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理论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理论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理论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理论范文

广播电视基础

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电影、电视发展史

掌握电视传播特点

掌握蒙太奇理论

?理解目标

?理解(镜头)语言及声画剪接技巧

?学会欣赏影视作品,充分理解蒙太奇语言

应用目标

撰写影视作品的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

分析影视作品

进行简单作品的电视制作实践。

第一章电视制作引论

重点:

电影制作的发展历程

电视制作流程和摄制方式

结论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媒介的发展史,研究传播就是研究媒介。

从媒介的发展中,可以概括出传播的发展规律。

启示

媒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中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同时要在新的传播环境和条件中不断创新,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没有一种媒介是万能的,各媒介的关系是相互借鉴,协调发展。

二、电影制作的发展历程

1895年,卢米埃尔制造了活动电影机,解决了电影的放映问题。

主要贡献:

发展了电影的叙事风格,初步形成了电影的结构观念,奠定了剪辑理论的基础。

通过拍摄视点的变化来突出事件的整体和细节,借以加强影片的戏剧性。

主要表现为强调镜头的冲突和结构化作用,强调镜头的对列作用不仅仅在于展示故事情节而是创造新的意义,表达一定的思想和寓意,由此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概念,并将这种思想体现在其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中。

出版了关于演员和导演在影片中的作用的论著:《论电影的编剧、导演、演员》《普多夫金论文集》。

与格里菲斯和爱森斯坦相比较,他更注重镜头组接的戏剧性,重视镜头的内容和镜头之间内在的联系,重视蒙太奇艺术功能的发掘。

代表人物: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齐格费里德.克拉考尔。

第二节电视的艺术特性和传播特性

电视的艺术特性是指电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源于电影等艺

术形式的共性和个性。

电视的传播特性是指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所具有的

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与个性。

学习的意义:电视的艺术特性和传播特性既是其优势又是其制约因素。了解它们把握电视的制作和传播过程规律,促进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电视的艺术特性

(一)兼容性

电视包含了戏剧、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中的某些元素,是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时空兼备、声画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二)逼真性

电视的采集、制作、播出技术,使其既能够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动态过程,又能够对事件进行形象化、艺术化的处理。

在时间的延续中变换画面,完成叙事表意功能,又通过画面内容的变化再现和构造人、事、物的流动演变过程。

二、电视的传播特性

(一)即时传播的现场性

电视传播是时效性和现场性的结合。

(三)节目收视的选择性

电视频道、栏目的多元化以及电视的线性传播特点客观上为受众的选择行为创造了物质基础,受众自身的选择机制是产生随意性的主观条件。

一、构思创作阶段

构思创作阶段是对节目的总体设计,是节目制作成功的关键,

体现着节目制作理念和意图的具体运作。

二、摄录阶段

摄录阶段是对构思创作意图完成具体化、形象化的记录过程。包括场景、人物的摄录和声音的录制。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按照摄制方式或手段的不同划分为三种手段:实况直播、录像制作、电视影片制作。

二、录像制作

录像制作是对采集的信号经过录制或后期编辑制作后播出的制作方式。

特点:保持了电影的高清晰度,满足电视制作的特殊需要。使节目交流不受电视录制设备型号和制式的制约。

使用的设备: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采集电视新闻。

特点:

制作过程与事件发展同步,制作工艺简化,现场感强。

既可以现场直播又可以录播。

对节目制作各环节的协调一致性要求高,是体现电视台制作水平的一个标志。

使用设备:与EFP使用设备相同。

特点:

可实现演播室节目内容的多种制作方式。

搭景、排练需要演播室的科学化管理。

第二章电视编导与文案

重点内容

稿本撰写

蒙太奇理论

一、编导阐述

编导阐述是对未来电视节目的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文字说明和全面解释。

主题阐述:对节目主题思想及意义的概括。

3、编导阐述的要求

简明扼要

在把握统一基调下既要保证协同工作,又能充分发挥摄制组人员各自的创造性。

2、主题确立的形式:

三种形式:“意在笔先”;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根据节目传播的途径和场合来确定。

选材方法

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用电视思维选择材料

选材实质

在主题的制约下,选择和开掘适于电视表达的符号体系的过程。

2、电视节目结构的两个层次:

整体布局:电视节目系统构成对整体形式的把握。

内部构造:对电视系统内部各局部、各要素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交叉式结构

将不同时空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有内在联系的线索,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交叉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

总结

电视节目是各种结构的综合运用。结构不仅体现为镜头的编排,它更是对节目设计、构思和意图整体把握,是节目全部灵魂的实现形式。

一、拍摄提纲

?拍摄提纲的写作要求:在节目内容选择的同时形成节目的大体段落层次和框架。

?拍摄提纲的特点:拍摄提纲给予摄像师和其他剧组成员一个创作方向的指引;拍摄提纲的简要性使摄像师和编辑人员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拍摄提纲的内容:画面内容(采访)和说明。

?拍摄提纲的作用:对节目拍摄地点、拍摄内容和主要构成做预先的设计。

二、电视脚本写作

电视脚本

用文字来表达电视节目的基本内容。好的文字脚本为电视节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电视脚本的组成和写作形式

