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大纲

《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大纲

《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大纲
《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大纲

《材料成形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材料成形原理》是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主要的院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对材料的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等近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及各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原理有深入广泛的实质性理解,为后续的成形技术具体工艺方法、设备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为开发新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分析和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性质。掌握液态金属与合金凝固结晶的基本规律及结晶过

程中的伴随现象,了解冶金处理对凝固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影响。

2.掌握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 掌握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冶金现象及内部规律。

4. 掌握塑性成形力学基础理论、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分析方法与原理。

5. 掌握材料成形过程缺陷形成特点、机制及控制方法。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本课程重点在于阐述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涉及具体成形工艺方法及参数。各种具体的成形工艺方法、原理过程及控制等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学习。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必修课。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篇

绪论

绪论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材料成形内容及其在国民经济、国防、高技术领域的意义,各种材料成形技术原理(凝固、焊接及冶炼过程冶金、粉末冶金、塑性成形)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教学要求及重点:使学生理解“材料成形”的重要性及《材料成形原理》课程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对本专业有整体的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

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本章将以液态金属为例,概要介绍有关液体结构的知识,并注意体现近年来新的突破和成果。对液体的性质,主要讨论与液态成形相关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1-1 引言

§1-2 液态金属的结构

液体与固体、气体结构比较及衍射特征;液态金属结构的理论模型:无规密堆硬球模型、液态金属结构的晶体缺陷模型、液体结构及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描述;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1-3 液态合金的性质

液态合金的粘度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表面张力的实质及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及其在材料成形中的意义;

§1-4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基本概念、液态金属停止流动机理与充型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第二章凝固温度场

液态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涉及到传热、传质和固液界面动力学等三方面问题,而质量传输、界面推进速度都与热量传输、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凝固温度场的研究,是研究凝固宏观与微观过程(包括凝固形核与长大、结晶组织形态、凝固应力与缺陷)的基础。

§2-1 传热基本原理

温度场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程;

§2-2 铸件凝固温度场的解析解法

凝固温度场的求解方法;铸件凝固温度场的解析解法;铸件凝固时间计算;界面热阻与实际凝固温度场;铸件凝固温度场的获得及动态凝固曲线;铸件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2-3 熔焊过程温度场

焊接温度场的特点;熔焊过程温度场的基本类型及影响温度场的因素;焊接工艺参数及焊件的热物理性能对焊接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第三章金属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

本章主要讨论结晶过程的形核及晶体生长热力学与动力学

§3-1 凝固热力学

阐明过冷度ΔT是影响相变驱动力的决定因素,ΔT越大,凝固相变驱动力ΔG V越大;K0的定义、物理意义及“偏析系数”∣1- K0∣;

§3-2 均质形核

阐明均质形核的临界半径、形核功、形核率等概念,及其相关公式 §3-3 非均质形核

阐明非均质形核形核功;非均质形核形核条件;分析并阐明,通常情况下,接触角θ远小于

180o ,所以,非均质形核功ΔG *he 远小于均质形核功ΔG *

ho ,θ越小,ΔG *he 小,夹杂界面的非均质

形核能力越强,形核过冷度越小; §3-4 晶体长大

液-固界面自由能及界面结构类型、本质及其判据;晶体长大方式

第四章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本章从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的规律谈起,着重讨论所涉及到的“成分过冷”条件及其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单相固溶体合金及多相合金的凝固。并为后续章节的内容的讨论奠定基础。 §4-1 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

平衡凝固条件下的溶质再分配;固相无扩散而液相充分混合均匀的溶质再分配;固相中无扩散而液相中只有扩散的溶质再分配;液相中部分混合(有对流作用)的溶质再分配; §4-2 合金凝固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条件和判据;“成分过冷”的过冷度及其特性因素; §4-3 “成分过冷”对合金单相固溶体结晶形态的影响

热过冷及其对纯金属液固界面形态的影响;“成分过冷”对合金固溶体晶体形貌的影响规律;分过冷作用下的胞状组织的形成及其形貌;较宽成分过冷作用下的枝晶生长;自由树枝晶的生长;枝晶间距

§4-4 共晶合金的结晶

共晶组织的分类及特点;非平衡状态下的共晶共生区;离异生长及离异共晶;层片状共晶组织的形核及长大;棒状共晶生长;非小晶面—小晶面共晶合金的结晶

第五章 铸件宏观组织及其控制

本章基于前面几章所讨论的凝固基本原理和规律,进一步探讨实际铸件及焊缝的宏观凝固组织特征、规律、机理及控制方法。 §5-1 铸件的宏观组织

铸件的宏观组织(通常)类别:??

