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复习资料及知识点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复习资料及知识点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复习资料及知识点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复习资料及知识点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PPT重点摘要

网络营销诞生的标志:1994年10月27日出现最早的网络广告

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际互联网开通

1997年,中国网络营销诞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截至2013 年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91 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 亿,中国网站1数量为294 万。

中国网络营销发展阶段

传奇阶段(1997年之前)

萌芽阶段(1997—2000年)

发展应用阶段(2001—2003年)

市场形成和发展阶段(2004-2008年)

网络营销社会化转变阶段(2009-2013年)

网络营销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是相对稳定的,即:以适当的方式向潜在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顾客价值是网络营销的最高指导原则。

网络营销定义: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网络营销不是孤立存在的。网络营销不等于网上销售。网络营销不等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不是虚拟营销。网络营销是对网上经营环境的营造。

网络营销的研究层次网络营销的职能体系——战术层

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策略层

网络营销的顾客价值——战略层

营销组合: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简称4P)

网络营销的八项基本职能:(网上调研网站推广信息发布顾客关系顾客服务五项基本职能)(销售促进网上销售网络品牌三项营销效果)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模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载体和传递渠道信息接收渠道信息接收者噪声和屏障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基本特征:信息传递效率高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信息传递渠道双向性信息传递中有噪声。

信息传递方向(双向交互)

信息传递噪声(传递屏障)

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五项原则

1提供尽可能详尽而有效的网络营销信息源

2建立尽可能多的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

3尽可能缩短信息传递渠道

4保持信息传递的交互性

5充分提高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交互营销的特征:用户可以主动、实时参与到营销活动之中。

网络营销交互性的实质:

企业更容易向用户传递网络营销信息;

用户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有效的信息。

网络营销基本思想网络营销就是利用有效的网络手段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网络营销信息。

顾客认知价值(CPV)=总顾客价值(TCV)-总顾客成本(TCC)

六类常用网络营销工具

(1)企业官方网络营销信息源:包括企业自行运营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以及其他有关的关联网站等。

(2)企业信息发布与传递一体化的网络资源:指外部信息源,如B2B 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商店平台、开放式在线百科(wiki)、第三方博客平台、微博网站等用户可自行发布信息的网站。

(3)第三方互联网工具及网站平台资源:如搜索引擎、网络新闻、门户网站的展示类网络广告资源、网络分类广告、网站联盟平台、其他资讯类网站等可用于网络推广的第三方服务。

(4)直接信息传递工具: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手机短信/彩信等,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和沟通。

(5)在线顾客交互工具与资源: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在线客服工具、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

(6)网络营销管理分析发开工具:如网站专业性诊断、网站访问统计分析、搜索引擎收录分析、网络广告点击率及转化率分析等,这些可以是第三方提供的服务,也可能是企业自行开发的管理工具。

企业网站营销功能:网络品牌信息发布产品展示顾客服务顾客关系资源服务网上调研,网上销售。

关联网站通常是指同一个机构所拥有或控制的各个独立的网站(包括二级域名的网站),但这些网站之间具有互相推广的关联关系。

关联网站的网络营销价值

1.提高网站运营维护效率,降低网络营销管理难度。集体公司架构高度集中的网络营销策略,往往意味着各个部门之间沟通效率的底下。

2.关联网站丰富了企业网络营销信息源的形式。

3.拓展了网络信息传递渠道,增加企业信息网络可见度。创建尽可能多的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是网络营销的基本策略之一。

4.关联网站为企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网络营销资源。

5.关联网站为集群网络营销创造了条件。

关联网站的类型:品牌关联型,服务关联型,产品关联型,营销关联型。

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营销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多渠道信息发布,增加企业信息的网络可见度

