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钟问题 补充训练(附答案)

时钟问题 补充训练(附答案)

时钟问题 补充训练(附答案)
时钟问题 补充训练(附答案)

时钟问题补充训练

1.现在是中午12点整,再过________分钟,分针第一次与时针垂直.

2.钟面上12时30分时,分针在时针后面________格,即________度.

3.(1)时钟8点30这一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________度.

(2)10点15分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________度.

4.钟表上2点_____________分,时针和分针重合.

5.从三点钟开始,分针与时针第二次形成30角的时间是3点__________分.

6.现在是下午2点整,再过________分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

7.一天晚上,雷老师熬夜备课,备到凌晨2点多时,实在困得不行,倒在床上

就开始呼呼大睡.睡觉前他看了一下闹钟,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在了一起.早晨8点多时,雷老师被闹钟闹醒,他看了一下闹钟,发现此时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正好张开成一条直线.雷老师共睡了______小时.

8.有一钟表,每小时慢2分钟.早上8点时,把钟对准了标准时间,当中午钟

表走到12点整的时候,标准时间是________.

9.现在4点5分,再过__________分钟,分针和时针第一次重合.

10.现在小强家的钟正好是下午4点钟,经过__________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一

次重合.

11.小红在上午将近11点时出家门,这时挂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合,当天下午将

近5点时,她回到家,这时挂钟的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则小红共出去了__________小时.

12.小红在1点与2点之间开始解一道数学题,当时时针和分针正好成一条直线,

当小红解完这道题时,时针和分针刚好第一次重合,小红解这道题用了多少时间?

13.小虎晚上去超市买东西,到的时候是7点30分,买完出来的时候仍然是7

点多,且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度与到超市相同.请问:小虎买东西一共花了多少分钟?出来时候是7点几分?

14.老丁的闹钟比标准时间每小时快2分钟.现在恰好是中午12:00,他把闹钟

调准.那再过3个小时,当标准时间是下午3点时,老丁的闹钟显示的是下午__________点__________分.

15.在钟面上6时多少分时,分针与时针在一条直线上,而指向相反?

16.钟面上6时到7时之间两针相隔90°时,是几时几分?

17.在6点到7点之间,时针与分针什么时候成直角?

18.墨莫早上6时30分起床,赶到学校时发现手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恰好第一次

张开成一条直线,那么墨莫到达学校的时间是7时_______分.

答案解析一、填空题(共11题,共25分)

1

【答案】

4 16 11

【解析】分针与时针垂直时,分针应领先时针15格,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11

12

格,所以再

111804

1516

121111

÷==分,时针分针就垂直了.

2

【答案】32.5,195

【解析】30分钟时针走了2.5格,即15度,所以分针在时针后面32.5格,即32.530195

?=°.3

【答案】(1)75,(2)142.5

【解析】(1)8:30这一时刻两针相差2.5个大格,故夹角为

2.5

36075

12

?=?.

(2)每经过1小时,时针转动30度,分针转动360度;10点整时,时针在“10”,分针

在“12”,时针与分针夹角60度,经过15分钟(1

4

小时)后,分针由“12”转动到了“3”,

转动了

1

36090

4

?=度,而时针转动了

1

307.5

4

?=度,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60907.5142.5

+-=度.4

【答案】

10 10

11

【解析】2点时,分针落后10小格,所以需要

110

10110

1211

??

÷-=

?

??

分追上时针,即2点

10

10

11

分,时针和分针重合.5

【答案】

9 21 11

【解析】应为3点过()()9

309060.521

11

+÷-=分.6

【答案】

10 10

11

【解析】钟表问题;2点整的时候,分针落后时针10格,到下一次重合需要

110 10110

1211??

÷-=

?

??

分.

【答案】 6

【解析】凌晨2点多睡觉的时候是:考虑2点整的情况,2点整时,分针落后时针10格,

两针速度之差为 1?112=1112格/分 ,分钟与时针重合,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0格,所以

再经过 10÷112=101011分 ,两针重合,因此睡觉时间为凌晨2点 101011 分;

早晨8点多起床的时候是:考虑8点整的情况,8点整时,分针落后时针40格,两针速度

之差为 1?112=1112格/分 ,分钟与时针正好张开成一条直线,分针和时针之间差30格,那

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40-30=10格,所以再经过 10÷112=101011分 ,两针重合,因此起床时间为早晨8点 101011 分;那么共休息了 8点101011分?2点101011分=6小时 .

8

【答案】 12点8829

分 【解析】标准时间与钟表的速度比为()60:60230:29-=,当钟表走了1284h -=时,实际应过了30484448292929h h min ?

==,即标准时间为12点8829

分.

9 【答案】 91611

【解析】从四点至分针和时针第一次重合需19201211211??÷-= ???

分,故从4点5分开始需91611分.

10

【答案】 92111

【解析】4点时,时针领先分针20小格,故至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需19201211211??÷-= ???

分.

