃剂的现状研究剂的第二大行业, 产量逐年增加, 市场不断扩大。自1960 年起开始研制和生产阻燃剂以来, 到目前为止, 我国阻燃剂总生产能力约15 万t/a , 从事阻燃剂研究的研制单位有50 多家, 阻燃剂品种有120 多种, 生产单位150 多家。近几年来, 我国阻燃剂工业发展迅速, 比如最重要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DBDPO)的销量1999 年为7000t/a , 2000 年为9000t/a , 2001 年为13500t/a。增长幅度逐年增大,其它卤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氯蜡系列也有很大增长。还有磷系(包括无机磷类和有机磷酸酯类)和无机系[ 主要是Al2 (OH)3 、Mg (OH)2 和助阻燃剂Sb2O3 等] 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是, 按阻燃塑料制品占塑料总用量的比例来看, 与美国相比差距还很大。美国的比例为40 %, 而我国还不到1 %, 即使考虑到美国的经济总量为我国的10 倍, 我们也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我国的阻燃剂以卤系阻燃剂为主, 占整个阻燃剂的80 %以上, 其中氯系(主要是氯化石蜡)占69 %, 并有出口;但溴系不足, 每年仍需进口;作为无污染、低毒的无机系仅占阻燃剂的17 %, 其中有一半为三氧化二锑, 而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还不到10 %。主要阻燃剂品种有42 型、52 型氯化石蜡, 还有少量的70 型氯化石蜡、多溴二苯醚、六溴醚、八溴醚、聚2 , 6-二溴苯醚、四溴双酚A 及其齐聚物、磷酸烷(芳)基酯、氯(溴)化磷酸醋、氢氧化铝(镁)、三氧化二锑、红磷等。我国阻燃剂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消费结构差距甚大, 目前国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

“短链”问题正成为氯化石蜡生死存亡的关键xx化工报 xx海波 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C13)含量超标的问题虽屡遭诟病,却一直没有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欧盟REACH法规正式注册步伐的加快和美国针对短链氯化石蜡新政策的出台,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正在成为这个产品生死存亡的关键。 氯化石蜡在聚氯乙烯产品中用作增塑剂。 外成众矢之的 早在本世纪初,欧委会就以“鉴于短链氯化石蜡严重损害环境”为由,建议禁止这种化学品在成员国销售和使用,而欧盟的REACH法规将该建议变成了禁令。 国内想要完成REACH正式注册的氯化石蜡企业正面对同一个难题。有多年从事REACH注册经验的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丁勇告诉记者,目前欧盟氯化石蜡REACH注册联合体制定的物质统一性鉴别标准是: 氯化石蜡中不得含有短链氯化石蜡。但据了解,国内氯化石蜡产品中肯定都含有短链成份,能控制在0.2%以内已经算最高水平,多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十几。如果按照“不得含有”的要求来执行,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完成正式注册。他们为此正在准备和注册联合体商谈这一标准。 “我们的高端产品目前已经可以把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控制在0.2%以内,虽然应用于下游塑料行业的增塑用途已经完全符合短链含量的控制要求,但是按照‘不得含有’这个标准还是无法完成欧盟REACH注册。”国内氯化石蜡龙头生产企业之一的宁波中宇石化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周诗琦说。 与此同时,氯化石蜡中的“短链”问题也正在影响国内将氯化石蜡用作增塑剂、阻燃剂的下游塑料制品等行业的对欧出口。周诗琦告诉记者,2009年深圳

