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临近,心理专家教你应对考前焦虑

高考临近,心理专家教你应对考前焦虑

高考临近,心理专家教你应对考前焦虑
高考临近,心理专家教你应对考前焦虑

高考临近,心理专家教你应对考前焦虑一年一度的高招考试又悄悄逼近了。高考的考生们,正如临大敌、埋头苦读。虽然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一再宣传"减负"、"上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这些话对于莘莘学子们而言,怎么说都是苍白无力的。大多数家长仍然望子成龙,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寄望学生出类拔萃,考上重点院校。家长和学校老师们或语重心长,或望眼切切,将心酬之志全部寄希望于这批高考的学子身上;对于考生本人来说,十几年的寒窗苦就要在这一次考试中见分晓了。因此,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对于广大莘莘学子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好多孩子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现在变得特爱唠叨,而且说的话大多是这一类:“要好好学”、“不管好坏学校一定要考上”、“只要尽心力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尽心尽力哪有考不上的”“最近要注意休息”。有的学生觉得家长最近这段时间变得的特别殷勤,甚至请假在家专门照顾他们。家长因为高考更加关心学生,希望他们的关心能给学生增加高考的信心,给他们的生活减负,让他更专注地学习迎接高考。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长这种无形的关心反而给他一种更大的压力,他会觉得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我要考不好怎么办?爸爸、妈妈因为我都不上班的,而且对我这么照顾,那我就一定得考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父母。

在巨大的心理重压下,相当多的考生出现了焦虑症状:头昏,头紧,头皮发麻,莫名的恐惧,焦燥不安,肠胃功能失调,睡眠欠佳,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复习的质量。

什么是焦虑呢?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似乎即将发生不良情景时的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焦虑包括三种不同层面的症状表现:第一,情绪层面,包含紧张、不安、无助感加剧等主观的不适感觉;第二,生理层面,包含食欲减退、睡眠不良和过度疲劳、颤抖、心跳加速、冒汗、头昏、泌尿道或胃肠道不适等身体的症状;第三,认知层面,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想混乱、无所适从等,人际关系出现紧张不和谐。

也有一些学生在无意识中,将对考试的担心转化到另一件与考试无关的事情上。比如下例。高阳从上小学一年级都是一个好学生。高阳的妈妈是一个对孩子要求很严的母亲。从高阳很小时,她就要求高阳作事必须作到最好,要么就别作。高阳曾学过很多辅导班,每报一个班,妈妈就要求他必须学出成绩来。妈妈对高阳除了学习以外,似乎没有什么能让她更关心和满意的地方了。高阳是个争气的孩子,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的优异成绩使心高气傲的妈妈脸上挂着笑容。谁知,高考临近了,高阳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每天起床总要反复穿脱衣服好几次,出门时总是反复检查自己带的学习用具,同时又想着自己会不会出现意外,想着人为什么活着等等话题。高阳就这样整天处于对各种危险、意外的担心之中,整天想那些无边无际的话题,为此

他惴惴不安。虽然这些恐惧与忧虑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考试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但事实上这些症状都源于高考带来的压力。高阳知道妈妈对自己的期望之高,自己在学习方面也从来都是典型的"好孩子",在一片赞誉声中长大,所以高阳是不能允许自己让妈妈失望的,也不允许自己"丢面子",但由于平日里妈妈对她一贯的挑剔与指责又造成了高阳多思探究的性格特点。高考竞争的激烈、形势的严峻以及自信的缺乏又使高阳在无意识中感到很难应付这一竞争。随着考试的临近,这种矛盾日益激烈,就出现了对各种危险的"担忧"。

可见,考试前恐惧,心神不宁,无法集中精力复习;考试中紧张,颤抖,出汗,脑中"一片空白"甚至拉肚子,忽然来月经,晕倒……这些都是对考试的焦虑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也有相当一部分焦虑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不容忽视。

这种对考试的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在我们多年的案例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1.一般认为考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是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考前焦虑的孩子,都属于成绩偏好,有些波动的学生,他们不是担心考不上学,而是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学校。

2.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孩子长期以来优良的成绩与选择,已经使他们养成了不能输的认知,这就加大了心理压力的程度。担心自己临场发挥不好,担心不成保持自己的一惯优异,出现考前焦虑。

3.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的希望与督促,是孩子压力加大的另一个原因。这些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产生了考前焦虑。

4.学习成绩不佳,对考试无望,同时又和希望自己能考好的心态交织在一起,他们也希望自己能通过一段的坚苦学习,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考上一所学校,给父母一个交待,给自己一个安慰。怕着自己不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而焦虑不止。