由画面内容和文字组成。

两种形式:对应式和穿插式。

?电视脚本的写作要求

?在完善构思,表达节目的层次转换和结构性的基础上,加强视觉造型性,运用形象化的文字语言表作品内容。

B.在视觉造型性的基础上,根据屏幕美学原则

综合运用声音与画面元素,在简明扼要的文字中反映未来电视作品的雏形。

2、电视脚本反映未来电视作品的雏形,分镜头本是未来电视节目的文案体现和详细规划。

一个场面:同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一个统一的动作。

段落:表达一段剧情的一组场面。

总结

分镜头过程的实质是根据构思,在充分理解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选择关键性的、最有效的视听表达方式的再创作过程。

(2)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它贯穿于构思、选材、拍摄和编辑合成的全过程。

(1)总体上体现为编导对叙事角度、方法、时空结构、场景段落及节奏的布局和把握。

2、创造时空

通过蒙太奇思维的运用,将不同时空的片断加以组合,创造出令人信服的真实时空,推动情节有顺序、有逻辑的发展。

4、营造节奏

节奏是造成情绪效果的有力手段,它可以使观众激动,也可以使观众平静。

组织镜头的依据

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分切和组织镜头、场面和段落。

表达重点

动作、形态和造型的连贯性。

优点

符合人的认知习惯、思维方式。有头有尾,层次分明。

缺点

不利于处理多线索、多情节;不利于省略多余过程;

有平铺直叙感,缺乏艺术表现力。

平行式蒙太奇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分开表现,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件依次分叙,造成一定的呼应和对位,产生丰富的戏剧气氛和艺术效果。

特点

可将一个复杂事件或事件的多元层面交错在一起叙述,节省时间,省略多余过程,扩大信息量。

多情节相互衬托,造成一定的情绪冲击力,提高传播效果。

3、交叉式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发展。它强调线索之间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频繁的切换,一条线索影响其它线索的发展,使人产生悬念。

交叉蒙太奇强调紧张气氛、情绪的营造,以产生悬念。平行蒙太奇的通过多情节的相互衬托,造成一定的情绪冲击力。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在一起,产生不曾有的新含义。

1、对比式蒙太奇

把性质、内容或形式上相反的镜头并列组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表达创作者的寓意,强化内容、思想或情绪。

3、比喻式蒙太奇

通过镜头画面的对列,用某种形象或动作比喻一个抽象的概念,或借助另一现象所固有的特征来解释另一现象或象征某一意义,从而含蓄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感情色彩。

三、电视造句

电视的句子类型通常是按照景别来划分,不同句型产生相异的情绪倾向。

(二)后退式句子

由近景向远景发展的句子。

环形式句子的特点:

表现事件、情绪的波浪型发展。

总结

各种句式均是叙述的思路。使用中,景别不要求一应俱全,可以跳跃、间隔,也可重复。

使用何种句型,应根据内容和风格样式来确定,并根据此大胆创新,确实做到内容为形式服务。

第四章电视声音构思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声音与画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表现为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对立表现为相对独立、各有发挥自身的功能。两者的结合功能优于两者之和。

声音与画面关系的处理

既要以电视的本体语言画面为基础,又要重视声音语言的构思;既要掌握画面的功能,又要熟悉声音语言的特点和功能,挖掘声音语言在拓展画面空间、体现画面寓意,抒发人物情感等方面的作用,设计出具有独特听觉感染力或冲击力的声音。

(一)语言

对白的作用

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论证事理和交代说明。

独白的运用

独白是作品的内在结构,运用中应从作品的整体需求出发,考虑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运用中需把握人物产生“独白”时的心理状态,把握好“独白”产生的心理契机和情感脉络。

旁白的作用

交待事件;对画面情节的补充,增大信息量。

(二)音乐

写意音乐:又称无声源音乐或主观音乐,它是画面中独立发挥作用的音乐。以画外音形式出现,表达创作者对画面的内心感受。

声画对立

声音与画面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使声音具有寓意性或暗示性,从而深化主题思想。

声画对立是一种对比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声音的构思与画面的构思相同,不同顺序的组合,同样会产生不同含义。

顺序一表达含义:演讲内容吸引人或精彩

声音的相互转换

声音的相互转换是指当一种声音不能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甚至限制画面的表现力时,采用其它格调的声音来替换,赋予画面新的魅力;或者利用声音的相似性完成转场,建立起两个或两个以上场面的暗示性联系。

第二节电视解说与同期声

一、电视节目中的解说

(二)解说的功能与作用

交待环境

传递信息

深化主题

创造意境

刻画形象

抒发感情

激发联想

组接场面

第三节电视音乐与音响

二、现场采访同期声

同期声分为:现场采访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同期声

一、电视音乐的运用

音乐与画面应紧密配合,但不丧失其自身特长。是自由阐述,而不是解说;是细腻地去启示,而不是渲染。

刻画人物情感

发挥结构功能:即转场功能

第五章电视画面的编辑

电视画面编辑

是根据编导构思和视听语言章法,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组合和加工的高级思维活动。

画面剪接点的选择以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情绪和节奏的表达作为参照因素。

剪接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中人物动作的连续性、镜头转换的流畅性、画面内容的逻辑性、节奏风格的和谐性以及是否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和视觉欣赏习惯。