11

【答案】 6

【解析】从上午11点多到当天下午将近5点,接近5个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分针走了5圈左右,时针走的不到1圈.因为开始时挂钟的时针和分针重合,后来时针与分针方向相反,所以分针比时针多走了53601801980?+=°,需要时间()198060.5360÷-=分钟,即6小时.

二、解答题(共6题,共12分)

12

【答案】 832

11

【解析】183********??÷-= ???分.

13

【答案】 416

11分,44611分 【解析】7点30分时,分针在时针后面7.5格,那么出来时分针在时针前面7.5格,

14151161211??÷-= ???,说明用了41611分,出来时是7点44611分. 14

【答案】 3点06分

【解析】闹钟与标准时间速度比是62:60,所以标准时间走3小时,相当于走了180分钟,同时闹钟走了186分钟,所以手表显示是3点06分.

15

【答案】 0

【解析】显然为0分.

16

【答案】 6时41611分或14911分 【解析】有以下两种情况:①()1143015161211-÷

=分②()1113015491211+÷=分,即6时41611分或149

11分.

17

【答案】 6点416

11

分、6点14911分 【解析】6点的时候分针比时针落后30格,第一次成直角的时候分针还落后15格,比时针

多走15格,需要14151161211??÷-= ???

分,即6点41611分时,分针与时针第一次成一条直线.分针和时针第二次成一条直线时,领先15格,需要()1130151491211??+÷-= ???分,即6点14911分时第二次成直角.

三、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1题,共0分)

18

【答案】 A

【解析】7时,分针超过时针25格.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分针超过时针30格.所以整

个过程的追及路程为30255-=(格).那么追及时间为1605(1)1211

÷-=(分).因此墨莫到达学校的时间是7时6011

分.

数据恢复的常用方法

数据恢复的常用方法 硬盘作为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载体,往往会因为硬件、软件,恶意与非恶意破坏等因素而出现存储数据完全或部分丢失的现象,特别是在这个随时可能遭受攻击的网络时代,硬盘数据还面临网络方面的破坏。重要数据文件一旦丢失,损失势必难以估量…… 面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再周密和谨慎的数据备份工作都不可能为我们的数据文件提供实时、完整的保护。因此,如何在硬盘数据被破坏后进行妥善而有效的数据拯救,就成为广大用户普遍关心的一件事情。下面本文就硬盘存储数据丢失的原因、恢复技术及相关保护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数据丢失的原因及产生现象 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软件、硬件和网络。 1.软件方面的起因比较复杂,通常有病毒感染、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误作等几种,具体表现为无作系统,读盘错误,文件找不到、打不开、乱码,报告无分区等。 2.硬件方面的起因有磁盘划伤、磁组损坏、芯片及其它原器件烧坏、突然断电等。具体表现为硬盘不认,盘体有异常响声或电机不转、通电后无任何声音等现象。 3.网络方面的起因有共享漏洞被探知并利用此漏洞进行的数据破坏、木马病毒等。 上述三种数据的丢失往往都是瞬间发生的事情,能否正确地第一时间判断出数据丢失的原因对于下一步所讲述的数据恢复是很重要的。 二、硬盘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与成功率 什么是数据修复呢,数据修复就是把遭受破坏或误作导致丢失的数据找回来的方法。包括硬盘、软盘、可移动磁盘的数据恢复等。数据恢复可以针对不同作系统(DOS、Windows9X/NT/2000、UNIX、NOVELL 等)的数据进行恢复,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丢失原因,数据恢复可能会出现完全不能恢复或只能恢复部分数据,如:数据被覆盖(OVERWRITE)、低级格式化(LOWLEVELFORMAT)、磁盘盘片严重损伤等。 1.恢复数据的几项原则 如果希望在数据恢复时保持最大程度的恢复率,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发现问题时:如果可能,应立即停止所有的写作,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出现明显的硬件故障时,不要尝试修复,应送往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 恢复数据时:如果可能,则应立即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并优先抢救最关键的数据,在恢复分区时则应优先修复扩展分区,再修复C。 2.数据恢复可能性分析 硬盘数据丢失后,数据还能恢复吗?这是许多电脑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数据恢复实践和经验表明: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找不到的数据往往并没有真正的丢失和被破坏,80%的情况下,数据都是可以复原的。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数据恢复可能性与成功率分析: ·病毒破坏 破坏硬盘数据信息是电脑病毒主要的设计目的与破坏手段。有些病毒可以篡改、删除用户文件数据,导致文件无法打开,或文件丢失;有些更具破坏力的病毒则修改系统数据,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和运行。针对病毒导致的硬盘数据丢失,国内各大杀毒软件厂商都掌握了相当成熟的恢复经验,例如江民科技的KV系列杀毒软件就曾将恢复这类数据的过程与方面在软件中设计成了一个模块,即使是初级的用户也只需经过简单的几个步骤就可恢复85~100%的数据。 ·软件破坏 软件破坏通常包括: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等。目前的硬盘数据恢复技术对于软件破坏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恢复成功率相当的高平均90%以上。此类数据恢复技术已经可以对FAT12、FAT16、FAT32、NTFS4.0、NTFS5.0等分区格式,DOS、Windows9X/ME、WindowsNT/2000、WindowsXP、UNIX、Linux 等作系统完全兼容。 ·硬件破坏 硬件原因导致数据丢失,如果是介质设备硬件损坏,电路板有明显的烧毁痕迹或设备(如硬盘)有异响或BIOS不认硬盘参数,这种情况下的数据恢复对于个人用户显得非常困难,所以遇到这种情况,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时钟