2.实现企业信息在B2B平台内部的可见度

3.利用B2B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网络可信度

b2c网上商店平台的网络营销价值

1.快速实现从网络推广到网络销售的飞跃

2.扩大产品的网络可见度,发挥网络的推广作用

3.有利于增加产品可信度

4.实现对网络调研及购物用户行为的研究

5.对企业官方网站产品的辅助推广

在线百科的网络营销价值

1.通过百科词条内容直接展示企业的信息

2.通过百度词条的知识分享达到推广

3.通过词条正文,参考文献活着扩展阅读等方式添加网址链接

微信和微博的区别

1.微博微信产品的设计与限制。

2.信息发散性流动与点对点流动。微博重信息发散状流动,微信重信息点对点流动

3.微博是广传播、浅社交、松关系。

4.微信是窄传播、深社交、紧关系。

搜索引擎的六大营销功能

1.搜索引擎作为网站推广的工具

2.搜索引擎是网络品牌传播渠道之一

3.搜索引擎对产品促销的价值

4.搜索引擎作为网上市场调研的工具

5.搜索引擎作为网站优化的检测工具

6.利用搜索引擎营销策略为竞争对手制造网络推广壁垒

网站联盟平台的七项网络营销功能

按效果付费,节约广告主的广告费用

为广告主投放和管理网络广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扩展了网络广告的投放范围及定位程度

大大扩展了商家的网上销售渠道

为加盟会员网站创造了流量转化为收益的机会

丰富了加盟会员网站的内容和功能

利用病毒性营销的思想形成强有力的网络推广资源

电子邮件的网络营销作用

电子邮件是企业网络品牌的组成部分

电子邮件作为在线顾客服务工具

网站产品/服务信息的一对一直接传递

用电子邮件进行网站推广

提供专业的电子邮件广告

网站提供的会员通讯与电子刊物

利用电子邮件收集市场信息

Email作为在线市场调查的手段

即时信息的网络营销价值

实时交流增进顾客关系

即时信息作为在线顾客服务工具

即时信息软件作为网络广告媒体

即时信息是一种高效率的病毒性营销信息传播工具

网站统计分析工具的网络营销价值

及时掌握网站运营情况,降低网站运营的盲目性;

网站访问数据分析作为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的依据;

网站访问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网络营销诊断功能;

网站访问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用户访问行为;

网站访问量指标也是评价网络营销效果的重要依据。

网站优化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对用户优化;对网络环境优化(包括搜索引擎等);对网站维护的优化。

常见的网站内部推广资源类型:网站内容资源站内广告资源站内链接资源

网站内部资源网络推广的方法:

发挥每个网页的网络媒体资源价值;

充分利用站内网络广告资源进行推广;

通过站内链接增加站内可见度。

制定网站营销策略需要考虑三个重要因素:1.关联网站的数量2.关联网站的关联模式选择3.关联网站的运营管理

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当用户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时,在搜索结果中展示的信息获得用户的关注,并且吸引用户通过点击搜索结果的链接来到网站获取更相信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站或产品的推广。

网站链接推广的网络营销意义

1.通过互相链接推广获得直接的访问量

2.增加网站在搜索引擎排名中的优势

3.通过外部链接增加网站的可信度

4.获得合作伙伴对网站的认可

5.为用户提供网站内容的延伸服务

网站链接推广的常见形式

互换链接循环连接轮辐式链接链接联盟(可能被搜索引擎怀疑作弊)

B2B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视细节

产品描述应尽可能详细

网站信息发布和维护

持续关注同行的网络推广动向

掌握与潜在用户的网络沟通技巧

网上开店营销的基本流程

(1)选择网上上的平台

(2)网上商店不知和建设

(3)网上商店的运营和推广

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Email营销的三个基本要素:基于用户许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信息对用户有价值

社会化网络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开展的网络营销活动。核心是通过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扩展,实现信息分享和传播。

企业网站的一般要素(4项基本要素):

网站结构、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服务

企业网站是企业网络营销的核心资源;

网络营销导向是体现企业网站网络营销效果的基础;

企业网站运营规范及原则是发挥网站持续价值的保证。

企业网站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户获取信息的优化、网站结构优化、网站内容优化、网站运营维护的优化和针对搜索引擎的优化

网站内容优化的主要指标

每个网页都有独立的、概要描述网页主体内容的网页标题;

每个网页都应该有独立的反映网页内容的META标签(关键词和网页描述);

每个网页标题应该含有有效关键词;

每个网页主体内容应该含有适量的有效的关键词文本信息;

对某些重要的关键词应保持其在网页中相对稳定。

网页标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网页标题不宜过短或者多长:一般来说6-10个汉字比较理想,最好不好超过30个汉字。

网页标题应概括网页的核心内容。

网页标题中应含有丰富的关键词。

企业网站的一般内容:公司信息;产品信息;顾客服务信息

促销信息;销售和售后服务信;公众信息;其他信息(如招聘、采购等)

