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s2431通信示程范序

ds2431通信示程范序

ds2431通信示程范序
ds2431通信示程范序

用软件实现1-Wire?通信

摘要:在没有专用总线主机(如DS2480B、DS2482)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可以轻松地产生1-Wire时序信号。本应用笔记给出了一个采用…C?语言编写、支持标准速率的1-Wire主机通信基本子程序实例。1-Wire总线的四个基本操作是:复位、写“1”、写“0”和读数据位。字节操作可以通过反复调用位操作实现,本文提供了通过各种传输线与1-Wire器件进行可靠通信的时间参数。

引言

在没有专用总线主机的情况下,微处理器可以轻松地产生1-Wire时序信号。本应用笔记给出了一个采用C语言编写、支持标准速率的1-Wire主机通信基本子程序实例。此外,本文也讨论了高速通信模式。要使该实例中的代码正常运行,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微处理器的通信端口必须是双向的,其输出为漏极开路,且线上具有弱上拉。这也是所有1-Wire总线的

基本要求。关于简单的1-Wire主机微处理器电路实例,请参见应用笔记4206:"为嵌入式应用选择合适的1-Wire主机"中的1类部分。

2. 微处理器必须能产生标准速度1-Wire通信所需的精确1μs延时和高速通信所需要的0.25μs延时。

3. 通信过程不能被中断。

1-Wire总线有四种基本操作:复位、写1位、写0位和读位操作。在数据资料中,将完成一位传输的时间称为一个时隙。于是字节传输可以通过多次调用位操作来实现,下面的表1是各个操作的简要说明以及实现这些操作所必须的步骤列表。图1为其时序波形图。表2给出了通常线路条件下1-Wire主机与1-Wire器件通信的推荐时间。如果与1-Wire主机相连的器件比较特殊或者线路条件比较特殊,则可以采用最值。请参考可下载的工作表中的系统和器件参数,确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表1. 1-Wire操作

图1. 1-Wire时序图

表2. 1-Wire主机时序

计算这些值的工作表可供下载。

代码实例

下面代码实例都依赖于两个通用的'C'函数outp和inp,从IO端口读写字节数据。他们通常位于标准库中。当应用于其它平台时,可以采用合适的函数来替代它们。

// send 'databyte' to 'port' //设定发送数据字节的端口

int outp(unsigned port, int databyte);

// read byte from 'port'

//定义读字节的端口

int inp(unsigned port);

代码中的常量PORTADDRESS (图3)用来定义通信端口的地址。这里我们假定使用通信端口的第0位控制

1-Wire总线。设定该位为1,将使1-Wire总线变为低电平;设定该位为0,1-Wire总线将被释放,此时1-Wire 总线被电阻上拉,或被1-Wire从器件下拉。

代码中的tickDelay函数是一个用户编制的子程序,此函数用于产生一个1/4μs整数倍的延时。在不同的平台下,该函数的实现也是不同的,故在此不做具体描述。以下是tickDelay函数声明代码,以及一个SetSpeed函数,用于设定标准速度和高速模式的延时时间。

实例1. 1-Wire时序的生成

// Pause for exactly 'tick' number of ticks = 0.25us

//定义延时时间的函数

void tickDelay(int tick); // Implementation is platform specific

// 'tick' values

//定义延时时间变量

int A,B,C,D,E,F,G,H,I,J;

//----------------------------------------------------------------------------- // Set the 1-Wire timing to 'standard' (standard=1) or 'overdrive' (standard=0). //定义一线制的通信时间模式,当变量standard=1时,为普通通讯模式,当standard=0时为高速通信模式。

//设定通信速度

void SetSpeed(int standard)

{

// Adjust tick values depending on speed

if (standard)

{

// Standard Speed 标准速度

A = 6 * 4;

B = 64 * 4;

C = 60 * 4;

D = 10 * 4;

E = 9 * 4;

F = 55 * 4;

G = 0;

H = 480 * 4;

I = 70 * 4;

J = 410 * 4;

}

else

{

// Overdrive Speed 高速模式

A = 1.5 * 4;

B = 7.5 * 4;

C = 7.5 * 4;

D = 2.5 * 4;

E = 0.75 * 4;

F = 7 * 4;

G = 2.5 * 4;

H = 70 * 4;

I = 8.5 * 4;

J = 40 * 4;

}

}

1-Wire基本操作的代码程序如实例2所示。

实例2. 基本的1-Wire函数

//----------------------------------------------------------------------------- // Generate a 1-Wire reset, return 1 if no presence detect was found,

对一线制元器件复位,如果没有检测到元器件的话将会返回1

// return 0 otherwise.其他情况返回0

// (NOTE: Does not handle alarm presence from DS2404/DS1994)

//

将总线上的器件进行复位

int OWTouchReset(void)

{

int result;

tickDelay(G);

outp(PORTADDRESS,0x00); // Drives DQ low

tickDelay(H);

outp(PORTADDRESS,0x01); // Releases the bus

tickDelay(I);

result = inp(PORTADDRESS) ^ 0x01; // Sample for presence pulse from slave tickDelay(J); // Complete the reset sequence recovery

return result; // Return sample presence pulse result

}

//----------------------------------------------------------------------------- // Send a 1-Wire write bit. Provide 10us recovery time.

//发送一位数据到一线制总线上,恢复时间为10us

// void OWWriteBit(int bit)

{

if (bit) //如果需要发送的值为1,则写“1”到数据总线上,然后释放总线

{

// Write '1' bit

outp(PORTADDRESS,0x00); // Drives DQ low

tickDelay(A);

outp(PORTADDRESS,0x01); // Releases the bus

tickDelay(B); // Complete the time slot and 10us recovery

}

Else //否则,将数据“0”发送到数据总线上,然后释放总线

{

// Write '0' bit

outp(PORTADDRESS,0x00); // Drives DQ low

tickDelay(C);

outp(PORTADDRESS,0x01); // Releases the bus

tickDelay(D);

}

}

//----------------------------------------------------------------------------- // Read a bit from the 1-Wire bus and return it. Provide 10us recovery time.