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或者是考生对自己的要求等等原因造成的。期望与要求导致他害怕达不到,因而造成焦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本来他的人际关系挺好的,忽然他就觉得别人看他不顺眼了,或他看别人不顺眼了。人际关系变得不和谐也是因为考生自己或周围的人感觉太紧张造成的。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呢?该怎样缓解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呢?下面就心理调试的方法谈几点:1.改变认知:一是要用远大的目标激励自己。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换言之,人有近忧,必无远虑。树立远大理想,不断用远处的目标来激励和鼓舞自己,就可以让我们忘却眼前的困扰,藐视暂时的困难,减少心中的紧张和焦虑。二是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鼓舞自己。一个人如果昏昏噩噩,无所事事,“整日无心整日闲”,自然就会多出许多闲愁,多出许多担心和忧虑。不断地交给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现实的任务,不断为自己树立一个又一个的切近的目标,用

一些并不太过困难、也不过于繁重的任务逼迫自己,用一个个也许并不辉煌的但却实际的成功鼓舞自己,就可以让自己在“繁忙”中忘却紧张和焦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量变的积累终究会促成质变。三是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定的紧张和焦虑对于我们的学习不但没有害处,相反是有好处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把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调整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以内,这种压力必须转化为动力才能促进我们的学习。当压力过大的时候,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参加剧烈运动适当释放和缓解这种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把紧张和焦虑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2.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进入高三,没有新的课程,都是在复习。制定复习计划时,按下面的环节进行,通常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理解——思考——运用——记忆——联系。首先,学会看书,看书是实现理解和思考两个过程的必经途径。看书不仅看一些条条框框,更要注意看那些条框中所包含的东西,在看书时,多问自己几个Why、How(即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等等),这很有助于学习和体味书中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开阔思路的目的。其次,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是巩固和辅助记忆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所谓的“熟”讲究多练,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变“多练”为“巧练”,做题时多分析、多比较、多总结,以达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的目的。各门学科之间具有横向联系,同一学科内部的各部分知识之间又具有纵向联系。因此,最后一点就要注重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在每章学习结束后,可以做一些简短的“小结”,就是将这一章的中心内容为线索,把所有涉及到的内容融汇贯通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络。

3.学会自我减压训练——优化情绪当压力过高,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率时,就要学会自我减压。方法一自我宣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郁闷心情、紧张情绪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或者可以采用跑步、大哭等方式来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方法二学会深呼吸:考生可以坐着或者躺着,首先要缓慢地吸气,然后停住几秒,再吐气,这样多反复几次。方法三按摩内关穴:考生可以用右手的大拇指顺时针按摩左手的内关穴,每回36次,能起到调节情绪的功能。方法四全身肌肉放松法:闭上眼睛,心里默念身体需要放松的部位,同时用心去感受放松的感觉。方法五积极想象:可以尽量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时候,还可以伴随舒缓的音乐想象明朗舒适的环境。

4.学会积极自我暗示——增强信心考生应当学会积极自我暗示:“我能行!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我相信自己!那些考题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能挺过去!”“不管考得怎样,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无怨无悔了!”

5.对于一些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的考生来说,应及时向亲人、师长或心理辅导人员述说,请求帮助。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

考前焦虑都有哪些症状

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不少考生在考前出现了考试焦虑症。其表现为:上课心不在焉,十分焦急自己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烦躁不堪,见到任何事情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萎靡不振。具有以上任意一条的便是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并根据适用条数得多少而“病情”轻重。 考试焦虑症一般表现在三方面:心理异常: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行为异常: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躯体异常: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人才对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方法。考试焦虑症会给我们带来的坏处: 生理上的:(1)休息不足,身体过劳(2)精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3)嗜睡,头晕 心理上的:(1)心里焦躁不安(2)与他人沟通困难(3)心理压抑、恐惧(4)信心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这些坏处会使我们在考试中不能正常发挥自己水平,生活中与他人冲突频繁,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健康。考试焦虑症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因此首先应该学会合理发泄,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缓解学习压力,开放自己心态。听听音乐,去野外散散步,打打沙包,找自己的朋友倾诉等都是很好的发泄方式,只有将心理调节好后才能以正确的心态放松的面对考试,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南昌军民医院吴春华专家建议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不顾一切地给孩子施压,不仅不能提高其学习效果和成绩,反而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弄巧成拙”。当发现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时候,应当允许、鼓励、引导孩子适当的做一些放松,把自己放到一个平稳的、开阔的心理环境中。 焦虑症怎么治疗? 一、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人的一生中包括现在的学习都可能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打击,在打击挫折面前,应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不害怕,不消沉,找出原因,自我调整。 二、自我调节。当自我感觉到心理比较紧张时,可采用缓慢的稳定的呼吸方法,连续多次,可达到消除紧张情绪和平衡心理的目的。 三、体育疗法。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作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抑郁症患者共有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散步也可以达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 四、心理疏导。焦虑症患者会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无兴趣,心情烦躁不安。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心理疗法,心理医生会对你进行心理疏导,减去心理压力。

