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醛酮羧酸综合练习题

醛酮羧酸综合练习题

醛酮羧酸综合练习题
醛酮羧酸综合练习题

醛、酮及羧酸习题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若为立体异构体,需表明构型,10分)

1.

C H 3H

C

O H H

C

C O O H H

2.

CO CH 2CH 2CH 3

3.O H 3

4.

C H 3O C H 2O C H 3C

O H 2

O

5.CO CH 3

Cl

6.

CHO

3

7. δ-戊内酰胺 8. 肉桂酸

9. 乙丙酐 10. 马来酸

二、选择题(30分)

1、不能与FeCl 3溶液显色的化合物有:

A 、乙酰乙酸乙酯

B 、3,3-二甲基-2,4-戊二酮

C 、苯酚

D 、2,4-戊二酮 2、下列试剂中能区别苯甲醛和苯乙酮的是:

A 、FeCl 3溶液

B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C 、Tollens 试剂

D 、Fehling 试剂 3、下列化合物中,最易水解的是:

A 、 乙酰氯

B 、乙酸酐

C 、乙酰胺

D 、乙酸乙酯

4、苯甲酰丙酮既能与FeCl 3溶液显色,又能与羰基试剂作用,是由于分子中存在: A 、羰基 B 、α-H C 、同分异构 D 、互变异构

5、下列化合物分子量相近,其沸点最高的是:

A 、正丁烷

B 、正丙醇

C 、乙酸

D 、正丙胺 6、下列化合物中,与RMgX 反应后,再酸性水解能制取伯醇的是: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

C 、C 6H 5COCH 3

D 、HCHO 7、已二酸加热后的产物是: A 、一元羧酸 B 、环酮 C 、酸酐 D 、内酯 8、下列化合物中最易烯醇化的是:

A 、乙酰丙酮

B 、乙酰乙酸乙酯

C 、苯甲酰乙酸乙酯

D 、苯甲酰丙酮 9、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甲酸

B 、乙二酸

C 、乙酸

D 、碳酸 10、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与NaHSO 3加成的是: A 、 B 、 C 、 D 、

CCH 3O CH 3CH 23O CH 3CH 23

OH CHO

11、在乙酰乙酸乙酯中加入溴水,反应最终产物是: A 、

B 、

C 、

D 、 12、Claisen 酯缩合反应经常用来制备:

A 、β-羟基酯

B 、γ-羟基酯

C 、δ-羟基酯

D 、β-酮酸酯 13、LiAlH 4可将CH 2=CHCH 2COOH 还原为:

A 、CH 3CH 2CH 2COOH

B 、CH 3CH 2CH 2CH 2OH

C 、CH 2=CHCH 2CH 2OH

D 、CH 2=CHCH 2CHO 14. 下列化合物中最难还原的是:

A 、

B 、

C 、

D 、

15. 属于酚酸的化合物是:

A 、草酸

B 、乳酸

C 、水杨酸

D 、琥珀酸

三、是非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醛基的反应是羟醛缩合反应。

2、具有α-H 的醛、酮既能发生碘仿反应又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3、酸性依乙二酸 > 甲酸 > 乙酸 > 碳酸 > 苯酚的次序减弱。

4、羧酸的钠盐或钾盐都易溶于水。

5、ClCH 3CH 2COO -的碱性较CH 3CH 2COO -

>弱。

6、苯乙酮与氢氰酸能发生亲核加成,生成相应的加成产物。

7、醛、酮、羧酸分子中的α-H 同样活泼,均易被卤素取代。

8、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反应的机理为亲核加成。

9、R 3CCH 2CHO 是能进行Cannizzaro 反应的醛的通式。 10、Tollens 试剂不能氧化丙醇,但能将乳酸氧化成丙酮酸。

四、完成下列反应式(只写主要产物,注意立体构型,每空2分,共20分)

O O

+ C 2H 5OH

H

1.

HCHO +

MgBr

2.

(1)无水乙醚3

3.

O

O

+

CH 3CH 2COOC 2H 5

① C H ONa COOC 2H 5

4.

+

BrCH 2CCH 22H 5

O O CH 2CCHCOC 2H 5O O Br CH 3C Br OH CHCO 2C 2H 5Br CH 3

C Br OH

CH 2CO 2C 2H

5CH 3COCl

CH 3COOC 2H 5CH 3COOH CH 3CONH

2

5.

