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节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节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节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节教案

【内容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

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

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2、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1、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新课讲授

导入(略)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

1、电气时代来临的条件

包括政治、科技和经济等方面条件

(1)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工业化,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高了充足资金,这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的物质基础。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9世纪70年代,以美国和德国为发源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技术不断创新,科学出现突破,新发明涌现,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

书上表格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自激式发电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开辟了电力时代。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投向未来,成为一名有用之人,惟独这样,才干辜负老一辈对我的期望,承担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立足世界作贡献。一起来看看[…我为您整理了《[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优秀优秀精选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投向未来,成为一名有用之人,惟独这样,才干辜负老一辈对我的期望,承担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立足世界作贡献。一起来看看[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优秀优秀精选5篇,欢迎查阅!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心得1 经历5000年风霜雨雪,敞开了960万公里的宽阔胸膛,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睁开惺忪的双眼,昂起头颅,跨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 国际互联网通过无数根光缆,电缆和电话线,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数百万个网站,亿万台电脑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信息的“大家庭”。在这个“信息大家庭”里,只要轻轻地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网上尽情地漫游收集和公布信息了。它好比一个随时向世界敞开信息窗口和连接世界各地的桥梁。如今,腾飞发达的中国,许多家庭都添购了电脑。许多掌握了电脑网络的农民,也开

始利用电脑网络,使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 景德镇是我国的陶瓷之乡,由于信息不灵通,商人为了卖陶瓷,四处寻游推销产品。但是尽管这样日夜奔波,舟车劳顿,陶瓷的销售之路还是没有打通。 后来,有个叫李建民的陶商,在掌握了上网的技术以后,自己设立了一个网页,开始在因特网上卖陶瓷。陶瓷生意一下红火起来,不但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国外。一次他在网上同一名美国外商签订了一万个陶瓷的销售合同。李建民每年在因特网上销售陶瓷,生意越做越红火,财源滚滚,成了“陶瓷王”和“农民企业家”,还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知道中国是个聚宝盆。 李建民快乐地说:“以前卖陶瓷,东奔西跑,不仅辛劳,还找不到买家,此刻出足不出门,陶瓷就能远销国外。此刻的高科技就是强!”中国不仅以步入信息社会,而且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威望也日益提高。 2001年月在卡塔尔举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会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和地区代表按照组织规划,采取商议一致通过的方式,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当确定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后,工作组主席杰拉德面露笑脸,高举起小木锤,“当”!清脆的锤声回响在整个大厅。一锤定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通过了。锤声刚落,大厅里响起了

走向世界大舞台教案

第五课少年的担当 第1课时走向世界大舞台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国际视野,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世界作贡献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知识目标知道自己是多样世界中的一员, 明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道理,积极为世界增添光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为世界添光彩。 教学难点: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歌曲—《静海》)学霸与音乐爱好者邂逅,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近日,一张名为《静海》的音乐专辑刷爆了成都七中师生的朋友圈。 这张专辑从写词、谱曲、编曲、录制均由学校4名高中生完成,最令人惊叹的是除了词曲动人,专辑的主创、主唱各有千秋,主唱人员均为校园歌手赛事冠军,而且主创人员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奖,均保送北京大学。 想一想:从上述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多彩世界中的我 (一)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活动一:情景模拟感受走向世界的形式 1.活动:选出学生代表,模拟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中的情境,谈谈自己的认识。 2.教师提问:(1)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2)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 3.归纳总结: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二)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活动二:新闻分析学会交流沟通 1.材料展示:2019 GoodTalk(地球村)国际青少年双语演讲大赛新加坡赛区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新加坡区域英语中心举行。对每一位选手来说,参与“地球村”双语大赛都是人生中的一种历练。青少年在参赛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结交异国好友并认识外部世界,是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中新青少年多交流、多交往、多交心搭建了良好平台。 2.小组合作,分析新闻。 3.教师讲述: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两次世界大战教案

九年级复习课 两次世界大战 白泉学校吕智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依据考标,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考点,训练学生将中外历史同一主题历史事件关联起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横向查找相关联的知识点,训练学生联系知识点,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对两次世界大战考点的复习和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联系知识的兴趣。 教学设计理念: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能只有知识和成绩,一定要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少讲,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方法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反战雕塑图片,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反对战争,停止杀戮) 2、请大家回忆一下,1914年的6月28日,在欧洲,一位赛尔维亚青年怀着民族屈辱与仇恨,开枪射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重大事件是什么?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1914还只是这个世纪噩梦的开始。 二、梳理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亲爱的孩子,我们今天回顾它们,不是

