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氯处理技术

二氧化氯处理技术

二氧化氯处理技术
二氧化氯处理技术

二氧化氯处理技术【集锦

主要内容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杀菌消毒机理

紫外线消毒、臭氧、二氧化氯技术比较

二氧化氯消毒剂生产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进展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不同方法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在饮用水处理中的比较

二氧化氯在游泳池消毒中的应用

污水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课题

工业循环冷却水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杀菌灭藻实施方案

絮凝-二氧化氯-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

二氧化氯处理含酚废水工艺

二氧化氯的性质及杀菌消毒机理

一、二氧化氯的性质

二氧化氯是由汉费莱‐戴维先生于1811年发现到的。1843年时米隆用盐酸将氯酸钾酸化获得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并将这一气体吸收在碱性溶液里获得了亚氯酸盐(以及氯酸盐),而米隆没有将这种气体作为二氧化氯识别。1811年Garzaralli-Thumlackh鉴别出这种气体是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物。

二氧化氯为黄红色气体,带有一种辛辣气味,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时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中则无危险性。比重为3.09克/升(11℃),熔点-59.5℃,沸点9.9℃(压力为731mmHg时的沸点)。在20℃和30mmHg压力下,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9克/升。在水中能被光分解,与氨不起反应。对人体有刺激,当大气中二氧化氯含量为14mg/L 时,就可使人觉察;45mg/L时,明显地刺激呼吸道。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温度升高、曝光或与有机质相接触,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须避光保存,一般情况下,现场制备,现场使用。

二、二氧化氯的作用

1、二氧化氯杀灭病菌和病毒的作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它对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芽孢、配水管网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及真菌等均有很高的杀灭作用。

二氧化氯能在pH值很宽的范围内杀灭大肠杆菌,其杀灭效果与温度T有关,是温度(1/T)的函数,这一优点弥补了因温度升高而使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降低的缺点。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扩散速度较氯快,所以在低浓度时较氯更为有效。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

比氯强,对水中的放线菌、野生菌种、孢子体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2、二氧化氯的氧化作用

2.1 二氧化氯对锰的氧化

二氧化氯能够把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使之形成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MnO2),即:2ClO2+5Mn2++6H2O=5MnO2+12H++2Cl-

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锰的去除率为69%~81%,而氯对锰的去除率仅为25%,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5.0mg/L

2.2 二氧化氯对铁的氧化

二氧化氯同样也能够把二价的铁氧化成三价的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即:ClO2+5Fe(HCO3)2+13H2O=5Fe(OH)3+10CO32-+Cl-+21H+

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铁的去除率为78%~95%,而氯对铁的去除率仅为50%左右,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2.0mg/L。

2.3 二氧化氯对硫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在pH值5~9的区间内,很快将硫化物(S2-)氧化成硫酸盐(SO42-),即:

8ClO2+5S2-+4H2O=5SO42-+8Cl-+8H+

当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3.0mg/L时,硫的去除率为81%。

2.4 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即:

2ClO2+2CN-=2CO2+N2+2Cl-

当氰化物的浓度为3.0mg/L,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5.0mg/L,其氰化物的去除率一般都大于85%。

2.5 二氧化氯对苯酚的氧化

二氧化氯对苯酚的氧化去除效果随着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它对苯酚的去除率明显优于液氯)。当源水中苯酚浓度为2.0mg/L加5mg/L 二氧化氯时,苯酚的去除率一般

大于85%。传统的氯消毒随着液氯投加量的增加,氯代酚的量随之增加,而投加二氧化氯时,则基本上不形成氯代酚。

2.6 二氧化氯对有机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对有机物的的氧化降解,与氯所不同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会生成有机氯代物。二氧化氯可以控制三卤甲烷(THM)的形成,减少总有机卤的生成。众所周知,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通常有以下3类:一类是天然大分子有机物,如腐殖酸、灰黄霉酸等;另一类是小分子有机物,如酸类化合物、苯胺、苯醌、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第三类是藻类及代谢产物。

我们知道,黄腐酸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物质,腐殖质里黄腐酸(FA)的含量高达90%。通过研究和试验表明,二氧化氯与黄腐酸几乎不生成氯仿,而液氯与黄腐酸反应,则会生成大量氯仿。而且,氯仿的生成量随着液氯的投加量和水中腐殖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3、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机理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含氯消毒剂中唯一的高效消毒剂(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其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为: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徽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臭氧、二氧化氯技术比较

目前采用的消毒技术主要有:液氯、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由于液氯消毒带来的二次污染、以及余氯对人体的刺激使得没有类似问题的其它消毒方法得到应用。其中,臭氧、紫外线和二氧化氯是新兴的最为重要的消毒方法。各种消毒杀菌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的比较如表所示。

项目液氯二氧化氯紫外线臭氧

需要处理时间10~30 分钟比液氯稍快最小5~10 分钟

对细菌的有效性有有有有

对病毒的有效性有一些有一些有一些有

设备投资最低比液氯高,比其它方法低许多比臭氧高液氯的5 倍

运行费用最低比液氯高,比其他方法稍低与臭氧类似比液氯高

优点1、价廉

2、技术成熟

3、有保护性余氯

4、有持续杀菌的能力1、价廉

2、可现场制造,技术成熟

3、有持续杀菌能力杀菌效应快1、除色臭味快

2、广谱杀菌消毒,消毒效率是氯消毒的15 倍

3、无二次污染

缺点1、对病毒无效

2、其氧化性对人体有害

3、有刺激性气味并损害人体皮肤1、对病毒无效

2、气态的二氧化氯是剧毒的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且与液氯一样会有致癌的二次污染物的产生 1 、价格贵

2 、无持续杀菌能力

3 、对水的前处理要求高

4 、穿透力弱1、价格贵

2、无持续杀菌能力

3、安全要求高

适合类型所有类型的污水处理或给水处理 1 、所有类型的污水处理

2 、所有类型的给水处理

简单空气杀菌、医院、饮料生产用水、污水处理排放1、适合所有场合水处理的杀菌和消毒

2、空气消毒

3、器械表面消毒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消毒杀菌的有效性方面,臭氧与紫外线差不多,但臭氧的应用范围要比紫外线广泛。在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液氯。但根据对各种消毒方法的总体评价,臭氧是一种非常好杀菌消毒的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剂生产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氧化氯(以下用ClO2)能有效地除去环境中的多种无机、有机、有毒物质;杀灭各种病菌,病毒。已广泛地应用于中水处理、污水治理与饮用水消毒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环保领域。被誉为“环境净化剂”。在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ClO2对于治理环境,改善生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状况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ClO2产品中,很多产品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制定ClO2产品标准,规范ClO2市场,推广优良ClO2产品,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氧化氯产品可分为两大类型

1、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ClO2发生器

目前我国的ClO2发生器从无到有,已有众多生产厂家,但多属于中、小型发生器,其技术水平一般,某些厂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研发能力不强,照搬国外的某些落后产品,致使ClO2发生器工艺落后,存在着ClO2的收率低、纯度不高和控制不稳定等缺点,有的发生器副产物得不到分离,因而带来二次污染的弊病,如有的ClO2发生器在生产ClO2的同时产生大量的氯气,氯气在进行水处理时会产生有机氯化物,这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此外对于某些大型ClO2发生器,尚需依赖进口,不能满足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些ClO2发生器新产品,其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成都立山众联环境污染治理有限公司推出的LSX系列ClO2发生器,包括十项专利,技术先进,无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安全运转,其多种型号可供选择,已基本上能满足处理上、中、下水的需要。

2、二氧化氯释放剂

由于ClO2非常活拨,极不稳定,不易存放,一般都是现用现制。连续大量的使用时,可用ClO2发生器,产生ClO2后直接通入使用系统,而对于用量相对较小,使用对象又分散的体系,使用ClO2释放剂则比较方便。只要将ClO2释放药剂按一定比例溶于水中,就可以获得一定浓度的ClO2水溶液。ClO2释放剂的种类繁多,其大部分都是复方药剂。产品可按商品包装的特点来区分:有液体、固体,有三元包装、二元包装、一元包装的产品。ClO2释放剂的品种繁多产品极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混乱。更由于某些不负责任的商业诱导和伪科学的虚假宣传,已经很大程度损坏了ClO2的优良形象。目前市场上销售的ClO2释放剂绝大多数是应用所谓的“稳定性ClO2溶液”或工业亚氯酸钠经过酸化过程,在偏酸性的溶液中实现的。其实质是溶液中的亚氯酸钠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了ClO2。

当使用盐酸作活化剂时,按下式进行反应:

5NaClO2+4HCl= 4ClO2+5NaCl+2H2O

该反应的特点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且反应的速率很慢,只有当酸化剂的用量大于反应计量的3-5倍时,反应平衡才会向右移动。当5mol的NaClO2全部歧化时,也只能生成4mol的ClO2,即ClO2-的利用率接近极限值为(4×67.5)/(5×57.5)×1 00%=80%或者说反应物料NaClO2的利用率的极限值为(4×67.5)/(5×90.5)×100%=59.6 6%但在实际应用时,活化反应混合液的酸度不可能很高(PH很低)一般pH=3-4为宜。这时ClO2-的利用率不到30%,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NaClO2,更严重的还有大部分的没有转化的ClO2-残留在ClO2 产品的溶液中,而这种有害的ClO2-是很难自然消除的。因而可以说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ClO2消毒剂的品质是很差的。目前市场上的ClO2消毒剂产品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我们对市场上现有的某些产品进行了化验分析,同我们研制的产品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

