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
图案设计教案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

.

第一章走进图案

【引入】:(从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图案应用实例引出图案与我们的关系)装饰图案作为造型艺术之一,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提炼、概括、归纳、夸张、取舍等艺术手段,创造出的具有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的可视图形。

第一节图案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

图案早于绘画和文字,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在制造的工具和器皿上施加纹饰图案作为装饰,还有各种充满想象的奇异图腾、纹身等。“图案”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日本对英语单词“Design”(设计)的翻译,意思指所有关于形状、构造、色彩、装饰等进行预先设计的总称。如今的图案一般指平面设计图形,表现为装饰纹样的形式,已经不能代表设计的全部含义。【粗体为板书内容】:

一、图案的含义:

1、广义上讲:它是工艺美术品,日用品,或工业产品造型、构

成、色彩以及花样的预先设计的图样总称。

2、狭义上讲:是指一件器物或产品表面的装饰纹样。

二、图案的分类:

1、按学习目的分:

①基础图案: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掌握图案的组织构成能力和

表现技法。

②工艺图案:为适应某种产品或工艺美术品的成形而进行的意图

设计,如染织图案,陶瓷图案,服装图案等。

2、按性能用途分:

①、平面装饰图案(学习重点):着重于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如

染织图案,壁挂图案,地毯图案,印刷品广告,包装,书刊装饰设计等。

\

②、立体装饰图案:着重于造型结构设计,并在形体上作适当的纹样装饰和色彩配置,如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产生造型工业美术设计。

③、综合装饰图案:指立体装饰图案和平面装饰图案相结合的装饰图案设计。如展示设计,舞台形象设计等。

三、图案的特性:

1、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图案被广泛运用的各种生活用品和科

技产品中,与生活紧密相关。

2、装饰性(即艺术感染力):图案的形式美、造型、色彩、结构

组织等都要考虑审美价值和装饰性。

3、制约性:受工艺制作,材料属性,适用性,经济性,艺术性等

多方面制约。

4、多样性:表现于手法多样,使用材料多样,善于吸取其它艺

术之精华,丰富内容和表现技巧。

三、学习图案的方法:

1、写生到变化:通过写生获取素材,观察、熟悉、了解对象,进而

进行图案变化设计。

2、现有素材再创造:通过学习中外传统、民俗图案,从现有图案素

材中发掘新意,或打散重组,或大胆想象,合理利用

进行图案的再创造。

第二节中国传统图案

【讲述】:

中国传统图案包括原始时期的彩陶图案,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图案,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漆器、玉器图案,秦汉时期的瓦当、画像砖图案,还有敦煌图案、明锦、清绣图案等。[结合多媒体光盘资料讲解]

一、彩陶图案的风格特点(重点)

二、青铜图案

三、,

四、铜镜、玉器、漆器图案

五、陶瓷图案

六、刺绣、织锦图案

七、建筑装饰图案----瓦当、画像砖

第三节中国民间图案

【讲述】:

民间图案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的,为广大人们所热爱的图案形式。风格纯朴、造型多样、寓意丰富、种类繁多、流传较广,主要有年画、剪纸、织绣、蜡染、扎染、泥塑、面人、脸谱等[结合多媒体光盘资料讲解]

一、(

二、民间年画、剪纸图案

三、吉祥图案(重点)

四、民间印染图案

五、民间社火脸谱、泥玩、面塑图案

第四节外国传统图案

【讲述】:

外国图案由于不同的地域、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按不同的地域和时代,可划分为埃及图案、印度图案、希腊图案、波斯图案和阿拉伯图案。[结合多媒体光盘资料讲解]

一、】

二、埃及图案

三、印度图案

四、希腊图案

五、波斯图案

六、阿拉伯图案

【小练习】:

1、课堂上请同学举例说说生活当中的图案。

/

2、课外收集具有典型特征的传统图案。

第二章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通过讲述引入正题】:

图案的美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确定表现的内容以后就有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一般在进行图案变化时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都有一定的规律形式,能使图案产生井然有序的美感,这些规律形式我们称为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图案形式美的总规律