一个自负的优秀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让自负远离优秀生 ——德育案例 罗庆华 俗话说:“偏爱后进生,厚爱特殊生,博爱中间生,严爱高才生。” 对于班级的优秀生,我们往往会忽视对他们教育。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的“毛病”,如果长期得不到疏解,就会形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关注他们,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品德优良、学习优秀、能力强、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个案情况: 在上学期,我班里有个学生叫张超,高挺俊朗,学习刻苦,每次上课回答问题,举手都很积极,考试成绩保持在前两名,是学生的榜样;他做事有主见,干脆利落,是老师的小帮手。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学而优则仕”。我把他放在了头号班长的位置上。他工作积极性也是很高,积极完成各种交办任务,着实让我喜欢。 转眼到了期末评选“三好生”的时候,我决定实行民主选举,先推荐出若干候选人,再由学生从中选出,这当中自然有张超。结果在学生民主选举时出现问题了,许多学生坚决不同意选他,一说他管理同学时有暴力倾向;有同学说,在一次下课的时候,一名女生走过他的桌子边,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书本,他就扳着脸对那女生说:“你干什么呀,给我捡起来!”其实,是她自己把桌子与邻桌靠得太近,以至于该女生不好走过去;还有同学说,当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也总是很不耐烦的,甚至还说同学,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来等等。正因为这种态度,导致了她与班中很多同学的关系相处不好,指责他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成了“诉苦大会”,一时间民愤难平,只好把他拿下。 二、心理分析: 1、自身的原因:张超从小成绩好,能力强,备受老师家长的宠爱,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渐渐养成了自负的心理,经常指责、抱怨别人,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

精品个案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精品个案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个案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她变活泼开朗了 辅导简介: 陆××,女,高二学生,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 原因分析: 陆××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 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中,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地理较感兴趣,我就与地理教师商量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地理较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

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8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地理进步最快,在高二年级期末考时,地理成绩达到优秀,并且光荣地加入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学习积极,和同学关系融洽,为了争取高等教育 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

考前辅导 克服考试焦虑说课稿

《克服考试焦虑全功略》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考前辅导——克服考试焦虑》,根据本次说课内容的要求,结合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设计及课堂操作模式,我的说课稿从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开发的现实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纷至沓来,学生的心理素质日益受到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却令人担忧。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阻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统应试型教育的结果。传统的普通课程,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普通课程中,虽然也包含了某些心理教育的成分或因素,但这种成分或因素没有明确的目的、方法不系统不科学,只是一种附带的、无意识的和经验式的心理教育,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和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秦皇岛第十中学是海港区重点中学之一,由于升学压力大,竞争激烈,再加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包括家长、学生以及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所以,我校虽然从2000年就开始尝试开设心理健康课,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任课老师缺乏系统的培训,校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和基础等等原因,课程的开设、开发一直停滞不前。 二、本堂课的活动理念: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它由一定的应试情景引起,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受个体认知评价、受人格因素及其他因素所制约。引发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考试焦虑在初中阶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适度的焦虑和紧张有利于竞技水平的发挥,

后进生个案分析报告

后进生个案分析报告 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一般地,因为优等生的学习优势突出,因而对他们的优点也显而易见,而对于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现象必定有碍学生进步。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应当纵向地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比今天好。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教师应有平常的心态: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我们班也有好几位后进生,对于他们的转化,我做了不少工作,也有了很多感受。下面是我们班一位后进生的转化个案: 一、个案概况 1、个案介绍 姓名:杨岭 性别:男 年龄:10 2、问题表现 我们都知道,造成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差,遗忘性差,记忆力差,家长不够重视其学习,学生不足龄等综合因素。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顾旺,成绩总是无法跟上,主要表现为:一、自卑感强。由于各方面表现差,自一年级起,受到批评总比表扬多得多,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思想也松懈了。二、作业完成得较差,怕受批评而学会了撒谎,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且发言也不积极。三、家长还算关心其学习,但在家里总无暇顾及他的学习情况,更别提辅导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对其进行辅导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用爱心去温暖,用耐心去呵护。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关系融洽,情感相通,所以乐于交流,易于沟通,各种教育如涓涓细流流进学生心田。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感激、信任,会倾心于老师,乐于接近老师,向老师打开心灵的窗户,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应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心理。本着这个突破口,我首先做到了充分尊重、信任他。有时候会让他为我做一些事,比如收本子,整理同学们的考试成绩,提醒我不要忘了找同学听写词语,帮老师做做小事、抄抄写写。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工作让他兴奋不已,他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了,从而总是非常认真的完成每一项任务,每次我都很真诚的对他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帮手!”于是,他开始慢慢恢复了自信心,喜欢上课了,不再对作业厌烦了。 (二)发现闪光点,激发自信心。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多鼓励他们, 发现闪光点。就算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的字很漂亮”、“你做得很好,老师喜欢你……”也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应在合作、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