?

??内部等轴晶区柱状晶区激冷晶区,并分析各晶区组织的形成机理,及他们之

间的相互联系及控制关键和途径: §5-2 表面激冷区及柱状晶区的形成

稳定凝固壳层的产生,及其决定着表面细晶粒区向柱状晶区的过渡;阻止柱状晶区进一步发

展的关键则是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

§5-3 内部等轴晶的形成机理

过冷熔体独立生核的能力↑和各种形式晶粒脱落(或熔断)、游离、增殖的程度↑——→抑制柱状晶区,扩大等轴晶区,细化等轴晶组织

§5-4 铸件宏观结晶组织的控制

促进及细化等轴晶机理分析及三方面控制措施:合理地控制浇注工艺和冷却条件;孕育处理;动力学细化

§5-5焊接熔池凝固

熔池凝固条件及结晶特征、熔池结晶组织的细化;影响焊接弯曲柱状晶形态的因素

第六章特殊条件下的凝固与成形

特殊条件,是指与传统的铸件(锭)凝固过程不同的条件。限于课时,只对快速凝固、失重条件下的凝固和定向凝固作大体介绍

§6-1 绪论

§6-2 快速凝固

§6-3 失重条件下的凝固

§6-4 定向凝固

第七章液态金属与气相的相互作用

在焊接或熔炼过程中,液态金属会与各种气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对焊件或铸件的性能产生影响。本章着重介绍各种气体的来源、气体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机制、气体对金属质量的影响以及控制气体的措施等。

§7-1 气体的来源与产生

焊接区气体的来源与产生;铸造过程中的气体来源:熔炼过程、浇注过程、铸型反应

§7-2 气相在金属中的溶解

气体的溶解过程、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平方根定律);金属吸收气体为吸热反应:△H为正值,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金属吸收气体为放热反应:△H为负值,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合金成分的影响;电流极性的影响;焊接区气氛性质的影响(氧化性气氛中,[N]↑适当提高气相的氧化性气氛,可降低[H]);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电流、电压影响)

§7-3 气体在金属中的析出

气体在金属中的析出的条件

§7-4 氧化性气体对金属的氧化

金属氧化还原方向的判据:{p O2}>p O2时,金属被氧化;{p O2}=p O2时,处于平衡状态;{p O2}

比较各种金属自由氧化物的分解压高低及稳定性(图7-14),阐明合金元素氧化顺序及脱氧剂的选用原则

自由氧对金属的氧化;

§7-5 气体的影响与控制

气体的控制措施;重点:降低焊缝中的含氢量的措施:CaF2在碱性及酸性焊条药皮去氢机理;控制焊接材料的氧化势

第八章液态金属与渣相的相互作用

焊接过程中或合金熔炼过程中,和液态金属接触并发生化学冶金反应的除了气体介质之外,还有高温下熔融的液态熔渣。了解熔渣的特性,对于控制焊接、铸造过程中的化学冶金反应十分重要。

§8–1 渣相的作用与形成

熔渣的分类;熔渣的来源与构成;渣相的作用:1. 机械保护作用:①避免液态金属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②防止气相中的氢、氮、氧、硫等直接溶入;③减少液态金属的热损失。2. 冶金处理作用熔渣与液态金属之间冶金反应:①去除金属中的有害杂质,如脱氧、脱硫、脱磷和去氢;②去除液态金属中非金属夹杂物;③焊接过程中调整焊缝合金成分。3. 改善成形工艺性能作用适当的熔渣(或焊条药皮)——有利①焊接及熔炼过程的引弧、稳弧;②改善脱渣性能及焊缝外观成形;③电渣熔炼中的熔渣作为电阻发热体,重熔并精炼金属。

§8–2 渣体结构及碱度

渣体结构及碱度:分子理论与离子理论、熔渣的碱度;

§8–3 渣相的物化性质

熔渣的凝固温度与密度;熔渣的粘度及其意义;“长渣”和“短渣”(药皮焊条电弧焊);熔渣的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

