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
第五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

高二历史组预备周教案

——刘鲲鹏

【教学进度】

完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时设置】

新授课二课时

跟踪训练二课时

【课程名称】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课标考纲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学情:优势:方法初具、关注现实

缺陷:知识储备少、兴趣不足、学习与运用脱节。

教材:本课是第二单元第一课,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部分。教材介绍了典型的古

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者如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理解他们

的观点对于学生展开和理解整个单元的线索“人文主义”的内涵比较重要。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

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思想作简要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②编演历史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③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配给学生在课前搜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②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

的反映。

③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重点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难点:如何理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在教学中采用了图示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比较法、讲述法、分析归纳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创设』(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任选一种情境作为新课导入)

情境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怀的一段骄傲而又温暖的记忆。当今世界唯一能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并能激起人们高涨热情的就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当奥运圣火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谁能不对古希腊人油然而生敬意?这是古希腊人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奥运的故乡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情境二:结合上图并欣赏古希腊下列神话,思考古希腊神话中中的“神”在形象和性格上有什么特点?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的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婚。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个木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人性化、人形化)情境三: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美国哈佛大学校训

『教学过程』

问题设置:什么是人文主义?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17---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启蒙运动。

问题设置:为什么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会产生人文主义精神?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材料: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在当时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所以出现了这样一批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2、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

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4、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

最后教师强调:提示并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二、代表

(一)、智者学派

1、“智者学派”的概念

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

4、思想主张:

材料: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的不存在.”——普罗泰戈拉(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强调其思想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

④人人平等

问题设置:“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到23页的学思之窗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意思是说,认定事物的本质,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这就对神灵的存在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人取代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价值尊严,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具有反对神灵崇拜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

问题设置:那么这句被誉为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的名言到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

材料:

●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残忍杀害4名同学。

● 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2009年12月4日上午11时30分,长沙市芙蓉南路发生一起抢劫枪杀案,1人死亡。

● 2009年12月12日,益阳市安化县高明乡34岁的村民刘爱兵持猎枪袭击本村村民,并纵火烧毁6栋村民房屋,致13人死亡、一人重伤。

5、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

积极作用: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材料:

欧提勒士要拜普罗泰格拉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问题设置:如果你是法官或者是一个想帮助他们解决困境的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二人的僵局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显示了智者学派哪些不足之处呢?

以庭外调解,劝一方或双方退让等。通过“半费之讼”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理道德的缺陷。

『巩固练习』

1.“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的思想本质是:

A.法律是神授的B.人文主义 C.人人平等 D人创造了万物

2.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社会条件是

A.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出现一批自然哲学家

C.城邦军事发达 D.学者研究“神”的本质

3.以下体现智者学派中激进思想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尊重习俗和法律

C.对当时的“神意”说加以怀疑D.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4.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5.“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反映了哪一派的观点?

A.新柏拉图派 B.智者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叔本华流派

『作业』

复习第一课时内容、预习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情境创设』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伦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教学过程』

(二)苏格拉底

问题设置:

1.结合老师刚才的讲述及教材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

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材料:

苏格拉底简介: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出身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曾经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大约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后来在狱中服毒受死终年7O岁。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

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以“雅典的牛虻”自居,他的使命就是要叮咬、责备、劝说雅典这匹迟钝、昏睡的骏马,使它惊醒。

问题设置:

那么这只牛虻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呢?