动作剪接点

动作剪接点的选择是以形体动作为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进行中或是结束作为剪接点。

不同的节目类型,由于表达重点和风格的不同,对动作剪接点的选择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造型位置及其运动状态也是制约镜头长度的重要因素

情绪剪接点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基础,根据人物在不同情景中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和情绪的表达过程选择剪接点。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注重对人物情绪的夸张、渲染和深层次刻画,通常按照“情绪长度”的方式来处理接点位置。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不同于动作剪接点,不受画面人物外部动作的局限,而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渲染情绪、制造气氛为主,画面长度的取舍余地大,因此,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没有特定规律可循。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总体把握两点:

作品内涵的理解和观众的心理需求

总原则:形式上的流畅和内容上的连贯。

即生活的逻辑与思维的逻辑。

在表意为主的段落中,必须注重镜头之间内在的逻辑性,获得镜头的相互补充、对比、叠加等效果。

创造连贯动作的编辑基本原则

动接动

“动接动”指视觉上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相切换的方法。

例外原则的运用需前画面蕴涵有情绪或提示性的因素。其实质是利用声音、情绪或情节等因素实现过渡。

空间组合方向性的基本原则

轴线与轴线规律

轴线: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和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条假想轴线。

例:下图中镜头1或2与3镜头组接为越轴,易出现视觉跳动 轴线的合理突破

运用运动镜头

运用被摄体的运动

四、景别角度的和谐性

编辑时考虑景别和角度变化的依据:叙述清楚、视觉流畅和情绪充分。

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同机位同景别镜头完成组接可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

通过“硬”切插入其它相关镜头

通过“软”切将前后镜头进行叠化或白场处理

叙述性内容、反映思维过程和感情的发展采用平缓的景别变化,蒙太奇句子所表现出来的节奏应与观众的心理节奏一致,符合人的观察方式。

情绪的处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同类景别的镜头组接,造成积累的效果。另一种是不同类镜头组成“两极镜头”,造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或冲突感,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影调:画面上由颜色的深浅和色彩的配置而形成的明暗反差。 色调:画面上的色调组织和配置以某一颜色为主导时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

分隔作用:将现实过程分隔,加以省略或分段。

解析作用:将现实对象解析,就其细部加以选择强调。

对列作用:将形式上或内容上截然不同的镜头连接对列起来,产生一种节拍上的或联想上的效果。

按照分析或综合的过程连接镜头,形成镜头转换必然的层次性。层次关系是叙事的基点,蒙太奇的前进式和后退式句子是体现

层次关系的基本句型。

并列关系是指两个镜头之间在内容、形式或语义上具有相同或平等的地位和作用。通常情况下,它强调镜头内在的一致性,在组接时通过某种相似性的重复获得积累效果。

对比关系

又称冲突关系。揭示镜头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将它们形象化地突出出来。

隐喻关系

隐喻关系是指镜头间画面内容的对列作用,产生比拟、象征作用,引发观众心理上的联想。

因果关系

通过镜头之间的转换由原因引起结果,或由结果推导原因,满足观众的欣赏逻辑。

意外关系

意外关系是镜头组接突破常规,刻意制造悬念,使观众的心理期待暂时停顿,转移观众的注意力。意外关系追求艺术化的戏剧性效果。

上、下两个镜头主体形状、运动形式或大小位置相似

利用特写镜头

利用主观镜头

利用空镜头

利用动作组接

借用主体动作或镜头运动动势的可衔接性和动作的相似性

利用声音组接

利用封挡组接

主体面向或背向摄像机运动

画面内的前景挡住其它形象

利用虚化组接

利用虚焦或甩镜头来完成画面的组接和转场。

压缩时间,转换动作

环境空间转换

渲染情绪、营造气氛

?叠印

两画面之间叠而不化

划变(电子拉幕)

通过一定形状边界线的滑移,使上一个镜头被下一镜头取代。 两个内容意义对比较大段落的转场

呈现多重信息

产生多画面效果,通过对列来论证事实或深化思想内涵

定格

对画面动作进行静帧处理,产生视觉停顿。

强调、强化作用

作字幕衬底

用于不同主题段落的转换

立体翻转

新的画面载运在可变形的平面上,从屏幕深处或旁边翻飘而出,达到活跃气氛,丰富画面表现力,实现转场等目的。

一、节奏的基本形态

(一)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

内部节奏

作品本身的节奏,即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

外部节奏

造型性节奏,是导演通过造型手段表现出来的,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节奏形态。

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的关系

外部节奏以内部节奏为依据,内部节奏以外部节奏为表现形式。(二)总体节奏与具体节奏

总体节奏

总体节奏是影视作品总体的节奏基调,根据稿本构思的节奏设计。

具体节奏

具体节奏是影视作品各单元段落的节奏

关系

具体节奏是在总体节奏的统一下,和谐一致地反映总体节奏。局部具体节奏也可以与总体节奏不同,但各段落具体节奏的结合,将总体节奏的曲线表现出来。

(三)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

视觉节奏

视觉节奏是空间的层次,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多:色彩、镜头长短、动作表情、场面调度等。