心理辅导个案案例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刘某性别:女年龄:11岁年级:四年级父母文化水平:小学 二、主要问题 性格非常内向、有很强的自卑心理、思维迟钝 三、分析与诊断 刘某,因其父母是在外经商的,所以在家里除了奶奶到中午时回来做饭外,她几乎是一个独处,父母只是匆匆的回来吃完饭,就匆匆的走了.因而,使得父母和她缺乏沟通,父母对她的关爱也就非常少,她整天放学回家后,就独自呆在家里,或和几个极熟的小伙伴在家门口随便玩玩,并没有太多的激情,因而使得她的性格内向,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这只是外界环境因素对她的影响,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她父母的遗传因素,通过与她父母的接触,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也是性格内向的人,这个遗传因素是几乎不可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来改变她,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肯定是占绝大部分的,而遗传因素非常小的. 另外,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只是中等水平,而在一年级到三年级却是名列前茅,这就给了她一个打击,导致她的自信心下降,从而产生自卑感. 其次,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比如: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父母,不是在卖东西(家里卖水果),就是在玩牌,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缺少父母的爱,而在学习上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 四、辅导过程 针对刘某出现的性格内向,有自卑感,思维迟钝,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虽性格内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都各有优缺点,但性格太内向对她以后的成长不是很有利,处在竞争激烈,开放的社会。性格外向一些对她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就要想办法使他性格外向一些。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先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她,多与她交淡,多鼓励她,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她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另外要她感到老师温和、亲切。因为性格内向的幼儿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接近她。因而我与她的老师商量,平常在上课时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她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其次,作为辅导老师的我,尽量的与她交淡,玩游戏,让她能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喜爱她,获得爱和安全感。还有引导她多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周末,只要我有时间就带她到学校里和其它小学的孩子认识,刚开始听她和陌生的外向孩子交往,她有些不愿意,但在我强烈的要求下,她勉强的和别的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外向的孩子带动她活泼起来,经过几次的这种交往我发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一、案例介绍 小龙(化名)是一位二年级的男同学,他长着一对大眼睛,头发有点发黄,个头矮小。成绩中上,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站起来低头回答,声音很小,其他学生听不清。下课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让他去和同学玩,总是慢腾腾的走出教室,站在远远的地方默默地看别人玩,脸上毫无表情。 二、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大多数同学通过自我调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通过集体生活的锻炼都能得到克服。但也有个别学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面对激烈的竞争,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2.家庭因素

小龙其实非常聪明,不到三岁时,爸爸妈妈离婚,从此妈妈去了外地,又有了新的家庭,并有了孩子。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即使在家也很少跟小龙交流。他在家大部分时间是跟爷爷奶奶一起过,老人疼孙子,怕别人家的孩子欺负孙子,又怕被人瞧不起,不让他跟别人家的孩子玩,时间长了,小龙跟小伙伴在一起总是胆怯,做什么都各个不入,甚至从小爷爷奶奶就跟小龙说,他妈妈死了。这样便使他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学生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三、辅导过程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116187054.html,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作者:陈娴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11期 摘要:本案例通过对一位即将毕业,因就業压力而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进行分析和诊断,运用会谈和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学生正视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增加自信,逐步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从而树立就业的信心。 关键词:就业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1C-0117-02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周某某,男,汉族,22岁,大学四年级学生,身高1.70米,体态偏瘦。出生普通家庭,父母做小生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该生高考时发挥失常,考上一所三本大学,在大学期间,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成绩在班上只是中等水平。即将面临毕业择业,想到自己成绩一般,考取的证书寥寥无几,也没有实践经验,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就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近一个月逐渐出现焦虑、烦躁、头痛、失眠、情绪低落等情况,常常会一个人坐着发呆,内心很痛苦,有一次在操场上坐着的时候出现休克被送往医院。并未告知父母,害怕他们担心。 二、求助者诉求 主诉:最近一个月以来由于面对毕业和就业压力,开始找工作,参加了几场招聘会之后,发现就业形势很严峻,想到自己什么都不会,无法对父母交代,心情一直很不好,出现了焦虑、烦躁、头痛、失眠的状况,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想到自己面临的状况就很痛苦,有一次在操场上想着想着突然就休克过去了。很想得到帮助,解除自己的困扰。 自诉:我在之前参加了很多场招聘会,递交了几十份个人简历,全都是往大企业、大公司投的,结果没收到任何面试通知,我也每天浏览各大招聘网站,积极地投递简历,但是都石沉大海。马上毕业了,看着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到了银行或事业单位,想到自己没考上好大学,读了个普通大学,很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努力,什么证书都没考到。我觉得自己很没用,读了四年大学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每天情绪都特别低落,整夜整夜睡不着,人没精神,经常发呆,有时候想想自己的情况就喘不过气来,有一次还休克进了医院。我不想和同学倾诉,他们也不会理解我,自己无法缓解这个情绪,所以希望寻求帮助。 三、辅导员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缓解考试焦虑——考前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