几家企业向欧盟出口电缆线时就遇到了因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标而被采购商退货的情况。 xx说: “短链氯化石蜡在2009年已经被欧洲化学品管理署列入REACH高关注物质清单。根据欧盟REACH法规的要求,如果某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大于 0.1%,那么就必须向采购商和消费者进行公示。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进口商普遍采用的策略是要么要求国内生产商改进产品,要么更换客户。从法律角度来看短链氯化石蜡超标只需履行公示告知的义务,不会影响出口。但事实上欧盟进口商并不愿购买这样的产品,消费者也不乐意选购这样的产品。如此一来,物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不得超过0.1%实际成了能否出口欧盟的硬条件。” 不仅欧盟,美国也在加紧限制使用短链氯化石蜡的步伐。 2009年12月30日,美国环保署发布了首个针对四类化学物质的化学品行动计划,提出要对这些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和环境问题予以处理,而短链氯化石蜡就名列其中。同时,环保署还打算根据美国《有毒物质管制法》采取行动,禁止或限制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进口、加工、分销、出口及使用。 而从全球范围来讲,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禁用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短链氯化石蜡2006年即被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POPs类化学品的审查范围,并已经通过了公约审查的第一个步骤,被认定为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的POPs类化学品。 虽然其存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国际社会还在审查和讨论之中,但一旦找到相关证据,短链氯化石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列入POPs公约,受到全球控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建国说。 内找替身很难 因“短链”问题在国外已无处藏身的氯化石蜡,在国内还不大容易找到替代品。

Pvc生产工艺设计以和流程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其中SG-1型用生产高级电绝缘材料,SG-2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一般软制品和薄膜,SG-3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日用塑料制品,SG-4型用于生产工业与民用微膜、软管、高强度管材,SG-5型用于生产透明制品、型材、硬管、装饰材料、生活日用品等,SG-6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板、焊条,SG-7型、SG-8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质注塑管件。依据的质量标准为GB/T5761-1993。 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标准GB/T5761-1993

电石制乙烯,乙烯制pvc(某塑料),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农业、日用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我国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采用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法装置。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已经占全球聚氯乙烯装置总能力的25%甚至更高。 电石法以煤炭为上游原料,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干馏生成焦炭。焦炭和石灰石(CaCO3)反应生成电石(CaC2),电石遇水,就生成了乙炔。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就生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 PVC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原盐水解生成氯气和烧碱(NaOH)。氯气进一步制成次氯酸钠、聚氯乙烯、甲烷氯化物等氯产品,其作用自不待言。烧碱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使用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等等。鉴于氯和烧碱在这些行业中的巨大作用,工业上就将与这两种化学品相关的产业称作烧碱产业。 烧碱项目出来的产品主要是:氯气、氢气和烧碱,烧碱是主要出售的产品,而氯气和氢气则不好出售,所以需要PVC来平衡,正好PVC生产需要氯气和氢气来生产氯化氢气体,所以……HCl需要烧碱项目提供,所以要上烧碱项目,离子膜法是当前生产烧碱最先进最流行的方法,是因果关系 企业要考虑化工产品的平衡,前面的产品后面要有消耗的,聚氯乙烯生产需要消耗氯气,而较之其他的像氯化石蜡项目等量要大,而且利润上要差好多。烧碱项目产生的氯气就是被PVC消耗掉,烧碱只是单独的一个产品,有的做液碱销售,也有的要蒸发成固碱 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在PVC生产成本这部分,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应该考虑煤炭、焦炭、电力、电石、原油、乙烯、VCM等价格成本,另外,原盐的价格也会通过氯的价值传导对PVC 的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 原盐的主要消费领域就是氯碱产品的生产。原盐电解后产生的氯部分用于生产PVC 和其他氯产品,钠部分用于生产纯碱和烧碱。 根据应用范围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 树脂。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聚氯乙烯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