CH 2COOH CH 2COOH

Cl

6.

(HOCH 2)3C CHO + HCHO

+

7.

+CHCH 3

OH

I + NaOH

8.Br + NaOH

CH 3CH 2CHCOOH

3

3

9.

CH 3COCl 3224

10.C 6H 5COCH 3

NH NHCONH

五、推断结构式(只写结果,不写推导过程,共10分)

1、有一个中性化合物C 7H 13O 2Br ,与羟氨和苯肼均没有反应。红外光谱在2850~2950cm -1

区域有吸收,而在3000cm -1以上区域没有吸收峰,另外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在1740cm -1。核磁共振数据为,1HNMR :δ1.0(三重峰,3H ),δ1.3(二重峰,6H ),δ2.1(多重峰,2H ),δ4.2(三重峰,1H ), δ4.6(多重峰,1H )。请推测此化合物的结构并标明它们的吸收峰。

2、化合物A (C 9H 10O ),不起碘仿反应,其IR 在1690 cm -1有一强吸收,1

HNMR 数据如下:δ1.2(三重峰,3H ) δ3.0(四重峰,2H ) δ7.7(多重峰,5H )。化合物B 为A 的异构体,

能起碘仿反应,其IR 在1705 cm -1有强吸收,1

HNMR 数据如下:δ2.0(单峰,3H ) δ3.5(单峰,2H ) δ7.1(多重峰,5H )。求A 和B 的结构。

3、有一化合物(A ),(A )可以使溴水褪色,可以和苯肼发生反应,但与硝酸银氨溶液无变化。(A )氧化后得到一分子丙酮和另一化合物(B )。(B )有酸性,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碘仿和一分子丁二酸,试写出(A )的结构式。

六、合成路线设计(除指定原料外,其余所需试剂任选,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以环氧乙烷及甲醇为原料合成:

CH 3CH 2C

O

N(CH 3)2 2、以丙醛为原料合成CH 3CH 2CH 2CH(CH 3)2

七、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0分)

1. 戊醛、2-戊酮、1-戊醇、2-戊醇

2. 苯甲醛、苯乙酮和正庚醛

公共关系学第1阶段测试题培训课件

考试科目:《公共关系》第1章至第5 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即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这种公共关系的现象和活动。 3、公众: 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是主体(社会组织)认识和行为的客体。公众是指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及因某种共同性问题而联结起来的社会群体。公众的基本特性在于它的同质性、群体性、可变性、多样性和相关性。 4、传播: 在公共关系行为中,传播是联结组织和公众的桥梁。它是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的沟通活动。具体分析其含义,有三个要点:1、信息的传递2、双向的交流3、信息的共享. 5、报刊宣传活动: 19世纪中叶,组织机构为自身的目的而雇佣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为本组织进行有利的宣传,以此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1*20=20分) 1、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是(C)的关系。 A、机构与个人 B、社会与团体 C、组织与公众 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 A、法国 B、奥地利 C、英国 D、美国 3、美国现代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了

高考化学专题精讲醛羧酸酯【含例题】

第4讲醛羧酸酯 [考纲要求] 1.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2.认识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3.知道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4.举例说明烃的含氧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醛、羧酸和酯的结构与性质 1.醛 (1)概念 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RCHO。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2)甲醛、乙醛 物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水溶性 甲醛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乙醛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比水小与水互溶 (3) 醇氧化 还原醛――→ 氧化 羧酸 以乙醛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特别提醒(1)醛基只能写成—CHO或,不能写成—COH。 (2)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时碱必须过量且应加热煮沸。 (3)银镜反应口诀: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2.羧酸 (1)羧酸: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为—COOH。 饱和一元羧酸分子的通式为C n H2n O2。 (2)甲酸和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物质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甲酸CH2O2HCOOH —COOH和—CHO 乙酸C2H4O2CH3COOH —COOH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性质取决于羧基,反应时的主要断键位置如图: ①酸的通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强,在水溶液里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 ②酯化反应 CH3COOH和CH3CH182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185OH浓H2SO4 △CH3CO18OC2H5+H2O。 3.酯 (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为RCOOR′,官能团 为。 (2)酯的物理性质