2、思想主张:

材料: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和与人辩论问题。他往往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假如你的儿子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劲。”

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使人人是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德)

材料:“苏格拉底之死”

501名希腊市民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他被指控的罪名有两条:一是慢神,二是诱导青年。桀骜不驯的苏格拉底在公众面前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以致“失欢于众,获罪于邦”(德波顿语)。表决结果是281票同意,220票反对,苏格拉底被处以极刑。这501个市民中,有鞋匠、裁缝、不识字的游民和一些莫名其妙而激愤的人。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

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问题设置:如何评价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苏格拉底的悲剧性的死,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使其永远闪耀着诚实与正义的光辉。

问题设置: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

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3、意义: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教师展开简述: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训是这样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由此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影响巨大。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材料:

传世名言:——柏拉图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那才是双倍的无知。

生活从不简单容易,即使你活在愉悦的境遇中,你也会遇到你要克服的困难。

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入内。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懂得哲学,应该是最优秀的哲学家以善治国,所谓的善就像太阳,是创造和推动一世的力量。

传世名言——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一个快乐的人应该具有健康、财富、知识、友谊和美德。

材料:

柏拉图出身雅典显贵,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在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研究。

问题设置: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有哪些思想主张呢?

问题设置: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

②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问题设置: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异同

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繁荣的根本。

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

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

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界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

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世界的人

文精神。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讲授,先由学生讲述自己所理解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师再讲述,

升华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总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

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巩固练习』

1.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度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一思想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D.“主权在民”的原则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关注的问题是

A.自然界B.教化人民C.人类社会D.道德

3.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其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④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

4.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韩非子⑤墨子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D.②③

5.苏格拉底认为优秀的个人应具备以下哪些素质

①心地善良②知识渊博③擅琴棋书画④富于教养⑤崇尚理性

A.①② B.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作业』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比较他们的异同并说出人文主

义发展的线索?

『板书设计』

一、历史概念

二、发展历程

三、产生背景

四、代表人物

第三课时(习题课)

1、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探索自然B.人文主义C.探索社会D.个人主义2、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度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一思想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

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D.“主权在民”的原则

3、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这说明斯多亚学派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B.提倡解放与释放奴隶

C.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

D.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

4、“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反映了哪一派的观点?

A.新柏拉图派B.智者学派C.启蒙思想家D.叔本华流派5、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6、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众神之神——宙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的神,人形化

B、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人文主义的色彩

C、古希腊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描绘神

D、古希腊的人和神没有区别

7、2008年八月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这是世界盛事,更是中国人民的盛事,奥运会首先出现于古代希腊。下列有关古代希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雅典的民主政治②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最早出现于此

③全体公民都能享受到民主权利④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

8、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

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9、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10、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的意义在于

A.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B.批判了神权统治,鼓吹了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发展了在人、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的人文主义精神

D.把人文精神推进到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11、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

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

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

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

12、“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命题。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具有相似含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固未尝有是非耳。”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

尺度。”“要想成为有教养的人,就应当应用自然的秉赋和实践;此外还宜于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古希腊某哲学家材料三“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材料四“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学派的主张有何局限性?

普罗泰格拉。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3)材料三、四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在当时思想家的眼中,优秀的个人具备的必要素质有哪些?

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

第四课时(习题课)

1.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苏格拉底则说:“美德即知识。”这说明二者

A.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

B.都反对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C.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D.所处的社会环境没有任何差异

2.普罗泰格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B.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C.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3.“万物是否存在和事物的形态性质等,全凭人的感觉。”这一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人生而平等

4.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乃是出于无知。”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5.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他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

观光者……”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6.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7.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8.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

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

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的哲学研究

9.他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他把自然界划分为由低至高的四个等级——矿物、植物、动物、人类。他把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与自然界的各等级相对应,力图说明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指的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0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个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

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B.他认为法律至上

C.他遵守社会道德

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

12.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13.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每一代人又把自己继承和创造的一份文化遗产传给后代,这种薪火相传的过程就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回答:

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

空白部分。

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

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走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

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

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

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

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

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

学习。

(2)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①甲:反对学习西学。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第二层次: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但不学其制度。丙:第一层次:主张学习西学。第二层次:主张不仅学西方的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学习西学。

(3)某中学准备就丙的观点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

课题。

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课题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所确定的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当作课题。如: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中源说”的危害分析等。

