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关于我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关于我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关于我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贸易条件反映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以及实际福利的变动和实际资源的流入流出情况,贸易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数量,所以对于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极其重要,只有找到这些内外因,才能够以此为基础找到改善贸易条件的方法。本文从经济、fdi、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其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一、经济增长变化对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分析

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会引起进出口商品数量发生量的变化,进而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首先,有生产要素的增加即要素结构的改变引起的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当中,贸易两国的两种要素同比例增长的情况极为少见,更常见的是一种要素的供给增加比另一种快,即要素呈现的是有偏向的增长,而这种有偏向的增长,会让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向在生产中使用该要素比较密集的一方偏移。比如,劳动要素,劳动要素的快速增长,从短期来说,会让劳动力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来说更加廉价,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密集使用劳动力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的偏移,因为雇佣了相对便宜的劳动力,降低了商品的生产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从而可以看出,若是要素的增长过快,提供的生产成本有所下降,相应地,生产中所要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价格也会有所下降,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而使贸易条件改变。其次是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对影响,相比于要素推动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要复杂得多。技术的进步对于每个部门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技术进步的性质对于每个部门的生产要素的影响也不同,进一步来说,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情况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能从部门的产出来看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促进贸易数量的增长,而且能够改变生产要素比例以及生产率,对于贸易条件和贸易福利都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fdi 如果流向了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该部门的产出和出口量都会急剧增加,那么由于出口量的加大,为了不出现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其商品的出口价格就会有所下降,是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严重的还会引起贸易战以及保护主义泛滥的情况。其次,fdi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价格贸易条件以及出口量的变化。最后,对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价格的变动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都会影响到要素贸易条件。

三、关税变化对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分析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关税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当今,关税不再是增加政府税收的专项政策,而是阻挡国外的商品人已进入我国市场的一道门槛,主要是为我国市场以及产业构建一层保护网,以此来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改善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调节我国的国民收入。除此之外,关税还有一项特殊的职能,即改善国家的贸易条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关税的总体水平已经大不如前,而且,各种非关税壁垒也层出不穷,大程度上降低了关税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关税仍然是最基本的,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四、汇率变化对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分析

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交换的比价,由于贸易条件主要是通过货币来衡量进出口商品的比价,所以汇率的变动必然会引起贸易条件的改变,即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以汇率来衡量进出口商品比价的变动,所以,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如本币对外贬值,会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商品价格却向上升高,所以,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容小觑。汇率的高低影响着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所以汇率也是调节国家贸易收支的一项重要举措。

正常情况下,在货币贬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就会相应的有所改善。对于一些贸易小国来说,货币贬值,那么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按照贬值幅度同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不会影响贸易条件,而如果是贸易大国,那么贬值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则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总的来说,货币的贬值,会让国家进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外币价格下降,所以还是影响了贸易条件,但是,归根究底,还是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密切相关。

五、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除了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商品的措施。该举措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就已经形成,但是盛行却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在二战之后,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关税对于贸易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减,而由于非关税壁垒的灵活性、隐蔽性、针对性、容易操作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而这些人为的壁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有利于商品的贸易以及经济的增长,所以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

六、总结

总的来说,要想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就必须从以上要素出发,提出有效的对策,并且改善现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上的因素分析,只是一种短期的以及现阶段的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只有从现实出发,找到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因素,着手于改变,才能让我国的贸易条件越来越好,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

最新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

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2.模型的建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 )这个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用总就业人员数(1X )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X )衡量资本投入:用价格指数(3X )去代表消费需求。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这里的被解释变量是,Y :国内生产总值, 与Y-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的经济因素作为模型可能的解释变量,共计3个,它们分别为: 1X 代表社会就业人数, 2X 代表固定资产投资, 3X 代表消费价格指数,