决定企业网站功能和内容的因素包括:

内部因素:企业的经营状况

外部因素:行业网络营销竞争状况

网络营销导向企业网站建设的五项基本原则:系统性、完整性、友好性、简单性、适应性。

网站优化设计的两项基本原则:

网站优化不仅是搜索引擎优化,应坚持用户导向而不是搜索引擎导向;

网站优化的基础是网站的基本要素优化,即网站结构、网站内容、功能和服务。

网站易用性

从用户访问网站的态度看易用性

网站易用性与搜索引擎友好性的关系

网站可信度

影响网站可信度的因素

关于网站可信度的调查

网站易用性和搜索引擎友好性的关系

网站易用性和搜索引擎友好性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网站易用性从用户获取信息角度描述网站设计;

搜索引擎的友好性从网站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并且获得好的检索效果的角度说明网站设计应该关注的重要因素。

搜索引擎友好意味着网站的网页内容更容易被搜索引擎收录,搜索引擎友好的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

网站改版的四种常见模式

网站外观更新模式

网站要素调整模式

网站重构模式

多网站并行模式

企业网站改版的五项基本原则

去旧存新原则;

可持续访问原则;

用户信息稳定性原则;

多域名协调一致原则;

新旧网站架构兼容原则。

搜索引擎营销,就是当用户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时,在搜索结果中展示的信息获得用户的关注,并且吸引用户通过点击搜索结果的链接来到网站获取更相信的信息,从而实现网站或产品的推广。

实现搜索引擎营销的任务:

构造适合于搜索引擎检索的信息源

创造网站/网页被搜索引擎收录的机会

让企业信息出现在搜索结果中靠前位置

以搜索结果中有限的信息获得用户关注

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搜索引擎营销的主要模式

免费登录分类目录

付费登录分类目录

搜索引擎优化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

其他细分搜索引擎营销

购物搜索、博客搜索、地图搜索、行业搜索、区域搜索、视频搜索等

搜索引擎优化定义:搜索引擎优化是网站优化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对网站栏目结构、网站内容、网站功能和服务、网页布局等网站基本要素的合理设计,使得用户更加方便地通过搜索引擎获取有效的信息。

搜索引擎优化的内容

网站栏目结果和网站导航系统优化网站内容优化

网站布局优化设计和网页URL层次增加网站外部链接

影响搜索引擎优化的其他问题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十大特点

1.关键词广告是“立竿见影”的网络推广模式

2.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灵活自主性

3.按有效点击次数付费,推广费用相对较低

4.关键词广告的用户定位程度较高

5.关键词广告形式简单,降低广告制作成本

6.关键词广告投放及管理效率较高

7.关键词广告引导用户到达页面的针对性更强

8.关键词广告效果一目了然

9.关键词广告是搜索引擎优化的补充

10.关键词广告可增加网络营销竞争壁垒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应用中的问题

1.关键字广告中无效点击比例过高

2.广告信息与自然检索可能对用户获取信息产生误导

3.关键字广告价格上涨问题

4.关键字广告投放和管理越来越困难

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的投放策略

投放关键字广告的网站运营阶段选择搜索引强广告平台的选择关键词组合的选择广告文案及广告着陆页面设计

关键词广告预算控制关键词广告效果分析与控制

增强搜索引擎效果的方法

搜索引擎营销组合策略

善于使用搜索引擎提供的分析管理工具

影响搜索引擎营销效果的因素

企业网站建设的专业性; 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检索到的机会;

被用户发现并点击的情况创造顾客价值是搜索引擎营销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标。

Email营销的分类

1。按照是否经过用户许可分类

根据发送信息是否先经过用户可来划分,可以将E-mail营销氛围许可E-mail营销和未经许可的E-mail营销。未经许可的E-mail营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垃圾邮件,真正的E-mail营销都是基于用户的许可的。

2.按照E-mail地址的所有权分类

根据对用户E-mail地址资源的所有形式来划分,可以将E-mail营销分为内部E-mail营销和外部营销,或者叫做内部列表和外部列表。

3.按照营销计划分类

根据企业的营销计划来划分,可以将E-mail营销分为临时性的

E-mail营销和长期的E-mail营销。

4.按照E-mail营销的功能分类

根据E-mail营销的功能来划分,可以将E-mail营销分为顾客关系E-mail营销、顾客服务E-mail营销、在线调查E-mail营销、产品促销E-mail营销等。

