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表面积大、繁殖力惊人等特点,能不断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污水具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因而微生物能从污水中获取养分,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因此微生物可在污水净化和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福人类。

在实际应用中,微生物一般主要对污水有害化合物中的有机物质起降解,转化的作用。有机物的转化广义上可定义为两种:矿化,共代谢。

1.矿化:将有机物完全无机化的过程,是与微生物的生长过程相关的过程。

2.共代谢:有些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若有另一可供作碳源和能源的辅助基质存在,它们则可被部分降解,这个作用称为共代谢。共代谢不仅包括微生物在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对非生长基质的共同氧化(或其他反应),而且也包括了休止细胞对非生长基质的转化。共代谢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认为是由非专一性的酶促反应完成的。共代谢现象的存在已得到普遍证实。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根据环境可以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个过程:

1.好氧处理: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分解,有机物浓度下降,微生物量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微生物的增殖、溶解O2的消耗这三个过程是同步进行的,也是控制好氧生物处理成功与否的三个关键过程。图为有机物好氧降解

的一般途径。

2. 厌氧处理: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多种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细胞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水解,发酵,产乙酸,产甲烷。这些无机物质主要是大量的生物气体即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其过程大致如下所叙:

(1)水解阶段

复杂有机物首先在发酵性细菌产生的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溶解

性的有机分子。通常缓慢,是限速阶段。

(2)发酵(酸化)阶段

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发酵菌(酸化菌)细胞内,在胞内酶作用下分解为VFA,同时合成细胞物质。

(3)产乙酸阶段

发酵酸化阶段的产物丙酸、丁酸、乙醇等,在此阶段经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转化为乙酸、H2、CO2。

(4)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菌产生甲烷:

CH3COOH CH4 + CO2 CO2 + H2CH4 + H2O

目前,污水的微生物处理主要有活性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氧化塘法。

1. 活性泥法:

自1914年创建,一直在污水处理中占首要地位。其处理装置是

由曝气池和沉淀池两个部分组成。曝气池高度充气,污水在其中和活性泥不断混合,水中的有机质被污泥吸附,部分被氧化分解,部分随污泥进入沉淀池。污泥在沉淀池内沉淀,清水流出。沉淀污泥部分回流再生,部分为剩余污泥被排除。

活性污泥对有毒物质由较大的缓冲力,只要毒物不超出一定限度,污泥就可以发挥作用。

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滤池处理污水,最初是从酒滴池开始的,并不断得到改进,出现了塔式滤池,生物转盘,浸没法滤池等多种形式,其处理原理基本相同:

酒滴池是主要由碎石铺成的滤床。处理污水时,水从顶上洒下,各种微生物随污水通过滤床时吸附与石块上,不断生长繁殖成一层微生物膜。这一层膜对不断通过的污水中的有机物由很强的吸附,吸收和降解能力。

3. 厌氧处理法:

厌氧处理法通常用于不溶性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含量高的污水,或高浓度的工业废水,也经常用于处理剩余污泥。

4. 氧化塘法:

这个方法是利用自然水生生态系统处理污水,将一块较大的,阳光充足的场地开辟为一个大而浅的池塘,便于风浪对水层的搅动,有利通气。氧化塘中同时可以进行好氧和厌氧性分解作用和光合作用,三种作用互相影响。

工业废水所含物质成分、温度、pH值等差异大,有的有毒物质可被微生物降解,有的则不易被分解。

自然界中能降解烃类的微生物有几百种,多数为细菌和酵母菌等真菌。降解作用是由它们所产生的酶或酶系完成,最后将烃类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氰(腈)是剧毒物,人们发现约有50余种微生物对氰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如诺卡氏菌等微生物对腈纶废水中的丙烯腈降解的速度快、效果好。

某些污染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如多环芳香烃、硝基化合物等。我国应用肠杆菌、克氏杆菌等细菌,处理制造三硝基甲苯炸药过程中的污水,效果极佳。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对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几乎不能降解,因为它们缺乏分解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的酶系。但人们经过对自然微生物驯化和诱导,培育出了一些能降解人工会成的化合物的微生物,所以2,4-D、DDT等一些化学农药可以用这样的微生物降解,从而消除农药污染。