听觉节奏

听觉节奏是时间的层次,表现在时间流程中,主要通过听觉形象表现出来。即一切作用于观众听觉的轻、重、缓、急、强、弱等交替出现的节奏。

镜头焦距

声音的变化

最常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最常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今天,XX给大家介绍的是最常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文的概念: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法定职权而制作的文件。它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因而行政公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应用文中的一个主要门类。 一、决定 决定的适用范围 决定记录和反映了各类机关的重要决策结果和内容,它是一种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对于下级机关的工作过程或者活动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一种兼具领导性与规定性的公文。决定以机关名义发布,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例,按照有关法律,决定的发布机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也可以发布决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的写法 决定的格式主要由标题,正文,签署和日期组成。 1,标题决定的标题应当精炼地反映决定的主要内容,通常要求写全项标题,即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 2,正文决定的正文,应具体

表达决定原由及对具体事项或行动的意见,要求,方法,措施等内容。具体写法有两种:宣告性决定,因其内容相对简单,篇幅又较短小,所以,常按"决定原由","决定内容"的顺序作篇段合一的方法来进行表述。指挥性和表彰性决定,因其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常采用二部式结构表述:第一部分是开头,阐明决定的原由;第二部分是主体,阐明对有关事项或行动的意见,要求,方法,措施等内容,可按一定逻辑顺序分条列项进行表述;有时也可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来表述。 3,签署及日期决定的签署与其他行政公文一样,在正文的右下方签上发文机关及成文日期,其中,如果是需要明确通过决定的时间及会议,则可将二者写在标题的下方。撰写决定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注意决定的必要性。第二,要注意决定的正确性。 二、通知 通知的适用范围?? 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中,作为通用公文的"通知"是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一个文种。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相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知的适用范围广,从公布国家的政策法令,到基层单位的事务告知,无论是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还是企事业单位,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单位无论大小都可以使用通知这种公文形式。由于通知的限定性小,机动性,灵活性大,所以处理各种事项用其他公文不好归类和使用时,常常考虑用通知来发

应用文写作选择题

应用文写作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4. 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D )。 A.实用性 B.时效性 C.规范性 D.真实性 2. 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C)。 A集体构思者 B.参与讨论者 C.机关或机关领导 D.实际执笔者 3. 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B )。 A.政策的理论学习 B.政策的执行运用 C.政策的传达交流 D.政策的知识掌握 4. 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的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A)。 A.读者制约性 B.读者喜好度 C.读者信服度 D.读者满意度 5. 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C )。 A.含蓄 B.深刻 C.突出 D.正确 6. 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A)。 A.真实 B.形象 C.典型 D.新鲜 7. 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 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 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8.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B )。 A.横式布局方式 B.纵式布局方式 C.纵横式布局方式 D.混合式布局方式 9. 要求式结尾常用于(B)。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无明确行文方向的公文 10. 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B)。 A.文章与标题的照应 B.首尾的照应 C.文章内部的前后照应 D.上述三种照应都有 11. 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C )。 A.描写和说明 B.叙述和议论 C.描写和抒情 D.抒情和说明 12.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B )。 A.以写人为主 B.以记事为主 C.以写景为主 D.以状物为主 13. 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D )。 A.倒叙 B.插叙 C.补叙 D.直叙 14. 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C )。 A.目的性叙述 B.援引性叙述 C.概括性叙述 D.总结性叙述 15. “苹果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多种维生素和镁、硫、铁、铜等微量元素。”该句采用的说明方法是(C)。 A.比较说明 B.定义说明 C.举例说明 D.诠释说明 16. 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是(C)。 A.公文份数序号 B.发文机关标识 C.发文字号 D.标题 17. 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还有其他机关需要掌握有关情况,应该采用的发送形式是(D)。 A.公报 B.通报 C.报告 D.抄送

应用文写作基础(共4篇)

篇一: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立意 立意的含义: 工作、通知事项。 应用文的主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写作者(或个人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 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 意的结果。 立意的特点: 2.主观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虽然来自现实生活,出生于全部材料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 4.时代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也 立意的要求: 1.准确:是指应用文主旨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性 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2.深刻:是指应用文在主旨准正确的基础上,抓紧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 3.鲜明:是指文章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知识,对事物的评 4.集中:是指一片应用文一般只应有一个主旨,材料使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遣词造句, 5.新颖:是指应用文主旨所反映的作者思想、观点、主张、意见、不落俗套,有自己的独特 立意的依据:

1.具体工作的需要:应用文的写作往往都是出于某一具体工作的需要,不管是主动写作还是 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作为总结和指导具体社会实践的应用文章,确立应用文的 主旨时,必须根据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服从全局的、长期的利益 3.以材料为基础: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文,总是要正确回答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提出 立意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对比筛选:材料具有客观性和多义性,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去要全面把握,然后加以 对比筛选,摒弃其中一般化的,平庸肤浅的意义,择取其精辟、独到,最有价值的意义作为 2、分析归纳:对所获得的材料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鉴别和筛选工作,然后进 3、集思广益: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认识问题也往往有所局限,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因此 4、选准角度:任何事物都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生事物的不同特 第二节谋篇 谋篇的内容 一、材料的组织 1.材料的含义:材料是指为写作而搜集。 (1)、材料是提出问题的依据 应用写作过程,就是作者通过思维活动对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综 (2)、主旨依靠材料加以说明和支撑 应用文作者总要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拿出具 2.、材料的搜集 (1).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最新1006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详细