一、构成图案形式美的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包括形态、色彩、质地、空间、组织形式等,其中形态、色彩、质地是最基本的因素。

1、形态:是客观事物,物象存在的外在形式,任何物象的客观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形,并表现为不同特点和性质的独特形态。例菊花和马蹄莲客观存在的外形特征差异。

不同的形或形的组合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如圆形显丰满,方形显

严肃,正三角显稳定,倒三角显动感,曲线给人以韵律感,折线给人以节奏感等。

2、色彩:是人的视觉对于物体反射可见光的感觉,色必须依附于形得以显示,形由不同的色得以区分。

这里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性冷暖的关系。不同的色彩或色彩组合能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与共鸣。如红色表示热烈,兰色表示安静,橙色给人温暖等。

3、质地:是客观形态所具有的物质属性,质也必须通过“形”才能呈现出来。不同的形,因其物质内在结构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质感”印象。这种“质感”也即肌理,仿自然形的质感的人为肌理,可以丰富图案设计的表现,不同的质感也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第二节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总则:

【讲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也即图案的变化组织规律,是变化与统一的规律,它来源于对自然的辨证分析。具体表现为:

一、变化与统一:是图案变化设计的总则。

!

1、变化:是指不同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显著的对比效果。特点是生动活泼,富于动感。(如形态要素的点、线、面的对比;色彩要素中色相、明度、纯度及色彩冷与暖的对比等)。

▲变化是一种对比的关系。(通过图示让学生加强理解)

2、统一:是指相同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

一种一致的或趋向一致的效果。特点是规律整齐,富于静感。(如形态的相同或相似;空间组织排列的次序与规律等。)

▲统一是一种调和的关系。(通过图示让学生加强理解)二、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变化是动态的,丰富的;统一是静态的,规律的。但是过多的变化会显得杂乱,过度的统一易显得单调、呆板。这样一对矛盾体如果处理得好,就能使图案既丰富又有规律,达到多样统一的效果。

▲办法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在求变化,达到最佳形式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类型:

1、主从形统一:

即在图案组成部分或形象、色彩等诸因素中建立主从,强弱或势的悬殊关系,以“主”统一“从”,以“强”统一“弱”,以“大势”统一“小势”。一切次要的形象、色彩等都必须从属、陪衬、拱托主要的形象和色彩。因此,“主从形统一”又叫“优

势统一”。

2、秩序统一:

即在图案的形、色、质等到构成因素中,建立一种秩序或比例关系求得统一,它包括渐变的秩序和反复的秩序。

【互动环节】:

(让学生看几个图例,试分析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的因素,使学生能更好加深印象)

第三节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本节内容要结合例图讲解】

·

一、条理与反复:

1、条理:是指复杂纷纭的自然物象的构成因素,经过概括、归纳,使三规律化、秩序化、呈现出一种整齐美。

2、反复:是指一形象因素的重复或有规律的连续排列,从而产生富于统一感的节奏美。

二、、节奏和韵律:

1、节奏:指图案构成的诸因素有秩序有条理地反复出现时,人们的视线随之在时间上作的有秩序的运动,就妈像音乐的节拍一样。

2、韵律:指图案诸因素的条理与反复所产生的节奏中,表现的像诗歌抑扬顿挫的优美情调和趋势。

三、对称与平衡:

1、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指在一假设的中心线(点)的左右或上下,图案的各构成因素呈同形同量的配置。

:

2、平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指在一假设的中心线(点)两侧。图案的各构成因素保持量的平衡,平衡体现变化的原理,富于动感。

包括同理式平衡,异量式平衡和意向式平衡。

四、对比与调和:

1、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指形、色、质等图案构成因素的

差异,对比就是强调差异。

2、调和:是统一的体现,指形、色、质等图案构成因素的近似。

五、动感和静感:

1、动感:图案中动感的产生是由其形态所蕴含的张力决定的。张力越大,动感越强,并通过视觉使人产生动的心理感觉。

2、静感:跟图案中动感的产生正好相反,形态所蕴含的张力越小,静感越强。

▲注意:动感和静感是相对而言。

举例让学生回答分析动、静以加深理解:曲线(动)和直线(静);水平直线(静)和斜直线(动)。

六、统觉和错觉:

