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201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201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201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1.(2012·广东肇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

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

B .学生的总人数是 900人

C .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

D .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

解析 由已知得,扇形甲的圆心角是22+3+5×360°=72°,A 选项正确;学生的总人

数是180÷22+3+5=900,B 选项正确;乙地区的人数900×3

2+3+5=270,丙地区的人

数是900×5

2+3+5=450,所以C 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2.(2012·浙江绍兴)一分钟投篮测试规定,得6分以上为合格,得9分以上为优秀,甲、

乙两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如下:

成绩(分) 4 5 6 7 8 9 甲组(人) 1 2 5 2 1 4 乙组(人)

1

1

4

5

2

2

(1)请你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把下面的图和表补充完整;

一分钟投篮成绩统计分析表:

统计量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优秀率

甲组 2.56680.0%26.7%

乙组 6.8 1.7686.7%13.3%

(2)下面是小明和小聪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1)中的表,写出两条支持小聪的观点的理由.

分析(1)直接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根据平均数公式计算出甲组平均分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中位数,即可补全分析表.

(2)根据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的意义即可写出支持小聪的观点的理由.

解(1)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如图:

∵甲组平均分

(4×1+5×2+6×5+7×2+8×1+9×4)÷15=6.8,

乙组中位数是第8个数,是7.

∴补全分析表:

统计量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优秀率

甲组 6.8 2.56680.0%26.7%

乙组 6.8 1.76786.7%13.3%

(2)理由1:甲乙两组平均数一样,乙组的方差低于甲组,说明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所

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理由2:乙组成绩的合格率高于甲组成绩的合格率,所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

B.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

C.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

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

解析此题主要结合折线统计图,利用极差、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来进行分析数据,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利用数据逐一分析解答即可.

A.由图可知甲、乙运动员第一场比赛得分相同,第十二场比赛得分甲运动员比乙运动员得分高,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此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始终大于乙运动员得分,所以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此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始终大于乙运动员得分,所以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此选项正确;

D.由图可知甲运动员得分数据波动性较大,乙运动员得分数据波动性较小,乙运动员的成绩比甲运动员的成绩稳定,所以此选项错误.

答案 D

4.如图,阅读对话,解答问题.

(1)试用树形图或列表法写出满足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所有等可能结果;

(2)求(1)中方程有实数根的概率.

分析本题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考查概率问题;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根的判别式为非负数.(1)分2步实验列举出所有情况即可;(2)看Δ≥0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

解(1)

等可能结果为:①x 2

+2x +1=0; ②x 2

+2x -1=0; ③x 2+x +2=0; ④x 2+x -1=0; ⑤x 2-x +2=0, ⑥x 2-x +1=0;

(2)共6种情况,其中①②④3个方程有解,所以概率为1

2

.

5.商场对某种商品进行市场调查,1至6月份该种商品的销售情况如下: ①销售成本p (元/千克)与销售月份x 的关系如图所示 : ②销售收入q (元/千克)与销售月份x 满足

q =-32

x +15;

③销售量m (千克)与销售月份x 满足

m =100x +200;

试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图形,求p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种商品每月的销售利润y (元)与销售月份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哪个月的销售利润最大?

分析 (1)根据点(1,9),(6,4)在一次函数p =kx +b 的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

关系,将(1,9),(6,4)代入p =kx +b 即可求出k ,b ,从而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销售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成本)×销售量”这一等量关系列出该种商品每月的销售利润y (元)与销售月份x 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最大值求法,求出哪个月的销售利润最大.

解 (1)根据图形,知p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故设为p =kx +b ,并有

故p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p =-x +10. (2)依题意,月销售利润

y =(q -p )m =????

??? ??

??-32

x +15-(-x +10)(100x +200),化简,得

y =-50x 2+400x +1 000=-50(x -4)2+1 800,

所以4月份的销售利润最大.