§8–4 活性熔渣对金属的氧化

熔渣的氧化性、熔渣的氧化性与温度及酸碱性的关系;扩散氧化(在一定温度下,它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符合分配定律);置换氧化;

第九章液态金属的净化与精炼

在材料成形加工过程中,液态金属都表现出易与气相和渣相互相作用的特性,导致金属及其合金中含有过多的有害元素、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它们会直接影响其冶金质量及产品的内在质量。所以,在材料成形过程中需要对液态金属进行净化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为了便于集中阐述问题,本章以钢铁为研究对象专门讲述去除有害元素的净化。其中主要内容包括脱氧、脱硫、脱磷和脱碳精炼等问题。

§9–1 液态金属的脱氧

先期脱氧(焊接)、预脱氧(熔炼)、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各种脱氧原理的概念及优、缺点;锰、硅沉淀的脱氧的比较,温度、熔渣的性质对其脱氧效果的影响;

§9–2 液态金属的脱碳反应

液态金属的脱碳精炼反应原理、目的及工艺原则;

§9–3 液态金属的脱硫

液态金属的脱硫原理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9–4 液态金属的脱磷

液态金属的脱磷原理及脱磷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第十章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熔焊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靠近焊缝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热影响区”(Heat Affect Zone),或称“近缝区”(Near Weld Zone)。焊接接头主要是由焊缝和热影响区两大部分组成,其间存在一个过渡区,称为熔合区,如图10-1所示,因此要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就必须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同时都达到要求。本章以钢铁为主要对象专门讲述焊接热循环、焊接热循环条件下的金属组织转变特点、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等问题。

§10–1 焊接热循环

焊接热循环的参数及特征;焊接热循环的特殊性;焊接热循环参数的意义、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10–2 焊接热循环条件下的金属组织转变特点

焊接加热过程的组织转变;焊接冷却过程的组织转变;焊接热过程几个特点及其对焊接加热、冷却过程的相变点和组织转化的影响(与热处理相比);

§10–3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

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阐明不易淬火钢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四个区:熔合区、过热区(粗晶区)、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不完全重结晶区)加热达到的最高温度、组织及性能变化特征;

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阐明易淬火钢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加热达到的最高温度、组织及性能变化特征;

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化、脆化、软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0-4 焊接热模拟技术(概略介绍其目的、原理、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凝固缺陷及控制

凝固缺陷是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一类缺陷,它们以不同的类型和形态存在于固态金属中,对金属的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偏析、气孔、夹杂、缩孔、缩松和裂纹等重要凝固缺陷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1-1 合金中的成分偏析

偏离分类,各类偏离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规律;

§11-2 气孔与夹杂

气孔的分类及特征,气泡的生核、长大及上浮,气孔的形成机理,防止气孔产生的措施;夹杂物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11-3 缩孔与缩松

液态收缩阶段(I)、凝固收缩阶段(II)和固态收缩阶段(III);缩孔与缩松的分类及特征,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机理,影响缩孔与缩松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11-4 应力

应力与变形:应力的形成原因及机理,控制应力的措施,变形及控制变形的措施;§11-5 热裂纹

热裂纹的分类及形成机理,热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11-6 冷裂纹

冷裂纹的分类及形成机理,热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第二篇

绪论

本章首先介绍了金属塑性成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塑性加工理论的发展概况,并介绍了本课程的任务。

本章的教学要求为重点掌握塑性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塑性加工理论的概况。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介绍塑性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简述塑性加工理论的发展概况。

第13章金属塑性成形的物理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分类,从理论上分析了金属塑性变形的机制,指出塑性加工中金属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包括冷变形和热变形对金属的组织性能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塑性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及塑性图,指出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最后介绍了变形抗力概念及变形抗力的影响因素。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金属塑性成形的定义、特点;塑性图、金属多晶体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金属的超塑性。

第14章应力分析

应力分析是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之一。本章讨论了应力分析的方法及各种相关方程。介绍了张量的基本知识,外力、内力、应力概念,点的应力状态概念、描述方法;斜面应力的确定;应力边界条件;应力张量不变量;主应力图;应力张量分解;等效应力、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及应力莫尔圆等。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点的应力状态分析,任意斜面上应力公式,应力张量的分解与应力平衡微分方程以及应力莫尔圆;