缓解考试焦虑——考前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 教学理念: 考前的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考试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正确认识心态的作用,并学会调整心态,谁就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谁就能取得成功;谁忽视心态的调整,就可能影响他在考试中的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这也就是说,在考生的学习实力已经基本上定型的情况下,虽重视心态调整,但是不会具体调整,也可能影响中考正常发挥的。可以这么说,调整好心态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理解考试的作用。 2、能够分析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3、让学生明白,考前要作好身心充分准备,考试时如果出现紧张情况,能用各种方法减轻心理压力。 教学准备: 1、互动游戏1234。目的:让同学们感受紧张的氛围。 2、讲述情景故事。目的:自然导入本节课的活动中心内容”如何克服考前焦虑"。 3、心理调查问卷。目的:了解学生害怕考试的各种心理和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四十分钟) 教学过程: 一、聊心坊——互动游戏1234。 规则:请全班同学起立,围成一个大圈站好。当喊“1”的时候,所有人右手握拳,向右侧平举;当喊“2”的时候,所有人伸出右食指,并将右食指朝下;当喊“3”的时候,所有人展开左手手掌,并将左侧同伴的右食指放于手心上;当喊“4”的时候,所有人的任务是:右手食指要避免被同伴抓;左手去抓别人的右手食指。被抓到的同学,将要被小小的“惩罚”一下。 请同学们谈谈在游戏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小组讨论并交流)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学习当中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在考试之前。大家看漫画,你有没有像他们那样的时候?其实这些同学的情形在心理上叫做“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考试中或考试临近时出现的焦虑情绪,使得考生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发生暂时的失调,影响到考试水平的发挥。调查发现,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只要是正常的人正常的心态,那么面对大型的,对其有着相当影响的考试或活动时都必然会紧张的。) 今天我们来说说考试焦虑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怎样克服考试焦虑? 二、测心坊 学生要考试就跟士兵打仗一样,是天经地义的。可即使平时成绩很好的同学在进考场时,都遇到过心慌、脸上发热、浑身出汗和提笔忘字等情况。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考试前和考试时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亢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过分的焦虑对考试和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结果反而影响了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

后进生个案分析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 学生:徐鹏 基本情况: 徐鹏是一个非常文静内向的孩子。不仅如此,还很胆小。看到老师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但是之后就匆匆逃离老师的视线。学习上基础比较差,而且主动性不强,上课常常发呆。神经比较木讷。老师的话,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没反应。常常把老师急得半死。 应对措施: 1、重新安排他的位置,调到第一排,以便能让老师及时的、明显的注意到他。以免因为他的低调而忽视了他。 2、在平时师生互动时,多叫他回答问题,强迫他保持思考的状态。 3、保持自己的亲和力,尽量与学生保持好关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有不懂得地方大胆的多问。 4、课余时间给他进行辅导,打好基础,不定时进行抽查。 5、不定时进行谈话交流,跟踪生活和学习情况以及时作出对策。 效果反馈: 1、上课回答问题稍微好一点。准确率高了,而且声音也比以前响亮了。 2、成绩上也稍稍有点进步,但是还是需要不断的跟进。 3、基础知识也比以前扎实了,基本定理和公式都能掌握。

4、偶尔能看到他的笑了,看起来比较开朗了。 学生:沈龙龙,李国峰 基本情况:该生害怕数学,不愿动脑思考,理解肤浅,对于简单模仿性的练习还行,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也不能主动问老师,不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表扬,对老师要求记住的,死记硬背,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不知从何入手,浏览一遍了事,并未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不知道寻求适合于数学特点和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缺乏信心,作业在家长的辅导下能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欠主动。 教育措施: 一、与家长加强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逐步扭转该生经常迟到、经常遗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与习惯。 二、课内多关注。经常让其回答他可能回答出来的问题,经常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回答,培养学习自信心;另外布置浅显的作业让他做,培养爱做作业的习惯。 三、在班上确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热心助人的同学与他结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效果反应: 经过一学期的潜心教育,课上爱回答问题了,作业比较工整认真,能将作业完成,而且还学会了不懂就问,该生基本脱离了后进生的影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汇总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二 一.案例介绍 蔡余平,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 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

特殊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辅导个案莘庄镇小学邹烨彬在学校辅导班中, 大多数都是由于先天性的智力障碍而无法与智商正常的孩子一起学习的孩子学习的地方, 但是每次在我去辅读班活动区域护导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眼神灵活, 但是行为十分古怪甚至偏执的孩子, 经询问辅读班老师后, 得知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智力障碍而在辅读班学习的。 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会在辅读班上课呢?这里有些其他什么原因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这个孩子的情况。一、基本情况 小徐,男, 9岁,辅导班学生。性格上,好动、略有些自闭。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发音不清,经观察发现即使在辅读班里,也经常受到排挤。学习能力不差,对一些游戏、玩具往往一学就会,但是对于学习却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 往往连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写字作业都无法完成。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小徐从小就被父母遗弃,由一对老夫妻抚养长大,但是由于这对老夫妻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又都是聋哑人,所以小徐从小连说话都没有人教,过着“野孩子”一样的生活,随着老夫妻年龄的增大,已经无法承担抚养小徐的重担,于是由莘庄镇镇政府出面, 安排了一位在某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作为小徐的养父及临时监护人,负责照顾小徐的衣食住行。 二、辅导过程 (一情况分析 小徐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状况,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 而且又是被聋哑人抚养长大, 缺乏幼年时期必需的家庭教育, 导致其人格、心理发育的不健全, 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下降,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一段很长时间内小徐表现出的“自闭症”症状,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他人完全无法沟通交流。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孩提时代的家庭教育过了这个年龄, 哪怕是亲生父

