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原理

有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原理

有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原理
有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原理

有机茶园害虫生物防治原理

2015-8-13 09:02来源:云南日报浏览:153

摘要: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主要的虫害之一,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药剂防治为主,由此带来了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以及茶叶农药残留量增高的问题。

有机茶园蜘蛛与害虫控制实验样地

农业生态系统中,病虫害防治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措施。有机农业管理方式能够显著的提高系统中捕食者天敌的数量和多样性,从而有效

抑制害虫种群爆发。深入了解捕食者的功能特性与害虫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

有助于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害虫生物防治方式和措施。

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主要的虫害之一,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药剂防治为主,由此带来了害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以及茶叶农药残留量增高的问题。蜘蛛

是茶园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捕食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对

普洱地区的三个有机茶园生态系统为研究生境,探讨了不同捕食策略蜘蛛的多度、多样性与茶园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关系。研究发现,游走

型蜘蛛的多度和多样性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

等待型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数量没有明显相关性,结果暗示游走型蜘蛛

多样性可能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具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由此也表明捕食者的捕食策略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防治的一个关键功能特征。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方案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 . .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有配图)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危害盛期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9代,危害盛期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同步练习A卷(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同步练习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O2形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 . 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 C . SOD催化O2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能量 D . 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 2. (2分)使用农药来防治棉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 . 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B . 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选择 C . 棉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变异 D . 农药对棉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考点】 3. (2分)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 . 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 . 东亚飞蝗对我国危害最大 D . 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生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考点】 4. (2分)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 . 原始森林面积大 B . 森林树种组成多 C . 单一人工林太多 D . 森林抗虫害能力差 【考点】 5. (2分)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是() A . 棉红铃虫 B . 棉铃虫 C . 棉红蜘蛛 D . 棉蚜虫 【考点】 6. (2分)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是() A . 小麦白粉病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历史悠久,在长期防治实践的过程中以及各类防治技术的研究发展,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有了新的内容,一些近代的防治方法也逐步形成。按照各类防治方法性质和作用,通常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有的防治技术如植物抗虫性的利用、昆虫激素的利用以及不育技术等也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很难将其划为那一类别,这里结合有关部分作一简要概述。 根据虫害发生的原因,把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采取下列基本途径: 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即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害虫的天敌)和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可从三方面考虑:(1)消灭或减少虫源。例如,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外或外地的危险性虫、病、杂草传入本国或本地。越冬防治是为了压低害虫的来春发生基数。(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例如,改进栽培技术使农田环境不利于害虫和生活,栽培抗虫良种,保护天敌使其在自然界能发挥更大的抑制害虫的作用等等。(3)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以前,例如,及时施用适当的农药,或人工释放害虫的天敌或采用有效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等。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相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第一节植物检疫 一、概念 追溯“检疫”(Quarantine)的词意是“40天”,实意是“禁止”。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城,为了防止肺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侵入,规定抵港的船只滞留港外停泊40天以渡过疾病的潜伏期后经检验无病患者才允许登陆。其后将它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上,最后又引用到植物上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称之为植物检疫。 简言之,植物检疫(plan quarantine)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就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理论上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目前,国际的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日益频繁,无论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增长迅速,免除性病、虫、杂草传播的机会也就必然增多,为此,许多国家近年来植物检疫的机构都有所加强。制定了严格的检疫条例,国内检疫也采取多种有交的话,不使危险性病、虫、草传播蔓延,并进一步要求达到彻底消灭其危害的目的。我国自1954年建立植物检疫制度以来,多次制订并修改了我国对内、外的植物检疫办法、条例、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应受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植物检疫操作规程,对于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促进国际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植物检疫的理论依据 植物检疫虽然是一项具体措施,但这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概括来说,它是建立在某些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这些有害生物的分布地域性;扩大分布为害地区的可能性;随同农产品,尤其是种子、苗木、栽培材料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其它人为传带的方式;对寄主植物或其它食料的选择性和嗜食程度;对环境条件的适生性(气候、食料、生境等自然因素等)以及自然天敌对其控制作用,在有所原产地和在传入新区后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橱师后,才能更准确有效地制定法规、实施检疫检验、决定处理办法和采取其它一系列的检疫防治措施。植物检疫涉及方面极广,检疫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病虫害,人为因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检疫工作涉及到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病原的病害,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正确诊断有害草的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茶假眼小绿叶蝉 田间管理:及时采摘,合理修剪,清除杂草,将枯枝落叶带出茶园或烧毁。 物理防治:利用蓝色板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茶园蜘蛛、瓢虫等天敌;在湿度大的季节用白僵菌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夏茶百叶虫量超过6头、秋茶百叶虫量超过12头时。建议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呲虫啉、联苯菊脂等药剂防治。(2)、茶毛虫 田间管理:冬季剪出茶树 下部拖地枝,夏季摘除卵 块和虫群,盛蛹期在根际 培土,减少虫源,抑制成 虫羽化出土。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降低幼虫孵化率;喷洒Bt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药剂防治:百丛卵块在5块以上时,幼虫孵化后至三龄前,可选用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3)、茶丽纹象甲 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的假死 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铺 垫,而后振动茶树,使之坠落 集中处死。 生物防治:于成虫出土前,用