3、把自己会填的空帮老师填上。 4、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校正答案。 三、关联不同书上的知识点 1、过渡:刚才大家完成这个表格用到了哪几本书?(九上,九下) 是的,这是世界史的内容,可是我们知道,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战和二战这两件历史事件绝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必定还与许多国家、许多历史事件相关联。由此,我们在历史书中找一找:两次世界大战发生时、发生后,中国、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与这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的事件? (学生尝试自己找2分钟)在查找历史事件上,有没有人能给同学一些方法或建议。 2、方法归纳 ①确定查找范围: 四、认识提升 1、观察表格,认识到战争的另一面:战争对科技的促进作用,科技有时又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木孔中学刘小丽 考标要求 一战 1、简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基本史实及严重后果。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二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二战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从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等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能力。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谈古论今的能力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分析、比较、感悟,学生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形成了正确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复习,学生体会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学生学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 直接原因(导火线): 2.时间: 3.交战双方: 4.主要战场: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 6.结束: 7.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8.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是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 9.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绥靖政策) 2.性质: 3.二战的开始与扩大 开始: 扩大: 进一步扩大: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标志: 作用: 5.转折性战役 ①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②太平洋战场转折性战役: ③北非战场转折性战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7.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1945.2 苏、美、英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 8.法西斯国家投降 ①,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 ②,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④二战结束: 9.影响: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案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课 件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ae15906918.html,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了解我国沿海地区与沿边地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 (三)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及人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基本国情"、“区域差异”、“冲国走向世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部分组成。本节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又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既注意了与前面内容的衔接和联系,又对知识面进行了拓展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提高要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能;在思想教育方面,应侧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学。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我国显著的地区

差异。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展示。世界政区"挂图,讲述:我们知道中国是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的国家,也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人说。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已经醒来了,你认为对吗?对,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走向世界的中国”。 方案②:教师搜集中国申奥成功、加人世贸组织的有关图片,用事实说明: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经济正不断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导人新课。 教材第一部分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及居世界首位的资源的数据图表制作成多媒体。教师指导读 图,分两步进行: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1)五种基本地形齐全

走向世界的中国(1200字作文)

走向世界的中国_1200字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yōu)久的历(lì)史(shi)、灿(càn)烂(làn)的文化。中华民族(zú)是充(cōng)满自信(xìn)、开放进取(qǚ)的民族(zú)。在历(lì)史(shi)的长河中,我们有过古代(dài)向世界开放、鼎(ding)盛(shèng)一时的辉(huī)煌(huáng)。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zhàn)起来了,特(tè)别是改(gii)革(gé)开放以来有着天翻(fān)地覆(fù)的巨(jǜ)变。 新中国刚成立时,非常地贫(pín)穷(qióng)落后,真是一穷(qióng)二白。穷(qióng),就是工农业不发达;白,就是文化科学水平不高。毛主席(xí)领(líng)导(dio)中国人民发扬(yáng)自力更(gēng)生,艰(jiān)苦奋(fèn)斗(dòu)的精(jīn)神(shén),齐(qí)心协(xéi)力建(jiàn)设(shè)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dùn)小平领导我们赶快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技(jì)术,加快经济(jì)建(jiàn)设(shè)!1997年7月1日,香港(ging)回归(guī)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ào)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huái)抱,真是太令人激(jī)动了!以江泽(zé)民为核(hé)心的党(ding)的第三代领(líng)导(dio)集(jí)体,继(jì)往开来,带领中国人民走进改(gii)革(gé)开放的时代。2002年申(shēn)奥(ào)成功!中国加入WTO组织。 党(ding)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新阶(jīe)段(duàn)作出了战(zhài)略(luè)部(bù)署(shǔ),吹响(xiing)了前进的号角。我们要树立理想,发奋(fèn)学习,锤(chuí)炼(liàn)品德(dé),开拓(tuó)视野。世界属(shǔ)于我们,中国的未(wèi)来属(shǔ)于我们!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课件《两次世界大战》 教案