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课

初三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课 教学目标:缓解初三学生中考前的压力和考前焦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陈述 小王,女,初三学生。她跟我讲了她的烦恼:自从升入初三后,妈妈要求我争取考上重点学校,同学们都说我很聪明,他们很少与我玩,班主任也把我当成班级的主力,给予很高期望,我自以为自己理科很好,但最近物理考试都很不理想,开始怀疑自己实力,一上物理课就头痛,上课走神,遇到难题更是恐慌。晚上睡不着,甚至彻夜难眠,厌食。这样下去已经影响到我的其他学科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现在我一听到考试就心里害怕、烦躁,掌心发汗。看看有的同学在超过我,我的内心压力更大,很担心自己因为成绩下降被别人瞧不起,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望。 我非常想帮助她,她很要强,。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于是我对她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思考。 二、心理问题诊断与透析 考试焦虑是指作为一种科学的结构,指的是在考试或类似的评价情景中伴随着担心可能失败或消极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组 现象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反应。 (一)从焦虑程度层面进行分类

1、轻度:心里不踏实,随着复习的进展,这种不踏实的心理会消失,但随着考试日期的来临,又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自己复习不全面等等,但这种焦虑并不影响考生的睡眠、饮食和身体健康。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就结束。 2、中度:经常感到不安,缺乏自信心,有的会发生失眠,影响正常复习的进行。 3、重度: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会有焦虑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 对照考试焦虑行为特征,结合小王陈述,我认为她的心理属于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 (二)小王出现考试焦虑的原因 1、过分看重考试结果。 把学习目的简单看作是为了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考试就成为她的压力,把考试看得过分重要,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必要的担忧,脑中总也甩不开一个念头:我能考好吗?考不好怎么办?这种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很容易导致焦虑的产生。 2、家庭和学校教育影响。 家长以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为有面子,学校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学习不好就会找不到工作”,“怎么对得起关心和教育你的父母”等类训斥,加重了学生内心负担。小江非常要强,不甘心

心理辅导教案考前焦虑

焦虑,考试的毒药 ——考前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 教学理念: 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衡量学生的手段仍然是考试。学习和考试是两码事,一个是获得知识的问题,另一个是表达、运用知识的问题,一个是内化的过程,一个是外显的过程。有的学生他们具备完成考试题目的能力,但是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来能够及格的,可是却没有及格,本来能考的很好,可是总在六七十分徘徊,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平平,一到考试却能考出令人意外的成绩,并不是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所以,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如何将平时所学的知识充分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要努力获得好成绩,并进一步对自己加强能力的培养。 2、教育学生正确理解考试的作用。 3、让学生明白,考前要作好身心充分准备,考试时如果出现紧张情况,能用各种方法减轻心理压力。教学准备: 1、大小呼拉圈数个。目的:活跃课堂气氛。(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拉手呼啦圈穿体游戏)让每位同学感受团体协作、互助的力量。 2、讲述情景故事。目的:自然导入本节课的活动中心内容”如何克服考前焦虑"。 3、心理调查问卷。目的:了解学生害怕考试的各种心理和原因。 场面设定: 1、活动室。 2、分组围坐,每组6人。 教学课时: 一课时(四十分钟) 1、活跃课堂气氛。(配动感音乐) 游戏:小组为单位进行手拉手呼啦圈穿体游戏。(同学谈感受) 2、教师导入:(讲故事,自然导入本课主题) 下面我们来模仿一次考试,“铃铃铃、铃铃铃……”考试开始了,同学们做呀!做呀!……,突然出现一道较难的题目,这时该怎么办?谁能把你得想法告诉大家?(学生交流分享) 这里有甲乙两位考生,他们在碰到难题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请仔细听听:甲:这道题我难,别人也难,所以别慌,让我再想一想,既然一时想不出,先做后面会做的题目,回头再来做吧。(情绪表现镇定,从容不迫)一半多时间过去了会做的题目都会做起来,正在仔细分析难题 乙:真该死,这道题我怎么做不出来,万一做不出来怎么办?不行,一定得想出来。(急噪、冒汗、理不出头绪)一半多时间过去了还在“啃骨头”,后面还有好多题目没做好,正心慌意乱中。 结果:考试即将结束甲解出了难题,正在复查。乙放弃解不出的难题,而且还有好几个题目没做完,根本顾不上复查。 常听有的同学说,平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的卷子总是挺好的,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可考试时不是做不出来,就是漏洞百出,有时还会出现马虎,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 ——谈后进生姜大龙的转变 参加工作以来,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回顾班主任的工作历程其中有辛酸,更有幸福。尤其是看到姜大龙被太和中学录取时,我真是热泪盈眶。功夫不负有心人,说起姜大龙的曲折成长过程。说得不客气一点,是与我的辛勤投入分不开的。 一、发现他 姜大龙同学家住和学校只有一墙之隔的,由于离学校较近。平时家长和他本人又不能严格要求他,所以他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姜大龙同学被编到我班里,开始了初中最后一年的生活。通过了解得知,他聪明活泼,对班级工作热情,但学习松懈。不思进取。把能劲都用在和同学疯疯乱乱、胡说八道上。成绩自然很差。当时,我任班主任,开学两周后,我组织各科教师进行摸底考试。改完试卷后发现,150分语文试卷他考了92分,全班倒数第三。数学93分,全班倒数第一。当我念分数时,还没等我念出姓名,活泼调皮的他就高喊:“老师,那是我的。”引起全班同学的大笑。至此,我也就发现了这个特殊的学生。 二、了解他 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优点是大胆好动,缺点是顽皮。我开始思考接近他的办法。终于,机会来了,学校义务劳动,我给姜大龙安排的任务是拾花坛中的废纸,由于他好动,一边拾废纸一边用手摸带刺