百僵菌拌细土施于土层。 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虫量达15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选用联苯菊酯、巴丹等药剂防治,下午至黄昏喷药。 (4)黑刺粉虱 (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分泌物常诱发煤病。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 田间管理:疏枝清 园,中耕除草,及 时采茶,改善茶园 通风透光条件,黑刺粉虱大发生时修剪虫枝。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斯氏寡节小蜂、粉虱黑蜂等天敌;或用韦伯虫座刨菌防治。 药剂防治:平均每叶有虫2~3头(小叶茶)或4~6头(大叶茶)时,可在卵孵化盛末期喷矿物油、呲虫啉防治,喷药时应将喷头插到茶蓬内全方位喷雾。 (5)红蜡蚧

第五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

一、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则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应在“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治虫方针指导下,贯彻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园林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不成灾的目的”。 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在害虫防治上,不着重害虫的彻底消灭,而是着重将害虫的数量调节到不造成经济损失的地步。 2.在防治技术上,不仅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配合,而且强调以自然调控为主,各种防治措施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3.在防治效益上,应从生态学观点出发,不能单看防治效果,同时,还应注重生态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 植物检疫的种类(对外检疫、对内检疫) 3、园林植物害虫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危险性害虫。 ?必须是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而防除又极为困难的。 ?必须是人为传播的 二、园林技术防治措施 园林技术防治:利用一系列的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园林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因子,以达到控制害虫发生,保护园林植物生长的目的。 常见措施 选择适宜圃地,育苗或栽植前应先进行地下害虫调查。 合理轮作。 选用良种壮苗。 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培育抗虫品种。 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花卉。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 修除枯枝,清扫落叶,及时除草。 物理机械防治 概念: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一种防治方法。 常用的防治方法 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器械,捕杀有群集性、假死性习性的害虫。 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灯光、潜所、毒饵、饵木等诱杀害虫 阻杀:人为设置障碍,防止幼虫或不善飞行的成虫迁移扩散。 高温杀虫: 生物防治 概念: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害虫。 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①生物防治法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组成成分,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害虫;②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会杀伤天敌,不会污 染环境;③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性;④对一些害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局限性:①生物防治效果比较缓慢;②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③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 化学防治 概念:利用化学农药直接杀灭农业害虫的措施称为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a.高效;b.使用方便;c.速效;d.杀虫谱广。 缺点:a. 易产生抗性;b.引起环境污染和人蓄中毒;c. 造成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合理使用农药,防止药害产生 正确选用农药: 适时用药: 农药交替使用和混用: 防止药害产生: 产生药害的类型:急性、慢性。 产生药害的部位: 产生药害的因素: 植物本身生理生化及形态因素: 药剂因素: 气候因素: 农药的分类 按其作用和效益分类: 触杀剂: 胃毒剂: 内吸剂: 熏蒸剂: 绝育剂: 拒食剂与忌避剂: 引诱剂: 接农药来源与化学组成分类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植物性农药: 微生物农药: 5、农药的加工剂型及其应用方法 粉剂:用原药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粉经机械磨碎成为粉状的混合物。 可湿性粉剂:在原药中加入一定量的湿润剂和填充剂,通过机械研磨或气流粉碎而制成。 可溶性粉剂:把具有水溶性的固体农药制成可溶性粉剂。 乳油:用原药加入一定量乳化剂、溶剂制成透明油状剂型。 颗粒剂:原药加载体制成大小约30-60目的颗粒。 烟剂:用原药加燃料、氧化剂、消燃剂制成。 超低容量制剂:是专门供超低容量喷雾使用的剂型。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一、茶叶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 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2、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3、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4、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保护》实施性教学大纲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编写 完成时间2006年5月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植物病虫害诊断、调查与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的可持续控制。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2、掌握园林昆虫基础知识 3、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技术措施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能 2、具有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鉴定能力 3、会拟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4、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各种防治技术 具备病虫害调查与预测预报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8学时,实训教学28学时。 教学课时分配 综合实训课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意义和任务。 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一、园林植物保护的内容及任务。 二、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 四、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 本章难点:无 【教学建议】 1、着重讲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2、利用电化教学、报告的手段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章园林植物昆虫基础知识(13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类基本知识,掌握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目、科鉴别技能,为害虫治理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 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茶假眼小绿叶蝉 田间管理:及时采摘,合理修剪,清除杂草,将枯枝落叶带出茶园或烧毁。 物理防治:利用蓝色板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茶园蜘蛛、瓢虫等天敌;在湿度大的季节用白僵菌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夏茶百叶虫量超过6头、秋茶百叶虫量超过12头时。建议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呲虫啉、联苯菊脂等药剂防治。 (2)、茶毛虫 田间管理:冬季剪出茶 树下部拖地枝,夏季摘 除卵块和虫群,盛蛹期 在根际培土,减少虫 源,抑制成虫羽化出土。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降低幼虫孵化率;喷洒Bt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药剂防治:百丛卵块在5块以上时,幼虫孵化后至三龄前,可选用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3)、茶丽纹象甲 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的假死 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 铺垫,而后振动茶树,使之