数字时钟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时钟。 要求:计时、显示精度到秒;有校时功能。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发挥:增加闹钟功能。 二、设计方案: 由秒时钟信号发生器、计时电路和校时电路构成电路。 秒时钟信号发生器可由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 计时电路中采用两个60进制计数器分别完成秒计时和分计时;24进制计数器完成时计时;采用译码器将计数器的输出译码后送七段数码管显示。 校时电路采用开关控制时、分、秒计数器的时钟信号为校时脉冲以完成校时。 三、电路框图: 图一 数字时钟电路框图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时计数器 (24进制) 分计数器 (60进制) 秒计数器 (60进制) 校 时 电 路 秒信号发生器

四、电路原理图: (一)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秒脉冲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由振荡器与分频器组合产生秒脉冲信号。 ?振荡器: 通常用555定时器与RC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经过调整输出1000Hz 脉冲。 ?分频器: 分频器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产生标准秒脉冲信号,一是提供功能 扩展电路所需要的信号,选用三片74LS290进行级联,因为每片为1/10分频器,三片级联好获得1Hz标准秒脉冲。其电路图如下: 图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 (二)秒、分、时计时器电路设计 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秒的个位部分为逢十进一,十位部分为逢六进一,从而共同完成60进制计数器。当计数到59时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秒的个位部分的设计:利用十进制计数器CD40110设计10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个位。个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9时产生进位,连在十位部计数器脉冲输入端CP,从而实现10进制计数和进位功能。利用74LS161和74LS11设计6进制计数器显示秒的十位,当十位计数器由0增加到5时利用74LS11与门产生一个高电平接到个位、十位的CD40110的清零端,同时产生一个脉冲给分的个位。其电路图如下:

微机原理-电子时钟的制作-实训报告

电子时钟制作

附件: 电子时钟 1:电子时钟简介 电子钟是一种利用数字电路来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美化,在许多场合都用到电子时钟。 2: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 现在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钟、石英表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试,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3:电子时钟的应用 LCD数字电子钟除了在城市的主要营业场所、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使用,还可以改装在摩托车和汽车上,LCD显示,带蓝色背光,白天在太阳光下也能非常清楚的看到显示时间,关钥匙可以关闭蓝色背光,时间还能显示也不会清零,因LCD的显示耗电量很省的,所以一直工作也不必担心耗电问题。在骑摩托车时,为了看时间,先要停下车子,取出手机,才能看时间,是否有点麻烦,现在车上改装了一个蓝色背光的液晶电子钟后,不管白天黑夜色,随时可以看时间,非常方便。 4:电子时钟的原理 一般电子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报时功能。主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

基于FPGA的数字钟设计

摘要 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逐渐成为数字电路设计的重要手段。基于FPGA的ED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与深入,使得EDA技术在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设计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功能数字钟方法,采用EDA作为开发工具,VHDL语言和图形输入为硬件描述语言,QuartusII作为运行程序的平台,编写的程序经过调试运行,波形仿真验证,下载到EDA实验箱的FPGA芯片,实现了设计目标。 系统主芯片采用CycloneII系列EP2C35F672C8。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分频模块、计时模块、报时模块、显示模块、顶层模块。用VHDL语言实现各个功能模块, 图形输入法生成顶层模块. 最后用QuartusII 软件进行功能仿真, 验证数字钟设计的正确性。 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实现了一个多功能的数字钟功能,具有时、分、秒计时显示功能,以24小时循环计时;具有校正小时和分钟的功能;以及清零,整点报时功能。 关键词:EDA技术;FPGA;数字钟;VHDL语言;自顶向下

Abstract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electro 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technology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ans of digital circuit design. FPGA E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a pplication fields and in-depth, the importance of EDA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utomatic control, computer, etc. hav 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design gives a FPGA-based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clock using ED A as a development tool, VHDL language and graphical input hardware descri ption language, the QuartusII as a platform for running the program, written procedures debugging and running, the waveform simulation downloaded to th e FPGA chip to achieve the design goals. The main system chip CycloneII series EP2C35F672C8. Adopted a topdw n design ideas,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five modules: frequency module, ti ming module, timer module, display module, the top-level module. With VHD L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graphical input method to generate the top-level module. Last QuartusII under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igi tal clock design.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a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clock, with seconds time display, 24-hour cycle timing; has a school, cleared, and th e whole point timekeeping functions. Key words: EDA technology; FPGA; VHDL language; top-down; digital cloc k