//

int OWReadBit(void)

{

int result;

outp(PORTADDRESS,0x00); // Drives DQ low

tickDelay(A);

outp(PORTADDRESS,0x01); // Releases the bus

tickDelay(E);

result = inp(PORTADDRESS) & 0x01; // Sample the bit value from the slave //对从机的值进行采样

tickDelay(F); // Complete the time slot and 10us recovery

//延时,完成全部的时间过程和10us的复位时间

return result; //返回所读到的从机值。

}

该程序包括了1-Wire总线的所有位操作,通过调用该程序可以构成以字节为处理对象的函数,见实例3。

实例3. 派生的1-Wire函数

//----------------------------------------------------------------------------- // Write 1-Wire data byte

//

void OWWriteByte(int data) //写一个字节

{

int loop; // 定义循环变量

// Loop to write each bit in the byte, LS-bit first

for (loop = 0; loop < 8; loop++) //让循环变量从0到8之间循环,发送数据 {

OWWriteBit(data & 0x01); //发送数据的最末位

// shift the data byte for the next bit

data >>= 1; // 字节左移

}

}

//----------------------------------------------------------------------------- // Read 1-Wire data byte and return it

//

int OWReadByte(void) // 读一个字节

{

int loop, result=0; //定义循环值变量及返回值变量

for (loop = 0; loop < 8; loop++)

{

// shift the result to get it ready for the next bit

result >>= 1;

// if result is one, then set MS bit

if (OWReadBit()) // 如果读的结果为1,就将该值插入最高位。

result |= 0x80;

}

return result; //返回结果

}

//----------------------------------------------------------------------------- // Write a 1-Wire data byte and return the sampled result.

//

int OWTouchByte(int data)

{

int loop, result=0;

for (loop = 0; loop < 8; loop++)

{

// shift the result to get it ready for the next bit

result >>= 1;

// If sending a '1' then read a bit else write a '0'

if (data & 0x01)

{

if (OWReadBit())

result |= 0x80;

}

else

OWWriteBit(0);

// shift the data byte for the next bit

data >>= 1;

}

return result;

}

//----------------------------------------------------------------------------- // Write a block 1-Wire data bytes and return the sampled result in the same

// buffer.

//

void OWBlock(unsigned char *data, int data_len)

{

int loop;

for (loop = 0; loop < data_len; loop++)

{

data[loop] = OWTouchByte(data[loop]);

}

}

//----------------------------------------------------------------------------- // Set all devices on 1-Wire to overdrive speed. Return '1' if at least one

// overdrive capable device is detected.

//

int OWOverdriveSkip(unsigned char *data, int data_len)

{

// set the speed to 'standard'

SetSpeed(1);

// reset all devices

if (OWTouchReset()) // Reset the 1-Wire bus

return 0; // Return if no devices found

// overdrive skip command

OWWriteByte(0x3C);

// set the speed to 'overdrive'

SetSpeed(0);

// do a 1-Wire reset in 'overdrive' and return presence result

return OWTouchReset();

}

OWTouchByte函数可以同时完成读写1-Wire总线数据,通过该函数可以实现数据块的读写。在一些平台上执行效率更高,Maxim提供的API就采用了这种函数。通过OWTouchByte函数,OWBlock函数简化了1-Wire 总线的数据块发送和接收。注意:OWTouchByte(0xFF)与OWReadByte()等效,OWTouchByte(data)与OWWriteByte(data)等效。

这些函数和tickDelay函数一起构成了1-Wire总线进行位、字节和块操作时所必需的全部函数。实例4给出了利用这些函数读取DS2432的SHA-1认证页的实例。

实例4. 读DS2432实例

//----------------------------------------------------------------------------- // Read and return the page data and SHA-1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MAC)

// from a DS2432.

//

int ReadPageMAC(int page, unsigned char *page_data, unsigned char *mac)

{

int i;

unsigned short data_crc16, mac_crc16;

// set the speed to 'standard'

SetSpeed(1);

// select the device

if (OWTouchReset()) // Reset the 1-Wire bus

return 0; // Return if no devices found

OWWriteByte(0xCC); // Send Skip ROM command to select single device

// read the page

OWWriteByte(0xA5); // Read Authentication command

OWWriteByte((page << 5) & 0xFF); // TA1

OWWriteByte(0); // TA2 (always zero for DS2432)

// read the page data

for (i = 0; i < 32; i++)

page_data[i] = OWReadByte();

OWWriteByte(0xFF);

// read the CRC16 of command, address, and data data_crc16 = OWReadByte();

data_crc16 |= (OWReadByte() << 8);

// delay 2ms for the device MAC computation

// read the MAC

for (i = 0; i < 20; i++)

mac[i] = OWReadByte();

// read CRC16 of the MAC

mac_crc16 = OWReadByte();

mac_crc16 |= (OWReadByte() << 8);

// check CRC16...

return 1;