坠落集中处死。 生物防治:于成虫出土前,用百僵菌拌细土施于土层。 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虫量达15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选用联苯菊酯、巴丹等药剂防治,下午至黄昏喷药。 (4)黑刺粉虱 (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分泌物常诱发煤病。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 田间管理:疏枝 清园,中耕除 草,及时采茶, 改进茶园通风透光条件,黑刺粉虱大发生时修剪虫枝。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斯氏寡节小蜂、粉虱黑蜂等天敌;或用韦伯虫座刨菌防治。 药剂防治:平均每叶有虫2~3头(小叶茶)或4~6头(大叶茶)时,可在卵孵化盛末期喷矿物油、呲虫啉防治,喷药时应将喷头插到茶蓬内全方位喷雾。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 .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和。2?变 色坏死腐烂畸形萎蔫 3 ?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称为潜育期。 4 .黄瓜霜霉病的菌丝体在越冬植株上越冬,其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 雨水和昆虫传播? 5 .在气温25—30C条件下,雨量与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呈正相关。 6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 7 .昆虫的腹部是的中心,腹腔内有 ___________ 等器官。 8 .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三个阶段。 9 .仙人掌的类品种易感炭疽病。 10 .我国危害茄科蔬菜的瓢虫主要有和两种。 11 .美人蕉锈病病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菌,病菌主要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和越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经济阂值: 2 .侵染循环: 3 .世代重叠: 4 .食物链和食物网: 5.多胚生殖: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苹果轮纹病有性繁殖产生的抱子为()。

A.抱囊抱子B C?接合抱子D 2 .蔬菜病毒病的侵入途径是( A.植物幼嫩部位B C.植物根部D 3 A .细菌B C .病毒 3 .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 A.营养体为丝状体B C?以产生抱子的方式繁殖 D 4 .属于病毒病的是()。 .真菌 )° .具有细胞结构 .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 .番茄早疫病 .黄瓜花叶病 .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A.树干及枝条上产生溃疡型病斑 B?树体负载量过高是发病的关键 C. 受害果实常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斑点 D. 病部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有酒糟味 8.以下描述不属于昆虫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B ?头部有口器和触角.子囊抱子.厚垣抱子 )° .自然孔口 .微伤口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苏云金杆菌属于() A.黄瓜霜霉病B C?辣椒白绢病D 6. 属于被动传播的是()。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B C.游动抱子在水中的游动D 7. 描述苹果轮纹病的是()。