为提高污水的生物净化效率,生物学家应用生物技术,对现有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培育出了具有新的特殊功能的“超级微生物”。比如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中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要不同的细菌分解,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都集中转移到一种细菌体内,从而创造出了降解石油的“超级菌”。它不仅能降解石油中60%的烃,而且只在几小时内可达自然菌要用一年多时

间的净化效果。因此“超级菌”降解石油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最后,从目前工业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传播,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的提高,而这与当前恶化的自然环境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不断深入了解各种微生物在环境净化中的作用,对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101 陶涛201008340230 摘要:自然环境在没有或只受到有限的人为活动所造成污染时,能自动地维持生态平衡,环境洁净,各种生物和谐生存,繁衍生息。但随着人类生产、生活领域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包括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能源及生物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生物难降解化学品的广泛开发和利用,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突破了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净负荷,给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环境污染的恶化不仅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滞后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稳定的生活。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微生物作为生物界的主要降解类群,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化合物污染、石油及大气污染等治理过程中,均取得显著效果且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范围广泛,所以倍受人们关注。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降解;污染治理;应用;极端微生物

微生物在废水处理等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农林牧渔业、环保等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状况、分离纯化和开发(包括驯化和基因操作等)利用等方面的报道与日俱增。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工业化进程,进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逐年增多,并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且难以降解,致使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经济发展、轻环境治理的状况,使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加入世贸组织后,环境保护已不再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它将直接并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区的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1.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微生物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同目前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1.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优势 科技的发腱也充分证明微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微生物技术在处理环毙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鹿条件温和以受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微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f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应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f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微乍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 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2. 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应用微生物的高效降解、转化能力治理环境污染,在污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金属降解、化合物分解、石油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理过程分为:①高效生物降解能力和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筛选、鉴定;②污染物生物降解基因的分离、鉴定和特殊工程菌的构建;③生物恢复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化。 2 .1 .污水治理 环境中的污染物,在自然界中经过迁移、转化,绝大多数将归入水体,引起水体不断受到污染的胁迫。尤其是高浓度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倾入,使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通常情况下,只要这种污染不超过阀值,污染的水体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下,是可以得到净化的,这种净化主要源于水体中的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在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同时,又使污染物得以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应用微生物治理污水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应用于污水治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 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结论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校园概况沈阳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 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采样高度为1.2~1.5m,采样时间1min,采样流量28.3L/min。细菌在37℃培养48h,霉菌在26℃培养72h 后,分别计数两级采样皿中的细菌菌落数和霉菌菌落数(cfu),也即捕获在采样皿中的空气细菌粒子数和霉菌粒子数。全年共采样2016份。 1.3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高盐查氏培养基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按使用说明配置、灭菌。使用Φ9cm平皿,每平皿倾注20ml培养基,冷却备用。 1.4主要仪器JWL-2 两级筛孔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北京检测仪器有限公司;DXC-280B型不锈钢手提式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YLN-30A菌落计数器,北京市亚力恩机电技术研究所;SHP-250型生化培养箱和MJP-250型霉菌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B-4A控温电热板,金坛市天竟实验仪器厂,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下采样时使用。 1.5 统计分析菌落计数后,按照公式n=N×1000/(Q×t)计算受检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式中:N—平皿菌落计数,个;Q—空气流量,L/min;t—采样时间,min。 1.6质量评价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细菌菌落总数≤2500cfu/m3为合格。 2.结果 2.1空气中细菌粒子浓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见表1,图1。 由表2可见,同样在冬季,室外空气中霉菌粒子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三个季节,而在室内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概要

论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生物工程系 摘要: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一方面微生物具有污染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微生物也具有很强的修复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控制和消除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净化环境的作用,无疑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创建和谐新型社会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环境污染微生物土壤污染治理 当前社会是高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随着人类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急速增加,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恶化,当代人类的生产活动势必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物长期残留在环境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生命质量和环境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在好氧条件下,它能将有机污染物彻底的氧化,分解成CO2、H2O、PO42-、NO3-等无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降解,转化成有机酸、CO2、H2、CH4