1、统觉:指图形中最强部分或富于变化的部分,在视觉上形成的统一感觉。

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中,统觉的现象最常见,当单独纹样依规律连续后,在单元相连接的地方,自然的产生新纹样,这种效果称为统觉。

2、错觉:是人眼观察物体的形或色时,视觉眩感而使心理发生与客观实际相矛盾的误识,这种感觉即为错觉,错觉的产生在于对比,具体的讲即是在两种或多种因素的对比中:一种因素对另一种因素起作用,在人们的视觉上引起的一种观察。

附“形式美法则”挂图讲解

`

另准备图案设计工具:

纸张:白板卡纸(200克),草稿纸(白纸100克),拷贝纸

笔:铅笔,针管笔,直线笔(鸭咀笔),衣纹笔或描笔,底纹笔(3cm),大号水笔

圆规,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多用几何板

颜料:水粉颜料(浓缩、盒装质量好的),水彩颜料或炳烯颜料

调色、盒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第二章图案造型变化与方法装饰图案的造型基本有三种倾向:

1、倾向于写实:近似于一般绘画而具有装饰性;

'

2、倾向于夸张:突出形象的主要特征;

3、倾向于变形:即改变原来的形态,达到想象化和理想化。

第一节图案设计的素材

[板书内容]

(一)、自然资料:

1、植物花卉:包括各种季节的花卉和树木等,是图案创作中应用最广的一类素材,特别是花卉图案和草本图案,均是重要的主题。

2、动物:包括各种飞禽,走兽,昆虫类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也是图案常用的素材。

3、其他:日、月、星、云、山川、河流、沙漠、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肌理到内部构造均是图案创作的素材。

(二)、人为资料:

1、建筑:人文景观,亭台楼阁,园林规划,工程设施,交通工具等。

2、几何形:包括规则与不规则的几何形体等。

3、文字:如传统纹样中的福禄寿喜,书法和外文字等。

1、臆造形象:如龙、凤、麒麟等。

[讲述内容]

图案的素材资料可分两大类:人为资料和自然资料。

(一)、自然资料:

1、植物花卉:包括各种季节的花卉和树木等,是图案创作中应用最广的一类素材,形象优美,可塑性强,可以给图案创作带来无穷的变化。

2、动物:包括各种飞禽,走兽,昆虫类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也是图案常用的素材。

3、其他:自然界中日、月、星、云、山川、河流、沙漠、海洋

等,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肌理到内部构造均是图案创作的素材。(二)、人为资料:

1、建筑:人文景观,亭台楼阁,园林规划,工程设施,交通工具等。

2、几何形:包括规则与不规则的几何形体等。

3、文字:如传统纹样中的福禄寿喜,书法和外文字等。

4、臆造形象:现实中并不存在,设计者凭想象创造出的理想化的形象,如龙、凤、麒麟等。

素材多种多样,关键在于设计者要具有掌握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第二节图案的写生

[板书内容]

一、观察感受:

二、结构分析:

三、写生技法:

1、线描法:即单线勾勒,描绘对象的全部轮廓和结构特点,如同中国画的白描,线条有轻重,刚柔,虚实,浓淡的变化来刻画形体。—

2、明暗法:类似素描的画法,着重表现对象的明暗关系,利用光影加强形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3、影绘法:也称剪影,是采取阴影平涂的手法,着重对象外轮

廓的描绘,利于对形体的概括。

2、彩绘法:包括单色画法,彩色(淡彩)画法几归纳色画法。

[讲述内容]

学习图案一般以写生和临摹入手,写生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写生,它要求准确细致地真实描写对象,是收集图案素材的一种方式。

一、观察感受:

大自然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物及各种自然物象中,如果深刻地观察,将会发现许多新奇而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写生之前要对自然物象整体和局部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研究,找出其规律和特征,才能准确地把握对象。(举例桃花、梅花、花形、枝杆的区别)

二、结构分析:

$

花:花形,花蕊,花瓣,花萼,花柄

枝干:枝干的形状,姿态,结构衔接

叶:叶的形态,叶脉,叶柄

动物:各种动物形态特征,骨骼结构比例准确,皮毛,花纹色彩变化,及各种动态。

三、写生技法:

观察时是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分析。

写生时是从局部到整体,先近后远,先中心后外围。

工具:铅笔,钢笔,绘画笔,毛笔等,线条要流畅,生动。

~

1、线描法:即单线勾勒,描绘对象的全部轮廓和结构特点,如同中国画的白描,线条有轻重,刚柔,虚实,浓淡的变化来刻画形体。

2、明暗法:类似素描的画法,着重表现对象的明暗关系,利用光影加强形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3、影绘法:也称剪影,是采取阴影平涂的手法,着重对象外轮廓的描绘,利于对形体的概括。

4、彩绘法:包括单色画法,彩色(淡彩)画法几归纳色画法。

①单色画法:是用一种色加白,加黑得到深、中、浅多种色阶,层次来表现对象的形体明暗关系。

②色彩画法:即以多种色彩描绘对象,有素描淡彩和水粉水彩画法,能表现准确的色彩形象。

③归纳色画法: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归纳几组颜色描绘对象,层次分明,色彩明快。

,

第三节装饰图案的造型变化

[板书内容]

一、物象特征:指表现对象的自身特征,在进行装饰图案造型时要抓住特征,夸张特征,充分显示特征,

二、变化整理:在掌握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使杂乱无章或不规整的形

象,组织变化得更整齐,不匀称的东西安排更匀称。

三、强调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图案的装饰效果,显示形象特征,明确运动的组合规律,、突出形象特点,使其更具有形式美。

~

四、简化变形:把复杂的形象变得单纯化,又不失原有的体态形象的体形特征,形神兼备是关键。

五、添加装饰:在不改动原图案形象外轮廓的情况下添加一些造型因素来增加图案的装饰效果,避免单调。

[讲述内容]

一、物象特征:指表现对象的自身特征,植物,风景,人景,动物等都有各自的特征,在进行装饰图案造型时要抓住特征,夸张特征,充分显示特征,如向日葵硕大的花盘,柳树细长飘动的枝条,兔子的长耳等,马蒂莲的锥形结构;菊花细长卷曲的花瓣等都是最具特征之处。

二、变化整理:就是在掌握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使一些杂乱无章或不规整的形象,组织变化得更整齐,不匀称的东西安排更匀称,方的更方,圆的更圆,形状大小,颜色的统一或由大到小,由强到弱,由深到浅的渐变等,乱中求正,达到均衡整齐。

三、强调夸张:夸张是为了加强图案的装饰效果,显示形象特征,明确运动的组合规律,、突出形象特点,使其更具有形式美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将自然形态删繁就简,通过大与小,多与少,方与圆,曲与直,疏与密,虚与实,粗与细等对比手法进行。如画孔雀要夸张其尾羽,画松鼠要夸张表现大而蓬松的尾巴,大象的长鼻,猪的肥等。

四、简化变形:就是把复杂的形象变得单纯化,又不失原有的体态

形象的体形特征,形神兼备是关键。首先是对象外形轮廓的简化。然后是对次要部分的删减和省略,以不影响对象的形象特征为准。五、添加装饰:在不改动原图案形象外轮廓的情况下添加一些造型因素来增加图案的装饰效果,避免单调。一是靠形象自身具备的装饰纹样,通过一定的规范处理和夸张手法达到装饰目的。加一方面对本身不具备装饰因素的图案形象,可通过添加装饰纹样使其丰富,如猪的形象可添加花纹装饰使其可爱,或花中套花,叶中套花等。

<

第四节点、线、面的装饰技法表现

[板书内容]

一、点:

1、点的种类:

(1)规则的点

(2)不规则点

(3)带有某种形象的点。

(4)借助某种工具制作出的并带有偶然性的点

2、点的用途及其特点:

(1)用点的大小和疏密来表现图案的明暗层次。

(2)在面与线之上,用点进行装饰。

(3)用点可以作为图案的造型。

二、线:

1、线的种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