}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 第1章 概述 1-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就是什么? 答:模拟信号的特点就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与信源解码的作用就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 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 答:数字通信的特点就是: (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便于加密处理; (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 (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Bd N 661010 11===-码元时间 信息传输速率为 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 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 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 答:频带利用率为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模板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公开文件,共4页) 一、目的: 规范品质异常处理流程,提高品质异常处理的时效性,确保来料质量及生产的正常运转,同时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制程、出货品质异常的处理。 三、定义: 3.1 来料品质异常: a、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 b、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时; c、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 3.2 制程品质异常: a、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 b、同一缺陷连续发生; c、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要求; d、机械发生故障或精度磨损; e、其他情形影响到产品质量时。 3.3 出货品质异常: a、客户投诉或抱怨; 四、职责 4.1 来料品质异常: 品质:a.负责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异常描述”部分; b.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于采购,抄送工程、生产; c负责品质异常改善结果确认。 采购:负责将《来料检验报告》、《品质异常联络单》发送给供应商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跟踪供应商及时回复“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将结果回复品质部. 4.2 制程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品质异常之最终判定; b,负责确认品质异常责任部门; c,负责主导品质异常案例的处理过程; d,负责对责任单位的改善结果进行追踪确认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4.3 出货品质异常: 品质部: a负责将品质异常通知各部门及确定责任部门; b负责异常改善后的跟踪确认; c负责处理客户抱怨 异常责任单位: a负责品质异常的原因分析,提出临时措施及长期改善对策并执行。 生产部: a负责品质异常的改善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营业部: a负责将客户抱怨反馈给相关部门。 其它相关单位: a在需要时进行异常改善的配合 五、工作程序: 5.1 进料品质异常: 5.1.1 依相关检验标准判定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物料标示“不合格”,并立即移至不良品区域。 5.1.2 异常成立4小时内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通知采购。 5.1.3 采购接《品质异常联络单》后4小时内转责任供应商。 5.1.4 供应商需于1个工作日内针对异常物料提出临时对策,如对异常内容有疑问,需在4 小时与品质相关人员确认清楚。 5.1.5 供应商必须在《品质异常联络单》要求的期限前(如无明确要求,默认为《品质异常联络单》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整的改善方案。 5.1.6 品质部对供应商回复内容进行确认,针对改善措施不合格部分予以退件,要求供应商重新回复。改善措施合格,则报告予以归档,跟踪后续进料品质状况,依5.1.7执行。 5.1.7 针对供应商改善后产品加严检验,连续追踪3批无异常予以结案,转正常检验;连续追踪3批中途发现不良现象仍存在,则重复5.1.2-5.1.7。 5.1.8 如供应商改善措施回复后连续2个月无进料,则强制结案,后续进料依正常检验执行。 5.1.9

通信原理题库

1、模拟调制方式中,可靠性最好的是 ,有效性最好的是 。 2、设0k 为传输常数,d t 为时间延迟,则理想恒参信道等效的线性网络传输特性为()H ω= ,其幅频特性为()H ω= ,相频特性为 ()?ω= , 群延迟为()τω= 。 3、模拟信号采用13折线A 律进行编码,若模拟信号的一个抽样值为-1668△,则对应的PCM 码组为 。 4、假设输入信道的AWGN 功率为N ,信道的带宽为B ,信号功率为S ,则连续信道的容量公式为 。 5、窄带高斯噪声的随机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6、采用部分响应技术可以 ,并使冲激响应尾部震荡衰减加快,这是由于 。对输入序列进行预编码是为了防止 。 7、TDM 与FDM 比较, 对信道的线性要求要更严格。 8、在一个码组内纠正t 个错误,同时检测e 个错误,要求最小码距d min 应为 1、 传输和 传输是通信系统中信号传送的两种基本形式。 4、误差函数的定义为()erf x = 。 6、对于常规调幅,已调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 倍,设常规调幅的调幅指数为 AM β,则其调制效率AM η= ,其最大值等于 。 1、一个离散信号源每秒发出四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概率分别为1/8、1/8、1/4、1/2,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平均信息速率为 。 2、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窄带高斯噪声,其包络服从 分布,相位服从 分布。 4、AM 系统在 情况下会出现门限效应。 5、在简单增量调制系统中,系统的最大跟踪斜率为 。 6、在PCM30/32路系统中,其信息传输速率为 。 7、衡量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 和 。

通信原理考研知识点

By 夜阑寄语(yljy52725) 1绪论: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中相关的消息、信息、信号之间的关系;3、正确区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4、掌握各类通信系统(通信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5、掌握数字通信的特点以及通信的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6、了解各类通信系统分类;7、信息的度量(信息量、熵);8、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2确知信号:1、了解确知信号概念以及信号类型;2、了解功率信号的频谱以及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3随机过程:1、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2、了解各态历经的概念;3、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的性质以及对应的功率谱密度;4、了解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掌握其性质;5、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 6、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概念以及窄带随机过程对应的各类分量的统计特性; 7、掌握高斯白噪声(明确白噪声的概念)。 4信道:1、了解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概念并且常见的该信道类型;2、掌握信道的数学模型(调制信道、编码信道);3、了解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4、了解信道中噪声的类型以及该噪声对信号传输所造成的影响; 5、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计算式(Shannon公式)。 5模拟调制系统:1、掌握幅度调制(线性调制-AM、DSB、SSB、VSB)系统的概念及一般传输模型和解调模型(包络检波-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2、掌握各类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输出波形以及各类解调方式的抗噪声性能(信噪比增益);3、掌握判断各类线性调制系统性能的优劣;4、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概念及对应的(FM、PM)传输模型; 5、掌握两类非线性调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PM->FM); 6、了解非线性调 制系统的解调模型及其抗噪性能(信噪比增益);7、掌握门限效应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8、了解信号的加重技术;9、掌握各类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以及各自适用的实际情况。 6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了解基带信号的概念及其谱特性;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的几种常见码型(AMI、HDB3、Manchester、双相码、CMI)的编码规则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3、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模型以及理解码间串扰的概念;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时频条件;5、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特性的设计;6、了解基带传输系统(二进制单极性/双极性)的抗噪声性能(判决门限);7、掌握眼图的产生以及由其可以确定的参数类型;8、理解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的实际意义。7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掌握产生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ASK、FSK、PSK、DPSK)的系统模型以及各自的解调模型;2、掌握DPSK系统的产生原因;3、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的输出波形;4、掌握各类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及其相应比较。 8新型调制系统:1、了解QAM系统; 2、掌握MSK系统的特点;3、掌握OFDM 系统的特性及其传输特点。 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掌握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概念;2、掌握最佳接收机的模型(确知信号、随相信号、/起伏信号);3、掌握匹配滤波器的结构;3、了解最佳基带系统。 10信源编码:1、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步骤(抽样、量化、编码);2、掌握各类抽样方式(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特点);3掌握各类量化(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方式;4、掌握PCM编码机及其编码方式;5、了解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原理)汇编