项目

生产厂

包装

ClO2

ClO2-

Cl2

PH

转化率

河北某厂

固体一元

26

549

110

1.8

5%

天津某厂

固体一元

662

22

1.6

35%

北京某厂固体一元51

169

27

6

23%

天津某厂液—固二元170

1054

9

4.5

14%

某厂液—固二元42

1544

25

4

6%

上海某厂液—固二元910

177

53

6

84%

本产品

液体二元991

77

11

>95%

以上是各厂的产品溶于一定量水中的分析结果,如果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产品的数量增加一倍、二倍,则ClO2的浓度显然也会增加一倍、二倍,但是其副产品ClO2-的浓度,Cl2 的浓度同样也会增加一倍、二倍,而NaClO2的转化率和ClO2的收率是不会改变的。它只决定于反应的特性。从上述的理论分析,与上表中的各厂产品质量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可见某些厂家的产品中只有很少的NaClO2原料(ClO2-)转化成的ClO2,而绝大部分原料没有被充分利用,这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过多的ClO2-存在于产品中也大大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从ClO2产品按包装形式来分类则可分为:固体一元、固体二元、液体—固体二元、液体二元和液体—固体—固体三元包装。多元包装即把各种反应物料分类包装,防止以各种物料彼此接触而发生反应,释放出ClO2。从而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确保商品在运输流通过程的安全性。这是由ClO2这类产品的科技特点所决定的。所谓“一元包装”只不过是采用了水溶性高分子成膜材料包覆技术处理了粉状的反应物料使之各种反应物料彼此分离后,再均匀混合包装在一起。或者在干燥的状况下参入了大量的防潮稳定剂。这些反应物在绝对无水或彼此不接触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其稳定。只要将其倒入水中,即可反应生成ClO2。这种一元包装产品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但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用户要额外支出更多的费用。也会给产品中增加了不必要的副产物,这种产品要求严密的防潮包装和抗氧化包装材料,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产品的泄漏和变质,行业内的人士都知道,这些产品贮存时间稍久,其包装材料会发生变脆,有发生开裂的隐患。总之,笔者认为,ClO2含量高,ClO2-副产物少的液—固二元产品或液—液二元产品都是优良的产品,而其安全稳定,价格低廉足以弥补使用中诸多不便的弊病。

“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二氧化氯吗?由于ClO2不稳定,不易于保存使用,只能现用现配制,近几年来国内外将ClO2气体采用过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吸收,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产物“定性二氧化氯”。在使用时,只要加入酸化剂酸化后,即可放出ClO2,形成一定浓度的ClO2水溶液,从而便利了贮存、运输和使用,但所谓的“稳定性ClO2 ”只能说是一种产生ClO2的原料或“前趋体”,绝不是ClO2。它在溶液中的形态是ClO2-。只有酸化后才能放出ClO2,很多人误认为“稳定性ClO2 ”就是稳定的ClO2,正是由于这个糊涂的概念将C lO2标准搅的一塌糊涂,尤其是用“有效ClO2 ”作为衡量ClO2产品的标准,更是蒙蔽了用户,误认为“有效ClO2 ”就是有实效的ClO2。其实有效ClO2只不过说明有多少ClO2被吸收在某种溶液当中了,至于这些ClO2能否完全释放出来,能否起到氧化消毒作用,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只有活化好的,将ClO2-转化成ClO2,才能真正起到ClO2氧化消毒的作用。而目前市场的绝大多数ClO2释放剂产品,是做不到这点的,只能将少部分的ClO2-转化成ClO2,使其消毒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将“稳定性ClO2 ”当成ClO2,也不能将NaClO2 溶液当成稳定性ClO2,更不能将“有效ClO2”当成“有实效的ClO2”。

其他问题:

1、ClO2的含量问题:上已述及用“用有效ClO2含量”来标定ClO2产品肯定是不合

理的,在“标准”中应该用ClO2的实际含量来标定产品。相应的分析检验方法也应该有新规定,此处不再论述。

2、现市售的各个ClO2产品中ClO2的使用浓度相差极大,有从几十mg/L到上千mg/L,既然都是ClO2产品,使用浓度相差如此巨大,这也是因为各种ClO2产品的实际含量的巨大差别所造成的,只要产品中ClO2的浓度标准了,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了。

3、各种ClO2产品中所含有的杂质大不一样,应该有个统一的规定,才能防止伪劣产品的泛滥。

4、ClO2本身是不稳定的,其水溶液在避光、低温下也只能保持几天,而所谓的“稳定性ClO2”只不过是配制ClO2水溶液的原料,因此用其“原料”的稳定性作为ClO2产品的稳定性显然是不适宜的。不同的ClO2产品,有不同的稳定性,应该由ClO2生产厂如实制定其不同的标准,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其所需。ClO2厂方更应该在产品说明书上提供产品(包括原料)的“稳定曲线”(贮存寿命曲线)。这样才能科学的反应产品的本质。

5、市售ClO2产品中,有一类缓释型ClO2产品,应在产品说明中标明,ClO2随时间的释放曲线。

水处理需要什么样的ClO2产品

根据水处理工程的特点,需要高效安全、价格便宜的ClO2产品,现分述如下:

▲反应物NaClO3(在ClO2发生器中)NaClO2(在ClO2释放剂中)的转化率要高,Cl O2的收率要高,只有这样ClO2的含量才会大,才可能高效的应用在水处理工程中(二氧化氯产品的含金量要高)。

▲ClO2产品要纯,ClO2-、Cl2 等杂质要少才不会引起二次污染,特别是在饮用水中ClO2-Cl2和那些包覆剂、稳定剂等成分不能超标。

▲价格要便宜。水处理工程对象都是大体系,大工程,对ClO2 的用量大,成本不能过高,目前市售Cl 2售ClO2释放药剂,按实含ClO2来计,其价格从4分/克到1元/克,相差近百倍,更有某些特殊用途的Cl 的ClO2产品其价格达数百倍以上,对于使用量大,成本问题也是考虑的重要

▲同样因为用量大,安全稳定就更为突出。只有这种标准衡量评价各种ClO2释放剂,才能真实反应ClO2产品的质量,才能杜绝为数众多的以次充好的伪劣产品,才能保护先进优质的产品,才能促进科学进步,使ClO2技术早日应用在环保产业中广泛应用。

二氧化氯科技进步推动水处理产业发展

针对目前ClO2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环保行业对ClO2的要求,南开大学、天津市绿源环境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天津昊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成了研制组,跟踪最新国际发

展趋势,反复比较了多种工艺方案采用了先进的ClO2催化、活化技术,研制出了高质量的ClO2,使原来的NaClO2转化率从30%上升到90-95%,产品中ClO2-下降到0.04%以下,并且安全可靠,价格便宜把目前国内ClO2释放剂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更适合在环保产业中推广应用,该产品的技术指标如下:

ClO2:991mg/L、ClO2-:17mg/L、Cl2:11mg/L 转化率> 95 %。

由于该产品不同于“稳定性ClO2溶液”也不同于“NaClO2溶液”,因此不能沿用“稳定性ClO2的行的行业标准”更不能使用所谓的“有效ClO2”含量来评价。而应以活化后ClO2的实际含量来评价。

在研发ClO2新产品过程,我们对ClO2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提高。结合在污水治理,中水回用、饮用水消毒净化、景观水治理等多项技术和环保治理的研究、设计的工作中逐步积累了经验,现在我们已具备了应用推广ClO2发生器及ClO2释放剂的条件和设计、承接、安装各种大、中、小型水治理工程的能力。我们将以先进的ClO2发生器和ClO2释放剂为依托与各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同仁横向联合,广泛合作,共同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二氧化氯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和强氧化剂,被崇为第4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TO)和世粮农组织(FAO)推荐的A1级广谱、安全和高效消剂。二氧化氯以其独特的氧化性能在纸浆漂、水处理和杀菌消毒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增长。作纸浆的漂白剂,其应用越来越普遍,至今还未发现种在成本、纸浆白度与强度方面超过稳定性二氧氯的替代品。二氧化氯是强氧化剂,是取代氯气最佳水处理剂;也是理想的化学消毒杀菌剂。许国家已先后颁布法令,推荐或强制在食品添加剂、疗卫生、水产养殖、饮用水处理或其他水处理领域诸多行业中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在带压情况下极易爆炸,压缩或储存二氧化氯的诸多尝试,无论是单独或同

其他气体结合,在商业上均未成功,因而通常在使用地点现场制造。二氧化氯发生技术分为化学法和电解法,电解法由于其经济性的原因发展缓慢,而化学法已趋成熟,根据主要原料的不

同又可分为亚氯酸盐法和氯酸盐法。笔者主要介绍亚氯酸盐法和氯酸盐法发生二氧化氯的技术进展。

1亚氯酸盐法

该法以亚氯酸钠为主要原料,尽管价格昂贵,但在酸性等温和条件下极易释放出二氧

化氯,因而广泛用于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中。目前,以亚氯酸钠为原料发生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有酸化法、氯气氧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二氧化碳法等,不同的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见表1。

采用亚氯酸盐法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产品纯度高,反应速度易于控制。酸化法是实验室合成二氧化氯的常用方法,工艺简单,但反应缓慢,如德国ProMinent○RBello Zon和法国德

格雷蒙公司的二氧化氯发生器。Olin自来水公司采用氯水溶液-亚氯酸盐技术,法国CIFEC 和美国里约林达(Rio Linda)公司采用气体氯-亚氯酸盐技术。而二氧化碳法需要催化剂,其中NaClO2的转化率大于85%,产品超纯。加拿大斯特林纸浆化学品(Sterling Pulp Chemical s)公司开发的ECFTM技术,比普通二氧化氯发生器发生的二氧化氯纯度高,达98.4%,并且仅用NaClO2为原料,易于调节和控制。