1006应用文写作基础 知识详细

常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法定职权而制作的文件。它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因而行政公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应用文中的一个主要门类。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经过几年的实践,国务院办公厅对原有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了再次修订,于2001年开始施行。 修订后的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共有十三类十三种,即 一、命令(令),二、决定,三、公告,四、通告,五、通知,六、通报,七、议案,八、报告, 九、请示,十、批复,十一、意见,十二、函,十三、会议纪要。 ●决定 决定的适用范围 决定记录和反映了各类机关的重要决策结果和内容,它是一种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对于下级机关的工作过程或者活动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是一种兼具领导性与规定性的公文。决定以机关名义发布,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例,按照有关法律,决定的发布机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县级以上(含县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也可以发布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的写法 决定的格式主要由标题,正文,签署和日期组成。 1,标题决定的标题应当精炼地反映决定的主要内容,通常要求写全项标题,即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2,正文决定的正文,应具体表达决定原由及对具体事项或行动的意见,要求,方法,措施等内容。具体写法有两种:宣告性决定,因其内容相对简单,篇幅又较短小,所以,常按"决定原由","决定内容"的顺序作篇段合一的方法来进行表述。指挥性和表彰性决定,因其内容相对复杂,所以,常采用二部式结构表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写作的涵义:顾名思义,就是应用文体的写作。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内涵具有多维性;一方面,它是以适合实用为目的的写作实践活动,是一种行为过程;另一方面,它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一门学问,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根据人们对写作的理解,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文学写作,或者称文学创作,是情感的表现,是以艺术的眼光观照社会人生,发挥审美、愉悦的怡情功能;一是应用写作,或称应用写作是理性的再现,是以理智的态度认识客观世界,对社会生活起直接的干预作用 应用文是应用写作实践活动的产品,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广泛运用的、具有某种惯用体式和直接使用价值的文书,是人们相互交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工具。 应用写作的特点和分类 1、特点:实用性、工具性、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模式性 2、分类:新闻文体(消息、通讯、特写等)、理论文体(评论、学术论文、工作研究、理论专著等)、记传 文体、实务文体(通用法定、事务公文、法规规章文书、专用文书、社交公关文书、日常生活文书) 第一节、

一、主旨与材料主旨 涵义:写作主体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的统帅全文、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 应用文的主旨做到正确、鲜明、集中 突出主旨的方法: 精拟标题,以题见旨应用文的标题与主旨关系密切,大多数应用文的标题能直接揭示主旨。如《关于增拨科研经费的请示》、《狠抓技术改造、实现扭亏增盈》,就都在标题中将主旨明确表达出来了。 按语提要、文前明旨在一篇文章之前、或加按语,或写提要,将该文主旨概括点明,是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印发重要材料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先让读者对全文主旨有鲜明印象,在细心研读,深入领会,从而大大增强表达效果。 开宗明义,篇首陈旨在文章开头部分点明主旨,以之统摄全篇,在作具体阐述,可收到开门见山的效果。通知、通告、学术论文常采取此种方法。 设小标题,合理托旨篇幅较长的文章,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用小标题概括该部分旨意,全部小标题,就能鲜明地将全文主旨显现出来。 提炼领句,段首显旨当条款或段落较长时,可将该条(段)旨意概括为一两句话,置于条(段)开头处,起提领全条(段)的作用。

应用文写作基础教案.

第一单元导论 一、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概括性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1、理解应用文的基本概念。 2、应用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应用文概述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或个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 二、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通用类 事务应用文:如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公务文体 法律应用文:如起诉书、自诉状 经济应用文:如经济合同 专用类 礼仪应用文:如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应用文涉外应用文:如涉外函电、备忘录 书信类:如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申请书 私务文体条据类:如借条、请假条 其他 新闻文体:如新闻、消息、通讯 其他:如论文 三、应用文的作用 1、规范和准绳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交流和沟通作用 4、凭证和档案作用 四、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1、实用性 2、程式性 3、时效性 4、朴实性 第二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材料真实典型 二、观点正确鲜明 三、结构严谨 1、层次清楚、段落分明 2、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开头结尾简洁明了 四、语言得体 1、庄重得体 2、通俗易懂 3、准确规范 4、简明扼要 五、格式规范 1、广泛阅读范文 2、大量实践训练

作业:在本单元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后,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感悟? 第二单元公文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点: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法定的权威性 2、明确的政策性 3、严格的时效性 4、程式的规范性 三、公文的作用 1、规范和指导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凭证和依据作用 4、交流和沟通作用 四、公文的种类 (1)按适用范围划分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按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按缓急程度划分为特急、急件两种。 (4)按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五、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红色反线之上。 (1)公文的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它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办法》规定: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份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用七位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不足七位数用“0”补齐,如“0000006”。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简称密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的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一年以上的,注明年数;不足一年的,注明月数。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均应该标明紧急程度,分特急和急件。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4)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若是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5)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0〕22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6)签发人。它是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