最新整理公共关系学测试题目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15分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美国) 2、1923年,(爱德华.伯内斯)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版,此为公关理论的奠基之作。 3、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双向对称”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斯科特.卡特李普)。 4、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是(中山大学)。 5、(1998)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6、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成员中流行的生活样式,指的是(时尚)。 7、一个社会组织被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指的是(认知度)。 8、态度层次的传播对象是(知晓公众)。 9、行为层次传播的目的是(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10、(1997)年,美国公共关系效果测量联合会在马里兰大学成立。 二、多项选择:20分 1、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人性文化、传播技术)。 2、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整体性、变动性)。 3、公众的特征有(同质性、相关性、层次性、多变性)。 4、社会知觉中的效应包括(近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5、影响性格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职业、社会文化) 6、组织形象定位的三要素是(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公众认知) 7、文字传播的运用(新闻稿撰写、广告文词设计、宣传资料制作、内部报刊编辑、公关常用文书) 8、赞助活动的类型(体育事业赞助、教育事业赞助、文化事业赞助、福利和慈善事业赞助) 9、危机处理的原则有(、三“T”原则、公众至上原则、维护声誉原则) 10、一般公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写作、联络、制作、情报收集、组织活动、接待来访、出访等) 三、名词解释: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带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选项】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C.巴纳姆 D.詹姆斯·格鲁尼格 【答案】A 【解析】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2.被称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记》 【答案】A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答案】B 【解析】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11月在中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公关协会,拥有外企、三资、民营企业等200余个会员单位和众多个人会员。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毛经权教授任会长,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任名誉会长。上海和海外一些著名人士担任了名誉会长、副会长和荣誉顾问。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企业首脑、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媒介领导。 4.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 A.领导角色 B.中介角色 C.监督角色 D.核心角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 练习一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HO (2)H 2C=CHCH 2CH(C 2H 5)(CH 2)3CHO (3) HO (4)H 3CO (5)(CH 3)2CHCOCH 2CH 3 (6) O (7) H (8) 2H 5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methybutanal (2) 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4-penten-2-one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5)3-ethylbenzaldehyde (6)1-phenyl-2-buten-1-one 3、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a. H 2C=CHCH 2CHO b. H 2C=CHOCH=CH 2

O CH 3 O 3 2 c. H 2C=CHCH 2CH 2OH d. H 2C=CHCH 2CH 2CH 3 CHO HO HO CHO CHO CHO OH (2)a. b. c. d.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OCH 3 O OCH 3 NH 2NH 2,NaOH ( ?t??òò?t′? OCH 3 ) OCH 3 O C 6H 5 MgBr OMgBr H 3O + ( OH ) (2) ( ) C 6H 5 C 6H 5 (3) PhCH=CHCHO Ag 2O ( PhCH=CHCOOH ) (4) H 2C=CHCH 2CHO LiAlO 4 ( H 2C=CHCH 2CH 2OH ) C H COCH NH 2NHCONH 2 ( C 6H 5C=NNHCONH 2 ) (5) ( 5) (6) ( 6) 6 5 3 O Se 2O O O ( ) ( O CH 3 + _ PH 3P CH 2 ) CH 2 CH 2 + C H COCH=CH C 2H 5ONa ( ) (7) (7) (8) O CH 3 O 6 5 ( KOH,H +O ) 2 C 2H 5OH O H OH C 6H 5 O ( (9) (9) HCN,OH -) CN OH Br CHO + HCHO (10) (10) NaOH Br CH OH + H COO - 5、 以 HCN 对羰基加成反应平衡常数 K 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教育评价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评价学》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教育价值 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评价的激励功能 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合理有效运用教育评价,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于1966年提出的,这一模式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方面,它强调这四种评价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主要是指评价者在与评价对象的日常工作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来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 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通过专门组织的评价活动来了解评价对象的一种评价方式。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最基本的涵义是突出评价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体包括充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重视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内容等方面。 评价的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应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注重鉴定和拔功能;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总结。 评价的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评价者在评价活动中必须坚持正当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对评价对象的态度、处理和使用评价信息的方式以及正确履行评价者的权力和义务等方面。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按一定的层次而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即为指标体系。 期望评语标准 期望评语标准是对每项末级指标的要求作出最理想的说明,这个说明就是评价的标准。 效度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由专家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或能力水平的测验。由于测验条件的标准化,测验的结果比较客观一致,适用的范围和时限也较宽广。 指标量化考评法 指标量化考评法是指根据数量化(或等级化)的考评指标,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定的方法。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完整版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 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选项】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棋手。 2.【题干】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答案】C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题干】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着作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答案】D 【解析】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着《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此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4.【题干】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选项】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在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的思想。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第九章 醛和酮练习题