纺织品及皮革中短链氯化石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e16639984.html, 纺织品及皮革中短链氯化石蜡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小轲王麟周兆懿杨沁睿张文良 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4期 摘要: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含碳原子数10-13的正构烷烃氯化衍生而成的复杂混合物。SCCPs毒性大,且能在生物体中累积,因此被联合国环保署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禁止使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清单之中。本文针对纺织品及皮 革中短链氯化石蜡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便为我国在此方面的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纺织品;皮革;检测 氯化石蜡(CPs)是一类含氯的直链烷烃混合物,其通式为CxH(2x+2)-yCly,可通过对石油蒸馏组分中不同的正构烷烃氯化而得到。由于氯原子所处位置的可能性较多,使得氯化石蜡存在很多同分异构体。短链氯化石蜡所含碳原子数为10-13,广泛使用在电缆中,也可用于制水管、地板、薄膜、人造革、塑料制品和日用品等[1]。主要用作阻燃剂,与三氧化二锑混 合使用于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中[2]。REACH指令将其列为限制使用的危险配制品,规定其作为配制品时含量不得超过1%。欧盟2002/45/EC指令禁止在金属加工和皮革涂饰剂中使用SCCPs。欧盟76/769、EEC指令附录I中规定SCCPs浓度超过0.1%的物质不能投入市场[3]。目前有关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和水质中[4-6],尚没有完善的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SCCPs的标准检测方法。 1 短链氯化石蜡的物理化学性质 常温下SCCPs为淡黄色或无色黏稠液体,蒸汽压在2.8×10-7 Pa~0.066Pa,SCCPs的水溶性值为0.49μg/L~1260.00μg/L,其中Cl的个数对于其水溶性有很明显的影响,与已知的一些氯代芳香烃不同,在5个氯原子以下,氯化石蜡的溶解度随着氯原子的增加而有所增加[7]。 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力以及对生物体具有毒性等化学性质,对环境及整个生态均有很大的影响[8]。WH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SCCPs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下经过28d和51d的降解试验,不能被活性污泥所降解。英国环境局针对SCCPs在淡水和海洋 沉积物中发生需氧和厌氧降解的研究,得出SCCPs在有氧条件下的半衰期在沉积物中为1630d 和450d[9]。短链氯化石蜡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中都能被检测到,因此,可以通过生态系统食物网各种生物中SCCPs的浓度研究其在实际环境状况下的富集和通过营养级传递。有证据表明安大略湖的鱼类中蓄积了短链氯化石蜡,此外还在母乳中发现了短链氯化石蜡。SCCPs中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300.400.42 2.0904025- 5×10-3 300.400.42 2.0904025-5×10-3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其中SG-1型用生产高级电绝缘材料,SG-2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一般软制品和薄膜,SG-3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日用塑料制品,SG-4型用于生产工业与民用微膜、软管、高强度管材,SG-5型用于生产透明制品、型材、硬管、装饰材料、生活日用品等,SG-6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板、焊条,SG-7型、SG-8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质注塑管件。依据的质量标准为GB/T5761-1993。 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标准GB/T5761-1993 项目\指标\级别\型号 粘数, ml/g(或K值) (或平均聚合 数) 挥发 杂质物 粒子(包 数,个括水) ≤含量, %≤ 表观 密度, g/ml≥ 筛余物%白度 "鱼眼"100g树(160 0.063数个/脂的增°C,水萃取 0.25 mm400塑剂吸10min液电导 mm 筛孔cm2收量,g后),率,s/m≤ 筛孔≤ ≥≤≥% ≥ 残留 氯乙 烯含 量, ppm ≤ 优等品160.300.45 2.0902027748 156-144 SG1一等品10 (77-75) 合格品900.500.408.090-----优等品160.300.45 2.0902027748 143-136 SG2一等品10 (74-73) 合格品900.500.408.080----- 优等品SG3一等品135-127 (70-69) 160.300.45 2.0902026748 300.400.42 2.0904025- 5×10-3 10 合格品[1350-1250]900.500.408.080-----优等品126-119160.300.45 2.0902023748 SG4一等品(72-71)300.400.42 2.0904022--10合格品[1250-1150]900.500.408.080----优等品118-107160.400.45 2.0902020-748 SG5一等品(68-66)300.400.42 2.0904019--10合格品[1100-1000]900.500.408.080----优等品106-96160.400.48 2.0902018748 SG6一等品(65-63)300.400.45 2.0904016--10合格品[950-850]900.500.408.080----优等品95-87200.400.48 2.0903016708 SG7一等品(62-60)400.400.45 2.0905014--10合格品[850-750]1000.500.408.080----优等品86-73200.400.48 2.0903014708 SG8一等品(59-55)400.400.45 2.0905014--10合格品[750-650]1000.500.408.080---- 电石制乙烯,乙烯制pvc(某塑料),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增塑剂发展现状及趋势