第一部分数字通信基本原理 数字通信系统 1. 信号 信号可用来传输信息。信息可用语言、文字、图象等表达,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表 达信息的语言文字不便于直接传输。因此在近代科学技术中,常用电信号来传送各种信息,即利用一种变换设备把各种信息转换为随时间作相应变化的电流或电压进行传输。这种随信 息作相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就是电信号。由消息转换成的电信号可分为两类:模拟信号和数 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时间和幅度都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时间和幅度都离散的信号。 如图1-1 电压 时间 a?模拟信号b?数字信号 1-1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的模型 2. 数字系统 以数字信号的方式来传输消息的通信系统,叫数字通信系统。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如图1-2。 信L非L审L翳L信L翳L审L非-?信 1-2典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即是发信者。通常的信源指电话机、摄象机及各种数字终端设备。 信源编码的作用是对信号进行编码,去除或减少冗余度,把能量集中起来缩窄占据频带,

从而提高数字传输的有效性。例如进行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A/D 转换),PCM 编码。 信道编码。由于传输信道上噪声的干扰,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可能会发生差错,导致信息传输质量下降。为了在接收端自动检出错码或纠正错码,使差错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可在信源编码后的数字信号中按一定规律加一定数量的数字码(监督码),形成新的数字信号,这种新的信号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规律性,使收端可检查或纠正差错。信道编码是将信息比特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它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数字传输的可靠性,即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 信道和噪声:信道指传输信号的通道。按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无线信道包括微波中继、卫星和各种散射等。信道在传输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通常把所有的噪声干扰都折合到信道中,成为一个等效噪声源。 3.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A、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因数字信号以0、1 两个数码形式传输,被噪声干扰和经衰减后的数字信号,在没恶化到不可正确判断之前,可用再生的方法恢复成原来的信号。只要再生设备设定位置适当,可认为噪声干扰不会对传输信号产生不良影响,即不会出现噪声积累。因而数字传输适用较远距离传输,也能适应性能差的信道。 B、保密性强,易于实现检错纠错 数字信号是模拟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形成的。它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同时数字信号便于码型转换,进行加密处理,还可通过信道编码实现检错,纠错功能。 C、便于建立综合通信网 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结合,有利于传输和交换多种业务的数字信息,实现多种业务信息的综合通信。为建立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提供必要条件。 D、设备可集成,微型化 由于设备多数属于数字电路,可采用集成元件,能做到集成度高,体积小,耗电低和成本低,且便于生产和维护。 E、占用频带宽 数字传输也有缺点,它与模拟信号传输相比,占用传输频带宽,如传输一路数字化语音信息占64khz 的带宽,而传输一路模拟信息只需占4khz 的带宽。然而随着微波和卫星信道及光线信道的迅速发展(它们有很宽的带宽),使占用传输频带宽的矛盾逐渐缩小。因而数字传输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要将模拟信号在数字传输系统中进行传递,就必须用信源编码器对话音信号进行模数变换。语音信号模数变换的方法很多,如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和参数编码等,其中用得较为广泛的是脉冲编码调制。 话音信号(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是:取样一一量化一一编码。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

复习题 名词:同步, 映射, 抽样,量化, DPCM, 汉明码, 复用, 定位,时分多路复用,正码速调整,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问答: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特点。 2.数字信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为什么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4.低通和带通信号抽样定理。 5.回答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特点,说明为什么引入非均匀量化. 6.说明码的抗干扰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 7.什么叫PCM零次群? PCM30/32一至四次群的速率和接口码型分别是什么? 8.帧同步的目的是什么? PCM30/32系统的帧同步码型为何? 9.PCM帧同步系统处理流程图。 10.PCM30/32系统帧结构。 11.PCM帧同步系统中,前方保护和后方保护分别是指什么?其各自防止的现 象是什么? 12.PCM一次群到异步复接二次群,与同步复接的区别。 13.简述SDH通信系统的特点。 14.SDH帧结构分哪几个区域? 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15.SDH 网的速率等级有哪些? 16.SDH 中复用的概念是什么? 17.SDH 传送网的基本物理拓扑有哪几种? 18.SDH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9.画出SDH帧结构,计算出STM-N各个区域的速率大小 20.SDH网同步方式和时钟工作方式。 21.G.707 SDH复用结构。 计算方面: 1.A律13折线编解码,7/11变换; 2.带通信号的抽样及其计算,抽样后信号的频谱形式; 3.循环码计算,循环码多项式,监督矩阵和生成矩阵