2氯酸盐法

氯酸盐法以氯酸钠为主要原料,还包含其他氯酸盐或氯酸。氯酸钠价格相比亚氯酸钠便宜许多。在酸性条件下与不同的还原剂生产得到二氧化氯,常用的还原剂有二氧化硫、氯离子、甲醇和过氧化氢等,其中氯离子被认为是直接还原剂,其他则为间接还原剂。加拿大斯特林纸浆化学品公司和瑞典Eka化学品公司是目前生产二氧化氯产品的主要公司。斯特林公司与Rapson教授共同开发了ECRO二氧化氯R2~R12系列法和ECRO Mathieson法,其高效率和安全经济的生产程序在国际享有盛名。Eka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以单容器法(singl e vessel process,SVP法)为基础并结合R系列的二氧化氯组合性工艺,如SVP-LITE法、S VP-HP法、SVP-HPA法、SVP-SCW法、SVP-SCS法、SVP-GLS法、SVP-GAP/S法。

2.1氯离子为还原剂

使用含氯离子的盐酸和氯化钠为还原剂生产二氧化氯,反应速度较快,转化率也高,但会产生大量的氯气,每生产1 mol二氧化氯就伴随有0.5 mol的氯气产生,这是该类方法的致命缺点。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器类型见表2。

表2中,R3、R3H、R5和R7法是低酸耗过程,R2、R3法副产很多芒硝,R2、R3、R 3H、R5和R7法副产氯气。除R6外,其他的R系列都是低投资、高化学品消耗技术。R3法反应原理同R2法,但改进了设备和溶液的循环,转化率提高到97%;R3H法用部分或全部次氯酸或盐酸取代R3中氯化钠,以减少硫酸和硫酸钠的量。R4法通过复分解反应时滤饼转变为氯化钠并将酸循环到发生器。R6法(凯密迪组合工艺)、勒季组合工艺、Chemetics法和R7法都是从清洁生产角度出发的组合集成工艺,主要目的就是减少氯气的产生,并且加以利用。

2.2甲醇为还原剂

以甲醇为还原剂的发生方法,尤其是R8法,是工业化生产应用最多的二氧化氯发生技术。但它副产的甲醛、甲酸等有机物给工厂带来二次水污染问题,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相应的发生技术见表3。

Solvay法的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R8法是Solvay法与R3法的结合,它与SVP-LITE的最大区别是反应中酸度的不同。SVP-SCW是将SVP-LITE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酸性芒硝产品洗涤转变为中性芒硝、硫酸和甲醇的水溶液,并将后两者重新返回发生器使用。SV

P-GAP/S主要针对SVP-LITE法产生的酸性芒硝,经过滤、洗涤回收氯酸钠后再溶解,经具有吸收树脂填充床的酸净化单元回收硫酸,获得中性芒硝,也适用于其他二氧化氯发生系统。R9法是将R8法排出的盐经电解生产出酸和碱,从而将废物消化,其中硫酸返回发生器重新利用。R10法是将其他工艺产生的副产品酸性芒硝转变成中性芒硝,分离出酸送回发生器。SV P-SCW、SVP-LITE、SVP-GAP/S、R9和R10法的目的是采用电解或物理洗涤酸性芒硝的方法回收硫酸,得到中性芒硝的清洁生产集成过程。

2.3过氧化氢为还原剂

以过氧化氢为还原剂,氯酸钠在硫酸中还原为二氧化氯,该法产品高纯,过程高效,没有氯气产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工艺。以过氧化氢为还原剂生产二氧化氯有以下优点:产生的盐大量减少;消除有机还原剂;反应速度比甲醇法快;能够用在现有的许多装置上。此外,Edward对比了二氧化硫、甲醇和过氧化氢等还原剂,以同样的氯酸盐制备二氧化氯,发现过氧化氢法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率,氯酸钠的目标转化率达到95%以上,而其他方法一般在70%~85%。其主要代表技术有R11法、SVP-HP法、SVP-HPA法、SVP-GL S法,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SVP-HP法采用H2O2为还原剂,副产中性Na2SO4,生产能力提高30%~100%。SV P-HPA法与SVP-HP法的区别是,前者常压下反应,后者为负压。SVP-GLS法采用SVP-HP 技术,将过程产生的芒硝电解为硫酸和烧碱,硫酸循环回发生器。R12、R13和SVP-SCS法可以使用以上所述的任何还原剂。R12法电解出氯酸和氯酸钠混合液代替氯酸钠原料,减少副产芒硝,副产NaOH。R13法利用R12过程中的氯酸代替氯酸钠作原料,无芒硝生成。SV P-SCS法则选择一定量副产芒硝电解转化为NaOH和硫酸,酸循环回发生器。其他的还有使用含碳材料、硫酸铬和以甲酸、乙酸为代表的有机还原酸为还原剂的方法(见表4),在工业上并没有大规模应用。HJL法采用蔗糖为还原剂,成本低、生产的二氧化氯纯度高,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二氧化氯发生工艺。

综上所述,由于价格和反应特点的不同,亚氯酸盐法常用于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因此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产品纯度高;而氯酸盐法生产二氧化氯则普遍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中。目前国内外大多使用氯化钠、甲醇和二氧化硫作为还原剂,氯化钠法发生二氧化氯的产品中氯气含量占整个发生气体的1/3,且产生大量硫酸钠;二氧化硫法由于使用气体二氧化硫同样会使产生的二氧化氯纯度不高,并且同样会有氯气杂质产生。甲醇法虽然不会产生氯气,但由于过程氧化程度的不同,产生的甲醛、甲酸及自身挥发的甲醇都会污染产品,同时发生系统的高酸度会产生大量酸式废盐倍半硫酸钠。自氯酸盐法制备二氧化氯系统问世以来,系统中的酸性芒硝处理和减少产品中的氯气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力求降低芒硝产量的努力已取得长足进步,如在R2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3、R3H、R5和SVP法已大大降低了芒硝产量;R8、SVP-LITE、SVP-MeOH等工艺都可进一步降低芒硝和氯气,有些还可不含氯气副产物,相对提高了氯酸钠的利用率。凯密迪组合工艺和勒季组合工艺等综合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几乎无芒硝产品,解决了二氧化氯制备存在的难题。

3结语

上面报道的几种方法大多采用末端污染治理的方法,而以过氧化氢为还原剂的二氧化氯发生方法可以从源头上大大降低产品中氯气的含量,减少酸性芒硝的产量。由于以往过氧化氢价格高昂,故影响了该技术的发展。随着过氧化氢制备技术的发展,价格的不断降低,采用过氧化氢法制备二氧化氯的技术已成为该领域中最有前景的研究开发方向。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该过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中试设计已经完成,中试试验正在进行之中。并且根据该过程反应高纯高效的特点,提出了生产高纯亚氯酸盐和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开发技术,将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国产化推进到工业化和装备化的阶段。国内二氧化氯企业小而分散,目前尚未形成与国外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多是仿制国外技术,而对生产工艺没有重大改进,因此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的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目前企业和科研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二氧化氯的相关标准,如对产品纯度、发生器标准等方面的限制也不明朗,

应尽快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标准。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杀灭作用研究

1 杀灭细菌研究

早在40年代就有大量关于二氧化氯作为杀菌剂的报道,如: Ridenour(1947)研究表明,在pH为7.0的水中当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1mg/L时,在5min内能杀灭一般肠道细菌,如伤寒杆菌、付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在pH 6~10范围内,其杀菌效果不受影响。Verma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7和8时,对水中的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平均致死率,二氧化氯比氯气高37%,二氧化氯在pH为8时的杀菌效果比pH为7时的好,而氯则相反。bnqLQy(1980)的消毒试验也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二氧化氯对细菌和噬菌体的灭活率远远超过氯。施来顺等采用二氧化氯和氯的复合消毒液,在有效氯含量为45mg/L~50mg/L时,对水溶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作用1~2分钟,或以含有90.0mg/L有效氯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抱作用5分钟,杀灭率均可达99.9%以上。Ridenour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溶液pH值为6~10时,对二氧化氯的杀菌作用无明显影响。Gill等人研究,在pH为6~9范围内,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至少是pH 为6时自由氯杀菌效果的两倍。

2 杀灭细菌芽胞研究

银燕等人研究了二氧化氯溶液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含二氧化氯25.0mg/L的溶液作用2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率为99.9%。以其100mg/L溶液作用10min,杀灭率达100%。刘继敏等人对二氧化氯消毒剂(维诺消净王)的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以含5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对布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min,杀灭率达100%。以含50%上牛血清的菌悬液染于布片上,对其杀菌作用没有明显影响。未经柠檬酸活化的该剂置于54℃14d,二氧化氯含量平均下降率为4.79%。Longley KE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杀灭细菌芽胞的作用较同浓度氯者为强。