等。。如果没有微生物的作用,仅历年积累下的生物残体就会堆积如山。一、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状况的 不良现象 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地区许多,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原、兰州、广州、济南。北京、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为人民所关注,世界各国都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拟于2008年7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首届全国微生物污染防治监测新技术与环境安全管理研讨交流会”。为我国环境保护近一步改善

浅谈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摘要:1.掌握抗生素的概念、制备、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了解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及生产过程。 2.了解微生物在医药工业其他方面的重要应用。 关键字:抗生素制备产品质量检测 微生物制药技术是工业微生物技术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 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1.土壤微生物的分离 2.筛选 3.早期鉴别 4.分离精制 5.药理试验和临床试用 抗生素的制备: 菌种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包装 微生物发酵的一般工艺也就是利用深层培养,进行微生物发酵生产所需要产品的过程。微生物发酵一般分发酵与提取2个阶段。 发酵阶段:发酵阶段是指微生物菌种在适宜的培养液内,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生长繁殖,生物合成所需产物的过程。 (1)菌种 发酵所用的菌种都是从自然界分离、纯化及选育后获得的。这些菌种通常采用砂土管或冷冻干燥管保存。要经常进行菌种选育工作,用人工方法加以纯化和育种,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不变。菌种制备的整个过程要保持严格的无菌状态。 (2)孢子制备 胞子制备就是将保藏的菌种进行培养,制备大量孢子供下一步植被种子使用。需氧发酵制备孢子一般是在摇瓶内进行,通过振荡,外界空气与培养液进行自然交换获得氧气。所用的培养基要含有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且碳源或氮源不宜过多,从而保证生产大量的孢子。此外,还要严格控制培养基的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条件。 (3)种子制备 种子制备是使有限数量的孢子萌发、生长、繁殖产生足够量的菌丝体,供发酵培养所用。在种子罐内微生物菌丝大量生长、繁殖,因而缩短了下一步发酵罐内菌丝生长的时间。种子罐中的培养液要尽可能与发酵液一致。而且要有易吸收的碳源和氮源。 提取阶段 发酵结束后,只有对发酵液中的产物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分离、提取及精制,才能得到合乎规定的纯品,此为微生物发酵的提取阶段。 (1)发酵液预处理 多数发酵产品如抗生素存在于发酵液内,有些存在于菌丝内。发酵液预处理包括除去发酵液内的杂质离子(Ca2+、Mg2+、Fe3+等)以及蛋白质,并利用板框压滤机,使菌丝与滤液分开,便于进一步提取。 (2)提取与精制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 本文是关于科技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小编收集了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朋友,当你过着快乐祥和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正一步步的恶化?当你打扫自己的美丽的庭院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当你充分享受春日里和煦阳光的时候,可曾想到南极上空已经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曾几何时,天空是那么蓝,河水是那么清,森林是那么密,就在自然环境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同时,人类同样在向大自然索取并不应得的东西…在读书的过程中,书中说道::“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 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1998年,流经中国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将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咆哮的江水卷起了一次又一次洪峰,吞噬了一个个村庄,一片片良田,一个个市县,一座座工厂,一所所学校。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 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险情。暴戾的烘魔,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第二篇: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科技与环保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前两者均在五天内造成五千多人的死亡,而第三者直接造成两百人死亡,并使此病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系 部 生命科学系 学科门类 生物 专 业 生物科学 学 号 1011410036 姓 名 刘路强 指导教师 施夏明 2014年1月4日 装 订 线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 时代的脚步在发展,人类对物质和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原核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17世纪显微镜的出现人类真正观察到了微生物,并不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微生物具有很强悍的环境修复能力。因此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及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治理检测方面的具体应用概况。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环境治理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vernance ,the detection of trends. 1 引言 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让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球的环境状况严重的恶化:水土资源急剧减少、森林减少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酸雨增加等。在我国各大城市中变现为雾霾天气非常的严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极大地威胁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亟待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治理检测综合性出路。 微生物与动物植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微生物生产与动物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降解硝基芳香烃烃的微生物类群、极端微生物、煤炭脱硫、废水的处理、环境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因此,各国对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功能都投入的极大的精力开发和研究微生物技术,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今后微生物的环保功能定能大显身手,微生物环保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 主体 一、微生物在环保领域应用现状 19世纪末期污水生物处理的出现使其成为污水处理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标志着人类应用为生物于环境保护的开始。 1.1微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是最原始的生命,在生物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的多样性分为代谢类型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按代谢类型的多样性把微生物分为光能利用生物、化能利用生物以及自养生物、异养生物,能够利用许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能源物质,比如:可以以石油、苯、酚、邻苯二酚、苯甲酸、三硝基甲苯,以及多种燃料和农药。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能够生存在很多的环境中,甚至在很多极端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比如:极嗜热菌能够在90℃以上的环境中正常的生活。正是因为微生物代谢类型和生存环境的多样性使得微生物可以清除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污染和能够在非常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下去,为微生物起到环保的作用奠定基础。【1】 1.2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进展迅速,各种工厂建设比比皆是,但随之而来的工业废水的净化是一大难题,例如:在河南一家化工厂私自排放废水被周围居民举报重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 施研究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于皓 姓名:乔利敏 专业(班级):环境11-2班 学号:1129010211