增塑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增塑剂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它们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自1868 年海厄特布用樟脑作为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以来,增塑剂的发展很快,它在所有的橡塑加工助剂中产量及消费量最大,品种最多。增塑剂的品种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石油酯、氯化石蜡和聚酯增塑剂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增塑剂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综合叙述各类增塑剂的研究现状及新型增塑剂发展趋势。 关键词:增塑剂;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作用机理: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也就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和聚合物的分子链的结晶度,而他们则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当把增塑剂加入到聚合物中,增塑剂分子相互之间、增塑剂与聚合物分子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很重要。除非所有这些相互作用(增塑剂与增塑剂之间、增塑剂与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聚合物之间)都是同样大小时,才可能没有增塑作用和反增塑作用。 引言:增塑剂是橡塑制品加工中极其重要的助剂,在橡塑制品中添加增塑剂,可以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亦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现为聚合物的熔融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制品的硬度、模量、软化温度和脆化温度下降,而伸长率、挠曲性和柔韧性则提高。现在,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纤维素、醋酸乙烯树脂、合成橡胶、涂料等合成材料[1]。 。 1 邻苯二甲酸酯类

一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项目书

10kt/a氯化石蜡-52 项目建议书 一、生产工艺简述 本项目制取氯化石蜡是以液氯通过汽化后的气氯与蜡油在氯化釜升温至一定程度通过氯化取代反应达到一定的比重后,在精制釜内经用压缩空气吹酸和加入稳定剂,即可得氯化石蜡产品,同时副产氯化氢经冷却、加水吸收得到精品盐酸。 二、产品 2.1生产规模 本装置生产规模10kt/a,氯化石蜡-52。 2.2产品质量指标:执行化工行业标准HG2092-91。

2.3产品种类:氯化石蜡-52,31%精品盐酸 2.4主要原料及水、电要求 2.4.1主要原料 液氯,纯度≥99.6%,含水≤0.04% 蜡油,正构烷烃含量≥95%,芳香烃含量≤0.7%,溴值(以Br计)≤1.5%稳定剂 2.4.2水电汽 电:30kw/h 水:a、一次水3t/h b、循环水205t/h 汽:0.39t/h 三、主要原料、动力消耗指标 3.1主要原料消耗

3.2物料平衡计算 3.2.1产量 3.2.2氯蜡-52平均产品量=1.375×24=33t/天 31%精品酸=2.2×24=53t/天 3.2.3循环水用量 Y=205×24=4920m3/天 3.2.4氯气需量 Y=1.485×24=35.6t/天 3.2.5压缩空气量 压缩空气量按2.5M3/min,则开二台空压机每小时气量为300M3,则精制用空气量=1.375×300=412M3/h 3.3物料平衡图 氯化石蜡-52物料平衡(以小时计)

氯化石蜡-52(1375kg) 3.4动力消耗 动力消耗表 其中蒸汽、一次水和电可利用原装置公共工程,循环水管道需另增加。 四、生产作业制度 4.1本装置每年生产7200h。 4.2每日二班连续生产。 4.3整套装置生产工人定员:在原有装置定员增加6人。 五、装置占地面积:18×18=324m2