6.我市某工艺厂为配合奥运会,设计了一款成本为20元∕件的工艺品投放市场进行试销.经

过调查,得到如下数据:

销售单价x (元/件) …… 30 40 50 60 …… 每天销售量y (件)

……

500

400

300

200

……

(1)把上表中x 、y 的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猜想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关系式;

(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

(3)当地物价部门规定,该工艺品销售单价最高不能超过45元/件,那么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

分析 (1)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x 增加10时,对应y 的值减小100,所以y 与x 之间可能是一次函数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图象发现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y 与x 之间是一次函数的关系,然后设出一次函数关系式,求出其关系式. (2)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最大值. 解 (1)画图如图;

由图可猜想y 与x 是一次函数关系, 设这个一次函数为y =kx +b (k ≠0)

∵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0,500)、(40,400)这两点,∴?????500=30k +b 400=40k +b ,

解得?

????k =-10,

b =800.

∴函数关系式是:y =-10x +800.

(2)设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每天获得的利润是W 元,依题意得

W =(x -20)(-10x +800)

=-10x 2

+1 000x -16 000 =-10(x -50) 2

+9 000 ∴当x =50时,W 有最大值9 000.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汇编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是通过图象、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的一种新题型,在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读图表:(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类型之一图形信息题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1.(沈阳市)观察下列图形的构成规律,根据此规律,第8个图形中有个圆. 2.(聊城市)如下左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A.54个B.90个C.102个D.114个 3.(?桂林市)如上右图,矩形A1B1C1D1的面积为4,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2B2C2D2四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3B3C3D3,依此类推,求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 4(?襄樊市)如图,在锐角内部,画1条射线,可得3个锐角;画2条不同射线,可得6个锐角;画3条不同射线,可得10个锐角;……照此规律,画10条不同射线,可得锐角个. 类型之二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需要要把所给的图象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 C.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B.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 D.快艇不能赶上轮船 6.(?滨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DA运动至点A 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是() A.10 B.16 C.18 D.20 7.(?龙岩市)下表为抄录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公布的三种球类比赛的部分门票价格,某公司购买的门票种类、数量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个专题

2018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7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的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根据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 A.1 B.-1 C.3 D.-3 对应训练 1.若y=(a+1)x 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l C.±l D.任意实数 考点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使用筛选法的前提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甲 乙 丙 丁 高三生物总复习——图形、图表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部分 1.右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请指出炎热夏季一天中光合作用 变化的曲线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2.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 、Q 、R 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一个细胞最老?哪一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一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 ) A.7;1;7;4和7 B.2或3;1;2或3;5和6 C.7;1;7;2和3 D.1;1;2或3;5和6 3.将人类的红血球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依照血球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丙>丁>甲>乙 D .丙>乙>丁>甲 4.下列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对其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甲图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B.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时的比 C.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丙图中⑴表示 单子叶植物 D.丁图中动物乙表示恒温动物 A B C D 光合作用效率 日升 日落

5、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 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 ) 6、下面图示中的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这其中与光合作用的广反应有关的是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 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60、80g /L KNO 3 溶液中,测量结果如下下图。预计在40g /L KNO 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 ) [参考答案:D] 8.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长度(um ) 直径 (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 (um ) 液泡体积 (um )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A 、只吸收水分 B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 、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8. 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且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生长最大的是( ) 9. 研究表明,植物的向光性与光能量(受光照强度、时间等影响) 有关,其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 A 、植物在光照下不一定向光生长 B 、一定强度的光照会使生长素分解 A B C D (A 、B 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 、D 的根冠被切去一半)

2021年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冲刺3图表信息问题

热点专题3 图表信息问题 2019年中考中这部分知识解答题的考察,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完善或制作,计算相关统计量并用统计量分析数据状况,利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等. 解题的一般程序是:先从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完善统计图表;再根据统计图表获取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得出样本的相关统计量或频率,运用统计和概率的思想判断并计算总体的有关问题;最后利用排列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考向1 图像信息题 1.(2019·威海)为配合全科大阅读活动,学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频数直方图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 【答案】D 【解析】依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选D. 2.(2019·嘉兴) 2019年5月26日第5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召开.某市在五届数博会上的产业签约金额的折线统计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签约金额逐年增加 B.与上年相比,2019年的签约金额的增长量最多 C.签约金额的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16年 D.2018年的签约金额比2017年降低了22.98% 【答案】C