4.SDH帧结构中各个信息结构速率的计算 5.系统循环码的多项式计算。 1. 某设备未过载电平的最大值为4096mv,有一幅度为2000mv的样值通过A律13折线逐次对分编码器,写出编码器编码过程及输出的8位PCM码。 2. PCM30/32路的帧长,路时隙宽,比特宽,数码率各为多少? 3.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05sμ,如采用八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4. 为什么同步复接要进行码速变换? 答:对于同步复接,虽然被复接的各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时钟源供给的,可以保证其数码率相等,但为了满足在接收端分接的需要,还需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为使复接器、分接器能够正常工作,还需加入对端告警码、邻站监测及勤务联络等公务码(以上各种插入的码元统称附加码),即需要码速变换。 5. 异步复接中的码速调整与同步复接中的码速变换有什么不同? 答:码速变换是在平均间隔的固定位置先留出空位,待复接合成时再插入脉冲(附加码); 而码速调整插入脉冲要视具体情况,不同支路、不同瞬时数码率、不同的帧,可能插入,也可能不插入脉冲(不插入脉冲时,此位置为原信息码),且插入的脉冲不携带信息。 6.由STM-1帧结构计算出①STM-1的速率。②SOH的速率。③AU-PTR的速率。 7.采用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95 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段内码用自然二进制码);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 8.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 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北京邮电大学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邮电大学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考博 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收博士生31人,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分为30个方向,分别是周宏仁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吕廷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唐守廉的政府规制、服务科学;彭龙的金融创新、管理研究;曾剑秋的竞争力、企业成长、服务质量提高途径;金永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朱高峰的产业政策及管理;吴洪的农村信息化、互联网金融;张彬的信息化测评与管理;苑春荟的产业经济、信息化、电子商务、数据挖掘;孙启明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茶洪旺的产业组织与管理创新;李钢的网络与公共信息管理、虚拟社会管理;赵玲的复杂性科学与管理;陈岩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与创新;艾文宝的最优化及其在信息科学及金融数学中的应用;齐佳音的社交网络与客户关系的管理;王长峰的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大型项目集成与控制;闫强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电信运营管理;宁连举的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潘煜的神经管理学;杨天剑的电信供应链管理、电信节能;陈慧的人力资源管理;彭惠的风险管理、区域经济政策;杨学成的社会化营销、社会网络分析;赵秀娟的金融市场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理论与方法;何瑛的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谢雪梅的信息技术与服务科学、项目管理理论与务实;张晓航的数据挖掘、商务智能、复杂网络;杨毅刚的企业战略管理。 二、考试的科目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8经济管理学院31 087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 20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信息化与创新管理宁连举①1101英语②2201概率论与随机过程③2207数理统计④3305通信网理论基础⑤3315通信经 济与管理理论②③选一④⑤选一 三、导师介绍 宁连举:男,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教学研究和常务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科委项目、基金项目等评审专家、中国电信高管人才选拔评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近20项;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带宽W】 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能力,指单位时间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能力。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 b/s。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则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围。 【数据传输速率Rb】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T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 【波特率RB】 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lo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奈奎斯特定律】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 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则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 W 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 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的确切关系为: RB=W(1+α)。 其中,1/1+α为频道利用率,α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 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 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及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通信的目的是_______ 或________ 信息。 2、通信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_____通信和_______ 通信。 3、数字通信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均是离散的。 4、某一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Bd),若采用四进制传输,则 信息传输速率为___________。 5、设信道的带宽B=1024Hz,可传输2048 bit/s的比特率,其传输效率η=_________。 6、模拟信号经抽样、量化所得到的数字序列称为________信号,直接传输这种 信号称为___________。 7、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方法为________复用和_______复用。 8、由于噪声的干扰可能使帧同步码出现误码,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_____________。 9、一般PCM(脉冲编码调制)的帧周期为__________。 10、PCM30/32制式中一复帧包含有_____帧,而每一帧又包含有_____个路时 隙,每一路时隙包含有______个位时隙。 一、1、交换、传递;2、基带传输、频带传输;3、幅度、时间;4、2400b/s 5、2b/s/hz; 6、数字、基带; 7、频分、时分; 8、假失步; 9、125 us 10、16 32 8 二、选择题(每题2分)二、1、a ;2、b ;3、c ;模拟信号的特点为: (a) 幅度为连续(b) 时间域上全有值 (c) 幅度连续,时间间断(d) 幅度离散 1、数字基带信号为: (a) 基础信号(b)完成了模数变换后的信号 (c) 频带搬以后的信号(d)仅为和值的信号 2、量化即 (a) 对样值进行定量(b) 在时间域上进行离散化 (c) 将信号样值幅度变换为有限个离散值 (d)将样值幅度分层为无限个值

通信网理论基础(修订版)习题解答

2.2 求M/M/m (n )中,等待时间w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M/M/m (n )的概率分布为: 1 101 0011!)(! )(--=--? ?????--+=∑m r m n m k m m p k m p ρρρρ ??? ?? ??>≤≤-≤≤=n k n k m p k m m k p k m p k m k k 0!10!)(00 ρρ 假定n>m ,n ≥0,现在来计算概率P{w>x},既等待时间大于x 的概率。 ∑ =>?= >n j j j x w P p x w P 0 }{}{ 其中,P j {w>x}的概率为: n j m x w P n j m i x m e x w P m j x w P j m j i i x m j j ≤≤=>-≤≤? = >-≤≤=>∑-=-1 }{1! )(}{1 00 }{0 μμ 可得: x m m n n i m m n i i x m m n m j n m j i i x m j m n n m j m j i i x m j e m m P x w P 则若n P i x m e P m m i x m e P m m P i x m e P x w P )(01 1 01 ! )(1}{1!)(! ! )(!! )(}{λμμμμρρ ρ ρ ρμρμρμ--+--=--=-=--=-=-?-= >∞→+--? =? ? ????+? ? =+? ?= >∑ ∑∑ ∑∑ 特别的,新到顾客需等待的概率为: ! )(1}0{0m m P W P m ρρ ?-=>