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 从“三维目标”的实施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变化。这一变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将有效地推动历史教学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变。在这一教改大背景下,《两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复习既立足课程标准,又面向核心素养。在精心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之后确立了适应中考要求的复习内容、重点难点,制定了显性的复习目标。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复习难点是深入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深刻反省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感悟和平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本课选择以时空观念这一体现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核心素养作为突破口,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比较、联系,让学生养成从整体上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学习历史,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去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的思维。与此同时,借助文字、图片、年代尺、地图、图表等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进而学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学生在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方面有所发展。 “时间、空间与人的有机统一是历史认识论对历史学家提出的一种素质要求和职业标准。”作为历史教师既然认识到时空观念在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就要考虑怎样实施历史教学,才能有助于目标的达成。因此,从这一视角设计本课教学。这是一次探索,是我校课题《初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研究》的课堂实践,希望从中寻找到一些有益的时空观念培养路径。 二、教学过程及分析 【导入】 100年前,为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问题召开的巴黎和会不仅引发了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标志,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为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这就是我们今天复习的主题《两次世界大战》。 设计意图:时间热点是中考历史的命题热点,也是备考的重点。2019年恰逢五四运动发生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用这两个热点时间引出本课,意在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及对中国命运的改变。【第一板块:寻根问底析战因】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人教新 课标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最新范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3篇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1) 最近看了一本新书:《走向世界的中国》。书中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开拓进取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向他人学习的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迈出了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脚步,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走向世界经历了漫漫长路。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多少次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不知有多少次被震撼。当读到被鸦片和枪炮打开国门,帝国主义列强把大量的毒品源源不断运进中国,用来残害中国人时,我被震惊了;当读到总挨老师打的学生和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我又被震撼了;当读到赢得更多朋友的信任和赶超世界科技的“863”计划时,我再一次被震撼…… 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看!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将“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地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再次向世人证明:中国在航天领域已经迈出了一大步;1998年1月的一天,中国民歌在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响了起来,这优美动人的旋律,又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来说吧。2001年11月10日晚,是值得全中国人民庆贺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当大会主席卡迈尔举起手中的小木锤用力向下一敲,宣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正式通过时,这是中国人最激动的时刻。因为加入WTO后,我国可以得到更多的优惠待遇,更有利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我国尽快跨入贸易强国之列。 读完这本书,我更清楚地知道:中国迈向世界的道路,说宽也不宽,说窄也不窄,在前进的道路上你追我赶,脚步迈得可不轻松啊! 今天,当人们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的时候,当我们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欢呼时,千万不能忘记先辈们为了祖国的今天而洒下的热血。我从中得出一个历史的总结:卑躬屈膝,乞求不到平等;崇洋媚外,乞讨不来富强。在学习或工作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一定要挺直脊梁,发奋努力,开拓视野,怀抱赶超世界先进的雄心壮志。愿我们中华民族以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中国》读后感(2) 当我读了《走向世界的中国》一书后。那些历史性的镜头,又立

最新部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走向世界大舞台》 教学设计

5.1 走向世界大舞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我们走向世界的经历和意义;懂得在国际交往中要学会关爱。 能力目标:懂得如何提升个人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们走向世界的经历和意义 难点:如何提升个人素养 三、教学方法 情景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用具 一体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阅读感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我们的视野不断扩展,我们心系祖国,胸怀世界,迈向未来,逐渐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师总结: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知出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开扩自己的视野,心系祖国,胸怀世界,迈向未来,逐渐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今天,让我们走进第五课第一框“走向大舞台”。 (二)新课探知

目标导学一:多彩世界中的我 师讲解:我们走向世界的经历,即: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举例说明问题) 情景探究:在金砖合作机制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到其他金砖四国寻找机会。福建本土企业、中国汽车玻璃领头羊福耀玻璃集团,早在2011年就在俄罗斯卡卢加州投资两亿美元设立工厂,这也是福耀走向海外的第一个生产性企业,其中九成员工为俄罗斯本土员工。企业目前年产120万套钢化和夹层玻璃,计划在今年末达到200万套产能。 提出问题: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介绍家乡情况、我们可去国外留学或到国外旅游、我国企业“走出去”建立分公司等。 师总结:通过案例我们知道,(知识点)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阅读感悟)少年时代是世界的心脏,你要相信他本着诚心诚意和向善的愿望所说的话,到那时候,我们的日子就将永远是光明的,整个大地也将充满快乐和光明。我们为少年时代祝福—这是宇宙间善的总汇。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历史的逻辑赋予他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使命。 ——高尔基 情景探究: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把人限制在电脑面前,限制在固定的处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 有人说,“宅男宅女”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英雄联盟游戏、王者荣耀游戏等,一个平时看上去冷漠的人在虚拟世界中却热情奔放。 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言) 师总结: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同时,这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过程。 师讲解:我们走向世界的意义,即:①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②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③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世界,懂得分享意识和学习能力。) 目标导学二:我为世界添光彩