第九章 醛和酮!!!!!!!!! 一、醛酮的命名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加成 1、理解机理,能判断不同结构的醛酮加成活性 2、与氢氰酸加成的范围及在合成上的应用;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范围及鉴别上的应用;与醇加成,能够完成方程式,特别是自身带有羟基的醛,并能够写出缩醛水解后的产物,注意在合成上用于保护羟基;与氨衍生物加成的方程式和在鉴别上的应用;与格氏试剂的加成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二)α-氢的反应 1、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理解并能判断哪些烯醇式比稳定。 2、羟醛缩合,能完成方程式,掌握在合成上的应用 3、卤代反应:重点掌握碘仿反应在鉴别上的应用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加氢 双键和羰基都被还原 2、金属氢化物 只还原羰基,不还原双键 3、克莱门森还原 4、弱氧化剂 银氨溶液和菲林试剂能氧化醛酮的类型,注意它们不能氧化双键。重点掌握在鉴别上的应用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二、单选题 1、医学上用的福尔马林溶液主要成分是( ) A 、苯酚 B 、甲醛 C 、甲酸 D 、甲酚 O CH 3 3 C H 3C CH CH 33CH 3C H 3 C CH CH 3CH 3 CHO O O H C H 3CHO O CH 3 C H 3C CH CH 2CHO C H 3C H 3C CH 2O CH 3CH 3 O

2、下列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丙醛和丙酮的试剂是( ) A 、Tollens 试剂 B . Fehling 试剂 C . NaOH + I 2溶液 D . HNO 2溶液 3. 下列化合物即可与NaHSO 3作用,又可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CH 3)2CHCHO B CH 3COCH 3 C (CH 3)2CHOH D E 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氢氰酸加成的是:( ) A .正壬醛 B .丁酮 C .苯乙酮 D .环己酮 5、与NaHSO 3加成反应最快的是( ) 6、 亲核加成活性最高的化合物是( )。 7.在稀碱液中能发生醇醛缩合反应的是( ) A 、 甲醛 B 、 丙醛 C 、苯甲醛 D 、 丙酸 8. 由CH 3CH 2CHO 制备 最合适的方法是( ) A. ①与HCN 反应,②酸水解。 B. ①与NaBH 4反应,②与CH 3Br 反应。 C. ①与CH 3MgBr 反应,②酸水解。 D.①加CH 3Br ,②碱水解。 三、多选题 1.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 A 、 甲醛具有平面结构; B 、 甲醛在稀碱液中可发生醇醛缩合反应; C 、 可以用碘仿反应区别甲醛和乙醛; D 、 假酒中含有甲醇,在人体内酶作用下氧化为甲醛,甲醛能损伤视网膜,使人失明。 2、.以下几种物质: ,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均能与氨的衍生物反应。 B.均能和饱和NaHSO 3反应 C.(1)、(2)、(4)不与Fehling 试剂反应。 D. 均能与Grinard 试剂反应。 3、下列化合物与丁酮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 A 、乙醚 B 、丁醛 C 、2-丁烯-1-醇 D 、环丁醇 COCH 3 CH 3 O CH 3CH 2CH 3 O C H 3 C H C H 2CHO CH 3 CHO (1) (2) (3)(4) CH 3CH 2CHCH 3OH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及酮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C O CH 3CH 2 CH(CH 3)2(1) (2) CH 3CH 2CHCH 2CH 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H OCH 3 (5) COCH 3 OCH 3(6) CH 3 H CHO H (7) H COCH 3 CH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1)Ph2CO (2)PhCOCH3(3)Cl3CHO (4)ClCH2CHO (5)PhCHO(6)CH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2N (1) (2) HC CH+2CH2O