Email营销的基本形式内部列表和外部列表。

开展Email营销的过程

1.制定Email营销计划

2.决定是否利用外部列表投放广告,和选择外部列表服务商

3.针对内部和外部邮件列表分别设计电子邮件信息

4.根据计划向潜在用户发送电子系邮件信息

5.对Email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开展Email营销的基本条件

1.邮件列表的技术基础

2.用户Email地址资源的获取

3.邮件列表的内容

邮件列表发行平台的基本功能

用户加入,退出列表

用户地址管理

查看注册用户信息

注册用户资料备份

邮件内容编辑

邮件内容预览

删除邮件列表及Email地址

邮件列表内容的六项基本原则

目标一致性内容系统性内容来源稳定性

内容精简性内容灵活性最佳邮件格式

邮件列表内容的一般要素

邮件主题邮件列表名称目录或内容提要

邮件正文退出列表方式其他信息和声明

内部列表Email营销的一般步骤

确定指导思想确定营销目的制定内容策略邮件发送跟踪营销效果

内部列表Email营销的常见问题

目的不明确技术基础不完善邮件内容涉及不合理邮件内容过大邮件没有一定的发送周期会员通讯成立垃圾邮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外部列表Email营销的基本要素:发件人,邮件主题,邮件正文,附加信息等

外部列表Email营销的常见问题

邮件发送人信息不明确用户收到的邮件无法回复用第三方的邮件服务器发送Email广告让人看不懂的邮件主题邮件无法正常显示别出心裁的邮件广告把注册用户当成了终生财产

Email营销的评价指标

获取和保持用户资源阶段的评价指标

邮件信息传递评价指标

用户对信息接收过程的指标

用户回应评价指标

垃圾邮件对Email营销效果的影响:

降低了用户对Email营销的信任,从而降低了回应率。

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垃圾邮件中,很容易被误删。

邮件服务商的屏蔽,降低了正规邮件的送达率。

反对垃圾邮件对许可Email营销的伤害。

网络广告主要作用:品牌推广产品推广网站推广

网络广告及其主要形式:展示性广告赞助式广告分类广告

推荐式广告邮件广告富媒体广告搜索引擎广告数字视频广告

网络广告的四个本质特征

网络广告需要依附于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载体;

网络广告的核心思想在于引起用户关注和点击;

网络广告具有强制性和用户主导性的双重属性;

网络广告应体现出用户、广告客户和网络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网络广告的网络营销价值:1品牌推广2网站推广3销售促进

4在线调研5顾客关系6信息发布

选择网络广告资源的要素

网站访问量及可信度网站的目标定位网络广告的价格因素网络广告的效果监测网络广告管理系统网络广告媒体的综合服务水平

网络广告计划的步骤

确立网络广告目标确定网络广告预算广告诉求信息决策网络广告媒体资源选择网络效果检测和评价

网络广告效果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法;加权计算法;点击率与转化率

网络广告效果的影响因素

互联网用户行为因素对网络广告的影响;

网络广告规格形式对效果的影响;

网络广告设计与投放对效果的影响。

增进网络广告效果的措施

重视网络广告策略调研

设计针对性的网络广告

优化网络广告资源组合

对网络广告效果进行跟踪控制

全员网络营销(TIM)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强调了网络营销的系统性强化了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TIM更为重视人的因素 TIM对网络营销的专业性要求更高

网络营销效果评价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WEB2.0技术简介:

BLOG—博客/网志;RSS—基于XML的网站内容共享技术

WIKI—百科全书,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网摘—网页书签;SNS——社会网络;P2P——对等联网 IM ——即时通讯

WEB2.0的主要特点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社会化网络营销(SNS)基本内容和流程

取得SNS营销的基础条件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中心持续积累用户资源 SNS营销的内容策略及实施信息发布与传播 SNS营销效果控制与管理

网站推广的四个阶段:网站策划与建设阶段;

