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损伤与急救

运动损伤与急救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RICE原则)

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RICE原则)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总局政府网站字体:大中小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运动创伤与康复专家张乐伟 运动损伤出现后,需要马上进行临场处置,以避免损伤加重或重复受伤,为损伤的修复打好基础。那么运动损伤出现后,如何正确、快速地处理呢?目前竞技体育界常规的做法是要遵循RICE原则,有人也提出PRICE原则,其实是一样的。 R:是英文REST的缩写,意思是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I:是英文ICE的缩写,意思是要马上冰敷。冰敷在运动损伤的初期非常关键。 冰敷的效应在于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率(减少细胞组织的受伤及坏死);降低患处疼痛感觉;减轻肌肉痉挛;减低血管壁的渗透性,阻慢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生理上,当肌肉温度降低到20度左右时,肌肉张力会减弱,低到10度时,痛觉神经的传导也会变慢或暂时阻断,产生有效的止痛效果。因此,当急性运动伤害发生的时候,此时肌肉或是韧带刚刚受到剧烈的冲击,可能有挫伤、撕裂甚至断裂,同时伴随着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这时就需要冰敷来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组织液渗出控制炎症。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用塑料袋装冰块并加少许水直接置于患处,一次冰敷时间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冰敷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少年在冰敷时,

应以毛巾包覆冰袋后置于患部,5分钟左右观察一下,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以避免冻伤。 冰敷的阶段长短,要看伤势的严重性而定,并非人们常说的「前三天冰敷、三天后热敷」,若是患部仍持续肿胀,冰敷就要继续进行。 C:是英文COMPRESSION的英文缩写,意思是加压包扎。冰敷过后患处要及时加压包扎,控制伤部运动,避免重复受伤动作,减少出血和渗出。在国内,我们有时还要外敷新伤药之类的止血止痛的中药来控制肿胀,这是我们中国的优势和特别的地方。 E:是英文ELEVASION 的英文缩写,意思是抬高患部,也是要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的目的。 以上四个步骤是任何部位的急性损伤普遍适用的处理原则,运动损伤早期处理地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损伤治疗的速度和效果。受伤后活动患部、热敷、不采取加压包扎和抬高患部都是错误的认识,常会使损伤加重或影响后期的治疗速度和效果。因此,乒乓球爱好者了解急性运动损伤的早期处理原则非常重要。 下面是冰袋的制作和踝关节、膝关节冰敷方法图片。 冰袋制作 冰箱中用冰盒制冰后,放在塑料袋中,放入一些水,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把袋子排气扎紧,一个冰袋就制作完成了。

运动损伤与急救

体育与健康多媒体课 老师:刘佳祺班级:八年级二班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 1、利用多媒体手段,学习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2、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 3、通过课堂图片展示学生加深记忆。 教学资源、器材: 多媒体投影仪、运动损伤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介绍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及缺乏预防知识有关。 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运动损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二、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三、技术上的错误 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这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四、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安排运动负荷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锻炼者的生理特点,运动负荷超过了锻炼者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担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这是专项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五、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病受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市性显著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此时参加剧烈运动或练习较难的动作,就可能发生损伤。 六、组织方法不当 在组织方法方面,如学生过多,教师又缺乏正确的示范和耐心细致的教导、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在非投掷区练习投掷或任意穿越投掷区、组织性纪律性较差,以及比赛日程安排不当,比赛场地和时间任意更动,允许有病或身体不合格的人参加比赛等,这些都可成为受伤的原因。 七、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在教学训练中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