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11-2乔利敏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于环境的污染和控制,已成为各国科学界、公众和立法的注意焦点之一。大气微生物污染是环境污染之一,大气微生物能够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疾病的传播,导致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尤其近年SARA、禽流感、超级细菌等疾病的流行和暴发,特别是近年来室内污染的加剧,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经济发展[1]。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内外不少学者对大气微生物的污染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本文就国内外大气微生物特性来源、污染分布、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大气微生物;分布现状;污染特征;防治措施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progress, for the control of pollu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 public and the legislature. Airborne microbes pollution is one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airborne microbes can lead to the spread of diseas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and plant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cause ro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ARA, avian flu and other diseases prevalent superbugs and outbreak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door air pollution intensifie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 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human environment,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microbial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many scholar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origin abroad atmospheric pollution distrib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reviewed. Keyword: airborne microbes;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quo;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0:引言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内容摘要: 随着工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大量的生活废弃物( 粪便、垃圾和废水) ,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 废气、废渣和废水) 及农业上使用化肥、农药的残留物等,特别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大量排放入水体,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畜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所谓环境污染即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打破了正常的生态平衡,给人类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大问题。 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微生物原本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染处理材料,应用在污水、废气的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人类最宝贵、最具开发潜力的资源库。微生物在地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外号“天然清洁工”。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微生物都能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微生物的环境保护功能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许多成果。 关键字: 污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降解与转化、环境监测 正文: 微生物技术的发展 微生物学本身就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并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不断深入以及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世纪初,人们开始注意到污水中细菌的存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913年英国的费拉开创了活性污泥法,并随着欧美各国一些城市先后建立和发展了自来水厂。 20世纪50年代,英美法一些国家的学者陆续发表了研究报告。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污染控制技术有了许多突破性发展,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法更加完善,污染控制微生物有了很大发展。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诞生了遗传工程。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污染控制微生物日臻成熟。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微生物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此外,还要靠微生物进行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微生物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王奇,王琤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微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新兴制剂。近年来,被研究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来源并阐述了该制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以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微生物制剂简介 1.1微生物制剂作用 微生物制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合成的生物制剂,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饲料的调制中,对动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制剂是将有益微生物菌群合理搭配在一起后添加在某一物质中,以达到平衡菌群、抑制有害菌繁殖的作用[1,2]。在饲料中添加部分微生物制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动物瘤胃内有益菌群数量的比例。研究表明:微生物制剂的添加能够维持和强化消化系统中的有益菌群数量,具有抑制病原菌繁殖的作用,促进动物健康生长[3]。微生物制剂的发现一直推动着畜牧业的发展,其广泛的作用改善了在动物养殖,动物保健,动物医疗等领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动物生长缓慢,营养利用率低等问题,在畜牧业上具有巨大的使用价值[4]。 1.2 微生物制剂来源 微生物制剂是从动物或自然中分离、坚定、通过生物工程人工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并用于动物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5]。微生物制剂来源广泛,种类多,作用大。当前,市场上主要的微生物制剂从微生物物种上划分,单一微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硫化细菌等单一菌种,复合微生物制剂是单一微生物制剂混合等一序列步骤制成的,主要有:有效微生物群,生物抗菌肽,疫苗制剂等。有学者称微生物制剂为绿色添加剂,其因是无毒、无不良反应、无副作用且效果显著,是一种优良的抗生素替代品,又可称之为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中广泛应用。 1王奇(1995-),男,14级饲料与动物营养。 王琤 ,通讯作者。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填写说明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应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A4复印纸(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订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推荐书》一致。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由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成果登记号:指已在国家环保总局进行过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登记的登记号。 2.《项目名称》(中文)应当准确、简明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3.《项目名称》(英文)系指中文名称的英译文,字符不得超过200个。 4.《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申报与评审要求》中授奖单项限额数,按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5.《推荐单位》指组织推荐项目的省、部级单位科技主管部门及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