【解析】根据折线统计图观察可知,签约金额不是逐年增多,相对而言,增长量最多的是201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也是2016年,2018年比2017年降低了%9.4,故选C. 3.(2019·江西)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50%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108° 【答案】C【解析】∵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20%+10%=30%,∴C错误. 4.(2019·温州)某校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人. 【答案】90 【解析】从频数直方图中读懂信息、提取信息、发现信息.知道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在80~90、90~100两个小组中,其频数分别为60、30.因此,成绩为“优良”(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90人.故填:90. 5.(2019 · 柳州)据公开报道,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投入在各学段的经费占比(即所占比例)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段的经费总投入应该是多少亿元? (2)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多少亿元?(精确到0.1)

2019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图表信息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信息题问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信息题就是根据文字、图表、图形、图象等给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处理 等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题. ?解答信息题时,首先要仔细观阅读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从中捕捉有关信息(如数据间 的关系与规律图象的形状特点、变化趋势等),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联系相关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信息的转换,使问题顺利获解.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y与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2.四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函数在x=2时有最大值3的是() 3.如图,在方格纸中有四个图形<1>、<2>、<3>、<4>,其中面积相等的图形是()A.<1>和<2>B.<2>和<3>C.<2>和<4>D.<1>和<4> 4. 市内货摩(运货的摩托)的运输价格为:2千米内运费5元;路程超过2千米的,每超过1千米

增加运费1元,那么运费y 元与运输路程x 千米的函数图象是( ) 5. 2003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SARS 流行,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防治结合,很快使病情 得到控制.图2-l -10是某同学记载的5月1日到30日每天全国的SARS 新增确诊病例数据图.将图中记载的数据每5天作为一组,从左至右分为第一组至第六 组,下列说法:①第一组的平均数最大,第六组的平均数最小;②第二组的中位数为138;③第四组的众数为28.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l 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 6. 4、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函数性质的论断不可能正确..... 的是___________. ① 该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 当时,该函数在时取得最小值2 ③ 的值不可能为1 ④ 在每个象限内,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 7.红星村今年对农田秋季播种作如图(3)的规划,且只种植这三种农 作物,?则该村种植油菜占种植所有农作物的______%. 8. 二次函数y =ax 2+(a -b )x —b 的图象如图,那么化简 222||a ab b b a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一人参加电脑知识竞赛,?在相同条 件下对他们的电脑知识进行了10次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_1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希望考生在各科复习中,做好安排,冲刺中考。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 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公因数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

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提出多项式的公因式以后,另一个因式的确定方法是:用原来的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就是另一个因式.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的系数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是正的,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整式恒等变形的正、逆过程,整式乘法的结果是整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乘积式. 运用公式法: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两数平方差,等于这两数的和乘以这两数的差,字母表达式:a2-b2= 具备什么特征的两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①系数能平方,

②字母指数要成双, ③两项符号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关键:把每一项写成平方的形式,并能正确地判断出a,b分别等于什么. 完全平方公式: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字母表达式:a2±2ab+b2=2 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①它是一个三项式. ②其中有两项是某两数的平方和. ③第三项是这两数积的正二倍或负二倍. ④具备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以后,就等于这两数和的平方.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两个数的立方和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 利用立方和与立方差分解因式的关键:能把这两项写成某两数立方的形式. 具备什么条件的多项式可以用分组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专题训练.docx