新概念试卷81-90测试

81-90 lesson 测试题 考试时间:分数:(总分120) 一、根据汉语意思写出单词(10*0.5=5分) 1.几乎,将近 6.城市 2.值……钱7.早饭 3.离开8.洗澡 4.从来没有9.手提箱 5.包装,打包,装箱10.英镑 二、写出下列单词的汉语翻译(10*0.5=5分) 1. mess 2. repair 3. because 4. haircut 5. garage 6. lamp-post 7. attendant8. crash 9. roast10. retire 三、写出下列各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20*1=20分) 1. go 2. leave 3. tell 4. make 5. sweep 6. do 7. have 8. get 9. meet 10. buy 11.see 12.bring 13.hear 14.lose https://www.doczj.com/doc/ae10351485.html,e 16.rise 17.speak 18.cut 19.shut 20.eat 四、单项选择(20*1=20分) 1. ----Where’s Tom? ----He . A. upstairs B. is upstairs C. is upstair D. is in upstairs 2. We to a restaurant yesterday. A. go B. goes C. went D. did went 3. ----What’s in the cinema? ----“Paris in the Spring.” A. on B. in C. have D. play 4. I was in Beijing May. A. / B. on C. at D. in 5. I believe that this house is sale. A. for B. at C. in D. with 6. I’ve been here three times years ago. A. at B. for C. since D. in

公共关系学第3章自学测试题

《公共关系学》第3章自学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2、产品形象信息:组织的产品及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产生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3、组织形象:即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形成的总体印象。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组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力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4、公共关系功能: 公共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四个方面。 二、判断题: 1、√ 2. √ 3. √ 4. X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D 4. B 5. A 四、多项选择题:

1. ADE 2. AD 五、问答题: 1、组织的公关部门要注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P.49-51) 答:搜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产品形象信息。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 (2)组织形象信息。指组织机构及人员的整体形象及其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3)政府信息。指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经济活动的立法,国务院和当地政府的各种法令、条规。 (4)媒介信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上有关本组织的信息及这些媒介本身的相关信息。 (5)竞争对手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包括:对方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技术能力和设备状况,产品开发与销售状况,市场价格与占有情况,领导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个人兴趣和爱好等等。 (6)市场信息。市场信息包括: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顾客及潜在顾客的分布,顾客的人数、性别、类型、收入、购买动机、消费特点、购买方式、对产品的期望等等。 (7)内部公众信息。内部公众信息包括职工对组织管理、劳资关系、福利待遇、职工教育、参与决策等方面的意见,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教育新理念