常见运动损伤最全面急救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最全面急救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ae11497689.html,2009-5-27 15:13:18来源:39健康网网友评论0条点击查看 关键字:骨折急救运动损伤 日常生活中运动系统的损伤很常见,多数情况下,小的损伤简单处理后很快可以好转,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在发生损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继发损伤或加重伤情,为以后的恢复留下隐患,如关节的习惯性扭伤或脱臼。而有些损伤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如颈椎受伤可导致瘫痪。因此掌握必要的损伤处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韧带组织构成,通常肌肉的末端为很厚的带状结构即肌腱,肌腱附着在骨头上。关节是骨头与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地方,韧带是为关节提供支持的强壮组织。韧带损伤轻者使关节不稳定或活动度增加,重者导致关节内骨头不能维持正常位置造成脱位。 摔倒、运动中受伤,以及通常的扭曲、翻转都可能造成运动系统不同组织的损伤,我们通常把运动系统骨头以外的肌肉韧带等统称为软组织。 多种软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从损伤的性质来分,有扭伤、拉伤、挫伤、撕裂等。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当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时,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担能力可以导致肌肉撕裂。如跳远时用力蹬地,引起小腿后部肌肉拉伤等。 此外,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也可导致肌肉撕裂。例如,在做压腿练习时,如果用力过猛,也可使被拉长的肌肉发生拉伤。 肌肉拉伤的部位可发生在肌腹或肌腹与肌腱交界处,或肌腱的起止部。轻者发生微细损伤,重者则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甚至发生撕脱骨折。 肌肉拉伤时除损伤肌肉外,常可伤及肌肉周围的辅助结构,如筋膜、腱鞘等。筋膜撕裂、穿孔时,肌肉损伤后,出血和渗出液若没有完全被吸收,导致肌肉与筋膜粘连,形成“肌肉筋膜炎”。 挫伤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如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扭伤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发生轻微撕裂所致。日常生活中踝关节扭伤与腰扭伤最常见。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ü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处理原则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处理原则 导语:运动损伤就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得身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得因素有很多,包括运动得场地环境、锻炼得负荷强度、个人得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那么,常见得运动损伤有哪些?如何预防?遇到运动损伤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运动损伤得分类 运动损伤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成许多类别。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与否可分为: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等)与闭合性损伤(肌肉拉伤、扭伤等)。按伤后病程得阶段性可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按受伤得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与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与内脏损伤等。按伤性轻重可分为:轻伤(不影响工作与训练)、中等伤(24小时以上不能工作或训练者)与重伤(须住院治疗者)。 二、运动损伤产生得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得原因就是多方面得,既与锻炼者得基础、技能水平有关,也与运动项目得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麻痹大意就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得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与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就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得错误等都可能引起损伤。 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在一起活动,容易相互冲撞所致。 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三、运动损伤得处理原则 1、早期处理 指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与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得急性炎症期。处理方法与步骤:第一,冷敷。用冰袋、冰棒或冷水浸湿得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此外,外敷新伤药可收到迅速止痛、减轻急性炎症得效果。无以上器材或设备时,可购买冰矿泉水冷敷受伤部位或至冷水龙头处冲洗。第二,加压包扎。冷敷后,用适当厚度得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稍加压力进行包扎,包扎得松紧要适度,每8小时应该松开绷带几分钟,再进行包扎。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第三,抬高伤肢。经冷敷与加压包扎后得伤肢,可在伤肢得下面垫上物件,抬高受伤得肢体。此外,疼痛较重者与淤血较重者可遵医嘱服药。注意,这一时期,伤部不宜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谢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 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 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 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周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运动损伤与急救2

运动损伤与急救2 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采用辩证论治: 1.风寒湿阻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方药:风邪偏胜者,用川羌防风汤加减;寒邪偏胜者,用麻桂温经汤加减;湿邪偏胜者,用薏苡仁汤加减;邪从热化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2.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通络,调和营卫。方药:黄石桂枝五物汤加减。 3.肝肾亏损 治法:益肝肾,温经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4.筋骨损伤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方药:十三太保方加减。 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 慢性期可用推拿按摩方法。患者正坐,术者用右手的拇指中三指对握三角肌,作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的拨动5~6次;然后按摩肩前、肩后、肩外侧;继之,术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腕部,作牵拉、抖动、旋转活动;最后帮助患者作外展、上举、内收、前屈、后伸等动作。施行以上手法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要注意用力适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隔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主要是通过被动运动,使黏连松解,增加运动范围。若经过以上治疗无效,可在全麻下进行