] )! 1() ()! 1() (!)() ([) 1(!)(而 1 2 1 0--------= ----=---∑ m n m m m n x m i x m e m P m x f m n n m n i m n m i m x m m w μλμρ λμρ λλμρ ρμ n m k k x m m m w P w P P w P 注: e m m P m x f 在n =∞== =--= ∞→∑-=--}{}0{)() 1(!)(1 )(0λμλμρ ρ 2.4求M/D/1排队问题中等待时间W 的一、二、三阶矩m 1、m 2、m 3,D 表示服务时间为定值b ,到达率为λ。 解: ) ()1()(S B s s s G λλρ+--= 其中 sb st e dt e b t s B -∞ -=-= ? )()(δ 从而 sb e s s s G -+--= λλρ)1()( 又 ∑∞ == )(i i i s g s G )1(!)(00 ρλλ-=??? ? ? ? -?+-??? ??∴∑∑∞ =∞=s j sb s s g j j i i i b g λρ--= 110 2 2 1) 1(2)1(b b g λρλ---= 34 2 3 2) 1(12) 2)(1(b b b g λλλρ-+-= 3 4332 3 222 114 4 3) 1(4)21(6)0() 1(6)2(2)0()1(2)0() () 1(24)1)(21(ρλρρλρρλρλλλρλ-+= ?='''-=-+= ?=''=-= -='-==--+-= b g G m b g G m b g G m b b b b g 2.5 求M/B/1,B/M/1和B/B/1排队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W ,其中B 是二阶指数分布: 1 00 ,)1()(212121<<>-+=--αλλλααλλλt t e e t f

数字通信原理(附答案)[1]

1、已知一个4进制信号的码元速率为4800波特,则其对应的信息速率是( C ) A.4800bit/s B.2400bit/s C.9600bit/s D.14400bit/s 2、产生已抽样信号频谱混叠的原因是( C ) A.f s≥f m B.f s=2f m C.f s<2f m D.f s≥2f m 3、样值为301△,它属于A律13折线的( B ) A.第5量化段 B.第6量化段 C.第7量化段 D.第8量化段 4、在同一条链路上可传输多路信号,利用的是各路信号之间的( B ) A. 相似性 B.正交性 C. 一致性 D. 重叠 5、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波分复用 D. 码分复用 R=( ), 信1、在4进制系统中,每秒钟传递1000个4进制符号,此系统的码元速率 B R( ).( A ) 息速率 b A.1000Bd,2000b/s B.2000Bd,2000b/s C. 2000Bd,1000b/s D. 1000Bd,1000b/s 2、满足抽样定理时低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应选为( D ) A.f s≥f m B.f s=2f m C.f s<2f m D.f s≥2f m 3、设模拟信号s(t)的幅度在[-2,2]v内均匀分布,对它进行奈奎斯特速率抽样,并均匀量化后, 编为2进制码。量化间隔为1/64v,需要多少量化电平数?( D ) A.64 B.128 C.192 D.256 4、消息码为:1010001110001,对应的AMI码为:( A ) A. +10-1000+1-1+1000-1 B. +10-00000-1+1000-1 C. -10+1000+1-1+1000-1 D. +10+1000-1-1+1000+1 5、PCM30/32的二次群速率为( B ) A.64 kb/s B.8.448Mb/s C.384kb/s D.2.048Mb/s 2、产生已抽样信号频谱混叠的原因是( C ) A.f s≥f m B.f s=2f m C.f s<2f m D.f s≥2f m 3、均匀量化的PCM系统中,编码位数每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可增加( C )dB. A.2 B. 4 C. 6 D. 8 4、绝对码为:10010110,对应的相对码为:( B ) A. 10100101 B.11100100 C. 11100110 D. 11000110 5、SDH采用的数字复接方法一般为( B ) A.异步复接 B.同步复接 C.异步复接或同步复接 D.以上都不是 1、出现概率越__小__ 的消息,其所包含信息量越大; 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抽样、_量化 _和编码; 3、数字复接的方式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 4、为了减小相干载波的稳态相位误差,应减小带通滤波器带宽和增大锁相环的增益; 5、分组码(n,k)的编码效率为_ k/n ; 1、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___差错率; 2、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 3、数字复接的方式主要有按位复接、按字复接和按帧复接;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IPQC制程巡检工作规范 1.目的: 规范IPQC制程品质控制重点及作业方法,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IPQC检验工作。 3.定义: 3.1.IPQC:即生产过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领料生产以后,到成品加工完成时的品 质管理活动。 3.2.RoHS: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3.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的简称,即标准作业指导书。 3.4.BOM:物料清单。 3.5.ECN:工程变更通知单。 3.6.首件:生产过程每批量,经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或材料变更﹑工艺变更后自检合格的第一件成品,必要 时数量可为2—3PCS或一箱。 4.职责: 4.1.品管部IPQC依据本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品质进行检查控制。 4.2.IPQC对异常现象进行确认: 4.2.1.若异常现象IPQC能够立即判定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则与生产组长一起制定纠正措施并执行,IPQC进行 跟踪验证,验证数量不少于50PCS无问题方可正常生产。 4.2.2.若IPQC不能立即判定原因,则立即通知品管。 4.2.3.品管根据不良现象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工程与生产等部门相关工程师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必须到达现 场,组成异常处理小组对不良问题进行分析。若涉及物料问题,需IQC组长到现场协助分析,若涉及设计、软件问题,需开发项目工程师协助分析。 4.2.3.1.找出真正的不良原因之后,相关的责任单位应在二个工作时之内给出纠正措施,四工作时内给出预防措施; IPQC跟进改善措施实行后的100PCS(若批量小于100PCS则需跟踪同型号下一批次的生产),以确定改善措

