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精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精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精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精讲)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点精讲)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的对比图,回答问题。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增长的原因

(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主要动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3.特点

【易错辨析1】“人口自然增长”是否就是指人口自然数量的增加?

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中的“增长”是指人口自然数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数量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B.②曲线 C.③曲线D.④曲线 4.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年~2020年B.2020年~2030年 C.2030年~2040年D.2040年~2050年 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表示意部分国家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读“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C.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D.面积相等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相同 11.按图所示,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水资源B.矿产资源 C.水能资源D.耕地资源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13.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2)

高考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 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中国②美国③俄罗斯④拉丁美洲 B. 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C. 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 D. 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大规模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国内人口迁移,特别是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都是为了开发国土。由选项提供的四个地区,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主要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及西北、东北等地,其人口移动方向大体如①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渡大西洋流入西欧,如②图所示;俄罗斯政治、经济、人口重心主要在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人口移动方向如③图所示;美

国人口大量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如④图所示。 答案:D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读“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对其的推力 跨越国界划分)。 (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战 (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 解析:本题以美国的人口迁移为切入点,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注意联系美国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美国各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素养材料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 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读图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素养达标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C 2.A[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试测试卷【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D.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读“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3.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条件有所改善 B.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 D.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死亡率下降 4.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 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 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两题。 5.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①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①减轻国家负担①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①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地理人口复习题(试题)

高三人口复习(2011年试题) 【2011·北京朝阳期末】“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图6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3~15题。 13.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A.1964年至1968年B.2008年至2012年 C.2024年至2028年D.2040年以后 1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 15.“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B.人口总量减少 C.就业困难D.经济衰退 【2011·北京朝阳期末】图7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16~18题。

16.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7.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8.该国可能是 A.中国B.巴西 C.德国D.泰国 【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表1.完成33、34题。 表1 国家名称美国德国印度日本 出生率‰)14 9 25 9

死亡率(‰)9 10 8 8 33.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4.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11·北京东城期末】读图13,回答35、36题。 35.2001 - 2007年江苏人口()A.迁入增多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水平迅速、医疗事业进步,死亡率 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 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 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 的人口数量还会逐 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 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 界新增人口中,发 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 缓慢,很多国家实施 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单位:% 或‰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1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 【学习目标】 1、能区分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2、能根据材料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差异、不同地区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并能简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课前预习】 1、上网查询世界、中国、常州在不同时期人口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2、阅读课本1—5页,把有不理解的地方写出来。 【问题探究】 1、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_______人数与同期________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_______人数与同期_________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______数减去______数)与_________数之比即自然增长率= ________率—__________率 2、某镇有1万人,2009年出生婴儿并成活了130个,死亡人数为30人,该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人口是在增加、减少?还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3、完成书本第2页的“读图思考”,第3页的“活动”。 4、在下图填出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归纳总结】 1、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由自然增长率及_______________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共同决定。

【课堂反馈】 1、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2、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不相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农业革命之后,人口数量高速增长,一直到工业革命前 C.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前,人口数量总体来说在增加,但后期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增长D.工业革命后,人口数量减少 3、“世界60亿人口日”的时间是( ) A.2000年1月3日B.1999年10月12日 C.1999年12月10日D.2000年12月25日 4、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中国B.尼日利亚C.美国D.印度 5、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A.快速增长B.负增长C.接近零增长D.零增长 判断题: 6、人口增长得快慢就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7、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净增加的人口很多() 8、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9、人口的增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平衡() 10、世界上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高三地理人口部分专题训练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上题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 用工成本上升 B. 人口增加 C. 老龄人口增加 D. 人才外流严重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 B.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 D.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4.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 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 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5.该表反应了该区 A. 产业结构完成优化升级 B.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 C. 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D. 就业人口性别比协调 人口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6--7题。 6.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A. 1999年 B. 2001年 C. 2004年 D. 2007年 7.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 B. 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 C. 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 D. 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 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三大产业人口构成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8--10题。 8.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 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 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 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同步练习7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后 2.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解析:第1题,农业革命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工业革命使人口迅速增长,而“二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使人口迅猛增长。第2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经济、政治、人口政策、文化及宗教、医疗卫生条件及自然条件等。 答案:1.C 2.B (2010·南通调研)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B 4.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心养老问题;人口