3 灭活病毒研究

二氧化氯分于和病毒的衣壳蛋白之间有特异吸附作用,致使病毒的粒子表面聚集了高浓度的消毒剂分子,从而加强了它对病毒的灭活作用。据国外报导,它对乙型肝炎病毒、淋病双球菌、艾滋病病毒等均有良好杀灭效果。1992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用二氧化氯作临床消毒效果监测表明:二氧化氯浓度为10mg/L的消毒液,作用时间2~5min,能完全破坏病毒。王丽等人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水中流感病毒(包括流感病毒I型,流感病毒II型和流感病毒III型)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投加量为40mg/L时,作用20min,对试验的流感病毒具有很好的灭活效果,且在pH值为3.0~8.0的范围内均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而液氯在试验的投加量,时间和pH值范围内均不能灭活流感病毒。Noss研究指出,对于噬菌体,在pH为7.2和水温为5℃投加二氯化氯0.6mg/L,30s后就可将其杀死99%。Kawata 等人报道,以5.0mg/L二氧化氯作用30秒钟或以7.5mg/L作用20秒钟,可分别将噬茵体灭活4个对数级以上。王福玉等]测定了二氧化氯对噬茵体的灭活作用,发现用0.15mg/L 二氧化氯作用10分钟,可将其全部杀灭,用2mg/L二氧化氯作用1分钟,杀灭率达到100%。当二氧化氯浓度为0.5mg/L,水温20℃,水中pH值在7.0左右时,对水中脊髓灰质炎Ⅲ型病毒杀灭时间为2分钟。对柯萨奇病毒,在浓度为0.5mg/L,水中PH值为7.0,温度为15℃,杀灭99%的时间为3秒钟。由此可见,二氧化氯是目前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中最理想的杀菌消毒剂。

减少数癌物的研究

使用二氧化氯的最大优点还在于它几乎不会产生致癌副产物三卤甲烷(THM),据报道美国于1977年用氯、氯胺、二氧化氯和臭氧分别对俄亥俄河水进行消毒,然后将浓缩水样注入老鼠背部皮下,并用PMA促使肿瘤形成,观察这几种饮水消毒剂的反应产物的致癌性。试验结果表明,未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的河水没有增加肿瘤发生率,而其它三种消毒剂处理的河水,都使动物的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他们认为,应用二氧化氯是有益的,无致癌副产物。Lykin等人对美国Ohio河水用二氧化氯或氯预处理,剂量为3~7mg/L,放置3天,用二氧化氯处理的余氯量为1.9mg/L,THM的量为1.4μg/L;用氯处理的余氯量为2.5 mg/L,THM量高达141μg/L。

除铁除锰的研究

二氧化氯能够有效地氧化Mn2+和Fe3+生成高价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而使之被除去,在正常饮水pH范围内,二氧化氯被还原为亚氯酸盐并快速地和或反应。碱性条件有利于此反应。黄君礼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二氧化氯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无机污染物。

除臭脱色的研究

当今,不少水源水污染日趋严重,有的含有酚类、藻类、腐败的有机物等引起水有异味,有的水有颜色,二氧化氯在除臭脱色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与活性炭、紫外线和超声波等比较,二氧化氯效果最好。黄君礼等人的研究表明二氧化氯对水中硫化氢、硫醇、二甲基硫酸盐、甲酸、草酸、乙二酸盐、酚类等都具有较好的氧化作用。

二氯化氯消毒副产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二氧化氯处理水后生成物为水、氯化物、二氧化碳和有机糖等无毒物质,不会与酚类结合生成氯酚化合物、不致畸、不致癌。由于二氧化氯及其它无机产物(亚氯酸盐)有可能在动物体内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国内外对其毒性问题非常重视,进行了大量研究。动物实验证明,只有接触高浓度二氧化氯或亚氯酸盐时,才会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低剂量接触一股不会影响健康。有人实验大白鼠长期饮用含二氧化氯为19mg/L的水,两年后并未检出对动物健康有害的作用,关于二氧化氯对人体的危害也有实验,有志愿者服用剂量5mg/L 含有二氧化氯的饮用水,接触84天未检测到任何危害作用。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的毒副作用牵涉造血功能,但只有过量的亚氯酸盐才会对溶血性敏感的人产生溶血性贫血。美国化学品剂制造协会(USCMA)二氧化氯专门小组在EPIA水办公室和环境利益集团资助下,进行了二氧化氯对小鼠毒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并未证明对小鼠的繁殖与发育有任何有意义的不利影响。Divies S等人对二氧化氯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饮用含二氧化氯的水,可能损害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血液的组成,抑制甲状腺的功能,氯酸盐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美国环保局提示,亚氯酸盐可能在婴儿和少儿中引起神经系统效应和贫血。

结论

稳定性二氧化氯是靠强氧化能力破坏微生物细胞赖以生存的酶,阻止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从而将其分解杀死。因此二氧化氯没有抗药性。稳定性二氧化氯作为饮用水系统中的杀菌剂,效果明显优于氯气和其他含氯制剂,具有杀菌广谱,投加量小,药效维持时间长、不产生抗药性、消毒费用低,其在饮用水处理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必要性、安全可靠性和实际可能性,是理想的饮有用水消毒剂。

饮用水是否卫生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目前虽然有不少人开始喝纯净水、矿泉水,但中国人绝大多数喝的仍是天然水体经常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自来水。由于天然水体受到的各种污染日趋严重,自来水仍采用液氯进行消毒,将造成水中存在不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自来水厂大部分采用液氯进行水的消毒,液氯在消毒过程中与水中存在的腐殖质及其他有机物作用会产生氯仿等有机卤代物。美国环保局曾指出,在用液氯消毒的饮用水中,有机卤代烃类化合物普遍存在,其中氯仿、溴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等有机卤代物含量最多。

科学家经过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氯仿为致癌物,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具有使肝、肾中毒的作用,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学者经调查研究发现,在有机卤代烃含量高的区域,胃癌、肝癌和膀胱癌的发病死亡率明显增高。我国台湾成功大学杨倍昌教授研究了台湾地区14个乡镇用液氯进行饮用水消毒与癌症危险性关系,并与13个未用液氯消毒的乡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1981~1991年间,用液氯消毒的乡镇其结肠癌、膀胱癌、肺癌及肾癌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加液氯的乡镇。

我国曾规定饮用水中氯仿的含量不得超过60微克/升,美国则更为严格,规定氯仿、一溴二氯甲烷和二溴一氯甲烷的总含量不得超过80微克/升。但是,采用液氯进行饮用水的消毒,氯仿含量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前不久,非典疫情暴发,有的电视台还专门报道不少水厂都在加大消毒剂的投放量,以确保’安全,但却增加了以上致癌物质产生的几率。

由于液氯消毒饮用水存在不安全隐患,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已向全世界推

荐A1级广谱、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二氧化氯。目前,欧洲各国、美国和加拿大等的大多数水厂都已使用该消毒剂。美国环保局将二氧化氯作为替代液氯的首选消毒剂,并对二氧化氯用于饮用水消毒做了具体规定。意大利不仅采用二氧化氯处理饮用水,而且还将其用于钢厂、电厂、纸浆厂和石油化工厂等用水和冷却水系统中控制生物污染的药剂。我国目前也有几十家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主要原因有四点:二氧化氯在失活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方面比液氯更有效,即杀菌效果明显好于液氯;二氧化氯在水中不形成氯仿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卤代物;二氧化氯杀菌特性几乎不受pH影响;二氧化氯可用于控制藻类、腐败植物和酚类化合物产生的嗅和味等。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已拥有用高纯二氧化氯替代液氯进行饮用水消毒的成熟技术。这其中包括生产稳定性二氧化氯及其活化技术,生产二氧化氯发生器设备的技术。并有准确分析水中二氧化氯、氯气、亚氯酸根和氯酸根的方法,为我国推广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提供了技术保障。从成本上分析,采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方式进行饮用水消毒的成本较液氯仅高出0.0035元/吨水左右,采用稳定性二氧化氯的综合成本稍高,约为0.1~0.2元/吨水。

1. 二氧化氯简介

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带有一种与氯气或臭氧类似的特征气味,分子式为ClO2,分子量为67.45。二氧化氯以自由基单体存在,氯-氧键表现出明显的双键特征,键角为117.5°,键长为1.47A。比重为3.09克/升(11 ℃),熔点-59.5 0C,沸点9.9℃(压力为731 mmHg时的沸点)。在20℃和30 mmHg压力下,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9克/升。在水中能被光分解,与氨不起反应。二氧化氯对人体有刺激,当大气中二氧化氯含量为14mg/L 时,就可使人觉察;45mg/L时,明显地刺激呼吸道;另外,当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时会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中则无危险性,因此在使用二氧化氯时要非常小心。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温度升高、曝光或与有机质相接触,也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须避光保存,一般情况下,得现场制备,现场使用。

2. 二氧化氯的产生

二氧化氯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法产生:

1) 硫酸法制造二氧化氯

2NaClO3+SO2+H2SO4=2ClO2+Na2SO4+H2SO4

2) 二氧化硫法制造二氧化氯

2NaClO3+SO2=2ClO2+Na2SO4

3) 甲醇法制造二氧化氯

2NaClO3+CH3OH+H2SO4=2ClO2+HClO+Na2SO4+2H2O

4) 硫酸-氯化钠法制造二氧化氯

2NaClO3+2NaCl+H2SO4=2ClO2+Cl2+Na2SO4+2H2O

5) 盐酸法制造二氧化氯

NaClO3+2HCl= ClO2+1/2Cl2+ NaCl+ H2O

6) 亚氯酸钠-硫酸反应

10 NaClO2+ H2SO4=8 ClO2+5 Na2SO4+2HCl+4H2O

7) 亚氯酸钠-盐酸反应

5NaClO2+4HCl=4 ClO2+5 NaCl+2H2O

8)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酸反应

2NaClO2+HOCl=2ClO2+NaCl+NaOH

9) 亚氯酸钠和氯气反应

2NaClO2+Cl2=2ClO2+2NaCl

具体生产时要根据所需的量和纯度来选择。反应6~9在原料、副反应、转化率、产品纯度、操作等方面更为合理,为目前所普遍采用。

3. 二氧化氯用于饮用水消毒剂的主要特点

1) 消毒特性

二氧化氯是高效的消毒剂和杀菌剂,在相同的剂量下,其性能优于氯气,这一点不论在实验室、小型试验场还是在大规模饮用水及废水处理中得到证实。二氧化氯在水中不会水解,所以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的杀菌效果是比较稳定的。在PH值为6.5时,浓度为0. 25mg/L的二氧化氯与氯气对大肠杆菌一分钟杀灭率基本相同。而在PH值为8.5时二氧化氯仍保持相同的杀菌效率,而氯气则需要5倍的时间。