R-Studio通用数据恢复方法

R-Studio万能通用数据恢复方法 网上流转的数据恢复方法有很多,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个图文教程,下面一起来学习下R-Studio万能通用数据恢复方法吧!学会了这个教程对于R-Studio怎么用也就自然学会啦! 我们将故障硬盘连接到电脑上,在我的电脑中可看到共4个分区,格式为FAT32。 在我的电脑上右键单击--管理--然后进入磁盘管理,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现在结构,对后面的数据恢复过程很有帮助。

我们首先要了解故障硬盘当前分区的数据量,即对以前数据的覆盖破坏量。在磁盘管理中,在每个盘符上--单击--右键--属性,这是客户硬盘当前第一个分区H盘的属性。剩余空间不多,但客户声明本区为操作系统分区,数据不在这里。因此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客户硬盘第3、4个分区K盘和L盘已用空间都基本为空,这些位置的数据恢复效果将会很好。

后并安装运行。 客户需要的是重新分区格式化安装系统以前的数据,并且要求尽可能全部恢复,因为他不记得原来数据放在什么位置,因此需要点击选择扫描恢复整个硬盘而不是分区。选择要恢复的硬盘或分区,点击R-Studio的开始扫描图标。你可以根据硬盘型号、卷标、文件系统、开始位置、分区大小来正确确认。

点击开始扫描后,R-Studio弹出扫描设置窗口,一般采用默认选项即可,也可以去掉我们不需要的文件系统,可加快分析速度。我们要扫描的是整个硬盘,所以从0位置开始,长度149.1G 。 也可以精简R-Studio要分析的文件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只可能是FAT和NTFS格式。

硬盘大约要1小时。 R-Studio扫描完成,OK。

数字时钟实验报告

单片机 数字时钟设计 实训报告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 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即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输入/输出即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上的微机。虽然只是一个芯片,但从组成和功能上来看,已具备微型系统的属性。单片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其向着低功耗CMOS化,微型单片化,主流与多品种共存的方向发展。单片机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家用电器,信息和通讯产品及军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另外,其发展前景不错。 本次实训以设计制作数字时钟为例,来加深我们对单片机特性和功能的了解,加强我们的编程思想。为今后从事单片机程序产品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理论服务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是本次试训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目录 一、整体设计方案 (3) 1. 方案设计要求 (3)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3) 3. 整体设计框图 (4) 二、数字时钟的硬件设计 (4) 1. 最小系统设计 (4) 2. LED显示电路 (8) 3. 键盘控制电路 (9) 4. 数字时钟的原理图 (10) 三、数字时钟的软件设计 (11) 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11) 2. 数字时钟主程序 (14) 四、调试与仿真 (18) 1. 数字时钟系统PROTUES仿真 (18) 2. 软件与硬件调试 (19) 3. 系统性能测试与功能说明 (19) 4. 出现问题及解决 (19) 五、实验结论 (20) 六、心得体会 (21) 附录:1.原器件清单 (22) 2.参考文献 (22)

一、整体方案设计 1. 方案设计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数字时钟,要求能实现基本走时,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采用24小时制;能校时、校分、校秒;也可以添加其他功能. 2. 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 采用各种纯数字芯片实现数字时钟的设计。优点:各个模块功能清晰,电路易于理解实现。缺点:各个模块功能已定不能进行智能化调整,整体电路太庞大。 方案二: 采用 FPGA模块用硬件语言实现功能。优点:运算速度快,走时精度高,算法简单。缺点:成本高,大材小用。 方案三: 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功能。优点:电路简单,能通过程序进行随机调整并扩展功能,成本低,易于实现。缺点:走时有一定的误差。 经过综合考虑成本问题以及他人接受程度,选择第三种方案实现设计要求。

数字电子钟实验报告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4 第三章电路调试与制作11 第四章总结与体会12 第五章附录13

第一章概述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运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虽然市场上已有现成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这里所制作的数字电子可以随意设置时,分的输出,是数字电子中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计时准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课程设计目的 (1)加强对电子制作的认识,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芯片器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多项知识。 (2)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与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 (3)提高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数码显示电路、计数器与校时电路、时基电路和闹铃报时电路四个部分。 1.数码显示电路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是将数字钟的计时状态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显示器件选用FTTL-655SB双阴极显示屏组。在计数电路输出信号的驱动下,显示出清晰的数字符号。 2.计数器电路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 3.校时电路 数字钟电路由于秒信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时基电路的误差会累积;又因外部环境对电路的影响,设计产品会产生走时误差的现象。所以,电路中就应该有校准时间功能的电路。通过手动调节按键,达到校准的目的。 4.定时报警电路 当调好定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白色键),显示屏右下方有红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输出。 芯片资料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作为时钟,它准确醒目;作为控制开关,它动作无误;在1小时59分钟或59分钟内,能任意暂停,使用十分方便。 仔细观察从0-9的每个数字并比较图1所示的笔段。内部电路参看图2, LM8560各脚功能,参看图3。