的月季花,就听“哎呀”一声,我才发现顽皮的姜大龙的手被月季花刺破了,这时,我就走过来一边让他手指放进了嘴里用唾液消毒,一边替他拾废纸,他看了看我又认真地拾起来。等捡到同一个地方时,我问他“还疼吗?用我的手帕包一下。”于是我替他包上,放学后,他到我的住室里还手帕,我又和他谈了一会,我找到他摸底考试的数学试卷,帮他分析说:“你虽然只考了93分,但你每道题都做了,有些方法还较好,可惜结果都错了,我想只要你再认真一些,你肯定能够有所进步的。” 三、改变他 总所周知,转变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曾研究过后进生的心理并把它归纳为五种,即“逆反心理,称霸心理,报复心理,虚荣心理,模糊心理”。针对后进生的不同病态心理,我采取对症下药的“医疗”措施。通过了解我发现姜大龙属于模糊心理,还有点逆反心理。我决定采取四个“一点”转变他,即:(1)感情投资倾斜一点;(2)锻炼机会多给一点;(3)表扬奖励放宽一点;(4)学习指导优先一点;结果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感情投资倾斜一点。 我深知,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他可以消除师生的年龄差别和身份的隔阂。姜大龙参加乒乓球比赛,我为他加油,给他端水,给他送毛巾。他说:“老师,你真好,我以后听你的话。”他的父母常年出门打工,他只好跟70多岁的老奶奶一起生活。有一次,给奶奶端饭时不小心摔倒,烫伤了右脚,两个多星期无法到校上课。在此期间我

(完整word版)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设计

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方案设计 潘远鸿缙云盘溪中学 一,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李津午。性别,女。年龄,16岁。年级,八(7)班。家庭情况;父母出门打工(台州)随外公外婆。 个性特点;性格外向好动,爱说小说话,青春期特点明显。二,案主的社会适应情况。 1,学习;厌学,成绩倒数。 2,品行;爱说粗话,嘻皮笑脸。 3,交往;与同学相处还可以,与老师相处有冲突。 4,身体;个子高,发育快。 5,心理;健康。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当前面临的心理问题几表现;家长管得不多,是个留守少年,有个打工的姐姐常劝她用功点,效果不佳。外公外婆唠唠叨叨也没有用。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对老师的劝告表面上是听从,实际上是不理睬。也不找老师聊聊。上课时特别是自修课故意找同学说话,对老师有叛逆情绪。 四,诊断与辅导对策。 1,诊断分析;该生已是青春期的表现,有叛逆心理,常有老师顶撞,特别是与语文老师顶撞,是属于留守少年。但她性格外向,老师真正对她好还是明了的。

2,对策;我找她时,她以为要批评她了。我跟她说,找你不是批评你的,也不是表扬你的,就是想跟你聊聊的。多沟通,拉近距离,了解她的内心。并给予一个近期的学习目标,一个远期的目标。 五,辅导过程的记录。 第9周,发现该同学自修课小说话多,有禁不止,一了解才知道她成绩也差,还有叛逆倾向,又是留守少年。 第10周,上学期就科学课的成绩还是可以的,肯去学,因为科学课的女老师对她好,这学期科学课也不想学了,厌学。引导从元素周期表开始学,元素周期表很美,学习它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11周,订一个近期目标,从科学课开始学,力争期中考试达到原有水平,其他科也开始学。订一个远期目标,力争考上普通高中。 第12周,期中检测是否有所进步,有点进步,是良好的开始,及时鼓励表扬。导学案基本上能去完成,其他的一些作业也要去做,尤其是数学要多练。 第13周,联系家长,多沟通,配合促进该生进步。 第14周,在学习有点进步时,鼓励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在做人方面也遵守行为规范。 第15周,各门课程的老师反馈的情况,有进步的及时鼓励,包括行为方面。能完成导学案。