07-08全球GP发展形势

E&E
RSTS

把握全球趋势, 把握全球趋势,保证国际品质
E&E
RSTS
E&E
RSTS
2

2007年限用物质执法总览 年限用物质执法总览
E&E
RSTS

美国消费产品召回
美国“全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 美国 全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主管该类事务 全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 主管该类事务 查询其他召回产品的网址: 查询其他召回产品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ae16639984.html,/ 召回产品包括:电暖气,应急工具箱,玩具,鞋子,刀锯, 召回产品包括:电暖气,应急工具箱,玩具,鞋子,刀锯,送风 无线电天气预报仪等。 机,无线电天气预报仪等。 召回原因:铅超标, 召回原因:铅超标, 电磁信号不好,电器过热, 电磁信号不好,电器过热, 绝缘性能等安全问题。 绝缘性能等安全问题。
近期召回的产品目录
E&E
RSTS
4

美国产品召回统计( 美国产品召回统计(2007上半年 上半年 )
3915300, 17% 2972500, 13% 6777560, 29% 7006120, 30%
9973360, 41% 玩具 日用品 电动工具 服装 铅没有超标 铅超标
16632600, 70%
6 5 4 3 2 1 0 一月 二月 2 5
6
4
2
2
2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4500000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E&E
RSTS
5

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项目书

万吨氯化石蜡生产装置项 目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10kt/a氯化石蜡-52 项目建议书 一、生产工艺简述 本项目制取氯化石蜡是以液氯通过汽化后的气氯与蜡油在氯化釜升温至一定程度通过氯化取代反应达到一定的比重后,在精制釜内经用压缩空气吹酸和加入稳定剂,即可得氯化石蜡产品,同时副产氯化氢经冷却、加水吸收得到精品盐酸。 二、产品 生产规模 本装置生产规模10kt/a,氯化石蜡-52。 主要原料及水、电要求 主要原料 液氯,纯度≥%,含水≤% 蜡油,正构烷烃含量≥95%,芳香烃含量≤%,溴值(以Br计)≤% 稳定剂 水电汽 电:30kw/h 水:a、一次水 3t/h b、循环水205t/h 汽:h 三、主要原料、动力消耗指标

产量 氯蜡-52 平均产品量=×24=33t/天 31%精品酸=×24=53t/天 循环水用量 Y=205×24=4920m3/天 氯气需量 Y=×24=天 压缩空气量 压缩空气量按min,则开二台空压机每小时气量为300M3,则精制用空气量=×300=412M3/h 物料平衡图 氯化石蜡-52物料平衡(以小时计) 氯化石蜡-52(1375kg) 动力消耗 四、生产作业制度 本装置每年生产7200h。

每日二班连续生产。 整套装置生产工人定员:在原有装置定员增加6人。 五、装置占地面积:18×18=324m2 拟建在新氯蜡装置南边。 六、主要设备 本装置性连续化生产,部分设备可与原装置共用。

八、项目销售收入及成本效益分析 3、销售收入 本项目工程投资180万元,项目达产后,按现行价计算,年销售收入5363万元,年利润(税后)万元。

宁波石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趋势.

宁波石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趋势 (一、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石化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宁波临港工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已形成以石油加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行业为主的石化工业体系,并已基本形成以宁波石化工业区、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区域的石化基地。截至2004年底,宁波市拥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179家,其资产达279亿元,完成当年工业总产值577亿元。 目前,宁波市的石化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有:高标汽油、低硫柴油、航空煤油、石油焦、芳烃、聚丙烯、ABS、EPS、硫酸、烧碱、液氯、盐酸、合成氨、尿素、染料、涂料等。 由于宁波具有发展石化能源工业的优越条件,近些年来,外商纷纷来宁波投资。英国BP、美国道化学、韩国LG化学、台塑、日本三菱化学好集团等企业先后投资宁波石油和化学工业,创建了诸如乐金甬兴、太平洋化学、浙江善高化学、台塑石化产业园等一大批大项目。 (二、宁波石化产业发展优势与特点 1、宁波石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1港口优势 石化产业的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我市港口资源丰富,利用进口资源,建设石化产业的优势明显。宁波港是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建有国内最大的原油泊位和液体化工专用码头。经国家发展与计划委员会批准,中石化集团投资建设以宁波为枢纽的进口原油输油管网,在宁波和舟山分别建设2个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形成连接浙江镇海、上海金山和江苏扬子石化的输油管网。国家和中石化集团均在宁波建立原油储备基地。大榭岛岛西石化工业区及其沿岛的