康复训练课个训教案

康复训练课个训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康复训练课个训教案 个训对象:教师: 教学内容:感知红色 个训对象基本情况:女,9岁。唐氏综合征,典型的发育迟缓,右手是6指,手上操作比较迟钝。 她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运动障碍:身体协调能力差,上下楼梯时小心谨慎害怕摔倒,平衡性差。 2)姿势障碍:姿势的稳定性差,习惯于偏向一侧,有时候坐着会僵硬的摔倒。 3)智力障碍:智力低于一般儿童。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时常是说出重点词,但是不能连续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 5)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情绪波动大,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6)学业困难:学习能力差。 本堂课的设计缘由: 本课是以认知训练为主线,贯穿注意力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由于孩子动手能力缺陷,所以本堂课除了知识技能要求之外还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进行练习。同时课堂引入阶段以游戏带入,既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将孩子引入课堂教学。本堂课要求语言能够简练,方便孩子理解。 训练目标: 1、通过“杯中寻物”和“串珠子”的游戏教学,锻炼学生手眼协调的能力。

2、认知表达红色,能按指令将物体分类,同时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3、感受个训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区别不同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具准备: 两个塑料碗和动物小模型;大小各异的塑料珠子和绳子;糖果 教学过程: 一、问好,请坐 二、注意力训练“杯中寻物”——找一找。 过渡:小朋友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碗)学生跟说。碗能够干什么呀看看还有谁来了(出示:小人的模型)学生一起跟说。现在老师要把玩具藏在碗里,移动碗的位置,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三、按颜色分类 1、首先,在桌子上放好两个盒子,并拿出大小相同的红色和绿颜色(对比度大一些的颜色都可以)的雪花片(各3片)放到桌面上。这时,可以先把珠子在桌面上转一转、滚一滚或放到孩子身体上,跟她玩一下,目的是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且叫她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对雪花片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她的目光在跟随时,我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边盒子里,再拿起一个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时,再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面的盒子里,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个过程要确定她的视觉是在跟随的,而且要同时告诉她“看,一样的颜色放到

基于FPGA的数字时钟的设计1

基于FPGA的数字时钟的设计课题: 基于FPGA的数字时钟的设计 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测量控制与仪器 班级 : 08测控(2)班 姓名 : 潘志东 学号 : 08314239 合作者姓名: 颜志林 2010 年12 月12 日

综述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数字系统、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迫切要求理工科大学生熟悉与掌握常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除通过实验教学培养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分析问题与故障检查方法以及双踪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使用方法等基本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大学生工程设计与组织实验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电路的应用与掌握,使学生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初步具备基本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并掌握其应用方法;自行拟定实验步骤,检查与排除故障、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综合实验的设计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能力,包括选择设计方案,进行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提高实验技能的实践。数字电子钟就是一种计时装置,它具有时、分、秒计时功能与显示时间功能;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本次设计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并且更加巩固与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课本知识,使自己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1、课题要求 1、1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数字电路”的配套实验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设计、计算机仿真、指标调测、故障排除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设计、仿真、调试、撰写设计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1、2课程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 1)根据课题要求,复习巩固数字电路有关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特别就是熟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 3) 掌握QUARTUS-2软件的使用方法; 4) 熟练掌握EDA工具的使用,特别就是原理图输入,波形仿真,能对仿真波形进行分析; 5) 具备EDA技术基础,能够熟练使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掌握层次化设计方法; 6) 掌握多功能数字钟的工作原理,学会不同进制计数器及时钟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 7) 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与测试; 8) 掌握将所设计软件下载到FPGA芯片的下载步骤等等。 9) 将硬件与软件连接起来,调试电路的功能。 1、3课程设计的功能要求 基本功能:能进行正常的时、分、秒计时功能,分别由6个数码管显示24小时,60分钟,60秒钟的计数器显示。 附加功能:1)能利用硬件部分按键实现“校时”“校分”“清零”功能; 2)能利用蜂鸣器做整点报时:当计时到达59’59’’时开始报时, 鸣叫时间1秒钟; 3)定时闹铃:本设计中设置的就是在七点时进行闹钟功能,鸣叫 过程中,能够进行中断闹铃工作。 本人工作:负责软件的编程与波形的仿真分析。 2、方案设计与分析

移动硬盘数据恢复方法(入门教程)