应用文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应用文分类 依据是否具有法定性(即法定效力),将应用文分为公文类和事务类两类。 1、事务类文书—指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常用的,且不在法定公文范围内的文书。 常用事务性文书有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述职报告、工作方案、提案、讲话稿、演讲词、解说词、制度、章程、规划、办法、细则、公约、守则、大事记、会议记录、编者按。 2、公文—指我国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和行政管理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按照国务院200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4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同时废止),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如果按行文的不同方向来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以上13种公文中,请示和报告、议案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意见是通用文,其他的8种都是下行文。 3、事务类文书与公文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相同点:功能相同、格式相近,都为公务活动服务,有相对固定的规范格式。 ⑵、不同点:事务性文书不具有法定效力。权威性、规范性弱于公文,这是两者主要区别。 二、格式要求 应用文的主要结构一般分为三部分:文头、主体、文尾。其中主体部分又大致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和成文时间等。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项组成,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其中“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行文的主要对象,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下方,正文上方,要顶格写。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基本内容要在这一部分表述。总体来说,大致包括开头、主体、结语。主体是主要交待文件事项和要求的部分。 作为正文的结束部分,“特此通知”、“特此公告”、“遵照执行”、“希参照办理”、“妥否,请指示”、希望号召式、自然收束式。 开头一般是发文的目的、根据和原因,说明文件的重要性。一般有: ⑴根据式:即引述一定的法律法规,或上级文件精神、领导指示为制文根据,通常用“遵照”、“按照”、“依照”、“根据”等词汇开头,以此来说明文件的权威性,增强说服力。见例文一: ⑵目的式:即明确说明制发文件的意图、目的,一般用“为”、“为了”等词汇开头,以强调重要性。见例文二 ⑶原因式:即交待事实基础,说明制发文件的原因,以强调发文的必要性。见例文三: 4、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即落款、署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一般以机关全称写在文尾的右下侧。现规定可写可不写,以公章代,写则要写全称。 5、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是指文件签发、通过或成文的时间,一般写在发文机关的下一行,居于所在行的右侧。 三、内容要求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写作是写作的一个分支,上面所学的写作基础知识都适用于应用写作,但应用写作又有它自身的特点,换句话说,应用写作与写作既有同也有异。以下我们仍然从写作的四个要素学习它们的异同。 一、应用文的主题 (一)直接与间接 应用文的主题特点是直截了当,而文学作品的主题则贵在曲折,含蓄,委婉等等。例如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主题是善待知识分子,但小说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娓娓动听地讲了两位命运迥异的中年女医生的故事:陆文婷不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突然病倒.而姜亚芬全家出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的优厚待遇在某些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天堂。小说巧妙地把主题寓于故事之中,没有直接说出。而如果把《人到中年》的主题用应用文来表达,比如是调查报告,那么可以通过调查,用恰当的材料直接表达出它的主题: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非常重视知识分子,但当时知识分子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而呼吁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重视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一与多元 应用文的主题往往是单一的,而其他文体的主题往往追求多元中的统一。如议论文由多个分论点集中为一个总论点,又如有的文学作品的主题由丰富多彩的宽广视野聚焦为一个闪光点,等等。应用文却常常有一文一事之说。一篇应用文只写一件事,主题就自然是单一的,这是应用文处理工作、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实用性目的所决定的。 (三)现实与精神 应用文的主题应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它是从工作实践中来的,它所反映的工作情况应客观真实,提出的建议应在实际工作中行得通、有落实的可能性并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而文学作品的主题却往往要升华为精神的享受。如上述《人到中年》的主题,透过善待知识分子的主题,可以显现出对人性的尊重,这就是精神上的追求了。 (四)对应用文主题的特殊要求 1.要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这就是说,应用文的主题要从工作实践中来,主题要反映客观实际的工作情况。如前所述,应用文中提出的建议、办法要切实可行,要有实际效果。 2.要符合政策法规 在经济工作方面,党有政策、国家有法律法规。财经应用文的主题不能与之相悖,因为政策法规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都是正确的。当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在业务工作中,原有的一些规定不适合新形势,可以写文章研讨。比如国家曾经颁发条例,明文规定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要分业经营。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三个行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会逐步走上混业经营的路子。 3.在形式上应用文的主题往往有“模式”: (1)文章的大标题可以点明主题。 (2)文章的开头部分可以摆出主题。 (3)文章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4)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呼应主题。 二、应用文的材料 (一)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来源于实际工作,并在文章中加以阐述的事实及道理。应用文的材料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大类。财经应用文的材料则是财经活动的情况,包括各种数据、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题库及复习资料

98.下列哪些公文在某些时候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A、通知 B、通告 C、公告 D、函 标准答案: bc 99.报告是上行文,它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回复,以便下级更好地开展工作。 标准答案:错 100.命令(令)是政府和行政机关行使重要职权的公文,一经发出,受文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因此制发命令(令)必须要有依据。最根本的依据是( ) A、受文单位的实际情况 B、受文机关的请求 C、法律和行政法规 D、领导的指示 标准答案:c 101.工作简报在版头的简报名称下要写编号如(2002)第9期总第87期。 标准答案:对 102.制定工作计划与方案,只要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即可。 标准答案:错 103.总结是引领工作前进的火车头。 标准答案:错 104."2001 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中 "十五"引号的作用是()