第15章应变分析

应变分析是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本章讨论了应变分析的方法及各种相关方程。位移、应变;点的应变状态概念、描述方法;任意方向上应变的确定;应变张量与不变量;应变张量分解;小应变几何方程、应变连续方程概念与意义,塑性变形体积不变;应变增量张量与应变速率张量定义、意义,对数应变(真实应变),以及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中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几何方程,点的应变状态,应变增量,应变速率张量,主应变图与变形程度表示。

第16章屈服准则

本章主要介绍了拉伸图和材料条件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在塑性失稳点特性、材料模型;屈服准则的概念、屈雷斯加(H.Tresca)屈服准则、密塞斯(Von Mises)屈服准则及二者的差异以及屈服准则的空间和平面的几何表达,最后介绍了π平面上的屈服轨迹以及应变硬化材料的屈服与加载表面。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拉伸图和材料条件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在塑性失稳点特性;屈服准则的概念、屈雷斯加(H.Tresca)屈服准则、密塞斯(Von Mises)屈服准则以及屈服准则的空间和平面的几何表达及π平面上的屈服轨迹。

第17章材料本构关系

本构方程是求解塑性变形问题的基本方程。本章主要介绍了弹性应力应变关系、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增量理论、全量理论;粉末体塑性成形的基本假设及粉末体变形的屈服准则及应力应变关系,最后介绍了金属的粘塑性行为及粘塑性本构方程,聚合物熔体的流变特性。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塑性变形的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

第18章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本章主要讨论金属塑性加工过程中塑性流动的一些宏观规律,如最小阻力定律、影响金属塑性变形和流动的因素;不均匀变形、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并介绍了金属塑性加工时的摩擦的特点及作用,分析了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简述了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讲解了塑性成形时摩擦力的计算、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和塑性成形中的工艺润滑。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最小阻力定律,影响金属塑性流动与变形的因素,不均匀变形、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摩擦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塑性加工的工艺润滑。

第19章塑性成形力学的工程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并主要介绍了主应力法及其求解要点。并以平面应变镦粗的变形力、轴对称镦粗的变形力的求解问题为例讲述主应力法的应用;

介绍了滑移线理论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滑移线的主要特性、滑移线场的建立及采用滑移线求解平冲头压入半无限体和平砧横镦圆断面轴的问题;讨论了塑性极值原理及上限法,讲解速度间断面及其速度特性,以及上限法在求解平冲头压人半无限体问题及轴对称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主应力法的求解的要点;滑移线理论法概念,汉基应力方程的推导、滑移线的特性的理解,应力边界条件的确定和滑移线场的绘制的数值计算方法;极值原理及上限法,速度间断面及其速度特性,重点掌握主应力法和滑移线法的应用.

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刘全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W. Kurz , Fundamentals of Solidification (4th edition),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Switzerland, 1998;(英语好的同学)

?M.C. Flemings著,关玉龙等译,凝固过程,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周振丰著. 铸铁焊接冶金与工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汪大年主编.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陈金德, 邢建东主编.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陈平昌等主编,《材料成形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320017 总课时:3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践22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艺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限定选修课。讲授电子产品的基本装配工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科学的认识元器件及焊接技术,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注:上表中,前一部分为理论学时,后一部分为实践学时。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焊接机、制版机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附后) 1、元件测试10% 2、焊接练习(造型焊接10%,万能板焊接10%) 3、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及电子小产品制作40% 4、FM收音机装配及调试30% 六、教学参考书目

焦辎厚电子工艺实习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4 张立鼎周志春先进电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会2001.4 王卫平电子工艺基础电子工业2000

《电工技能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修订时间:2006年4月 课程名称:电工技能实训 课程分类:实践教学 适用专业:机械、电气、机电专业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总学时:30学时课程总学分: 开课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系 一、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电气、机电专业的一门独立实践课,学生在学习电路、电工技术、低压电器、电机等技术课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的熟练程度,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一般的室内照明配线安装;能看懂电动机的一般基本控制线路,并能独立安装与检修。 另外,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克服困难,勤学苦练。 二、教学条件 1.教学条件符合电工作业条件(如场地、绝缘鞋、绝缘胶垫等); 2.有专用的电工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室、电力拖动实验室; 3.有各种电工仪表和工具及材料。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电工技能实训〉〉总学时为两周,实训项目为十一项,具体分配如下:实训项目内容学时 实训一电工基本操作 6 实训二照明电路的安装 6 实训三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12 实训四参观电机厂 6 总学时30 实训一:电工基本技术及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单股导线、多股导线的连接方法 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及考试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大学美育2019尔雅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A ?A、 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 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 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 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认识美 1 【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B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2 【单选题】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B ?A、格拉底 ?B、卡尔 ?C、拉图 ?D、里士多德