展览结束语: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预

言。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

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4)请根据结束语和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自我评价』『教学后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学设计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教案设计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语)。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我校正在实践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适应了这一需要。本节课就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一、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西方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学习,以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掌握代表人物、代表作和思想主张,并能够进行对比和分析。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利用自主自习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上节课下发的学道(见附)。课上,运用我校“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七环节,组织学生展示,完成复习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地、辨证地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二轮复习课,这一专题主要阐述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个时期人们对“人”的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的运动。本专题的基本脉络是:西方人文精神起自古希腊时期;到中世纪,人文精神失落;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再度弘扬;近代启蒙运动则使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大发展。《课程标准》规定本专题基本的学习要点有: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重点:各时期人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表现形式的不同之处 难点:“人文主义”本身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弱点和盲点。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教案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一专题主要阐述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古希腊智者以“人”的眼光考察一切,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人的理性,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既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苏与催生,更是对近代人文精神的谋划与发展;在以反宗教迷信和神学专制统治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宗教改革以蔑视权威的创新与勇气,把信仰自由全部诠释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平民化过程;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大旗,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公正健全的法理社会来保护个人的利益和各种权利,理性主义成为了人文精神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并促使人觉醒的过程。它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成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导航灯。 我主要结合高三学生的特点,针对目前的高考模式,运用我校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历史材料进行重新整理并分析先请学生自行解决,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解决(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或合作解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之后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利用材料设置历史情景,提出历史问题,引

第5课中古欧洲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学习目标: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6.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7. 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②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③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课文动脑筋。要结合中国历史展开广泛的讨论。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 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四)系统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1)古希腊经济的繁荣 (2)人的地位的提高 (3)民主政治的发展 2、“智者学派”的概念 (1)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成为人文荟萃的中心,人们崇尚公开的精神。在公开的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 (2)智者以教授文法、逻辑、数学、天文、修辞、雄辩等科目为业。是一些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一系列知识领域内深刻而大胆的改革家。他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遂被称为一派。由于智者的观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相对立,被后者贬称为诡辩家。 (3)智者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他们之所以注意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是和他们本身出现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的思想,只能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 4、思想主张 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5、影响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他们很少有系统著作传世,但他们在当时和对后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当影响。 (1)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1)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民主政治的发展。 (3)人的地位的提高 2出现: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出现了智者学派。 3 主张:(1)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2)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3)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 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4)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 (2)主张: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人文精神的起源在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思想中的体现。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 (2)评价: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主张 (1)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2)评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四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同 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 异对道德 的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 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 的能力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 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 为基础 民主政 治 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 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 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 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 对 文艺复兴 1.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4、15世纪,意大利的城市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手工工场主,商人,金融资本家 2.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1)文学:薄伽丘的《十日谈》;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是“人文主义之父”。 (2)艺术:达·芬奇的绘画一扫中世纪拘谨的宗教气息。难点突破莎士比亚比薄伽丘人文精神体现的 5进步性: (1)薄伽丘对教会和封建贵族进行讽刺和批判,并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但他讴歌的人性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 (2)莎士比亚更注重人的理性,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从薄伽丘到莎士比亚,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体现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讲述君士坦丁堡的故事,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课前教学准备: 地图册本课相关的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地图册、制作多媒体课件、图片 四、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者、内容、意义?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作用? 3、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伊斯兰教的圣地? 4、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何时建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说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呢?,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的? 自学指导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谁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时间?其中最强大的是? 2、经过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什么制度?谁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思考题: ①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什么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 ②西欧的封建社会等级贵族制有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 ③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3、罗马教廷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特点? 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引导) 后教(引导、讨论、更正) 1、日耳曼人;5世纪;法兰克王国 2、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农民) 思考题:①土地②没有 ③A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附庸的关系。C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3、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B.自然 C.人D.政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答案】A 【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

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结合以上得出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2,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与所学知识,显然这不是反映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材料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根据“诸神的形象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13天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广东佛山高二上学期质检)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2.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4.主要观点 (1)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二、“美德即知识”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当时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历史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代表作:《理想国》。 (3)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4)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复习知识线索

