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用具:景观图片、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

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

无意的,我们每一个普通游客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①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③由于一些游客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会产生各类废弃物。尤其是当游客数量过多而使大量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

漫画反映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故意破坏,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游客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甚至是严

措施解决问题。

小结:每个游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日常

1.上述现象和案例说明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有

5.15、5.16、5.17和案例3的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营养化。按照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有三类,即直接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

?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1)认为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减少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认为不可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导等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4

图片展示:北戴河沿海湿地鸟儿自由嬉戏、飞翔的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观鸟游客。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

?建立劳务旅游关系如何使游客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双重责任?

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简单来说就是“一边挣钱一边旅游”。游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护,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的破坏。

2.在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