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朗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著名的旅游资源

伊朗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著名的旅游资源

伊朗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著名的旅游资

(一)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属于中东国家,东经44°~63°,北纬25°.~40°,总面积为163.6万平方公里(03年伊朗统计中心数字),国土面积世界第十七位。

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它与领国接壤的陆地边界线为5434公里。南面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为1880公里。

旧称波斯,我国史书称为“安息”。

(二)自然地理

1.总体特点;

地处伊朗高原,横贯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的中部。伊朗高原南部是波斯湾、阿曼湾、阿拉伯海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北面是里海和都兰低地,从西北到西南为扎格罗斯山脉,中部是中央高原和卡维尔大沙漠。

2.自然地理分区;

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

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3.气候;

第一类,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伊朗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类,山区气候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俾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第三类,里海气候。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阿尔俾斯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下表1-1为伊朗主要城市平均气温表:

单位:摄氏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德黑兰4.8 2.8 12.

1

15.

2

22.

3

27.

9

32.

30.

7

25.

3

18.

7

13.

9

6.

赞詹-0.

4

-1.

7

6.4 10.

2

16.

21.

2

25.

4

24.

8

19.

2

13.

7

8.5 0.

9

大不里土0.4 -0.

4

4.1 11.

1

17.

1

21.

7

27.

3

25.

5

20.

2

14.

9.5 1.

4

乌尔米耶0.1 -0.

6

6. 9.6 15.

1

19.

22.

9

22.

17.

9

11.

5

8.6 0.

4

哈马丹-0.

6

-0.

8

7.1 9.3 15.

1

19.

22.

9

22.

17.

9

11.

5

4.8 1.

4

马 1.5 5.2 14.19.24.27.25.20.13.11. 3.

伊朗的降水量:平均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北部里海沿岸和西部山地受西风影响,比较温和湿润,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以上。其他大部分干燥少于。中部高原和东部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

4.地貌:

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脉所构成,只有在海边的一小部分是平原。 境内有许多天然而成的石灰岩溶洞,这些溶洞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洞中有千姿百态的石柱、石笋,高原为喀斯特地貌。

5.土壤;

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6.植被;

伊朗国土的大部分为沙漠,属于北非-印度植物区,植被面积不大,森林和牧场总面积为1400万公顷。

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里海沿岸和西部的扎格罗斯山区以及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区。常见的树种有栎树、阿月浑子树(开心果树的专业术语)、枫树、杨树、桤树、无花果树、石榴树等等。

其实伊朗的一些植被早在古代就已经传入中国,比如苜蓿草和葡萄。在公元128年,张骞从雅利安人那里带回葡萄种植。

我们常吃的菠菜也是原产波斯,过年是必备的干果-开心果早在唐代就已经在中国落根。还有一种过年常吃的杏仁—巴旦杏,“巴旦”在波斯语中意思就是“杏”。

伊朗还盛产一种名贵的藏药材—藏红花,原来藏红花原产地并非西藏。

7.水文;

四大水系、两个海湾和一个里海。其中四大水系分别为:里海和里海水什

德 -1.5 1 8 2 7 4 0 2 1 2

塞姆

南 4.7 3.2 12.

2 16.

3 23.2 22.3 33.6 32.2 26.

4 18.6 13.4 5.7

系、南部波斯湾和阿曼湾水系、西部水系和中央高原水系。境内无主要河川流域与水系。

最长的河流为卡伦河,发源于札格罗斯山脉,流经胡泽斯坦平原,汇入阿拉伯河后注入波斯湾北端,部份河段偶可行舟。在中央高原区的河流,大多数时候是干河床,只有在春季雪融时才有水流,注入咸水湖;这些咸水湖到夏季后,往往也只剩下干的盐湖床。位于西北角的尔米亚湖是境内最大咸水湖,终年不干。

(三)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农业是伊朗传统的经济部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56%。农业的发展依赖灌溉条件,全国有坎儿井和其他水井数十万口,大小水库数十处,灌溉面积占总

耕地的1/3。主要有大麦、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南、北沿海、沿湖的狭窄平原和高原内的绿洲是农耕区。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2.气候资源;

根据伊朗的气候特点,太阳能开发最为有前景,全年干燥少雨,平均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区,夏季日照时间长。

3.水资源;

气候干燥,中央平原的河流大多注入咸水湖,淡水资源较缺乏。根据网络报道,《伊朗经济报》报道,伊朗能源部报告显示,全球人均年水资源消费量约为580吨,而伊朗却高达1,300吨。此外伊朗还计划向塔吉克斯坦购买水资源。

4.生物资源;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麦、水稻、甜菜、茶,粮食不能自给。人均国民收入约3400美元(1991年)。