《教育新理念》试题 一、简述题 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 答: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 答: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而教学意识是怎么教的意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教学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考虑的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好地教给学生。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教什么”的理解不同,对“怎样教”自然也就不同。当今的优秀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的内容,而要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将课程与教学联系起来。 3、简述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何为真实的问题? 答:设计问题情境;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有条不紊地展开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检验或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所谓真实的问题,就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而不是教材规定的问题。 4、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5、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 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 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 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答:1999年6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追求的共同理想。《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决定》号召全党、全社会从社会主义兴旺发达、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思想性和时代性。 7、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 答:影响着教育的全过程和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管理的风格、师生关系的类型、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教育价值观可能被提升为一种理念,也可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教育工作者,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育的行为。 8、为什么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答: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不断创新的知识,将知识与经济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是什么?为什么? 答:培养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崇尚的新教育质量观。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创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面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个人奋斗的勇气、集体协作的精神;需要精确的数字、创新的意识。这些,构成了创造性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要素。 10、什么是“践行模式”。 答:知行合—、以知促行、以行观知、重在于行的教育模式称为“践行模式”。 11、简述法国保尔.朗格朗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答: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人们常常狭隘地将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社会教育或职后教育。终身教育首先是对学校和一般制度化教育提出的批评。传统的学校体制很难适应日益迅速的变化,无法应付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教育必须不停顿地进行革新。终身教育正是要建立这样一种灵活多变的教育体制。 12、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 答:我们把以下的主要观点归纳为科学主义教育观:①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②重视知识的掌握、现象的研究,强调人自身力量的实现;③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获得职业技能。 13、成功智力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答:成功智力的科学性首先来自于对传统智力理论及其测验结果的严肃剖析。其次,斯腾伯格有力证明了人生的成功主要并不取决于分析性智力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结合。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他的聪明程度有关,但聪明并不等于智慧。智慧也不等于成功。成功还与人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有关。第三,成功智力的理论更明显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若干获得成功的例证。 14、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层面? 答:第一个层面:课程支配权力的变化,第二个层面:课程结构的改变。课程结构逐渐形成了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第三个层次:教科书编写的多元化。 15、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答:人文主义教育也有难以摆脱的困境;第—、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学习的茅盾。第二、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道德纪律的矛盾。 16、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什么?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第一,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第二.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月自学考试001822015年4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着作是()。 A.《大学》 B.《论语》 C.《修辞学》 D.《理想国》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着作《修辞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因此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2.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形象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3.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 A.良好的组织能力 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C. D.能写会说 【答案】D 【解析】大部分公共关系工作都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有扎实的笔墨功夫、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任何一项公共关系工作都要与人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而,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对其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4.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 A.相关性 B.变化性 C.群体性 D.共同性 【答案】A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1) O II CH3CH2C—CH(CH3)2 2-甲基-3-戊酮 ⑶ (2) CH3 C2H5 CH3CH2CHCH2CH——CHO 4-甲基-2-乙基己醛 ⑷ O CHO (1R,2R) -2-甲基环己烷甲醛 (9) OHCCH2CHCH2CHO CHO 丙烷-1,2,3-三甲醛 (或3-甲酰基-1,5-戊二醛) (E)-4-己烯醛 (5) CHO OH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 CH3 (R) (Z)-3-甲基-2-庚烯-5-炔-4-酮 (6) COCH3 OCH3 4-甲氧基苯乙酮或 1- ( 4-甲氧基苯基)乙酮 H CH2CH2CHO (R)-3-溴2-丁酮 螺[4.5]癸-8酮

(3)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 H CN 加成时 的平衡常数 K 值大 小。 答: 答: ① PgCO ② PhC(CH 3 ③ Cl 3CCHO ⑵ ① CICH b CHO ② PhCHD ①,③〉② ③ CH j CHO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 ① CH j CH b CHO ② PhCHO ③ CI 3 CCHO 答: ④,③沁竹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答:⑴> (4) > (2) > (3) 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 式含量大小排列。 答: H =0 (1) O2NCH2NO2(2) C6H5COCH 2COCH3 (3) CH3COCH2COCH3(4) C6H5COCH 2COCF3 II (1)CH3CCH2CH3 0 0 II II CH3CCHCCH3 (4) COCH3(5) O O II II CH3CCH2CCH3 O II CH3CCHCOOC2H5 COCH3 O II CH3CCH2CO2C2H5 答: > (5) > (2) > (3) > (1) 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②

新理念Unit 2答案自制

新理念Unit 2答案自制 By 逆者求心听力: 1.The man might have no time for his first class. 2.Reserving a table. 3. Get together 4. 250 dollars 5.At 11:30 6. The man can’t manage to go to New York as planned 7. Picking uo a rental car 8.She was very frightened. 9.No one is capable of doing the job. 10.Kathy wrote a letter to her famil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选词填空: The US software developer that claimed Green Dam-Youth Escort software infringed the copyright of their product is attempting to stop more computer1.manufacturers from using the software. didn't provide the names of the computer manufacturers. Dell and HP had 2.already received "cease and desist" letters from the company, 3.urging them to stop distributing computers containing the alleged copied software on Tuesday. But Solid Oak has been approached by several law firms in China who have 4.offered their services, according to Zhang general manager could no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Thursday but said 5.earlier this week that the software programs might have similarities but the code was not stolen. An official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 said the ministry had not

怎样把羧酸还原成醛

羧酸还原成醛 羧酸不易被一般还原剂还原成醛,必须选用合适的还原剂来还原,比如1,1,2-三甲丙基硼烷是羧酸还原成醛的良好试剂: n-C5H11COOH→→n-C5H11CHO 98% 1. (CH3 ) 2 CHC( CH3 ) 2BHBrPCH3SCH3 体系催化剂 Jin 等发现了一类将羧酸还原成醛的理想试剂, 即溴代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还原体系。