浅谈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

浅谈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 发表时间:2019-07-08T17:10:36.5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杨智远[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园林行业科技的发展,虫害防治方法也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近几年,随着园林行业科技的发展,虫害防治方法也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随着园林行业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在园林虫害防治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研发、运用一些更先进、更便捷的除治方法。 关键词:植物;害虫;防止 1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分类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是指为害植物树干和枝梢的害虫,它们常以幼虫蛀食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严重影响疏导组织的功能,并蛀成许多虫道,导致树势衰弱或遭风折而死亡。这类害虫俗称蛀干害虫,除成虫裸露在外,其他各虫态均在枝干内营隐蔽生活。因此,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小,种群数量相对较稳定,可连年危害,植物一旦受侵害,很难恢复生机。这类害虫包括鞘翅目的天牛类(9种),小蠹虫类 (3种),吉丁虫类(1种),象甲类(3种),鳞翅目的木蠹蛾类(5种)、透翅蛾类(2种)、辉蛾类(1种)、螟蛾类(4种)、夜蛾类(4种),以及双翅目的杆蝇类(2种),膜翅目的茎蜂类(1种)等。 1.1蝶类的防治措施。 1.1.1人工防治。 人工摘除卵块、越冬蛹、虫苞或捕捉老龄幼虫及群集期的幼龄幼虫,如被寄生率高,应先将其放入纱笼内,使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羽化后再清除,以保护天敌。 1.1.2生物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用100亿/g孢子的青虫菌、苏云金杆菌100~1000倍液,或1~2亿/ml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或用5亿/ml孢子的乳剂、油剂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用量2.5~3kg/hm2,或4.5~6kg/hm2.保护和利用食虫鸟类、螳螂、蚂蚁及寄生性天敌等,均有很好的防虫效果。 1.1.3化学防治。 严重发生时,可喷施20%除虫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菊窑杀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对有些林间活动时间长的蝶类成虫,可在害虫羽化盛期和翌年春出蛰期,用10~15 kg/hm2的10%敌马烟剂薰杀成虫,防效极佳。 1.2蛾类的防治措施。 1.2.1加强检疫工作。 严禁调入、调出带虫苗木,尤其对于来自疫区的相关植物产品,必须严格检疫,防止其传播蔓延。 1.2.2利用园林栽培技术预防。 选育抗性树种,增强植株的抗虫能力。消灭越冬虫源,及时清除落叶、杂草,破坏害虫隐蔽场所,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1.2.3物理防治。 利用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用诱虫灯进行诱杀。利用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夜蛾,糖醋液配方:糖颐酒颐醋颐水=渊2颐 1颐 2 颐 2冤+少量美曲膦酯。人工捕杀成虫,摘除卵块、虫苞、越冬虫囊、网幕等,均可杀死大量害虫。 1.2.4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释放赤眼蜂防治松毛虫,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在幼虫期使用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均能杀死大量害虫。 1.2.5药剂防治。 在幼虫3龄前及时喷施药剂,防止幼虫分散危害。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油3000耀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耀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30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000耀2000倍液等,均可收到良好的杀虫效果。 1.2.6毒笔、毒绳防治。 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涂1耀2个闭合环渊环宽1 cm冤,可毒杀幼虫,死亡率可达86%耀99%,残效期8耀10d;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介壳虫及其他刺吸式害虫类 2.1介壳虫类的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活动能力弱,其自身的传播扩散有限,分布较集中。在苗木交换、调运过程中,加强检疫,发现此类病虫害,即停止运输,采取措施消灭。 (2)在树木发芽前,使用晶体石硫合剂50倍喷洒枝干,消灭越冬虫体。 (3)结合春季浇返青水,根施3%呋喃丹颗粒。在浇水前,用带尖的铁钎在植物根系周围每隔30cm左右打孔,孔深10~20cm,施3%呋喃丹4~6g/m2,施入后掩埋浇水。 (4)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个别枝叶有虫害时,应立即剪除或刮除虫枝、虫叶,集中烧毁,防止蔓延传播。 (5)若虫孵化盛期。在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速扑杀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 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 500倍液。上述3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若虫期),一旦介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6)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天敌昆虫出现盛期,应避免使用有伤天敌的药剂。 2.2斑衣蜡蝉和国槐木虱的防治方法 喷施1.2%苦?烟乳油800~1 000倍液,或6%吡虫啉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 000~6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2 500~3 000倍液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斑衣蜡蝉,也可在春季修剪树木时刮除卵块。 3蛀干类