5.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品有煤炭(20亿吨)、铁矿石(47亿吨)、铬铁(1500万吨)、石膏(17亿吨)、石灰石(72亿吨)、装饰石材(30亿吨)、建筑石材(38亿吨)、明矾石(10亿吨)、磷酸盐1650万吨、锰(360万吨)、长石(100万

吨)、钛(2.5亿吨)、硅(200万吨)、石棉(7000万吨)和珍珠岩(1750万吨)等。其铜、锌和铬铁矿均为极具开采价值的富矿,品位分别高达8%、12%和45%。除此之外,伊朗还有一定的高岭土、斑脱土、氟、白云石、云母、硅藻土、钴、锶、钼、硼、金和重晶石等矿物储藏。

6.能源资源;

现年产原油1亿多吨,石油的出口占出口贸易总额的85%左右。有扎格罗斯西南山麓丘陵平原(即胡泽斯坦)和波斯湾海域两大产油区。阿瓦士、马荣、阿加贾里、加奇萨兰和哈尔克岛是著名油田。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产量不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潜力都很大。

(三)经济地理

1.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1)单一的产业结构

目前伊朗政府收入80%来自石油出口,当周围许多阿拉伯国家(如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尽力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收入依赖时,伊朗却越来越依赖石油收入。政府财政收入难以预期,经济发展起伏不定,尤其因依赖石油收入而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结果,除出口石油外,伊朗几乎制造不出世界市场所需的东西。目前能为伊朗赚取大量外汇的,除了石油,就剩下地毯、开心果和藏红花等农产品了。

即使在石油工业领域,伊朗因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石油生产和加工能力

落后,每年都不能完成石油输出国组织确定的配额,其汽油消费40%的需要甚至要从国外进口。

2)政治革命的残留问题

伊朗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第二,人均耕地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国际商业传统也很悠久,按理说国家应该很富裕,但实

际状况却……。

经过几十年掌权,伊神权政权内部形成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据统计,伊大约有120个宗教基金组织。这些基金组织树大根深,控制了石油、建筑、航空、金融、汽车、食品、电子产品进口等所有赚钱行业。强大的基金组织动用政治关系来抑制竞争,从而使大部分社会财富流入了这些垄断、半垄断机

构的囊中。

3)宗教

伊斯兰教作为伊朗新政权的立国意识形态,历史上从未进行过类似欧洲

那种带有资产阶级启蒙性质的宗教改革,没有受到随着都市化、工业化、大众社会和富足社会而来的现代腐蚀剂的全力冲击,因而该意识形态在物质与精

神关系上,强调物质不足精神补,强调坚定信仰的重要性。体现到社会发展观上,就是强调价值本位。在伊斯兰主义者看来,经济实力与财富并不是获得政权的必要前提。

2.产业结构;

经济以开采石油为主,还发展有炼油、石油化工,以及钢铁、机械等工业。编织地毯闻名于世。

农业相对薄弱,粮食和多种商品均不能自给,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等。畜产以羊毛为主。

3.优势的产业部门;

石油开采和加工构成国民经济支柱,截止1991年,探明的原油蕴藏量约928.5亿桶,天然气储量17000亿立方米。

农业: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5%以上。

工矿业:包括矿产开发、制造业、水电气供应和建筑业。伊朗在海湾和西亚地区是工业强国之一。伊朗工业以石油勘探开发为主,另外还有炼油、石化、钢铁、电力、纺织、汽车拖拉机装配、摩托车装配、食品加工、建材、机械加工、地毯、家用电器、化工、有色、冶金、造纸、制药、水泥和榨糖等。

交通、仓储及通信行业:截至2009年1月,伊朗共有铁路11106公里,公路1729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29公里),石油管线7018公里,天然气管线19246公里,各类民用机场316个。

旅游及酒店业:伊朗旅游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1.8%,2010年,伊朗入境游客总量超过280万人次。

4.国际贸易;

是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之一;地毯、开心果和藏红花等农产品。

5.产业布局

据美国CIA经济信息数据,2010年伊朗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个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1%、45.9%和43.1%。

(四)旅游地理

1.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

伊朗的自然风光的名气虽然不如那些宗教圣地、历史遗迹和博物馆有名,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在前文中介绍的伊朗的自然地理决定了伊朗土地上的旖旎风光。最出名的有温泉之乡、里海风光、盐湖和石灰岩溶洞。

?萨勒艾因

伊朗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十分活跃,这造就了伊朗420处温泉眼。泉眼最集中的地区是艾尔达比勒省。距省会艾尔达比勒省以西29公里处——萨巴兰峰,海拔4811米。山顶的死火山山口形成泻湖,登山者可以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6月溜冰。在萨巴兰峰周边散布者大大小小110温泉眼。