2020年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摘要:房价关系着和影响着每个家庭,房价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从供需、消费者和博弈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房价的因素。 关键词:房价供需消费者博弈机制 一、供需影响着房价 1.住房供给影响房价。这里主要从供给结构来谈。我国居民人均居 住面积与其它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对住房供给水平并不高,供给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空置。这里引入空置这一概念。①空置一词来源于西方,指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未得到使用,处于等待出租状态或者出售状态。由此可见,空置一方面表明房屋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还意味着所有权人准备将房屋出租或者出售,只有两方面都满足的房屋才是空置房屋。否则,不能称其为空置。空置也是一种供给,且:供给=需求+空置率。空置率是指某一时刻空置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当市场交易以买卖为主且购买者就是房屋将来的实际使用者时,使用者注重的是房屋的服务功能,价格直接体现了使用者对房屋的支付意愿。从卖方角度看,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能否及时将房屋销售出去,因为销售时间越长,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能性越大,价格风险不断增加;同时,空置期越长,管理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在预计销售时间较长时,卖方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降低销售价格;相反,空置面积减少,购买者增加时,卖方就有可能提高价格。 2.土地的供给影响房价。土地的供给总量影响着房地产产品供应总 量。土地供给就是可供利用的土地的数量,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就是指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经过开发,可为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数量。 土地供给是房地产市场基础,土地供给假如是被储备、闲置或者是被蓄意囤积,那么土地供给量只能部分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供给。所以这里所说的土地供给总量为有效供给总量。土地供给总量对房地产市场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房地产产品的供给总量;另一方面是影响生产和预期。但影响力的时效不同,对房地产产品供给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的原因,要在1~2年之内才能显现出来,但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却是当期的。由于房、地的紧密关系,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有着密切关系,土地供给量是房地产增量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容积率来反映。 设房地产增量为QR,土地供给量为QL,容积率为F,则有QR=F×QL。 则当容积率不变时,土地供给量与房地产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_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 周茂荣吕婕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和测度了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对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美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迅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及矿物原材料,自美进口产品中农产品、与化学相关的各种产品等原料性产品占很大比重。到90年代后期,我国对美出口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高速增长,从美进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高达60%以上。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三次修订版,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指的是与化学相关的各类产品(SITC5)和机械与运输设备(SITC7)两大类。2007年中美间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出口增长规模远高于进口增长规模。2004年以来,第7类商品(SITC7)已成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最大商品群。更值得关注的是,第5类商品(SITC5)一向是美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商品,但2006年美国在该类商品的贸易中却首次由顺差逆转为逆差。中美间这两类商品的进出口同时高增长和不平衡增长表明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特征明显。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贸易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发展,Verdoorm(1960)在分析“比荷卢同盟”的形成对三国的影响时,发现这三国的专业化分工主要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产品中间,即三国之间的贸易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巴拉萨(1963)对欧共体制成品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以《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划分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此后,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目前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Linder(1961)、Vernon(1966)等从需求偏好、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Falvey和Klerzkowski将供求结合,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予了解释;二是运用不完全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如Gru-bel和Lloyd(1975)、Krugman(1979)、Lancaster(1979、1980)等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性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 国内外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都比较少。Hellvin(1996)对我国和OECD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1980-1992年间,中国与OECD国家之间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从12%上升到20%;Hu和Ma(1999)对我国与43个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周戈、任若恩(1999)通过指标分析,得出我国产业内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岳昌君(2000)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08JYJW029。 周茂荣: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0072电子信箱:wudamrzhou@https://www.doczj.com/doc/ae12947969.html,;吕婕: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趋势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突破千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贸易顺差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绝对量分析;然后对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巨额贸易顺差给我国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就对外贸易顺差的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顺差;原因;影响;趋势

The Cause, effects and trend of trade surplus in China Abstract I n recent year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growth, China's trade surplus scale also expands continuously. In 2005, China's trade surplus exceeded 100 billion U.S. dollars, China's trade surplus has become the domestic and global focus. In this paper, the trade surplus related concepts are introduced and China's trade surplus the absolute quantity analysis; then China's huge trade surplus and the causes are analyzed; then the huge trade surplus the influence which brings for our country are studied; finally the foreign trade surplus trend analysis. Key word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urplus; cause; effect; trend