A、引用 B、特殊称谓 C、反语 D、强调 标准答案: b 105.××税务局批复正文的批复依据写道:"你局《关于××有限公司减征企业所得税的请示》(×国税发[2000]15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标准答案:对 106.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意,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标准答案: bcd 107.《XX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调减XX县国家税务局所得税任务的意见》既巧妙地维护了税收的严肃性,又态度鲜明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还委婉地批评了对方越俎代庖的做法。 标准答案:对 108.向不相隶属单位请求答复、批准,用() A、请示 B、意见 C、函 D、报告 标准答案: c

(精选)《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 1.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实用性。 2.应用文的体式和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用纸、格式、书写方法、装订方法等。 3.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 4.应用写作的内容由什么构成?----主旨和材料。 5.应用写作的形式由什么构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面。 6.应用文主旨的表达涉及哪些因素?----写作思路、语言、逻辑等。 7.对应用文主旨有什么要求?----一要正确,言之有理;二要明确。 8.在应用写作过程中,材料工作要抓好哪些环节?-----搜集材料,分析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 9.什么是典型材料?-----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10.应用文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层次和段落。 11.层次和段落的区别是什么?----层次是主旨的表现次序,它体现内容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段落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为标志。 12.什么是过渡?什么是照应?----过渡指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结构形式;照应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13.应用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庄重得体、朴实平易、准确规范、言简意赅 14.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应用文的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堆砌辞藻。叙事概括,直接,不用曲笔、夸张等修辞手法。 15.什么是模糊语言?----一种外延不确定的、表意上比较含糊、在运用上具有弹性的词语。16.在公文中,常用的介词有哪些?----为、根据、本着、遵照、关于、对于、除了等。 17.怎样做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准确无误?-----第一,要合乎语法规范,不写病句;第二,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18.公文写作中为什么常常使用单音节词?-----单音节词可以使得公文更庄重,更简练。19.简缩词组有哪些类型?----数字概括式、分合式、缩合式。 20.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叙述、议论、说明 21.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等。22.在应用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定义法、表述法、分类法、比较法、数字法、图表法等。 23.应用文的结构序数是如何标注的?-----第一层次,大“一、二三”;第二层次,加圆括号的大“一、二、三”;第三层次,小“1、2、3”;第四层次,加圆括号的小“1、2、3”。24.常用标点符号有多少种?-----16种,包括7种点号,9种标号。 25.常见的修改方法可用哪几个字概括?-----4个字:增、删、改、调。 26.什么是公文?----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7.拟写公文和文学创作在署名时有什么不同?----公文署名是法定作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及承担义务的组织;文学创作的署名是创作者本人,文责自负。 28.收发公文要履行什么程序?----要履行办理程序,包括收文办理程序和发文办理程序。29.发文办理程序包括哪些环节?----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等环节。 30.公文的种类有多少种?----13种。 31.什么是决定?---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具有决策性与规定性的公文。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的材料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的材料 导语: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下面是为您收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

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15%的增长……以上13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124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14亿元。”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去年10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直接获取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例文《××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正文是:"现将《××市国家税务局金税工程考核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由此可以将该通知归类于() A、指示性通知 B、批示性通知 C、知照性通知 D、事务性通知 标准答案:b 2."请示事项"是请示正文的核心,它应该() A、实事求是 B、具体清楚 C、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见 D、语气坚决 标准答案: 3.向上级领导机关写报告汇报工作时,可在其中顺便将自己难以解决问题请求领导帮助解决。 标准答案:错 4.某单位请示A问题,但上级机关发现B问题更为严重,更需要及时解决,于是在行文时搁置了A 问题,而给B问题做了明确的批复。 标准答案:错 5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2002年度增值税专用发票清理工作的通知是一典型的指示性通知。 标准答案:对 6.我们不仅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也获得了启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A、这是一个递进句 B、这是一个并列句 C、这是一个因果句 D、这是一个条件句 标准答案:a 7.竞选是"毛遂自荐"。撰写竞选演讲稿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既要注意内容的客观性,又要开展合理的想象,对某些材料进行典型的艺术加工。 标准答案:错 8.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在于( ) A、写作时间不同 B、作用不同 C、写法不同 D、写作主体不同 标准答案: 9.开幕词是一些大型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所作的开宗明义的讲话,是大会的序曲,其重要任务是() A、安定与会者的心情 B、制造会议的气氛 C、调整各方面的关系 D、为会议定基调 标准答案:d 10.会议纪要的精髓在"纪",要大量直接引用或列举参会人员的原始发言材料。