二氧化氯对于其他传染性细菌同样具有高效的杀灭性,比如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用剂量为2mg/L的二氧化氯杀菌的存活率比用10mg/L的氯气低得多。一个消毒剂用于消毒时,必须具有特定的微生物杀灭或去活性的标准。通常根据EPA(环境保护组织)对消毒的定义,以CT值(即浓度*接触时间的函数)看,二氧化氯要使99.9%的Giardfia lamb lia孢子或99.99%的伤寒病毒失去活性都有可靠的保证。根据美国环保总署(EPA)的规定,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中最大消毒残留水平(MRDL)为0.8mg/L,其消毒副产物——亚氯酸根离子的最大污染物水(MCL)为1.0 mg/L。因此在二氧化氯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只要不超过以上规定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2) 对THMs的控制

近来研究表明,氯气与水中的腐植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氯仿和其他氯化和溴化有机衍生物,统称为三氯甲烷(THMs)。国际肿瘤研究组织(IARC)和美国国家毒理纲(NT P)都已证实氯仿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二氧化氯和氯气与THM前体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二氧化氯主要发生氧化反应,而氯气则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产生易挥发的和不易挥发的氯化有机物(THMs)。二氧化氯与THM的前体反应,使他们无反应性或不会形成THM。这说明用二氧化氯对原水进行预处理会有效减少THM的产生。

3) 对味和嗅的控制(氧化作用)

饮用水中如果存在较为严重的味和嗅,会影响人们的饮用。而二氧化氯在破坏产生味和嗅的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要远远优于氯气。因此,它一直用于饮用水味和嗅的控制。酚类化合物中,邻-氯酚在低浓度下就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二氧化氯能有效破坏氯酚。二氧化氯能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经研究发现,二氧化氯破坏叶绿素中的吡咯环,使叶绿素失活。据报道,控制藻类污染的剂量为1mg/L。二氧化氯与锰反应将其氧化为二氧化锰

2ClO2+5Mn2++6H2O=5MnO2+12H++2Cl-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在滤池去除。二氧化氯能迅速将Fe2+氧化为Fe3+,以氢氧化铁的形式沉淀析出

ClO2+5Fe(HCO2)2+2H2O=5Fe(OH)3+H++Cl-+10CO2

二氧化氯能将硫化物迅速氧化为硫酸盐。

4) 对色度的控制

二氧化氯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所以有较好的脱色作用。例如江南太湖系某河流,在初春其原水色度为17度,而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即反应、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只能脱色4度,即达到14度,而当投加二氧化氯时,则色度有显著降低,如当预投加二氧化氯0. 5mg/L时,色度可降低至11度;当预投加二氧化氯1.0mg/L,色度可降低至10度;当预投加二氧化氯1.5mg/L(或大于1.5mg/L)时,色度可降低至9度,也即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其脱色效率只能达到23.5%,而二氧化氯对低色度的原水,其脱色效率可以达到47.0%。

4. 二氧化氯的应用

目前,我国二氧化氯的应用比较普遍。在食品、卫生、医疗、工业用水、污水处理和生活饮用水等多方面都有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对二氧化氯的研究较晚,其实际应用与广阔的市场相比还是十分有限的。

国内市场上与二氧化氯有关的产品种类较多。根据了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种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产品形式主要有液体和固体粉剂两种。这类型产品由于其稳定性高,可以长期储存,使用较为方便,所以主要应用于一些周期性的、比较集中的、临时性的局部消毒场所,比如食品加工企业的设备、空气系统的消毒,医院宾馆、饭店的消毒,以及家庭的局部消毒等场所。从经济角度讲,这种消毒方式的综合成本较高,如果应用于饮用水消毒,处理综合成本约为0.1~0.2元/吨水。从消毒工艺上讲,其操作比较简便,设备也很简单,有些场所甚至不需要专用设备,只需要简单的溶解容器即可进行消毒操作。第二种是代理国外的产品或国内自行研制生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这类产品在国内也有几十种之多,产品性能参差不齐。这种产品的特点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工原料,通过发生器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直接用于消毒生产,根据前面介绍,性能较好的设备生产二氧化氯的纯度要高于95%,安全性也是比较有保障的,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污水以及游泳池等消毒场所。从经济角度讲,这种消毒方式的综合成本较氯气的成本略高一些,但比采用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要低得多。与第一种方式比较,这种方式需要专用生产设备,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综合以上两种二氧化氯应用方式,作者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特点。稳定性二氧化氯的产品种类繁多,有各种形式的消毒剂和保鲜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其具有使用操作简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消毒的优点,尤其对传染病的控制时,更体现了其定点、及时、迅速、有效的优点。这种方式的相对成本较高,因此不易持续过长时间。而二氧化氯发生器相对处理成本较低因此主要适用于连续性、日常性的消毒场合,比如饮用水厂、污水厂等,国内的许多水厂就是应用这种方式,比如广西玉林玉州区江南自来水厂今年7月就建成两套先进的二氧化氯自来水消毒设备,有效地改善了饮用水水质。但是,目前我国在推广使用二氧化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这其中既包括供水单位和企业的观念,也包括每一位用户。供水单位和企业在现有的运行条件下对于需要大量投入的新工艺大多采取“旁观”的态度,因为处理成本加大势必导致水价的上涨,而广大用户对于价格问题又十分敏感,调整水价的难度较大。作为用户更应该转变观念,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充分理解和支持与提高生存质量有关的行动。其次,作为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及时准确了解行业动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以规范市场,据了解国家已经出台了液体稳定性二氧化氯的产品标准,这样有利于该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国家还应该尽快出台与二氧化氯有关的其他产品的相关标准,比如固体粉剂稳定性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发生器等。只有在规范的指导下才能使二氧化氯产业正常地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尽早感受到他带来的益处。

5. 结束语

二氧化氯从其被发现之日起,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二氧化氯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而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传统的氯制剂消毒方式已经被证明对人体存在这不良影响,因此开发新的、有效的、对人体无害的绿色消毒制剂,就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部门也积极倡导这项事业的发展,各种法规、标准也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和制定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真切地体会到二氧化氯带来的洁净的、绿色的美好环境

、前言

饮用水消毒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其中液氯在控制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方面功不可没。然而,随着水质的不断恶化,最近的研究表明,液氯(包括其它氯制剂)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危害人类健康的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的消毒剂,替代氯气消毒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与一定的腐蚀性,使得商业上不便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液,必须现场制备、就地使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就是其中一种现场发生二氧化氯的方法。目前,发生二氧化氯的方法至少有十几种,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厂家和型号更是多种多样。如何区别不同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性能、并选择质优价廉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产品,对于二氧化氯发生器用户来说显得至关重要。

二、不同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介绍

二氧化氯很不稳定,无论气态还是液态,均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其储存运输也比较困难。因而,二氧化氯一般采用现场发生制取。根据其制备的原理,可以分为电解法和化学法。不管采用哪一种发生工艺,评价发生器性能的优劣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即转化率、二氧化氯纯度、有害副产物和安全性。

1.电解法

该方法由美国四价公司首先研制开发成功。其原料为食盐,采用隔膜电解的方法制取二氧化氯,所制得的二氧化氯纯度较低,一般在30%以下,同时混有Cl2、H2O2、O3等,且氯气的含量较高,用于饮用水消毒是否能够避免氯消毒的副作用,还很值得怀疑。另外,该方法制作设备造价较高,电极易于腐蚀,管理复杂,故目前已很少使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

2. 化学法

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根据采用原料不同分为氯酸钠和亚氯酸钠两种方法。

2.1 氯酸钠法

以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采用负压恒温工艺,制得的二氧化氯产率和纯度均不高,目前通常称为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有效氯计一般在70%以下,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氯,而且原料转化率低,操作较复杂。从理论上说产品应用于消毒实践中,不可避免会有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发达国家不推荐采用氯酸钠为原料生产二氧化氯就是这个原因。从本质上说应该是说生产二氧化氯和氯气混合物更为贴切,笼统地称为二氧化氯有混淆视听之嫌。所以应该进一步规范二氧化氯的生产以及产品命名,以免误导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

2.2 亚氯酸钠法

以亚氯酸钠为原料的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统称为高纯发生方法,其二氧化氯发生器被

称为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它包含两种:一种是与氯气(可以用HCl和NaClO反应来代替)反应,另一种是与盐酸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ClO2 + Cl2 → 2ClO2 + 2NaCl

5NaClO2 + 4HCl → 4ClO2 + 5NaCl + H2O

2NaClO2 + NaClO + 2HCl → 2ClO2 + 3NaCl + H2O

从反应方程式可见,亚氯酸钠与盐酸反应氯的最大理论转化率只有80%,而与氯气反应氯的最大理论转化率可以达到100%,从而较大程度地节约亚氯酸钠原料用量。由于前几年国内亚氯酸钠原料的价格较高,导致二氧化氯的生产成本较高,推广应用较慢。然而目前随着技术的改进,亚氯酸钠的生产成本大副下降,而且市场上还有25%亚氯酸钠溶液供应,它更经济更安全。以亚氯酸钠为原料所产生的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较高,一般在90%以上,该法已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