第 6 课时图表信息题 表信息是中考常的一种型,它是通象、形及表格等形式出信息的一种新型,在解决表信息 的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1)注重整体。先材料或表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 向。要通整体,搜索有效信息;(2)重数据化。数据的化往往明了某 ,而可能正是个材料的重要之;( 3)注意表。表中一些不能忽,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表下 的“注”“数字位”等。 2、清要求:表往往答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要求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象、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表需要用明的言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表中所列内容 的相互系,从中找出律性的西,再概括一个。在表述要有具体的数据比、分析,要客地反映 表包含的信息,特要注意目中的特殊限制。 型之一形信息 找律是解决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找律既需要敏的察力,又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在解决 形的候从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形的性入手。 1.(·沈阳市)察下列形的构成律, 根据此律,第 8 个形中有个. 2.(·聊城市)如下左是某广用地板的部分案,中央是一正六形的地 板,周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从里向外的第 1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 6 个正三角形,第 2 包括 6 个正方形和18 个正 三角形,依此推,第8 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A.54 个B.90 个 C.102 个 D.114 个 3.( ·桂林市 ) 如上右,矩形A1B1C1D1的面4,次 各中点得到四形A2B2C2D2,再次四形A2 B2C2D2四 中点得到四形 A3B3C3D3,依此推,求四形A n B n C n D n,的面 是。 4(·襄樊市)如,在角AOB 内部,画1条射,可得 3 个角;画 2 条不同射,可得 6 个角;画 3 条不同射, 可得 10 个角;??照此律,画 10 条不同 射,可得角个. 型之二象信息 此目以象的形式出,有用函数象 的形式出,有以的形式出,需要要把所的象 信息行分、提取加工,再合成. 5.(?莆田市)如表示一艘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从甲 港出到乙港行程随化的象,根据象下列 的是() A.船的速度20 千米 / 小 C .船比快艇先出 2 小 B.快艇的速度40 千米 / 小 D .快艇不能赶上船 6.(?州市)如,在矩形 ABCD中,点 P 从点 B 出,沿 BC、 CD、 DA运至点 A 停止,点P 运的路程x,△ ABP的面y,如果 y 关于 x 的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1.(2012·广东肇庆)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3∶5,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表示上述分布情况.已知来自甲地区的为180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扇形甲的圆心角是72° B .学生的总人数是 900人 C .丙地区的人数比乙地区的人数多180人 D .甲地区的人数比丙地区的人数少180人 解析 由已知得,扇形甲的圆心角是2 2+3+5×360°=72°,A 选项正确;学生的总人 数是180÷22+3+5=900,B 选项正确;乙地区的人数900×3 2+3+5=270,丙地区的人 数是900×5 2+3+5=450,所以C 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2.(2012·浙江绍兴)一分钟投篮测试规定,得6分以上为合格,得9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两组同学的一次测试成绩如下: (1)请你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把下面的图和表补充完整;

一分钟投篮成绩统计分析表: 由. 分析(1)直接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根据平均数公式计算出甲组平均分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中位数,即可补全分析表. (2)根据平均分、方差、中位数、合格率的意义即可写出支持小聪的观点的理由. 解(1)根据测试成绩表,补全统计图如图:

∵甲组平均分 (4×1+5×2+6×5+7×2+8×1+9×4)÷15=6.8, 乙组中位数是第8个数,是7. ∴补全分析表: (2)理由1:甲乙两组平均数一样,乙组的方差低于甲组,说明乙组成绩比甲组稳定,所 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理由2:乙组成绩的合格率高于甲组成绩的合格率,所以乙组成绩好于甲组. 3.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