大学生学业不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学业不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生源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高等院校,因学生成绩不良而降级或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日趋严重的倾向。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学业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某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学业不良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教育对策与干预措施。 [关键词]学业不良影响因素对策 在高等院校,学业不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帮助。学者俞国良认为,学习不良是可逆的,因为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加以改变。①当今,对于学业不良学生的引导与帮助成为当今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某新建本科院校部分学业不良学生的调查研究,对其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剖析,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使他们重新点燃学习兴趣的火花,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学业不良学生的概念界定 学业不良指学生智力正常,学习效果低,学业成绩未达到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所规定的及格标准的情况。②本研究所指的学业不良主要是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落后于同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的情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没有生理疾病,智商属于正常范畴且没有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第二,学习成绩排名靠后,在班级的成绩排名长期位于后5%;第三,期末考试出现三门及以上挂科情况,甚至因学业达不到学校最低要求而留级者。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某新建本科院校2010~2011学年度、2011~2012学年度206名因学业不良而降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学习、生活情况、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设计了“学业不良学生调查问卷”与“学业不良学生调查访谈提纲”,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回收率为92%;访谈了90名学生,深度挖掘造成其学业不良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始终,能从不同角度、立体地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③调查发现,从生源地看,学业不良学生中有23.9%来自于农村家庭,76.1%来自于城市家庭;从家庭经济状况看,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我国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的稳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连创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房价快速增长的现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房屋销售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四方面入手.依据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房价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平均造价和房屋竣工面积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房价 Eviews回归分析 一、引言 住房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的安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场体系趋于完善,住房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动力和消费热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房价持续飙升,上涨幅度大大超过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及其它行业产品与服务的上升幅度。房价增长过快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写作目的: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对其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选择拟和效果最好的最为结论。 二、文献综述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关于房价上涨的原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2004)分析为地价上涨推动多种住房需求旺盛,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预期改变[1]。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预测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趋势是上升的,其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旺盛;供给结构失调;国家信贷的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2]。沈悦、刘洪玉(2004)认为如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只是投机造成,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支持,这种价格上涨会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造成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虚假繁荣[3]。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式,梁云芳,高铁梅(2006)通过实证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只存在局部泡沫,通过利率来调控房地产市场,成效不大,但是信贷规模的变化对房地产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1950年国际贸易值仅为607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当前,国际贸易的规模还在继续不断扩大,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以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他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构成中的技术贸易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5年—1985年10年间,美、德、英、法、日五国高新技术出口额平均增长73.1%,而1985年—1995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了353%,是前10年高新技术出口额增长的5倍,可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国际贸易商品中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高。9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以及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产品的质量性能不断提高,种类、规格不断变化;同时,产品的更新周期也大为缩短(在20世纪70年代,是5—6年,80年代是4—5年,而90年代是1.5年—2年),这一切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高科技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份额日益上升,到2002年已超过25%)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发明和发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这些新技术在国际间的转让、软件开发咨询、技术服务、现场指导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贸易部门。此外,先进科技的出现形成新的服务部门:如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报信息业,以信息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理、交换为主要服务内容,其规模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还使得金融、保险、运输、通讯等传统服务部门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部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全球业务,为全世界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据资料统计显示,从1967—1980年,国际服务贸易额由700—900亿美元猛增到6500亿美元,1997年再增至13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际贸易额的19.86%。近几年来,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世贸组织2001年5月公布的年度报告,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28150亿美元。

中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相关理论,用R语言软件处理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分析线性模型,结果证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外汇储备这5个因素与我国进口总额成正相关关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我国正出口成负相关关系,而且GDP因素对进出口总额影响最大。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储蓄额外汇储备汇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R语言软件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加入WTO更为国内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中国俨然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一定的贸易强国,我们知道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不可小處的作用,可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很低,而且比重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GDP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重,所以为了保持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易就很有必要了。 就目前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本文就以上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实证分析,以及验证他们的关系。 二、各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原理。 1、国内生产总值(GDP)----X1。2006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我国GDP的65%,尽管真实性有待考究,可从反面角度看中国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1999年的61,16%逐年下降到2007年只有48.79%,下降了将近20个点,也正是我国的内需不足才使得我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9年的44%逐年增长到2007年占62.8%%,显然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飞升离不开我国的对外贸易的贡献。因此GDP作为衡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的重要因素。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固定资产的投入可以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对对外贸易的总额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X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包括对外借款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我国进出口额增量60%以上是由外商投资个体企业哟哟其实制造业,在外商投资中制造业占七成,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使得中国制造加工业日益融入全球生产,如果外资不断进入那么中国的进出口将保持高速增长。相反外资撤走对我国的打击将是很大的,所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这一因素很重要。 4、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价------X4。这个因素对外贸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我国长期实行人民币跟美元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能自由进行外汇交易。每进行一笔进出口贸易之后,厂商都要计算自己的换汇成本,并以之与当期外汇汇率作比较,虽然我国汇率波动一直不是很大,发展比较稳定,但可以作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 5、外汇储备-------X5。 6、此因素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X6。此因素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额。 三、数据的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3.1综合考虑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因素收集数据整理如下表: 表3.1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V AR模型的分析 上海金融学院方晏荷、程志远、谈松浩 目录 摘要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3)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二)存在的问题 (5) 三、模型构建前的准备 (6) (一)模型假设 (6) (二)变量选取与来源 (6) (三)数据预处理 (8) 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10) (一)VAR模型简介 (10) (二)单位根检验 (10) (三)最佳滞后期数的确定 (11) (四)脉冲响应分析 (14) (五)模型优缺点 (15) 五、结论与建议 (16) (一)主要结论 (16) (二)政策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高速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形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的显著特点。继2003-2004年高通胀之后,近期通货膨胀水平继续走高,然而对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认识却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影响因素更加趋于复杂,通货膨胀形势愈加严峻。本文从我国现有资料和数据入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2001-2010年十年的月度统计数据,通过选取适当指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投资、政府购买支出、货币供应量、汇率、外汇储备和平均劳动成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并运用V AR模型进一步探寻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 论文首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通货膨胀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分析方式和途径。接着结合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形成通货膨胀的特殊经济社会环境进行了基本描述,从而得到了相关的解释变量。然后结合国内外有关对V AR模型的理论研究,进入到统计模型的构建和检验过程,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通过运用相关数据,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应用V AR模型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与八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结论表明,货币供应仍然是近期影响我国通胀水平的主要因素;汇率和外汇储备对缓解通货膨胀水平的作用有所减缓,需要加强重视;投资对通胀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政府购买可以作为财政政策措施之一增强通胀压力;劳动力成本和人民收入对通胀存在反方向的作用。 最后,在理论及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和我国国情,就做好通货膨胀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V 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EVIEWS软件