三、不同发生技术优劣及副产物危害的比较

1.氯酸钠工艺

采用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进行反应,反应式如下:NaClO3 +2HCl =ClO2 +1/2Cl2 +NaCl + H2O该工艺最大的缺点是在二氧化氯产生的同时还有约占二氧化氯产量的一半的氯气产生;氯酸钠是炸药和火柴的原料,它的管理储存不仅要满足化学危险品的要求,还要满足炸药原料的管理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的有效转化率一般只有30-50%左右,并且受到反应温度和盐酸浓度的影响。要提高二氧化氯的转化率,必需保持较高的反应温度(约70-90℃)和加大盐酸的过剩量,但这同时又会导致副产物氯气产率的提高,使反应产物中氯气的含量增大。但即使提高反应温度,氯酸钠的二氧化氯转化率也处于低下水平,因此采用提高反应温度来增加氯酸钠的二氧化氯转化率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由于氯气的大量存在(理论上就有35%氯气存在),从严格上讲,已经失去了二氧化氯投加的最基本的意义,即降低水中三氯甲烷的含量。并且由于氯酸钠的转化率在实际运行中通常不足50%,这使得在投加量较高时,大量未反应的氯酸钠进入配水系统中,这不但是原料浪费的问题,而且使水中剩余的ClO3-的浓度较高,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在高酸性时该系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高氯酸根离子(ClO4-)、。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在国外有关二氧化氯应用水厂的资料中,还未有上述氯酸钠工艺的报道。而国内有许多水厂使用氯酸钠工艺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其主要原因是国内氯酸钠工艺的二氧化氯发生器较亚氯酸钠工艺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研制得比较早,用户在别无选择的情况只有使用氯酸钠工艺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即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

2.亚氯酸钠工艺

上面已介绍该工艺有两种方法,都是两相原料系统,而第三种方法是从氯气衍生而来的,即用盐酸和次氯酸钠反应来代替氯气,与其它工艺相比,此法制备二氧化氯最佳,一方面没有采用氯气为原料,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另一方面亚氯酸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氯,没有造成原料损失。不管那一种方法,从反应方程式可见亚氯酸钠反应转化成二氧化氯,无氯

二氧化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二氧化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二氧化氯系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按规定穿戴使用好劳动防护用品, 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二、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加二氧化氯间内,二氧化氯 间、盐酸储存间要上锁。值班人员要定时巡查,发现问题 及时向厂领导报告。 三、如遇停电,要及时检查正在工作的二氧化氯发生 器是否安全可靠,及时关闭相关管路阀门。 四、使用或更换盐酸时,要用专用工具开启盐酸罐, 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开启罐时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不 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五、在设备运行时先打开出二氧化氯阀门,启动控制面板上电源开关,启动盐酸、氯酸钠计量泵。如设备需自动运行,将控制仪上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按至自动状态。 六、在连接和拆卸支管时,必须配戴防毒面具,和防酸橡胶手套。 七、设备停止运行,先关闭控制仪上电源开关,再运行40分钟后关闭出二氧化氯阀。因为在盐酸、氯酸钠计量泵停止工作后,反应罐内还存有大量反应液,需继续反应40分钟才能彻底反应完。设备在长时间停止运行时应打开反应罐放空阀放空残液。 八、预防泄漏和抢救 1、严格按二氧化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2、二氧化氯及盐酸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

二氧化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inedioxide 中文别名2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学C1O2 分子量:品65.5 安 全 主要成分支纯品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明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M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 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 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CASNol 49-04-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 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酸性紫R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红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C ): -59 沸点(C ): 9.9(97.2kPa,爆炸) 相对密度(水=1): 3.09(11 C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3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C):无资料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二氧化氯装置技术参数

二氧化氯装置技术参数及要求 1. 采购(报价)清单 注:以上报价包含材料费、包装、运卸、税金、保险、售后服务、利润及免费更换等一切费用。

1.现场情况 1.1总则:仪征水务局陈庄增压站水厂处理水量约为10000m3/d,远期处理水量为25000m3/d;为了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的安全,确保出厂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采用新一代高效、广谱的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杀菌。二氧化氯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取使用。 根据二氧化氯消耗量,设备选型可预留部分余量,可选用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2台,单台设备额定二氧化氯产量1000g/h,完全可以满足宝增压泵站10000m3/d供水规模的消毒需求。因为泵站现场无接触池,投加点为泵前投加,管道压力为3Kg左右。 2技术说明 2.1规范及标准:(不限于以下标准)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1999 《水处理设备性能实验》GB/T 13922.1-1992 投标企业应具有此次投标二氧化氯发生器同等产量型号的卫生部涉水安全批件。 2.2环境条件 设备布置在室内:常温 2.2.1运行参数 a、设备型号:-1000(高纯型) b、设备数量:2台 c、单台二氧化氯产量:1000g/h 2.2.2电源:380V/220V,50HZ,三相五线制。 2.2.3使用的化学药品质量 盐酸:浓度≥9%HCl液体,符合GB320(工业用合成盐酸)标准。 亚氯酸钠:浓度8%液体,符合HG3250(工业亚氯酸钠)一等品标准。 2.3设备制造技术说明 2.3.1二氧化氯发生器应为采用8%浓度液体亚氯酸钠和9%浓度盐酸为原料的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ClO2发生装置二氧化氯纯度95%以上,转化率达95%以上。反应系统密闭无气相空间设计,加压与真空相结合的进料工艺,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强制混合技术,反应过程浓度梯度最佳,反应稳定、高效。反应器采用高强度新型耐腐材料,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2.3.2设备内部反应器采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设备使用寿命长。 2.3.3药液存储单元 1台5m3盐酸储罐、1台5m3亚氯酸钠储罐,盐酸储罐和亚氯酸钠储罐均应采用具有很好耐腐蚀性能的PE材质制造。盐酸储罐与亚氯酸钠储罐均配有磁翻板液位计,能就地显示并能输出低位报警信号。盐酸储罐及亚氯酸钠储罐周围需做围堰,当出现泄漏时可通过地沟将漏液及时排出。2.3.4每套ClO2发生装置单元 包括以下部分:1台ClO2发生装置主机、2台药剂计量泵和相应的管道、管件等。 2.3.5药液辅助单元 药液辅助单元均包括以下部分:1台卸亚氯酸钠化料器、1只水射器、1台卸酸泵及相应的管道、管件。 2.3.6配备自动安全装置,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和紧急停机时的安全性,故障报警,缺料,欠压保护。 2.3.7二氧化氯制取浓度应控制在防爆浓度以下。 2.3.8原料消耗:生产1g二氧化氯需要消耗亚氯酸钠2.26g, 盐酸6.5g。 2.3.9控制系统介绍: 选用国际知名品牌西门子S7-200系列PLC控制器,具有标准485通讯接口,控制系统可靠性高。具有RS485通讯接口,可实现现场工艺参数上传和上位机远程控制。控制柜采用1控2方式,壳体

二氧化氯的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备注:13.5g/瓶,保质期一年

二氧化氯杀菌检测 1.试剂 (1)KI溶液:10%。 (2)淀粉溶液:0.5%。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的沸水中,加入后不断搅拌,并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加热时间不易过长且应迅速冷却,以免降低淀粉指示剂的灵敏性能。如需久存,可加入少量的HgI2或ZnCl2等防腐剂。 (3)H2SO4溶液:2 mol/L。 (4)K2Cr2O7标准溶液:0.1000 mol/L。将K2Cr2O7在150-180℃烘干2小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2258克于100ml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5)Na2S2O3溶液:0.1 mol/L。将12.5克Na2S2O3 ?5H2O溶解在500毫升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加入0.1克碳酸钠,储于棕色瓶中并摇匀,保存于暗处一周后标定使用。(低浓度的溶液需稀释) (6)丙二酸:20%溶液。 2.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用25毫升移液管吸取0.1000 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三份,分别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5毫升6N盐酸、5毫升20%KI,摇匀后在暗处放置约5min,待反应完全,用100毫升水稀释。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棕色到绿黄色,加入2毫升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至亮绿色即为终点。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计算其浓度。(低浓度的溶液标定类似) (2)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取10毫升待测消毒溶液,置于250毫升碘量瓶中,加入2 mol/L 硫酸10毫升,10%碘化钾溶液10毫升,此时溶液出现棕色。盖上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二氧化氯监测装置

二氧化氯监测装置 二氧化氯监测装置产品描述: 在线式二氧化氯CLO2气体检测仪,适用于各种环境中的二氧化氯CLO2气体浓度和泄露实时准确检测,采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报警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预警,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完美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和气体浓度值;同时具有多种极强的电路保护功能,有效防止各种人为因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仪器损坏; (深圳市东日瀛能科技二氧化氯CLO2气体报警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二氧化氯CLO2检测仪二氧化氯CLO2变送器二氧化氯CLO2探测器二氧化氯CLO2气体探头便携式二氧化氯CLO2探头二氧化氯CLO2检测装置) 二氧化氯监测装置产品特性: ★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 ★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独立气室,传感器更换便捷,更换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 ★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线性,并且具有数据恢复功能; ★具备过压保护,防雷保护,短路保护,反接保护,防静电干扰,防磁场干扰等功能; 并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防止发生外部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等造成仪器损坏;