该还原剂对脂肪酸的还原非常有效, 在室温下反应1h, 产率达92% ~ 99% , 对脂肪二酸、A, B2不饱和脂肪酸的还原反应产率也都在90% 以上。通过研究还发现此试剂具有较高的化学选择性, 即当) COCl、C =C 等与羧基共存时, 只将羧基还原成羰基。然而溴代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对芳香酸的还原不很理想, 还原速度慢、还原剂用量大, 产率也远低于脂肪酸被还原的产率。另外, 溴代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室温下不还原C= C , 而氯代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室温下则还原C =C 。 92BBNPLi 92BBN体系 2. 溴代( 氯代) 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还原体系解决了把羧酸还原成醛这一在有机合成领域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 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Jin 等在进行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现92BBN( 92硼双环[ 31311] 壬烷) 和Li 92BBN( 92硼双环[ 31311] 壬烷基锂) 体系与溴代烷基硼烷P二甲基硫醚相似,能有效地还原羧酸至 : 醛。反应机理如下Array 92BBNPLi 92BBN 还原脂肪酸产率很高( 85% ~ 99% ) , 且反应很快。与脂肪酸 相比, 芳香酸的还原反应速度较慢, 其产率虽不及脂肪酸还原的产率高, 但仍可达 到76% 以上。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题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A.组织 B.传播 C.公众 D.个人 2.下列思想家中,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马斯洛 B.艾维·李 C.韦伯 D.伯尼斯 3.被称为广告发展全新阶段的是( ) A.全面服务期 B.传播分离期 C.广告分离期 D.整合传播期 4.1923年出版的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舆论》 5.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的高校是( ) A.复旦大学 B.北京大学 C.中山大学 D.南京大学 6.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的公共关系行为模式是( ) A.建设型公关 B.维系型公关 C.防御型公关 D.进攻型公关 7.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是( ) A.顾客公众 B.媒介公众 C.政府公众 D.社区公众 8.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的是( ) A.管理说 B.传播说 C.咨询说 D.关系说 9.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模式是( ) A.5W模式 B.把关人理论 C.两级传播模式 D.受众选择“3S”论 10.我国政府公关工作所奉行的首要原则是( ) A.真实公开原则 B.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C.科学指导原则 D.整体统一原则

《公共关系学》第4章自学测试题问答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4章自学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事项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机构。(P.70) 2、公共关系公司:是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公共关系技术人员组成,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P.77) 3、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公共关系人员角色上可以分为:专家型角色、领导型角色、技术性角色、事务型角色。(P.81) 4、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的气质、性格、兴趣、风度、学识和技能方面的综合品质。(P.84) 二、判断题: 1、√ 2. X 3. X 4. X 三、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A 4. C

四、多项选择题: 1. ACDE 2. BCE 3.ADE 4. ABCD 5.ABCDE 五、问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 答:任何一个组织在设置公共关系部时,应该要考虑以下几项原则: (1)规模适应性。所谓规模适应性,是指公共关系部规模的大小应当与组织的规模及其发展相适应。 (2)整体协调性。所谓整体协调性,则是在设置公共关系部机构时,应与组织内部各部门相协调。同时,在机构内部人员的设置也应考虑整体效应,使公共关系部协调一致地工作。 (3)工作针对性。所谓工作针对性,是指公共关系部的机构设置,要根据不同组织的工作性质和自身所面向的社会公众的特殊性来确定。 (4)机构权威性。公共关系部是代表一个组织进行工作的,它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组织的形象和整个事业的顺利发展。 (P.72-73)

二、从工作方式来考察,简述公共关系部的三种组织类型及各自的优点 答: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以分为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手段型和公共关系复合型等三种类型。 (1)公共关系对象型,也称分类公共关系型。优点是:有利于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了解其需要和反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2)公共关系手段型,也叫做公共关系技术型。优点是: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划分,工作人员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着重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方面下功夫,便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自的公共关系手段,开展多方面的公共关系活动。 (3)公共关系复合型。优点是:把手段型和对象型结构合二为一,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下属机构,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在机构内具体部门其机构名称既反映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又反映公共关系的对象。(P.73-74) 3、简述选择公共关系公司的标准 答:主要标准有:1)公司的信誉。包括公司成立时间、规模、知名度、美誉度,在公共关系界是否有权威,能提供哪些服务项目,举办过哪些著名的、重大的公共关系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