深水区,具有建设码头良好的自然条件。宁波目前拥有的港口条件和大榭岛良好的港口开发前景为将来宁波石化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市场优势 从市场条件看,宁波处于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特别是江浙和上海市是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地区,根据预测2005-2010年间,聚烯烃需求量占全国的1/4,聚酯原料乙二醇的需求量占全国80%以上,其它如苯乙烯、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等石化产品的需求量也都在50%以上,石化产品是目前全国和华东地区市场紧缺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强。石化工业在宁波发展的市场空间极大。 (3产业基础优势 从石化工业本身的产业基础看,随着改革开放日深入发展,我市的石化工业已拥有如镇海炼化公司千万等级的大炼油厂,烟台万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乐金甬兴世界级规模ABS装置以及台塑超大型的石化产业园等企业。形成了一批利用进口石油和大宗有机原料资源建设和发展石化工业的骨干企业,其中镇海炼化公司炼油所需原油90%来自国际市场;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和台塑关系企业ABS生产所需的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聚酯生产所需的PTA、乙二醇等均来自国际、国内市场。可以说,宁波石化的产业基础已具有一定的优势。 (4产业投资资本优势 从投资资本来看,宁波的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资本积累,已具有充足的投资资本,如宁波逸盛化工的民营企业家,从纺织业起步,现已转而投资30亿,新建年产2×30万吨的PTA装置。此外,又有许多民营企业家正瞄准宁波的石化业,酝酿投资方案,如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计划在宁波化工园区投资30多亿,建设70万吨/年PX等项目。 2、宁波石化工业的特点 (1具有雄厚的炼油工业基础

氯化石蜡

1、荥阳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简介 荥阳市新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化工园区,是集化学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我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完善的产品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有机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化工溶剂(助剂)等类多个品种,现拥有厂房面积15000平方米,员工100多人,年产量可达40000多吨。公司主要经营增塑剂氯化石蜡;PVC复合稳定剂,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工业盐酸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本公司主要供应产品有立方氮化硼、氯化石蜡、PVC稳定剂等,其中立方氮化硼有立方氮化硼单晶600、610、650、660、701、702、780、790;氯化石蜡有氯化石蜡52#等。 2、氯化石蜡简介 氯化石蜡是石蜡烃的氯化衍生物,具有低挥发性、阻燃、电绝缘性良好、价廉等优点,可用作阻燃剂和聚氯乙烯助增塑剂。广泛用于生产电缆料、地板料、软管、人造革、橡胶等制品。以及应用于涂料、润滑油等的添加剂。 氯化石蜡根据其含氯量的不同分为氯化石蜡42、52、60、70等。 氯化石蜡-42英文名称:chlorinated paraffin-42 ,又称氯蜡-42、42型氯化石蜡,简称CP-42,分子式C25 H46 Cl7,平均分子量594.81。淡黄色黏稠液体,相对密度1.16~1.17。凝固点一30℃。折射率1.500~1.508。黏度(25℃)1900~2500mPa·s。氯含量42%。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和矿物油,如甲苯、氯代烃、丙酮、环己酮、醋酸乙酯等,不溶于水和乙醇。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聚酯等相容。加热120℃以上自行缓慢分解,放出HCl。铁和锌等金属化合物会促进分解,不燃、不爆、挥发性低。元毒。氯化石蜡-42用作氯丁橡胶、丁腈橡胶、SBS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增塑剂,也用作中空玻璃聚硫密封胶的辅助增塑剂,还可用作阻燃剂。 氯化石蜡-42指标名称.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色度(碘)≤ 3 15 3 密度(ρ50)/(g/cm3) 1.13~1.16 1.13~1.17. 1.13~1.18 氯的质量分数/% 41~43 40~44 4.0~44