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C (2007·上海高考)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5~7题。 5.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解析:对比分析该图1980~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故C、D说法错误;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2000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 答案:B 6.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解析:老龄化现象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一种体现。分析2000年和2025年结构图看出,60~80岁女性比重线段长于男性比重线段,说明该年龄段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对比各选项知A项正确。 答案:A 7.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解析:从2000年和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几乎相等,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增长类型的突出特点。各选项中只有B项日本为发达国家。 答案:B (2010·百校联盟调研)右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 图中a、b、c分别表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 构比重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有( ) A.青壮年劳动力充足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版)(Word版)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 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1.3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比较及制约因素制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认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2.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学会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做好充分预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通过分析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逐步提高调查研究、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比较法及数据图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考练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人口的图片、数据、资料,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前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思考相关的问题,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整理相关问题的答案。前搜集有关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的图资料。 ■教学过程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空间变化- 含解析及完美解析 【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16〕 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A.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C.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 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说明 A. 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 B. 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C. 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D. 上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吸引女性就业 关于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社会、家庭、婚姻的冲击增大 B.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小题1】B【小题2】C【小题3】D 【解析】此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图,甲图反映的是人口性别比变化,且性别比趋向平衡,A错、B对。乙图显示中心区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为负值,郊区增长速度快,人口主要涌入郊区,CD错。应选B。 此题考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平衡,性别比平衡说明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迅速,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对;不能说明上海的重工业大量向内地迁移,A错;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不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B错;上海经济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都已向我国中、西部转移,D错。应选C。 此题考查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向平衡,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稳定,A 错;外来常住人口有大量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不能提升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B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不利于实现〝健康城市〞模式,C错;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对。应选D。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32-33题。 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 A. 上海福建 B. 新疆湖南 C. 黑龙江海南 D. 西藏云南 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养老制度 B. 经济水平 C. 气候条件 D. 婚姻家庭 【小题1】C【小题2】C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老人因身体抵抗力下降,一般冬季迁往南方避寒,而夏季迁往北方避暑。据此分析各选项,上海和福建都位于南方,冬季都较低,夏季都高温,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A错误;新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西藏气候高寒,低压、缺氧,两省区自然条件差,都不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BD错误;黑龙江纬度较高,夏季较北方较凉爽,海南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是老人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理想省区,C正确。应选C。 此题考查影响老人迁移的主要因素。〝‘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说明其迁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夏季,南方地区气候炎热,〝候鸟老人〞向北方迁移;冬季,北方气候寒冷,〝候鸟老人〞迁往南方地区。C正确;经济水平、婚姻家庭、养老制度不是影响候鸟老人〞迁徙的主要因素,ABD错。应选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死亡率较低 B.迁出人口多 C.出生率较高 D.迁入人口多 2.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C.1990年-2000年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3.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和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发展水平高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5.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衢州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出 B.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 C.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入 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最少 6.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杭州。影响这一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B.宗教C.环境D.气候 下图为“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图”,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②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8.在①②③④中,能代表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② 9.缓解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C.实行计划生育 D.加大教育投入 10.研究人口分布一般以()和()作为衡量指标。 A.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 B.人口密度、人口数量 C.人口密度、人均面积 D.人口数量、人口分布格局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专题复习(后附答案) 【典例1】读世界及甲、乙、丙、丁四大洲人口增长动态 统计图,回答(1)~(3)题。 (1)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995~2000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 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乙、甲、丙、丁 (3)甲、乙、丙、丁依次是() A.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 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 C.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 D.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信息。第(1)题,图中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丁死亡率都在1%左右,出生率在1%至2%之间,变化幅度最小。第(2)题,注意图中斜线表示自然增长率,1995~2000年的数据要比较甲、乙、丙、丁中6代表的数据。第(3)题,各年份中丁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最低,应是发达国家,欧洲符合,可排除A、C两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亚洲,所以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要高于亚洲,则甲是非洲。 【参考答案】(1)D(2)C(3)D 【变式训练】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的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题。

(1)甲地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1.333%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地老年人口比重高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甲地0~14岁死亡人口数为2 000×0.6%=12,15~59岁死亡人口数为 6 500×0.6%=39,60岁及以上死亡人口数为 1 500×2.5%=37.5;则甲地总死亡人口数为12+39+37.5=88.5,总死亡率为88.5/10 000=0.885%。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甲地老年人口比重达15%,而乙地0~14岁人口比重达35%,故甲地为发达国家,乙地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年龄结构老,这也是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答案:(1)C(2)D 【典例2】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模式,B国家人口增长属于______模式。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 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章末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2017年的最新数据当中印度人口增加到13.26亿人,而中国人口为13.7亿,相比之下印度人口的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在不久之后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1~2题。 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B.传统型 C.现代型D.无法确定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印度人口还在快速增长,说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和人们生育意愿较高会影响出生率,导致出生率较高。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 (2017·安徽亳州质检)1949年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A.中学老师B.建筑设计师 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 答案 3.D 4.D 解析第3题,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在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所以D正确。第4题,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所以D正确。 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21

第1章人口的变化 章末检测(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014年底,印度人口大约有12.48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15.3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1~2题。 1.现阶段,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 A.原始型B.传统型 C.现代型D.无法确定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印度人口还在快速增长,说明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第2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和人们生育意愿较高会影响出生率,导致出生率较高。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2017·安徽亳州质检)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④抚养成本太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

A.中学老师B.建筑设计师 C.外科医生D.家政护理人员 答案 3.D 4.D 解析第3题,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在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所以D正确。第4题,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所以D正确。下图为“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 ) A.1970年B.1985年 C.2005年D.2013年 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 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 答案 5.B 6.D 解析第5题,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人口数量停止增长。根据图中信息分析,1985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零,故此前人口数量一直增加,至1985年达到最高值;1985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第6题,目前该国人口为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应该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2017·辽宁铁岭联考)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是“我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读图完成7~8题。 7.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高中地理高考试题—— 人口

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6 人口 (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 0M N 30 60 距市中心距离(km )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2000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 3000035000 年1990年1982年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 P Q 5 10 15 距市中心距离(km )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图8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答案】B 【解析】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

高中地理 人口及变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