高考生物 常见难题大盘点 图形、图表信息题

2013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下列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C.该洗衣粉可洗涤各种衣料 D.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污渍 2.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基因重组发生在 3.两种豌豆杂交,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Y 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4.冬季在一锥形瓶中,底部覆盖适量的湿泥沙,然后在湿泥沙中插上几枝新鲜的带芽柳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瓶口包一小气球,使之悬浮于玻璃缸某一特定位置(如图)。在自然环境下隔天观察,最终发现锥形瓶 A.漂浮在水面 B.原位不动 C.沉到玻璃缸底部 D.无法确定 5.下图示真核生物染色体组成。图中1、2、3、4分别表示 A.胸腺嘧啶、非编码区、内含子、外显子 B.胸腺嘧啶、非编码序列、外显子、内含子C.尿嘧啶、非编码区、外显子、密码子 D.尿嘧啶、非编码序列、内含子、外显子6.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藻类,在培养液中加入足量的离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实验过程中,光照适宜,每天测定四项数据:藻类数量的变化、装置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细菌的数量变化、溶氧量的变化。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出相关的四条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显示从第8d起藻类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B.图B走势的主要原因是随藻类的大量生长、繁殖、死亡 C.图C显示培养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不断增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引起的 D.图D中溶氧虽迅速减少主要是由于藻类的大量死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2019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3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A.1 B.-1 C.3 D.-3 思路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把x=-2,y=3;x=1时,y=0代入即可得出kb 的值,故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0代入即可求出p的值. 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 ∵x=-2时y=3;x=1时y=0, ∴ 23 k b k b -+= ? ? += ? , 解得 1 1 k b =- ? ? = ?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 ∴当x=0时,y=1,即p=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即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 对应训练 1.(2013?安顺)若y=(a+1)x a2-2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取值为() A.1 B.-l C.±l D.任意实数 1.A

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讲 图表信息型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图表信息型问题☆◇☆所谓图表信息问题,就是根据实际问题中所呈现出来的图像、图表信息,要求考生依据这些给出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加工等手段解决的一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看表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对图表信息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按照题意要求,准确地输出信息.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信息型的中考试题.由于此类问题命题背景广泛、蕴含知识丰富,突出对考生获取、整理与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因而倍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图象信息题是指由图象(表)来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解题目的的题型,这类问题来源广泛,形式灵活,突出对考生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图象信息题的关键是“识图”和“用图”.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象,获 取有效信息;(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通过建模解决问题. 题型1表达信息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表格的形式出现,通过表格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出与解题相关的信息,从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题型2图形、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以图形、图象的形式出现,在图形的形式出现时,题型新颖,给出的形式有形象的人物及各自的语言表述,在活泼的氛围里,给出题目具体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有时候用不等式,有时候用方程;在图象的形式出现时,有时用函数图象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现,它要把所给的图象或图形的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加工,再合成。 例1、某次时装表演会预算中,票价定为每张100元,容纳观众人数不超过2000人,毛利润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百人)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1-3所示,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组织者需向保险公司缴纳定额平安保险费5000元(不列人成本费用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毛利润y关于观众人数的函数解析式和成本费用S(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的函数解析式; (2)若要使这次表演会获得36000.元的毛利润,那么需售出多少张门票?需支付成本费用多少元? 注: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 表演会的毛利润一门票收人一成本费用; 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表演会的毛 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平安保险费.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一:配方法与换元法 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 1).将二次三项式x 2+2x -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 2+y 2+4x -2y+5=0的解是 。 3).已知M=x 2-8x+22,N=-x 2+6x -3,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ab+bc+ac ,则△ABC 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422740x x --= 【闯关夺冠】 1.已知13x x +=.则221x x +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 2 –2ab+b 2 –c 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 、b 为实数,且a 2+4b 2-2a+4b+2=0,求4a 2- b 1的值。 4. 解方程: 211( )65()11 x x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二:待定系数法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得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程(组),并求出相应字母系数(或参数)的值,进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范例讲析】: 【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C(2,-1)三点.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函数与直线y=-x+1的交点坐标. 【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 y 8- =的图象上的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与点B 的纵坐标都是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B 及点C (1,7),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闯关夺冠】 1.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为(-3,4),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分别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它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8,0)、(0,4),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