第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单元线索: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启蒙运动) 一、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1、自然哲学的兴起: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万物皆生于水,归于水; 2、智者学派: ①产生背景: a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经济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b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 c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②思想主张:a讨论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b价值标准跟人的感觉、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标准具有相对性 ③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评价: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苏格拉底:①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结合;②评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4、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思想家) ①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逻辑学 ②评价:a百科全书式的学者。B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二、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历史背景 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④意大利人才众多; ⑤黑死病的蔓延促使人们的觉醒。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 思想。 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二)主要成就 1、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2、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三)文艺复兴历史意义 1、性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资产阶级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西方人文精 神的复兴阶段。 2 历史作用:

第二单元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六中九年级历史课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_ __ ____ 审核: 【学习目标】 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认识西欧城市的兴起及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2.识记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结合“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 3.认识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上承古代希腊、罗马,下传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学习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基础达标,应知应会 (一)、复习反馈: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 (二)、自主学习:(—)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一)法兰克王国 1.兴起: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2.改革:开始: 8世纪前期,任宫相,进行改革。 内容:实行的土地分封,得到的人必须为服兵役。 影响:在内部形成了严格的。 3.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纽带的的关系,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4.基督教会的地位:西欧最大所有者。西欧封建制度的,在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兴起: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中心的城市。2. 表现:、法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3.影响: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的斗争。市民阶级和早期的出现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 2.____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 世纪时,四处征讨后外患不断。 4. 世纪上半期,被西方征服并统治半个多世纪。 5. 世纪中期,被奴隶制国家所灭。 二、师生互动,交流合作 1、看课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认识。 2、看课本《教皇为皇帝加冕》这幅图和“丕平献土”的故事,想象一下当时在西欧封建社

2020高考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知识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与近现代世界科技文化 的发展 1、人类文明的时空创造,历经岁月的冲刷,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观察下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文化遗迹,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德尔菲遗址 B.②—雅典卫城遗址 C.③—奥林匹亚遗址 D.④—亚里土多德诞生地 2、下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了() ①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 ②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③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

④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5、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6、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7、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 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8、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温故知新): 1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洲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2板书下列年代,请学生说出古代罗马历史线索: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发展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3请学生根据第29页注释、课文、插图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地位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4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 1西欧城市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11世纪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发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和法兰西南部。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测试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在古代希腊,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据此回答1-7题。 1.下列说法反映了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 B.建立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的国家 C.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下列有关希腊先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7世纪,诞生了智者学派 B.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都属于智者学派 C.苏格拉底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3.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①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发达 ②一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③古希腊经济文化的繁荣 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4.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是 A.强调满足个人私欲至上的思想B.提倡个人主义的思想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 D.欧洲的复古主义思想 5.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界的探讨而去研究人本身 6.希腊成为哲学故乡的根本原因是 A.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B.希腊人对宗教神话关于世界和人生解释的怀疑 C.希腊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希腊人要求摆脱神的控制和束缚的要求 7.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开展了反封建斗争并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据此回答8-17题。 8.下列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强调个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时空观念] 第3 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的等级制度 (1) 形成: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 内涵: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3) 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4) 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 力 2. 庄园与农奴制度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 庄园 ①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②土地类型:由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和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收入归领主所有自耕自收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份地和自由农份地)两部分组成。 (2) 农奴制度

①农奴和自由农民: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二者均为领主的 佃农 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 向领主缴纳租税。是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②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维护庄园的秩序。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 王权集中 (1) 过程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名义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 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出现等级君主制国家。等级君主制国家司法和 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 15 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2) 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城市自治 (1) 背景 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 ②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③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 方式: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斗争形式多种多样市民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反对封建特权而 进行的斗争是13 世纪城市自治运动的主要内容 (3) 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必修3第2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包含三个课时的内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反映的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通过本课我们会了解到古希腊先哲们突破了传统的宗教对宇宙自然的解释,用自己的头脑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肯定了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决定作用,从而弘扬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推动了此后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运动,为工业文明时代西方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把握其内在联系,都是很难的。如何把它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