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

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虽然从全国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供求基本平衡,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房价上涨过快、住宅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节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而要进行有效调控,得首先识别在各种因素中,到底哪些因素能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哪些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力强,哪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力稍弱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房地产价格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房地产价格的特性,并且从定性角度说明了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具体的分类为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其它因素。 关键词住宅价格; 商品房市场;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1 房地产价格的特性 房地产包括土地、建筑物、和其它地上定着物三个部分,同时又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综合体。房地产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地的特性,是以土地的特性为基础的。从房地产估价和把握房地产价值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主要有不可移动、独一无二、寿命长久、供给有限、价值量大、流动性差、用途多样、相互影响、易受限制和保值增值十个特性。房地产的特性决定了其价格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与一般物价相比,房地产价格有其自身的特性: (1)价格的基础及表示方式不同。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性,可转移的并非是房地产本身,而是该房地产的权利和收益。因此,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其表示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价格表示外,还可以用租金表示。 (2)形成的时间不同。一般商品价格可以标准化,有比较完整的市场,价格形成时间短且比较容易。房地产个别差异大,缺乏完整统一的市场,价格是在过去甚至将来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价格形成时间长且相对比较困难,评估时必须根据房地产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3)房地产价格实质上是房地产权益的价格。房地产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在交易中可以转移的不是其实物,而是其所有权、使用权或其他权益。故房地产估价与对房地产权益的调查、了解和分析有密切的关系。 (4)房地产价格主要由需求决定,并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个别性。房地产的供给有限,且由于它的位置固定,在一定区域内又具有垄断性,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价格。另外,在同一地区城市内,房地产位置的差别决定了房地产价格难以标准化,个别性明显。 (5)市场结构不同。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全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很大,形成的房地产价格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同时,由于房地产的稀缺性,其价格上升的速度要远远高于一般性商品。 综上,房地产价格是由其效用、相对稀缺性及有效需求三者互相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而这些因素又难以定量,且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房地产评估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11剖析