初中数学图表信息复习专题

图表信息复习专题 图表信息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内容之一,也是今后中考的出题方向.这类题常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将相关的数学知识信息巧无声息的隐含在创设的生活素材、图象、图表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生活素材、图象、图表等相关信息的分析、观察、猜想、抽象、概括,从中获取图表中隐含的解题信息和思路、方法,然后再进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的一种题型.图表信息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要包括生活图景、表格信息、图象信息、统计图表、几何图形等各种类型. 解决图表信息题的核心是“分析识别图表”和“用图表”.即通过观察、分析图象和图表,捕捉有效信息,并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理,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工具,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一、在生活情境、素材中提炼与构建图像 例1(2010年湖南益阳)如图,火车匀速通过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时,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与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解析:随着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的增加,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y从0开始,逐渐增长,当火车完全进入隧道时,在隧道内的长度y不变;当火车出隧道时,长度y逐渐减小,最后隧道内的长度为0.根据以上x、y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函数图象可选A. 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情境或素材取材,进而酝酿数学,构建数学,是近年的中考亮点与趋势.为此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生活,发现数学影子,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有关知识酝酿与构建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从素材、图象提供的已知条件出发,弄清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含义(x,y)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模型. 二、从生活图景中体验与获取 例2(2010年吉林)在课间活动中,小英、小丽和小敏在操场上画出两个区域,一起玩投沙包游戏.沙包落在区域所得分值与落在区域所得分值不同.当每人各投沙包四次时,其落点和四次总分如图所示.请求出小敏的四次总分.

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中考数学练习:专题2 图表信息问题

专题二图表信息问题 强化突破 1.(2014·随州)某通讯公司提供了两种移动电话收费方式:方式1,收月基本费20元,再以每分钟0.1元的价格按通话时间计费;方式2,收月基本费20元,送80分钟通话时间,超过80分钟的部分,以每分钟0.15元的价格计费.下列结论:①如图描述的是方式1的收费方法;②若月通话时间少于240分钟,选择方式2省钱;③若月通讯费为5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④若方式1比方式2的通讯费多10元,则方式1比方式2的通话时间多100分钟.其中正确的是( C )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013·台湾)以下表示小勋到商店购买2个单价相同的布丁和10根单价相同的棒棒糖的经过. 小勋:“我要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 老板:“谢谢!这是您要的2个布丁和10根棒棒糖,总共200元!” 老板:“小朋友,我钱算错了,我多算2根棒棒糖的钱,我退还你20元.” 根据上文,判断布丁和棒棒糖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B ) A.20元B.30元C.40元D.50元 3.图①的等臂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右侧秤盘有一袋石头和2个各10克的砝码.将左侧袋中一颗石头移至右侧秤盘,并拿走右侧秤盘的1个砝码后,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②所示.求被移动石头的质量为多少克?( A ) A.5克 B.10克 C.15克 D.20克 4.(2013·鄂州)下列几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__1__个. ①“掷一枚均匀骰子,朝上点数为负”为必然事件;(骰子上各面点数依次为1,2,3,4,5,6) ②5名同学的语文成绩为90,92,92,98,103,则他们平均分为95,众数为92; ③射击运动员甲、乙分别射击10次,算得甲击中环数的方差为4,乙击中环数的方差为16,则这一过程中乙较甲更稳定; ④某部门15名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统计表如下,其中有一栏被污渍弄脏看不清楚数据,所以对于“该部门员工个人年创利润的中位数为5万元”的说法无法判断对错.

中考数学图表信息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表信息题 一、热点再现 1.在今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学科的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某考点同时起跑的小莹和小梅所跑的路程 s(米)与所用时间 t (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和折 线O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莹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小梅的平均速度比小莹的平均速度大 C.在起跑后 180 秒时,两人相遇 D.在起跑后 50 秒时,小梅在小莹的前面 2.小高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先走上 坡路到达点A,再走下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平路到达 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如 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 保持和去上学时一致,那么他从学校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 A.14分钟 B.7分钟 C.18分钟 D.20分钟 3.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 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x(单位:米)的一 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 A.4米 B.3米 C.2米 D.1米 4.今年我市体育中考的现场选测项目中有一项是“排球30秒对墙垫球”,为了解某学校九年级学生此项目平时的训练情况,随机抽取了该校部分九年级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作了如下尚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 (1)表中a=__________,b=_________; (2)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在第____________组; (3)下表为《体育与健康》中考察“排球30秒对墙垫球”的中考评分标准,若该校九