习参与热情显得尤为重要,促使学生浅入深,继而思考人生信念,这些都成为教学设计的突破点。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古希腊神话和哲学名言,辨析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关注人”的重要性; 2.学生能结合材料,对比民主政治前后世界观的差异,感受“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革命性主 张的意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结合情境,合理评价智者学派的主张,提高辩证思考的能力; 3.学生能结合相关史料,通过比较、演绎推理的方法,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体会知识对于完 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性;分析苏格拉底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差异,感受人文精神的发展;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和理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倡导的人文精神是进步的、光辉的。 但它在当时社会上只是一股先进的思想细流,不是社会思想的主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情境——材料——问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教学过程:

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讲义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西方历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再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对人性、人的价值的赞扬,表明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性的复苏。 2.启蒙运动: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和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自由、平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神权下的自我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1.背景 (1)政治:基督教建立神权统治,新兴资产阶级追求世俗享乐,要求冲破基督教的思想束缚。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工商业城市的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3)思想: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成熟的文化体系,借助复兴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4)文化 ①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②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到西方,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2.概况 (1)发源地:意大利。(发展到整个西欧) (2)形式: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3)旗帜:人文主义。其含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追求现世的幸福。 (4)矛头:基督教神学。

【误区警示】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声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其内容主要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人性的启蒙 1.概况 (1)文学

续表 (2)艺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像。

2.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评价 (1)进步性 ①思想上:批判了封建神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精神动力。 ②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上:推动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2)不足 ①过分地推崇人文主义,从而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批判封建制度,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③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第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及意义; 通过学习,能准确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从图书馆或网上收集整理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的相关资料,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认真阅读课文,从中获取教师要求的相关有效信息; 仔细阅读教师给出的相关材料和图片,独立思考,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联系身边的事例来浅化理论,并运用理论来阐释身边的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认识它对人类精神觉醒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树立尊重别人,善待生命,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法】 问题探究法、讲解法等。 【学法】 阅读理解、史料分析、交流合作等。 【教学环节】 一、导课(配合PPT) 探究问题一: “金苹果”的故事(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对特洛伊战争原因的描述) 相传“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父亲(凡人英雄珀琉斯)和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出于报复,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金苹果”,写着“赠给最美的女神”。赫拉(天后)、雅典娜(战神)和阿弗洛狄忒(美神)三位女神为了证明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果然争夺起这个金苹果来。宙斯要他们找人间美男子——特洛伊王子来做评判。三位女神各许特洛伊王子以最大的好处,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答应他娶一个最美丽的女子为妻。特洛伊王子“不爱江山爱美人”,判定美神获得金苹果。随后,他得到美神相助,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美丽的海伦。斯巴达王为报夺妻之恨,向自己的哥哥、当时实力最强的城邦——迈锡尼的统治者求助,希腊各部落公推迈锡尼王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1.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 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 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 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 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6.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7. 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②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③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课文动脑筋。要结合中国历史展开广泛的讨论。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 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 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完美版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探讨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2)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3)发挥历史借鉴作用,利用人文智慧解决问题或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极思考,再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作出自己个人的表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分析和解读材料事例中加深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深刻意义,认识人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2)理解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3)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4)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教材分析: 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一】提问:大家平时看过古希腊神话没有?中国的神话故事呢?你觉得古希腊神话中天神的形象、性格人与中国神话的天神形象、性格有何不同? 主义色彩,后来透过古希腊哲学和文艺复兴发育成为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叫做人文主义。 提问:什么是人文精神?(单元标题) 源于古希腊哲学,发展于文艺复兴,但是人文精神最后还经过了启蒙运动理性精神的滋养,对人和人性有着比人文主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方法二】多媒体导入法 播放希腊文化的资料片,展示古希腊文化成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