走向世界大舞台教案

走向世界大舞台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新授 目标 导学一: 多彩世界 中的我 (一)走 向世界的 形式是多 样的 (二)在 交往中探 索世界, 彼此守 护,共同 成长 目标 导学二: 我为世界 添光彩 (一)努 力为世界 增添光彩 (二)通 过自身的 努力为人 类发展和 世界进步 贡献智慧 3.归纳总结: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 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 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 协作关系。 活动二:新闻分析学会交流沟通 1.材料展示:2018 GoodTalk(地球村)国际 青少年双语演讲大赛新加坡赛区决赛暨颁奖典礼 在新加坡区域英语中心举行。对每一位选手来 说,参与“地球村”双语大赛都是人生中的一种 历练。青少年在参赛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的习 惯,结交异国好友并认识外部世界,是迈向成熟 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中新青少年多交流、多交 往、多交心搭建了良好平台。 2.教师讲述: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 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 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 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 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 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活动三:小辩论 1.阅读教材第56页“探究与分享”,就 “宅男宅女”现象展开辩论。 2.教师对学生辩论作出评价。 1.教师提问:说一说我们每个人与世界有 什么关系。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点拨: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 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 运。我们要努力为世界增添光彩。 (二)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 贡献智慧和力量 1.阅读教材第57页“探究与分享”。 2.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上分享交 流。 3.问题思考:“普通事,看似普通,却不 可或缺”,说明了什么? 4.归纳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 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 响。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 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1.阅读教材第58—59页“探究与分享”。 2.教师提问:(1)选择你感兴趣的学习方 学生讨论并交流发 言 小组合作,分析 新闻。 分组准备,展开辩 论。 (学生讨论并交流 发言)

两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两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作为历史老师有必要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的把握课本知识。所以,这节课是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也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两次世界大战。 如何把一堂复习课组织好,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已成为这节复习课成败的关键,交给学生教学方法是真正回归学生主体,也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得一清二楚,才能说明他真正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比如,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一定要讲到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而要将清这两个看似相差不大的概念却并不轻松。因为一味干巴巴的说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所以在讲授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举了一个例子:比方说,某某同学告诉我班里的一个女生哭了,那我就要问她为什么哭了?同学们说是和同桌吵架了。我继续问为什么吵架了?同学们又说这个女生不小心把同桌的钢笔弄坏了。说到这里聪明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在我的这个例子中“女生哭了”就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让她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也就很清楚了。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明白了根本原因是要深挖的,藏在直接原因后面的。这样也有利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会再将二者相混淆了。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进步意识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点上,我采用了渲染战争的残酷来激发学生“憎恶战争”的情感体验方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强化了直观教学效果。

在历史课堂上无论是讲授新知识,还是处理课堂“小插曲”我认为幽默它都是一针“清新剂”不但不会破坏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同学思想开小差,在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去批评他的话,显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它不但会打断我的授课思路,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效果,所以我只是轻轻的叫了他的名字,然后假装严肃的告诉他:你可要错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其他听到的同学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说他本人了。然后是同学们会心的微笑。在这堂课中我虽然做了短暂的停留,但我和我的学生们并没有走远,依然是我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之,在教学中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分组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等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增强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但还是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语言的运用方面,仍需要强化语言感染力等等。今后我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面对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八年级地理教案-走向世界的中国

走向世界的中国 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学习目标】知道我国正在建 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大工程的路线及目的、意义。知道我国经济的基本国情: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产值低。联系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简要分析我国的发展策略。【教师活动】复习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把中国划分成四大地理区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已经学过的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找出区域划分的原因。【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脉络,形成对知识体系的清晰认识。[导入新课]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区域差异大【教师活动】 归纳铺垫: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各方面的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不同,发展就会有差异。我们要想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合理地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促进每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区域发展不同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展 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分布、自然景观图,判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特点。【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方向。【教师活动】西北地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发展绿洲农业,西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已经大规模开采油气。【设计意图】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怎样?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能不能照搬到我们家乡来?为什么?我们家乡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自然景观