网站发布初期;网站增长期;网站稳定期。

网站推广计划的主要内容

确定网站推广的阶段目标

在网站发布运营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网站推广方法

网站推广策略的控制和效果评价

网络品牌的特点

网络品牌是网络营销效果的综合表现

网络品牌的价值只有通过网络用户才能表现出来

网络品牌体现了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网络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建立和推广网络品牌的十种主要途径

企业官方网络信息源中的网络品牌;

企业电子邮件中的网络品牌和传播;

利用社会化网络开展企业网络品牌传播;

搜索引擎营销中的网络品牌传播;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品牌传播;

网络广告中的网络品牌推广;

知识营销的网络品牌传播;

网络公关与网络新闻传播;

用户自发传播的网络口碑效应;

价值型免费网络服务的网络品牌传播。

在线顾客服务常用的手段:

FAQ;电子邮件;在线表单;即时信息;在线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

对网站推广效果的评价指标

网站的搜索引擎可见度

获得其他网站的链接的数量和质量

网站访问量和注册用户数量

网站访问量指标

独立访问者数量(unique visitors)

页面浏览数(page views)

每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Page Views per user)

某些具体文件/页面的统计指标

独立访问者数量描述了网站访问者的总体状况,指在一定统计周期内访问网站的数量(例如每天、每月),每一个固定的访问者只代表一个唯一的用户。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上

基础知识单元(上) 基础知识单元复习两节课,这是第一节。蓝色、下划线字为考纲上原文。 《考试说明》及详细知识点 (1)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2.信息在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的形式表达。国内外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2)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3.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按时间顺序为:(1)电子管;(2)晶体管;(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所用)。 5.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C,、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6.电子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超强记忆力、逻辑判断力;(4)实现自动控制;(5)可靠性高。 7.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分类:(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要求能分类;比如:计算卫星轨迹、天气预报属于科学计算;学生成绩管理、预订机票属于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属于辅助系统;导弹、卫星发射属于过程控制;电脑下棋属于人工智能); (4)理解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硬件的关系,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并了解其作用。 8.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软件。硬件按功能分为5大类: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如windows)和应用软件(如:word)。 9.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电脑的元件,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扫描仪、摄像头。输出设备:将信息从电脑输出的元件,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10.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为B,为8个二进制位。存储一个英文字符使用一个字节空间;存储一个汉字使用2个字节。 11.存储单位换算:1Byte=8bit(比特,二进制位);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 12.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最核心的部件,集成了运算、控制两大功能。我们经常说:pentiumⅣ2.0Ghz;其中pentiumⅣ(奔四)是CPU的型号;2.0Ghz 是主频。 13.存储器包括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内存主要指内存条,存储速度快,但内容在断电后会丢失。外存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存储速度慢,但可以长期保存数据。(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14.计算机病毒:人为编写的起破坏作用的程序。特征: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

高三复习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一、计算机系统及其组成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主板motherboard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基板,是CPU 、内存、显卡及各种扩展卡的载体 主板是否稳定关系着整个脑是否稳定,主板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整机的速度 是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工具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发展:286、386、486、奔腾、 PⅡ、PⅢ、PⅣ等 品牌AMD intel等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 RAM+ROM )和外存储器(软盘1.44MB、光盘650MB、U盘、硬盘等 ◆内存:电脑的核心部件,重要性仅次于CPU,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数据传输的快慢。通常内存容量为1G、2G、4G是勾通CPU与硬盘之间的桥梁 RAM:随机存储器。可读出写入数据断电信息丢失 ROM:只读存储器。又叫固化存储器,断电信息不丢失 ◆硬盘 程序、各种数据和结果的存放处,里面存储的信息不会由于断电而丢失 存储容量大,硬盘为40、60、80 、160、300GB 等 2、其中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 和输出设备由五部分组成。 3、软件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数据及有关资料。包括系统软件(如Dos、Windows 、 Unix等)和应用软件(如Word、Excel、Wps等)。 二、信息技术及其基础 1、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3、二进制:有0和1两个代码,逢2进一,各位有不同权值。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和处理数据,因其易于电子原件的实现。存储基本单位字节 bit 二进制位简写为 b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知识与练习(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 信息是包含人类感官能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它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七下P2) 信息:载体所包含的意义,抽象概念,无实体。载体:承载信息的媒介物,如声音、文字、影像等,实体、可感知。区别:电视是载体,电视的内容是信息。 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等的技术,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七下P7)。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七下P7): 1、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摆脱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信息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先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 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信息技术的特点: 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人性化、大众化、个性化和集成化(七下P8) 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发展趋势: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 信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 重点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 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 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 层次、多侧面的复 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 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