中国氯碱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趋势 在我国严业经济调整与转型型大背景下,针对目前氯碱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氯碱产业发展经验,未来我国氢碱产业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由大到强,转变发展增长亢式,积极推进产结构调整,由规模化扩张式发展模式逐渐走向上下游一体化内涵式的发展模式成为氧碱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重点。 2)洗牌加快,未来还会有许多新建装置上马,但是总产能处于稳定增长,因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随时都会有一些竞争力较弱的装置退出,不仅是氯碱还包括氯碱下游产品。 3)自王创新,以前我国氯大产业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基础是资本与资源,而来来技术将成为具有较强竟争力和获取高额利润的基础,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可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4)产业联合,差异化、绿色化、精细化、一体化发展态势逐渐显著,氯碱装置与石化、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品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体化发展成为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时过境迁,我国氯碱生产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能犯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错误,摒弃过去装置建设现模第一、发展模式重复克隆、盲目追追求市场热点、依靠购买和引进技术、区域内独立发展、产品市场注重出口等理念,树立建设竞争力装置、形成有特色差异化发展模式、自王创新研发技术、多产业多区域联合共赢发展、产品市场重在内需、坚持走精细化道路等观念。 我国氢碱产业发展路线探讨与分析 基于氯碱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差别忧、绿色化、精细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内氯碱在企业应利用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区域优势、产业集聚优势、技术与管理优势、品牌和市场优势等设计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发展路线,以下将借鉴国内外氯碱及相关产业发展路线是经验,介绍和设计、不同区域、飞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氯碱装置的发展路线。 1.大石化与大氯碱 适宜区域及规模:东部沿海拥有大港口的开放城市,规范适宜50吨/年以上氯碱装置。下游重点产品:基础石油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

氯化石蜡

氯化石蜡-52 物化性质:水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不燃、不爆、不易挥发、无毒,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及乙醇,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通常为120°C)会徐徐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 生产工艺:液体石蜡经氯化,脱酸精制,加入一定量的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即成为产品。用途:用作聚氯乙燃的辅助增塑剂,与DOP、BOP等增塑剂并用(可达到混合物含量的30%-50%),可增强制品抗老化性能,减少主增塑剂的逸度和气味,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耐用性和憎水性。用于润滑油(脂)中,可降低凝固点,提高耐压能力及油膜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于过氯乙燃树脂、氯化橡胶和其它聚合物为基础而制造的化学性能稳定、耐水和耐火的漆。乳液可用于浸渍织物、纸张、帆布等,可使用制品具有憎水、耐火等特性。包装:干燥、清洁、无锈的200L镀锌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0.5)kg。 贮运:贮存于通风良好,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雨淋。运输时要轻装轻卸,避免碰撞。 注意事项:产品存放时间久时,色泽有可能稍有变深,请对产品色泽要求高的用户尽早使用。质量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HG2092-91 项目 指标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色泽(铂-钴)号≤100 250 600 密度(50°C)g/cm3 1.23-1.25 1.23-1.27 1.22-1.27 氯含量(%) 51-53 50-54 50-54 粘度(50°C)mPa.s 150-250 ≤300 - 折光率n D20 1.510-1.513 1.505-1.513 - 加热减量(130°C, 2h) % ≤0.3 0.5 0.8 热稳定指数1)(175°C, 4h, 氮气10L/h) HCl% ≤ 0.10 0.15 0.20 氯化石蜡-42 物化性质:黄色或橙黄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燃、不爆、不易挥发、 无毒,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及乙醇,受热超过一定温 度时(通常为120°C)会徐徐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