6.《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如选“否”,请详细填写密级以及定密审查机构。《密级》应填经定密审查机构审定批准的密级,密级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定密日期》填写由项目完成单位拟定的并经定密审查机构批准的日期,《保密期限》应填写整数年限。《定密审查机构》指有权审定批准项目密级的上级主管部门。 7.《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8.《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A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A2、863计划,A3、973计划,A4、其他计划; 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 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 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G.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其他: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非职务项目;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尹玲莉(1965-),讲师,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 收稿日期:2006-11-24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尹玲莉 张学英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摘 要:通过介绍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功能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指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关键词:微生物;生态系统;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Q938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7)02-57-02 微生物与动物,植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微生物功能群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对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微生物在能源开发,清洁生产中的作用;在石油开采,石油和煤炭脱硫,生物制浆,可降解塑料生产中的作用;在环境保护,环境修复与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在矿产形成及生物冶金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农业、医学、水生生物学中的作用等。本文从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微生物的重要性等方面对微生物进行详细阐述。 1 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分解者 在日常生活中,放置的水果、食物、衣物、木材等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都要变质、发霉、腐烂,这就是微生物分解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这种作用虽然会造成人类生存资源的损失,但对于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的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却是不可缺少的。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或腐植质获得能量和营养来合成自身,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可供植物利用的无机化合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igester )。微生物可以把地球上死亡的动植物残体清扫 得干干净净,将有机体分解成生产者生长所需要的元素,所以微生物被看成是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波浪式发展、螺旋式进化的原动力之一。 2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及降解———利用微生物 进行环境保护的基础 211 微生物抗毒 微生物个体微小、繁殖迅速、数量巨 大、代谢能力强速度快、易于突变,它们较其它生物更易适应环境。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例如有新的化合物存在时,某些微生物能逐步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它们可能通过自然突变形成新的突变种,也可能通过在细胞内产生新的功能而适应新环境。这些特征使得微生物成为污染物降解中的主力军。 212 转化和降解 许多微生物可以对生物外源性物质进 行化学转化,使其转变成为毒性较小或易于被其它微生物所降解的化合物。如对杀虫剂DDT 和对炸药T NT 的转化。微生物对生物外源性物质的转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脱卤(主要是脱氯),如DDT 的脱氯;(2)还原,将生物外源性物质上的取代基,特别是硝基,进行还原;(3)水合反应,如对有机氰的水合反应,形成无毒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微生物除了可以转化生物外源性物质外,有些微生物还可以把它们分解掉,把较大的化合物分子一步一步地变小,称为降解作用。有些生物外源性物质可以被彻底降解,即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很小的分子化合物或元素。但是,有些生物外源性物质不能被彻底降解。 3 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生物处理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和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发展了各种处理办法。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化学法(如絮凝沉淀法)、物理法(过滤)和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这三类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在污染物的处理中,虽然物理、化学方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这些方法存在投资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的问题,因而逐渐被生物法所代替。生物处理(B i otreat m ent )也叫生化处理,是指利用处理系统中的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以及各种特性来处理各种废弃物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各种污染源和小范围的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311 城市垃圾生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有 很多方法,如填埋、堆肥、焚烧、用来发电等。垃圾的填埋处理不仅需要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需要很长时间(一般至少50-100年)才能完全使所填埋的垃圾 7 5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1Sci 1Bull 12007,13(2):57-58