2003 2004 2005 年 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口总 数统计图 2003 2004 2005 年 某开发区每年年底人均住房面积统计图 年级有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在这一项目中得分在7分以上(包括7分)学生约有多少人? 排球30秒对墙垫球的中考评分标准 二、点拨拓展 例1:某开发区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都新建一批住房,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该区住房总面积/该区人口总数,单位:m 2 /人), 该开发区2003~2005年,每年年底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 计结果分别如下图:请根据两图所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⑴该区2004年和2005年两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住房面 积多?增加多少万m 2 ? ⑵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到2007年底,该区人口总数比 2005年底增加2万,为使到2007年底该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11m 2 /人,试求2006年和2007年这两年该区住房总面积的年平 均增加率应达到百分之几?

2013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开放探索问题

专题五 开放探索问题 1. 写出一个不可能事件________. 解析 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一个月最多有31天,故明天是三十二号不可能存在,为不可能事件. 答案 明天是三十二号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且满足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可以为________. 解析 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kx +b (k ≠0),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1), ∴b =1,∵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 >0,故答案为y =x +1 (答案不唯一,可以是形如y =kx +1,k >0的一次函数). 答案 y =x +1(答案不唯一,可以是形如y =kx +1,k >0的一次函数). 3.一个y 关于x 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过(2,1)点;②当x >0时.y 随x 的增 大而减小,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解析 本题的函数没有指定是什么具体的函数,可以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方面考虑,只要符合条件①②即可. 答案 y =2x ,y =-x +3,y =-x 2 +5(本题答案不唯一) 4.请写出一个解为x =2的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不唯一,如x -2=0,2x =4等 5.(2010·毕节)请写出含有字母x 、y 的五次单项式________(只要求写一个). 答案 答案不唯一,例如x 2y 3 ,x 3y 2 等. 6.如图所示,E 、F 是矩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两点,试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使得 △ADF ≌△CBE .

2019-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阅读理解、图表信息题

2019-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题 一、选择题1. (2014?山东潍坊,第12题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顶点A(1,3)、B(1,1)、C(3,1).规定“把正方形ABCD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 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如此这样,连续经过2014次变换后,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M 的坐标变为( ) A .(—2012,2) B .(一2012,一2) C. (—2013,—2) D. (—2013,2)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 -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规律型.分析:首先求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坐标分别是( 2,2),然后根据题意求得第1次、2次、3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规律. 解答:∵正方形ABCD ,点A(1,3)、B(1,1)、C(3,1).∴M 的坐标变为(2,2) ∴根据题意得:第 1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2),即(1,-2),第2次变换后的点 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2,2),即(0,2),第3次变换后的点 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3,-2),即(-1,-2),第2014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为坐标为(2-2014,2),即(-2012,2)故答案为A .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称与平移的性质.此题难度较大,属于规律性题目,注意得到规律:第 n 次变换后的点M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当n 为奇数时为(2-n ,-2),当n 为偶数时为(2-n ,2)是解此题的关键. 2.(2014山东济南,第14题,3分)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0S ,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0S 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0S :(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 1S :(2,2,1,2,2).若0S 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1S 的是 A .(1,2,1,2,2) B .(2,2,2,3,3) C .(1,1,2,2,3) D .(1,2,1,1,2) 【解析】由于序列 0S 含5个数,于是新序列中不能有3个2,所以A ,B 中所给序列不能作为1S ;又如果1S 中有3,则1S 中应有3个3,所以C 中所给序列也不能作为1S ,故选D . 二、填空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