数字通信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 《数字通信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信号强度)的取值连续变化,数字信号的特点是幅度的取值离散变化。 2、模拟通信采用频分制实现多路通信,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制 实现多路通信。 3、PAM 信号的幅度连续,时间离散,它属于模拟信号。 4、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有效性__和可靠性两个方面。 5、A/D 变换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三步。 6、 D/A 变换包括译码和低通两步。 7、波形编码是对信号波形进行的编码(或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8、参量编码是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9、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的过程,抽样要满足抽样定理。 10、量化是将PAM 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的过程。 11、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12、均匀量化量化区内(非过载区)的最大量化误差为=△/2;过载区内的最大量化误差为>△/2。 13、A 律压缩特性小信号时,随着A 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Q 提高;大信号时,随着A 的增大,信噪比改善量 Q 下降。 14、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有模拟压扩法和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15、A 律压缩特性一般A 的取值为87.6。 16、线性编码是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 17、已知段落码可确定样值所在量化段的起始电平和量化间隔。 18、l =8的逐次渐近型编码器(即A 律13折线编码器),判定值共有127种,2a 的判定值为128△,3 a 的判定值为32△和512△,4a 的判定值为16△、64△、256△和1024△。 19、DPCM 是对相邻样值的差值(实际上DPCM 是对样值与过去的样值为基础得到的估值之间的差值进行量 化、编码的)进行编码的。 20、ADPCM 与DPCM 相比增加了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 21、PCM30/32系统的帧周期为125μs ,l = 8时帧长度为256比特,l 秒传输8000帧。

变频调速理论基础-复习及习题解答

三、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理论基础 问题3-1:在电动机调速时,为什么要保持每极磁通量为额定值不变?对直流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分别采用什么方法使电机每极的磁通恒定? 异步电机的气隙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感应电动势E g=4.44f1N1k N1Φm 如果使Eg/f1=K气隙磁链保持不变,要保持直流电机的磁通恒定,因为其励磁 系统是独立的,只要对电枢反应的补偿合适,容易做到保持磁通恒定。要保持交流异步电机的磁通恒定,必须采用恒压频比控制。 问题3-2: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恒压频比控制有哪三种方式?试就其实现难易程度、机械特性等方面 进行比较。 Eg/f1=K,气隙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感应电动势/输入频率为恒值,机械特性非线性,难实现,加定子电压补偿的目标,改善低速性能。T max, n m与频率无关,机械特性平行,硬度相同,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降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 U1/f1=K,定子相电压/输入频率为恒值,U1定子相电压,机械特性非线性,易实现。f1接近额定频率时,T max变化不大,f1的降低,T max变化较大,在低速时甚至拖不动负载。 实际上U1/f1=常数,由于频率很低时定子电阻损耗相对较大, 不可忽略,故必须进行定子电压补偿。 E2/f1=K,转子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感应电动势/输入频率 为恒值,E2转子磁链在每相定子中的感应电动势 (忽略转子电阻损耗)转子磁链恒值,机械特性线性, 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好,最难实现。 这是矢量控制追求的目标。 问题3-3: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在基速以上和基速以下分别采用什么控 恒磁通调速(基频以下)U1/f1= 恒功率调速(基频以上)升高电源电压时不允许的, 在频率上调时,只能保持电压不变。 频率越大,磁通就越小,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弱磁增速。 问题3-4:正弦波恒流供电时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有何特点? ①与恒压频比控制的机械特性相似,有空载转矩点和最大转矩点, f1 Φm =K E g 0 f T f 带定子电压补 偿的U1/f1=K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报告(4ASK和4PSK)

4PSK和4ASK的MATLAB仿真 一、实验目的: 学会利用MATLAB软件进行4PSK和4ASK调制的仿真。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为日后从事通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画出4PSK和4ASK图形,进一步了解4PSK和4ASK调制的原理。 (1)设二进制数字序列为0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0,编程产生4PSK调制信号波形。 (2)设二进制数字序列为1 1 0 0 1 1 0 0 1 0 0 1 1 1,编程产生4ASK调制信号波形。 三、程序和实验结果: (1)4PSK程序 clf clc clear T=1; M=4; fc=1/T; N=500; delta_T=T/(N-1); input=[0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0] input1=reshape(input,2,7) t=0:delta_T:T for i=1:7 hold on if input1([1 2],i)==[0;0] u=cos(2*pi*fc*t);plot(t,u) elseif input1([1 2],i)==[1;0] u=cos(2*pi*fc*t+2*pi/M);plot(t,u) elseif input1([1 2],i)==[1;1] u=cos(2*pi*fc*t+4*pi/M);plot(t,u) elseif input1([1 2],i)==[0;1] u=cos(2*pi*fc*t+6*pi/M);plot(t,u) end t=t+T end grid hold off 实验结果:

通信网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通信网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 1. 请选择正确答案。(30分) (1) 在通信网中,无环的链称为: a. 链 b. 环 c. √径 d. 路 e. 树 f. 圈 (2) 若图Gc 是去掉图Ga 和Gb 所共有的端和边、仅保留图Gb 所特有的端和 边、并保留边的关联端所得出的一个新图,则图Gc 是: a. Ga ∪Gb b. Ga~Gb c. Ga –Gb d.(Ga ∪Gb)~(Ga ∩Gb) e. Ga ∩Gb f. √Gb~Ga g. Gb-Ga h. Ga Gb i. Ga~(Ga ∩Gb) j. √Gb~(Ga ∩Gb) (3) n 端无向全联结网的边数为: a. )2)(1(21--n n b. )2)(1(--n n c. 2)1(21-n d. )1(2 1 -n n √ (4) 右图是一个: 。 a. 非联结图 b. √联结图 c. √不可分图 d. 尤拉图 e.√M 图 f. 全联结图 g. 正则图 h. 树 i.√平面图 j.√H 图 (5) 源宿端间的割量取决于: a. 正向边和反向边上的流量 b. 正向边的容量√ c. 正向边和反向边的容量 d. 正向边的容量与反向边的流量 (6) 实际通信网平均运行寿命的指标一般取: a. 寿命 b. √无故障时间 c. 平均修复时间 d. 故障率 (7) 一个拥有m 条线路(m > 1)的通信系统,空闲概率为P 0,m 条线路均被 占用的概率为P m ,则系统效率为 a. 1- P 0 b. P 0 c. 1- P m d. P m e. √其他值 注:单窗口时系统效率为:1- P 0。