移动硬盘数据恢复方法(入门教程) 一个完整硬盘的数据应该包括五部分:MBR,DBR,FAT,DIR区和DATA区。其中只有主引导扇区是唯一的,其它的随你的分区数的增加而增加。 1、主引导扇区 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 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哪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 至于分区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共64字节,位于本扇区的最末端。 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区程序(例如DOS 的Fdisk.exe)产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这个扇区是不尽相同。 如果你有这个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编写一个,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务即可,这也是为什么能实现多系统启动的原因(说句题外话:正因为这个主引导记录容易编写,所以才出现了很多的引导区病毒)。 2、操作系统引导扇区 OBR(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 Parameter 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 其实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OBR,其参数视分区的大小、操作系统的类别而有所不同。 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本分区根目录前两个文件是否为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于是,就把第一个文件读入内存,并把控制权交予该文件。 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location Unit,以前也称之为簇)的大小等重要参数。OBR由高级格式化程序产生(例如DOS 的https://www.doczj.com/doc/ae10722037.html,)。 3、文件分配表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数据安全起见,FAT一般做两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 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其大小由本分区的大小及

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起迄日期:2017年1月4日~2017年7月10日 课程设计地点:科学楼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开题报告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 1 月 6 日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线路及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张涛学号: 李子鹏学号: 指导教师:姚爱琴 2017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6) 2 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6)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6) 2.2数字电路设计及元器件参数选择 (6) 2.2.2 时、分、秒计数器 (7) 2.2.3 计数显示电路 (8) 2.2.5 整点报时电路 (10) 2.2.6 总体电路 (10) 2.3 安装与调试 (11) 2.3.1 数字电子钟PCB图 (11) 3 设计单元原理说明 (11) 3.1 555定时器原理 (12) 3.2 计数器原理 (12) 3.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原理 (12) 3.4 校时电路原理 (12) 4 心得与体会 (12) 1 引言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子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等各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设计数字电子钟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在设计数字电子钟的过程中,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制作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会使用Multisim电子设计软件。 2数字电子钟设计方案 2.1 数字计时器的设计思想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地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得高频脉冲信号变成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1Hz)。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计数。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就需要分别设计60进制,24进制计数器,并发出驱动信号。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是“时”、“分”、“秒”得以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记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

电子钟实训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完成日期: 2012 年 1 月 12 日

任务书

摘要 数字钟是用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用数码管显示的一种现代化计数器。它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较时电路等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组成标准秒信号发生器,不同进制的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组成计时系统,通过校时校时校分电路实现对时、分的校准。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关键词:电子钟数码管 PMOS集成电路

目录

1 电子元件的焊接技术 一个电子装置由若干个电子元件组成,各个电子元件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个完整的 电路,焊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子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和质量的好坏。 焊接工具和材料 电烙铁 电烙铁是焊接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着焊接的质量。电烙铁从结构上分为外热式和内热式两种。选择电烙铁要根据焊接任务的不同,选用不同功率的电烙铁。一般焊接半导体元器件选用20W电烙铁即可。 新的电烙铁使用前要进行“上锡”。首先将烙铁头锉干净,然后把电烙铁通电加热,预热一会儿后将烙铁头粘上松香,再用烙铁头将焊锡丝熔化,使烙铁头上薄薄的镀上一 层锡。防止电烙铁长时间加热因氧化使烙铁头被“烧死”,不再“吃锡”。如图焊料 焊料是将被焊物体牢固的焊接到电路板上。焊料熔点比被焊物熔点低很多,否则容易和被焊物连在一起。 一般的电子元件用焊料是锡铅比例为3:2的焊锡,其低熔点仅为180摄氏度左右,用25W-30W的电烙铁就可以熔化。焊锡通常制作成管状焊锡丝,内芯有松香做助焊剂。如图 图电烙铁图焊锡 助焊剂 助焊剂的作用是去除焊件表面的氧化物,加热时防氧化,帮助焊料流动,减少表面张力,提高焊接质量。一般用松香或松香水。 手工焊接方法 1 . 焊接操作姿势 操作姿势。手工操作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健康和安全。正确的操作姿势是:挺胸端正直坐,不要弯腰,鼻尖至烙铁头尖端至少应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通常以40cm时为宜 电烙铁拿法

康复训练理论及方法

康复训练理论及方法 康复训练理论 一、康复是什么? 康复的内涵与外延 康复的狭义内涵是指残疾者的功能和能力的改善或恢复。其外延包括肢残康复、体残康复、视残康复、智残康复,以及听力和语言残疾者的听觉和语言康复等。 康复的广义内涵是指通过充分发挥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使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经济能力上,尽可能地获得最大限度的改善或恢复,即协调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措施,通过治疗和补偿、训练教育和提供最小限制环境等方面的帮助,以减轻致残因素对残疾者所造成的自身的和社会的不良后果,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其功能状态,克服残疾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与工作的能力,尽可能充分地、平等地参与社会。 康复的这一内涵,有机地把残疾人的康复与社会福利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这一内涵,康复的外延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即全面康复。康复不仅要克服残疾者自身的障碍,还包括克服社会给他们造成的障碍,残疾康复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上述各康复领域工作的协同努力。 二、康复的发展历程 (一)、现代康复学的发展 康复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人类自有伤残以来就有康复。在中外古典书籍中已包括有康复的思想和康复的内容。康复不是一种治疗方法的补充,而是一种全新观念的引入,现代康复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确立阶段和70年代至今的发展阶段。形成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康复国际于1922年创立,且康复一词正式用于残疾人并形成概念;有关康复的各领域开始协作。确立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康复学正式独立,康复定义得以明确。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领域之间的康复协作进入轨道,并开展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关专门康复机构纷纷成立。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是70年代被宣布为康复年代。80年代联合国大会制定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康复国际通过了残疾预防及康复的《80年代宪章》。作为科学技术的康复显著发展,对伤残者的人权认识明显提高,各领域间交叉渗透日益深入,出现了许多康复专业分科。 (二)、康复事业的发展趋势(以聋康复为例) 1.早期化。 2.家庭化。 3.社区康复越来越引起重视。 4.多学科化。 5.康复与特殊教育训练日趋结合。 6.“康复扶贫”是最有效的方式。 7.国际合作日益增多。 三.早期康复 一是指年龄上,由于残疾障碍可能发生在出生前、产程中或婴儿期,另外,由于0-3岁是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残疾障碍的早期鉴别与早期教育康复应在婴儿期。 二是指尽可能地在儿童的残疾障碍发生进展中及时地诊断出来,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有效