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基础之上,从出口需求层面、出口供给层面及出口和供给结合三个方面对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理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跳板,展开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其次,本文利用宁波市2005——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出口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国外经济发展水平、出口相对价格;出口供给推动因素有:本省生产能力、进口、外商外资流入、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其他因素。最后,本文针对宁波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宁波乃至区域各省出口贸易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各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大环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更加开放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会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宁波市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出口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从出口依存度上来看,宁波市出口贸易对其经济也有一定的影响。2014年宁波市出口贸易额达到3.8亿美元,占宁波市生产总值的5%。然而对宁波市2005——2010年的出口贸易发展轨迹进行研究发现,宁波市出口贸易虽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十年增长率波动却很大。由此本文对宁波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宁波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第一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背景及主要的理论模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大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已经占到世界总的贸易量的2/3左右,其中制成品的贸易的增长又大于初级产品贸易的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因为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不论是基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H-0 模型,贸易应该更多的发生在要素禀赋差距较大和技术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行业上,应该发生在资本密集度差距较大的行业间,例如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而不是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传统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探讨新的贸易理论成为必然。 产业内贸易理论最早是由学者沃顿(Verdoorm,P.J.,1960)在考察荷比卢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时发现的。他以可比的国际贸易分类为基础,计算了12种种样本产品的双边贸易比率,发现由于经济联盟,双边贸易的比率的相对值下降,但是比率的中位数值却提高了。Verdoorm由此认为,与集团内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中,而不是在异类贸易类型间。但是Verdoorm的发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一般认为,1975年由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出版的{ 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 一书作为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较为正式的提出的著作。他们二人也因此被认为是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开拓者。在该书中,他们认为,“新要素比例理论”是可以部分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的,但是要对产业内贸易做全面而又系统的解释则是不够的,必须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入手。他们的研究对之后的一些学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迪克西特( 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鲁格曼(Krugman ,P.) ,赫尔普曼(Helpman,E.),兰卡斯特(Lancaster,K.)和布兰德(Brander,J.)等人,对产业内贸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建立了很多的模型。为了更详细和有条理的论述这些模型,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模型分类。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贸易品是否具有差异性,从而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和非同质产品。非同质产品又分为水平性差异产品和垂直性差异产品。 格鲁贝尔(H.G.Grubel)和劳埃德(P.J.Lloyd)在他们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一书中,将产业内贸易分为三种:1.要素投入不同,但是产品却有一定的替代性:例如木制的和塑料制成的家具用品。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贸易条件)【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 第五章贸易条件 5.1 复习笔记 一、贸易条件的涵义 1.贸易条件的概念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 (2)贸易条件的表示方法 ①用物物交换来表示。用物物交换来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 ②用价格来表示。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及其意义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①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含义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专注考研考证 ②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 以x P 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m P 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则商品贸易条件指数T (一 般用百分数表示)为: ()/100x m T P P =? 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如果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③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有效性 其有效性通常只局限于不发生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的一定时期之内,它是用来表示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单位商品的贸易利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即表示贸易利益的变动,并不能表示一国获得的贸易利益总量(这是无法计算的)。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与要素生产率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得到的指数,其可分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两种。 ①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其计算公式为: ()/x m x S P P Z =? 其中,S 表示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x Z 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表明: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反

中国房价过高的原因与对策

中国房价过高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房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路飙升,成为了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居民已经买不起房子,社会矛盾不断增加。虽然国家也开始着手政治高房价,但是效果依然不明显。 关键词:房产房价持续增长 一,原因 1、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严重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住房制度改革发展,我国住房供应结构失衡,住房供应高度市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严重不足。尽管近些年住房政策不断调整完善,城市住房供应层次与住房保障手段仍然单一,尚未做到住房供给与保障的全民覆盖。面对高房价、低收入的基本国情,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保障对象覆盖面狭窄,大量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被推向商品房市场,催生了不在保障之列又无力购房的庞大“夹心层”群体。 2、垄断造成疯涨 我国住房的供给途径很少,住房的市场供给几乎完全被开发商所垄断,开发商建造房屋是一种商业行为,拿地建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房地产开发商联合起来操控价格,在涨价上保持高度默契,垄断使房产开发商谋求暴利,置社会和谐、稳定于不顾。面对这种局面,购房者不得不拿出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资金来购买房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的疯涨。这也是造成房价疯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3、商品房供应量少 商品房供应量少的原因比较复杂。从供求关系看,主要有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土地及城市资源有限,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内部自购住房、捂盘惜售等原因。加上刚性需求与投资需求旺盛,致使商品房供不应求;从开发成本角度分析,高度市场化的“招拍挂”土地供应政策、繁杂的税费提高了开发成本,抑制了部分开发商的拿地冲动;从政策角度分析,商品房供应的“不限外”政策、被无限放大的投资品属性和地价涨则房价必涨预期,致投资购房比例远超国际警戒线的15%;从市场角度看,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发建设全部推给开发商,其他建房形式都受政策禁止与限制,开发商寡头垄断必然会推高房价。 4、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居民要到城市里居住,由此带来的购房需求是现在购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造成房价疯涨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5、不理智抢购造成涨价、游资炒房造成涨价 投机性和投资性群体的大面积炒作,是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核心力量。住房价格不仅由其生产成本决定,而且还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关系,购房者的不理智抢购行为,推动房价高涨。购房者面对连续攀升的楼价,抢购完全处于无奈。客观上造成地产火爆繁荣的虚假局面,地产商以供不应求为理由,趁机大肆抬价。消费者、投资者盲目追涨的从众心态,令大部分民间资本投向房地产领域,在各地疯狂抢购,伺机抛售牟取暴利,或者出租以赚取租金,从而导致房价疯涨。因此,我们可以说消费者、投资者的不理智抢购是导致房价疯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完整版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 因素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 外贸依存度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若用出口额或进口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来计算,外贸依存度又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 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在国 际上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市场和供给市场。然而,频繁的贸易往来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在不断增加我国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稳定对一国的经济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情况进行了解。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情况通 常用外贸依存度来表示,它是指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占该(地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2005-2014年我 国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一)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变化趋势上看,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4 年至2006年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9年呈下降趋势,2009年之后开始回升,但增长幅度 与之前相比较低,未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从外贸依存度的比重上看,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 都在40%以上,最高水超过65%。2009年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达到这 十年的最低点,但依存度仍超过40%。 数据库:年度数据 时间:最近10年 指标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 亿元)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国际贸易)贸易条件的变 化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于壹定时期内壹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壹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于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于国际经济学中,我们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为壹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当价格比上升时,我们就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下降时即是贸易条件恶化。 下面我就从经济增长,收入转移,以及贸易政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面考虑。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能够说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但不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于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却呈现恶化的趋势。从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来见,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以不变美元价格计)下降了20%(2000年为100,目前为80左右),如果剔除掉2007到2008年间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实际下降10%左右。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使壹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成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反之为进口偏向型增长,而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是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 具体到中国来见,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而实现的出口大均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要素密集的工业制造品,而由于我国于近20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近些年来进出口