(8) 右图的联结度和结合度分别为: 。 a. 1,1 b. 2,1 c. 2,3 d. √3,3 e. 4,4 f. 1,2 g. 2,2 h. 3,2 i. 3,4 j. 其它 (9) n 端非联结图G 有k 个部分,则图G 的阶是: 。 a. n-k-1 b. √ n-k c. n-k+1 d. n-k+2 e. n-k-2 (10) 对于n 个端m 条边的图,其环阵是一个 的矩阵。 a. n n b. (m-n+1) (n-1) c. (m-n+1) (m-n+1) d. (n-1) (n-1) e. (n-m-1) (n-1) e. √(n-m+1) m f. n m g. (n-1) m h. (n-1) (m-n+1) (11) 一个顾客流,在时间t 内到达的顾客数k 服从泊松分布:t k k e k t t P λλ-?=! )()(,则相邻到达的顾客的间隔时间T 服从: a. 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 b. 参数为μ的负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k 阶爱尔朗分布 e. √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 f. 确定型分布 g. 参数为λ的均匀分布 (12) m 个用户公用m 条线路,采用即时拒绝方式,则该系统 a. 有呼损,有阻塞 b. 无呼损,有阻塞√ c. 有呼损,无阻塞 d. 无呼损,无阻塞 注:当系统处于拒绝状态时,系统是阻塞的。 (13) 爱尔朗分布族可以描述: a.√负指数分布 b.√泊松分布 c.√正态分布 d.√确定型分布 e. 二项分布 f.√贝努力分布 g. 均匀分布 h. √瑞利分布 2. 简述我国电话通信网的分级结构、各级的名称及其与长途区号的对应关系, 并画图表示。(10分) 答:我国电话通信网为五级结构,分别是: (1) 一级C1:大区中心,或省间中心。使用两位长途区号。 (2) 二级C2:省中心。 使用三位长途区号。 (3) 三级C3:县间中心。 使用三位长途区号。 (4) 四级C4:县中心。 使用四位长途区号。

通信网理论基础答案

通信网理论基础 第二章习题 求M/M/m (n )中,等待时间w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M/M/m (n )的概率分布为: 假定n>m ,n ≥0,现在来计算概率P{w>x},既等待时间大于x 的概率。 其中,P j {w>x}的概率为: 可得: 特别的,新到顾客需等待的概率为: 求M/D/1排队问题中等待时间W 的一、二、三阶矩m 1、m 2、m 3,D 表示服务时间为定值b ,到达率为λ。 解: ) () 1()(S B s s s G λλρ+--= 其中 sb st e dt e b t s B -∞ -=-=?0 )() (δ 从而 sb e s s s G -+--= λλρ) 1()( 又 ∑∞ ==0 ) (i i i s g s G 求M/B/1,B/M/1和B/B/1排队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W ,其中B 是二阶指数分布: 100 ,)1()(212121<<>-+=--αλλλααλλλt t e e t f 解:M/B/1 B/M/1 B/B/1 设到达的概率密度函数为t t e e t f 2121)1()(λλλααλ---+= 设离去的概率密度函数为t t e e t f 4343)1()(λλλααλ---+= 假设423 121 λλλλααα====

()[] []2 1222 2122212221212121' 021210 2121212142221214 22 212221 2211 22112211 )1(2)2()1())1(()()()())(()() ()()(lim ) )(()()() )(()()() )()()(())()()(()1(1)1()1(1)()()1()()(λλααλααλαλαα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ααλλλ λλαλαλλλαλαλλλαλαλ---+-=-+-+= +-= -=+++= Φ= =Φ=---= Φ+++= Φ++---=++----+-+= -??? ? ??+-++???? ??--+-=--+-++= ==++→-+t 其中 t t s S w s t s s k s S s k s w t s s k s s s t s s s s s t s s 取 s s s s s s t s s s s s s s s s s s B s A s s s B s A s w w s 在D/D/1排队问题中,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为a ,服务时间为b ,均为恒定值,且a>b , 求:稳定状态时系统的队列长度为k 的概率p k ,顾客到达时队列的长度为k 的概率v k ,顾客离去时队列的长度d k ,以及平均等待时间,并用G/G/1上界公式求出此时的平均等待时间,评论计算结果,并讨论a ≤b 的情况。 解: 由于是D/D/1问题,故子系统运行情况完全确定,第一个顾客到达后,系统无顾客,经过b 后,服务完毕,顾客离去,再经过a-b 后,下一个顾客到达。 此时有: 顾客不等待时 0=w G/G/1上界公式 ) 1(20 ) ()() ()() 1(22 22 222=∴=-+≤∴==∴-=-=-+≤ w t w b t t p a p t w t t t r ρσσσσδτδτρσσττΘ 当aτ ,将造成呼损,t ≤τ时无呼损。 在优先级别队列中,A 队为优先级,不拒绝,B 队为非优先级,只准一人排队等待(不计在服务中的),且当A 队无人时才能被服务,求各状态概率,A 队的平均等待时间和B 队的拒绝概率。 解: 说明: 0状态代表系统中无顾客状态; i ,j 状态代表系统中正在服务且A 队中有i 个顾客,B 队列中有j 个顾客排队的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