中学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 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 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是东西不表示内容)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 傅宁121090036 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是什么?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2.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信息、物质、能量。 3.信息的性质:普遍性、动态性、时效性、多样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快速增长性。 *4.什么是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相关的行为和活动。 5.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ICT)指的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①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 ②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 ③扩展大脑功能的计算(处理)与存储技术; ④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6.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特征:①以数字技术(计算机)为基础;②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③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 核心技术:计算机、集成电路、通信、广播、互联网、自动控制、机器人等。 7.什么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也称为“电子信息产业”) 是指信息设备生产制造,以及利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储存、传递、处理、制作与服务的所有行业与部门的总和。 8.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指由信息技术驱动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社会个人和群体有效利用知识和新思想,从而能建成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实现其抱负的信息社会。 1.2 数字技术基础 1.什么是比特?比特(b)是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只有两种状态(取值)。 计算机(包括其它数字设备)中所有信息都使用比特(二进位)表示,只有使用比特表示的信息计算机才能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2.计算机中表示与存储(比特)二进位的方法:电路的高电平状态或低电平状态(CPU) 电容的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RAM) 两种不同的磁化状态(磁盘) 光盘面上的凹凸状态(光盘) 3.用比特表示信息的优点: ①比特只有0和1两个符号,具有2个状态的器件和装置就能表示和存储比特,而制 造两个稳定状态的电路又很容易 ②比特的运算规则很简单,使用门电路就能高速度地实现二进制数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③比特不仅能表示“数”,而且能表示文字、符号、图像、声音,可以毫不费力地相互 组合,开发“多媒体”应用 ④信息使用比特表示以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压缩”,从而大大降低信息传 输和存储的成本。 ⑤使用比特表示信息后,只要再附加一些额外的比特,就能发现甚至纠正信息传输和 存储过程中的错误,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 第一章绪言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 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 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 五次革命及其意义: 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语言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是信息表达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表达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文字的发明:用文字记载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原来时空方面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和地域传递、交流信息。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交流迈进了一个新纪元,是信息存储和传播手段的又一次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一次革命,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 第二章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一、信息需求的确定 1、信息需求的含义: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即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如文本、图、声音、视频等。 2、常见信息类型的作用和效果:文本提供“事实材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客观依据;文本中的观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中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二、载体:即媒体, 多种形式的媒体称为多媒体。(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形式的媒体) 信息、物质、能量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人类社会经历了六次信息革命: 1、语言的形成, 2、文字的创造, 3、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的发明, 5、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6、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网络的普及。其中目前正在经历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种。 注意: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上述中声音、文字、语言、图像、动画、气味是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是人类社会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信息载体的关系:声波、纸张、电磁波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它们负载的内容(如语言、文字、图像等)才是信息。 信息的基本特征:(1)依附性;(2)共享性;(3)时效性;(4)相对性;(5)可伪性; 三、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与输入、存储、加工(如计算、统计等)、传输、输出、维护和使用等。 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五. 信息技术的特点 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六、信息技术的功能 ⑴人工辅助功能;⑵开发功能;⑶协同功能;⑷增效功能;⑸先导功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管理;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七、多媒体技术:强调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的技术,交互性是重要的特点之一。现在的计算机、Vcd等机器能同时处理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都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八、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收集→处理与存储→输出 九、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由通信技术、电脑技术、声像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构成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如同一种电子的高速公路,故称“信息高速公路”。) 八、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选考学考重要知识点整理