贸易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于出口偏向型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因此于壹定程度上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随着经济增长反而恶化的现象。另壹方面,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所出口的产品有较高的替代性、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激烈、主要靠成本优势出口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涨价的空间非常小,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壹。 第二,从收入转移方面来分析。通过国际经济学理论我们知道,如果收入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高,那么收入转移使转出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反之,如果转出国对出口产品的边际支出倾向比转入国低,那么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改善。 分析中国的时候,我们应把中国分别作为收入转出国和转入国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而且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我们作为转出国的对外援助相对较少,其中主要是向非洲等第三世界贫困国家的转移。我们中国的援助大均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所以非洲的被援助国家且不会拿援助买中国的出口商品,因此从收入转出国的角度见我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当中国作为国际收入转入国,即被援助国家时,中国所利用国际援助的方向大多数于扶贫、教育、艾滋病防治、环境保护、政府管理、紧急救灾援助及灾后重建等方面,而对收入转出国的出口商品购买很少,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们的贸易条件是改善了。 综合中国作为收入转入国和转出国俩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远大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因为毕竟中国当下仍是地区发展很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对外转移支付的金额有限,而作为收入转入国的比重更大,所以从俩个角度的综合考虑,于转移支付方面中国的贸易条件是改善的。

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房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内容摘要】为研究近年房价上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用SPSS经济数据分析软件对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银行贷款利率,国际汇率等变量的关系加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汇率、利率是影响近年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土地价格;GDP;CPI;贷款利率;汇率 【Content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regress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price and GDP,CPI,land price; loan interest rate;exchange rate in order to stud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housing price.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exchange rate and loan interest rate a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for the housing price. 【Key word】housing price;land price;GDP;CPI;loan interest rate;exchange rate 【正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也逐渐增大。我国房地产市场也是一路走高,过快增长的房价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百姓多有抱怨,政府对房价问题也高度重视,频频出台各项和政策,试图抑制房价,但效果不甚明显。对于房价影响因素,一种观点是从单一的角度解读房价上涨因素,他们认为,高房价是有高地价造成的。例如:杨慎(2003)、包宗华 (2004)认为地价大幅上涨必然造成房价大幅度提高;另一种观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房价的影响因素,例如:彭聪,聂元飞(2009)应用OLS法基于GDP、CPI、利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视角对房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物价、贷款利率都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原源(2009)通过应用计量OLS方法对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与货币供应量(M2) 、利率和汇率等变量加以回归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上升、低利率和预期本币汇率上升 ,都是促进房价上升的重要因素。本文首次将这些影响房价上涨的因素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影响我国房价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抑制房价提供可靠性政策,为此建立计量经济学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