数据恢复精华(图解)

winhex教程 winhex 数据恢复分类:硬恢复和软恢复。所谓硬恢复就是硬盘出现物理性损伤,比如有盘体坏道、电路板芯片烧毁、盘体异响,等故障,由此所导致的普通用户不容易取出里面数据,那么我们将它修好,同时又保留里面的数据或后来恢复里面的数据,这些都叫数据恢复,只不过这些故障有容易的和困难的之分;所谓软恢复,就是硬盘本身没有物理损伤,而是由于人为或者病毒破坏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比如误格式化,误分区),那么这样的数据恢复就叫软恢复。 这里呢,我们主要介绍软恢复,因为硬恢复还需要购买一些工具设备(比如 pc3000,电烙铁,各种芯片、电路板),而且还需要懂一点点电路基础,我们这里所讲到的所有的知识,涉及面广,层次深,既有数据结构原理,为我们手工准确恢复数据提供依据,又有各种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为我们快速恢复数据提供便利,而且所有软件均为网上下载,不需要我们投资一分钱。 数据恢复的前提:数据不能被二次破坏、覆盖! 关于数码与码制: 关于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它们之间的转换我不想多说,因为他对我们数据恢复来说帮助不大,而且很容易把我们绕晕。如果你感兴趣想多了解一些,可以到百度里面去搜一下,这方面资料已经很多了,就不需要我再多说了。 数据恢复我们主要用十六进制编辑器:Winhex (数据恢复首选软件) 我们先了解一下数据结构: 下面是一个分了三个区的整个硬盘的数据结构 MBR C盘EBR D盘EBR E盘 MBR,即主引导纪录,位于整个硬盘的0柱面0磁道1扇区,共占用了63个扇区,但实际只使用了1个扇区(512字节)。在总共512字节的主引导记录中,MBR 又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导代码,占用了446个字节;第二部分:分区表,占用了64字节;第三部分:55AA,结束标志,占用了两个字节。后面我们要说的用winhex软件来恢复误分区,主要就是恢复第二部分:分区表。 引导代码的作用:就是让硬盘具备可以引导的功能。如果引导代码丢失,分区表还在,那么这个硬盘作为从盘所有分区数据都还在,只是这个硬盘自己不能够用来启动进系统了。如果要恢复引导代码,可以用DOS下的命令:FDISK /MBR;这

数字电子时钟实训报告

电子钟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S09-4班 指导老师:刘云芳 姓名:谷宇 一.实训目的: 完成基于CPLD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硬件界面为一个8位的LED数码管,时间显示方式为8位同时显示,即显示状态为:88-88-88。显示的时间制为24小时制。 1.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的十进制显示计时器,要求为24小时循环。.具有校时、校分功能。 2、学会怎么样去焊接元器件较多的电子产品。 3.了解各集成块的功能,进一步加强该元件的使用。 二.实训要求: 1数字钟的功能要求;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秒的时间,

小时要Array求为“24 翻1,”,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位, 要求校正时间电路。 2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要求:输入220v交流电压,输出+5v直流电压。 三.电路图的绘制: 、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 3、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4、可手动校正:能分别进行分、时的校正。只要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分、 时进行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校正础上绘制的,它是电路组装、调试和 维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元器件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面清晰、便于阅读。 2、集成电路的型号不要标错,引脚要标明,不要遗漏。 3、线条要清晰,明了;在电气连接点的地方要注意区分。 基本设计思路:通过运用CD4518芯片来构成两个60进制的计数器做时钟的秒、分 电路和一个24进制的计数器做“时”电路;然后用CD4543芯片来将二进制数解码 驱动二极管发亮。前提中,运用4060和4040芯片分频来产生秒脉冲信号,和调时 的目的。

数据恢复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以及恢复方法.