手法松解。方法是在硫贲妥钠静脉麻醉后,术者一手按住肩部,另一手握住上臂,使肱骨头内外旋转,然后慢慢外展肩关节。整个过程中可感到肩关节粘连撕开声。手法由轻到重,反复多次。直至肩关节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操作中手法要轻,禁用暴力以防造成肩部骨折或脱位。手法完毕后,行关节腔穿刺,抽出关节内积血,并注入1%奴佛卡因10ml加醋酸氢化可的松25mg,术后三角巾悬吊上肢,第二天即开始肩部活动练习,约持续2~3个月。 康复 在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积极有计划地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活动,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疼痛亦逐渐减轻。应反复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锻炼方法是作主动的肩前、后上举、外展和内外旋转各方向运动,逐渐增大运动幅度。可用健手直接或通过棍棒、滑轮和绳索或其他器械帮助患肢作肩关节各方向的助力运动。用手指沿墙壁向上爬,以帮助肩前屈或外展。也可将患侧前臂搁在高台上轻轻弯腰,以进行被动的肩外展、外旋运动。最后作放松的上肢前后左右摆动运动。运动以引起轻度,可1日多次反复进行。肩旋转功能恢复最迟,应特别注意锻炼。功能锻炼和推拿或理疗结合进行,可使疗效进一步提高。 颈部运动损伤与急救 落枕 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

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

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 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解说定义)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 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各举例说明)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

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

运动损伤防护与急救处理

运动损伤与急救 系部名称: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简述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步骤 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固定,抬高肢体,24小时后外敷I号新伤药,用按摩棒、理学疗法舒筋活血外擦 (1)休息。立刻停止运动,有助于降低局部的血流,并预防进一步伤害。(2)进行局部冰敷。在冰敷时,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否则可能到时冻伤和其他皮肤损害。冰敷的时间因情况而异,一般10至20分钟,间隔两三小时进行一次,如果现场没有冰块可以用凉水浸泡。切记不要对伤处进行揉搓或者按摩。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伤痛剧烈则因口服三七片等伤药。 对患者肢体进行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以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坚强,还可以防止浸出的液体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踝关节扭伤时,还可以用“u”字形的海绵橡胶垫子套在换挂介绍,然后用胶带或弹力绷带固定,采用加压包扎可以防止和减轻踝关节的浮肿。如果韧带损伤较重,疼痛剧烈,可用4厘米宽的三条胶布敷贴踝部,自小腿内侧下1/3处,三条胶条互相重叠,重叠部位的宽度约为每条胶布的一半,再围绕小腿贴三团胶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贴过紧,阻碍血行。外用绷带包扎,固定2-3周。韧带完全断裂者,足内翻角度明显增加,半脱位时,足处于极度内翻位,这时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类损伤需请医生手法复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伤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复扭伤者多由于早期处理不当而发生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患者可穿包帮鞋保护踝部,并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内翻。冷敷是间歇性的,而加压则在一天中都可以连续使用。 (3)抬高患肢。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局里,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运动损伤概论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治疗运动中的损伤,研究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规律。运动损伤对运动参加者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而且严重者还可使人残疾、死亡,给人们带来极坏的生理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加以深入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把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分类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一)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与否分类 1、开放性损伤 即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及撕裂伤等。 2、闭合性损伤 即伤处皮肤或粘膜无破损,没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肌肉拉伤及关节韧带损伤等。(二)按伤后病程的阶段性分类: 1、急性损伤 指一瞬间遭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 2、慢性损伤 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损伤,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来的陈旧性损伤,如肩袖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等。 (三)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损伤何组织即为何损伤,如肌肉与肌腱损伤,皮肤损伤,关节、骨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等。 (四)按伤性轻重分类 1、轻伤不影响工作和训练 2、中等伤24小时以上不能工作或训练者。 3、重伤须住院治疗者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锻炼者的基础、技能水平有关,也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