【单选题】下面论述不符合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命题的是:D ?A、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B、美是生活”命题关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C、尔尼雪夫斯基斯基通过“美是生活”命题强调了美的理想性?D、“美是生活”说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 4 【单选题】“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D ?A、《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 【单选题】 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礼”

?B、 “中庸” ?C、 “仁” ?D、 “兼爱” 6 【单选题】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C ?A、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单选题】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A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自然美之美育 1 【单选题】从动物的快感进化到人的美感的根本前提是()D ?A、以模仿动物为美 ?B、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 ?C、性的选择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2 【单选题】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数:拟定7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工艺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掌握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印制线路板的制作 3.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工具、材料及工艺 4.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电子装配工艺 5.掌握电路的阶段调试及整机调试 6.整机装配实例操作 7.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附:整机装配实训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常用电子元器件 1.掌握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与识别以及集成电路的封装等。 4.掌握电声器件、光电器件和压电器件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识别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5.掌握片状元器件的相关知识。 课题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主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的结构与种类,认识常用材料,了解先进的PCB以及相关知识。 2.掌握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基本原则。 3.简单了解手工制作线路板。 课题三焊接工艺 1.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 2.掌握焊料与焊剂的种类、特性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能。 4.掌握自动焊接技术、表面安装技术的设备、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等相关知识。 课题四电子产品的防护与电磁兼容 1.了解电子产品的防护与防腐、电子产品的散热、电子产品的防震的相关知识。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的知识,掌握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了解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的知识,掌握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课题五整机装配工艺 1.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2.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相关技能。 3.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制以及格式和填写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要求及过程。 课题六电子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1.掌握调试的相关知识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程内容: 1、货币的起源 2、形形色色的货币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定义 5、货币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 2、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本章重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的理解 第二章信用 课程内容 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高利贷信用

3、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4、现代信用的形式 5、信用与股份公司 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 2、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 3、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4、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重点:信用的概念和现代信用的形式本章难点: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课程内容 1、利息 2、利率及其种类 3、单利与复利 4、利率的决定 5、利率的作用 基本要求: 1、掌握利息、利率的一般概念 2、掌握利率的种类 3、理解复利公式的运用

4、掌握利率的决定理论和作用 本章重点:1、利率的决定 2、利率的种类本章难点:复利的运用 第四章金融市场 课程内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 3、证券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 5、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 基本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掌握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 3、了解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本章重点: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其种类。本章难点:证券市场的概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课程内容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电工学 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2012/3/26 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 11 广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实验报告 no1 科目电子电工技术班级 1 报告人:同组学生日期 2012 年 3月 26日 f u1 图1-38直流电路基本测量实验电路 u2b +e1 -r4 510ω r5 330ω c 解 解:由图中可知,图中共有3个支路,afed,ad,abcd, 因为流经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所以 e2 i1=i4i2=i5 图中有两个节点a和d根据基尔霍夫定律(kcl)节点个数n=2,支路个数b=3对节点a有i1+i2=i3 对于网孔adef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1r1+i3r3+i4r4?e1 i1510??i3510??i4510??6v 对于网孔adcb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2r2+i3r3+i5r5=e2 i21000?+i3510?+i 5330?=12v 联立方程得 i1510??i3510??i4510??6vi21000??i3510??i5330?=12vi1+i2=i3 i1?i4i2?i5 i1=1.92mai2?5.98ma i3?7.90mai1=1.92mai2?5.98ma i3?7.90ma各电阻两端的电压 u1=i1r1=1.92?10-3?510=0.9792vu2=i2r2?5.98?10-3?1000?5.98vu3=i3r3=7.9?10-3?510=4. 029v u4=i4r4?u3=i3r3=7.9?10-3?510=4.029vu5=i5r5=i2r5?5.98?10-3?330=1.973v 以a点作为参考点则va=0 uad=0?u3?0?4.029v??4.029v ubf?uba?ufa?5.980v?0.9792v?5.0008v uce?uca?uea?1.9734v?4.029v??2.0556 以d点作为参考点则vd=0 uad??u3??4.029v ubf?ubd?ufd=5.980v?0.9792v?5.0008vuce?ucd?ued?1.9734v?4.029v??2.0556v 1实验目的 (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6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6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6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 (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年7月第2版