冬天造访萨勒艾因时,可以选择各种温泉浴室,最便宜的浴室相当于人民币5元。

?里海

里海和黑海、亚速海一样是古地中海的“遗腹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37.1万平方公里。里海对于伊朗而言就是一个聚宝盆,这里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高品质的鱼子酱的主产地。伊朗占据海深之利,鱼子酱产量占里海的三分之二。但是近年来由于里海面积的不断萎缩,鱼子酱的产量也逐年递减。

?乌鲁米耶湖

它与美国的盐湖、死海被列为世界三大盐湖,位于伊朗西北、西阿塞拜疆省和东阿塞拜疆省之间,靠近伊朗与土耳其边界,形状像一只海马(与里海相似),最长两端长140公里,最宽55公里,最深约16米,面积曾达4500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由于蒸发加剧和入湖水减少,乌鲁米耶湖面临消失。

乌鲁米耶湖中有百余个岩石小岛,是各类野生候鸟(包括红鹤、鹈鹕、琵鹭、朱鹭、鹳、翘鼻麻鸭、翘嘴长脚鹬、长脚鹬、海鸥)的过境栖息地;因湖水含盐分约为海水六倍,浓度太高,不适合鱼类生存,只有一种浮游生物,丰年虾能够生存,具经济价值。乌鲁米耶湖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之生物圈保留区,同时大部分区域伊朗政府已列为国家公园。

值得一提,湖底的淤泥具有治疗皮肤病、关节炎的疗效。如果进行以此医疗旅行事件多惬意的事情,在阳光下享受盐湖风景,还可以缓解病痛。2.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

伊朗共有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分别为:波斯波利斯古建筑群、伊玛姆广场(亦称世界广场)、乔加·赞比尔古建筑群、苏莱曼殿、帕萨尔加、巴姆古堡、苏坦尼耶陵、比斯通遗迹。

但从这长长的名单中,就可以知道伊朗丰富的人文景观。

?伊朗国家博物馆

我在之前了解伊朗时看到在伊朗的博物馆里拍摄中国特有并且无法再复制的元代青花瓷。元青花因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最近几年的拍卖会上常被拍出天价。而电视节目紧接着介绍在伊朗的一种类似与“景泰蓝”的瓷器—密纳考瑞。

现在我方知之前那是赫赫有名的伊朗国家博物馆—堪称世界大型博物馆之一。到任何一个国家旅游不得不看博物馆,它是一个国家自然、风物、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在伊朗,甚至一下村镇都有自己的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由东楼和南楼两部分组成,南楼为古伊朗博物馆,建于1937年,东楼为伊斯兰时期博物馆,建于1996年。古伊朗博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共有三层。其门廊和入口处的建筑为萨珊王朝首都迪斯福里著名王宫的建筑风格,砖的颜色为深红色,也是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特色。

《古兰经》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古兰经,从古阿拉伯文的到金水书写的,还有鹿皮、羊皮和纸质版,最珍贵的还有阿巴斯王朝的手抄版。还有一些展出的伊朗过去的光辉历史的珍宝馆,其中展出了各个时期的珠宝,会让人忽然冒出砸了玻璃橱窗去抢劫博物馆的冲动。

?波斯波利斯

像长城一样,是伊朗人心目中的国家象征。

波斯波利斯,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五座都城。希腊人称这座都城为“波斯波利斯”,意思是“波斯之都”,伊朗人则称之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贸姆希德御座”。古老的波斯是众神的王国,贾姆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话中王的名字。

这座显赫一时的都城规模宏大,始建于公元前522年,即大流士一世开始其统治的时候,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大流士一世时代只完成了大流士一世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三宫门等建筑,其余部分则是继大流士一世之后的两位君主统治期间逐渐修建完成的。薛西斯一世时期建造了大部分的波斯波利斯,到了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时期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终于完成,从此它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不仅是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心脏,而且是存储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一直到130多年以后,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在疯狂的掠夺之后无情地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传说“他动用了1万头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将所有的财宝运走”。然后那些用黎巴嫩雪松制作的精美圆柱、柱头和横梁熊熊燃烧起来,屋顶坠落,烟灰和燃屑像雷阵雨一样纷纷落在地上。大火过后,只剩下石刻的柱子、门框和雕塑品依然完好。波斯波利斯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说亚历山大大帝是为了报复波斯人对雅典卫城的劫掠才下命令烧掉波斯波利斯的,但并无证据可以证明这一毁坏是有意的。不管怎样,到此为止属于阿契美尼德的繁华消散了,如同波斯平原广阔大地上一场华丽壮烈的梦。