信息技术必背重要知识点 信息基础重要考点 1、 信息与载体区分:文字、图像、声音都为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例如:文字里面 所表达得意思才是信息,而文字本身并不是信息。) 2、 收藏夹用于收藏网址(保存网址),但不能保存网页内容。 3、 理解Word 中查找替换(文章中某个词语替换成另一个)、自动更正(输入时,更正打 字错误)、批注(对词句的注释)、修订(插入和删除两种修订形式)等功能。 4、 Excel 表处理:①公式必须“=”开头,乘号要用“*”代替。②知道绝对引用“$”。 5、 Excel 常用函数:求和(Sum ),求平均值(Average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例如: =sum(A1:A5),不连续区域逗号分隔,=sum(A1:A5,C1:C5)。 6、 排序注意区分有标题和无标题排序,排序数据区域必须连续,一般选择所有列。掌握 图表数据区域判断,通过X 轴、图例及图形三者确定数据区域。 7、 OCR (光学字符识别)软件的功能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详见相关专题。 8、 ACCESS 数据库文件格式为:accdb 。一张数据表中各个记录(每行)的字段个数是相 等的,在同一字段(同列)内的数据属性(类型)是相同的。 9、 ①数据表自动编号字段的数据为不一定是连续的,因为删除记录后该字段编号就不连 续了!用过的编号不会再出现,即使已经删除。②数字类型字段只能输入数字。文本类型字段可以输入数字,也可以输入中英文字符。 10、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服务器中。 11、 电子邮局接受协议(POP3),将电子信箱(邮件服务器)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 12、 网页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进行相互链接访问。一个超链接只能指向一个目标, 一张网页可以有多个超链接,超链接的可以链接到一张网页、一张图片等。 13、 网页文件是由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进行描述的。软件FrontPage 、Dreamweaver ,记 事本也可以对网页代码进行编辑。 14、 网页文件本质是文本文件,网页文件里面只存储图片视频的链接地址,并不存储图片 视频。在网页服务器上,网页文件和图片视频素材分别独立存储。 算法程序部分重要考点 1、 一个算法可以没有输入,但必须要有输出。 2、 Chr ()、Str ()、Mid ()三个函数的计算结果为字符串型,结果 要加双引号。 3、 Int ()和Fix ()函数区别:正数两者一样,负数有区别。 Int(-2.1)=-3,Fix(-2.1)=-2 4、 事件名和事件处理过程名区分:常见事件有Click 、DblClick 、Load 、Change 。事件处 理过程名格式为:对象名_事件名,例如Command1_Click 5、 区分赋值语句和相等判断关系语句。IF 和Do While 后面的等号表示判断,而不是赋 值,例如: IF a = 3 Then …… 4、VB 语句详见相关专题。 多媒体概念重要考点 1、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交互性、集成性、实时性。①多媒体作品上有按钮、超链接等体 现交互性。②多媒体作品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至少两种)体现集成性③实时性主要体现在“快”,能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 2、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1)需求分析包括应 用需求分析和创作需求分析。应用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等;创作需求分析包括主题思想、结构类型、作品内容、设施要求、发布方式等。(2)规划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 3、 脚本编写的一般过程是:先制定脚本大纲,然后编写文字脚本,再编写制作脚本,最

血液基础知识点及图解

血浆:血浆是离开血管的全血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沉淀,所获得的不含细胞成分的液体,其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若向血浆中加入Ca2+ ,血浆会发生再凝固,因此血浆中不含游离的Ca2+。血清:血清是离体的血液凝固之后,经血凝块聚缩释出的液体,其中已无纤维蛋白原,但含有游离的Ca2+,若向其中加入Ca2+,血清也不会再凝固。 血清中少了很多的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的凝血产物。