(情绪管理)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

智障儿童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生理上的缺陷必然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半以上的智障儿童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人格等方面 [1-2] 。许多从事智障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发现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比正常儿童多见,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促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更加严重的阻碍。对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了解、发现智障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笔者在从事多年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尝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本文对三个智障学生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为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从事智障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和智障儿童家长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 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单一存在,但大多数是合并存在的,加上智障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理解与领悟能力差,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大的难度。下面分析三个对智障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1.1 案例 1 唐唐,女, 20 岁,智商 38 ,中度智力残疾。因被教师发现上男厕所、扒男生裤子、看男生隐蔽处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班主任反映唐唐近一周来喜欢去男厕所看男生小便,被男生发现后不但不回避反而大笑,情绪亢奋,有时在教室里公然去扒男生的裤子看,在同学中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性行为异常,情绪问题。 心理辅导方案:唐唐为中度智力缺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但平时不爱说话,合作性差,因此主要采用解释性心理辅导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消除她的不良行为,以免在学校造成更大的影响。计划每周约谈 3 次,每次 60 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由心理教师对唐唐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分析,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的,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很羞耻。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告知唐唐男女两性的区别,对她进行性健康教育。同时建议班主任平时看见唐唐此行为应立即给予终止,如果当天没有发生此行为则给予表扬或奖励。在辅导过程中唐唐合作性较差,很少说话,也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经过一周的约谈后,唐唐的性行为异常得到控制,但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发脾气、无端哭闹、不愿上课、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教师越劝越严重,大声哭叫;晚上睡眠差,半夜起来活动,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在心理辅导室也无法安静下来,处于兴奋状态 , 或哭或笑。情绪问题维持几天仍难以控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说明唐唐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配合药物控制情绪。通过观察,唐唐服药半月后情绪逐渐稳定,性行为异常也未再出现。 小结:智障儿童需要层次发展缓慢,达到的水平低,对较高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少,而原始的本能需要亢进,性行为异常在智障学生中比较常见。智障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意识较低,自控力差,特别是年龄较大、智力缺陷重度较重的智障男孩大部分都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甚至不管场地、时间就公然手淫,令教师很棘手;智障女孩中还发现有“夹腿综合征”的性行为异常 [3] ;喜欢抚摸、亲近异性同学或教师在智障学生中也比较常见。此例中唐唐已成年,开始主要表现为性行为异常,通过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干预后得到改善。但由于她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行为问题受到了外界的压制,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情绪问题,通过心理辅导难以见效,最终借助药物得以改善。此例也说明对于智力水平低下学生的严重情绪行为问题必要时应考虑联合药物来进行控制。 1.2 案例 2 巍巍,男, 14 岁,智商 61 ,轻度智力残疾。因逃学 2 天 1 夜、说谎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体情况 姓名:马志刚 性别:男 年龄:12岁 成绩:在班内是后进生(头脑聪明) 爱好:对各种小玩意儿特别感兴趣,甚至在课堂上一玩起来就爱不释手。 家庭成员:妈妈及四个姐姐在家,父亲做小生意。 学情分析: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各科老师没办法。他自己也懊悔、就是改不掉这个毛病。经常丢三落四不带书本和作业,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曾向班主任推荐自己担任班级劳动委员。 二、辅导过程 (一)促膝交心 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接受我,注意到他爱劳动的一面,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这儿开始: 我问他:“你劳动这么勤快又有条理是跟谁学的?” 他的回答令我出乎意料:“平时观察妈妈学来的。” “啊!你很细心嘛!”“你怎么会想到去观察妈妈劳动?” “我们家活儿都是妈妈一个人干的。有时我也干一点。” “你还很懂事嘛!” 他第一次用惊讶的双眼观察我。 “你妈妈一定很喜欢你吧!” “嗯。” “一学就会,你挺聪明的!” “我爷爷也这么说过。可是爸爸妈妈总是说我没脑子。” “那你自己怎么看自己?” “我有时聪明,有时笨。反正一跟学习占边我就特别笨。” “怎么会呢?” “我一碰到书就会反应很慢。” “不,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他再一次用惊奇的眼睛看我。 在我再次肯定后,他放松地跟我聊了起来… (二)分析成因 通过多方了解班主任及本人,马志刚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亲的打骂,父亲只顾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个别教师滥用惩罚,观念不当;三是妈妈的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的能力的缺失。 (三)行为矫正 针对马志刚的问题,我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母亲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打骂,还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一、基本情况 赵紫阳,男,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4)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3、成绩差,缺乏荣誉感:(1)考试经常不完成试卷。(2)没有荣誉感.(3)课上被老师批评故意抗议引起他人哄笑。 二、诊断和成因分析 1、单亲家庭,母亲出走,父亲打工,没人管孩子。 2、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3、父亲的不良习气影响其成长。 三、教育和辅导过程 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 ②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③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为孩子做表率。 ①帮助其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使孩子在家的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