奥朝迪纪念塔

这是一个现代建筑,就像是伊朗版央视大楼—“大裤衩”。

奥朝迪纪念塔位于德黑兰机场附近,建于1971年,为纪念伊朗帝国成立2500周年而建。又名“自由纪念塔”,是德黑兰市的一个象征。

是完全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的雄伟的塔式建筑,高为三层,为古代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结合的产物。在西北和东南共有电梯可以通往每一层面,也可通达顶部以一览德黑兰市全景。围着自由塔高速行驶的小车很多。在地面上,

除博物馆外,还有许多厅堂供举行各种活动之用,如艺术节等。博物馆内还收藏有伊朗国各个时期的展品。

最后,去伊朗旅游,对于中国人来说必带去的是我们的调味料(机场过关的潜规则),必带的纪念品就是伊斯法罕的地毯是很著名的,工艺有手工和机织两种,材料主要也分纯毛和丝织两种。当然价格不菲, 1000多美元,才可以买一块茶几面大小的手工丝织挂毯。

(五)高等教育与移民政策

1.高等教育

在纸质的图书资料上找到关于伊朗的教育政策寥寥3页纸就概述完毕,能了解的仅仅是伊朗国家单独设有高等教育部,对于教育的投入比例较高,在10%以上。在网络资料搜寻上了解的更为细致。了解的越多,发现他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国的经历极为类似,通过资料的整合,我将内容整合为3个相似点:

a)大学的类型

伊朗的高等学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国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私立大学(Private University)和盈利性大学(Islamic Azad University)。其中国立大学54所,国立医学院42所,私立大学289所,盈利性大学300多所。截至:2008年在学大学生人数达350万,此外还有4万在学硕士生和2万在学博士生, 2008年毛入学率为38186%。伊朗最好的大学有8所,被称之/Top 80,对这8所大学,国家并没有再排名。2006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5.15%,占政府全部经费支出的19.15%。

伊朗的国立大学全部免费,其水平也明显高于盈利性大学和私立大学。私立大学的学费一年大约是800美元, Azad University的学费是私立大学的两倍,近3000美元。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大学收费模式也是这样,教育质量和学费成反比。还有一些不受社会完全认可的党校的学历,在伊朗有神职人员创办的大学。

b)性别比例

伊朗的男女大学生比例始终是女性超过男性。以2008年伊斯法罕大学为

例,近三万学生中,女性比例约占70%。原因是在伊朗就业很困难,很多男青年如果找到工作,就不会去读大学,如果在大学期间找到了工作,也会放弃学业。

并且,战争让伊朗损失了大批青壮年男性,导致伊朗社会男女比例失调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找到好丈夫,女孩子们争着抢着去上大学。只要抱得金龟婿,就立马回家做全职主妇了。

以本校为例,男女比为3:7,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女生略多于男性。但其实全国男女性别比例中却是男性略高于女性。

c)管制制度上

大学校长不是由学校选举产生,而是由高等教育部任命,副校长是由校长任命。在正副校长的遴选上,教授都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每当总统换届,都会有一大批校长被换掉。这也就是说,目前在任的大学校长都是内贾德的支持者。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水平不是很重要,在5年前,有些大学的校长还是副教授。

伊朗的大学校园内都建有清真寺,给师生用于祷告。大学里面的清真寺,既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学生们读书和休闲的场所。清真寺都铺有地毯,里面有电源插孔和无线网络,学生们可以在里面看书、上网、休息。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大学里面的教堂完全不同。

在中国,校长的任选也和政治换届的时间有着惊人的吻合,校长任选一般由学校提名,但任免权在教育部手中。当然,所有的校长都共产党员或者是政协之流。在中国的大学部门中都有西方大学没有的党委和团委,所有的大学生(除港澳籍)都需要修满15个学分的政治选修课。

2.移民政策

翻遍4本关于伊朗的著作,没有一点是关于移民伊朗政策的解释,有些许是提及战争给伊朗人所带来的影响是会提及到难民的流亡。

在伊朗,和中国人一样,极少会有人咨询怎样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多数想要移民海外或者港澳。这样的局面和国家的经济环境、安全环境和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伊朗,出现在我这样年级的人中的视野无非是“核开发开发计划”事件,美国坚持认为伊朗在秘密进行核试验,开发核武器,要求对伊朗进行制裁。

伊朗,理所当然给予反击,由此引发一系列事件。因此,伊朗被划入恐怖国家的范畴,伊朗人想要移民海外难上加难。伊朗人办理去“法国”的签证很容易,也很容易定居法国,如同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去美国生活一样地容易。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某人想要移民伊朗,撇开经济能力,首先应该是一个穆斯林教徒,严格坚守教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