药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与其防治措施

无菌药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从无菌药品生产的哥哥环节分析药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途径以及其防治措施,从而防止无菌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 关键词:无菌药品;微生物污染;来源;防止措施。 目录 一、微生物概述 1.微生物的特点 2.细菌的特殊结构 二、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污染 1.无菌药品污染的概念 2.污染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来源 三、微生物污染无菌药品的途径和防止措施 1.人员 2 .厂房与设施 3.设备 4.物料 5.工艺 6.其他 7.企业文化 一、微生物概述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总称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分为七大类。按照大小和高低等级依次是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其中,立克次体,支原体,放线菌,螺旋体这四类微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一般比较少见,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这三类引起的人类疾病比较多,所以无菌药品的生产中对这三类微生物药格外注意。 1.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

; 4.易变异,适应强; 5.分布广,种类多。也正是微生物的这些特点使得无菌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防治工作显得格外困难和复杂。 2.细菌的特殊结构:大多数细菌除了具有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内含物等外,还有一些细菌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荚膜,芽孢,鞭毛,菌毛等。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想细胞壁表面分泌一种粘液状物质,形成一层较厚的膜(约0.2um)称为荚膜。荚膜中更含有大量的水分,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细菌抵抗干燥。细菌的荚膜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具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白细胞所吞噬,故能在机体内产生繁殖,引起感染。 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的时期或当外界条件改变对细菌生长不利时,细菌体内的细胞浆发生脱水浓缩,之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位于菌体中央或末端,称为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一个繁殖体只能形成一个芽孢。芽孢外面有数层厚而致密的膜,可以抵御外界不良环境,对于高温、干燥、光线、化学药品等有抵抗力比繁殖体强没有形成芽孢的细菌,在70摄氏度以上就会逐渐死亡,而芽孢能抵抗100摄氏度或者更高的温度。因此,杀死腰包要比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困难得多,有些芽孢可以存活多年而不丧失其活力,当遇到合适条件时又可生长繁殖,因此灭菌的效果应以杀死芽孢为标准。 二、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概念:无菌药品污染分为物理性污染(如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化学性污染(如重金属盐类的污染)和微生物污染。无菌药品生产中的污染主要是微生物污染,所以我们这里只研究微生物引起的污染。即指的是无菌药品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无菌药品中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含量超标而引起的污染。 污染无菌药品的微生物来源 已经知道微生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大的一类生物。由于其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营养类型多、适应能力强,所以土壤、水中、空气、动植物体表及体内均广泛存在,甚至在高山、海洋等都有它们的存在。当然,不同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年级 2012级 姓名 XXXXXX

摘要 环境污染是指生态的结构和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或破坏,超过了生 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环境正常的生态平衡]1[ 。在人类的生活的环境中, 有大量的生活废弃物,工业生产形成的三废及农业上使用的肥料、农药的残留物等。环境污染对认出健康、工业、农业、水产业等都有很大危害,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除了自然环境外,就是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微生物不但可以处理污染物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所以微生物在环境保护方面其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涉及的方面很广,主要目的是消除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在这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技术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水源的污染是危害最大、最广的环境污染。污水的种类很多,包括生活污水、农牧业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有毒污水等。这些污水必须先经处理,除去其杂质与污染物,待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排入自然水体或直接供给生产和生活重复使用]2[。 1.活性污泥法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形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有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的,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基本工艺流程图如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质上市自然界水体自净的人工模拟,是对水体自净 能力的强化。因此,活性污泥法不仅要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更要为它们设置能够高效发挥其吸附、吸收和氧化污染物能力的场所。 A 活性污泥的组成 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在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生物群体。 综合而言,活性污泥由4部分物质所组成: 1) 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2) 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 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4) 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 ]4[ B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空气 出水 进水 二次沉淀池 曝气池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污泥