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五大技术措施的特点,了解五大防治技术措施的一般实施办法。 第一节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植物检疫与其他防治技术具有明显不同。首先,植物检疫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其次,植物检疫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长远利益。第三,植物检疫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 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所以,植物检疫 是一项最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 园林植物检疫对保证园林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引种或调苗日益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害虫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给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搞好植物检疫 工作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可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的对外检疫(口岸检疫)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对内检疫。对外检疫的任务是防止国外的危险性病虫传入,以及按交往国的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 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物品进行检疫。对内检疫的任务在于将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等检疫机构,会同交通运输、邮电、供销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 1 .确定检疫对象 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79)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然有分布但分布不广,对该国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根据这个定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一般原则如下: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我国农业部于1995年发布了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一),林业部于1996年发布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二),其中许多病虫与园林植物有关。 2.划分疫区和非疫区(保护区) 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而保护区则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检疫性病虫害,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疫区和保护区主要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不使用农药的的情况下,又不能让病虫害影响到茶树的种植,这就是有机茶园种植的困难之处,但是这有这样才能种出更加绿色、健康的茶叶。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3、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4、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 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 —13代,危害盛期5 —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 —9代,危害盛期7 —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 三叶间嫩茎内。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 和繁殖条件,减轻危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 月中旬,喷洒50 %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倍。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 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 的环境,茶园虫数少,危害轻。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 温干旱期后发生。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 .5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高等职业院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作为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和职工的岗位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识别当地植物病虫害种类,了解其发生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植物病虫害的田间调查、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因地制宜地组织群众开展综合防治,为植物优质高产服务。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采用项目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与现场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驱动型为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以生产与工程典型案例为载体,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八个学习情境。 在校内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同时,将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锻炼,从而使学生真正 1

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8学时,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任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点;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的生物学、昆虫分类、昆虫生态,能区别昆虫与其它节肢动物,能对常见的植物害虫进行分类;熟练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症状,了解植物侵染性病,了解植物非侵染性病原,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明确综合防治的意义和理论依据,掌握各类防治方法的基本内容及利弊,并了解其作用原理,理解并自觉地贯彻植物保护方针,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各项防治措施,为经济、安全、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了解当地植物主要害虫的种类,理解其发生规律,掌握防治方法以及识别其形态;了解当地植物病害的主要种类,理解其发生规律,掌握其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 2.分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认识昆虫体驱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以及不同发育阶段各虫态; (2)能认识植物病害的各种症状; (3)能配制波尔多液。会熬制石硫合剂; (4)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识别和诊断主要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的技能; (6)培养学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 (7)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8)识别黄刺蛾;斜纹夜蛾;舞毒蛾;苹果褐卷叶蛾;黄褐天幕毛虫、棉蚜;大青叶蝉;温室白粉虱;星天牛;桑天牛;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铜绿丽金龟;沟 2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材料文件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咸宁地区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一、茶叶病虫害发生概况 茶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我国有400多种。赤壁茶园常见的害虫有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毛虫、茶尺蠖、茶叶螨、茶蚜等,常见的病害有茶炭疽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等。由于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新品种的逐步引进、种植技术的逐渐变革、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气候环境的逐渐变化等原因,茶树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原来以鳞翅目食叶性害虫为主、刺吸式害虫为次的危害模式,变为现在以刺吸式害虫为主、鳞翅目食叶性害虫为次的危害模式。进入21世纪后茶园的黑刺粉虱、小绿叶蝉、螨类等刺吸式害虫危害不断加重,成为影响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原来以炭疽病为主、其他病害零星发生,现在是多种病害都上升为主要病害且混合发生。 二、茶叶病虫害防治现状 因茶园所有制原因,绝大部分茶园由茶农自主经营,分散管理,农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认识不清及对化学农药的认识不足,常出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比如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使用频率过高、胡乱混用、随意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使用量等,结果造成害虫抗药性提高、害虫天敌大量被杀、茶园生态系中种群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导致害虫的再猖獗。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包括吴裕泰、张一元、天福茗茶等在内的国内9家知名品牌的18种茶叶“均含有至少3种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种类总数高达29种。其中6个样本含有10种以上农药残留,而日春803铁观音竟含有多达17种农药残留”;超过半数的产品被检出含有氰戊菊脂、硫丹、灭多威等国家禁用农药,14份含有多菌灵和苯菌灵、腈菌唑和氟硅唑等影响生育能力、胎儿发育或可能损害遗传基因的农药残留。 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但中国茶叶产品的零售单价经常只有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家产品的一半。这其中的原因较多,以农残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壁垒”,才是悬于中国近7万家制茶企业头上最厉害的一把剑。 三、茶叶病虫害防治政策背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程,是在学习了《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栽培》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花卉栽培技术》、《草坪建植与养护》及《园林植物整形与修剪》等课程的学习及获得相应职业岗位资格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数:90学时,学分: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推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高度融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突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标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园林植保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以园林植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具体需求为主线,遵循中职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年龄特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教学任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具备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安全、经济、环保、高效控制园林植物生产中有害因素影响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养护、栽培、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知识素养。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概念、性质、任务;掌握当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基本知识;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能解释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理。 2.能力素养。能正确诊断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