数据恢复的概念及注意事项以及恢复方法 数据恢复:单纯从字面上的解释也就是恢复数据。 一、什么是数据? 名词解释: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 数据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在这里我们仅针对计算机领域中部分应用来了解。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是用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的通称。 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故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表示数值的数字。现代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能加工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字母、符号、文件、图像等。 二、什么是数据恢复? 当存储介质出现损伤或由于人员误操作、操作系统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数据看不见、无法读取、丢失。工程师通过特殊的手段读取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见、不可读、无法读的数据。 数据恢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存在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服务器硬盘、存储磁带库、移动硬盘、U盘、数码存储卡、Mp3等等设备上丢失的电子数据进行抢救和恢复的技术。 三、从哪恢复? 数据记录设备:数据以某种格式记录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 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比如软盘、光盘、DVD、硬盘、闪存、U盘、CF 卡、SD卡、MMC卡、SM卡、记忆棒(Memory Stick)、xD卡等。目前最流行的存储介质是基于闪存(Nand flash)的,比如U盘、CF卡、SD卡、SDHC卡、MMC 卡、SM卡、记忆棒、xD卡等。

四、如何恢复? 针对不同故障的不同问题具体分析、判断。 数据恢复的故障类型 大体上可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类。 硬故障是指存储介子的物理硬件发生故障、损坏。 如:硬盘物理故障(数据储存装置--主要是磁盘) 大量坏道(启动困难、经常死机、格式化失败、读写困难); 电路板故障:电路板损坏、芯片烧坏、断针断线。(通电后无任何声音、电路板有明显的烧痕等); 盘体故障:磁头损坏、磁头老化、磁头烧坏(常有一种“咔嚓咔嚓”的磁头撞击声);电机损坏(电机不转,通电后无任何声音); 固件信息丢失、固件损坏等。(CMOS不认盘、“磁盘管理”中无法找到该硬盘);盘片划伤。 软故障是相对于硬故障而言的,即存储介子物理硬件没有损坏,通过软件即可解决的故障。包括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GHOST等。 删除 删除操作却简单的很,当我们需要删除一个文件时,系统只是在文件分配表内在该文件前面写一个删除标志,表示该文件已被删除,他所占用的空间已被"释放", 其他文件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间。所以,当我们删除文件又想找回他(数据恢复)时,只需用工具将删除标志去掉,数据被恢复回来了。当然,前提是没有新的文件写入,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没有被新内容覆盖。 格式化 格式化操作和删除相似,都只操作文件分配表,不过格式化是将所有文件都加上删除标志,或干脆将文件分配表清空,系统将认为硬盘分区上不存在任何内容。格式化操作并没有对数据区做任何操作,目录空了,内容还在,借助数据恢复知识和相应工具,数据仍然能够被恢复回来。 注意:格式化并不是100%能恢复,有的情况磁盘打不开,需要格式化才能打开。如果数据重要,千万别尝试格式化后再恢复,因为格式化本身就是对磁盘写入的过程,只会破坏残留的信息。 低级格式化 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ID、间隔区GAP和数据区DATA等。可见,低级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不仅能在DOS环境来完成,也能在xp甚至vista系统下完成。而且低级格式化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每块硬盘在出厂时,已由硬盘生产商进行低级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 分区 硬盘存放数据的基本单位为扇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一页。当我们装机或买来一个移动硬盘,第一步便是为了方便管理--分区。无论用何种分区工具,都

数字时钟实训报告

课程实训报告课程名称:《数字设备设计与生产实训》 实训题目:24/12小时制数字时钟 专业:通信技术班级:15级 学生姓名:叶之梦 陈杰学号:1503534 1503535 指导教师:刘旭飞职称:讲师 部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起止日期:2016年 12月23 日至 2016 年 12月31 日 教务处制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实训报告编写规范 每位学生做完实训后均应提交课程实训报告(不少于2000字)或实训作品。格式和内容要求如下: 1.页面设置:纸型为A4,纵向,左边距为 2.5厘米,上、下、右的边距均为2厘米。 2.正文: (1)内容要求:(仅作参考,可自行拟定内容) △实训目的 △实训内容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调试分析 △用户使用说明 △测试结果 △实训建议、意见、体会 △附录或参考资料 (2)格式要求: 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换行后以小四号宋体打印正文。正文内的标题号用1.、(1)、a等依次标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实训成绩评定

前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数字系统、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迫切要求理工科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能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除通过实验教学培养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分析问题和故障检查方法以及双踪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使用方法等基本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大学生工程设计和组织实验能力。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基本电路的应用和掌握,使学生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初步具备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并掌握其应用方法;自行拟定实验步骤,检查和排除故障、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综合实验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小型数字系统的设计能力,包括选择设计方案,进行电路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进行工程创新设计、提高实验技能的实践。数字电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它具有时、分、秒计时功能和显示时间功能。数字电子钟由于采用了石英技术,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不需要经常调校,使用携带方便。因此,在定时控制及时间程序控制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次设计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到了很多关于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并且更加巩固和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课本知识,使自己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