(三)金融学各章学时分配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安徽新华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业 《大学美育》课程问卷调查表一 说明:本调查表由《大学美育》课程组教师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选修该课程学生的基本状况,真实回答是唯一要求,不做最后成绩评定的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作为我们了解情况,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载后打印纸质稿一份,完成后,于第二次上课时交给授课教师。 院系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认真阅读以下题目,在你认定的选项后面画√,可以多选. 1.你的基本状况 性别 A男 B女 专业 A文 B理 C经管 D医药 E艺术 F其他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 你选修大学美育的目的 A增加审美修养 B获得学分 C其他 3. 你对大学美育课程的理解 A知识学习类课程 B思想品德类课程 C审美教育类课程 D其他 4. 你以前学习过艺术类的课程主要有 A绘画 B音乐 C舞蹈 D书法 E其它 F无 5. 你学习过美育或者美学方面的课程吗? A学习过一段时间 B深入学习过 C听说过 D从来没有 6. 你认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有没有作用?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不明显 C没有作用 7. 如果你认为审美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作用的话,这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拥有关于美的知识 B提升审美能力 C美化日常生活 D改变精神气质 8. 在美育与智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 美育促进智育的发展 B 美育影响智育的发展 C美育和智育没有必然联系 9. 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你的看法是: A美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B美育影响德育的发展 C美育和德育没有必然联系 10. 你对着装方面的时尚风格的看法是: A时尚的必定是美的 B时尚的不一定是美的 C时尚的对一部分人来说是美的11.在美感和性感问题上,你的看法是: A美感就是性感 B性感包含美感 C美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性感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 D不清楚二者的关系 12. 分辨一幅人体图片是属于艺术或者色情的主要依据是: A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精神方面的美感 B图片表现的是否具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快感C无法区分 13. 你希望在大学美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 A分清美丑的界线 B能学到与艺术有关的知识(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C日常生活美化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D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方面的知识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Ⅱ》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训练Ⅱ 课程代号:1535105* 总学时数:120学时学分数:5 适用专业:近机类、电类各专业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工程训练Ⅱ》是针对近机类、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门以制造技术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生产,认识工艺及其发展历程,学习技能的实践性技术基础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拓宽工程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工程实践基础。学生通过工程训练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机电工程基本知识,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常用的机电设备及工艺过程,初步形成正确使用通用设备和专用工具的能力及工艺分析能力。 2、了解数字化制造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工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编程;了解特种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体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3、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形成市场、技术、产品、销售、成本、效益、环保、安全等工程意识。并具有严谨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和劳动意识、群体意识等。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基础》),《电工技术》(或《电子技术》)等课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工程训练导学 工程训练导学安排在第一次课,内容主要包含:工程训练概述、安全教育和熟悉训练场地等。 工程训练导学要点 1、工程训练概述:工程素质的内涵;工程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等;明确工程训练的重要性及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2、安全教育:分析工程训练的特点,重点强调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历史教训,解读工程训练有关管理规定,如:训练纪律、安全规则、考核办法等。 3、熟悉场地:参观训练场地,熟悉各训练项目所在的位置,让学生对工程训练场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政、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经济政策及分析与运用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参考学时: 72学时 三、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本课程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认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2. 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货币流通的基本内容;信用形式;现行金融体系及构成;认知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3. 认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财政政策、方针、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 能正确把握商业银行与企业、单位的关系。

3. 初步具备运用所学金融基础知识,进行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证券等业务操作的能力。 4. 能运用金融的基本理论初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法规的变化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5. 具有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形势变化对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影响的能力。 (三) 专业思想教育目标: 1.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2. 关心国家大事,初步具有观察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分析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对现实影响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财政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标: 1、认知财政的含义和一般特征,了解财政与政府、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理解财政的职能;能运用财政的基本知识观察社会经济现象。 2、认知我国财政的形式和分类,了解我国财政财政收入合理规模确定标准,理解我国收入的基本特征。能运用财政收入的基本知识观察财政实践现象。 3、把握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依据、重点、范围、形式,了解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内容。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和特征的能力。 4、认知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政府收支范围及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历届政府预算的不同分类,了解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具有阅读和理解政府预决算的专业基本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