应用文写作基础介绍

应用文写作基础介绍 导读: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2)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立意 立意的含义: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1、阐明写作者的主张、观点、意图。2、下达指示、传达政策、布置工作、通知事项。3、传递信息、交流情况、总结经验。 应用文的主旨:应用文的主旨就是写作者(或个人单位)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观点和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贯穿全文的写作意图。 2、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观点。 3、应用文的主旨是写作者通过全篇内容表达出来的公务活动的行为意向。 应用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确立应用文的主旨。立意是写作者酝酿、斟酌的过程,主旨就是立意的结果。主旨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地位决定了立意的重要性。立意直接影响主旨的质量优劣和成败。 立意的特点: 1.客观性:立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确立的主旨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工作实践等客观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具体材料中产生的。 2.主观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虽然来自现实生活,出生于全部材料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受作者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的产物。 3.观念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作者写作的核心意图。 4.时代性:立意所确立的主旨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也是与人民群众所关心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分不开。 立意的要求: 1.准确:是指应用文主旨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情况,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要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并能经的起实践和实验。 2.深刻:是指应用文在主旨准正确的基础上,抓紧矛盾的关键环节,揭示客观事物的深层本质,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使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内涵。 3.鲜明:是指文章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十分明确,毫不含糊;对问题的知识,对事物的评价,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应该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4.集中:是指一片应用文一般只应有一个主旨,材料使用,谋篇布局,表达方法,遣词造句,都要为突出主旨服务。 5.新颖:是指应用文主旨所反映的作者思想、观点、主张、意见、不落俗套,有自己的独特性,给人以新鲜醒目之感。 立意的依据: 1.具体工作的需要:应用文的写作往往都是出于某一具体工作的需要,不管是主动写作还是被动写作。 2.客观实际需要:社会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集体与国家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作为总结和指导具体社会实践的应用文章,确立应用文的主旨时,必须根据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服从全局的、长期的利益需要。 3.以材料为基础: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应用文,总是要正确回答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提出的某些问题。 立意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对比筛选:材料具有客观性和多义性,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去要全面把握,然后加以

应用文写作教案

第一章应用文写作概论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及其特点 (二)掌握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其运用 (三)形成初步运用应用文各要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应用文各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二)教学难点:应用文各要素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应用文的概述;应用文五要素之主旨、材料 授课步骤: 一、导入 (一)请同学们回忆曾经学过的文章体裁有哪些?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小说……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类新的文体——应用文 (二)再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应用文有哪些? 书信、演讲比赛中使用的演讲稿、学校橱窗里张贴的通知、运动会时写的通讯稿件等

本学期,我们讲系统地学习关于应用文的知识,熟悉并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及用法。二、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处理公务和日常事务、传播信息时使用的格式规范、行文简约的实用性文体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有: (一)应用文是一种文体(本质属性) (二)应用文格式规范、行文简约、具有实用性(特点) (三)应用文的使用者是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个人 (四)应用文是用来处理日常事务、传播信息的(作用) 三、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的概念中已经包含了几个特点,总结一下如下: (一)实用性 (二)真实性 (三)规范性 (四)简约性 (五)严格的时效性 四、应用文的种类 前面提到的书信、演讲稿等都属于应用文,但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应用文,那么应用文究竟分几种呢?本教材将应用文分为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等七类应用文体,本学期我们讲逐一学习。大家可参照课本目录简要浏览一下。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技巧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技巧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 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 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 “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 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导读:篇一:应用文的结构 授课日期:第教时第周 应用文的结构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以及它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区别,掌握应用文体写作的特点。 2、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应用文的结构要素与要求; 教学方法:预习、提问、讲授、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次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应用文的主旨和材料,这次课我们来学习应用文的结构。 二、讲授新课 1、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

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作用: (1)使文章言之有体。“体”指体裁。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成文。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3、安排结构的原则 (1)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 (2)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 (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 4、结构的要求 (1)严谨自然。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 (2)完整匀称。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 (3)清晰醒目。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而要求纲

27007应用文写作背讼版-基础理论汇总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名词解释 1、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2、文书: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它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3、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4、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5、模式化建构:指的是应用文的文种、格式、语体语境、布局等有大致相近的样式,有大体统一的形式要求。 6、法定使成:即文书的模式化是以规定或制度形式加以认定,这些规定或制度有些是强制性标准,有些是行业标准,在行业内、在管辖范围内普遍执行。 7、应用文体:应用文体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文章,如表格计划、带有表格的预决算报告、统计分析等,它们都以表、图形式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再如表格式合同、收据、借据等也不能成为“文章” ,但显然是应用文体。 8、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包括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公文,内部使用的文件,以及其他书面或附注文字说明材料。 9、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众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等。 10、“大公文说” :即机关产生的一切公务文书皆可称之为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

11、“小公文说” :即《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其他法规规定的用于行移公布的公文文种,这种观点认为:公文仅仅是公务文书中的一部分。 12、应用文材料的“三真” :一是选用的材料本身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二是写作时运用材料的方式是得当的,反映给阅读者即受众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三是材料的选用与事实核心或实质是一致的。 简答 1、应用文体、应用文、文书、公文、文件有何区别? 答:这些概念首先是性质不同,其次是外延不同。总的来说,应用文体的外延大于应用文,应用文的外延大于文书,文书的外延大于公文,公文的外延大于文件。 2、应用写作的特点。 答:(1微观特点:A 价值的直接实用性; B 材料的完全真实性; C 建构的直观规范性; D 表述的直白简约性。 (2宏观特点:A 社会性; B 科学性; C 中介性。 3、模式化建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是约定俗成。二是法定使成。 4、应用文的功能。 答:(1领导组织方面的计划指导作用; (2交流信息方面的知照联系作用; (3管理协调方面的约束控制作用; (4办事查考方面的依据凭证作用。 5、“约定俗成”与“法定使成”在应用文格式中的体现有何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