图等,判读我们家乡的位置、地形、气候、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特点。【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我们家乡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方向。【教师活动】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的根本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想一想:新疆的天然气、甜甜的瓜果没有地方需要,珠三角加工制作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销售,将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这个方向看,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区域合作。【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3.区域合作【教师活动】仅仅依靠本区域 的有利条件并不能有效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正如同学们都知道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大工程,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案例分析】西气东输。【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地区的重要意义。【设计意图】要学生明确区域合作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政区图。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们的祖国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二、在世界中求发展【教师活动】展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签字仪式。案例分析:展示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 优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案 5-1走向世界大舞台 班级:姓名:第组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走向世界的形式越来越多样;知道世界发展趋势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理解青少年全面提高个人素养的意义 2. 通过学习,提高思辨、价值判断和社会参与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 具有国际视野与情怀,主动融入世界,关心世界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我为世界添光彩。 2.难点: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三、【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自主学习环节(课前自主完成,限时10分钟) 【导学1】——阅读教材P54-60页的内容,阅读感知、自主学习,完成下思考题。 1. 我们走向世界的经历有? 2.我们走向世界过程中的收获有? 3.我们要为世界添光彩的原因? 4.我们怎样为世界添光彩? 【导学2】——展示质疑,共同提高 请你进一步研读教材,把你的疑惑写在下面,向同学展示质疑,使我们共同提高。 (二)合作探究环节(课中合作完成)--研讨质疑、交流提升 【探究1】 材料一: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材料二:在耶鲁校园,至今悬挂着一位中国人的画像,画像上的人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100多年前,中国青年容闳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由他主持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让国人第一次得以平视西方教育,受其教益。 材料三: 材料四: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思考:(1)出国留学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途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 (2)说说在这些经历中你有哪些收获。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教案1

第23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掌握一战后的国际格局的形成。 3、掌握经济危机以及各国采取的措施。 二、复习重难点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罗斯福新政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展示:

重点记忆十月革命和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基础知识 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自主解决问题并且记忆基础知识,时间大体10分钟. 归纳小结: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十月革命和列宁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概况.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全面了解近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和各国采取的措施的基础知识.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二)难点突破,拓展升华 重点是比较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板书 1、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案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 走向世界大舞台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走向世界大舞台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有国际视野,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世界作贡献。 二、能力目标 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交往、沟通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三、知识目标 知道自己是多样世界中的一员,明白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道理,积极为世界增添光彩。 重点:我为世界添光彩。 难点:如何提升个人素养。 【导入新课】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54“运用你的经验”,结合实际说说你的交往范围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随着慢慢长大,我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逐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世界中交往中,有哪些形式,对我们又提出哪些要求呢?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向世界大舞台》。 【讲授新课】 一、多彩世界中的我 1.教师: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2.活动: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小组讨论并回答:

(1)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 (2)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 答案提示: (1)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2)参加国际夏令营活动,学习外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了解世界。 教师总结: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3.阅读教材P56“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 (1)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2)他们这样“宅”着,是否也在走向世界呢? 答案提示: (1)“宅男宅女”过分迷恋网络,不理会现实世界的交往活动,是消极的,很可能造成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流障碍,容易产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形成性格的两面性。由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接触逐步减少,由此可能造成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疏离、孤独和冷漠。 (2)没有走向世界。我们要在现实中走向世界,承担相应的责任,走向成熟。 教师总结: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二、我为世界添光彩 1.阅读教材P57“探究与分享”,回答: (1)我们每个人与世界有什么关系? (2)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公民为世界作贡献的事例? (3)“他们做的事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员,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我们密切相关。 (2)中国维和部队海外维和、海外援建工程等。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教案

课时强化训练10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宁夏银川市高三模拟)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这意味着( ) 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 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由“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可知,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2.(2018·广东省高三模拟考试)《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正确;“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并不是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不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C错误;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3.(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该学者提到的这一政策( ) A.针对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国情 B.使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确立 C.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