二氧化氯发生器说明书

化学法二氧化氯说明书 一、概述 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我厂吸收美国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新颖消毒设备, 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基本不需维修、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现已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二、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性能及其应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或橙色的气体,与氯有相似的难闻的臭味和类似 硝酸的气味,当CLO2气体很薄时,具有臭氧味,其性质不稳定,只能现场制备使用。 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优于液氯,杀生速度快,对异养菌、铁细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的杀菌效果都比液氯杀菌效果好。 二氧化氯可化PH3-9 范围内有效地杀灭细菌,而液氯或次氯酸盐类杀生剂只有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因此在循环冷却水碱性环境中,比氯气或次氯酸盐杀生效果好,二氧化氯用作循环冷却不杀生剂,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受氨影响小,比氯气杀生效果好,对于化肥厂冷却水泄漏氨的情况下使用,其性能更为优良,二氧化氯在水中作用126 小时,仍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上,不仅杀菌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无致癌物质产生,其灭藻效果也相当好,而且还可除铁、除锰、脱臭、提高水质的新鲜度,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可直接替代次氯酸钠发生器,氯投加装置,电解法二氯发生器及其它一些消杀设备。

由于该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进速得到了推广,目前已广泛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工业循环水等领域。 三、工作原理、产品 该产品是以盐酸与氯酸钠溶液,在一定温度及催化剂和负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反应式为: NaCLO+2HC1 CO2+1/2Cl2+NaC1+H)生成的混合气体经水射器吸收制成的一定浓度的消毒液,即可通入待处理水中。 该产品是由原料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温控系统、安全系统及残液自动处理系统组成。 四、工艺流程图 自来水H------------ 计量泵亍 盐罐NaCIO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杀菌剂。它的有效氯是氯的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倍,灭菌效果是次氯酸的5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氯甲烷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被确认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保鲜、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消毒杀菌理想药剂,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杀菌剂。 【应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加工厂(如乳品厂、饮料厂、水厂等) 、制药厂、养殖场、医院等的设备、管道、容器、用具、空间的杀菌消毒、防霉、除臭;餐饮业的餐具、织物、用品、水体等的消毒。 【主要成分】二氧化氯,含量2% 【产品规格】25kg/桶 【使用方法】本品浓度: 2% (20000ppm) 按10份本品中加入1份活化剂(柠檬酸)的配比加入活化剂,搅拌后静置10分钟,此时浓度为20000ppm。使用时参考下表浓度稀释: 消毒对象使用浓度(ppm)使用方法 使用时间 管道消毒50—80CIP 循环消毒 15—20分钟 食品加工厂、饮料厂、酒厂、制药厂 等行业的管道、工器具、设备、生产线等设施30~80 浸泡、冲洗、 擦拭 10~20 分钟 车间、医院、家庭及公共场所的墙壁、 地面 30—80喷淋、冲刷 饮料瓶、纯净(矿泉)水包装桶、奶瓶、酒瓶等容器、储罐50—80 浸泡、高压冲 洗 ~5分 钟 水果、蔬菜的保鲜30—50浸泡、喷淋10分钟 环境空间20—50喷雾30分钟3000熏蒸连续 员工手50—100浸泡、浸泡1分钟工作服60—80浸泡浸泡

饮用水地下水~投加-井水~1投加-地表水1~2投加- 【注意事项】 1、本品于低温、避光、干燥处保存; 2、消毒剂应现配现用; 3、稀释宜用塑料、玻璃容器; 4、高浓度本品不慎接触人眼,用清水冲洗; 5、高浓度本品具有漂白性,应置于塑料器避免接触衣物和皮肤; 【保质期限】一年

二氧化氯投加量

氧化氯发生器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运行费用概算 一、前言 医院污水处理一般采用消毒处理,直接往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消毒剂,根据国家对医院污水处理的规定,要求每吨污水的消毒剂投加量为20~40克有效氯,污水排放标准规定其余氯含量应达到4~6mg/ L。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有以下三代产品: 第一代:加氯机 第二代:次氯酸钠发生器 第三代:二氧化氯消毒器,其中包括1、电解法2?化学法 二、医院污水处理设备介绍 早期的第一代加氯机和第二代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于污水处理已逐渐被淘汰,现在广泛使用的均为第三代产品:二氧化氯消毒器,已有电解法和化学法两种结构。 ㈠.电解法二氧化氯消毒器: 该设备目前也即将被淘汰,主要因反映电极故障维修率太高。 ㈡、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器: 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由原料箱、计量装置、反应装置、控制装置和吸收装置等组成,使用化学原料在特定的反应装置里。在一定的温度和反应速度下,生成具有极强氧化性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该消毒剂经吸收装置吸收后投加到待处理的医院污水中,经充分接触即可起到杀菌和降解微生物等作用。原料一般使用氯酸盐与

酸,如同时制作二氧化氯消毒液使用时,可以使用亚氯酸盐与酸,可制得高纯度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替代“ 84消毒液”使用,成本只有其五分之一左右。 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调节范围大,适用环境广,原料也比较易购。 ㈢、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技术特点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参照国外产品规范设计的,除具备一般二氧化氯发生器应具备的所有性能外,还具有以下独立特点: 1、反应效率高:采用四级反应器,反应彻底,不存在死区。 2、安全保障:原料上行迂回反应方式,负压状态运行,意外停水或有故障时,设备可立即停止运行,杜绝了任何安全隐患,真正无后顾之忧。 3、可靠性高:依靠水动力运行,全自动稳定负压,不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4、操作简便:参数一经设定,仅需开闭一只水阀即可启停设备,方便快捷。 5、应用广泛,适应性强:已大量成功应用于各种环保工程和水处理产业,均取得满意效果。 、处理工艺

二氧化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氧化氯(CLO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ClO 2 分子量:65.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10049-0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酸性紫R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红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59 沸点(℃):9.9(97.2kPa,爆炸) 相对密度(水=1):3.09(1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3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除臭剂、氧化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二氧化氯投加器说明书

二氧化氯投加器使用维护说明书

目录 1.设备名称及型号 2.用途及适用范围 3.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4.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5.操作和使用 6.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6.1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6.1.1 日常维护和保养 6.1.2 定期维护和保养e 7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7.1.1 机械元、部件常见故障 7.1.2 电气元器件常见故障 7.1.3 液压元件常见故障 8.附表

附表1 专用工具明细表 附表2主要部件明细表 附表3产品照片 1.设备名称及型号 设备名称:自动加药柜,产品型号:次氯酸钠消毒设备 2.用途及适用范围 用途:供水系统在自然运行时,水中有细菌微生物,为了系统的安全和运行都无不良影响,为了抑制细菌的发生,需向水中投加次氯酸钠,保证水中细菌微生物被杀死,且管网末梢残留余氯。 适用范围:生活用水处理。 3.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1) 搅拌溶液箱 型式: 立式方形容器 设计压力: 常压 设计温度: 4~50℃ 容积: 1.0m 3

材质: PVC 数量: 1台 2) 计量泵 型式:机械隔膜计量泵 型号: GM0025 流量: 25L/h 排出压力: 12bar 冲程: 72spm 冲程: 72spm 功率: 0.37KW 电源: 380V/50Hz(三相) 控制信号: 4~20mA 调节流量范围/精度: 10~100%/±1% 数量: 1台 材质: 泵头: 316SS 泵体: 316SS 泵座: 316SS 进出口连接: 316SS 隔膜: PTFE

密封圈: 氟橡胶 3) 过滤器 型式: Y型过滤器 材质:SS304 直径: DN20 PN1.0 过滤精度: 0.3mm 滤元型式: 梯形丝绕型式 滤元材质: SS304 数量: 2只 4) 缓冲压力容器 规格: φ89×200 容积: 1升 材质: SS304 数量: 1套 5) 管道(详见加药系统图) a、计量泵出口管道 材质:PE 规格(外径X壁厚):φ6×2mm b) 外接管道接口规格 进水接口规格/材料:φ32×2.5mm/PVC

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法说明

二氧化氯(绿先锋消毒剂)消毒操作流程 一、喷雾消毒 1、使用范围 车间、储蓄间、冷库等生产环境的空气、墙壁、地面的杀菌、防霉、除臭 2、操作方法; 1)取一瓶消毒剂(13.5g,下同),投入30KG事先称量好的自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放置5-10分钟,即成为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 2)用酒精喷壶时,一次倒入1升的消毒液,依次对车间空气、墙壁、地面等喷雾。 3)各车间用量: (1)制造一(果冻)车间:15升; (2)制造二(吸吸冻)车间:18升; (3)煮料车间:23升; (4)男、女二更及洗手消毒间:4升; (5)男、女一更、洗手消毒间及通道:4升; (6)制造冷库、脱包间、配料间、包材杀菌间:2升(或分别由制造车间、煮料车间适当匀出一点) (7)全部喷雾总共需要两瓶消毒剂,配制60-65KG消毒液。 3、注意关闭相关门窗,防止消毒液大量外逸而造成消毒效果变差。 二、熏蒸消毒 1.使用范围: 车间、储蓄间、冷库等生产环境的空气、墙壁、地面的杀菌、防霉、除臭 2.操作方法: 1)取一瓶消毒剂,投入0.7KG自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放置5-10分钟,即成为配制好的二氧化氯消毒液。 2)在车间靠近回风口处(制造间)或进风处(煮料间)摆放两个以上塑料桶,倒入配制好的消毒液适量。制造间开启净化风机内循环系统2小时,关好所有的门;煮料间关好所有的门。 3.各车间用量: (1)制造一(果冻)车间:0.85KG; (2)制造二(吸吸冻)车间:1.0KG; (3)煮料车间:2.22KG; (4)男、女二更及洗手消毒间:0.22KG; (5)男、女一更、洗手消毒间及通道:0.22KG; (6)净化系统夹层:1.68KG(其中,两个净化空气循环风室分别放入约0.15KG)(7)制造冷库、脱包间、配料间、包材杀菌间:0.11KG(或分别由制造车间、煮料车间适当匀出一点) (8)全部熏蒸总共需要9瓶消毒剂、配制6.3KG的消毒液 三、浸泡消毒 1、使用范围 1)设备、管道、工器具、容器等的消毒 2)水果、蔬菜、水产品的消毒; 3)手部消毒 2、操作方法:

二氧化氯投加器说明书

氧化氯投加器说明书

作者:日期:

1氧化氯投加器使用维护说明书

1.设备名称及型号 2.用途及适用范围 3.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4.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5.操作和使用 6.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6.1设备的维护和保养6.1. 1日常维护和保养 6.1.2定期维护和保养e 7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7.1.1 机械元、部件常见故障 7.1 . 2电气元器件常见故障7.1 . 3 液压元件常见故障 8.附表 附表1专用工具明细表附表2主要部件明细表附表3产品照片

1.设备名称及型号 设备名称:自动加药柜,产品型号:次氯酸钠消毒设备 2.用途及适用范围 用途:供水系统在自然运行时,水中有细菌微生物,为了系统的安全和运行都无不良影响,为了抑制细菌的发生,需向水中投加次氯酸钠,保证水中细菌微生物被杀死,且管网末梢残留余氯。 适用范围:生活用水处理。 3.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1) 搅拌溶液箱 型式: 立式方形容器 设计压力: 常压 2) 设计温度: 容积: 材质: 数量: 计量泵 型式 型号 流量 1.0m 3 PVC 机械隔膜计量泵 GM 0 0 2 5 2 5 L/h

.0 排出压力: 12bar 冲程: 72s pm 冲程: 72s p m 功率: 0 . 3 7K W 电源: 380V/5 0 Hz (三相) 控制信号: 4 ?20mA 调节流量范围/精度: 1 0 ~100%/± 1% 数量: 1台 材质: 泵头: 3 1 6S S 泵体: 316S S 泵座: 3 16SS 进出口连接: 3 1 6S 隔膜: PTF E 密封圈: 氟橡胶 过滤器 型式: 丫型过滤器 材质: SS304 直径: D N 2 0 P N 1 过滤精度: 0 . 3 mm 滤元型式 : 梯形丝绕型式 滤元材质: S S3 04 s 3 )

二氧化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

二氧化氯( CLO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ClO 2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CAS No:. 10049-04-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能致死。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皮肤接触或摄 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 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喷雾状水稀释。漏气 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 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酸性紫R 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紧急事态抢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红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PH: 熔点 (℃ ): -59 沸点 (℃ ):,爆炸 ) 相对密度 (水 =1): (11℃ )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1): 饱和蒸气压 (kPa):无资料 燃烧热 (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无资料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 ):无意义 引燃温度 (℃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V):无意义 爆炸下限 %(V/V):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除臭剂、氧化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二氧化氯发生器说明书

化学法二氧化氯说明书 一、概述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我厂吸收美国先进技术研制成功的新颖消毒设备,该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基本不需维修、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现已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二、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性能及其应用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或橙色的气体,与 氯有相似的难闻的臭味 和类似硝酸的气味,当CLO2 气体很薄时,具有臭氧味,其性质不稳定,只能现场制备使用。 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优于液氯,杀生速度快,对异养菌、铁细菌、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的杀菌效果都比液氯杀菌效果好。 二氧化氯可化PH3-9 范围内有效地杀灭细菌,而液氯或次氯酸盐类杀生剂只有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因此在循环冷却水碱性环境中,比氯气或次氯酸盐杀生效果好,二氧化氯用作循环冷却不杀生剂,具有药效持续时间长,受氨影响小,比氯气杀生效果好,对于化肥厂冷却水泄漏氨的情况下使用,其性能更为优良,二氧化氯在水中作用126小时,仍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上,不仅杀菌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无致癌物质产

生,其灭藻效果也相当好,而且还可除铁、除锰、脱臭、提高水质的新鲜度,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可直接替代次氯酸钠发生器,氯投加装置,电解法二氯发生器及其它一些消杀设备。 由于该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进速得到了推广,目前已广泛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工业循环水等领域。 三、工作原理、产品 该产品是以盐酸与氯酸钠溶液,在一定温度及催化剂和负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反应式为: NaCLO3+2HC1―CIO2+I/2CI 2+NaCI+H 2O 生成的混合气体经水射器吸收制成的一定浓度的消毒液,即可通入待处理水中。 该产品是由原料供给系统、反应系统、温控系统、安全系统及残液自动处理系统组成。 四、工艺流程图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性能参数与工作原理

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性能参数与工作原理 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和用户使用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广谱强力杀菌剂,具有快速、高效、广谱的杀菌效果,其杀菌能力是氯气、漂白份的5倍,不象氯气那样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致癌物三氯甲烷,我厂生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对水源水(地表水、塘水)消毒后,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结果合格,卫生学评价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有显著杀菌作用,杀菌率100%,易溶于水、在水中不分解、杀菌效果不受PH值与氨的影响,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副作用,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无异味,能有效地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和其它有机物,能有效地杀灭和抑制藻类的效果。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电脑控制器,内部所有元件均降级设计,特色电路有:程序看门狗,强脉冲吸收,电磁兼容性设计,防雷击安全设计,超强稳定,超强抗干扰。电器外壳采用全密封结构,不受潮湿,尘埃,腐蚀性气体影响。 分体式PLC控制柜其中以PLC控制柜为优。控制柜具有4种投药泵速控制方式,能检测水流量、剩余二氧化氯含量、反应器温度、原料高度等模拟量,还能检测动力水压、传热水位、反应器超温等开关信号。控制器根据外界信号和设置参数控制发生器的反应温度、反应过程和出药量,出厂水中剩余二氧化氯含量稳定。PLC模块和人机界面(HMI)的生产厂商可由用户指定,我公司推荐使用西门子或施耐德的产品,本说明书以施耐德TWIDO系列PLC 模块和3.8英寸琥珀色人机界面为例进行讲述。 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是我厂自主研制开发的高科技产品。该设备以亚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采用负压工艺来制备二氧化氯消毒液,其转化率大于90%,二氧化氯纯度大于95%。工作原理及设备结构:设备有供料系统、转化系统、吸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反应方程式:5NaCLO2+4HCL→5NaCL+4CLO2+2H2O 以亚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生成物为二氧化氯消毒剂,以及食盐和水,因此无有害物质,无二次污染。 二氧化氯作为一个强氧化剂,它还具有除藻、剥泥、防腐、抗霉、保鲜、除臭、氯化及漂白等多方面的功能,用途十分广泛。 二氧化氯性质活泼,不易贮存和运输,目前国内外饮水消毒使用二氧化氯都采用现场制备的方式,能现场制备二氧化氯的装置叫做二氧化氯发生器。通常水厂使用的二氧化氯发生

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

二氧化氯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 一、空气消毒 1.卫生部文件:2003《传染性非典型脑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 ①活化后二氧化氯; ②浓度:500mg/L(ppm); ③使用量:20ml/m3; ④使用方法:喷雾,即1m3空间,喷洒浓度为:500mg/L(500ppm)的二氧 化氯溶液; ⑤作用时间:30分钟; ⑥适用范围:医院病房,手术室,生产制药食品包装车间; ⑦一天一次,该浓度喷撒时,最好无生产人员。 2.空气消毒 当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在50mg/L时,作用20min可杀死100%大肠杆菌和葡 萄球菌; 3.杀死空气中所有微生物(细菌、真菌、毒菌等)二氧化氯使用浓度:200mg/L。 使用量:50ml/m3. 二、二氧化氯在工业循环水中的使用浓度 工业循环水中C1O2浓度:2.5~3.0(ppm) 杀灭菌种:铁细菌、异氧菌、硫酸盐还原菌 杀灭效果(%):100 100 100 三、二氧化氯在管道直饮用水中的应用 直饮水中CIO2含量:0.35mg/L 四、洗手液 1.二氧化氯浓度:50mg/L; 2.双手洗干净后,在上述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1-2min即可; 3.上述二氧化氯溶液,一个班换一次; 4.高浓度二氧化氯有漂白衣服的功能,该浓度下不会改变衣服颜色。 五、管道杀菌清洁 1.二氧化氯浓度:50mg/L; 2.作用时间:5min; 3.该浓度下不会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 六、包装容器 1.使用浓度:50~100mg/L; 2.使用方法:需清洁消毒容器在该浓度溶液中浸泡1-2min。

七、大容器杀菌消毒 1.在容器内喷洒,使用浓度50-100mg/L 使用量:50ml/ m3。作用时间:30min 2.或者熏蒸 ①使用浓度:5000mg/L; ②作用时间:将50ml浓度为50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放在敞口的玻璃烧杯 或敞口的塑料杯中,置放于容器的中上位置,同时盖好容器的盖子,半小 时将玻璃杯取出即可。 八、大型设备表面清洁消毒 1.使用浓度:50-100 mg/L; 2.使用方法:先将表面擦洗干净,然后用清洁的抹布在浓度50-1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后再擦洗表面。 九、工作服,工作帽杀菌清洗 1.使用浓度:100mg/L; 2.使用方法:先将工作服,工作帽清洗干净后,再在上述的二氧化氯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再用洗衣机甩干晾晒即可; 3.注意事项:只限于白色的工作服,工作帽,因为二氧化氯有漂白作用。十、上述使用过的二氧化氯溶液可集中在一起用于擦地板 十一、二氧化氯的活化,稀释方法,注意事项,见第一次传真 深圳市环钛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7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