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 运动损伤的特点:轻伤多、重伤少,急性伤多、慢性伤少,软组织损伤多、骨性损伤少。不同的运动项目的损伤好发部位也有所不同。 (一)损伤处理要注意“三不宜” 1、不宜随便搬弄伤肢。凡从高处摔下,在未弄清伤情之前,不宜随便搬动伤处。尤其 头颈部损伤更要慎重。如伤者感到头颈部疼痛,有活动受限或失去知觉,应立即请医生处理。疑有骨折或关节脱位,不宜试图复位搬弄,以防伤处再伤或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组织器官。 2、不宜随便处理伤口。凡开放性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或干净与否,均不宜自行处 理,如用水冲洗、用纸或布片等擦伤口,或用红药水、紫药水或消炎粉之类处理伤口,应由医务人员处理。如伤口出血较多者,可立即用布条之类在伤口的近心侧离伤口不远处,捆扎压迫止血。 3、不宜随便按摩或热敷伤处。一般来说,在伤后24小时内,不宜在伤处热敷或按摩。 局部淤血或肿胀较严重者,要48小时后酌情处理。 (二)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分期处理 1、早期(伤后24~48小时)处理原则。①制动。伤肢休息,不活动或减少活动,尤其 重伤者要严格制动。②止血。伤处淤血或肿胀明显者,可口服止血药,轻者一般不必服止血药。③防肿。重伤者或淤血明显者,应加压包扎伤处,24小时后拆除。休息时抬高伤肢,或外敷跌打膏药等。④镇痛。伤处用冷冻喷雾剂或冷水袋等局部冷敷,亦有助止血防肿,痛甚者可服止痛药。 2、中期(伤后48小时以上)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 谢,使淤血、渗出液及无菌性炎症吸收,防止粘连,加速修复再生。右选用热敷、按摩理疗、中药处敷、痛点注射等。淤血及肿胀不明显者,可逐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3、后期处理原则。主要是增强和恢复功能。如针对功能要求进行锻炼、理疗、按摩等。 踝关节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踝关节扭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在过度的强力内翻或外翻活动时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处跌下或跑跳时落地不稳均可引起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大多是因为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时出现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踝关节扭伤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平时应注意生产生活安全尤其活动前应做准备运动另外对受伤的患者应注意患者的调理: (1)对踝关节扭伤严重者应到医院拍调X片检查以排除骨折和脱位如发现骨折应立即请医生处理 (2)在踝关节扭伤的急性期手法要轻柔和缓以免加重损伤性出血同时不要热敷

运动损伤与急救

体育教案-运动伤害与急救 运动伤害与急救 教学理念 1. 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认识与了解。 2. 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 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 ?能力指标?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评量方式?补充资料 学科领域 健康与体育 授课时数 6节 适用对象 国小第二阶段(五年级)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 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 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 健康。 能力指标 1-1-4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体的舒适感。 3-1-4 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 5-1-2 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5-1-3 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5-1-5 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1. 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光国视听文教,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2. 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光国视听文教,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3. 自然科学大百科-第10册卫生与急救,绿地球国际公司出版。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 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资料。 2. 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一节教学活动 一、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 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

运动损伤

第一节运动损伤概论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治疗运动中的损伤,研究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规律。运动损伤对运动参加者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而且严重者还可使人残疾、死亡,给人们带来极坏的生理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对运动损伤的发生加以深入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把运动损伤发生率及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分类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一)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与否分类 1、开放性损伤 即伤处皮肤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及撕裂伤等。 2、闭合性损伤 即伤处皮肤或粘膜无破损,没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肌肉拉伤及关节韧带损伤等。 (二)按伤后病程的阶段性分类: 1、急性损伤 指一瞬间遭到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 2、慢性损伤 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的损伤,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来的陈旧性损伤,如肩袖损伤,髌骨软骨软化症等。 (三)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损伤何组织即为何损伤,如肌肉与肌腱损伤,皮肤损伤,关节、骨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等。 (四)按伤性轻重分类

1、轻伤不影响工作和训练 2、中等伤24小时以上不能工作或训练者。 3、重伤须住院治疗者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锻炼者的基础、技能水平有关,也与运动项目的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的错误等都可能引起损伤。 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在一起活动,容易相互冲撞所致。 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三、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 体育运动工作者及运动参加者如掌握了运动损伤发病规律,就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对预防与治疗运动损伤有重大的意义。 运动损伤的发生可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不同,有一定规律,之所以不同运动项目会发生身体不同部位的损伤,主要是由下列两个潜在因素所决定的。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运动员身体某部存在的解剖生理弱点。当这两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同时起作用时,即易发生运动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易伤膝,这是由于篮球运动员经常处于膝关节半屈位(130—150度)时左右移动、进攻、防守、踏跳、上篮等,使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得处理:?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得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得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得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与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得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得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得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得活动。对中、重度得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得地方,头部