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的种类: 光镜下,根据细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为: →有粒白细胞,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白细胞,分为: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红细胞: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白细胞: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 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 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细胞内无核,但有小管系、线粒体、微丝和微管 等细胞器,以及血小板颗粒和糖原颗粒等。 →血小板或称血栓细胞,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 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 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 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 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常发生在外伤出血或血管内膜受损时,是机体的一种自身保护机制。血液凝固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目前认为凝血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基本的生化反应:→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 →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形如细丝,纵横交错,网罗大量血细胞而形成胶冻状的血块。血凝后1~2小时,血块紧缩变硬,同时有液体分离出来,这便是血清。 血压 →广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 →通常所指的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平时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是指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3.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4.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5.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信息的六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3.信息具有真伪性。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5.信息具有时效性。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0 )2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概念的几种说法 (1)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2)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信息。(学会区分信息(内容)和载体(物体)) (4)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传播过程: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信息传递)(信宿) 3、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符号、视频、动画等 4、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实例分析信息的特征) 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 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 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 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5、什么是信息技术(英文缩写:IT) 信息技术包括四个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6、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先后顺序 ①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②文字的创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⑤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7、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题(新I)参考答案 1.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施用等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以下属于信息加工内容的行为和活动的是______。 A.信息的检索 B.信息的测量 C.信息的控制 D.信息的识别 2. 将计算机用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翻译,这属于计算机在____方面的应用. A. 人工智能 B. 管理和决策 C. 自动控制 D. 办公自动化 3. 当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其主要电子元器件是由____构成. A.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4. 在表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时,1MB的准确含义是____. A. 1024字节 B. 10242字节 C. 10243字节 D. 10244字节 5. 根据ISO的定义,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____. A. 信息包含数据 B. 信息仅指加工后的数值数据 C.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数据 D.数据是指对人们有用的信息 6. 在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象 B. 数据可以是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C.数据就是数值 D.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7.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是: 数据是对____、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A. 物质 B. 信息 C.事实 D. 意识 8. 根据ISO对数据所下的定义,可认为____。 A. 数值、图片、声音、活动图像都是数据 B. 仅数值和文字是数据 C. 仅声音和图像是数据 D. 仅数值、图片和文字是数据 9. 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的主要理由是____. A. 信息处理方便 B. 运算速度快 C. 降低能耗 D.物理器件性能所致 10.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对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总线通常由三部分 组成,它们是____. 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信总线 11.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按____进行编址. A.二进制位 B. 字节 C. 字长 D. CPU型号 12.微机的硬件系统是由____组成的. A. 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B.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C.主机和外设 D. 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13.微型计算机中的内存储器的功能是____. A.存储数据 B. 输入数据 C. 进行运算和控制 D. 输出数据 14.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主要由____组成. A. 运算器和主存 B. 控制器和主存 C.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冯?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内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内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内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内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归纳总结 书生工作室 2012年7月12日 主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及其特征 【知识链接】 1、信息定义: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就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就就是信息,不就是物质,也不就是能量(信息、物质、能量就是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 我国学者钟义信: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就是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与方式 *信息就是利用各种载体(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通过各种渠道所传播的内容(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 2、信息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不就是信息,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共享性: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价值性:信息不能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其价值因人而异,同物质与能量的价值有要质的区别。 时效性:客观事物总就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事物存在方式与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同步练习】 (2008年省考题)1.萧伯纳说:“您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个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的(c) A普通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2008年省考题)2、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 ...的就是( B) A、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B、信息对于所有人具有同等价值 C.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就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2009年省考题)3.我国古代人利用“燃烧的烽火”传递“入侵的敌情”,这个案例说明信息具有( B) A.普遍性 B依附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2010年省考题)4.“家书抵万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B) A.普遍性 B.价值性 C.共享性 D.客观性 (2011年省考题)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错误 ..的就是(D) A.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 D.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信息具有相同的价值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知识链接】 1、信息技术就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与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其作用就是代替、扩展与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以电子技术,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 .. ....为支柱,以信息 .....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 .....为核心,以通信技术 技术应用 ....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3、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产生(信息在人脑中存储与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就是猿到人的标志)

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信息技术考试知识点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in tn 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是装取、公理、传输,制和利用信息等相关的技术的总称。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网洛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 2、什么是射航技术 射须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 l den if cation,缩写RFID) ,是20世纪90年代开好兴起的一种手接触式的白动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3、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 my uting) 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 的发展.“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技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则被称为“云'.4、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题识别、红外感威器、全球定位系统、滋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在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迪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5、什么是信息系统?其核心是什么? 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 ,是一

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仔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传统的MIS条统的核心是CS(Clint/Server一客户端/服务器) 架构,而基于Inte met的MIS系流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一浏览器/服务器) 架构。 6、什么是搜紫引擎?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特点分别是什么? 搜索引擎(searchengine) 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月其工作原理来分主要有全文搜索引学、目录书索引擎两种基本类型, (1)全文搜索引攀 全文检索通过计算机索引程序扫描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并对每一个词建立索引,指明该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当用户查询时,检索程序就根据事先建立的索引进行查找,并将查找的结果反馈给用户的检常方式。这种引擎的特点是“搜全半*比较高,如Google、百度等,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阳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甚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 (2)目录控索引擎 日录搜索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之后,人工形成信息擠要,并将信息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信息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润览服务和直接榆常服务,这种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