微生物制剂使用

池塘微生物制剂使用技术 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 经培养、复壮、发酵、包埋、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用于动物的生 物活菌制剂。有时将其称为益生菌、益生素等。我国微生物制剂于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 颇具规模,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等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一、水产养殖业应用微生物制剂的背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由于种质退化、池塘老化、饲料不当投喂等原因导致病害频繁发生,可以说,病害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治疾病,用药量不断加大,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一些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同时也影响了鱼虾肠道内的有益菌群的正常生长,引起肠道内菌群生态的失调,从而影响鱼虾类的抗病能力。同时,大量使用药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2001年我国出口欧盟的冻虾仁产品含有违禁物质氯霉素便是敲响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因为药物残留超标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水产养殖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答案只有一个:推行水产品无公害养殖技术。由于微生物制剂可通过调节养殖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净化水质,达到提高养殖品种健康水平及改良养殖环境的目的,而且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无污染等副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抗生素,为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创造条件。 二、水产微生物制剂的种类及其特点 作为水产动物微生物制剂的主要菌种有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以复合型产品为主,如EM菌。 1、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微生物制剂,它是一类能进行光和作用原核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点是体内具有光和色素,可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其在养殖水体内,可利用硫化氢或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同时也能将小分子有机物作为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发改委 科技部 环保部 2005第65号)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 2005年第65号 为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引导投资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各地方、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行 业协会推荐,专家评审、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现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260项技术予以公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综合利用部分)序号技术简介 1 转炉尘泥的综合利用该技术通过研究转炉泥的粘结性、沉降性以及传输性能,采用转炉泥干、湿法利用工艺。干法利用是将转炉泥与烧结返矿、除尘灰等原料通过配矿、螺旋搅拌、利用干燥的返矿为球核,吸收转炉泥中的水分、外滚转炉泥造球,供烧结配料用。湿法利用是将转炉泥浆加到烧结配料室生石灰消化器内取代消化水,混合机内的清水作为调整水。该技术使转炉泥在钢铁企业内部达到良性循环,并实现转炉泥零排放。适用于国内外所有的钢铁联合企业。 2 氰化尾渣中综合回收有 价金属技术 该技术是以氰化尾渣中综合回收有色金属为目标,采用新型高效预处理技术和 新型浮选药剂,消除了矿泥的影响,并利用调整矿浆电位、pH和采用组合浮 选剂等措施,强化了超微细粒有用矿物的回收,并采用有效的活化剂及活化手 段,使有用矿物回收率提高。实现氰化尾渣无尾排放。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含金 银多金属矿的综合回收。 3 难处理低品位金矿及尾 矿综合利用技术 该技术提出了破碎-筛分-洗矿,粗粒级堆浸,细粒级重选-炭浸的以堆浸为主, 重选、炭浸为辅的组合提金工艺。矿石经破碎后增加关键的筛分洗矿工艺,粗 粒级矿石直接堆浸,细粒级矿浆经溜槽重选分级后炭浸工艺。解决了氧化矿石 含泥高不宜直接堆浸的问题,缩短了浸出周期,提高浸出率。建设含氰废水零 排放工程和其它有效的环保设施,可有效地保护下游水体不受污染。适用于我 国低品位氧化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4 立磨粉磨高炉矿渣技术该技术采用立磨粉磨设备,以挤压粉磨为原理,以燃油热风为热源,兼粉磨与烘干为一体对高炉矿渣进行粉磨。结合实际产品质量优化确定粉磨过程参数。同时优化改进设备条件,实现钢铁行业废渣综合利用,并提高废弃物综合附加值的目的。该技术可改善全球温室效应,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该技术适用于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空气、物表、器械、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参考标准 一、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采用平板暴露法操作 结果计算: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结果判断: 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4.0cfu/皿(15min ) Ⅲ环境 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 、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 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4.0cfu/皿(5min )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 检测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 ,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采样面积都为100cm 2)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 2)= 结果判断: 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5.0cfu/cm 2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 2)

Ⅲ环境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10.0cfu/cm2 三、消毒医疗器材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检验标准 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 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 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 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高度危险性物品: 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 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压力测量导管、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