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得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得解剖位置。)?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得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运动损伤得预防:1 ?、学习运动创伤得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得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与器材,穿着合适得服装与鞋子。?3、在激烈运动与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得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与帮助、6 ?、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就是而由于某一刻得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得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处理原则: ü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渗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处理原则主要就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与缓解炎症反应。损伤后即刻采用制动、冷敷、加压包扎与抬高患肢等一系列处理。严禁严伤处按摩与热疗。?ü中期:损伤24-48后,出血停止,急性炎症消退,局部淤血,肉芽组织正在形成,组织正在修复、此期可持续1—2周。处理原则就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得新陈代谢。可采用热疗、按摩、药物及传统中医药方法等多种方法交替进行,同时安排小运动量得功能康复练习。?ü后期:损伤基本恢复,肿

运动损伤与急救

教学理念 1. 能以生动、活泼、趣味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认识与了解。 2. 游指导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原因。 3. 教导学生具备紧急情况处理及正确而适当的急救技能,以降低伤害的严重性。 ?教学目标 ?能力指标 ?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 ?评量方式 ?补充资料 学科领域 健康与体育 授课时数 6节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 教导学生具备安全概念,应用安全资源,以适应现代生活。 3. 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及处理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 健康。 能力指标 1-1-4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并表现出整体的舒适感。 3-1-4 结合一系列的基本动作,表现出简单的动作技能。 5-1-2 说明并演练促进个人及他人生活安全的方法。 5-1-3 思考并演练处理危险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5-1-5 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1. 创伤的急救和止血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2. 骨折、脱臼、扭伤的急救及伤患搬运法,光国视听文教有限公司,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3. 自然科学大百科-第10册卫生与急救,绿地球国际公司出版。 教学流程 预备活动 1. 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资料。 2. 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伤害与急救’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第一节教学活动 一、引起动机:引用最近发生在学生或体坛运动员运动伤害的实例,激起学生的关心及注意。 二、学生分组报告所搜集的资料。 三、归纳整理,配合图片讲授、讨论运动伤害的预防: 1.何谓运动伤害(运动伤害的定义): 广义来说,凡是和运动有关所发生的一切伤害都可以列入运动伤害的范围。但是运动伤害的种类太多,仅介绍国小学童在运动中常发生的伤害。包括: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及其他与肌肉骨骼系统之相关组织的伤害。 2.运动伤害的原因: (1)暖身运动不够: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准备,适当的暖身运动可以应付突然的运动冲击,避免伤害,以防肌肉僵硬时,不但肌力减退,而且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拉伤。 (2)场地不合适:场地需考量的重点包括:地面是否平坦或柔软、室温是否过高、湿度是否太过潮湿、空气是否流通、噪音是否过大、观众是否带来太大的压力。 (3)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不遵守运动规则,做出危险的动作,以及运动时互相推挤,剧烈碰撞,很容易造成伤害。每项运动都有其规则,以维持比赛的秩序及进行。一些身体接触性的运动,常因对手故意或无意的犯规,而造成运动伤害。 (4)装备不足:大部分运动皆有其特定的装备,用以保护运动员,例如:头盔、鞋子、护膝、护肘、、、、等,如装备不足容易受伤。 (5)身心状况不佳或是过度疲劳:疲劳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就会受伤。

体育保健学知识介绍——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在普通

体育保健学知识介绍(九)——大学生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较为常见。大学生精力充沛、参与运动机会多、运动负荷大且较激烈,运动损伤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大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对缩短机体康复时间、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急救原则 运动损伤的急救是指对运动中突然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急救、初步和临时性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一)救命在先,防止休克。 (二)当机立断,切勿犹豫。 (三)针对施救,分步实施。 急救要分工明确,判断正确,在多种损伤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行急救,如出血时,首先止血。休克时,首先抗休克。急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当机立断,切勿犹豫,延误时机。 二、急救方法 (一)止血法 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吸为止。 2、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三、常见运功损伤病例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斌谢148团中学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教学目的1、掌握常见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2:教学过程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乱,、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1 称为运动损伤。、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2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1 预防措施,易导致 运动损伤的发生。2、准备运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A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3 产生犹豫不 决和过分紧张等。、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4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word 编辑版.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得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得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得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得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与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得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得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得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得活动。对中、重度得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得地

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得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得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7、骨折(骨得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运动损伤得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得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得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与器材,穿着合适得服装与鞋子。?3、在激烈运动与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得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与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就是而由于某一刻得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得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ü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渗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处理原则主要就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与缓解炎症反应。损伤后即刻采用制动、冷敷、加压包扎与抬高患肢等一系列处理.严禁严伤处按摩与热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